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府請留步。”楚天涯突然喚道。
“將軍有事?”張孝純站定迴身問道。
如今楚天涯已經是“軍都指揮使”,麾下更有一萬人馬的兵馬實權,張孝純也得稱唿他一聲“將軍”了。
楚天涯微然一笑,上前幾步小聲道:“張知府不必每日到南門來張盼了。朝廷,多半是不會派來援軍的。”
“為什麽?”被楚天涯一語道穿心事,張孝純多少有點心驚。
“要來,早來了。”楚天涯搖了搖頭,也是輕歎了一聲,說道,“從太師被殺到現在,已經快要過去半個月。這麽長的時間,就是籌集百萬大軍也足夠了。既然朝廷沒有派兵來助,那就真的不會來了。”
張孝純的心頓時跌到了穀地,眼中皆是失望之極的神色,喃喃低語道,“難道朝廷就這樣放棄了我們太原十幾萬軍民?放棄了河東的領土與門戶,任由女真踐踏?”
“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別人可能不這麽認為。打個比方,幼童會把一塊飴糖看得很重要,但對大人來講卻是不值一提。”楚天涯笑了一笑,“依此類推,或許對於官家來說,他的墨寶與珍玩比江山和子民要重要;對許多的大臣們來說,他們的財產與前途,比城池與百姓要重要。張知府心中看重的太原城與十幾萬軍民的生死,在他們眼裏,興許就是不值一提了。”
“這麽大逆不道的話,你也就隻有你說得出來。”
張孝純說這話的時候,非但沒了往日的知府氣勢,氣息都很虛弱,臉上一片死灰之色。
說完了這句,張孝純就走了。
楚天涯看著他一步步走遠,很容易就從他的背影中,讀出了他心中的絕望與失落。
蕭玲瓏走近到楚天涯身邊,低聲道:“如果張孝純這種做了幾十年官的天子門生,也能對大宋的官家與朝廷徹底的失望,那麽,大宋盡失人心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花石綱導致民怨沸騰,大宋漸失民心;童貫北伐連敗敗績,軍心潰散;再在如果再失去了仕人之心的擁護……”楚天涯歎息,“大宋,就真的完了!”
“上次你說,女真會兩路兵馬齊頭並進同時攻宋。除了現在圍困太原的完顏宗翰這一支,還有一隻人馬出自平州先攻燕山府,然後南下取河北。”蕭玲瓏說道,“如果這是真的,現在那一路兵馬不知道打到哪裏了?大宋的燕山府,能守得住嗎?”
“我不知道。”楚天涯搖了搖頭,剩下的話沒有說出來。總不至於告訴蕭玲瓏他熟知這段曆史。
“燕山府兵馬眾多防衛森嚴,我想應該能夠守住住。”蕭玲瓏說道,“如果能夠將女真人抵禦在太原與燕山的國門之外,局麵就不算太差。大宋的朝廷也就有充分的時間做出應對,調兵譴將前來助戰,禦守國門——可是奇怪,為什麽至今沒有一兵一卒來救護太原呢?”
楚天涯看著南方一片遼遠無際的雪地,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就如同張孝純一樣的苦澀。
“朽木不可雕,不用指望了!”
第111章 興衰有憑
金兵圍城數日,還沒有發動過一次攻擊。
真要打起來了,大不了真刀真槍的幹一場。但現在這個情況,太原城裏的將士百姓不知道他們究竟什麽時候來攻城,隨時做出提防,因此精神始終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
現在,女真的軍隊與固守的太原城,就如同兩隻狹路相逢都想吃了對方的饑餓野獸,在第一次搏殺發生之前,都在全神貫注的等待、觀望,等對方露出破綻,自己再顯露殺機!
