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一邊策馬奔馳,一邊傾聽著身後的動靜,猛然間,王雙聽到身後的馬蹄聲變得急促起來,兵卒的喊叫聲也變得高昂無比。王雙知道,這是趙雲全力催動戰馬了,於是王雙伸手在腰間扯出鏈錘,扭身將鏈錘扔了出去。


    “嗚……”淒由於王雙本著斬殺趙雲的心思出戰的,所以二人距離本方軍陣都很遠,這也給了趙雲追擊的空間,趙雲冷笑一聲,就追了上去。


    兩人一前一後,策馬疾馳在沙場之上,距離保持在十幾丈遠上下。


    王雙一邊策馬奔馳,一邊傾聽著身後的動靜,猛然間,王雙聽到身後的馬蹄聲變得急促起來,兵卒的喊叫聲也變得高昂無比。王雙知道,這是趙雲全力催動戰馬了,於是王雙伸手在腰間扯出鏈錘,扭身將鏈錘扔了出去。


    “嗚……”淒厲而又沉悶的破空聲響徹沙場。厲而又沉悶的破空聲響徹沙場。


    ♂♂


    第四百七十八章王雙斷箭絕生機


    王雙的動作非常快,而且有效,是經過千錘百煉的,隻有扭腰,輪臂,抖手三個動作,前兩個動作是發力,後麵的動作是瞄準。這些動作,連帶著瞄準,都不用任何考慮,幾乎都已經形成身體的本能了,所以根本就不用考慮能不能擊中趙雲的問題。


    但是,王雙剛轉過身,展開手臂,在鏈錘還沒撒手的瞬間,他忽然看見一個極為恐怖的景象……趙雲手持弓箭,而且弓弦仿佛還在空氣中顫抖著,幻化出一抹白蒙蒙的幻影。


    “嗡……”隨後,王雙才聽到一聲撕裂空氣的炸響。


    鏈錘離手而出,羽箭劃空而過!


    看似雙方同時出手,但是,還是有一絲細微差距的,趙雲的出手要比王雙早一點,仔細看一下這短短的時間內,發生的情況。


    就在王雙想要扯出鏈錘之前,趙雲就已經取出弓箭,這也是雙方兵卒大聲喧嘩的原因。但是王雙和趙雲的戰場距離軍陣很遠,王雙的心思都放在偷襲趙雲身上,所以並沒有注意到兵卒在喊什麽。


    但趙雲也沒幹立即放箭,如果箭射得早了,網上可以用鏈錘撥打羽箭,對於武功卓絕的王雙來說,這並不是太過困難的舉動,趙雲想要一擊必殺,也要挑選一個極其精妙的時機才可以,王雙不是那麽好殺的。


    就在王雙要把鏈錘撒手的一刹那,趙雲搶先射出箭矢了。


    這個時間趙雲把握的非常高明,王雙已經做完了所有的動作,氣血運行到極致,根本不可能停下,或者作出另外一個動作來。這時慣性使然,王雙的武藝再厲害,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理論上王雙轉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趙雲送弦放箭的動作,但是,王雙實際上並沒有看清趙雲的動作。這個道理很簡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我們用眼睛看,也不可能看清周圍的所有景象,人的大腦處理景象信息也是有取舍的。


    王雙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擊殺趙雲身上,等王雙的注意力恢複過來的時候,趙雲的暗箭已經到了王雙的眼皮底下了。


    身體處在僵直狀態的王雙根本就做不出任何動作,趙雲的暗箭直接射中王雙的腋下,穿透鎧甲,入肉盈尺。


    就在王雙中箭的同時,趙雲也豎起手中的彎弓,擋在身前。王雙的鏈錘嗚嗚作響,砸在趙雲的彎弓上,發出崩的一聲。這是弓弦斷裂的聲響,緊接著,趙雲用彎弓擋住王雙的鏈錘,巨大的力量壓得弓身都反向彎曲起來。


    但接連被弓弦弓身阻隔,鏈錘的力道也消失殆盡,被趙雲厲喝一聲,崩到半空,旋轉著落到地上,發出砰地一聲。


    趙雲完勝王雙!


