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當然不用看天氣預報,曹操隻是想確定一下今天的風向,還好現在刮得的東南風,不怕李重順勢放火。
第三百一十七章血肉為泥萬骨枯
還好現在是六月,天氣炎熱,曹純領著數百兵卒赤裸著上身,站在激流之中,在汶水河底埋下無數木樁。***.***
遇到深水處,曹純更是親自上陣,站在木筏上扶著木樁,激流衝擊著木樁,力量極大,也就是曹純這種級別的武將才能讓木樁保持穩定了。就算是曹純,為了對抗激流強大的力量,也肌肉虯結,腮幫子鼓起老高。
“咚咚……”曹兵用大錘將木樁砸到河底,在上麵綁上繩索、漁網、尖刀等物,這是防止兵卒下水破壞木樁的。眾所周知,河水下層暗流激蕩,水勢無常,木樁上的漁網繩索會掛著鋼刀來迴舞動,兵卒在水下被纏上的後果可想而知。
最後曹純要做的就是用鐵索將木樁連起來,攔著河麵。
手臂粗的鐵索能攔住大多數小型船隻,當然,事情沒有絕對的,甘寧也有辦法砸斷鐵索。
具體辦法是這樣的,在木筏頭放置一個炭爐,將鐵索燒紅燒軟,再用大鐵錘砸斷鐵索。但曹純並不懼怕這種破解方法,原因很簡單,用炭爐燒鐵索的方法太慢了,而且準備的時間也太長。
總體來說,就是甘寧和曹純見招拆招,圍著汶水浪費著人力物力,汙染環境。
轉眼間過了午時,曹純終於在汶水之中做好了防禦工事,急匆匆的迴來向曹操複命,曹純非常清楚,帶兵渡河也是一個苦差事,曹操現在能用的武將不多,一個人必須要幹好幾個人的活。
見到曹純迴轉,曹操立即組織軍隊過河。
曹操的謀士都已經先行過河了,但人數太少,根本就不能再對岸建立一個堅固的據點。曹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派一支精兵強將過河,巡視汶水南岸有沒有李重的伏兵。
這絕對不是曹操多疑,李重偷渡汶水不是什麽難事,真要在對岸偷襲曹操,曹操真就陷入絕境了。
想一想,浮橋本來就不寬,也就在三丈上下,隻能讓十人並肩而行,李重都不用派什麽精兵猛將,一個千人弓弩隊就能封鎖整個浮橋,用羽箭狗日曹兵挨個點名。
掰著指頭計算了一下,曹操苦笑著發現,自己多此一舉了,現在能幹這活的也就三個人而已,或者說自己也就能信得過三個人了,曹純、夏侯惇、樂進。夏侯惇肯定是要留下斷後的,相對比來說,曹操還是覺得樂進穩重一些。
把樂進叫到身邊,曹操給樂進調撥了兩千兵卒,吩咐樂進在渡河之時第一個過河,過河之後立即沿著汶水上下遊巡查,看看有無李重的伏兵。
不厭其煩的交代完畢,曹操這才下令,布置防線,全軍渡河。
曹操的防禦布置是這樣的,夏侯惇統領五千人斷後,在汶水北岸圍著浮橋布防。如果在天空往下看,夏侯惇的防線正好是兩個半圓,而浮橋的北端就是圓心。
外麵的防線距離浮橋南端大約有三百步上下,全都是由步兵組成,軍陣的厚度大約是二十步上下。曹操沒法用騎兵防禦,騎兵需要衝刺的空間,這麽短的距離,騎兵一個衝刺就衝到李重那邊了,那就等著和李重的騎兵廝殺吧,這倒不是曹操怕自己的騎兵打不過李重的騎兵,關鍵是李重絕對不介意和曹操拚傷亡人數,曹操的騎兵已經不多了,實在是經不起這樣消耗。
所以除非李重派騎兵衝陣,不然的話,許褚帶領的兩千虎豹騎就是擺設。
第二道防線全是弓箭手,大約有五百人上下,他們的位置並不太確定,大約距離步兵二十步。弓箭手屬於機動力量,在步兵的保護下,他們可以任意打擊衝陣的河北兵卒,屬於高枕無憂類型的。
但有一點也可以肯定,如果夏侯惇的軍陣被李重衝破,這些弓箭手馬上就會變成河北兵卒嘴裏的肉,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兩層軍陣之後,自然就是曹操的大部隊了,他們由曹操指揮,統一渡河。
曹操這麽的動作肯定瞞不過李重,所以曹操一動,李重也立即做好攻擊的準備,見招拆招,李重的是這樣布置軍陣的。