這種時刻,最是壓抑,也最是危險。
楚天涯一邊操練新兵、巡視四方,一邊暗中糾察可能混入城中的金國奸細。
尋求蛛絲馬跡,排查線索捉拿嫌犯,這可以算是楚天涯的“職業特長”了。三天之內,他不動聲色的捉拿了隱伏在太原城中的三名金國奸細,再順藤摸瓜,拔取這個精密無比的間諜組織。
就在他們預謀刺殺王稟並炸開太原城門接應大軍入城的前夕,楚天涯將他們一鍋端了。
這件事情,進行得十分隱密,乃至到了最後王稟都絲毫不知情,當然他也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好幾次身臨險境差點被謀殺了。
楚天涯審問這些人,得知他們是隸屬於完顏宗翰的一支親衛部隊,名喚“狼牙”。
這一隻狼牙部隊,很有一點冷兵器時代的“特種兵”味道。他們是完顏宗翰在征討遼國的十年時間裏,從各方渠道吸收來的一批武功高強的江湖人仕,用上各種手段加以收買與控製之後,這批人成了完顏宗翰的私人死仕衛隊。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保護完顏宗翰,二是摸排敵情幫助刺探各種軍事機密,三是執行暗殺!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確是身手了得,加之心狠手辣行事周密,不好對付。
在捉拿這些人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不少次的正麵衝突。如果不是請了何伯親自出手幫忙,還有阿達和阿奴這些人從旁輔佐,楚天涯手下的軍巡還不知道要遭受多麽重大的損失。
不久,十一顆“狼牙”的人頭懸掛在了太原北門的城樓上,構成了一道血色的風景,在那裏嘲諷完顏宗翰。
王稟也希望通過此舉,來刺激一下完顏宗翰,看他到底意欲何為、到底敢不敢來攻城。
結果,完顏宗翰相當的沉得住氣,他依舊圍而不攻,按兵不動。這讓王稟大為迷惑。召集眾人商議,也猜不出一個結果。
王稟還特意問了楚天涯,楚天涯也說“不太清楚”,如今敵軍動機不明,太原就隻能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固守。
其實楚天涯多少猜到了一些,但現在,不能跟王稟說,否則會要“露餡”。
他的猜測就是,既然女真人是兩翼齊飛雙管齊下同時來攻宋,那麽雙方就必須要有所配合,最好的情況就是一同打到了中原腹地,兵臨東京城下。
可是一開始,太原這裏就發生了變故,提前做出了強有力的應對。完顏宗翰這一路兵馬想要長驅直入的直接殺到東京城下,已是不大可能。
現在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話之類的快捷通訊,女真人的東西兩路兵馬早已約定了一同出兵的日子。盡管太原有變,但這樣巨大的軍事計劃根本無法做出臨時的重大調整,完顏宗翰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明知太原已有防備、他不可能輕鬆的逾越這一個障礙,但也仍然打過來了。
打到太原後,按照既定的“孤軍伸入、閃電奇襲”的軍事計劃,完顏宗翰是應該猛攻太原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城池才是。可是他逆改計劃隻是圍而不攻——這裏麵就肯定大有文章了!
對此,楚天涯的猜測是——完顏宗翰是在敗中求勝!
既然太原已有防備,那就意味著金國的軍事計劃已然落空,他們的閃電奇襲要不會成功。所以,他剛出兵,就已經失敗了!
可是現在他依舊圍困太原卻不攻打,很有可能是在等待另一路大軍完顏宗望所部凱旋的消息。如果那一路兵馬能勝,那金國這次的軍事計劃就不算失敗。因為他們摸準了大宋朝廷在軍政上的無能與外交上的軟弱,隻要借著凱旋之機挾勝而交,就不難用外交的方式獲得從軍事上沒有拿下的許多利益——比喻太原城!
這還隻是金國的第一出擊,他們雖然狂妄但沒有燒壞腦袋,並不幻想就這樣一口氣生吞了大宋全土。通過戰爭謀取最大程度的利益,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要實現利益最大化,無非就是盡可能的擴大收益——多占領土與財富;同時盡可能的節約成本——減少自己的傷亡!
楚天涯認定,完顏宗翰的算盤一定打得很精。既然太原已是早有準備,想要強攻拿下,成本未免太高,而且拿不拿得下還都是個問題。比方說,如果他這點人馬全力攻打太原了,兩翼的西山與太行兵馬來趁火打劫,反而大不妙;於是,他圍而不攻,隻將太原這一塊膏腴之地牢牢的圈住,不怕它飛了;同時從弱的對手先下手,采取各個擊破的方針,慢慢的收拾遊移在太原城外的西山與太山諸軍,直到將太原城外那些有威脅的羽翼一根根拔光;再坐等大宋的朝廷,將太原城完好無損的拱手奉上!
如果現在太原城外的女真人,真的是這樣的想法與動機,那這一支女真軍隊,未免太過可怕。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還有了文化。
原本荒蠻的女真人隻是作戰勇猛彪悍狂野,現在還有了這樣精深的謀略……那可就真的不大好對付了!
其實,從完顏宗翰圍而不攻、先滅西山的這一手動向,楚天涯就已經嗅到了極為不妙的危險味道——敵人,遠比想像的要強大!
沒錯,楚天涯是來自21世紀,看過不少書籍電視,了解這段曆史。可是完顏宗翰親手教訓了一迴楚天涯,讓他認清了一個事實:曆史本就由人來創造;本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眼前的發生的事情對比那一段曆史,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容不得他楚天涯照本宣科了!
