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這麽怕死,自然不會自殺了,所以李重很輕易的就俘虜了王允。但李重對王允的印象也不怎麽好,轉手就將王允送給了貂蟬。沒錯,就是把王允送給了貂蟬,自從知道王允到了平原,貂蟬就隨後而來的。


    上次貂蟬踢碎了王允的蛋蛋,這次貂蟬更加狠毒,完全把王允當成太監調教,讓李重看得心驚膽顫,心說王允這待遇還不如死了呢。李重這完全就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貂蟬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小人,要不然當時就哢嚓王允了。


    貂蟬留著王允的性命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天,能好好地折磨王允一下。


    當然,作為給貂蟬當打手的李重也得到了不少好處,至少貂蟬的媚眼就像不要錢一樣飄來,看得李重春心蕩漾!


    第二百三十九章暗度陳倉


    李重那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選手,給了貂蟬偌大的好處,自然也要得到些迴報了,而且李重也惦記貂蟬很久很久了,至少有好幾千年了,怎麽能放棄這一親芳澤的機會呢,當晚就摸進貂蟬帳中……


    至於行軍之中能不能攜帶女眷,那就不是李重考慮的問題了,反正有曹操珠玉在前,也不算什麽丟人的事了。


    一夜風流自然自然不必細說,李重早上起來的時候倒是精神矍鑠,看門的小兵可是眼眶發青,就跟熊貓一樣。


    到了七月,李重基本上掃平了河北之地,隻剩下張遼這一根釘子沒有拔出了。


    而曹操和孫策的戰爭則各有勝負,處於膠著之中,郭嘉也拖著病體來到宛城,協助徐晃抵擋荊州的劉琦,實在沒辦法,蔡瑁雖然損失了不少兵卒,但荊州依然有七八萬陸軍,完全可以威脅到許昌的安全。


    其實曹操手下還有一位極其出眾的謀士……賈詡、賈文和。


    賈詡這個人非常厲害,特別是臨陣決斷,揣測人心,可以算得上天下第一,就連曹操都在賈詡手下吃過大虧。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不願意輕易動用賈詡,賈詡這個人太神秘了,神秘到曹操都有些控製不住。


    將視線轉迴河北,看李重和夏侯惇之間的爭鬥,李重先將平原的兵力全部調到樂平縣附近,做出攻擊兗州東阿縣的姿態,用以迷惑夏侯惇的判斷,但很可惜,李重這完全是給瞎子拋媚眼,夏侯惇和曹操沒有做出任何應對動作。


    將斥候暗探的來的消息匯總以後,李重和幾位謀士麵麵相覷,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曹操已經有放棄青州徐州的打算了。


    經過幾場大戰過後,曹操、劉表、孫策、李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休養生息,按兵不動的政策。


    但這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最後的平靜,各路諸侯都在厲兵秣馬,等待最後的決戰,轉眼間,已經到了建安五年十月,風雪降臨到河北大地,大河上也出現了一層薄冰。而在這半年裏,曹操的形勢依舊沒有任何改觀,


    不是曹操不行征兵備戰,而是李重、孫策、劉表三人根本就不給曹操任何喘息的機會。


    三個人就像有著無形的默契一樣,總在不經意間對曹操施壓,比如李重就不停的河北來迴調動兵力,孫策和劉表(劉備)也不時做出攻擊的姿態,當然,這種攻擊最後都轉變成軍事演習了。


    這樣一來,曹操的經曆完全被三個人牽製了,根本就沒辦法擴軍備戰。


    但古代有位著名的軍事家說過一句話: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什麽的,反正曹操不會坐以待斃的。相比暗流洶湧的中原腹地,關中之地還是一片淨土,馬騰雖說蠢蠢欲動,但還沒有真正出兵叨擾曹操一下,所以,曹操就開始在關中暗暗訓練兵卒。