李重的運氣不錯,昨夜駐守成縣的高順終於帶著八百陷陣營趕迴大營,給李重增添了幾分攻堅力量。這幾天以來,高順一直沒有參戰是有原因的,無論如,李重也要留一些底牌,而高順駐守的成縣就囤積了李重一半的糧草,本來高順應該和太史慈一起參戰的,但曹操和李重交戰的速度太快了,高順竟然沒有趕上博縣的大決戰。
所以高順麾下的八百陷陣營保持著相對完整的戰鬥力,也是這次攻堅任務的主力。
以八百陷陣營為班底,高順帶領三千兵卒攻擊夏侯惇防線的西南角,也就是夏侯惇軍陣緊挨著汶水上遊的地方。
同時周倉也帶領兩千兵卒和高順對稱攻擊,也就是攻擊夏侯惇軍陣挨著汶水下遊的地方。
這是步兵隊步兵的戰鬥,如果高順能攻破夏侯惇的防線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攻不破夏侯惇的防線,高順和周倉也要盡量拉薄夏侯惇的軍陣,給騎兵正麵衝擊的大好機會。
負責正麵衝擊的是太史慈,高覽,趙雲三人,他們各自帶領一千騎兵,衝擊夏侯惇軍陣的弧頂之處。實在沒有辦法,他們隻能選擇這個地方了,要是攻擊高順和周倉攻打的地方,都用曹軍動手,人家一閃開,哥幾個就帶著騎兵衝進汶水了。
剩下的兵卒當然是由李重親自帶領,等著收拾殘局了。
申時,隨著曹操開始指揮軍隊渡河,周倉和高順也指揮部隊前壓,戰場上響起震天的戰鼓之聲,震人心弦。
咚……咚……咚……
曹操渾然不顧李重的攻勢,帶著曹純在浮橋北岸駐馬而立,盯著人馬嘈雜的渡河隊伍,高聲喝道:“傷兵先行,輜重次之,騎兵再次之,步兵後行,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
曹操說罷,策馬閃開浮橋的通道,曹純則帶著二百虎賁軍拔刀而立,鋼刀寒光閃爍,逼迫渡河的軍隊嚴守軍令。
這不是嚇唬人,真有人搶先渡河的話,曹純的鋼刀一定毫不留情,曹操早就有交代過曹純,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沒有人可以例外,就連許褚、夏侯惇等人也包括在內。
隨著樂進開始渡河,雙方也打響了血腥的攻堅戰。
高順和周倉帶領著步兵,排列出密集的軍陣,一步一步的走向夏侯惇的防線。
距離夏侯惇軍陣二十步,曹兵的弓箭手開始衝著河北兵卒潑灑箭雨,弓箭手並沒沒有統一的指揮,所以羽箭亂飛,猶如飛蝗。
高順和周倉前排的步兵立即舉起盾牌,抵擋飛射而來的羽箭,一時間“奪奪……”的箭矢入木聲絡不絕耳。
但除了前排的刀兵,後排的河北兵卒都是長槍兵,並沒有盾牌護身,隨著距離接近,曹軍的羽箭開始給河北兵卒帶來大量的傷亡,兵卒慘唿著倒在沙場上,但周倉和高順顯然早就有心理準備,隨即就指揮身後的兵卒填補空位。
兩軍相接,曹兵奮力刺出手中的長槍,河北兵卒則用盾牌頂在身前,死命向前推進,意圖擠退曹兵,同時用鋼刀在盾牌縫隙之間亂捅。
幾乎在眨眼之間,雙方的兵卒就倒下一層,鮮血在地上到處流淌。戰鬥一開始就陷入白熱化,兵卒傷亡人數直線上升。
夏侯惇騎著戰馬在防線之內往來奔跑,聲嘶力竭的唿喊兵卒抵抗,不時命令親兵砍殺逃跑的兵卒。
而高順依舊沒有指揮陷陣營動手,現在曹兵體力充足,並不是陷陣營出擊的最好時機,高順不想讓陷陣營傷亡太大。
隨著步兵交戰愈發慘烈,太史慈也按耐不住了,帶著一千騎唿嘯而出,正麵直衝夏侯惇防線。
騎兵衝陣,聲勢駭人,滾滾的馬蹄聲震懾人心。
太史慈搶先動手,趙雲和高覽則冷眼旁觀,不是他們不想上去幫忙,關鍵是戰場太過狹隘,他們二人要是再領人動手,騎兵就沒有迂迴的空間了,實在是得不償失,甚至都有友軍相撞的危險,還不如車輪戰呢。
太史慈一動手,夏侯惇立即大喝一聲,命令軍陣弧頂之處的兵卒兩邊分開,給許褚留下出兵的缺口。
許褚也毫不猶豫的帶著一千騎兵迎戰太史慈,兩人都知道,此次交手絕對不會出現纏鬥的情況,所以都把馬速提到極致。
兩隊騎兵閃電般的撞擊在一起,各種各樣的聲音夾雜在一起,轟然而起,天空飄灑出一片腥風血雨,殘肢斷臂,兵刃鎧甲,漫天亂飛。
令人牙酸的聲音響過,兩隊騎兵絞殺在一起,雙方的兵卒就就像下餃子一樣,一個接一個的掉落馬下。