……
這些猜想,楚天涯沒敢跟王稟說,但換了個說法,巧妙的修改了一些細節以隱藏自己“穿越”的事實,跟何伯講了。
何伯聽完後隻是點了點頭,“不小看敵人,這是個好習慣。”
楚天涯苦笑,“老爺子就沒什麽要指點我的?”
“我能指點你什麽?”何伯說道,“你說的這些,我想都沒想過。你的智慧與謀略遠勝於我,我就是想指點也無從說起。”
楚天涯搖頭而笑,“老爺子你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當年追隨方臘時,沒少經曆眼前的困境吧?”
“哎……往事,不堪迴首。”何伯被說到了心事,悠然歎息一聲,說道,“其實現在迴想起來,真是興衰有故、勝敗有憑。短短的時間內,方臘襲卷六州五十二縣威勢不可阻擋;可是更短的時間裏,他就兵敗如山倒,一敗塗地了。”
“什麽原因?”楚天涯問。
“人心。”何伯說出這兩個字,重重的歎息。
“老爺子何不詳細的解說一番,也好讓我學點東西?”楚天涯說道。
何伯笑了一笑,說道:“簡而言之,方臘之所以成事,能有那麽多人追隨,就是利用了人心乘勢而起。當時東南一帶受花石綱之禍最是厲害,上至官家下至衙門小吏,都在拚命的壓榨與虐待那裏的百姓,導致民不聊生怨氣衝天。所以方臘振臂一揮而應者雲集,很快他手下就聚集了幾十萬兵馬,攻州伐縣勢如破竹。”
“而方臘的失敗,也正是因為他失去了民心。”
“在取得了一些勝利之後,方臘和他手下的那些大王頭領們都忘乎所以,變得窮奢極欲不思進取,幾乎變成了第二個昏君趙佶。而且,他比趙佶更加暴虐!——舉個例子,起事的那幾年裏他攻打州縣,殺了不少的平民百姓掠奪錢糧,因兵亂而死的百姓,近兩百萬人!”
楚天涯驚愕的抬了一下眉毛。
“所到之處,方臘和他手下的將官盡收府庫錢糧,擄盡民間女子用以玩樂。事敗之後這些女子全被扒光了衣服縊死在樹上。從湯岩到椔嶺這一段路有八十五路,全都掛滿了這些女子的屍體!”
楚天涯深吸了一口氣涼氣,“沒錯,果然是興衰有故、勝敗有憑!如果方臘不是忘乎所以的殘暴虐民,或許他真能成就大事!”
“老頭子慚愧啊!當時我也沒好到哪裏去,腦子也不像現在這樣清醒,和方臘一樣也幹過不少的錯事;現在迴想起來,才知道錯在了哪裏。”何伯搖了搖頭,歎息道,“我身為方臘的軍師,許多的事情都沒有對他提出及時的勸解,或是沒能勸解下來;方臘之敗,我有很大的責任;六州之地那麽多百姓的慘死,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到頭來我全家盡被誅殺,這或許正是我的報應!”
“軍師?”楚天涯捕捉到這一個詞。
“軍師之一。”何伯詭譎的嘿嘿一笑,馬上岔開話題道,“古往今來但凡成事者,無不以民為本,重視人心。前朝的唐太宗說過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乍一聽來像是唬人而且讓人感覺挺虛偽;細下一想,這簡直就是真理!尤其是到了人心喪亂的亂世,首要收拾人心,千萬記得以民為本。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古人誠不相欺啊!”
“何伯言傳身教,讓我感慨良多、也獲益良多啊!”楚天涯不禁感慨道。
何伯嘿嘿的笑,眼神湛亮湛亮的,“他日少爺成就一番大事的時候,如果還能記得老頭子的這些話,那才是真的好。不過我相信,如果哪天少爺能站在方臘的那個位置,大宋的天下興許才是真的有救了!”
第112章 洪流之中
清晨,天寒地凍,一片昏暗與陰霾籠罩在太原城的上空。
城西的沙埠堡裏,卻是一片火熱激情的景象——楚天涯,在操練新兵!
