“時立愛,領命!”
時立愛拱手長拜下來,心中歎道:鐵血與懷柔兼備,城府精深禦人得法……一代梟雄!
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
三天之後,洛陽南門舉行王師誓師,要前往平定江南叛亂。楚天涯親自掛帥,點選一員先鋒猛將楊再興,率領剛剛從濟源戰場上迴來的三千輕騎精銳打頭陣。另有兩千餘天子禁衛,一共就五千人馬。
相對於長安南岸的二十萬叛軍,這點“王師”還真是不夠看。
就算加上老將宗澤所部的東京人馬,充其量也隻能拚湊起三萬人馬來。
因為,始無前例也穿上了一身戎裝的官家趙桓,小腿肚兒都有點顫悠。看著眼前這五千名像打了雞血的咆哮勇士,他心裏死活想不通:這些人都被楚天涯灌了迷魂湯嗎?如此懸殊的戰爭,也個個前赴後繼士氣爆棚!
祭罷天地神明、宣讀襲文鼓舞士氣之後,楚天涯拔劍一指,楊再興率領三千輕騎如狼似虎的狂奔而出,卷起漫天煙塵。
圍觀的數萬洛陽民眾大聲歡唿,就如同眼睜睜的看到了他們凱旋歸來!
“官家,我們也啟程吧!”楚天涯親自上前來扶趙桓登輦,說道,“兵貴神速,東京軍民久盼官家禦駕親征,就如同嬰兒之盼父母,旱苗之盼甘霖!”
“好……好吧!”趙桓的臉色有點難看,盡管深唿吸了幾口仍是忐忑不安。上車之時他抓著楚天涯的手臂往上一登,本待坐迴車裏,卻拉著他的手臂不放,小聲道,“愛卿,賊兵勢眾,敵我兵力如此懸殊……朕,真的要禦駕親征嗎?”
楚天涯微然一笑,“官家盡管放心,此一役,我軍必勝!”
“我軍上下全都得要以一擋十……愛卿,非是朕對你沒信心,也不是信不過你麾下的虎狼之師。隻是這數量,也太過懸殊了!”趙桓說出了心底話,“要不然我們還是延緩一些日子再出兵吧!先行張榜結文召納勇壯,或是等得劉子羽率部迴洛之後,再作定奪?”
“官家,兵不在多,在於運用得法。趙構等輩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臣估計他手下頂多有兩三萬能戰之士,餘下皆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楚天涯說道,“何況他們師出無名。隻要官家與臣駕臨前線,敵軍必然軍心大挫,甚至不戰自潰。話說迴來就算做出最壞的打算,趙構真有二十萬忠心耿耿的逆黨之徒,微臣也有足夠的信用能憑麾下這批精銳之士,殺他個片甲不留!”
“嗞……”趙桓直吸涼氣。禦駕親征這種事情,他倒是幹過。當初在濟源,他隔著一條黃河觀望了劉子羽率部大敗女真人馬。但當時宋兵準備充分人馬不少,而且有火器佐戰。如今卻真的隻有區區人馬,楚天涯卻言辭鑿鑿的誇下海口……不懂戰爭的趙桓,內心深處都在膽寒。
“請官家登輦!”楚天涯不想再跟他多作廢了,手上用了幾分暗力,將趙桓略微一推,將他推上了車輦一屁股坐在了車椅上。
“王師開拔!!”
“轟隆隆——”
巨炮響起,歡唿聲響徹蒼穹。
楚天涯翻身上了馬,時立愛在一旁對他笑,“王爺,似乎官家很是擔心此一役的成敗?”
“難道先生就不擔心麽?敵軍十倍於我。”楚天涯笑道。
“屬下一點也不擔心。”時立愛淡淡的微笑道,“王爺翻覆手之間能夠吞沒七十萬女真主力大軍。那二十萬烏合叛軍,又蔫在話下?此一役,我軍必勝!”
“哈哈,先生這是在盲目崇拜啊!——駕!”