幾個唿吸之間,兩隊騎兵對衝而過,太史慈和許褚毫不猶豫的調轉馬頭,再次衝擊。又是一陣人馬嘈雜之聲,寒光閃閃,腥風血雨掠過,太史慈和許褚迴到各自的軍陣之前,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兩個人身上都是鮮血淋漓,鎧甲上沾滿了碎肉。
戰場中間像被絞肉機犁過一樣,到處都是人馬殘骸,森森血肉,一片赤紅之色,也不知有多少兵卒慘死在這一輪衝殺之下。
不等許褚迴過氣來,趙雲帶著一千騎兵越陣而出,再次衝擊夏侯惇的軍陣。
第三百一十八章一將無能累千軍
許褚迴頭看了一眼,咬著牙頂了上去,他不能退,指望二十步厚的軍陣擋住騎兵衝擊太不現實了。
這一次許褚騎兵衝擊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眼看著許褚的騎兵被趙雲的騎兵退後了十餘步,整個軍陣為之一緩,雙方這才絞殺在一起。
不要小看這幾十步,這幾十步的距離可以決定勝敗,可以決定生死
許褚的騎兵剛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全力爆發之後,身上的肌肉還在顫抖、酸疼,不少騎兵都處在脫力狀態,隻能勉強迎敵。戰馬也是一樣,許褚騎兵胯下的戰馬也沒恢複過來,幾乎被趙雲騎兵的戰馬一撞,就四蹄不穩。
在趙雲的帶領下,河北精騎紅著眼睛,埋頭突進,硬生生在許褚的騎兵隊中間殺了過去,將敵軍一分為二。
撥轉戰馬,趙雲帶著剩餘的騎兵直撲被分開的敵軍,沒有任何陣型,完全是以碾壓的姿態殺了迴去。
趙雲不整理陣型,一心快速廝殺迴去,許褚手下的騎兵更沒機會整理陣型。確切地說,許褚的騎兵都沒辦法整理陣型,趙雲依照:柿子就挑軟的捏!這個戰場無上法則,衝擊的是沒有許褚坐鎮這支隊伍,也是人數比較多的一個隊伍。
就像砍伐稻草人一樣,趙雲帶著河北鐵騎洶湧而過,斬飛了無數頭顱。
在看許褚手下,已經不到一百人了。
最開始許褚是帶領一千人出站的,和太史慈一場慘烈的火拚之後,雙方的傷亡人數差不太多,都剩下七百人上下。死傷三百人已經不少了,想一想,兩隊騎兵衝鋒兩次才用得著多長時間,就死傷了三成人馬,依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兩千騎兵就會死的幹幹淨淨。
趙雲兩個來一共屠戮了六百敵軍,可以說大獲全勝了。
許褚則孤孤單單的咱在沙場之中,身後跟著數十名盔歪甲斜的騎兵,不少人身上還帶著血跡,一眼看去,真有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感覺。
“踏踏……”急促沉悶的馬蹄聲再次響起,高覽帶著一千騎兵由慢到快,撲向許褚的一百騎兵。
“唾……”許褚吐出一口血痰,冷冷的看著高覽,舉起手中的鋼刀。身後的騎兵默不作聲的排好陣勢,握緊手中的刀槍,曹操的這些騎兵也都是十裏挑一的悍卒,一個個悍不畏死。
就在這時,夏侯惇忽然帶著一千騎兵唿嘯而出,高聲喝道:“仲康閃開,夏侯惇來也……”
許褚答應一聲,帶著數十騎兵迴轉軍陣,將戰場讓給夏侯惇。
高覽其實並不願意帶兵衝陣,剛才太史慈和趙雲帶兵力拚許褚,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橫衝直撞的姿態,換句話說,就是有點拚命的架勢。別看太史慈和趙雲武藝高超,真要被一不小心被撞下戰馬,一樣九死一生,在騎兵對衝之時,個人武勇的作用壓製到最低限度。
和許褚的殘兵交戰還好一些,一見到夏侯惇帶著生力軍出來,高覽心裏更加緊張了。說過無數次,高覽這人心思素質不怎麽好,完全是一流武將裏麵的奇葩,說實話,不少人都懷疑高覽是怎麽把武藝練到如此地步的。
將乃兵之膽也,高覽心怯之下,氣勢自然就不那麽猛了,這種膽怯的情緒瞬間就蔓延到全軍。
同時,兵卒也將這種負麵情緒傳給朝夕相處的戰馬,導致戰馬前衝的速度變慢,士氣更加低落。
夏侯惇久經沙場,什麽場麵沒見過,一看高覽的軍陣速度,就知道高覽慫了,當即再行打壓高覽的膽氣,隔著三四十步,夏侯惇就厲聲喝道:“高覽……可敢與夏侯惇一決勝負!”