就在前不久為了平息城中的流民暴|亂,楚天涯建議知府張孝純將城中的所有青壯都集中了起來,編組為一支新軍,暫時歸於“軍巡鋪”帳下,成為了廂軍的一支。現在,這支人馬正在進行軍事演練。
不過,與其說是楚天涯在操練新兵,還不如說,他是在跟班學習,如何練兵。歸根到底,楚天涯自己也還是個新兵蛋|子,哪裏懂得練兵?前世也好今生也罷,他都從來沒有參過軍入過伍,雖然在警校與警隊裏都有類似的訓練,但畢竟還是隔山如隔山。更何況,現在是冷兵器時代,對他來說就更是隔了千萬重山了。
楚天涯不是沒有想過憑借自己超過時代的知識與能力,製造一些高科技的“大殺器”來力挽狂瀾。但這些東西,真是想來容易做來難。別的不說,就算他仍然生活21世紀,想要平空的造出飛機坦克手槍子彈也是不大可能,就更不用說眼下大宋的科技水平了。
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進行改良,這或許可行。但前提是先要有所了解——很可惜,至從“來到”大宋的第一天起,楚天涯連個尋花問柳的時間也沒有,又何談去研究科技。
所以現在,楚天涯決定先要潛心的學習,至少先要做到——了解。
代替楚天涯練兵的,是他花了兩瓶劍南燒春行賄才請來的幫手,勝捷軍先鋒在將,王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王荀在軍隊裏混了十幾年,總有許多東西值得楚天涯來說。因此這些天裏,楚天涯基本上就是和王荀形影不離,看他如何調教新兵、管禦下屬,如何安排行營紮帳編組行伍,如何安排軍隊每日的日程與行動,乃至管理後勤輜重、分配馬匹與醫藥,再到如何挖掘行軍灶、如何在雨天保管兵器鎧甲這樣的細節,全都從零開始的學習!
楚天涯這個軍都指揮使,完全把自己當作了這一萬名新兵當中的一員,和他們一樣跟著王荀學習,讓自己慢慢的從平民轉變為一名軍人!
當然,楚天涯比普通軍士們要學的更多了百倍不止,這讓他感覺時間總是很不夠用,尤其是城外就有敵軍圍困的情況下,讓他恨不得將每一秒鍾都瓣成兩半來用。
王稟這個掛名的師父,也終於開始教楚天涯東西,卻不是傳授什麽槍法,而是——兵法!
王稟說,一個武夫將功夫練得再好,不過是一人敵、十人敵頂多敵過百人;真正要做到吒叱疆場縱橫天下,還得學兵法!
不過,王稟傳授給楚天涯的,也不是一類野史傳奇中所說的那種“傳自南華老仙”的神秘兵書,而是當下大宋官方編修的軍事類巨著,《武經總要》與《武經七書》。
在幾十年前的的宋仁宗與宋神宗時期,先後由大宋的朝廷主持,派得力之人編修了這兩部在中國軍事史上都占據了極其重要地位的兵書。前者《武經總要》成書在先,這部書雖然也有不少篇幅論及用兵之道,但它的重點落在了軍事技術上——比喻,詳細介紹如今大宋的軍事製度與軍事組織,以及如何選將用兵包括將領的品銜職事與進升秩仕,如何製造大宋軍隊中常德的刀槍劍戟與鎧甲,如何構造守城模式,等等。與其說它是一部兵法,更不如說它是一部大宋的軍事《百科全書》。
後者《武經七書》,則就比較接近純粹意義上的兵法了。所謂七書,就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三略》、《司馬法》、《尉繚子》加上前朝的《李衛公問對》這七部兵書匯編而成。
這七部兵書,是從中華古往今來比較常見與知名的三百七十多部兵書當中挑選出來的,再匯聚了古往今來許多兵家之大成者對這幾部兵法的理解與批注,可以說凝聚了上下千年無數人的心血,毫無疑問稱得上是兵家之至寶。
雖然楚天涯對古代的這些“兵法”之類的東西比較陌生,和許多人一樣從來都隻有一些極為抽象的認識,這些認識還多半還自於一些神乎其神的電視劇。但楚天涯相信,這些東西都是智慧的結晶,值得去學。
雖然他更想用海陸空立體做戰的方式,指揮一支現代化的機械部隊來踏平金國,但在造出第一枚子彈之前,還是先老老實實的從學生做起。
兩本書,都是大部頭,擺在楚天涯的床頭高高的一堆。且不說這些書的內涵價值若何,光是這些書本紙張,就值不少錢了。開始楚天涯還不知道,何伯提醒他才明白,大宋的書可不便宜,都論“張”賣。一般的市麵上流通的書籍,能賣到五文到十二文錢一張——在太原差不多能吃上兩根油條一碗稀飯。
似《武經總要》這種用紙考究、裝訂精美的大部頭官方巨著,一部書都能買一棟房子了!
楚天涯每天晚上就抱著這兩棟房子睡,心裏就在琢磨:光是印書就花了這麽多錢,書中更是看到了許多關於軍備的記載,可見大宋在軍事上其實沒少費神更沒少花錢,到頭來,軍事卻成了最大的一塊短板!