楚天涯揮鞭而去,湯盎與阿奴率及青衛人等緊緊跟隨。一眾人馬,向東京而去。
三日後,東京城頭。
白發如雪的老將宗澤,近日來似乎瘦去了一圈,人的精神頭也不如以往那麽矍鑠了。連日來江南叛軍摧城拔寨直指東京的消息,讓剛剛平息了戰亂的東京城內,一片風聲鶴唳。眼下官家與太師都不在東京,負責留守的宗澤壓力自然十分巨大。他竭盡所能的組織軍民修築城牆、預存糧草,準備打一場艱苦卓越的“東京保衛戰”。
官家與太師臨走之時將留守東京的任務交給他,宗澤鐵了心拚了命,也不敢讓這座城池在自己手裏,有半點的閃失。
隻是他心裏清楚,憑借戰後孱弱的根基與破損的城牆,再加上人心浮動,眼下的這座東京城的確有些搖搖欲墜。更要命的是,叛軍詐稱二十萬,而他宗澤手上僅有官家與太師臨走之時留下的兩萬禁衛,另外費盡心力臨時召驀來萬餘丁壯,勉強湊出了三萬人馬。
三萬對二十萬,這也太懸殊了一點。更何況經由上一次的東京一役,城內糧草儲備早已枯竭。本想由江南淮陽一帶轉運補充,卻不料那裏發生了叛亂顆粒未至。如今宗澤窮盡所能也隻勉強收集了足夠三萬大軍,省吃儉用撐上半年的糧草。
這樣的一個底子,如何抵擋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叛軍?接連給洛陽方麵發信求援,至今也沒個迴應。據說濟源那邊仍在大戰,太師率領王師正與宗望所部的三十萬女真大軍死戰,一時半會兒肯定抽不開身來。
這可如何是好?!
日夜苦思這件事情,宗澤的白頭發都要掉了一半去。
今日,宗澤如往常一樣登上城頭,親自檢查城池防務。突然一名小校快步奔來驚喜的大叫,“宗府、宗府!大好消息!”
“驚慌失措,成何體統!”宗澤沉聲一喝,“有事報來!”
“是……”小校深唿吸了一口,好不容易鎮住神色,仍是沒忍住展顏一笑,“前方快馬來報,太師輔佐官家親率王師前來東京平叛,大軍已於兩日前開拔,估計兩日內可抵東京城下!”
“啊,真的?!”宗澤的一雙老眼裏都閃出驚喜的光芒,雙手抓住那小校的衣襟大聲咆哮,“你說的,是真的?”
“千、千真萬確!”
“好,傳令下去,快做準備恭迎王師!”宗澤喜不自勝,臉上漾起年輕人的神采來。
“宗府,太師來使說……王師不在東京停留,直奔廬州叛軍所在!”小校說道,“太師來說,請宗府撥派一萬五千人馬與三個月糧草及所需民夫即可!仍請宗府留守東京,防止東京由內而亂!”
“啊?”宗澤不可置信的驚唿了一聲,“太師要直接前往廬州與叛軍大戰?”
“的確如此!”小校急忙拿出一份書帛,窘道,“末將一時情急,竟忘了奉上太師文書!宗府請過目!”
宗澤急忙一把扯過文書,瞪大了老眼一字一字的看了個真切,表情更加變得驚訝,甚至是驚駭!
“太師僅憑兩萬人馬,就要去與趙構二十萬大軍抗衡,這!……”宗澤抵死不信,“老夫一直以為,就算是太師親率大軍迴援東京了,也會以固守東京為主。畢竟濟源一戰後大軍疲憊糧草匱乏,賊兵勢大不容小覷。可是現在,非但是劉子羽所部主力沒有迴歸,太師也不準備守城,還帶著官家去廬州直接纓賊之鋒!這……這!”
深黯軍事的宗澤,都有點傻眼了!
小校更是傻眼,“宗澤,這可如何是好?太師軍令已下,這……”
宗澤的老眉擰成了一個大疙瘩,雙手剪背來迴的踱步,憂心如焚。
“宗府,這如何是……”
“閉嘴!”宗澤都有點惱了,沉喝一聲,“備馬,老夫要去麵見太師!”
“宗府,不可啊!”小校也算是宗澤的一名心腹,苦口婆心勸道,“太師的性情,您老人家還不知道嗎?如此大事,他豈會因為旁人所言而做更改?……再者末將猜測,太師既然敢於做出這樣大膽的決定,就定然有他的把握。或許他還另外安排有援軍呢?宗府不如就按太師吩咐的去做,先做好份內之事。再另外多做準備,比如廣集糧草多募兵勇以備後援。若太師另有需求,也有應對。如此上下一心,才可成事啊!……如若宗府不服號令跑去麵見太師上諫,末將估計非但是討不著好,還會誤了太師大事!”
宗澤渾身一個激靈,“老夫一時急躁,差點誤了大事!……你所言有理,太師絕非魯莽草率之人,他這樣安排,定有他的道理!——好,老夫就暫且按太師吩咐去做!此外,不妨在東京治下所有州縣境辦,加緊督辦糧草、召募義勇,以備他日不時之需!”
“是!末將這就去傳令!”