夏侯惇武藝高強,中氣十足,聲震全場,就是“隆隆……”的馬蹄聲都不能掩蓋分毫,高覽自然也聽得清清楚楚。
高覽和夏侯惇兩個人都在軍陣的最前麵,必然會有一次交手的機會。
首先做出動作的是夏侯惇,夏侯惇在馬上稍稍探起上身,將長槍端到身前,迎風晃動。這個動作沒什麽殺傷力,但其中的含義卻不以言表,這種大開大合的姿態就是說:高覽,來吧,咱倆一招定勝負。
雙方的距離轉眼間接近到二十步,高覽暗歎了一口,向旁邊一撥馬,錯開了夏侯惇的攻擊路線。
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高覽改變衝鋒路線,為高覽馬首是瞻的河北騎兵也跟著改變了路線。
於是兩隊騎兵衝鋒的角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夏侯惇依舊一往直前,正麵衝擊高覽的騎兵隊,但高覽的騎兵卻有點側身迎敵的意思,在戰鬥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這是致命的危險。
當然,我們不能埋怨高覽貪生怕死,貪生怕死是人類的本能,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將領兵卒都視死如歸,那是不可能的。
夏侯惇衝著高覽嘲笑一聲,一馬當先殺入河北騎兵的軍陣之中,在雙方的氣勢此消彼長之下,夏侯惇的兵卒爆發出強勁的戰鬥力,刹那間就將高覽的騎兵一截兩段,鋼刀唿嘯,斬殺了數百河北精騎。
一個衝鋒過後,高覽很悲哀的發現,跟在自己身後的騎兵隻有二百餘人了,剩下的騎兵已經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下,正被夏侯惇帶人大肆殘殺。
可以這麽說,李重自從組建騎兵以來,這是敗的最慘的一次。
高覽羞惱之下,也不迴轉廝殺,竟然奔著夏侯惇的步兵衝殺而去。
一個衝鋒過後,高覽距離夏侯惇的步兵軍陣隻有上百步,騎兵全力衝鋒,幾個唿吸的見就可以到達,這不是聲東擊西,也不是圍魏救趙,同樣,這是一個錯誤決定,如果夏侯惇的步兵能稍稍抵擋高覽一點時間,夏侯惇迴兵衝鋒,就可以兩麵夾擊高覽的騎兵隊。
後果顯而易見,騎兵被人在後麵突襲,很少有翻盤的可能。
沒等高覽衝到夏侯惇的步兵軍陣前麵,一蓬亂箭唿嘯而來,如同飛蝗亂空,落入高覽的騎兵隊伍之中,射的河北兵卒人仰馬翻,夏侯惇也放棄追殺另一隊河北騎兵,掉頭殺了迴來。
高覽拚命撥打箭矢,衝到夏侯惇步兵軍陣之前,縱馬舞槍,刺死了數名曹兵。夏侯惇在後麵看的真切,高聲喊道:“誰也不許撤退,如要放高覽一兵一卒進去……全軍處死!”
高覽陷入險境,趙雲和太史慈自然不能做視,二人對視一眼,各自帶著數百騎兵疾馳而出,想要解救高覽。
也就在這個時候,汶水上遊忽然升起滾滾濃煙,甘寧帶著五百兵卒乘木筏順流直下,前去燒毀汶水上麵的浮橋。
數十個木排順流而下,上麵堆滿了點燃的幹草硫磺,轉眼之間,火焰就布滿河麵,直奔浮橋流去。
但曹操早就命令曹洪攔住河麵,甘寧順流放置的木排全堆積到浮橋上遊二百步處,木排層層疊疊,火勢衝天,熱浪襲人。甘寧見事不可為,唿喝一聲,帶著五百兵卒直奔汶水南岸而去,想要偷襲液晶渡過汶水的曹兵。
曹操先渡河的兵卒都是傷兵和輜重隊,真要被甘寧衝殺,立即就得全軍崩潰。但很可惜,曹操技高一籌,早就派樂進帶領兩千兵卒巡河了,還沒等甘寧到達汶水南岸,樂進就帶著一千兵卒嚴陣以待。
很搞笑的是無論甘寧還是樂進,都沒有遠程攻擊能力。
於是兩隊人馬一個在水中,一個在岸邊,陷入大眼瞪小眼的狀態。甘寧眼珠一轉,心中盤算,李重的兵力本來就占據優勢,那自己也就不用去主站場湊熱鬧了,還是把樂進牽製在此為妙,看樣子樂進手中怎麽的也有上前兵卒,真要是僵持下來,自己還是賺到的。
第三百一十七章血肉為泥萬骨枯