“將軍有事?”張孝純站定迴身問道。
如今楚天涯已經是“軍都指揮使”,麾下更有一萬人馬的兵馬實權,張孝純也得稱唿他一聲“將軍”了。
楚天涯微然一笑,上前幾步小聲道:“張知府不必每日到南門來張盼了。朝廷,多半是不會派來援軍的。”
“為什麽?”被楚天涯一語道穿心事,張孝純多少有點心驚。
“要來,早來了。”楚天涯搖了搖頭,也是輕歎了一聲,說道,“從太師被殺到現在,已經快要過去半個月。這麽長的時間,就是籌集百萬大軍也足夠了。既然朝廷沒有派兵來助,那就真的不會來了。”
張孝純的心頓時跌到了穀地,眼中皆是失望之極的神色,喃喃低語道,“難道朝廷就這樣放棄了我們太原十幾萬軍民?放棄了河東的領土與門戶,任由女真踐踏?”
“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別人可能不這麽認為。打個比方,幼童會把一塊飴糖看得很重要,但對大人來講卻是不值一提。”楚天涯笑了一笑,“依此類推,或許對於官家來說,他的墨寶與珍玩比江山和子民要重要;對許多的大臣們來說,他們的財產與前途,比城池與百姓要重要。張知府心中看重的太原城與十幾萬軍民的生死,在他們眼裏,興許就是不值一提了。”
“這麽大逆不道的話,你也就隻有你說得出來。”
張孝純說這話的時候,非但沒了往日的知府氣勢,氣息都很虛弱,臉上一片死灰之色。
說完了這句,張孝純就走了。
楚天涯看著他一步步走遠,很容易就從他的背影中,讀出了他心中的絕望與失落。
蕭玲瓏走近到楚天涯身邊,低聲道:“如果張孝純這種做了幾十年官的天子門生,也能對大宋的官家與朝廷徹底的失望,那麽,大宋盡失人心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花石綱導致民怨沸騰,大宋漸失民心;童貫北伐連敗敗績,軍心潰散;再在如果再失去了仕人之心的擁護……”楚天涯歎息,“大宋,就真的完了!”
“上次你說,女真會兩路兵馬齊頭並進同時攻宋。除了現在圍困太原的完顏宗翰這一支,還有一隻人馬出自平州先攻燕山府,然後南下取河北。”蕭玲瓏說道,“如果這是真的,現在那一路兵馬不知道打到哪裏了?大宋的燕山府,能守得住嗎?”
“我不知道。”楚天涯搖了搖頭,剩下的話沒有說出來。總不至於告訴蕭玲瓏他熟知這段曆史。
“燕山府兵馬眾多防衛森嚴,我想應該能夠守住住。”蕭玲瓏說道,“如果能夠將女真人抵禦在太原與燕山的國門之外,局麵就不算太差。大宋的朝廷也就有充分的時間做出應對,調兵譴將前來助戰,禦守國門——可是奇怪,為什麽至今沒有一兵一卒來救護太原呢?”
楚天涯看著南方一片遼遠無際的雪地,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就如同張孝純一樣的苦澀。
“朽木不可雕,不用指望了!”
第111章 興衰有憑
金兵圍城數日,還沒有發動過一次攻擊。
真要打起來了,大不了真刀真槍的幹一場。但現在這個情況,太原城裏的將士百姓不知道他們究竟什麽時候來攻城,隨時做出提防,因此精神始終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
現在,女真的軍隊與固守的太原城,就如同兩隻狹路相逢都想吃了對方的饑餓野獸,在第一次搏殺發生之前,都在全神貫注的等待、觀望,等對方露出破綻,自己再顯露殺機!
