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承認,現在天下最強的兩股勢力就是曹操和李重,曹操是眾矢之的,就不必細說了。李重一旦擊敗曹操,穩定住中原局勢,肯定要出兵南下的。
周瑜雖然自持才高,但周瑜心裏也非常清楚,河北鐵騎不是江南兵卒所能抵擋的,除非孫策能占據荊州,吞並巴蜀,才能有與北方諸雄抗衡的能力。可是,劉表和劉璋是那麽好對付的嗎?
那麽,周瑜就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和李重聯姻就是第一步。
到時候就算孫策兵敗,憑借李重的勢力,也能護得住江東血脈,未慮勝、先慮敗,周瑜目光長遠趨勢為常人所不及。
周瑜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孫策聽後,孫策也非常讚同周瑜的觀點,給家族留一條後路,再正確不過了。。李重的正妻是蔡琰,這孫策知道,但孫策更知道,蔡琰就是掛個名而已,沒有家族在身後支持,正妻又怎麽了?
那麽,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孫尚香的意見了,孫策和李重都很幸運,孫尚香並不反對嫁給李重。
這不是李重王霸之氣亂發,女配角智商全下降為負數,這是曆史小說,不是仙俠玄幻!
實際上李重今年才三十上下,正事人生中經曆最旺盛的時候,實在是稱不上“老”這個字。另外李重的長相也過得去,雖說不上英俊瀟灑,也稱得上一表人才。李重的文治武功就更不用說了,就連孫策也在心中暗暗佩服不已。
此外,傳聞之中李重對幾位夫人也很好,為人十分和藹。可以這麽說,李重就是亂世中的白馬王子了。
那麽,在沒有別的選擇之下,孫尚香能看上李重也在情理當中了。也可以這麽說,孫尚香隻是選了一個她不討厭的人而已,千萬別說感情的問題,對於政治家來說,感情這東西還趕不上實際利益的萬分之一。
李重和孫策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雖然戰爭期間一切從簡,但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把孫尚香娶到手的。
最快也得一個月,孫策才能將孫尚香護送到泗水大營,護送孫尚香前來成親的事孫策的弟弟孫翊孫叔弼。孫翊排行第三,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為人勇猛果斷,算得上少年英才。
至於為什麽不把孫尚香送到鄴城,那也是孫策的小心思,無外乎就是借著聯姻的機會,親眼看看李重實力如何而已。
就在陳琳前去江東的這段時間裏,李重又和曹操展開幾場大戰,戰果也有一些,比如李重毀掉了於禁和樂進的兩座大營,但這也隻能算是小勝而已,根本不能給曹操造成什麽決定性損失。
但十天之後,曹操就感到李重的攻勢漸起,壓力倍增。原因無他,在這十天的時間裏,賈逵晝夜督造攻城器械,製造了大量的投石機、巢車、衝車等等,這些攻城器械給曹操造成了很重的損失。
另外,李重轉變戰法,開始集中兵力攻打曹操的任意一個營寨,再配以攻城器械,曹操抵擋的十分艱難。無奈之下,曹操隻能出營和李重野戰,但曹操兵卒的整體實力卻不如李重,曹操可以說是敗多勝少。
這不是曹操的戰略失誤,非要分兵駐守各個營寨。曹操真的會失誤到拉長戰線,分攤自己兵力的地步嗎?當然不會,曹操也有難處,作為防守一方,曹操必須要保證整個戰線完整,他怕李重繞過自己的大營,殺入後方。
可以這麽說,一旦曹操集中兵力,李重立即就會分兵,選擇另外一個突破地點,長驅直入。那麽曹操唯一的選擇就是分兵抵禦,李重就會再次分兵,循環下去,雙方就會發展成少量兵力對戰的情況,這樣一來,李重就更能發揮兵卒精銳的優勢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曹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火箭漫天,石塊唿嘯,這一次李重選擇的是猛攻夏侯惇的大營,這有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意味。夏侯惇在曹營諸將之中實力最強,也肯定最難攻打,但李重選的就是喜夏侯惇這塊硬骨頭。
一波又一波的步卒撲到夏侯惇營寨前麵,又一波又一波的死去,但李重依然無動於衷,無視傷亡。
趙雲和高覽帶著三千兵卒守護在太史慈側翼,掩護太史慈傾力攻營,兩個人隻有一個任務,抵擋曹操的援兵。
半天的時間,夏侯惇的營寨已經煙火滿天,破敗不堪,就連夏侯惇的戰袍都被燒焦了一大片,戰況慘烈,可想而知。
第二百八十四章按兵不動待戰機
夏侯惇的大營一共隻有七千多兵卒,在李重的強攻之下,夏侯惇堅持到下午,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好幾次,要不是夏侯惇拚死衝殺,河北兵卒就衝入夏侯惇的營寨之內了。
曹操無奈之下,隻得派於禁、樂進前去救援夏侯惇,但於禁、樂進卻被趙雲和高覽聯手擊敗,損失了數千兵卒。
不過,李重到底也沒打下夏侯惇的營寨,曹操用了一個圍魏救趙的計策,迫使李重讓太史慈迴兵救援,這才堪堪保住夏侯惇的營寨,不過如此一來,曹操的損失也不小,至少有三千兵卒葬身沙場。
曹操在乎兵卒傷亡,李重不在乎,隻要軍隊中的精華還在,炮灰兵卒直接招募就是了,大荒之年,為了一口吃的,賣命的人多了去了。事到如今,李重也橫下心來了,反正死的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死了就死了吧!
