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也不和黃忠廢話,今時今日的李重不是小人物了,禮賢下士這個詞已經離他漸行漸遠,最起碼,對待一個俘虜,禮賢下士不是十分合適的,成功之後拉攏一下人心倒是可以。


    黃忠冷哼一聲,怒道:“要殺便殺,黃忠其實怕死之輩,要黃忠背主投降,勢比登天。”


    “嗬嗬……”李重一笑,現在的李重可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聽話聽音,人家黃忠說的是勢必登天,而不是斷無可能。也就是說,招降黃忠隻是有難度而已,所以李重接著說道:“黃漢升,你說的背主,背的是哪個主呢,劉景生還是劉玄德?”


    黃忠頓時語塞,李重接著說道:“劉景生,守家之犬……不過在這亂世之中,能雄霸荊州,守住自家基業,也算是一代人傑了。奈何年老糊塗,引狼入室,嗬嗬……可悲啊!”


    黃忠真沒聽過有人評價劉表和劉備,一是聽的有些入神,這很正常,天下有資格評論劉表和劉備的也就是三人而已,獻帝、曹操、李重。


    李重接著說道:“劉景生並不是當世明主,劉備倒是可以,但劉備卻難成大事,這天下總歸是我和曹孟德的爭鬥。”


    黃忠奇道:“玄德公為何難成大事?”


    這次不光是黃忠,就連魏延、徐庶等人都豎起耳朵,傾聽李重的迴答。人總有八卦之心,這些人也想知道李重這樣的霸主是怎麽樣評價另一個霸主的,但很顯然,李重更重視曹操一些。


    李重輕笑一聲,慢慢答道:“劉玄德此人有識人之明,有用人之量,胸中也有韜略,更何況此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著實是不亞於越王勾踐的人物。但劉玄德卻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行事過於陰婺,又失正大光明。”


    見到眾人有些疑惑,李重接著說道:“當年黃巾起事,天下大亂,朝廷無奈之下,將兵權下發到各州縣,這也導致了後來軍閥割據的格局。再後來,董卓亂政,曹孟德舉兵討伐董卓,當時我和曹孟德都是小人物,嗬嗬……”


    李重口才不錯,將當年的事情娓娓道來,還說了一些聯軍的辛密之事,聽的眾人連連點頭。話鋒一轉,李重接著說道:“從那以後,朝廷漸失威信,各方諸侯開始相互攻伐,而我和曹孟德也在中原河北開始爭霸天下,其中千難萬險不說也罷。”


    眾人皆都點頭拜服,就連黃忠也露出一樣的表情,李重這話真不是自吹自擂,當年的袁家兄弟、董卓、劉表、劉繇、陶謙等人,哪一個不是占據大片土地,手下兵多將廣,李重和曹操當年不過是個小蝦米罷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就是在這樣艱難的局勢之下,曹操和李重脫穎而出,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成為天下霸主,不得不令人拜服。


    李重說到這裏,忽然冷冷一笑,用十分霸道的語氣說道:“但我和曹孟德贏得都正大光明,我們擊敗袁紹,袁紹可有一句怨言,曹孟德下邳圍困呂奉先,呂奉先也隻是感歎了一下匹夫之勇無用而已,最後李重還是靠著呂奉先留下的後手翻盤,占據了河北之地。”


    “但劉玄德不一樣,劉玄德成事太晚,在中原河北沒有立足之地,隻能被逼的遠走荊州。不過劉玄德奪去荊州的手段過於……偏執,導致不少荊州人士口服心不服,外壓製下,必生禍端!”


    “如果沒有我與曹孟德還好,劉玄德能在十年之內掃平這些內患,但是,無論是曹孟德,還是我李重,都不會給劉玄德這個機會的,少一敵人,總比多一個敵人好,除非形勢有劇烈變化,不然的話,劉玄德是最難稱霸天下的那一個。”


    三千六百多字,昨天蜘蛛更新的有點差錯,排版問題,現在標題還不怎麽準確呢?不過蜘蛛絕度不會騙字數的,今天已經補上了啊!