“去吧!”宗澤擺了一下手,深唿吸一口,皺眉遠眺楚天涯所在的西北方向,沉吟道:藝高人膽大啊,敢憑兩萬大軍,去對抗二十萬敵軍!……楚太師,你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
兩日後,楚天涯率領大軍抵達東京境內。宗澤親率兩萬禁衛帶著糧草與民夫等物,前來與楚天涯交割。
“宗府,有勞你了。”楚天涯笑容可掬的道,“軍情緊急,我就不進東京城了。東京的安危就全然交托宗府。”
“老夫殫精竭慮,必不敢有負所托!”宗澤沉聲應了諾,臉上馬上浮現出一絲憂色,“隻是王爺,這區區兩萬人馬……”
楚天涯微笑的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大軍陣前,休說什麽喪氣的話壞了軍心。宗府,你隻管放心鎮定東京。說句實話……兩萬人馬,我還嫌多了!”
“什麽?”宗澤頭都大了。
“哈哈!”楚天涯放聲大笑,“宗府,我們就此別過!——傳令,大軍開拔,直指廬州!”
號角與戰鼓響起,兩萬王師向東進發。
官家趙桓坐在龍輦之上,滿麵苦色求救一樣的看著宗澤,兩股戰戰就差從車上跳下來了。看那情形,活像是被山大王搶去壓寨的小媳婦。
宗澤沒有搭理官家,隻能雙眼發直的看著楚天涯一行人馬漸漸遠去,心裏一片忐忑與不安:兩萬,對二十萬!這……真的能成嗎?
第319章 不用出手的大殺器
楚天涯率軍一路前行,走得不快也不慢。離了東京數百裏行到歸德府境內時,得聞前方戰報說,趙構叛軍已經悉數越過長江,攻拔廬州全境。如今叛軍主力已經抵達淮河以南準備渡河入侵順昌府,直接威脅到中原腹地。
順昌府即是以前的穎州,曾是一方軍事節度。精通軍事的宗澤在東京指揮布防的時候,特意在順昌府這裏布下了中原第一道防線做為東京的緩衝。而且,宗澤臨時抽調了一名頗富聲望的儒將前來順昌府坐鎮,以期遏製趙構叛軍。
這位儒將,就是張叔夜。
楚天涯從來沒有見過張叔夜,但對他的大名,那是如雷貫耳。在鼎鼎大名的《水滸傳》中,就是張叔夜最後促成了宋江等人的成功招安。但在真實的曆史上,是張叔夜率軍一千餘在水戰中擊敗了宋江,迫使他們全體投降。
在此之前,張叔夜曾在西北邊陲的蘭州擔任錄事參軍,他選定要衝建立了西安州並設下防務,數次成功的抵禦了羌人的攻擊,很早就斬露了他在軍事方麵的才能。此後張叔夜曾任數州知州,在政績方麵都頗有建樹,後來調入東京在中樞為官。他因為清廉正直而被當時的權奸蔡京等忌恨,宦海沉浮許多年,曾經就被外放到潁州來做過通判。
如此說來,宗澤將此前在濟南府做知府的張叔夜抽調到順昌府來坐鎮,也算量才度用。張叔夜性情忠直、精熟於軍事尤其善長防守與水戰(抵禦羌人、擊敗宋江)。隻不過大家都心中有數,順昌府這裏不過是個小小的軍鎮,如果趙構的二十萬叛軍真的一擁而上殺過來,順昌府是肯定守不住的。張叔夜現在的角色,就是一個為東京保衛戰爭取時間的“炮灰”。
如今趙構已經渡過了長江拿下廬州與順昌府隔淮水而對峙。張叔夜打從心底裏,沒有想過身後還會有援軍。他深以為,剛剛經曆了幾場大戰的大宋,再也無力出京平叛,頂多能在東京城下打一場保衛戰。於是他不抱怨、不求援、不退縮,抱定必死之心的全力組織順昌軍民築構防線,準備在淮河之畔與趙構鬥個魚死網破。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得賺,盡可能的為東京爭取時間。
這讓楚天涯也感覺挺奇怪。
從洛陽出發開始,他一路走一路接到東京留守宗澤的求援信報;離開東京往戰事前線、防禦力更加薄弱的順昌府走來時,前方卻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既沒有快馬求援,也沒有百姓逃亡。順昌府治下數十州縣,居然是一片“全力背戰”軍民同仇敵愾的景象,沒有任何兵荒馬亂之相。
楚天涯不禁在心中驚奇:這個張叔夜倒是有點奇詭之才。臨大敵而不驚,處危急而不亂。以彈丸之城而拒數十萬敵軍,治下卻無半點亂相。如此說來,他的文治武功都極是出色啊!——大宋有這樣的人才卻得不到重用,真是可惜啊!以前是權奸蔡京蔡太師從中作梗,打壓排擠了許多像張叔夜之樣的人才;現在大宋是我“楚太師”當家了,說不得,這樣的人才必須予以提拔重用!