到了夜間,泗水之濱,燈火輝煌,燦爛如星。曹操獨坐帳內,默然不語,想自己自從黃巾之亂,起兵伐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滅呂布,斬袁術,戰袁紹。沒想到今日卻被李重逼到如此地步,想到這裏,曹操不免有些傷感。
曹操傷感的是郭嘉早亡,如果郭嘉仍在世上,曹操相信,郭嘉一定會替自己出個主意的。
想到郭嘉,曹操卻想起另外一個人物,那就是賈詡。
一般的時候,曹操都不願意用賈詡給自己出謀劃策,原因說起來有些可笑,曹操怕丟麵子。
當年征討董卓、張繡,曹操就屢次敗在賈詡手中,差點沒丟掉性命、所以曹操在心裏就有些抵觸賈詡。
曹操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如賈詡,這是個很奇怪的心理,其實沒有人會認為曹操不如賈詡,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曹操還就是這麽認為。有些時候,曹操這類霸主也像小孩一樣,總該鑽牛角尖,比如偷顆糖豆吃吧,明明跟前沒人,卻總覺得被人發現了,說起來令人發噱不已。
現在曹操也是這樣,他想找賈詡商議,但又怕別人認為自己在“請教”賈詡。
不過此次終歸是絕世梟雄,強行壓下荒謬的想法,高聲叫道:“來人,請賈詡前來議事!”
曹操的護衛匆匆去了,不多是就帶著賈詡來到帳內。
賈詡還是一副萬事不留心的樣子,雙手藏在袖中,神情肅穆,沒有一絲表情。實際上賈詡也是被逼的,聰明如他,怎麽能看不穿曹操的心思,所以賈詡一直奉行這低調的到底的原則。
當然,賈詡也知道,在必要的時候,自己也要做出一些貢獻來,不然的話,再被曹操認為自己幹吃飯不幹活,有意看曹操的笑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伴君如伴虎,賈詡的遭遇很清楚了揭示了這句話!
曹操已不合賈詡寒暄,直接就張口問道:“文和,你可有破敵之計?”
賈詡文言毫不猶豫的點點頭,說出一個讓曹操十分驚喜、又有些羞惱的字來:“有!”
第二天一早,李重繼續狂攻夏侯惇的營寨,但出乎李重預料的是,這一次曹操並沒有選擇保守戰術,而是真刀真槍的和李重硬拚。於是戰事逐漸擴大,雙方在夏侯惇的營寨之前,一共糾結了四萬大軍,展開一場混戰。
雖然曹操的戰術出乎意料,但李重並沒有被曹操打亂節奏,所以李重依舊占據著戰場的主動,也能壓製住曹操的軍隊。
但由於曹操主動出戰,李重也顧不上攻打曹操的各個營寨了。
一連幾天下來,曹操都是這樣不顧傷亡的和李重拚鬥,李重在一連串的勝利之後,也有些心驚膽戰了。李重相信、堅信,曹操絕對不會看不到這麽做的惡果,一旦被李重用炮灰耗盡了精銳兵卒,曹操就是一敗塗地的下場。
於是李重再一次召集眾人商議,分析曹操的後手是什麽?