還好現在是六月,天氣炎熱,曹純領著數百兵卒赤裸著上身,站在激流之中,在汶水河底埋下無數木樁。***.***
遇到深水處,曹純更是親自上陣,站在木筏上扶著木樁,激流衝擊著木樁,力量極大,也就是曹純這種級別的武將才能讓木樁保持穩定了。就算是曹純,為了對抗激流強大的力量,也肌肉虯結,腮幫子鼓起老高。
“咚咚……”曹兵用大錘將木樁砸到河底,在上麵綁上繩索、漁網、尖刀等物,這是防止兵卒下水破壞木樁的。眾所周知,河水下層暗流激蕩,水勢無常,木樁上的漁網繩索會掛著鋼刀來迴舞動,兵卒在水下被纏上的後果可想而知。
最後曹純要做的就是用鐵索將木樁連起來,攔著河麵。
手臂粗的鐵索能攔住大多數小型船隻,當然,事情沒有絕對的,甘寧也有辦法砸斷鐵索。
具體辦法是這樣的,在木筏頭放置一個炭爐,將鐵索燒紅燒軟,再用大鐵錘砸斷鐵索。但曹純並不懼怕這種破解方法,原因很簡單,用炭爐燒鐵索的方法太慢了,而且準備的時間也太長。
總體來說,就是甘寧和曹純見招拆招,圍著汶水浪費著人力物力,汙染環境。
轉眼間過了午時,曹純終於在汶水之中做好了防禦工事,急匆匆的迴來向曹操複命,曹純非常清楚,帶兵渡河也是一個苦差事,曹操現在能用的武將不多,一個人必須要幹好幾個人的活。
見到曹純迴轉,曹操立即組織軍隊過河。
曹操的謀士都已經先行過河了,但人數太少,根本就不能再對岸建立一個堅固的據點。曹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派一支精兵強將過河,巡視汶水南岸有沒有李重的伏兵。
這絕對不是曹操多疑,李重偷渡汶水不是什麽難事,真要在對岸偷襲曹操,曹操真就陷入絕境了。
想一想,浮橋本來就不寬,也就在三丈上下,隻能讓十人並肩而行,李重都不用派什麽精兵猛將,一個千人弓弩隊就能封鎖整個浮橋,用羽箭狗日曹兵挨個點名。
掰著指頭計算了一下,曹操苦笑著發現,自己多此一舉了,現在能幹這活的也就三個人而已,或者說自己也就能信得過三個人了,曹純、夏侯惇、樂進。夏侯惇肯定是要留下斷後的,相對比來說,曹操還是覺得樂進穩重一些。
把樂進叫到身邊,曹操給樂進調撥了兩千兵卒,吩咐樂進在渡河之時第一個過河,過河之後立即沿著汶水上下遊巡查,看看有無李重的伏兵。
不厭其煩的交代完畢,曹操這才下令,布置防線,全軍渡河。
曹操的防禦布置是這樣的,夏侯惇統領五千人斷後,在汶水北岸圍著浮橋布防。如果在天空往下看,夏侯惇的防線正好是兩個半圓,而浮橋的北端就是圓心。
外麵的防線距離浮橋南端大約有三百步上下,全都是由步兵組成,軍陣的厚度大約是二十步上下。曹操沒法用騎兵防禦,騎兵需要衝刺的空間,這麽短的距離,騎兵一個衝刺就衝到李重那邊了,那就等著和李重的騎兵廝殺吧,這倒不是曹操怕自己的騎兵打不過李重的騎兵,關鍵是李重絕對不介意和曹操拚傷亡人數,曹操的騎兵已經不多了,實在是經不起這樣消耗。
所以除非李重派騎兵衝陣,不然的話,許褚帶領的兩千虎豹騎就是擺設。
第二道防線全是弓箭手,大約有五百人上下,他們的位置並不太確定,大約距離步兵二十步。弓箭手屬於機動力量,在步兵的保護下,他們可以任意打擊衝陣的河北兵卒,屬於高枕無憂類型的。
但有一點也可以肯定,如果夏侯惇的軍陣被李重衝破,這些弓箭手馬上就會變成河北兵卒嘴裏的肉,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兩層軍陣之後,自然就是曹操的大部隊了,他們由曹操指揮,統一渡河。
曹操這麽的動作肯定瞞不過李重,所以曹操一動,李重也立即做好攻擊的準備,見招拆招,李重的是這樣布置軍陣的。
李重的運氣不錯,昨夜駐守成縣的高順終於帶著八百陷陣營趕迴大營,給李重增添了幾分攻堅力量。這幾天以來,高順一直沒有參戰是有原因的,無論如,李重也要留一些底牌,而高順駐守的成縣就囤積了李重一半的糧草,本來高順應該和太史慈一起參戰的,但曹操和李重交戰的速度太快了,高順竟然沒有趕上博縣的大決戰。