當晚,楚天涯就與官家等人商議,要在陣前火線提拔張叔夜。官家自然無異議,很大方的禦筆一揮,就先行授予了張叔夜“政資殿學士”的頭銜——直接將他調入了中央,成為了皇帝的智囊團成員之一。
這個用意很明顯,就是告訴張叔夜你已經重迴朝廷中樞了。隻等順昌一仗打完、打勝,你就能迴朝受官——成為楚太師身邊的一員!
楚天涯率領的王師還要三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順昌府淮河沿岸戰場。聖旨由快馬頒出,六百裏加急火速送到了淮河邊大軍營裏。
張叔夜與他手下的官員將軍們驚歎不已——想不到官家居然親征了,連楚太師也親自來了!
一時間,淮河沿岸大營裏的宋軍士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擂鼓吹號日夜歡慶,把南岸正在準備跨河而擊的叛軍們都弄得有些疑神疑鬼了。趙構派出細作過河一打聽,頓時心裏涼了半截——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
官家趙桓禦駕親征,還是楚天涯親自掛帥!
盡管趙桓極盡全力的封鎖消息,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這個消息像瘟疫一樣的在叛軍當中流傳開來。一時間,叛軍當中人心惶惶再度達到了一個頂點。此前趙桓率軍準備過長江時,就聽聞了濟源大捷的消息,這對他們的士氣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當時就發生了多次不同規模的逃兵事件。
趙構費盡唇舌、各種安撫與欺瞞,好不容易穩住軍心,繼續揮軍北上直搗東京,想趁楚天涯緩過勁來之前拿下東京。沒想到,剛剛還在濟源與女真人血戰的楚天涯來得這麽快,而且還帶著官家一起來禦駕親征了!
不管趙構等人如此鼓吹如何造勢,在大宋天下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官家趙桓仍是正統。此前趙構也隻敢打出“清君側除奸臣”的旗號,就是這個原因,他們不敢直接針對官家,隻敢針對楚天涯!
可是現在,官家都來禦駕親征的平叛了,趙構等人的謊言不攻自破,旗號自行倒下,從此師出無名變作了造反謀逆的叛軍,還哪裏能夠穩住人心?
於是當夜,二十萬叛軍大營裏,就發生了多次逃兵事件。小股的幾十人,大股的數百人。一夜之間叛軍十去二三,剩下的忐忑不安,延綿百裏的叛軍大營裏人心惶惶士氣低靡,哪裏還有心思再戰?
……
楚天涯人還沒有到順昌與趙構對峙,趙構這邊就已經敗了一大陣。
這一點,完全在楚天涯的預料之中,這也是他為什麽非要帶著官家一起來“禦駕親征”的原因。
“正義”這個字眼雖然不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敗,但在很多時候是戰爭的命穴所在。尤其是趙構發動的這種內部戰爭,“戰爭的正義與否”更是他的死穴!
趙桓這個手無縛雞之力、在軍事與政治上都同樣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這一次卻被楚天涯當作“大殺器”使了一迴。兩軍尚未謀麵,大殺器就把敵軍先幹了個半死。
而大殺器自己還渾然不覺兩股戰戰,生怕親臨戰場見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場麵。
兩天後,楚天涯率軍抵擋順昌府淮河之畔的宋軍大營前。張叔夜率大小官員將弁一同出迎。
“朕今次禦駕親征討平叛逆,必會與將士們同生共死!不滅叛敵誓不為人!”趙桓也算壯懷激烈了一把,在三軍將士麵前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
軍營裏的士氣,頓時爆到頂點!
楚天涯帶著他的新任軍師時立愛與先鋒猛將楊再興,布陣於官家兩側。威武雄壯的軍姿讓常年罕逢戰事的順昌軍人們,目瞪口呆!
當一群狼出現在了一群中華田園犬麵前時,就是眼前的這般景象!
順昌軍民們更加好奇,想要親眼見識一下“威震天下”的大宋太師楚天涯。於是官家在演說完畢之後,張叔夜和他手下的將士們就發出了呐喊之聲,請“楚太師”登台亮相說幾句!
於是,楚天涯站上了點將台。
近萬名順昌軍士,發出了一片驚噓之聲。年近六旬的順昌知府張叔夜,早已心如磐石般堅硬穩固,此刻也沒忍住瞪圓了眼睛,滿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時立愛拱手長拜下來,心中歎道:鐵血與懷柔兼備,城府精深禦人得法……一代梟雄!