    三國旌旗367_三國旌旗全文免費閱讀_第三百六十七章黃忠無奈投河北來自()


    “唿……”軍帳猛然響起劇烈的唿氣之聲,所有人都被李重的言論所震驚了,從來沒有人,如此精辟的,在大局方麵分析天下局勢。但又不得不承認,李重說的都是事實,李重和曹操的根基不是劉備所能比擬的。


    甚至可以這麽說,劉備的手下,除了關羽、張飛、簡雍等人,剩下的都是投機分子。


    這話雖然有些偏激,但在現在,確實是這樣的,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就要看劉備的手段如何了。


    說到這裏,李重忽然歎了口氣,用即為惋惜的語氣說道:“黃漢升,我很看重你,但你要知道,我看中的不是你的武藝,說句不客氣的話,子龍的武藝絕對在你之上,你承認嗎?”


    黃忠苦笑一聲,點了點頭,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黃忠就是再自傲,也沒辦法否認。


    看到黃忠並沒有否認,李重接著說大:“不說子龍,就是子義、興霸、文遠三人的武藝也不在你之下,甚至文長也能和老將軍抗衡嗎,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很年輕,很年輕……”


    黃忠這次真有些迷糊了,李重說的就是事實,李重口中的幾個人都比他有前途,有發展,而他今年已經快六十了,打不了幾年了(黃忠自己這麽認為的),真不明白李重為什麽會費盡唇舌在此長篇大論。


    看到眾人都有些迷惑,李重高聲道:“我需要一麵旗幟,以免永不服輸的旗幟,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精神信仰、你們懂了嗎?”


    “不懂……請主公指點迷津。”帳中眾人齊聲答道,氣的李重差點沒一頭栽倒在地。


    急速的喘了幾口氣,李重怒喝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個典故你們但都沒聽說過嗎?一堆廢物,全是廢物,我用黃忠不是用他來打內戰的,是用來打匈奴的,懂了嗎?”


    說到這裏,李重用手指著黃忠厲聲道:“你說,你願不願意去打匈奴?”


    這是廢話,在這個時期,武將最大的心願就是馬踏匈奴,封狼居胥,追隨冠軍侯的腳步。黃忠當然也不例外,聽到李重這麽說眼睛都紅了,幾乎要流出眼淚來,黃忠今年已經五十多了,如果不是應為李重,他連走上草原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什麽馬踏匈奴了。


    還有一點,就是黃忠真不怎麽怕死,還是那句話,他已經是六十來歲的老頭了,為了完成一生的夙願,死在戰場、馬革裹屍,沒準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這不是蜘蛛誇張,古代將領不是現代將領,他們的精神境界……咳咳,不說了。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情懷不是文工團將軍可以比擬的。


    自己的夢想就要達成了,黃忠幾乎就要點頭答應,可忽然又硬生生停住點頭的姿勢,苦笑道:“多謝趙王厚愛,但黃忠不能答應,黃忠的一家老小還在長沙,黃忠不能為了自己一人,而至全家老小的安慰而不顧。”


    李重笑道:“這不算問題,徐庶……”


    徐庶急忙應道:“主公有何吩咐?”


    李重說道:“元直,你馬上叫人通知周瑜,讓他聯係程普,速速想辦法將黃忠老將軍的家眷送到徐州。”


    徐庶心中一震,點頭道:“諾!屬下這就前去安排。”


    黃忠卻驚喜非常,李重和江東餘孽……啊不……是餘部有聯係,這個黃忠知道,但黃忠沒想到李重能直接命令程普,真是太出人意料。想到這裏,黃忠心裏忍不住感歎道:玄德公,你的背後全是坑啊!怪不得曹操和李重不把你放在眼裏呢?