    但是,趙雲勝得並不像看上去那麽輕鬆,實際上,趙雲有點勝之不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並不隻能單單用在兵法上。世間萬物到了最後都是想通的,兵法、政治、商業,乃至武藝都是這樣,趙雲早就知道王雙會用鏈錘偷襲自己,這才設下一個反偷襲的局,引王雙入甕,輕易的射殺了王雙。


    趙雲從那裏得知王雙會用來鏈錘的呢,這當然不用費勁猜測了,再怎麽說李重也是熟讀《三姑演義》的大好青年,雖然李重也不確定羅大大寫出來的東西有多少可信度,可這並不妨礙李重提前提醒趙雲一次。


    事實證明,羅大大並沒有瞎編,瞎編的隻是蜘蛛而已。


    王雙中了趙雲的暗箭,並沒有落馬,而是飛快的轉過身去,策馬疾馳而去。趙雲射箭的時候已經減速了,所以無法再次追擊王雙,隻是冷笑一聲,在沙場上轉了一圈,策馬跑迴本方軍陣。


    一迴到本方的軍陣,王雙就爬在馬背上,被手下的親兵護衛著逃迴南鄭城,而趙雲也得勝而迴。


    魏兵的軍事素養還是不錯的,雖然主將中箭,但也沒有慌亂,在王雙逃迴本方軍陣的時候,王雙那邊就已經奔出數十騎救援王雙了。


    趙雲得勝迴營,立即招唿過幾名信使,交代下軍令:首先,先給徐庶送信,白水關就不用打了,馬上撤兵迴轉南鄭。其次,周泰也不用在陽平關久戰,一次偷襲未果,也馬上迴轉南鄭縣,合兵一處,攻打漢中。


    這可不是趙雲沒事閑的調兵玩,實際上趙雲對於攻打南鄭縣已經有了八九成的把握,別看王雙負傷而逃,但是,王雙絕對活不了多久。


    作為一個殺人如麻的侉子手,趙雲對自己的箭術很有自信,射殺王雙那一箭絕對可以刺透王雙的肺腑。如果沒有什麽奇跡出現的話,除非王雙手下有華佗那樣的神醫給他開刀,不然的話,王雙必死無疑,唯一的懸念就是王雙能支撐多久。這個懸念趙雲也猜測不了,王雙的體質強悍,停上個十天半個月也有可能。


    不過對於王雙來說,就算一是不死也不時候是什麽幸運的事,多活一天,就要多遭受一天的痛苦。


    一迴到城中,就有隨軍的醫師給王雙處理箭傷,但醫師一見到王雙腋下的羽箭,頓時汗如雨下。古代可沒有透視技術,隨軍醫師根本不知道王雙的傷勢到底如何,甚至連箭杆都不敢往外拔,生怕牽動肺腑。


    不過王雙也確實是條漢子,就在醫師左右為難之際,王雙從昏迷中清醒過來,第一句話就是截斷箭杆。


    截斷箭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趙雲這樣的武將所以的羽箭都是特製的,箭杆極為堅硬,上麵還刷著桐油。所以想要一刀砍斷箭杆,還不能讓箭鏃震動,導致王雙傷勢加重,一命嗚唿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王雙一提出截斷箭杆,隨軍醫師立即冷汗淋漓,醫師害怕也是正常的,王雙現在可沒死,萬一死在自己截斷箭杆的時候,自己跟誰說理去。古代可沒有什麽行醫許可證,治死人就是治死人,不想現在的醫院,治死病人也就治死了,人家手拿殺人執照呢!


    所以隨軍醫師隻能胡言亂語的勸解王雙,不要輕易截斷箭杆,好好躺在床上修養便是了。實話實說,王雙不動的話,痛苦真能減輕幾分。


    王雙也看出來醫師不敢動手,於是衝著鍾毓說道:“鍾毓,你來動手!”


    鍾毓吸了一口氣,慢慢說道:“將軍,末將認為,郎中所言極是,將軍還不要截斷箭杆,縣靜臥休息,再尋訪名醫治療為上。”


    王雙強忍著刺痛,咬牙道:“這是……軍令!”


    鍾毓閉上眼睛,過了好一會,這才睜開雙眼,兩眼通紅的抽出寶劍。別人不知道王雙為什麽一意孤行,非得截斷箭杆,但是鍾毓卻能明白過來,王雙是不想他在床上不動,那樣一來,南鄭的軍隊也就不知道王雙的死活了,甚至還會認為王雙已經中彈身亡,士氣就會跌落到極點。


    而王雙截斷箭杆,隨便在城內露幾麵,就能鼓舞軍心,最起碼,兵卒不會惶恐。當然,誰身體裏插著一截斷箭也不好受,用疼痛入骨來形容都是輕的,鍾毓佩服的就是王雙這種狠勁。


    鍾毓號還準備了一下,舉起寶劍,運足氣力,一劍揮下,緊貼著王雙的腋下,砍斷了箭杆。鍾毓的也不怎麽樣,雖說動作很快,一劍就砍斷了箭杆,但依舊疼的王雙冷汗直流,渾身發抖。


