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
“不錯……不錯……”
“對啊……”
王平話音剛落,營帳之內就響起一陣附和之聲,李重的連弩再霸道又能怎麽樣,沒有弩箭也是個擺設。
當個比方說,同樣給李重和劉備十萬支弩箭使用,李重能占據優勢,但優勢絕不會到不可彌補的地步。而且李重所能製造出來的弩箭數量也不會太多,甚至還要少於劉備的數量,原因很簡單,李重不會吧所有的資源都用到建造弩箭上,無論如何,機動力和戰鬥力都在頂峰的騎兵才是最強大的兵種。
就像現在戰爭一樣,打到最後,靠的不是誰槍好,靠的是誰子彈多。
和王平設想的一樣,李重確實不能把資源放在生產弩箭上,按照路程現在的經濟實力,能保持有十萬弩箭的庫存就不錯了,這個數字甚至略少於劉備所能承受的生產量。
劉備很是欣慰的笑了笑,決定多給王平一些機會,獨當一麵。於是劉備笑道:“既然如此,那麽訓練新兵的人物就交給王平你來辦理了,就一萬人吧……你可有什麽難處?”
王平急忙單膝跪倒,眼圈發紅,頗為激動地說道:“多謝主公厚愛,三個月後,王平定然交給主公一萬合格的兵卒。”
王平有理由這麽激動,本來王平時在曹操手下的,但由於得不到重用,才投靠了劉備。也就是說,王平是很有抱負的一個人,現在劉備這麽信任他,頓時讓王平升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劉備重視王平嗎?當然重視了,讓王平訓練新兵的意思也就是說,新兵要交給王平指揮了。
一萬兵卒已經很多了,張飛、關羽手中也才有三萬上下兵卒可以調遣。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損失結束了這個話題,轉而向張飛問道:“翼德,近些天軍務繁忙,也沒來得及去采石磯查看一下。嗯……如果甘寧傾盡全力進攻采石磯的話,王威能擋住甘寧嗎?”
張飛哈哈一笑,說道:“主公放心,王威已經和甘寧交過手了,雖然這幾次交戰的規模不大,但王威將軍指揮有度,每次都能擊敗甘寧,水軍全無顧慮可言。更何況,王威有陸遜相助,絕對不會出什麽紕漏的。”
屢次聽到張飛提起陸遜這個人,劉備很有興趣的問道:“翼德,陸遜很有才華嗎?”
張飛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說道:“此人大才,對不但精通吏治民生,對於行軍布陣也十分在行,料敵測算不在孔明之下!隻是有些年少罷了,假以時日,可為宰輔。”
這個評價夠高了,宰輔就是丞相,曹操現在的官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諸葛亮都沒得到張飛這個評價。
實際上張飛也沒看走眼,陸遜後來確實當上了吳國的丞相,而且幹得有聲有色,比諸葛亮強多了。
劉備聽了張飛的話,微微皺起眉頭,他倒不是不信張飛的話,頂多認為張飛有些誇張罷了。上一次被張飛誇獎的還是驚采絕豔的龐統呢,雖然龐統被周瑜設計所殺,但那句不是龐統無能。
到現在為止,還沒人能在周瑜手裏討過好呢。
劉備皺眉的原因是陸遜的家族,聽張飛說過,陸遜是吳郡人士,可現在吳郡卻在李重手中,這樣一來,陸遜的忠心成都就得不到保障了,但這話劉備還不能直接問出來,那等於挑明不信任陸遜。
看來隻有找機會仔細問問張飛了,劉備心中暗下決定。
既然水路兩處戰場都沒什麽問題(他們自己認為的),眾人也都安下心來,開始關心曹操的動作了。
這很正常,現在能威脅劉備的軍隊就有兩個,第一個是石城的李重,第二個就是夷陵的夏侯惇。
至於許昌的太史慈和洛陽的曹操,他們真沒有能力渡過漢水,攻打襄陽,太史慈是沒有船隻可以用,李重的船隻都在甘寧手裏呢,曹操壓根就沒有多少船,水軍更是寥寥無幾,根本談不上渡江的問題。
諸葛亮一直都在盤算這個問題,於是問道:“主公,如果夷陵的夏侯惇再次出兵江陵,我們怎麽辦?”
劉備略一沉思,就緩緩答道:“夏侯惇手中隻有兩三萬人,絕對不是雲長的對手,隻要關羽堅守江陵,夏侯惇就是兵力再增加一倍,也奈何不雲長。”
諸葛亮幹咳一聲,低聲說道:“主公,屬下是說,如果曹操給夏侯惇派出大量援軍,或者曹操親征江陵……荊州怎麽辦?”