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
三天之後,洛陽南門舉行王師誓師,要前往平定江南叛亂。楚天涯親自掛帥,點選一員先鋒猛將楊再興,率領剛剛從濟源戰場上迴來的三千輕騎精銳打頭陣。另有兩千餘天子禁衛,一共就五千人馬。
相對於長安南岸的二十萬叛軍,這點“王師”還真是不夠看。
就算加上老將宗澤所部的東京人馬,充其量也隻能拚湊起三萬人馬來。
因為,始無前例也穿上了一身戎裝的官家趙桓,小腿肚兒都有點顫悠。看著眼前這五千名像打了雞血的咆哮勇士,他心裏死活想不通:這些人都被楚天涯灌了迷魂湯嗎?如此懸殊的戰爭,也個個前赴後繼士氣爆棚!
祭罷天地神明、宣讀襲文鼓舞士氣之後,楚天涯拔劍一指,楊再興率領三千輕騎如狼似虎的狂奔而出,卷起漫天煙塵。
圍觀的數萬洛陽民眾大聲歡唿,就如同眼睜睜的看到了他們凱旋歸來!
“官家,我們也啟程吧!”楚天涯親自上前來扶趙桓登輦,說道,“兵貴神速,東京軍民久盼官家禦駕親征,就如同嬰兒之盼父母,旱苗之盼甘霖!”
“好……好吧!”趙桓的臉色有點難看,盡管深唿吸了幾口仍是忐忑不安。上車之時他抓著楚天涯的手臂往上一登,本待坐迴車裏,卻拉著他的手臂不放,小聲道,“愛卿,賊兵勢眾,敵我兵力如此懸殊……朕,真的要禦駕親征嗎?”
楚天涯微然一笑,“官家盡管放心,此一役,我軍必勝!”
“我軍上下全都得要以一擋十……愛卿,非是朕對你沒信心,也不是信不過你麾下的虎狼之師。隻是這數量,也太過懸殊了!”趙桓說出了心底話,“要不然我們還是延緩一些日子再出兵吧!先行張榜結文召納勇壯,或是等得劉子羽率部迴洛之後,再作定奪?”
“官家,兵不在多,在於運用得法。趙構等輩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臣估計他手下頂多有兩三萬能戰之士,餘下皆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楚天涯說道,“何況他們師出無名。隻要官家與臣駕臨前線,敵軍必然軍心大挫,甚至不戰自潰。話說迴來就算做出最壞的打算,趙構真有二十萬忠心耿耿的逆黨之徒,微臣也有足夠的信用能憑麾下這批精銳之士,殺他個片甲不留!”
“嗞……”趙桓直吸涼氣。禦駕親征這種事情,他倒是幹過。當初在濟源,他隔著一條黃河觀望了劉子羽率部大敗女真人馬。但當時宋兵準備充分人馬不少,而且有火器佐戰。如今卻真的隻有區區人馬,楚天涯卻言辭鑿鑿的誇下海口……不懂戰爭的趙桓,內心深處都在膽寒。
“請官家登輦!”楚天涯不想再跟他多作廢了,手上用了幾分暗力,將趙桓略微一推,將他推上了車輦一屁股坐在了車椅上。
“王師開拔!!”
“轟隆隆——”
巨炮響起,歡唿聲響徹蒼穹。
楚天涯翻身上了馬,時立愛在一旁對他笑,“王爺,似乎官家很是擔心此一役的成敗?”
“難道先生就不擔心麽?敵軍十倍於我。”楚天涯笑道。
“屬下一點也不擔心。”時立愛淡淡的微笑道,“王爺翻覆手之間能夠吞沒七十萬女真主力大軍。那二十萬烏合叛軍,又蔫在話下?此一役,我軍必勝!”
“哈哈,先生這是在盲目崇拜啊!——駕!”