    關中練軍的兵源都是來自青徐二州的,千萬別問這些住戶為什麽會遷徙到關中生後,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祖國需要去哪裏,那就要去哪裏。至於覺悟不夠高的,不願意為國效力的刁民,那就隻能被效力了。


    曹操在關中秘密訓練了五萬大軍,確實瞞過了孫策、李重等人,這幾個人也不太關心關中的局勢,他們的手還伸不了那麽長,唯一能探測到關中情況的隻有西涼馬騰了,但他還沒有那麽高的軍事素養。


    或者說馬騰還沒那麽狡猾!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李重的出兵速度可以用這八個字來形容,短短的一天時間之內,李重的六萬大軍渡過大河,猛撲高唐縣。沒有任何修正的動作,甚至都沒有安營紮寨,李重的四萬步兵立即開始攻打高唐縣。


    隻用了短短的三個時辰,李重就拿下了高唐縣。


    在高唐休息一天之後,李重的六萬大軍直撲曆城,兵迫夏侯惇。


    曆城就在現在的濟南市附近,北臨濟水,距離高唐縣大約一百裏上下,是整個青州的交通樞紐,占據了曆城,李重就相當於扼斷了青州的交通命脈,可以沿著官道四麵出兵,想打哪裏,就打哪裏。


    所以對於曆城這個戰略要地,夏侯惇還是很盡心把守的,雖說曹操已經說過,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青州,但能多抵抗一段時間,就能給曹操留下更充裕的時間來整軍備戰,畢竟兵卒的戰鬥力合訓練的時間成正比。


    這次夏侯惇不打算拒城而守了,曆城算不上什麽堅城,而且城內的糧草也不多(糧草都被曹操運走了),所以夏侯惇做了兩手準備,自己帶領一萬兵卒和李重野戰,另外幾千兵卒在呂虔的帶領下在曆城駐守。


    呂虔是兗州任城人,算是曹操的老人了,文武雙全,為人極為穩重,是一個可以托付重任之人。


    當然,這個重任也是要分為各個級別的,呂虔最適合的就是駐守一個縣城什麽的了,別指望呂虔會出什麽紕漏,但也別指望呂虔能給人什麽驚喜。


    李重的對策很簡單,就是見招拆招,夏侯惇分兵,我也分兵,而且還變本加厲,你夏侯惇不是兵分兩路嗎,我李重就兵分三路。這就是堂堂正正的以勢壓人,完全用實力說話,欺負的就是夏侯惇兵少。


    李重自己帶著三萬大軍圍困曆城,太史慈帶領一萬兵卒四處搗亂,趙雲帶著一萬兵卒對抗夏侯惇。


    現在趙雲的領兵能力還不出眾,或者說是不合格,而夏侯惇的統兵能力在曹營之中也是前五名的,正好能讓趙雲和夏侯惇學習一下,至於趙雲打輸了怎麽辦?李重根本就不用考慮這一點,趙雲手下的一萬兵卒全是騎兵,在平原上作戰,就算打不過夏侯惇也沒什麽了不起的,跑就是了,沒見過步兵能攆上騎兵的的呢。


    結果也和李重猜想的差不多,幾次交戰下來,趙雲一點也沒吃虧。當然夏侯惇也沒吃什麽虧,憑借著統兵能力和趙雲僵持下來。


    不過夏侯惇和趙宇你的交戰範圍也在慢慢擴大,戰火一直蔓延到兗州境內,以至於到了後期,李重甚至一天都見不到夏侯惇的人影。


    這裏一定要解釋一下,李重不是沒有能力打下曆城,李重打的是圍點打援的主意,等待夏侯惇救援曆城,然後一舉殲滅夏侯惇的殘餘部隊,但很快,李重就發現自己犯了一個極大地錯誤,他太貪心了!