劉備聞言立即沉默下來,曹操有可能再次出兵江陵嗎?
按照正常推斷來說,曹操應該趁著太史慈立足未穩之際,立即出兵攻打許昌才是,而不是舍近求遠,攻打遠在千裏之外的江陵。
但萬事皆有可能,難保曹操不會反其道而行之,上次就是應為自己大意(不大意你也不是曹操和李重聯手的對手),被曹操和李重聯手打擊,丟了揚州兩郡,丟了益州一郡,導致江南門戶大開,形勢危急。
這一次,曹操會不會再次和李重聯手呢?
想到這裏,劉備心裏頓時一沉,沉聲問道:“孔明……如果……如果曹操帶領大軍攻打江陵,該怎麽辦呢?”
第四百一十七章瘋狂的火力壓製
諸葛亮歎了口氣,慢慢說道:“當年官渡大戰,袁紹手握重兵,更有顏良這樣的猛將為先鋒,殺的曹營眾將盡皆股栗。曹操無奈,請關將軍出戰,關將軍單人獨騎,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致使袁軍士氣低落,被曹操李重所乘。”
說到這裏,諸葛亮稍微停頓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就算曹操繼續和李重聯手,攻打江陵,也絕不會傾盡全力的,隻要關將軍先斬將殺敵,奪其銳氣,守住江陵並不難。”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不做聲,坐在原地一言不發。而張飛則皺起眉頭,眼光在諸葛亮和劉備身上來迴轉換,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平心而論,諸葛亮的判斷不錯,曹操絕對不會傾盡全力去進攻江陵,手下的大將也不一定有死戰之心,但就算如此,單騎斬將也不是那麽容易的。關羽曾經匹馬斬殺顏良,但說實話,張飛認為,關羽的武藝還沒高到那個地步,關羽成功隻是因為時勢使然罷了。
一旦斬將不成,關羽就難以全身而退了,素以諸葛亮這一個計策非常冒險,成功了,關羽就千古留名,失敗了……就沒有然後了。
而且張飛認為,失敗的可能性更大,斬殺小兵還可以,斬殺夏侯惇這樣的武將,就算公平交手,張飛估計也得用上百十餘招,才有可能,至於說一刀刺死夏侯惇,嗬嗬……想起來張飛就咽唾沫。
但張飛也不能責怪諸葛亮派關羽去送死,這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所以張飛隻能默然不語。
劉備和張飛的想法大同小異,區別就是劉備的武藝沒有張飛高,對單騎斬將的難度不太了解而已。
“如果夏侯惇派輕騎,攻打襄陽一地怎麽辦?要知道,我們的軍需糧草都需要在襄陽中轉,一旦襄陽不穩,到時候我們就要缺少輜重了。”劉備暫且不想關羽的事情,轉而問起另外一個問題。
諸葛亮苦笑一聲,輕聲道:“沒有辦法,能對付騎兵的,隻有騎兵,如果夏侯惇派輕騷擾襄陽一地,隻能讓馬超將軍駐守襄陽了。”
毫無疑問,諸葛亮的提議是正確的,是英明的,夏侯惇就算派出輕騎騷擾襄陽,也不會攻城的,挺多能騷擾運送物資的隊伍而已。如果馬超駐守襄陽,絕對可以依靠手中的西涼兵卒對抗夏侯惇,護住通往前線的糧道。
但諸葛亮為什麽苦笑著提出這個意見呢,原因還在劉備這裏。
就是一句話,劉備不信任馬超,一直提防馬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劉備是不會給馬超獨當一麵的機會的。
當然,劉備這點心思真不算什麽秘密,差不多的人都知道。
劉備鼻子裏“嗯……”了一聲,也不知道是答應了還是不答應,就接著說道:“此時容後再議,先給關羽去封書信,讓關羽嚴加提防就可以了。諸位早點迴去休息吧,看樣子,明天又是一場惡仗了。”
…………
沉悶的戰鼓聲撕碎了清晨的靜謐,翻滾的旌旗攪動霧靄,一隊隊接連兵卒出現在石城之下,漸漸連成一片,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李重的兵卒,再加上霧靄遮掩視線,城頭的守軍都看不到李重軍陣的盡頭。
“好多人,估計得有十幾萬吧!”一名兵卒戰戰兢兢的說道。
“嗤……”領一名兵卒嗤笑一聲,說道:“十幾萬,我看最少有二十萬,看看一眼望不到邊啊!也不知道這仗咱們能打贏不?”