    不過黃忠對程普的能力倒很有信心,兩個人都是江南老將了。


    再怎麽說,沒得到自己投降的確切消息,劉備是不會貿然對自己家眷動手的。而這邊隱瞞消息也很簡單,隻要自己不公開帶兵攻打劉備就好了,隨便編一個被俘虜的傳言很簡單的。


    隻要時間充裕,程普派人潛到長沙,偷偷帶走兩個人很簡單的。黃忠就兩個人真正的親人,一個老婆,一個兒子。人出了荊州,程普就可以用船將自己的家眷送到徐州了,這對程普來說也不難。


    得知家人無憂,萬分驚喜之下,黃忠急聲問道:“主公,那我何時動身去北疆?”


    此話一出,黃忠忽然發現帳中眾人都用看待白癡的眼光看著自己,就連一向大咧咧的周倉都不例外。


    徐庶苦笑道:“黃老將軍,你這也太心急了吧,現在主公哪有精力出兵西北啊,曹孟德和劉玄德一個盤踞關中,一個雄霸江南,不擊敗他們,主公能調動多少軍隊北上?我估計,主公再怎麽努力,也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平定天下。”


    “十年……”黃忠砸了咂嘴,長歎道:“我還能再活十年嗎?”


    “這個我敢保證!”李重忽然笑道:“別的不說,讓漢升你安安穩穩活到耄耋之年,還是沒有一點問題的,是不是……元化先生?”


    華佗撚須笑道:“這沒有一點問題。”


    黃忠眨著眼睛看了看華佗,心中有些不解,這個鶴發童顏的老頭是誰呢,看樣子保養得比我還好。


    李重接著說道:“隆重介紹一下,這就是著名的神醫華佗先生,聽說令郎身體不怎麽好吧,放心,隻要交到元化先生手裏,沒有治不了的病……哪怕是踏進了鬼門關,神醫也有手段和閻王掰一掰手腕的。”


    黃忠最為關心的就是獨子黃敘的性命,聞言立即用殷切的目光看著華佗,生怕華佗說出個不字來。


    這不是黃忠疾病亂投醫,實在是黃忠對李重的話深信不疑,想一想李重是什麽身份,怎麽能亂說話呢,說是神醫,就一定是神醫。


    比如說現在,我們去醫院看病,來個**絲說他認識一名神醫,能治療癌症,你信嗎?大多數人都不會信的,可要是奧巴馬說他認識神醫,能治療癌症,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會信的。


    人站在什麽樣的地位,說出來的話就有什麽樣的效果。


    華佗微微一笑,自信滿滿的說道:“黃老將軍放心,這世間還沒有華佗治不了的病?”


    聽到華佗肯定的迴答,黃忠自然是一陣千恩萬謝,卻不知道華佗已經在心裏狠狠的詆毀李重了。是!華佗確實認為自己的醫術很出色,一半的病症都難不到自己,但華佗可不認為自己能答道包治百病的地步。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神醫也是人,不是神,中醫也隻是醫術,不是神術。但華佗總不能拆李重的台吧!隻能硬著頭皮吹幾句了。


    不看黃忠這邊,剩下的事情無非是黃忠如何收攏殘部,如何在短時間內不讓消息泄露出去而已。


    下麵看周瑜和關羽的戰況。


    此時關羽也得知了黃忠戰敗的消息,對於關羽來說,他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撤軍迴許昌,第二是堅持和周瑜開戰,以待後援。關羽選擇的是接著攻打周瑜的營寨,這不是關羽好戰無度,而是劉備的軍令到了。


    劉備心裏很清楚,關羽既然來了,還沒救到黃忠,想走也沒那麽簡單。李重不是懦弱無能之輩,不可能放棄報複的機會。實際上也是這樣的,趙雲帶領三千騎兵接應周瑜不光光是為了防禦,更是為了追殺關羽。