楚天涯揮鞭而去,湯盎與阿奴率及青衛人等緊緊跟隨。一眾人馬,向東京而去。
三日後,東京城頭。
白發如雪的老將宗澤,近日來似乎瘦去了一圈,人的精神頭也不如以往那麽矍鑠了。連日來江南叛軍摧城拔寨直指東京的消息,讓剛剛平息了戰亂的東京城內,一片風聲鶴唳。眼下官家與太師都不在東京,負責留守的宗澤壓力自然十分巨大。他竭盡所能的組織軍民修築城牆、預存糧草,準備打一場艱苦卓越的“東京保衛戰”。
官家與太師臨走之時將留守東京的任務交給他,宗澤鐵了心拚了命,也不敢讓這座城池在自己手裏,有半點的閃失。
隻是他心裏清楚,憑借戰後孱弱的根基與破損的城牆,再加上人心浮動,眼下的這座東京城的確有些搖搖欲墜。更要命的是,叛軍詐稱二十萬,而他宗澤手上僅有官家與太師臨走之時留下的兩萬禁衛,另外費盡心力臨時召驀來萬餘丁壯,勉強湊出了三萬人馬。
三萬對二十萬,這也太懸殊了一點。更何況經由上一次的東京一役,城內糧草儲備早已枯竭。本想由江南淮陽一帶轉運補充,卻不料那裏發生了叛亂顆粒未至。如今宗澤窮盡所能也隻勉強收集了足夠三萬大軍,省吃儉用撐上半年的糧草。
這樣的一個底子,如何抵擋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叛軍?接連給洛陽方麵發信求援,至今也沒個迴應。據說濟源那邊仍在大戰,太師率領王師正與宗望所部的三十萬女真大軍死戰,一時半會兒肯定抽不開身來。
這可如何是好?!
日夜苦思這件事情,宗澤的白頭發都要掉了一半去。
今日,宗澤如往常一樣登上城頭,親自檢查城池防務。突然一名小校快步奔來驚喜的大叫,“宗府、宗府!大好消息!”
“驚慌失措,成何體統!”宗澤沉聲一喝,“有事報來!”
“是……”小校深唿吸了一口,好不容易鎮住神色,仍是沒忍住展顏一笑,“前方快馬來報,太師輔佐官家親率王師前來東京平叛,大軍已於兩日前開拔,估計兩日內可抵東京城下!”
“啊,真的?!”宗澤的一雙老眼裏都閃出驚喜的光芒,雙手抓住那小校的衣襟大聲咆哮,“你說的,是真的?”
“千、千真萬確!”
“好,傳令下去,快做準備恭迎王師!”宗澤喜不自勝,臉上漾起年輕人的神采來。
“宗府,太師來使說……王師不在東京停留,直奔廬州叛軍所在!”小校說道,“太師來說,請宗府撥派一萬五千人馬與三個月糧草及所需民夫即可!仍請宗府留守東京,防止東京由內而亂!”
“啊?”宗澤不可置信的驚唿了一聲,“太師要直接前往廬州與叛軍大戰?”
“的確如此!”小校急忙拿出一份書帛,窘道,“末將一時情急,竟忘了奉上太師文書!宗府請過目!”
宗澤急忙一把扯過文書,瞪大了老眼一字一字的看了個真切,表情更加變得驚訝,甚至是驚駭!
“太師僅憑兩萬人馬,就要去與趙構二十萬大軍抗衡,這!……”宗澤抵死不信,“老夫一直以為,就算是太師親率大軍迴援東京了,也會以固守東京為主。畢竟濟源一戰後大軍疲憊糧草匱乏,賊兵勢大不容小覷。可是現在,非但是劉子羽所部主力沒有迴歸,太師也不準備守城,還帶著官家去廬州直接纓賊之鋒!這……這!”
深黯軍事的宗澤,都有點傻眼了!
小校更是傻眼,“宗澤,這可如何是好?太師軍令已下,這……”
宗澤的老眉擰成了一個大疙瘩,雙手剪背來迴的踱步,憂心如焚。
“宗府,這如何是……”
“閉嘴!”宗澤都有點惱了,沉喝一聲,“備馬,老夫要去麵見太師!”
“宗府,不可啊!”小校也算是宗澤的一名心腹,苦口婆心勸道,“太師的性情,您老人家還不知道嗎?如此大事,他豈會因為旁人所言而做更改?……再者末將猜測,太師既然敢於做出這樣大膽的決定,就定然有他的把握。或許他還另外安排有援軍呢?宗府不如就按太師吩咐的去做,先做好份內之事。再另外多做準備,比如廣集糧草多募兵勇以備後援。若太師另有需求,也有應對。如此上下一心,才可成事啊!……如若宗府不服號令跑去麵見太師上諫,末將估計非但是討不著好,還會誤了太師大事!”
宗澤渾身一個激靈,“老夫一時急躁,差點誤了大事!……你所言有理,太師絕非魯莽草率之人,他這樣安排,定有他的道理!——好,老夫就暫且按太師吩咐去做!此外,不妨在東京治下所有州縣境辦,加緊督辦糧草、召募義勇,以備他日不時之需!”
“是!末將這就去傳令!”