“當當當……”一柄鋼刀忽然敲擊在城垛上,發出清脆的聲響,鋼刀的主人低聲喝道:“媽的,你們兩個找死是不是?不要胡亂議論軍情,那是咱們能操心的事嗎?再胡言論語,小心被軍法處置,砍了腦袋。”
兩個兵卒嚇得渾身一激靈,連忙說道:“是是是……多謝兄弟提醒。”
這隻是一個縮影而已,相似的一幕,在城牆上隨處可見,足以說明李重這次攻城的聲勢有多浩大了。
激昂的戰鼓聲戛然而止,一騎在李重的陣營中越陣而出,直奔石城的城門衝去。
“不要放箭。”城頭的劉備揮手阻止了弓箭手的動作,他看得出來,來的騎兵就是一個普通騎兵而已,手裏拿著的也不是兵刃,而是一杆軍旗。對待一個小兵,劉備還是願意顯示自己寬宏大度的一麵。
前來的兵卒頂多是喊幾句口號而已,雙方的兵卒都已經聽膩了,連擾亂軍心都做不到。
果真,扛旗的兵卒上來就是一通大道理,先說劉備是逆賊,李重奉著天子之命什麽的,基本上是個人就知道這是扯淡。緊接著就是一套威脅分化之詞,劉備聽得嗬嗬直笑,也真難為扛旗的兵卒了,這麽長的句子,扛旗的兵卒還能背的滾瓜爛熟。
不過臨走的時候,扛旗兵卒的動作卻讓劉備心裏一沉。
扛旗兵卒都已經迴轉了,卻忽然迴過頭來,高聲喝道:“城內的兵卒聽著,我家主公憐憫爾等性命,識相的話,就速速投降,不然的話,攻城大軍一動,爾等與石城頃刻之間,化為粉塵!”
不知道為什麽,劉備總能在扛旗的騎兵眼中看到一種憐憫的意思,就好像他們已經穩操勝券了一樣。
扛旗的兵卒唿嘯而去,在城門之處留下一抹淡淡的煙塵。
談判破裂,李重的大軍開始緩緩前壓,步履如山,轟轟作響。投石機等物也逐漸進入射程,旁邊的民夫像螞蟻一樣運送著石塊、土球。
最前麵的依舊是炮灰兵卒,這些人扛著雲梯,在弓箭手的掩護下直奔城牆殺去。沒人太在意這次兵卒,第一波進攻,雙方隻是試探一下火力而已,指望這一波兵卒能爬上城牆不太現實。
果真,這些兵卒在接近到二十步上下的時候,忽然放緩了前進速度,把半邊身子都藏在盾牌後麵。
雖然如此,但守軍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爬城牆的,“放箭……”城頭的軍官一聲令下,弓箭手拉開弓弦,將羽箭拋射下來。守城的兵卒一動手,李重這邊的弓箭手也開始放箭還擊,城上城下頓時羽箭穿梭,弓弦亂顫。
“嗚嗚……”天空忽然響起一聲尖嘯,一顆人頭大小的石塊唿嘯著劃過弓箭手的頭頂,落入石城之中,發出轟然巨響,還有一串亂七八糟的聲音。
緊接著,又有十餘顆石塊土球接連劃過,落到城牆附近,發出砰砰的響聲。
這隻是試射,試射之後,就是大規模的空襲了。上百顆石塊、土球忽然衝天而起,紛紛落入石城城牆前後,轟殺了無數兵卒,留下數十灘血跡,和滿地的血肉碎片,腦漿殘骸。沒砸到人的石塊和土球也轟得城牆微微顫動,像是要倒塌一樣。
當然了,城牆不是那麽容易倒塌的,這隻是人的錯覺而已。
彈雨之下,守城的兵卒一陣慌亂,在軍官的彈壓之下,才逐漸恢複過來。這完全是慣性使然,如果不是這幾十天日子過的太安逸,兵卒根本不怕投石機的,怎麽說呢,見得多了,也就那迴事了。
但很快,劉備的兵卒就發現,今天的投石機與往日不同,天空中的石塊、土球接連而下,沒有一點停歇的意思,其連續性遠超平常。
箭石如雨,隻是一句誇張的說法,羽箭像雨點一樣密集到有點可能,但是投石機的彈藥如果密集如雨的話,那仗就不用打了。不過今天,劉備的兵卒總算見識了一下接近箭石如雨的恐怖之處。
劉備在城頭上看的暴跳如雷,高聲喝道:“怎麽可能,為什麽李重的投石機發射速度這麽快,為什麽?”