    所以關羽不能退,最起碼不能直接撤退,那等於被李重追著屁股打……嗯!也許還要應付曹操的截殺。


    劉備的戰略計劃很簡單,就是借著在祏縣之下和李重僵持,這確實是一個辦法。劉備仔細計算過了,李重現在手中有一萬五千兵卒,和關羽的人數大致相當,再過上一個月,李重可能會有援軍到達,但也不會超過三萬之數,關羽還是有能力防守的。


    過了一個月怎麽辦?李重要是再次增兵呢?這根本不是問題,再過兩個月就是十月了,濄水也該結冰了,濄水一旦結冰,關羽想怎麽撤軍,就怎麽撤軍,李重敢追擊的話,就等著被劉備的援軍截殺吧!


    而且在僵持這一段時間裏,劉備也不是一點忙都幫不上關羽,用少量兵力支援關羽還是做得到的。


    趙雲很幸運,帶兵前去接應周瑜的路上、正巧碰到關平接應黃忠的軍隊,關平手下隻有八百餘人的騎兵,如何是趙雲的對手,一場遭遇戰下來,關平的八百騎兵幾乎被殺的全軍覆沒,隻剩下關平單騎逃迴大營。


    這不是關平無能,就算換做是關羽來也是一個下場,天下之間,能用同等兵力和趙雲騎兵對抗的隻有曹操的虎豹騎了。荊州的騎兵就是渣渣,八百騎兵,連趙雲的一個衝鋒都擋不住。


    關平逃迴軍營,向關羽哭訴軍情,關羽也不生氣,對於關羽來說,關平被趙雲擊潰一點也不意外,反過來才不正常呢。關羽唯一比較遺憾的是,關平比較倒黴,沒有早點發現趙雲。


    略一猶豫,關羽決定來一次以退為進,退兵引誘趙雲來追,借機伏擊趙雲一次。


    當然,關羽也不貪心,他心裏很清楚,在平原上伏擊騎兵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的,不可能全殲敵軍,不過是能小勝一把而已。不過關羽必須這麽做,一場定勝負的大戰真不太多,一般來說,戰爭都是積小勝而大勝的。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陳留之戰,李重要不是在各方戰場給曹操壓力,曹操不會那麽輕易讓出陳留、虎牢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關羽怒提青龍刀


    秋風蕭瑟,吹的路邊的枯草搖曳不定,嘩嘩作響,曠野之上,馬蹄聲如雷似浪,滾滾而來。


    趙雲將三千精騎兵分三路,沿著濄水北岸直追關羽。關羽逃得並不遠,隻追了不到五裏,就見到前方行軍的塵土,趙雲立即命裏全軍減速,積蓄戰馬的體力,準備衝擊關羽的軍陣。


    在趙雲的設想中,關羽一定是要準備布陣,用密集的步兵軍陣和弓弩抵擋自己的,這簡直就是行軍打仗的必然規律。在寬闊的戰場之上,一萬多步兵,想要對付三千騎兵,也隻有這個辦法可行了。


    然而,關羽確實非常人可比,趙雲怎麽也想不到,關羽還心存著反撲的想法,這個想法也打了趙雲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一陣戰鼓之聲,前方的荊州兵卒忽然止住腳步,齊齊轉過頭來,掉頭向趙雲殺了迴來,關羽一馬當先,直取趙雲的騎兵。


    通體赤紅的赤兔嗎猶如一條火線,在曠野上狂飆突進,馬上的關羽倒提青龍偃月刀,雙眼微含,目光如電。


    一股鋒銳無匹的殺氣穿過上百步的距離,籠罩在趙雲身上。


    趙雲也是喜歡單騎突擊的武將,所以他和關羽距離己方的軍陣有一段距離,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兩人必然會有一段單獨交手的時間。而按照關羽出手之前的氣勢推斷,很顯然是想在三五招之內決定勝負了,這不是趙雲願意看到的。