這種時刻,最是壓抑,也最是危險。
楚天涯一邊操練新兵、巡視四方,一邊暗中糾察可能混入城中的金國奸細。
尋求蛛絲馬跡,排查線索捉拿嫌犯,這可以算是楚天涯的“職業特長”了。三天之內,他不動聲色的捉拿了隱伏在太原城中的三名金國奸細,再順藤摸瓜,拔取這個精密無比的間諜組織。
就在他們預謀刺殺王稟並炸開太原城門接應大軍入城的前夕,楚天涯將他們一鍋端了。
這件事情,進行得十分隱密,乃至到了最後王稟都絲毫不知情,當然他也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好幾次身臨險境差點被謀殺了。
楚天涯審問這些人,得知他們是隸屬於完顏宗翰的一支親衛部隊,名喚“狼牙”。
這一隻狼牙部隊,很有一點冷兵器時代的“特種兵”味道。他們是完顏宗翰在征討遼國的十年時間裏,從各方渠道吸收來的一批武功高強的江湖人仕,用上各種手段加以收買與控製之後,這批人成了完顏宗翰的私人死仕衛隊。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保護完顏宗翰,二是摸排敵情幫助刺探各種軍事機密,三是執行暗殺!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確是身手了得,加之心狠手辣行事周密,不好對付。
在捉拿這些人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不少次的正麵衝突。如果不是請了何伯親自出手幫忙,還有阿達和阿奴這些人從旁輔佐,楚天涯手下的軍巡還不知道要遭受多麽重大的損失。
不久,十一顆“狼牙”的人頭懸掛在了太原北門的城樓上,構成了一道血色的風景,在那裏嘲諷完顏宗翰。
王稟也希望通過此舉,來刺激一下完顏宗翰,看他到底意欲何為、到底敢不敢來攻城。
結果,完顏宗翰相當的沉得住氣,他依舊圍而不攻,按兵不動。這讓王稟大為迷惑。召集眾人商議,也猜不出一個結果。
王稟還特意問了楚天涯,楚天涯也說“不太清楚”,如今敵軍動機不明,太原就隻能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固守。
其實楚天涯多少猜到了一些,但現在,不能跟王稟說,否則會要“露餡”。
他的猜測就是,既然女真人是兩翼齊飛雙管齊下同時來攻宋,那麽雙方就必須要有所配合,最好的情況就是一同打到了中原腹地,兵臨東京城下。
可是一開始,太原這裏就發生了變故,提前做出了強有力的應對。完顏宗翰這一路兵馬想要長驅直入的直接殺到東京城下,已是不大可能。
現在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話之類的快捷通訊,女真人的東西兩路兵馬早已約定了一同出兵的日子。盡管太原有變,但這樣巨大的軍事計劃根本無法做出臨時的重大調整,完顏宗翰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明知太原已有防備、他不可能輕鬆的逾越這一個障礙,但也仍然打過來了。
打到太原後,按照既定的“孤軍伸入、閃電奇襲”的軍事計劃,完顏宗翰是應該猛攻太原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城池才是。可是他逆改計劃隻是圍而不攻——這裏麵就肯定大有文章了!
對此,楚天涯的猜測是——完顏宗翰是在敗中求勝!
既然太原已有防備,那就意味著金國的軍事計劃已然落空,他們的閃電奇襲要不會成功。所以,他剛出兵,就已經失敗了!
可是現在他依舊圍困太原卻不攻打,很有可能是在等待另一路大軍完顏宗望所部凱旋的消息。如果那一路兵馬能勝,那金國這次的軍事計劃就不算失敗。因為他們摸準了大宋朝廷在軍政上的無能與外交上的軟弱,隻要借著凱旋之機挾勝而交,就不難用外交的方式獲得從軍事上沒有拿下的許多利益——比喻太原城!
這還隻是金國的第一出擊,他們雖然狂妄但沒有燒壞腦袋,並不幻想就這樣一口氣生吞了大宋全土。通過戰爭謀取最大程度的利益,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要實現利益最大化,無非就是盡可能的擴大收益——多占領土與財富;同時盡可能的節約成本——減少自己的傷亡!
楚天涯認定,完顏宗翰的算盤一定打得很精。既然太原已是早有準備,想要強攻拿下,成本未免太高,而且拿不拿得下還都是個問題。比方說,如果他這點人馬全力攻打太原了,兩翼的西山與太行兵馬來趁火打劫,反而大不妙;於是,他圍而不攻,隻將太原這一塊膏腴之地牢牢的圈住,不怕它飛了;同時從弱的對手先下手,采取各個擊破的方針,慢慢的收拾遊移在太原城外的西山與太山諸軍,直到將太原城外那些有威脅的羽翼一根根拔光;再坐等大宋的朝廷,將太原城完好無損的拱手奉上!
如果現在太原城外的女真人,真的是這樣的想法與動機,那這一支女真軍隊,未免太過可怕。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還有了文化。
原本荒蠻的女真人隻是作戰勇猛彪悍狂野,現在還有了這樣精深的謀略……那可就真的不大好對付了!
其實,從完顏宗翰圍而不攻、先滅西山的這一手動向,楚天涯就已經嗅到了極為不妙的危險味道——敵人,遠比想像的要強大!
沒錯,楚天涯是來自21世紀,看過不少書籍電視,了解這段曆史。可是完顏宗翰親手教訓了一迴楚天涯,讓他認清了一個事實:曆史本就由人來創造;本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眼前的發生的事情對比那一段曆史,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容不得他楚天涯照本宣科了!