沒人能迴答劉備的問題,就連李重自己都忙的夠嗆,馬均製造的輪轉式投石機確實先進,發射速度也很快,與普通的投石機相比,就像左輪手槍和三八大蓋的區別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但問題出現了,輪轉式投石機在發射的時候,需要兵卒一刀砍斷繩子,這個時機簡直沒辦法把握,兵卒快慢一點,投石機的射程就會有幾十米的誤差,也就是說,這種投石機的準確率幾乎為零。
當然,不是說這種投石機不先進,投石機又不是用來打人的,是用來破壞城牆的,準不準的其實關係不大。
問題是,這種無差別的打擊,連自己的兵卒也不放過。李重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至於出此下策,連自己的兵卒也殺。
調教兵卒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重估計,沒個十年八年的訓練,什麽成績也出不了,甚至就算訓練之後,也難以超過國足的水平。
於是李重隻能用另外一個辦法了,把前線的攻城部隊撤迴來,單純的用投石機和羽箭殺敵了。
不過李重也沒讓他們閑著,不用親自攻城了,那麽每人一天必須上繳一顆投石機所用的彈藥,石塊土球什麽的,隻要能發射出去,什麽都行。
對於前線的兵卒來說,李重的決定簡直就是英明無比,不是特別腦殘的人,誰願意頂著滾木礌石爬城牆啊!辛苦一點怕什麽,不就是扣石頭,曬泥球嘛!總比送死強吧。在貪生怕死的精神指引之下,撤下來的兵卒幹勁十足,工作效率高的令人發指。
第四百一十八章烽煙再起采石磯
相對比之下,劉備就要慘多了,大耳賊雖然雙手扶著城垛,麵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但是,劉備摳進磚牆的指甲,微微顫抖的臉皮,遊離不定的目光,無一不在表明,劉備的心裏有多慌亂。
怎麽會這樣,這還是投石機嗎,簡直比連弩還可怕,劉備表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近乎瘋狂的嚎叫著。
看那投石機的射速,簡直逆天了,平均一息就能投射一塊石頭,而且還能連續透支六次,要不是重新安裝需要很長時間,劉備連下城投降的心思都有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科技層次上戰鬥。
劉備眯起眼睛,狠狠的磨動牙齒,卻依舊做不出決定。
普通的投石機,發射速度慢,可以在城頭豎立擋板抵擋,但馬均的投石機連續發射,擋板被砸倒之後,根本就沒有再立起來的時間。
想要對付這種投石機,隻有兩個辦法,第一種就是派騎兵出去襲擊,利用投石機笨重沒辦法快速轉移的確定,殺散保護投石機的兵卒,一把火燒了投石機。
第二種辦法就是用超大型的弩箭應敵,但三國時期,還沒有射程達到上千步的床弩,別說大型床弩了,如果不是李重重用馬均,連輪轉型投石機都不會出現的。(床弩,《後漢書·陳球傳》陳球曾“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這種大弩僅用手擘、足踏之力難以張開,故應是床弩。改變箭鏃形狀的話,應該可以對投石機造成損壞。)
劉備沒想到,也沒能力改進床弩,手中隻有騎兵能夠對付李重的投石機,可上次大戰過後,張飛手中隻有不到一千騎兵了,這還要算上從城內富戶手中征繳的馬匹湊數的,此外,就是馬超手裏的數百騎兵了。
靠著不到兩千騎兵,前去燒掉李重的投石機,確實非常困難。
退一步說,就算這一次劉備突襲成功了,李重也有時間再次建造投石機,而劉備絕對沒有第二次出擊的能力。所以說,守城不劫寨,基本上等於死路一條。
唿嘯翻滾的石塊接連不斷的轟擊著城牆,崩的到處都是碎石、碎磚等物,一不小心、就能置人於死地,沒過多長時間,劉備也被飛濺的碎石劃傷了肩膀,身邊的親兵為了保護劉備,更是被砸死了好幾個。
劉備一受傷,身邊的親兵自然不幹了,也不顧劉備的命令,強行將劉備拉到帥府。
其實劉備也隻是裝裝樣子而已,投石機這東西不長眼睛,砸在哪裏全靠運氣,劉備也不例外,萬一被一石頭砸死就嗚唿哀哉了。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當年蒙哥威風八麵,攻打襄陽,也是被流彈幹掉的,導致南宋苟延殘喘了二十來年。
猛烈的攻勢持續了半個時辰,唿嘯的彈雨忽然停歇下來,劉備的兵卒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一個個賊頭賊腦的在城垛後麵探出頭來。
“不錯……不錯……”
“對啊……”
王平話音剛落,營帳之內就響起一陣附和之聲,李重的連弩再霸道又能怎麽樣,沒有弩箭也是個擺設。
當個比方說,同樣給李重和劉備十萬支弩箭使用,李重能占據優勢,但優勢絕不會到不可彌補的地步。而且李重所能製造出來的弩箭數量也不會太多,甚至還要少於劉備的數量,原因很簡單,李重不會吧所有的資源都用到建造弩箭上,無論如何,機動力和戰鬥力都在頂峰的騎兵才是最強大的兵種。
就像現在戰爭一樣,打到最後,靠的不是誰槍好,靠的是誰子彈多。
和王平設想的一樣,李重確實不能把資源放在生產弩箭上,按照路程現在的經濟實力,能保持有十萬弩箭的庫存就不錯了,這個數字甚至略少於劉備所能承受的生產量。
劉備很是欣慰的笑了笑,決定多給王平一些機會,獨當一麵。於是劉備笑道:“既然如此,那麽訓練新兵的人物就交給王平你來辦理了,就一萬人吧……你可有什麽難處?”