所以高順麾下的八百陷陣營保持著相對完整的戰鬥力,也是這次攻堅任務的主力。
以八百陷陣營為班底,高順帶領三千兵卒攻擊夏侯惇防線的西南角,也就是夏侯惇軍陣緊挨著汶水上遊的地方。
同時周倉也帶領兩千兵卒和高順對稱攻擊,也就是攻擊夏侯惇軍陣挨著汶水下遊的地方。
這是步兵隊步兵的戰鬥,如果高順能攻破夏侯惇的防線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攻不破夏侯惇的防線,高順和周倉也要盡量拉薄夏侯惇的軍陣,給騎兵正麵衝擊的大好機會。
負責正麵衝擊的是太史慈,高覽,趙雲三人,他們各自帶領一千騎兵,衝擊夏侯惇軍陣的弧頂之處。實在沒有辦法,他們隻能選擇這個地方了,要是攻擊高順和周倉攻打的地方,都用曹軍動手,人家一閃開,哥幾個就帶著騎兵衝進汶水了。
剩下的兵卒當然是由李重親自帶領,等著收拾殘局了。
申時,隨著曹操開始指揮軍隊渡河,周倉和高順也指揮部隊前壓,戰場上響起震天的戰鼓之聲,震人心弦。
咚……咚……咚……
曹操渾然不顧李重的攻勢,帶著曹純在浮橋北岸駐馬而立,盯著人馬嘈雜的渡河隊伍,高聲喝道:“傷兵先行,輜重次之,騎兵再次之,步兵後行,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
曹操說罷,策馬閃開浮橋的通道,曹純則帶著二百虎賁軍拔刀而立,鋼刀寒光閃爍,逼迫渡河的軍隊嚴守軍令。
這不是嚇唬人,真有人搶先渡河的話,曹純的鋼刀一定毫不留情,曹操早就有交代過曹純,但有搶先渡河者,立斬不饒,沒有人可以例外,就連許褚、夏侯惇等人也包括在內。
隨著樂進開始渡河,雙方也打響了血腥的攻堅戰。
高順和周倉帶領著步兵,排列出密集的軍陣,一步一步的走向夏侯惇的防線。
距離夏侯惇軍陣二十步,曹兵的弓箭手開始衝著河北兵卒潑灑箭雨,弓箭手並沒沒有統一的指揮,所以羽箭亂飛,猶如飛蝗。
高順和周倉前排的步兵立即舉起盾牌,抵擋飛射而來的羽箭,一時間“奪奪……”的箭矢入木聲絡不絕耳。
但除了前排的刀兵,後排的河北兵卒都是長槍兵,並沒有盾牌護身,隨著距離接近,曹軍的羽箭開始給河北兵卒帶來大量的傷亡,兵卒慘唿著倒在沙場上,但周倉和高順顯然早就有心理準備,隨即就指揮身後的兵卒填補空位。
兩軍相接,曹兵奮力刺出手中的長槍,河北兵卒則用盾牌頂在身前,死命向前推進,意圖擠退曹兵,同時用鋼刀在盾牌縫隙之間亂捅。
幾乎在眨眼之間,雙方的兵卒就倒下一層,鮮血在地上到處流淌。戰鬥一開始就陷入白熱化,兵卒傷亡人數直線上升。
夏侯惇騎著戰馬在防線之內往來奔跑,聲嘶力竭的唿喊兵卒抵抗,不時命令親兵砍殺逃跑的兵卒。
而高順依舊沒有指揮陷陣營動手,現在曹兵體力充足,並不是陷陣營出擊的最好時機,高順不想讓陷陣營傷亡太大。
隨著步兵交戰愈發慘烈,太史慈也按耐不住了,帶著一千騎唿嘯而出,正麵直衝夏侯惇防線。
騎兵衝陣,聲勢駭人,滾滾的馬蹄聲震懾人心。
太史慈搶先動手,趙雲和高覽則冷眼旁觀,不是他們不想上去幫忙,關鍵是戰場太過狹隘,他們二人要是再領人動手,騎兵就沒有迂迴的空間了,實在是得不償失,甚至都有友軍相撞的危險,還不如車輪戰呢。
太史慈一動手,夏侯惇立即大喝一聲,命令軍陣弧頂之處的兵卒兩邊分開,給許褚留下出兵的缺口。
許褚也毫不猶豫的帶著一千騎兵迎戰太史慈,兩人都知道,此次交手絕對不會出現纏鬥的情況,所以都把馬速提到極致。
兩隊騎兵閃電般的撞擊在一起,各種各樣的聲音夾雜在一起,轟然而起,天空飄灑出一片腥風血雨,殘肢斷臂,兵刃鎧甲,漫天亂飛。
令人牙酸的聲音響過,兩隊騎兵絞殺在一起,雙方的兵卒就就像下餃子一樣,一個接一個的掉落馬下。
幾個唿吸之間,兩隊騎兵對衝而過,太史慈和許褚毫不猶豫的調轉馬頭,再次衝擊。又是一陣人馬嘈雜之聲,寒光閃閃,腥風血雨掠過,太史慈和許褚迴到各自的軍陣之前,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兩個人身上都是鮮血淋漓,鎧甲上沾滿了碎肉。