實際上曹操再學究天人,也要遵從戰場規律的,那麽曹操的後手隻有一個,就是曹操還隱藏著一支精兵。而這支精兵一定可以在某一事件趕到戰場,給疲憊的河北兵卒重重一擊。
眾人拔開地圖仔細的查看著曹操有可能藏兵的地點,第一個被排除的就是徐晃的兵卒。
徐晃手中一共才有兩萬兵卒上下,不可否認這些兵卒都是精兵,但是,徐晃絕對抽調不出兵卒支援曹操,徐晃能擋住劉備的攻勢就該燒高香了,上次要不是郭嘉舍身誘敵,徐晃早就一敗塗地了。
西涼也抽調不出兵卒來,夏侯淵手底下也沒有多少兵卒,馬超更不是吃素的。
徐州的曹仁就更不用想了,曹操鎮守四方的大將之中,最沒懸念的就是他了,區別就是曹仁能擋住孫策一個月、還是兩個月、還是三個月……
難道曹操偷偷摸摸訓練了一支精兵,埋伏在戰場附近?
去他麽的!李重劫掠了草原、河套、遼東,都沒湊到多少糧草,曹操要是能訓練一直精兵,除非在自己的地盤上肆無忌憚的吃人肉。打死李重也不相信曹操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狼心狗肺如李重,都不敢這麽做。
那麽曹操還有什麽辦法呢,難道是水淹?不過這也不可能,距離泗水近的是曹操的大營,曹操放水就是自殺。
放火也不可能,李重的軍營就建在平原,四周沒有山林,沒有草木,曹操拿什麽放火?
就當李重認為曹操這是黔驢技窮,虛張聲勢之時,遠在徐州的斥候帶來另外一個消息,曹仁在徐州掃地為兵,集結了數萬軍隊,瘋狂的攻擊孫策,曹仁的行為,簡直就是當年黃巾之亂的翻版。
但不管曹仁如何瘋狂,李重終於感覺到了,曹操絕對不是虛張聲勢,沒有曹操的命令,曹仁用不著以失去民心的代價攻擊孫策,慢慢打遊擊戰就可以了。誰都看得出來,決定天下局勢的主戰場就是李重和曹操這裏。
“暫緩進兵,多派斥候!”最後李重也隻能拿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以靜製動,看看曹操到底在玩什麽把戲。
同時李重也借機會讓兵卒休息一下,再四處招募兵卒,補充一下兵力。
第二百八十五章賈文和驅虎吞狼
就在李重打算再一次攻打夏侯惇營寨,試探一下曹操反應的時候,一匹快馬來到李重的大營前麵……
“帳外有人求見,還不肯說出姓名!”李重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實在猜不出來,會有誰來見自己,難道是那個老婆要給自己一個驚喜?還是靠譜點猜,這個人是曹操派來的奸細呢?
李重這麽想很正常,按照時間來計算,也快到李重忍耐的極限了,曹操要是出什麽幺蛾子,也該動手了。
於是李重把有空閑的趙雲、周倉叫到帳中,客串一次保鏢,迎接這個來曆不明的人,李重並不知道,來人是蔡瑁的堂弟……蔡和。(曆史上不一定有蔡和這個人,但蔡氏家族一定有不少男子,蜘蛛懶得起名字了,沿用《三國演義》一下,此蔡和和彼蔡和不是同一個人)
不多時,親兵並就領著一個風塵仆仆的漢字來到中軍大帳,李重仔細觀看,卻見蔡和看上去有三十多歲的年級,長得倒還算得上一表人才,隻是眼窩深陷,兩眼血絲,看上去十分疲憊罷了。
蔡和眼神在帳中眾人臉上飛速的劃過,見到帳中人不多,這才把落到李重身上,單膝跪倒在地,說道:“末將蔡和,拜見晉陽侯。”
李重伸手虛扶一下,說道:“蔡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看蔡將軍滿身塵土,子龍……你快帶蔡將軍前去洗漱一下,再叫人給蔡將軍弄些菜飯來,接風洗塵。”
蔡和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李重這是變相的搜身啊!蔡和雖然感到有些好笑,但也有些驚歎李重的小心謹慎……膽小怕死!
過了一會兒,趙雲領著蔡和迴到帳中,點頭表示沒有問題。李重這才說道:“蔡將軍遠來,不知有何見教呢!”
蔡和從懷裏取出一封書信,上前幾步,遞到李重的親兵手中,說道:“蔡和奉家兄之命,給晉陽侯請安,願晉陽侯大敗曹孟德,一統中原……那個、救天下黎民於水火之中,成不世之功。”
“多謝蔡都督吉言!”李重聽得臉皮抽動,一看蔡和就言不由衷,幾句奉承話都說的磕磕巴巴。
不過李重也知道,看蔡和的樣子,肯定是有大事要和自己說,隻是自己現在確定不下來蔡和的身份,蔡和也不便張嘴罷了。
可李重也沒什麽辦法啊,蔡和確實帶來了蔡瑁的書信,不過那東西也看不出來真假。用筆跡判斷真假更是扯淡,李重不傻,不會把數萬大軍的命運交付到一封來曆不明的書信上。
就在這時,蔡和環視一周,說道:“晉陽侯,末將與興霸將軍交情甚厚,卻不知甘將軍身在何處?”