“去吧!”宗澤擺了一下手,深唿吸一口,皺眉遠眺楚天涯所在的西北方向,沉吟道:藝高人膽大啊,敢憑兩萬大軍,去對抗二十萬敵軍!……楚太師,你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
兩日後,楚天涯率領大軍抵達東京境內。宗澤親率兩萬禁衛帶著糧草與民夫等物,前來與楚天涯交割。
“宗府,有勞你了。”楚天涯笑容可掬的道,“軍情緊急,我就不進東京城了。東京的安危就全然交托宗府。”
“老夫殫精竭慮,必不敢有負所托!”宗澤沉聲應了諾,臉上馬上浮現出一絲憂色,“隻是王爺,這區區兩萬人馬……”
楚天涯微笑的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大軍陣前,休說什麽喪氣的話壞了軍心。宗府,你隻管放心鎮定東京。說句實話……兩萬人馬,我還嫌多了!”
“什麽?”宗澤頭都大了。
“哈哈!”楚天涯放聲大笑,“宗府,我們就此別過!——傳令,大軍開拔,直指廬州!”
號角與戰鼓響起,兩萬王師向東進發。
官家趙桓坐在龍輦之上,滿麵苦色求救一樣的看著宗澤,兩股戰戰就差從車上跳下來了。看那情形,活像是被山大王搶去壓寨的小媳婦。
宗澤沒有搭理官家,隻能雙眼發直的看著楚天涯一行人馬漸漸遠去,心裏一片忐忑與不安:兩萬,對二十萬!這……真的能成嗎?
第319章 不用出手的大殺器
楚天涯率軍一路前行,走得不快也不慢。離了東京數百裏行到歸德府境內時,得聞前方戰報說,趙構叛軍已經悉數越過長江,攻拔廬州全境。如今叛軍主力已經抵達淮河以南準備渡河入侵順昌府,直接威脅到中原腹地。
順昌府即是以前的穎州,曾是一方軍事節度。精通軍事的宗澤在東京指揮布防的時候,特意在順昌府這裏布下了中原第一道防線做為東京的緩衝。而且,宗澤臨時抽調了一名頗富聲望的儒將前來順昌府坐鎮,以期遏製趙構叛軍。
這位儒將,就是張叔夜。
楚天涯從來沒有見過張叔夜,但對他的大名,那是如雷貫耳。在鼎鼎大名的《水滸傳》中,就是張叔夜最後促成了宋江等人的成功招安。但在真實的曆史上,是張叔夜率軍一千餘在水戰中擊敗了宋江,迫使他們全體投降。
在此之前,張叔夜曾在西北邊陲的蘭州擔任錄事參軍,他選定要衝建立了西安州並設下防務,數次成功的抵禦了羌人的攻擊,很早就斬露了他在軍事方麵的才能。此後張叔夜曾任數州知州,在政績方麵都頗有建樹,後來調入東京在中樞為官。他因為清廉正直而被當時的權奸蔡京等忌恨,宦海沉浮許多年,曾經就被外放到潁州來做過通判。
如此說來,宗澤將此前在濟南府做知府的張叔夜抽調到順昌府來坐鎮,也算量才度用。張叔夜性情忠直、精熟於軍事尤其善長防守與水戰(抵禦羌人、擊敗宋江)。隻不過大家都心中有數,順昌府這裏不過是個小小的軍鎮,如果趙構的二十萬叛軍真的一擁而上殺過來,順昌府是肯定守不住的。張叔夜現在的角色,就是一個為東京保衛戰爭取時間的“炮灰”。
如今趙構已經渡過了長江拿下廬州與順昌府隔淮水而對峙。張叔夜打從心底裏,沒有想過身後還會有援軍。他深以為,剛剛經曆了幾場大戰的大宋,再也無力出京平叛,頂多能在東京城下打一場保衛戰。於是他不抱怨、不求援、不退縮,抱定必死之心的全力組織順昌軍民築構防線,準備在淮河之畔與趙構鬥個魚死網破。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得賺,盡可能的為東京爭取時間。
這讓楚天涯也感覺挺奇怪。
從洛陽出發開始,他一路走一路接到東京留守宗澤的求援信報;離開東京往戰事前線、防禦力更加薄弱的順昌府走來時,前方卻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既沒有快馬求援,也沒有百姓逃亡。順昌府治下數十州縣,居然是一片“全力背戰”軍民同仇敵愾的景象,沒有任何兵荒馬亂之相。
楚天涯不禁在心中驚奇:這個張叔夜倒是有點奇詭之才。臨大敵而不驚,處危急而不亂。以彈丸之城而拒數十萬敵軍,治下卻無半點亂相。如此說來,他的文治武功都極是出色啊!——大宋有這樣的人才卻得不到重用,真是可惜啊!以前是權奸蔡京蔡太師從中作梗,打壓排擠了許多像張叔夜之樣的人才;現在大宋是我“楚太師”當家了,說不得,這樣的人才必須予以提拔重用!