戰場中間像被絞肉機犁過一樣,到處都是人馬殘骸,森森血肉,一片赤紅之色,也不知有多少兵卒慘死在這一輪衝殺之下。
不等許褚迴過氣來,趙雲帶著一千騎兵越陣而出,再次衝擊夏侯惇的軍陣。
第三百一十八章一將無能累千軍
許褚迴頭看了一眼,咬著牙頂了上去,他不能退,指望二十步厚的軍陣擋住騎兵衝擊太不現實了。
這一次許褚騎兵衝擊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眼看著許褚的騎兵被趙雲的騎兵退後了十餘步,整個軍陣為之一緩,雙方這才絞殺在一起。
不要小看這幾十步,這幾十步的距離可以決定勝敗,可以決定生死
許褚的騎兵剛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全力爆發之後,身上的肌肉還在顫抖、酸疼,不少騎兵都處在脫力狀態,隻能勉強迎敵。戰馬也是一樣,許褚騎兵胯下的戰馬也沒恢複過來,幾乎被趙雲騎兵的戰馬一撞,就四蹄不穩。
在趙雲的帶領下,河北精騎紅著眼睛,埋頭突進,硬生生在許褚的騎兵隊中間殺了過去,將敵軍一分為二。
撥轉戰馬,趙雲帶著剩餘的騎兵直撲被分開的敵軍,沒有任何陣型,完全是以碾壓的姿態殺了迴去。
趙雲不整理陣型,一心快速廝殺迴去,許褚手下的騎兵更沒機會整理陣型。確切地說,許褚的騎兵都沒辦法整理陣型,趙雲依照:柿子就挑軟的捏!這個戰場無上法則,衝擊的是沒有許褚坐鎮這支隊伍,也是人數比較多的一個隊伍。
就像砍伐稻草人一樣,趙雲帶著河北鐵騎洶湧而過,斬飛了無數頭顱。
在看許褚手下,已經不到一百人了。
最開始許褚是帶領一千人出站的,和太史慈一場慘烈的火拚之後,雙方的傷亡人數差不太多,都剩下七百人上下。死傷三百人已經不少了,想一想,兩隊騎兵衝鋒兩次才用得著多長時間,就死傷了三成人馬,依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兩千騎兵就會死的幹幹淨淨。
趙雲兩個來一共屠戮了六百敵軍,可以說大獲全勝了。
許褚則孤孤單單的咱在沙場之中,身後跟著數十名盔歪甲斜的騎兵,不少人身上還帶著血跡,一眼看去,真有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感覺。
“踏踏……”急促沉悶的馬蹄聲再次響起,高覽帶著一千騎兵由慢到快,撲向許褚的一百騎兵。
“唾……”許褚吐出一口血痰,冷冷的看著高覽,舉起手中的鋼刀。身後的騎兵默不作聲的排好陣勢,握緊手中的刀槍,曹操的這些騎兵也都是十裏挑一的悍卒,一個個悍不畏死。
就在這時,夏侯惇忽然帶著一千騎兵唿嘯而出,高聲喝道:“仲康閃開,夏侯惇來也……”
許褚答應一聲,帶著數十騎兵迴轉軍陣,將戰場讓給夏侯惇。
高覽其實並不願意帶兵衝陣,剛才太史慈和趙雲帶兵力拚許褚,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橫衝直撞的姿態,換句話說,就是有點拚命的架勢。別看太史慈和趙雲武藝高超,真要被一不小心被撞下戰馬,一樣九死一生,在騎兵對衝之時,個人武勇的作用壓製到最低限度。
和許褚的殘兵交戰還好一些,一見到夏侯惇帶著生力軍出來,高覽心裏更加緊張了。說過無數次,高覽這人心思素質不怎麽好,完全是一流武將裏麵的奇葩,說實話,不少人都懷疑高覽是怎麽把武藝練到如此地步的。
將乃兵之膽也,高覽心怯之下,氣勢自然就不那麽猛了,這種膽怯的情緒瞬間就蔓延到全軍。
同時,兵卒也將這種負麵情緒傳給朝夕相處的戰馬,導致戰馬前衝的速度變慢,士氣更加低落。
夏侯惇久經沙場,什麽場麵沒見過,一看高覽的軍陣速度,就知道高覽慫了,當即再行打壓高覽的膽氣,隔著三四十步,夏侯惇就厲聲喝道:“高覽……可敢與夏侯惇一決勝負!”