蔡和這話翻譯過來就是,你也別費勁巴拉的猜了,我認識甘寧,他也認識我,把甘寧叫出來看一看不就完了。
李重點點頭,說道:“甘寧有軍務在身,今夜即可迴營,蔡將軍耐心等待便是。”
這迴李重到沒說謊,甘寧是去押運糧草了,按照時間來算,應該在今天迴營。於是眾人散去,等甘寧迴來再說,蔡和也不急,他再怎麽急也不差這半天的時間了,也在李重的安排下休息去了。
到了傍晚,甘寧果真迴到營中,見過李重之後,甘寧就去見蔡和取了。大約過了一刻鍾的時間,甘寧帶著滿臉喜色的蔡和來到李重軍帳。李重一看甘寧的臉色,就是知道蔡和定然不假。
蔡和再次跪倒在地,不過卻改了稱唿:“姑父在上,侄……蔡和有禮了。”
“侄?”李重差點沒叫出聲來,心說蔡和你也太不要臉了吧,看你的樣子,怎麽說也有三十了,就是攀親戚,你叫聲大兄不是更好。
蔡和就像聽到了李重的心聲一樣,展顏笑道:“晉陽侯有所不知,蔡和並非胡亂攀親,家叔蔡諷本是蔡伯喈(蔡邕)子侄,尊夫人蔡琰之兄,所以蔡和當稱唿晉陽侯為姑父。”
“原來如此!”李重點了點頭,對於蔡和的解釋,他已經信了七七八八,隱約之間,李重好像記得,蔡文姬確實說過和荊州蔡家有親屬關係。(蔡文姬和蔡瑁有沒有親屬關係,蜘蛛不知道,僅憑猜測而已。)
蔡家也是一個大家族,在荊州開枝散葉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李重笑道:“蔡和,既然你我本是一家,客氣話就不說了,那麽你來見我到底有什麽事呢?”
蔡和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說道:“據家兄所知,曹操聽從賈詡的主意,已經和劉備和解,劉備正在秘密調集軍隊,準備吞並東吳!徐晃隨時可以帶兵北上,支援曹孟德,姑父一定要加以小心。”
“什麽?”饒是以李重的定力,頂到這個消息,也忍不住豁然起身,身形之急,甚至碰倒了麵前的桌案,書卷連同油燈一起落到地上,頓時燃起一搓火苗。李重都顧不上失火的可能,急聲問道:“此事當真!”
蔡和非常自信的一笑,毫不猶豫的答道:“姑父應該相信蔡家在荊州的影響力。”
李重深吸了一口氣,強行按下心神,取過一盞清水,倒在燃燒的書卷上,看著嗤嗤作響的火苗,默然不語。甘寧和蔡和知道李重在想事情,也不敢打擾,在一邊垂首而立。
李重仔細迴想蔡和所說的話,再根據斥候帶來的消息,頓時將所有的線索串成一條線:曹操為什麽不怕和自己打消耗戰,是因為曹操又徐晃這個生力軍,可以當作預備隊使用。曹仁為什麽瘋狗一樣攻打孫策,是因為曹仁想要牽製住孫策,給劉備偷襲東吳的機會,一旦江東危急,孫策必然要迴兵救援,到時候曹仁就可以掉頭夾攻自己,也可以追殺孫策。
大手筆啊大手筆!李重在讚歎曹操籌劃天下的同時,也有些奇怪,賈詡到底怎麽說動的劉備呢?
劉備也是梟雄之姿,絕不會被人三言兩語就動搖了心智,更有著名的戰略家諸葛孔明輔佐,怎麽會變成朝三暮四之徒呢?
李重把事情想的太複雜了,實際上賈詡很輕易的就說動了劉備。
曹操一封書信,十五個字,就讓劉備掉頭攻擊孫策了:孤如戰敗,君當如何?能與河北爭鋒否?
收藏掉了好快,紅票也是,訂閱更是慘不忍睹,求各位支持一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坐看劉備吞東吳
對待蠢人,有對待蠢人的辦法;對待聰明人,有聰明人的辦法,毫無疑問,劉備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所以,一封書信足矣!