王平急忙單膝跪倒,眼圈發紅,頗為激動地說道:“多謝主公厚愛,三個月後,王平定然交給主公一萬合格的兵卒。”
王平有理由這麽激動,本來王平時在曹操手下的,但由於得不到重用,才投靠了劉備。也就是說,王平是很有抱負的一個人,現在劉備這麽信任他,頓時讓王平升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劉備重視王平嗎?當然重視了,讓王平訓練新兵的意思也就是說,新兵要交給王平指揮了。
一萬兵卒已經很多了,張飛、關羽手中也才有三萬上下兵卒可以調遣。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損失結束了這個話題,轉而向張飛問道:“翼德,近些天軍務繁忙,也沒來得及去采石磯查看一下。嗯……如果甘寧傾盡全力進攻采石磯的話,王威能擋住甘寧嗎?”
張飛哈哈一笑,說道:“主公放心,王威已經和甘寧交過手了,雖然這幾次交戰的規模不大,但王威將軍指揮有度,每次都能擊敗甘寧,水軍全無顧慮可言。更何況,王威有陸遜相助,絕對不會出什麽紕漏的。”
屢次聽到張飛提起陸遜這個人,劉備很有興趣的問道:“翼德,陸遜很有才華嗎?”
張飛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說道:“此人大才,對不但精通吏治民生,對於行軍布陣也十分在行,料敵測算不在孔明之下!隻是有些年少罷了,假以時日,可為宰輔。”
這個評價夠高了,宰輔就是丞相,曹操現在的官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諸葛亮都沒得到張飛這個評價。
實際上張飛也沒看走眼,陸遜後來確實當上了吳國的丞相,而且幹得有聲有色,比諸葛亮強多了。
劉備聽了張飛的話,微微皺起眉頭,他倒不是不信張飛的話,頂多認為張飛有些誇張罷了。上一次被張飛誇獎的還是驚采絕豔的龐統呢,雖然龐統被周瑜設計所殺,但那句不是龐統無能。
到現在為止,還沒人能在周瑜手裏討過好呢。
劉備皺眉的原因是陸遜的家族,聽張飛說過,陸遜是吳郡人士,可現在吳郡卻在李重手中,這樣一來,陸遜的忠心成都就得不到保障了,但這話劉備還不能直接問出來,那等於挑明不信任陸遜。
看來隻有找機會仔細問問張飛了,劉備心中暗下決定。
既然水路兩處戰場都沒什麽問題(他們自己認為的),眾人也都安下心來,開始關心曹操的動作了。
這很正常,現在能威脅劉備的軍隊就有兩個,第一個是石城的李重,第二個就是夷陵的夏侯惇。
至於許昌的太史慈和洛陽的曹操,他們真沒有能力渡過漢水,攻打襄陽,太史慈是沒有船隻可以用,李重的船隻都在甘寧手裏呢,曹操壓根就沒有多少船,水軍更是寥寥無幾,根本談不上渡江的問題。
諸葛亮一直都在盤算這個問題,於是問道:“主公,如果夷陵的夏侯惇再次出兵江陵,我們怎麽辦?”
劉備略一沉思,就緩緩答道:“夏侯惇手中隻有兩三萬人,絕對不是雲長的對手,隻要關羽堅守江陵,夏侯惇就是兵力再增加一倍,也奈何不雲長。”
諸葛亮幹咳一聲,低聲說道:“主公,屬下是說,如果曹操給夏侯惇派出大量援軍,或者曹操親征江陵……荊州怎麽辦?”