    隨軍郎中急忙給王雙敷上止血的藥物,包紮好傷口,束手站到一邊。


    王雙喘了好幾口粗氣,用左手撐著床頭,掙紮著坐起身來。


    鍾毓急忙問道:“將軍……”


    王雙慢慢答道:“沒事,還死不了。”


    說完這句話,王雙看了一眼鍾毓,發現鍾毓麵色惶恐,於是苦笑了一聲,說道:“奶奶的,運氣當真不錯,趙子龍這一箭要是射到左肋,老子就要一命嗚唿了。”


    聽了王雙故作輕鬆的話語,鍾毓隻能苦笑一聲而已。


    王雙接著說道:“鍾毓,一會你就出去安撫兵卒,就說往隻受了輕傷而,不日即可痊愈,省的軍心不穩。”


    喘息了幾下,王雙接著說道:“等我休息一下,就出去巡營……還有,馬上派人給主公送信,把漢中戰報送與主公,讓主公立即選定主持漢中大局的人選,我堅持不了幾天了……這幾天的軍政事宜,就辛苦稚叔了。”


    事到如今鍾毓也沒法多說什麽了,隻能點頭說道:“將軍放心,鍾毓定將全力所為,將軍安心養傷便是!”


    說實話,對王雙的武勇,鍾毓很佩服,但對於行軍布陣,出謀劃策,鍾毓並不認為王雙比自己強到那去,甚至鍾毓還認為自己要比王雙強上一些。但今天鍾毓才發現,領軍打仗不是說你聰明就夠了,還要狠,光對別人狠都不行,還要對自己狠。


    也隻有這樣,才能震懾軍心。


    還有,鍾毓對王雙的忠心也很敬佩,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能做到的人確實寥寥無幾,毫無疑問,王雙就是其中一個。


    如果不截斷箭杆,強作姿態,王雙還有萬分之一活命的可能,但截斷了箭杆,王雙的死亡也就進入倒計時了。活下來的希望雖然很小,但王雙狠心捏斷最後的希望,無外乎是想要強行堅持一段時間而已。


    第四百七十九章下策中策和上策


    王雙臉色蒼白,背著雙手,一步一步踱上城牆,麵帶微笑的看著守城的兵卒。鍾毓張衛等人緊跟在身後,神情緊張無比,實際上他們的心裏要比表麵上還緊張,生怕王雙突然之間就一頭栽倒在地。


    “王將軍……”


    “將軍……”


    一見到王雙的身影,守城的兵卒立即開口叫道。


    王雙勉強一笑,迴應道:“諸位將士辛苦了(同誌們辛苦啦……),練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趙雲大兵壓境,諸位要打起精神來,千萬不要給敵軍偷襲的機會,城內還有你們的父母妻兒……”


    對於王雙的廢話,兵卒真不怎麽愛聽,他們最為關切的就是王雙的傷勢如何,能不能死,什麽時候死。什麽正義,仁愛和這些兵卒一點關係也沒有,在三國時期,戰亂平凡,就算曹操和李重雄才大略,治理的水平不錯,老百姓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所以立即就有兵卒問道:“將軍的傷勢如何?要不要緊?”


    聽到同僚肆無忌憚的發問,立即就有兵卒打圓場道:“別亂說話,王將軍勇武無敵,隻是被趙雲偷襲一下而已,連油皮都擦不破,沒見到王雙將軍還能巡城嗎,再亂說的話,小心軍法處置。”


    被同袍嚇唬一下,問話的兵卒立即諂笑兩聲,眼巴巴的看著王雙,也不知道是應該靜觀其變,還是跪地求饒。


    王雙也不生氣,實際上他還巴不得有人問自己呢,所以立即笑道:“胡說八道,我也不是鐵打的,中箭還能不受傷啊!不瞞你們說,我現在還疼得直冒冷汗呢,每個十天八天,休想再和人動手了。”


    “將軍真謙虛……”


    王雙話音剛落,兵卒中頓時響起一陣馬屁之聲,說實話,如果王雙真說在自己屁事沒有,打死這些兵卒也不信,人家趙雲的箭鏃也不是棉花做的,還能射不傷人。


    不過王雙直言不諱,坦言自己受傷了,兵卒也就信得十足了,不管怎麽說,人家王雙也是身披鐵甲呢。趙雲弓箭確實霸道,但到底有多霸道誰也不知道,除非挨上一箭才知道,就算身穿鎧甲也是擋不住的。


    換句惡俗的話說,見過趙雲暗箭的人都已經死了!