    曹操是有放棄青州的準備,但那也是萬不得已的打算而已,李重的遲疑給了曹操機會,曹操立即將曹仁調到了青州,與夏侯惇合兵一處,共同對付李重,曹仁手中也有兩萬兵卒上下,與夏侯惇合兵後,兵力達到四萬人上下,已經有能力和李重抗衡一下了。


    但李重也可以自豪了,這意味著曹操最終的選擇還是與李重硬拚,原因就是和孫策相比,曹操更加重視李重。


    在曹操的心目中,孫策雖然勇猛,周瑜雖然驚采絕豔,但他們還沒有李重的威脅大,曹操心裏依然還有南人懦弱的印象。


    曹仁北上之後,就相當於打開了徐州的大門,恭迎孫策入主了。


    孫策可沒有李重那麽猶豫不決,立即北上徐州,將自己的兵力集中在彭城附近,虎視中原,這不是巧合,孫策學的就是項羽的策略,當年項羽也是將彭城作為自己的戰略重心的,如今孫策隻是照葫蘆畫瓢而已。


    短時間內,曹操並不擔心孫策會再進攻青州,先不說孫策有沒有這個能力,就算孫策真的不顧後勤北上,曹操也要舉手歡慶的,那就預示著李重勢力和孫策勢力接壤了,接壤和接火隻有一字之差而已。


    而曹操在權衡利弊之下,也終於給夏侯惇和曹仁派遣了一個能力出眾的謀士,賈詡……賈文和。


    曹操為什麽敢啟用賈詡了呢,原因你很簡單,現在青州處於李重和孫策兩大勢力中間的位置,唯一的退路就是兗州,而兗州是曹操的大本營,賈詡就算要逃跑也要經過曹操的勢力範圍,所以賈詡逃跑的可能性並不大。


    第二,李重和孫策現在的實力還比不上自己,賈詡反水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麽賈詡隻剩下最後一個選擇了,就是好好和李重較量一番,能擊敗李重自然是皆大歡喜,就算輸了……那也不要輸得太難看。


    但曹操還是小看了賈詡的威懾力,別人不清楚,李重對賈詡可是再了解不過了,賈詡可是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號稱毒士。


    說實話,李重並不是太害怕周瑜、諸葛亮、曹操這幾個人李重並不是十分害怕,要不然當初李重也不會放棄暗殺曹操的機會,但對於賈詡,李重確實很忌憚,在內心深處,李重認為賈詡和自己是一類人……卑鄙無恥,未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同樣,李重手下也有一個毒士……李儒,李儒也是一個內心狠毒的人,挖絕戶墳、踹寡婦門,無惡不作,拿來對付賈詡最合適不過了。


    李重心中憂慮的是李儒能不能對付的了賈詡,或許潛意識裏,李重認為李儒要比賈詡差上一點點,之所以會讓李重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鬼子的遊戲,作為一個資深玩家,李重很清楚的記得,李儒的智力一般在九十五上下,而賈詡的智力一般在九十七上下。


    第二百四十章毒士vs毒士


    在曹營之中,曹仁的地位要比夏侯惇高上一些,所以曹仁到了曆城以後,全軍的指揮權就落到曹仁手中。


    而李重也作出應對方案,派太史慈帶領一萬兵卒堵住曆城的呂虔,自己帶著五萬大軍迎戰曹仁和夏侯惇的聯軍。


    出於謹慎,李重將五萬大軍分為三路,自己帶領四萬中軍和曹仁夏侯惇正麵對峙,趙雲帶領一萬精騎為偏軍,甘寧帶領一萬兵卒為後軍,保護高唐和曆城之間的糧道。為了防止賈詡采用什麽陰謀詭計偷襲高唐,李重還特意將陳宮留在高唐。