書信很簡單,隻有十幾個字,但就是這十幾個字,卻勾起了劉備隱藏在心底的心思。必須要承認,天下諸侯之中,實力最弱的就是劉備,這不是說劉備的個人素質不行,也不是說劉備所處的荊州不富庶。
周瑜雖然自持才高,但周瑜心裏也非常清楚,河北鐵騎不是江南兵卒所能抵擋的,除非孫策能占據荊州,吞並巴蜀,才能有與北方諸雄抗衡的能力。可是,劉表和劉璋是那麽好對付的嗎?
那麽,周瑜就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和李重聯姻就是第一步。
到時候就算孫策兵敗,憑借李重的勢力,也能護得住江東血脈,未慮勝、先慮敗,周瑜目光長遠趨勢為常人所不及。
周瑜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孫策聽後,孫策也非常讚同周瑜的觀點,給家族留一條後路,再正確不過了。。李重的正妻是蔡琰,這孫策知道,但孫策更知道,蔡琰就是掛個名而已,沒有家族在身後支持,正妻又怎麽了?
那麽,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孫尚香的意見了,孫策和李重都很幸運,孫尚香並不反對嫁給李重。
這不是李重王霸之氣亂發,女配角智商全下降為負數,這是曆史小說,不是仙俠玄幻!
實際上李重今年才三十上下,正事人生中經曆最旺盛的時候,實在是稱不上“老”這個字。另外李重的長相也過得去,雖說不上英俊瀟灑,也稱得上一表人才。李重的文治武功就更不用說了,就連孫策也在心中暗暗佩服不已。
此外,傳聞之中李重對幾位夫人也很好,為人十分和藹。可以這麽說,李重就是亂世中的白馬王子了。
那麽,在沒有別的選擇之下,孫尚香能看上李重也在情理當中了。也可以這麽說,孫尚香隻是選了一個她不討厭的人而已,千萬別說感情的問題,對於政治家來說,感情這東西還趕不上實際利益的萬分之一。
李重和孫策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雖然戰爭期間一切從簡,但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把孫尚香娶到手的。
最快也得一個月,孫策才能將孫尚香護送到泗水大營,護送孫尚香前來成親的事孫策的弟弟孫翊孫叔弼。孫翊排行第三,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為人勇猛果斷,算得上少年英才。
至於為什麽不把孫尚香送到鄴城,那也是孫策的小心思,無外乎就是借著聯姻的機會,親眼看看李重實力如何而已。
就在陳琳前去江東的這段時間裏,李重又和曹操展開幾場大戰,戰果也有一些,比如李重毀掉了於禁和樂進的兩座大營,但這也隻能算是小勝而已,根本不能給曹操造成什麽決定性損失。
但十天之後,曹操就感到李重的攻勢漸起,壓力倍增。原因無他,在這十天的時間裏,賈逵晝夜督造攻城器械,製造了大量的投石機、巢車、衝車等等,這些攻城器械給曹操造成了很重的損失。
另外,李重轉變戰法,開始集中兵力攻打曹操的任意一個營寨,再配以攻城器械,曹操抵擋的十分艱難。無奈之下,曹操隻能出營和李重野戰,但曹操兵卒的整體實力卻不如李重,曹操可以說是敗多勝少。
這不是曹操的戰略失誤,非要分兵駐守各個營寨。曹操真的會失誤到拉長戰線,分攤自己兵力的地步嗎?當然不會,曹操也有難處,作為防守一方,曹操必須要保證整個戰線完整,他怕李重繞過自己的大營,殺入後方。
可以這麽說,一旦曹操集中兵力,李重立即就會分兵,選擇另外一個突破地點,長驅直入。那麽曹操唯一的選擇就是分兵抵禦,李重就會再次分兵,循環下去,雙方就會發展成少量兵力對戰的情況,這樣一來,李重就更能發揮兵卒精銳的優勢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曹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火箭漫天,石塊唿嘯,這一次李重選擇的是猛攻夏侯惇的大營,這有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意味。夏侯惇在曹營諸將之中實力最強,也肯定最難攻打,但李重選的就是喜夏侯惇這塊硬骨頭。
一波又一波的步卒撲到夏侯惇營寨前麵,又一波又一波的死去,但李重依然無動於衷,無視傷亡。
趙雲和高覽帶著三千兵卒守護在太史慈側翼,掩護太史慈傾力攻營,兩個人隻有一個任務,抵擋曹操的援兵。
半天的時間,夏侯惇的營寨已經煙火滿天,破敗不堪,就連夏侯惇的戰袍都被燒焦了一大片,戰況慘烈,可想而知。
第二百八十四章按兵不動待戰機
夏侯惇的大營一共隻有七千多兵卒,在李重的強攻之下,夏侯惇堅持到下午,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好幾次,要不是夏侯惇拚死衝殺,河北兵卒就衝入夏侯惇的營寨之內了。
曹操無奈之下,隻得派於禁、樂進前去救援夏侯惇,但於禁、樂進卻被趙雲和高覽聯手擊敗,損失了數千兵卒。
不過,李重到底也沒打下夏侯惇的營寨,曹操用了一個圍魏救趙的計策,迫使李重讓太史慈迴兵救援,這才堪堪保住夏侯惇的營寨,不過如此一來,曹操的損失也不小,至少有三千兵卒葬身沙場。
曹操在乎兵卒傷亡,李重不在乎,隻要軍隊中的精華還在,炮灰兵卒直接招募就是了,大荒之年,為了一口吃的,賣命的人多了去了。事到如今,李重也橫下心來了,反正死的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死了就死了吧!