……
這些猜想,楚天涯沒敢跟王稟說,但換了個說法,巧妙的修改了一些細節以隱藏自己“穿越”的事實,跟何伯講了。
何伯聽完後隻是點了點頭,“不小看敵人,這是個好習慣。”
楚天涯苦笑,“老爺子就沒什麽要指點我的?”
“我能指點你什麽?”何伯說道,“你說的這些,我想都沒想過。你的智慧與謀略遠勝於我,我就是想指點也無從說起。”
楚天涯搖頭而笑,“老爺子你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當年追隨方臘時,沒少經曆眼前的困境吧?”
“哎……往事,不堪迴首。”何伯被說到了心事,悠然歎息一聲,說道,“其實現在迴想起來,真是興衰有故、勝敗有憑。短短的時間內,方臘襲卷六州五十二縣威勢不可阻擋;可是更短的時間裏,他就兵敗如山倒,一敗塗地了。”
“什麽原因?”楚天涯問。
“人心。”何伯說出這兩個字,重重的歎息。
“老爺子何不詳細的解說一番,也好讓我學點東西?”楚天涯說道。
何伯笑了一笑,說道:“簡而言之,方臘之所以成事,能有那麽多人追隨,就是利用了人心乘勢而起。當時東南一帶受花石綱之禍最是厲害,上至官家下至衙門小吏,都在拚命的壓榨與虐待那裏的百姓,導致民不聊生怨氣衝天。所以方臘振臂一揮而應者雲集,很快他手下就聚集了幾十萬兵馬,攻州伐縣勢如破竹。”
“而方臘的失敗,也正是因為他失去了民心。”
“在取得了一些勝利之後,方臘和他手下的那些大王頭領們都忘乎所以,變得窮奢極欲不思進取,幾乎變成了第二個昏君趙佶。而且,他比趙佶更加暴虐!——舉個例子,起事的那幾年裏他攻打州縣,殺了不少的平民百姓掠奪錢糧,因兵亂而死的百姓,近兩百萬人!”
楚天涯驚愕的抬了一下眉毛。
“所到之處,方臘和他手下的將官盡收府庫錢糧,擄盡民間女子用以玩樂。事敗之後這些女子全被扒光了衣服縊死在樹上。從湯岩到椔嶺這一段路有八十五路,全都掛滿了這些女子的屍體!”
楚天涯深吸了一口氣涼氣,“沒錯,果然是興衰有故、勝敗有憑!如果方臘不是忘乎所以的殘暴虐民,或許他真能成就大事!”
“老頭子慚愧啊!當時我也沒好到哪裏去,腦子也不像現在這樣清醒,和方臘一樣也幹過不少的錯事;現在迴想起來,才知道錯在了哪裏。”何伯搖了搖頭,歎息道,“我身為方臘的軍師,許多的事情都沒有對他提出及時的勸解,或是沒能勸解下來;方臘之敗,我有很大的責任;六州之地那麽多百姓的慘死,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到頭來我全家盡被誅殺,這或許正是我的報應!”
“軍師?”楚天涯捕捉到這一個詞。
“軍師之一。”何伯詭譎的嘿嘿一笑,馬上岔開話題道,“古往今來但凡成事者,無不以民為本,重視人心。前朝的唐太宗說過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乍一聽來像是唬人而且讓人感覺挺虛偽;細下一想,這簡直就是真理!尤其是到了人心喪亂的亂世,首要收拾人心,千萬記得以民為本。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古人誠不相欺啊!”
“何伯言傳身教,讓我感慨良多、也獲益良多啊!”楚天涯不禁感慨道。
何伯嘿嘿的笑,眼神湛亮湛亮的,“他日少爺成就一番大事的時候,如果還能記得老頭子的這些話,那才是真的好。不過我相信,如果哪天少爺能站在方臘的那個位置,大宋的天下興許才是真的有救了!”
第112章 洪流之中
清晨,天寒地凍,一片昏暗與陰霾籠罩在太原城的上空。
城西的沙埠堡裏,卻是一片火熱激情的景象——楚天涯,在操練新兵!