    而曹仁也很快紮下營寨,與曆城遙相唿應。


    感覺到自己的布置萬無一失,李重這才派人上前挑戰,這次挑戰領兵的主將是高覽,而曹仁這方麵上前迎戰的曹洪。


    和往常一樣,高覽先和曹洪大戰了一場,但很可惜,雖說高覽的武藝要比曹洪高上一些,但想要斬殺曹洪依舊是比登天。按理說高覽的武藝要比曹洪高上一個檔次,這是不可彌補的差距,但高覽的心理素質太差,差到都有些對不起一流武將的名聲。


    而曹洪又是出了名的悍勇,高覽想要勝過曹洪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靠到曹洪體力不濟,渾身無力,但曹洪哪有那麽傻。


    但接下來的爭鬥高覽就占據到明顯的上風了,雙方各出兩千步兵對戰,在指揮藝術上,高覽明顯要比曹洪強上一籌。兩千兵卒進退有度,陣型嚴謹,將曹兵殺的血流成河,而曹洪卻隻能苦苦支撐。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曹洪當猛將足矣,可卻不是一個當主將的人才。


    這一戰讓李重很滿意,畢竟自從和曹操開戰以來,這是李重第一次和曹操在公平的環境下交手,拋開臨陣指揮能力,李重認為,自己的兵卒要比曹操的兵卒戰鬥力更強,這讓一直感到十分壓抑的李重長出了一口氣。


    李重一直認為自己在練兵能力上比不上曹操,這是事實,但李重也忘了,他要比曹操多出兩千年的軍事知識,雖說李重不會行軍布陣,但在現代軍訓的標準下,李重兵卒的紀律性絕對是天下第一。


    再者,趙雲、高覽、郝昭、高順等人的練兵能力也不差,雖然比不上曹操,但也不是天壤雲泥之別,兩方結合之下,李重兵卒的戰鬥力確實要比曹操的高上一些,雖然這個差距並不太大。


    …………


    曹操大營,曹仁的大帳之中!


    曹仁、曹洪、夏侯惇、賈詡等人正在商議軍情,作為主帥,曹仁當然知道要向誰問計,於是曹仁用很恭敬的語氣問道:“文和先生,如今李重大兵壓境,主公派先生前來助我,不知道先生有何破敵良策呢?”


    賈詡撚了撚頜下的胡須,搖頭道:“破敵之計沒有,阻敵之計倒是有一個。”


    “哦……”曹仁眼睛一亮,急忙問道:“先生的阻敵之計到底是什麽?”


    賈詡慢慢說道:“大將軍,如今我軍兵力不如李重多,士卒不如李重精銳,大將沒有李重勇猛,賈詡可有虛言?”


    曹仁點了點頭,沉聲道:“確實如同先生所言,李重手中有大軍六萬,我軍隻有四萬,李重的兵卒也確實比我方精銳,論到將領的武藝,不說趙雲,就連太史慈高覽甘寧等人都是當世一流猛將,武藝非凡,我方確實比不上李重!”


    曹營的將領有一點非常好,就是很有自知之明,夏侯惇、夏侯淵、張頜、徐晃、曹仁、張遼等人都是一流猛將,但這些人都不像關羽、張飛那麽傲氣,這也是劉備和曹操的戰鬥中自始至終都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


    在曆史上,夏侯淵鎮守漢中,曹仁鎮守荊襄,張遼鎮守合肥,都沒犯過重大錯誤,雖然夏侯惇和曹仁也有戰敗的經曆,但那隻是絕對的實力使然。


    而劉備這方麵,五虎上將威震天下,但表現卻差強人意,武藝第一的趙雲從來就沒有什麽出頭的機會,馬超馬孟起雄烈過人,卻被劉備諸葛亮有意無意的壓製了,最後憤懣而死。


    黃忠的武藝也很高,但一直是以一個先鋒的身份出現的。


    關羽關二哥那就不用說了,鎮守荊州的後果人盡皆知,要不是二哥過於高傲,荊州能不能丟都是未知數。


    五虎大將中最出彩的反而是張飛了,說來有些可笑,收服嚴顏,擊敗張頜等決定性的戰役都是張飛親手完成的。


    迴歸正題,賈詡說曹營的武將沒有李重手下勇猛,這就是不爭的事實,就連一向以不怕死著稱的曹洪都隻是冷哼了一聲而已,曹洪心裏非常清楚,自己對上高覽還能保住性命,對上太史慈這樣的武將就有些懸了,對上趙雲,那就隻能期待自己的馬快了,但讓曹洪糾結的是,趙雲胯下的爪黃飛電還就是天下一等一的寶馬良駒,跑都跑不過人家。