    實際上有不少兵卒都認為王雙誇大自己的傷勢呢,王雙雖然麵色蒼白,但腳步沉穩,並不像身受重傷的人。


    可實際情況要比兵卒看上去的惡劣得多,別人不知道,鍾毓已經很清楚的看見,王雙背到身後的雙手都攥在一起,上麵青筋亂蹦。果然不出鍾毓所料,一迴到帥府,王雙就噴出一口鮮血,癱軟到地上……


    不提王雙重傷,看趙雲大營的情況,給徐庶周泰送信之後,趙雲立即命令全營兵卒趕製攻城器械,儲備物資,隻等二人帶兵迴來,立即攻打南鄭。


    不過第一個支援趙雲的並不是徐庶和周泰,而是城固縣的廖化,糧草大都督廖化將軍顯然對駐守後方很有心得,招募新兵更是遊刃有餘,這種勾當廖化已經幹了十餘年了,所以到了第五天,就有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大張旗鼓的開進趙雲軍營。


    當然了,這三千軍隊的戰鬥力就不敢保證了。


    有了三千援兵,趙雲也可以放開手腳安排人手了,依照現在的準備速度,十天之內,趙雲就可以展開第一波攻勢。


    而就在這時,洛陽的曹操也收到王雙重傷的消息,召集文武議事。


    曹操的問題很簡單,就是王雙將死,要誰來主持漢中大局,還有就是從哪裏抽調援軍去救漢中。曹操是把漢中當做一個誘餌、陷阱,但別忘了,這世界上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事多了,甚至比成功的還多。


    最先迴答的是荀攸,作為曹操的主要謀士(賈詡這老東西明哲保身,不被逼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出手的),荀攸有責任為曹操分憂解難:“迴稟主公,荀攸認為漢中是必須要救的,要麽抽調洛陽的兵卒去救漢中,要麽抽調雍涼二州的兵卒去救援漢中,至於人選,還是主公自斷為上!”


    漢中主將的人選可是一件大事,荀攸可不敢輕易拿主意,這是犯忌諱的事。三國初期,荀氏家族和曹操關係還非常密切,無話不談的話,但自從曹操清洗了保皇黨,逼迫獻帝退位以後,荀彧就對曹操頗有怨言了。


    曹操改國號為“魏”,李重改國號為“趙”已經很長時間了,作為保皇黨的中堅人物,荀彧心裏很不是滋味。


    對於李重篡位,荀彧帶沒什麽好說的,通情達理的想一想,人家李重也沒吃過大漢俸祿,一出門就跟黃巾賊混到一起,不篡位才不正常呢?


    可曹操出生於官宦人家,祖上還是漢初名將夏侯嬰,篡位就太不應該了。


    …………


    “嗯!”曹操點了點頭,問道:“公達認為需要多少援兵呢?”


    荀攸毫不猶豫的答道:“如果主公想要給漢中留有一些反擊的力量,那麽至少要一萬到一萬五千援軍……如果隻是固守漢中,我想有一萬精兵,應該就足夠了。”


    對於這個答案,曹操並不是很mǎnyi,計算兵力還不需要荀攸動手,關鍵是如何調動兵卒,所以曹操皺眉道:“公達認為從那裏調兵為上呢?”


    荀攸慢慢答道:“屬下認為,從雍涼二州,洛陽各抽調一半兵卒為上。”


    曹操眉毛一挑,轉而向賈詡問道:“文和,你有什麽意見?”


    對於荀攸的答案,曹操已經很失望了,誠然,荀攸沒說從益州調兵這個蠢主義(距離太遠),但從二地調兵支援漢中,無疑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舉動。中規中矩沒有錯,錯就錯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中規中矩,現在需要的是出奇製勝。


    賈詡垂下頭,慢慢答道:“如今李子悔出兵百萬,兵分三路攻打我國,我軍隻能苦苦支撐,並無還手之力。”


    簡單的說了一下當前形勢,賈詡抬頭看了眾人一眼,這才接著低頭說道:“主公如果想要維持這種局麵,隻需要在洛陽派出援軍即可,洛陽調出一萬兵卒,還算不上傷筋動骨。但主公如果還想反攻的話,那麽隻能在雍涼二州抽調兵卒了!”


    曹操慢慢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文和認為哪個選擇更合適一些呢?”


    賈詡猶豫半晌,這才低聲答道:“下策守,中策攻!”


    “咦……”曹操眼睛一亮,奇道:“既然有了下策和中策,那上策是什麽?”


    賈詡抬頭苦笑一聲,說道:“我們沒有上策,現在李重用的……以眾淩寡、大勢欺人才是上策!”


    曹操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就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公達所言極是,以眾淩寡、大勢欺人才是上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