    可以說,趙雲有點怕了關羽,這不是武藝高低和膽量的問題,像趙雲和關羽這種級別的武將交手,變數太大了。雖說關羽自從和呂布一戰之後,被呂布重傷,已經失去了耐久戰的能力,但短時間內,這種影響是不存在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趙雲對和關羽交戰沒有準備,他是打著追殺敵人心思來的。


    就像獵人想要射殺猛虎,本來追得好好的,打算在後麵射箭就可以了,可沒想到猛虎忽然掉了個頭,咆哮者撲了過來,是誰都要怵上三分。


    而且關羽此刻的精氣神都已經凝聚到巔峰狀態,刀還沒出手,無形的殺氣就已經刺的趙雲通體發涼,氣勢上已經落到下風。


    避其鋒芒!與關羽久戰,隻要超過一百迴合,拖到關於體力下降,我就有機會斬殺關羽。這就是趙雲心裏最真實的想法。


    所以兩個人還沒衝到對麵,趙雲忽然變換了一個發現,想要繞開關羽的衝擊。


    這是一個說不上對錯的選擇,硬拚的話對趙雲確實沒什麽好處,關羽的前三板斧名震天下,刀勢迅即如電,趙雲實在是得不到好處。暫時退卻鋒芒也不算錯誤,趙雲不怕關羽隨後追殺的,爪黃飛電並不比嘶風赤兔馬差到哪去,隻是名氣上差了一些罷了,誰讓赤兔是呂布的坐騎呢。


    有些時候,戰馬的名氣也是被主人拖起來的。


    實際上趙雲更願意關羽追殺自己,然後兩個人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大戰一場,關羽如果敢追,趙雲就敢用重傷的代價換關羽一條性命。


    實話實說,趙雲現在是占據上風的,一般來說,拚命的都是弱勢一方,強者是不喜歡拚命的。


    但是也說過,這是一個說不上對錯的選擇,也就是說,趙雲這個做法,也會有另一種情況發生,比如說關羽也不戰。


    就像現在,關羽見到趙雲在身側掠過,忽然冷笑一聲,也不追殺趙雲,原勢不變的向趙雲的軍陣衝去,這真是獨騎擋千軍了,關羽的膽量可想而知。要知道,以前騎兵和一千步兵完全是兩個概念,單兵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每名騎兵都將關羽撞下戰馬的能力。


    不過趙雲的騎兵也被趙雲誤導了一下,眾所周知,騎兵衝鋒的時候一般是不會改變方向的,正麵衝擊,才是騎兵威力最大的時候。


    可趙雲一改變方向,趙雲的騎兵也不由得跟著趙雲變化了一下方向,這是慣性使然,騎兵的衝鋒習慣。


    在趙雲的騎兵還沒調整過來的一瞬間,關羽相當於在側麵殺入軍陣之中,占了偌大的便宜。霎時間就在趙雲的軍陣之中掀起一片腥風血雨,揚起漫天斷臂殘肢。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不光是單打獨鬥的神兵,更是屠殺騎兵的上佳利器,青龍偃月刀的刀鋒上盡是小型鋸齒,可以很輕易的撕裂騎兵的鎧甲,再加上關羽的力氣,哪怕是鐵甲都無濟於事。


    轉瞬之間,關羽就趟開一條血路,斬殺了十餘名河北精兵,製造了一場小型混亂。而趙雲此刻也來不及迴轉抵擋關羽,爪黃飛電跑的太快了,沒辦法立即調轉身形,沒辦法,趙雲隻能殺進關羽的軍陣之中。


    這個時間很短,轉眼之間,兩人的軍陣就撞擊在一起,一聲巨響過後,天空中飄散出一蓬血霧。


    雖然前衝的勢頭被關羽稍微抵擋了一下,但騎兵依舊是騎兵,不是荊州步兵所能抗衡的。


    不過前衝的勢頭過後,河北精騎也陷入苦戰之中,關羽的五百刀手撲進河北騎兵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