就在前不久為了平息城中的流民暴|亂,楚天涯建議知府張孝純將城中的所有青壯都集中了起來,編組為一支新軍,暫時歸於“軍巡鋪”帳下,成為了廂軍的一支。現在,這支人馬正在進行軍事演練。
不過,與其說是楚天涯在操練新兵,還不如說,他是在跟班學習,如何練兵。歸根到底,楚天涯自己也還是個新兵蛋|子,哪裏懂得練兵?前世也好今生也罷,他都從來沒有參過軍入過伍,雖然在警校與警隊裏都有類似的訓練,但畢竟還是隔山如隔山。更何況,現在是冷兵器時代,對他來說就更是隔了千萬重山了。
楚天涯不是沒有想過憑借自己超過時代的知識與能力,製造一些高科技的“大殺器”來力挽狂瀾。但這些東西,真是想來容易做來難。別的不說,就算他仍然生活21世紀,想要平空的造出飛機坦克手槍子彈也是不大可能,就更不用說眼下大宋的科技水平了。
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進行改良,這或許可行。但前提是先要有所了解——很可惜,至從“來到”大宋的第一天起,楚天涯連個尋花問柳的時間也沒有,又何談去研究科技。
所以現在,楚天涯決定先要潛心的學習,至少先要做到——了解。
代替楚天涯練兵的,是他花了兩瓶劍南燒春行賄才請來的幫手,勝捷軍先鋒在將,王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王荀在軍隊裏混了十幾年,總有許多東西值得楚天涯來說。因此這些天裏,楚天涯基本上就是和王荀形影不離,看他如何調教新兵、管禦下屬,如何安排行營紮帳編組行伍,如何安排軍隊每日的日程與行動,乃至管理後勤輜重、分配馬匹與醫藥,再到如何挖掘行軍灶、如何在雨天保管兵器鎧甲這樣的細節,全都從零開始的學習!
楚天涯這個軍都指揮使,完全把自己當作了這一萬名新兵當中的一員,和他們一樣跟著王荀學習,讓自己慢慢的從平民轉變為一名軍人!
當然,楚天涯比普通軍士們要學的更多了百倍不止,這讓他感覺時間總是很不夠用,尤其是城外就有敵軍圍困的情況下,讓他恨不得將每一秒鍾都瓣成兩半來用。
王稟這個掛名的師父,也終於開始教楚天涯東西,卻不是傳授什麽槍法,而是——兵法!
王稟說,一個武夫將功夫練得再好,不過是一人敵、十人敵頂多敵過百人;真正要做到吒叱疆場縱橫天下,還得學兵法!
不過,王稟傳授給楚天涯的,也不是一類野史傳奇中所說的那種“傳自南華老仙”的神秘兵書,而是當下大宋官方編修的軍事類巨著,《武經總要》與《武經七書》。
在幾十年前的的宋仁宗與宋神宗時期,先後由大宋的朝廷主持,派得力之人編修了這兩部在中國軍事史上都占據了極其重要地位的兵書。前者《武經總要》成書在先,這部書雖然也有不少篇幅論及用兵之道,但它的重點落在了軍事技術上——比喻,詳細介紹如今大宋的軍事製度與軍事組織,以及如何選將用兵包括將領的品銜職事與進升秩仕,如何製造大宋軍隊中常德的刀槍劍戟與鎧甲,如何構造守城模式,等等。與其說它是一部兵法,更不如說它是一部大宋的軍事《百科全書》。
後者《武經七書》,則就比較接近純粹意義上的兵法了。所謂七書,就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三略》、《司馬法》、《尉繚子》加上前朝的《李衛公問對》這七部兵書匯編而成。
這七部兵書,是從中華古往今來比較常見與知名的三百七十多部兵書當中挑選出來的,再匯聚了古往今來許多兵家之大成者對這幾部兵法的理解與批注,可以說凝聚了上下千年無數人的心血,毫無疑問稱得上是兵家之至寶。
雖然楚天涯對古代的這些“兵法”之類的東西比較陌生,和許多人一樣從來都隻有一些極為抽象的認識,這些認識還多半還自於一些神乎其神的電視劇。但楚天涯相信,這些東西都是智慧的結晶,值得去學。
雖然他更想用海陸空立體做戰的方式,指揮一支現代化的機械部隊來踏平金國,但在造出第一枚子彈之前,還是先老老實實的從學生做起。
兩本書,都是大部頭,擺在楚天涯的床頭高高的一堆。且不說這些書的內涵價值若何,光是這些書本紙張,就值不少錢了。開始楚天涯還不知道,何伯提醒他才明白,大宋的書可不便宜,都論“張”賣。一般的市麵上流通的書籍,能賣到五文到十二文錢一張——在太原差不多能吃上兩根油條一碗稀飯。
似《武經總要》這種用紙考究、裝訂精美的大部頭官方巨著,一部書都能買一棟房子了!
楚天涯每天晚上就抱著這兩棟房子睡,心裏就在琢磨:光是印書就花了這麽多錢,書中更是看到了許多關於軍備的記載,可見大宋在軍事上其實沒少費神更沒少花錢,到頭來,軍事卻成了最大的一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