    聽到曹洪的冷哼聲,賈詡隻是微微一笑,就接著說道:“所以李子悔絕對不會與我們玩什麽陰謀詭計,絕對會堂堂正正的與我軍對壘,以勢壓人。”


    “不錯!”曹仁等人都點頭稱是,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擁有絕對的實力,誰都不會玩什麽陰謀詭計、徒增變數。


    賈詡接著說道:“所以說,破敵之計就不用想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這場大戰增加一些變數,然後在從長計議?”


    “什麽變數?”夏侯惇追問道。


    賈詡眼神一冷,輕聲道:“掘開濟水……”


    濟水在曆城縣的西北方,也就在雙方大營的西北方,在春秋時期,濟水的流量非常大,可以說春秋時期的濟水就是黃河下遊,而到了王莽時期,濟水一度枯竭,反複堵塞。


    但這不是說濟水斷流了,中國古代河流的水流量可是非常大的,不像現在連黃河都斷流,原因嗎,大家都知道的,蜘蛛就不說了,省得被和諧。


    濟水現在的水量不大,還淹不死人,但現在可是冬天,就算淹不死人,凍成冰之後還怎麽大仗,特別是對進攻一方來說,跑起來都要摔跤的,還怎麽打仗。


    不要害怕冬天沒法用水計,現在黃河才剛剛結冰不久,趕在中午的時候放水,不會立即凍成冰的。


    賈詡的計策簡單來說,就是大家一起停戰!然後……就然後再說吧!


    這是比較消極的戰法,但對曹仁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對策了,至於泛濫的洪水會不會對百姓產生影響,你當毒士的外號是白叫的嗎?


    一連幾天,曹仁都避戰不出,這讓李重的心裏愈發不安起來,總覺得賈詡在憋什麽壞主意,於是李重也連忙召集眾將商議軍情。


    李重將自己心中的有序說了一遍,眾人也都重視起來,就算不重視,那也得裝作重視不是。


    攤開地圖仔細的查看了一番,李儒立即就冷笑起來,張口說道:“主公,屬下知道賈詡打什麽主意了?”


    “什麽主意?”李重驚喜的問道,同時心中暗暗點頭,看來李儒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李儒指著濟水道:“主公,如果屬下沒有猜錯的話,賈詡應該打濟水的主意,最有可能的就是掘開河堤,將戰場冰封起來,沒有了戰場,我軍根本就沒辦法展開大規模進攻,曹仁也就間接守住了大營。”


    李重聞言就是一皺眉,如果賈詡用水攻的話,自己還真沒什麽好辦法破解,濟水有無數地方可以掘開河堤,怎麽防範,除非將整個河堤都保護起來,可自己哪有那麽多兵力啊!


    不過李重隨即就將頭疼的問題丟給了李儒,本著解鈴還須係鈴人的原則,李重笑道:“文優,你可有什麽好辦法對付賈詡呢?”


    李儒沉吟了一會,忽然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點頭道:“啟稟主公,屬下倒有一個主意,或許可以對付賈詡。”


    “嗯……”李重也沒想到李儒能這麽快就拿出辦法來,驚喜的問道:“文優快講,有什麽辦法能對付賈詡。”


    李儒嘿嘿一笑,冷聲道:“既然賈詡不仁,就不能怪李儒不義了,不就是掘開濟水嗎?主公……既然賈詡敢做初一,咱們就做十五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