到了夜間,泗水之濱,燈火輝煌,燦爛如星。曹操獨坐帳內,默然不語,想自己自從黃巾之亂,起兵伐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滅呂布,斬袁術,戰袁紹。沒想到今日卻被李重逼到如此地步,想到這裏,曹操不免有些傷感。
曹操傷感的是郭嘉早亡,如果郭嘉仍在世上,曹操相信,郭嘉一定會替自己出個主意的。
想到郭嘉,曹操卻想起另外一個人物,那就是賈詡。
一般的時候,曹操都不願意用賈詡給自己出謀劃策,原因說起來有些可笑,曹操怕丟麵子。
當年征討董卓、張繡,曹操就屢次敗在賈詡手中,差點沒丟掉性命、所以曹操在心裏就有些抵觸賈詡。
曹操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如賈詡,這是個很奇怪的心理,其實沒有人會認為曹操不如賈詡,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曹操還就是這麽認為。有些時候,曹操這類霸主也像小孩一樣,總該鑽牛角尖,比如偷顆糖豆吃吧,明明跟前沒人,卻總覺得被人發現了,說起來令人發噱不已。
現在曹操也是這樣,他想找賈詡商議,但又怕別人認為自己在“請教”賈詡。
不過此次終歸是絕世梟雄,強行壓下荒謬的想法,高聲叫道:“來人,請賈詡前來議事!”
曹操的護衛匆匆去了,不多是就帶著賈詡來到帳內。
賈詡還是一副萬事不留心的樣子,雙手藏在袖中,神情肅穆,沒有一絲表情。實際上賈詡也是被逼的,聰明如他,怎麽能看不穿曹操的心思,所以賈詡一直奉行這低調的到底的原則。
當然,賈詡也知道,在必要的時候,自己也要做出一些貢獻來,不然的話,再被曹操認為自己幹吃飯不幹活,有意看曹操的笑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伴君如伴虎,賈詡的遭遇很清楚了揭示了這句話!
曹操已不合賈詡寒暄,直接就張口問道:“文和,你可有破敵之計?”
賈詡文言毫不猶豫的點點頭,說出一個讓曹操十分驚喜、又有些羞惱的字來:“有!”
第二天一早,李重繼續狂攻夏侯惇的營寨,但出乎李重預料的是,這一次曹操並沒有選擇保守戰術,而是真刀真槍的和李重硬拚。於是戰事逐漸擴大,雙方在夏侯惇的營寨之前,一共糾結了四萬大軍,展開一場混戰。
雖然曹操的戰術出乎意料,但李重並沒有被曹操打亂節奏,所以李重依舊占據著戰場的主動,也能壓製住曹操的軍隊。
但由於曹操主動出戰,李重也顧不上攻打曹操的各個營寨了。
一連幾天下來,曹操都是這樣不顧傷亡的和李重拚鬥,李重在一連串的勝利之後,也有些心驚膽戰了。李重相信、堅信,曹操絕對不會看不到這麽做的惡果,一旦被李重用炮灰耗盡了精銳兵卒,曹操就是一敗塗地的下場。
於是李重再一次召集眾人商議,分析曹操的後手是什麽?
實際上曹操再學究天人,也要遵從戰場規律的,那麽曹操的後手隻有一個,就是曹操還隱藏著一支精兵。而這支精兵一定可以在某一事件趕到戰場,給疲憊的河北兵卒重重一擊。
眾人拔開地圖仔細的查看著曹操有可能藏兵的地點,第一個被排除的就是徐晃的兵卒。
徐晃手中一共才有兩萬兵卒上下,不可否認這些兵卒都是精兵,但是,徐晃絕對抽調不出兵卒支援曹操,徐晃能擋住劉備的攻勢就該燒高香了,上次要不是郭嘉舍身誘敵,徐晃早就一敗塗地了。
西涼也抽調不出兵卒來,夏侯淵手底下也沒有多少兵卒,馬超更不是吃素的。
徐州的曹仁就更不用想了,曹操鎮守四方的大將之中,最沒懸念的就是他了,區別就是曹仁能擋住孫策一個月、還是兩個月、還是三個月……
難道曹操偷偷摸摸訓練了一支精兵,埋伏在戰場附近?