劉備聞言立即沉默下來,曹操有可能再次出兵江陵嗎?
按照正常推斷來說,曹操應該趁著太史慈立足未穩之際,立即出兵攻打許昌才是,而不是舍近求遠,攻打遠在千裏之外的江陵。
但萬事皆有可能,難保曹操不會反其道而行之,上次就是應為自己大意(不大意你也不是曹操和李重聯手的對手),被曹操和李重聯手打擊,丟了揚州兩郡,丟了益州一郡,導致江南門戶大開,形勢危急。
這一次,曹操會不會再次和李重聯手呢?
想到這裏,劉備心裏頓時一沉,沉聲問道:“孔明……如果……如果曹操帶領大軍攻打江陵,該怎麽辦呢?”
第四百一十七章瘋狂的火力壓製
諸葛亮歎了口氣,慢慢說道:“當年官渡大戰,袁紹手握重兵,更有顏良這樣的猛將為先鋒,殺的曹營眾將盡皆股栗。曹操無奈,請關將軍出戰,關將軍單人獨騎,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致使袁軍士氣低落,被曹操李重所乘。”
說到這裏,諸葛亮稍微停頓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就算曹操繼續和李重聯手,攻打江陵,也絕不會傾盡全力的,隻要關將軍先斬將殺敵,奪其銳氣,守住江陵並不難。”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不做聲,坐在原地一言不發。而張飛則皺起眉頭,眼光在諸葛亮和劉備身上來迴轉換,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平心而論,諸葛亮的判斷不錯,曹操絕對不會傾盡全力去進攻江陵,手下的大將也不一定有死戰之心,但就算如此,單騎斬將也不是那麽容易的。關羽曾經匹馬斬殺顏良,但說實話,張飛認為,關羽的武藝還沒高到那個地步,關羽成功隻是因為時勢使然罷了。
一旦斬將不成,關羽就難以全身而退了,素以諸葛亮這一個計策非常冒險,成功了,關羽就千古留名,失敗了……就沒有然後了。
而且張飛認為,失敗的可能性更大,斬殺小兵還可以,斬殺夏侯惇這樣的武將,就算公平交手,張飛估計也得用上百十餘招,才有可能,至於說一刀刺死夏侯惇,嗬嗬……想起來張飛就咽唾沫。
但張飛也不能責怪諸葛亮派關羽去送死,這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所以張飛隻能默然不語。
劉備和張飛的想法大同小異,區別就是劉備的武藝沒有張飛高,對單騎斬將的難度不太了解而已。
“如果夏侯惇派輕騎,攻打襄陽一地怎麽辦?要知道,我們的軍需糧草都需要在襄陽中轉,一旦襄陽不穩,到時候我們就要缺少輜重了。”劉備暫且不想關羽的事情,轉而問起另外一個問題。
諸葛亮苦笑一聲,輕聲道:“沒有辦法,能對付騎兵的,隻有騎兵,如果夏侯惇派輕騷擾襄陽一地,隻能讓馬超將軍駐守襄陽了。”
毫無疑問,諸葛亮的提議是正確的,是英明的,夏侯惇就算派出輕騎騷擾襄陽,也不會攻城的,挺多能騷擾運送物資的隊伍而已。如果馬超駐守襄陽,絕對可以依靠手中的西涼兵卒對抗夏侯惇,護住通往前線的糧道。
但諸葛亮為什麽苦笑著提出這個意見呢,原因還在劉備這裏。
就是一句話,劉備不信任馬超,一直提防馬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劉備是不會給馬超獨當一麵的機會的。
當然,劉備這點心思真不算什麽秘密,差不多的人都知道。
劉備鼻子裏“嗯……”了一聲,也不知道是答應了還是不答應,就接著說道:“此時容後再議,先給關羽去封書信,讓關羽嚴加提防就可以了。諸位早點迴去休息吧,看樣子,明天又是一場惡仗了。”
…………
沉悶的戰鼓聲撕碎了清晨的靜謐,翻滾的旌旗攪動霧靄,一隊隊接連兵卒出現在石城之下,漸漸連成一片,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李重的兵卒,再加上霧靄遮掩視線,城頭的守軍都看不到李重軍陣的盡頭。
“好多人,估計得有十幾萬吧!”一名兵卒戰戰兢兢的說道。
“嗤……”領一名兵卒嗤笑一聲,說道:“十幾萬,我看最少有二十萬,看看一眼望不到邊啊!也不知道這仗咱們能打贏不?”