當晚,楚天涯就與官家等人商議,要在陣前火線提拔張叔夜。官家自然無異議,很大方的禦筆一揮,就先行授予了張叔夜“政資殿學士”的頭銜——直接將他調入了中央,成為了皇帝的智囊團成員之一。
這個用意很明顯,就是告訴張叔夜你已經重迴朝廷中樞了。隻等順昌一仗打完、打勝,你就能迴朝受官——成為楚太師身邊的一員!
楚天涯率領的王師還要三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順昌府淮河沿岸戰場。聖旨由快馬頒出,六百裏加急火速送到了淮河邊大軍營裏。
張叔夜與他手下的官員將軍們驚歎不已——想不到官家居然親征了,連楚太師也親自來了!
一時間,淮河沿岸大營裏的宋軍士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擂鼓吹號日夜歡慶,把南岸正在準備跨河而擊的叛軍們都弄得有些疑神疑鬼了。趙構派出細作過河一打聽,頓時心裏涼了半截——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
官家趙桓禦駕親征,還是楚天涯親自掛帥!
盡管趙桓極盡全力的封鎖消息,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這個消息像瘟疫一樣的在叛軍當中流傳開來。一時間,叛軍當中人心惶惶再度達到了一個頂點。此前趙桓率軍準備過長江時,就聽聞了濟源大捷的消息,這對他們的士氣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當時就發生了多次不同規模的逃兵事件。
趙構費盡唇舌、各種安撫與欺瞞,好不容易穩住軍心,繼續揮軍北上直搗東京,想趁楚天涯緩過勁來之前拿下東京。沒想到,剛剛還在濟源與女真人血戰的楚天涯來得這麽快,而且還帶著官家一起來禦駕親征了!
不管趙構等人如此鼓吹如何造勢,在大宋天下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官家趙桓仍是正統。此前趙構也隻敢打出“清君側除奸臣”的旗號,就是這個原因,他們不敢直接針對官家,隻敢針對楚天涯!
可是現在,官家都來禦駕親征的平叛了,趙構等人的謊言不攻自破,旗號自行倒下,從此師出無名變作了造反謀逆的叛軍,還哪裏能夠穩住人心?
於是當夜,二十萬叛軍大營裏,就發生了多次逃兵事件。小股的幾十人,大股的數百人。一夜之間叛軍十去二三,剩下的忐忑不安,延綿百裏的叛軍大營裏人心惶惶士氣低靡,哪裏還有心思再戰?
……
楚天涯人還沒有到順昌與趙構對峙,趙構這邊就已經敗了一大陣。
這一點,完全在楚天涯的預料之中,這也是他為什麽非要帶著官家一起來“禦駕親征”的原因。
“正義”這個字眼雖然不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敗,但在很多時候是戰爭的命穴所在。尤其是趙構發動的這種內部戰爭,“戰爭的正義與否”更是他的死穴!
趙桓這個手無縛雞之力、在軍事與政治上都同樣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這一次卻被楚天涯當作“大殺器”使了一迴。兩軍尚未謀麵,大殺器就把敵軍先幹了個半死。
而大殺器自己還渾然不覺兩股戰戰,生怕親臨戰場見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場麵。
兩天後,楚天涯率軍抵擋順昌府淮河之畔的宋軍大營前。張叔夜率大小官員將弁一同出迎。
“朕今次禦駕親征討平叛逆,必會與將士們同生共死!不滅叛敵誓不為人!”趙桓也算壯懷激烈了一把,在三軍將士麵前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
軍營裏的士氣,頓時爆到頂點!
楚天涯帶著他的新任軍師時立愛與先鋒猛將楊再興,布陣於官家兩側。威武雄壯的軍姿讓常年罕逢戰事的順昌軍人們,目瞪口呆!
當一群狼出現在了一群中華田園犬麵前時,就是眼前的這般景象!
順昌軍民們更加好奇,想要親眼見識一下“威震天下”的大宋太師楚天涯。於是官家在演說完畢之後,張叔夜和他手下的將士們就發出了呐喊之聲,請“楚太師”登台亮相說幾句!
於是,楚天涯站上了點將台。
近萬名順昌軍士,發出了一片驚噓之聲。年近六旬的順昌知府張叔夜,早已心如磐石般堅硬穩固,此刻也沒忍住瞪圓了眼睛,滿副不可置信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