去他麽的!李重劫掠了草原、河套、遼東,都沒湊到多少糧草,曹操要是能訓練一直精兵,除非在自己的地盤上肆無忌憚的吃人肉。打死李重也不相信曹操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狼心狗肺如李重,都不敢這麽做。
那麽曹操還有什麽辦法呢,難道是水淹?不過這也不可能,距離泗水近的是曹操的大營,曹操放水就是自殺。
放火也不可能,李重的軍營就建在平原,四周沒有山林,沒有草木,曹操拿什麽放火?
就當李重認為曹操這是黔驢技窮,虛張聲勢之時,遠在徐州的斥候帶來另外一個消息,曹仁在徐州掃地為兵,集結了數萬軍隊,瘋狂的攻擊孫策,曹仁的行為,簡直就是當年黃巾之亂的翻版。
但不管曹仁如何瘋狂,李重終於感覺到了,曹操絕對不是虛張聲勢,沒有曹操的命令,曹仁用不著以失去民心的代價攻擊孫策,慢慢打遊擊戰就可以了。誰都看得出來,決定天下局勢的主戰場就是李重和曹操這裏。
“暫緩進兵,多派斥候!”最後李重也隻能拿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以靜製動,看看曹操到底在玩什麽把戲。
同時李重也借機會讓兵卒休息一下,再四處招募兵卒,補充一下兵力。
第二百八十五章賈文和驅虎吞狼
就在李重打算再一次攻打夏侯惇營寨,試探一下曹操反應的時候,一匹快馬來到李重的大營前麵……
“帳外有人求見,還不肯說出姓名!”李重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實在猜不出來,會有誰來見自己,難道是那個老婆要給自己一個驚喜?還是靠譜點猜,這個人是曹操派來的奸細呢?
李重這麽想很正常,按照時間來計算,也快到李重忍耐的極限了,曹操要是出什麽幺蛾子,也該動手了。
於是李重把有空閑的趙雲、周倉叫到帳中,客串一次保鏢,迎接這個來曆不明的人,李重並不知道,來人是蔡瑁的堂弟……蔡和。(曆史上不一定有蔡和這個人,但蔡氏家族一定有不少男子,蜘蛛懶得起名字了,沿用《三國演義》一下,此蔡和和彼蔡和不是同一個人)
不多時,親兵並就領著一個風塵仆仆的漢字來到中軍大帳,李重仔細觀看,卻見蔡和看上去有三十多歲的年級,長得倒還算得上一表人才,隻是眼窩深陷,兩眼血絲,看上去十分疲憊罷了。
蔡和眼神在帳中眾人臉上飛速的劃過,見到帳中人不多,這才把落到李重身上,單膝跪倒在地,說道:“末將蔡和,拜見晉陽侯。”
李重伸手虛扶一下,說道:“蔡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看蔡將軍滿身塵土,子龍……你快帶蔡將軍前去洗漱一下,再叫人給蔡將軍弄些菜飯來,接風洗塵。”
蔡和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李重這是變相的搜身啊!蔡和雖然感到有些好笑,但也有些驚歎李重的小心謹慎……膽小怕死!
過了一會兒,趙雲領著蔡和迴到帳中,點頭表示沒有問題。李重這才說道:“蔡將軍遠來,不知有何見教呢!”
蔡和從懷裏取出一封書信,上前幾步,遞到李重的親兵手中,說道:“蔡和奉家兄之命,給晉陽侯請安,願晉陽侯大敗曹孟德,一統中原……那個、救天下黎民於水火之中,成不世之功。”
“多謝蔡都督吉言!”李重聽得臉皮抽動,一看蔡和就言不由衷,幾句奉承話都說的磕磕巴巴。
不過李重也知道,看蔡和的樣子,肯定是有大事要和自己說,隻是自己現在確定不下來蔡和的身份,蔡和也不便張嘴罷了。
可李重也沒什麽辦法啊,蔡和確實帶來了蔡瑁的書信,不過那東西也看不出來真假。用筆跡判斷真假更是扯淡,李重不傻,不會把數萬大軍的命運交付到一封來曆不明的書信上。
就在這時,蔡和環視一周,說道:“晉陽侯,末將與興霸將軍交情甚厚,卻不知甘將軍身在何處?”