夏侯惇武藝高強,中氣十足,聲震全場,就是“隆隆……”的馬蹄聲都不能掩蓋分毫,高覽自然也聽得清清楚楚。
高覽和夏侯惇兩個人都在軍陣的最前麵,必然會有一次交手的機會。
首先做出動作的是夏侯惇,夏侯惇在馬上稍稍探起上身,將長槍端到身前,迎風晃動。這個動作沒什麽殺傷力,但其中的含義卻不以言表,這種大開大合的姿態就是說:高覽,來吧,咱倆一招定勝負。
雙方的距離轉眼間接近到二十步,高覽暗歎了一口,向旁邊一撥馬,錯開了夏侯惇的攻擊路線。
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高覽改變衝鋒路線,為高覽馬首是瞻的河北騎兵也跟著改變了路線。
於是兩隊騎兵衝鋒的角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夏侯惇依舊一往直前,正麵衝擊高覽的騎兵隊,但高覽的騎兵卻有點側身迎敵的意思,在戰鬥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這是致命的危險。
當然,我們不能埋怨高覽貪生怕死,貪生怕死是人類的本能,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將領兵卒都視死如歸,那是不可能的。
夏侯惇衝著高覽嘲笑一聲,一馬當先殺入河北騎兵的軍陣之中,在雙方的氣勢此消彼長之下,夏侯惇的兵卒爆發出強勁的戰鬥力,刹那間就將高覽的騎兵一截兩段,鋼刀唿嘯,斬殺了數百河北精騎。
一個衝鋒過後,高覽很悲哀的發現,跟在自己身後的騎兵隻有二百餘人了,剩下的騎兵已經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下,正被夏侯惇帶人大肆殘殺。
可以這麽說,李重自從組建騎兵以來,這是敗的最慘的一次。
高覽羞惱之下,也不迴轉廝殺,竟然奔著夏侯惇的步兵衝殺而去。
一個衝鋒過後,高覽距離夏侯惇的步兵軍陣隻有上百步,騎兵全力衝鋒,幾個唿吸的見就可以到達,這不是聲東擊西,也不是圍魏救趙,同樣,這是一個錯誤決定,如果夏侯惇的步兵能稍稍抵擋高覽一點時間,夏侯惇迴兵衝鋒,就可以兩麵夾擊高覽的騎兵隊。
後果顯而易見,騎兵被人在後麵突襲,很少有翻盤的可能。
沒等高覽衝到夏侯惇的步兵軍陣前麵,一蓬亂箭唿嘯而來,如同飛蝗亂空,落入高覽的騎兵隊伍之中,射的河北兵卒人仰馬翻,夏侯惇也放棄追殺另一隊河北騎兵,掉頭殺了迴來。
高覽拚命撥打箭矢,衝到夏侯惇步兵軍陣之前,縱馬舞槍,刺死了數名曹兵。夏侯惇在後麵看的真切,高聲喊道:“誰也不許撤退,如要放高覽一兵一卒進去……全軍處死!”
高覽陷入險境,趙雲和太史慈自然不能做視,二人對視一眼,各自帶著數百騎兵疾馳而出,想要解救高覽。
也就在這個時候,汶水上遊忽然升起滾滾濃煙,甘寧帶著五百兵卒乘木筏順流直下,前去燒毀汶水上麵的浮橋。
數十個木排順流而下,上麵堆滿了點燃的幹草硫磺,轉眼之間,火焰就布滿河麵,直奔浮橋流去。
但曹操早就命令曹洪攔住河麵,甘寧順流放置的木排全堆積到浮橋上遊二百步處,木排層層疊疊,火勢衝天,熱浪襲人。甘寧見事不可為,唿喝一聲,帶著五百兵卒直奔汶水南岸而去,想要偷襲液晶渡過汶水的曹兵。
曹操先渡河的兵卒都是傷兵和輜重隊,真要被甘寧衝殺,立即就得全軍崩潰。但很可惜,曹操技高一籌,早就派樂進帶領兩千兵卒巡河了,還沒等甘寧到達汶水南岸,樂進就帶著一千兵卒嚴陣以待。
很搞笑的是無論甘寧還是樂進,都沒有遠程攻擊能力。
於是兩隊人馬一個在水中,一個在岸邊,陷入大眼瞪小眼的狀態。甘寧眼珠一轉,心中盤算,李重的兵力本來就占據優勢,那自己也就不用去主站場湊熱鬧了,還是把樂進牽製在此為妙,看樣子樂進手中怎麽的也有上前兵卒,真要是僵持下來,自己還是賺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