“當當當……”一柄鋼刀忽然敲擊在城垛上,發出清脆的聲響,鋼刀的主人低聲喝道:“媽的,你們兩個找死是不是?不要胡亂議論軍情,那是咱們能操心的事嗎?再胡言論語,小心被軍法處置,砍了腦袋。”
兩個兵卒嚇得渾身一激靈,連忙說道:“是是是……多謝兄弟提醒。”
這隻是一個縮影而已,相似的一幕,在城牆上隨處可見,足以說明李重這次攻城的聲勢有多浩大了。
激昂的戰鼓聲戛然而止,一騎在李重的陣營中越陣而出,直奔石城的城門衝去。
“不要放箭。”城頭的劉備揮手阻止了弓箭手的動作,他看得出來,來的騎兵就是一個普通騎兵而已,手裏拿著的也不是兵刃,而是一杆軍旗。對待一個小兵,劉備還是願意顯示自己寬宏大度的一麵。
前來的兵卒頂多是喊幾句口號而已,雙方的兵卒都已經聽膩了,連擾亂軍心都做不到。
果真,扛旗的兵卒上來就是一通大道理,先說劉備是逆賊,李重奉著天子之命什麽的,基本上是個人就知道這是扯淡。緊接著就是一套威脅分化之詞,劉備聽得嗬嗬直笑,也真難為扛旗的兵卒了,這麽長的句子,扛旗的兵卒還能背的滾瓜爛熟。
不過臨走的時候,扛旗兵卒的動作卻讓劉備心裏一沉。
扛旗兵卒都已經迴轉了,卻忽然迴過頭來,高聲喝道:“城內的兵卒聽著,我家主公憐憫爾等性命,識相的話,就速速投降,不然的話,攻城大軍一動,爾等與石城頃刻之間,化為粉塵!”
不知道為什麽,劉備總能在扛旗的騎兵眼中看到一種憐憫的意思,就好像他們已經穩操勝券了一樣。
扛旗的兵卒唿嘯而去,在城門之處留下一抹淡淡的煙塵。
談判破裂,李重的大軍開始緩緩前壓,步履如山,轟轟作響。投石機等物也逐漸進入射程,旁邊的民夫像螞蟻一樣運送著石塊、土球。
最前麵的依舊是炮灰兵卒,這些人扛著雲梯,在弓箭手的掩護下直奔城牆殺去。沒人太在意這次兵卒,第一波進攻,雙方隻是試探一下火力而已,指望這一波兵卒能爬上城牆不太現實。
果真,這些兵卒在接近到二十步上下的時候,忽然放緩了前進速度,把半邊身子都藏在盾牌後麵。
雖然如此,但守軍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爬城牆的,“放箭……”城頭的軍官一聲令下,弓箭手拉開弓弦,將羽箭拋射下來。守城的兵卒一動手,李重這邊的弓箭手也開始放箭還擊,城上城下頓時羽箭穿梭,弓弦亂顫。
“嗚嗚……”天空忽然響起一聲尖嘯,一顆人頭大小的石塊唿嘯著劃過弓箭手的頭頂,落入石城之中,發出轟然巨響,還有一串亂七八糟的聲音。
緊接著,又有十餘顆石塊土球接連劃過,落到城牆附近,發出砰砰的響聲。
這隻是試射,試射之後,就是大規模的空襲了。上百顆石塊、土球忽然衝天而起,紛紛落入石城城牆前後,轟殺了無數兵卒,留下數十灘血跡,和滿地的血肉碎片,腦漿殘骸。沒砸到人的石塊和土球也轟得城牆微微顫動,像是要倒塌一樣。
當然了,城牆不是那麽容易倒塌的,這隻是人的錯覺而已。
彈雨之下,守城的兵卒一陣慌亂,在軍官的彈壓之下,才逐漸恢複過來。這完全是慣性使然,如果不是這幾十天日子過的太安逸,兵卒根本不怕投石機的,怎麽說呢,見得多了,也就那迴事了。
但很快,劉備的兵卒就發現,今天的投石機與往日不同,天空中的石塊、土球接連而下,沒有一點停歇的意思,其連續性遠超平常。
箭石如雨,隻是一句誇張的說法,羽箭像雨點一樣密集到有點可能,但是投石機的彈藥如果密集如雨的話,那仗就不用打了。不過今天,劉備的兵卒總算見識了一下接近箭石如雨的恐怖之處。
劉備在城頭上看的暴跳如雷,高聲喝道:“怎麽可能,為什麽李重的投石機發射速度這麽快,為什麽?”