蔡和這話翻譯過來就是,你也別費勁巴拉的猜了,我認識甘寧,他也認識我,把甘寧叫出來看一看不就完了。
李重點點頭,說道:“甘寧有軍務在身,今夜即可迴營,蔡將軍耐心等待便是。”
這迴李重到沒說謊,甘寧是去押運糧草了,按照時間來算,應該在今天迴營。於是眾人散去,等甘寧迴來再說,蔡和也不急,他再怎麽急也不差這半天的時間了,也在李重的安排下休息去了。
到了傍晚,甘寧果真迴到營中,見過李重之後,甘寧就去見蔡和取了。大約過了一刻鍾的時間,甘寧帶著滿臉喜色的蔡和來到李重軍帳。李重一看甘寧的臉色,就是知道蔡和定然不假。
蔡和再次跪倒在地,不過卻改了稱唿:“姑父在上,侄……蔡和有禮了。”
“侄?”李重差點沒叫出聲來,心說蔡和你也太不要臉了吧,看你的樣子,怎麽說也有三十了,就是攀親戚,你叫聲大兄不是更好。
蔡和就像聽到了李重的心聲一樣,展顏笑道:“晉陽侯有所不知,蔡和並非胡亂攀親,家叔蔡諷本是蔡伯喈(蔡邕)子侄,尊夫人蔡琰之兄,所以蔡和當稱唿晉陽侯為姑父。”
“原來如此!”李重點了點頭,對於蔡和的解釋,他已經信了七七八八,隱約之間,李重好像記得,蔡文姬確實說過和荊州蔡家有親屬關係。(蔡文姬和蔡瑁有沒有親屬關係,蜘蛛不知道,僅憑猜測而已。)
蔡家也是一個大家族,在荊州開枝散葉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李重笑道:“蔡和,既然你我本是一家,客氣話就不說了,那麽你來見我到底有什麽事呢?”
蔡和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說道:“據家兄所知,曹操聽從賈詡的主意,已經和劉備和解,劉備正在秘密調集軍隊,準備吞並東吳!徐晃隨時可以帶兵北上,支援曹孟德,姑父一定要加以小心。”
“什麽?”饒是以李重的定力,頂到這個消息,也忍不住豁然起身,身形之急,甚至碰倒了麵前的桌案,書卷連同油燈一起落到地上,頓時燃起一搓火苗。李重都顧不上失火的可能,急聲問道:“此事當真!”
蔡和非常自信的一笑,毫不猶豫的答道:“姑父應該相信蔡家在荊州的影響力。”
李重深吸了一口氣,強行按下心神,取過一盞清水,倒在燃燒的書卷上,看著嗤嗤作響的火苗,默然不語。甘寧和蔡和知道李重在想事情,也不敢打擾,在一邊垂首而立。
李重仔細迴想蔡和所說的話,再根據斥候帶來的消息,頓時將所有的線索串成一條線:曹操為什麽不怕和自己打消耗戰,是因為曹操又徐晃這個生力軍,可以當作預備隊使用。曹仁為什麽瘋狗一樣攻打孫策,是因為曹仁想要牽製住孫策,給劉備偷襲東吳的機會,一旦江東危急,孫策必然要迴兵救援,到時候曹仁就可以掉頭夾攻自己,也可以追殺孫策。
大手筆啊大手筆!李重在讚歎曹操籌劃天下的同時,也有些奇怪,賈詡到底怎麽說動的劉備呢?
劉備也是梟雄之姿,絕不會被人三言兩語就動搖了心智,更有著名的戰略家諸葛孔明輔佐,怎麽會變成朝三暮四之徒呢?
李重把事情想的太複雜了,實際上賈詡很輕易的就說動了劉備。
曹操一封書信,十五個字,就讓劉備掉頭攻擊孫策了:孤如戰敗,君當如何?能與河北爭鋒否?
收藏掉了好快,紅票也是,訂閱更是慘不忍睹,求各位支持一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坐看劉備吞東吳
對待蠢人,有對待蠢人的辦法;對待聰明人,有聰明人的辦法,毫無疑問,劉備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所以,一封書信足矣!
書信很簡單,隻有十幾個字,但就是這十幾個字,卻勾起了劉備隱藏在心底的心思。必須要承認,天下諸侯之中,實力最弱的就是劉備,這不是說劉備的個人素質不行,也不是說劉備所處的荊州不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