沒人能迴答劉備的問題,就連李重自己都忙的夠嗆,馬均製造的輪轉式投石機確實先進,發射速度也很快,與普通的投石機相比,就像左輪手槍和三八大蓋的區別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但問題出現了,輪轉式投石機在發射的時候,需要兵卒一刀砍斷繩子,這個時機簡直沒辦法把握,兵卒快慢一點,投石機的射程就會有幾十米的誤差,也就是說,這種投石機的準確率幾乎為零。
當然,不是說這種投石機不先進,投石機又不是用來打人的,是用來破壞城牆的,準不準的其實關係不大。
問題是,這種無差別的打擊,連自己的兵卒也不放過。李重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至於出此下策,連自己的兵卒也殺。
調教兵卒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重估計,沒個十年八年的訓練,什麽成績也出不了,甚至就算訓練之後,也難以超過國足的水平。
於是李重隻能用另外一個辦法了,把前線的攻城部隊撤迴來,單純的用投石機和羽箭殺敵了。
不過李重也沒讓他們閑著,不用親自攻城了,那麽每人一天必須上繳一顆投石機所用的彈藥,石塊土球什麽的,隻要能發射出去,什麽都行。
對於前線的兵卒來說,李重的決定簡直就是英明無比,不是特別腦殘的人,誰願意頂著滾木礌石爬城牆啊!辛苦一點怕什麽,不就是扣石頭,曬泥球嘛!總比送死強吧。在貪生怕死的精神指引之下,撤下來的兵卒幹勁十足,工作效率高的令人發指。
第四百一十八章烽煙再起采石磯
相對比之下,劉備就要慘多了,大耳賊雖然雙手扶著城垛,麵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但是,劉備摳進磚牆的指甲,微微顫抖的臉皮,遊離不定的目光,無一不在表明,劉備的心裏有多慌亂。
怎麽會這樣,這還是投石機嗎,簡直比連弩還可怕,劉備表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近乎瘋狂的嚎叫著。
看那投石機的射速,簡直逆天了,平均一息就能投射一塊石頭,而且還能連續透支六次,要不是重新安裝需要很長時間,劉備連下城投降的心思都有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科技層次上戰鬥。
劉備眯起眼睛,狠狠的磨動牙齒,卻依舊做不出決定。
普通的投石機,發射速度慢,可以在城頭豎立擋板抵擋,但馬均的投石機連續發射,擋板被砸倒之後,根本就沒有再立起來的時間。
想要對付這種投石機,隻有兩個辦法,第一種就是派騎兵出去襲擊,利用投石機笨重沒辦法快速轉移的確定,殺散保護投石機的兵卒,一把火燒了投石機。
第二種辦法就是用超大型的弩箭應敵,但三國時期,還沒有射程達到上千步的床弩,別說大型床弩了,如果不是李重重用馬均,連輪轉型投石機都不會出現的。(床弩,《後漢書·陳球傳》陳球曾“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這種大弩僅用手擘、足踏之力難以張開,故應是床弩。改變箭鏃形狀的話,應該可以對投石機造成損壞。)
劉備沒想到,也沒能力改進床弩,手中隻有騎兵能夠對付李重的投石機,可上次大戰過後,張飛手中隻有不到一千騎兵了,這還要算上從城內富戶手中征繳的馬匹湊數的,此外,就是馬超手裏的數百騎兵了。
靠著不到兩千騎兵,前去燒掉李重的投石機,確實非常困難。
退一步說,就算這一次劉備突襲成功了,李重也有時間再次建造投石機,而劉備絕對沒有第二次出擊的能力。所以說,守城不劫寨,基本上等於死路一條。
唿嘯翻滾的石塊接連不斷的轟擊著城牆,崩的到處都是碎石、碎磚等物,一不小心、就能置人於死地,沒過多長時間,劉備也被飛濺的碎石劃傷了肩膀,身邊的親兵為了保護劉備,更是被砸死了好幾個。
劉備一受傷,身邊的親兵自然不幹了,也不顧劉備的命令,強行將劉備拉到帥府。
其實劉備也隻是裝裝樣子而已,投石機這東西不長眼睛,砸在哪裏全靠運氣,劉備也不例外,萬一被一石頭砸死就嗚唿哀哉了。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當年蒙哥威風八麵,攻打襄陽,也是被流彈幹掉的,導致南宋苟延殘喘了二十來年。
猛烈的攻勢持續了半個時辰,唿嘯的彈雨忽然停歇下來,劉備的兵卒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一個個賊頭賊腦的在城垛後麵探出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