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太史慈和甘寧、周泰都被李重挖走了,孫策手下真沒什麽猛將了。


    不過周瑜也不在乎,他本來就沒算和曹仁比武勇,等到淩操和徐盛迴到營寨,周瑜立即安排二人打起精神,小心曹仁夜間偷營。


    對於周瑜這個舉動,淩操和徐盛都十分不解,淩操抱拳問道:“大都督,曹仁遠來,士卒疲憊,應該不會出此下策吧?”


    周瑜搖頭笑道:“曹仁的兵卒確實疲憊,但你不要忘了,如今伯符正在圍困合肥,曹仁能不著急救援曹洪嗎?還有,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仁久經沙場,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你二人用心準備便是。”


    淩操和徐盛對視一眼,齊聲應是。


    兩個人雖然對周瑜的判斷有些疑問,但也不想再說什麽了,頂多曹仁不來,二人費些力氣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到了夜間,二人很快就發現,周瑜真的是神機妙算,曹仁果真帶著三千兵馬前來偷營。


    解釋一下曹仁為什麽隻帶領三千兵馬前來,不是曹仁兵力不夠,而是偷營本來就不能多帶人馬,兵分數路。


    在古代,通訊可不發達,也沒什麽夜視儀什麽的,兵帶的多了,根本就沒辦法指揮,極其容易出現自相踐踏的場麵。要是兵分數路的話,都容易和自己人火拚起來,千萬別說打著火把照亮,那還叫偷營嗎,守衛的兵卒可不是瞎子。


    曹仁也不傻沒直接摸到營寨的正門,而是繞了一個好大圈子,來到營寨的側麵。


    可還沒等曹仁動手,營寨之上忽然點燃無數火把,淩操高聲笑道:“曹仁,我家大都督神機妙算,早就知道你要來偷營,受死吧!放箭……”


    淩操這話純屬吹牛,周瑜就算再厲害也算不到曹仁在那個方向偷營,不過是曹仁的運氣不好而已,正趕上這邊的營寨有大將把手而已,現在周瑜的營寨有周瑜淩操兩個人把手,二分之一的機會而已,至於徐盛,當然是去曹仁的來路埋伏去了。


    隨著淩操的話聲,數百支羽箭激射而下,射的曹仁的兵卒一陣慘叫。


    曹仁揮刀撥落射向自己的羽箭,大聲喝道:“撤兵……”


    “想走,哪有那麽容易?”淩操冷笑一聲,打開營門,向曹仁敗退的方向追殺而去。


    第二百三十三章忽如一夜春風來


    可想而知,一隻處於被追殺狀態的混亂部隊,在逃跑的路線上被人劫殺是什麽樣的情景,粗俗點說就是炸鍋!


    曹仁確實非常勇猛,但曹仁也不是神仙,在漆黑的夜色下,數千人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曹仁根本約束不住。再加上管道兩側不時飛出的亂箭,曹仁都要小心提防,根本就沒有精力顧及自己手下的兵卒。


    江東的兵卒這次可著實出了一口惡氣,南人無用的帽子已經壓了他們好長時間了,這一次雖說不是明刀明槍的拚殺,但在人數上,江東的兵卒確實要比曹仁少上一些,算得上以少勝多了。


    所以這些人殺的分外起勁,拚命揮舞手中的刀槍,將曹仁的兵卒一個個斬殺當場。


    曹仁好容易收攏了一些兵卒,衝破了徐盛的伏兵,向來路奔去。


    徐盛真擋不住曹仁,曹仁收攏的兵卒都是軍中最精銳的兵卒,大多數都是騎兵,速度快、武藝高,更何況還有曹仁這樣的猛人當先開路。


    不過徐盛依然冷笑一聲,帶著兵卒追殺曹仁去了。


    此時夜色正濃,曹仁扭頭觀看,很容易就能看到點點火光奔著自己追來,心中冷笑不已,曹仁不是輸不起,他也承認,周瑜有些手段,今天晚上殺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但曹仁覺得這沒什麽,自己輸得起。


    說實話,自己手下這八百精騎才是重中之重,戰鬥的精華所在。


    再說了,想用步兵追殺騎兵,真不知道徐盛怎麽想的,難道一場小小的勝仗就讓他們忘乎所以了嗎?


    但很快,曹仁就知道徐盛的打算了,官道上橫七豎八放著無數樹枝斷木,這些路障設置的極為簡陋,擋不住人,但擋住戰馬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曹仁那還不知道周瑜的想法,氣的破口大罵道:“周瑜小兒,無恥之尤……”


    曹仁這明顯就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看看江東的地理位置,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北邊是曹操集團,西邊是荊州劉表。至於自己飼養戰馬,別開玩笑了,江南要是能出產好戰馬,那還是江南嗎?


    無論是劉表還是曹操,都不會賣給孫策戰馬的,兩個人還沒傻到裏通外國,割肉飼虎的地步,孫策現在手下隻有三千多騎兵,所以周瑜對曹仁的八百匹戰馬勢在必得。


    曹仁雖然氣憤周瑜的小氣,但也無可奈何,隻能命令騎兵下馬而行,爬過了周瑜設置的路障。


    還好周瑜為了穩妥起見,怕拿捏不好時間,大火燒光了路障,並沒有在路上上放火,不然的話,別說戰馬了,人都夠嗆能逃迴去。


    得了七百餘匹戰馬的周瑜自然是喜笑顏開,為什麽是七百餘匹呢,很簡單,曹仁的兵卒中總有小高手的,勉強能躍馬而過。


    接下來的兩天內,惱羞成怒的曹仁拋棄了一切陰謀詭計,猛攻周瑜的營寨。


    但在周瑜的運籌帷幄之下,江東的兵卒還是有驚無險的守住了營寨,牢牢的堵住了曹仁南下的步伐,與此同時,合肥的孫策也給周瑜帶來戰報,還有呂蒙的一千援軍,孫策信誓旦旦的告訴周瑜,五日之內,必定攻克合肥。


    “五日之內……”周瑜嗬嗬一笑,作為孫策的摯友,周瑜當然明白孫策的意思,就是讓周瑜小心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別出什麽閃失而已。


    周瑜看罷信件,踱步出了軍帳,來到營寨的高台之上,遙望著北方的曹仁大營。


    夕陽西下,晚風驟起,周瑜輕笑道:“將我的古琴拿來。”


    自有親兵給周瑜拿來古琴,點燃火盆、香料,周瑜手撫瑤琴,輕輕的撥動琴弦。


    就像忽然傳來一陣暖流,周瑜的琴聲如同和風拂麵,叫人心神具靜,悅耳的琴聲漸漸高昂起來,隱隱有一股金戈鐵馬的氣息,琴聲鏗鏘有力,仿佛要撕裂雲霄一樣,聽的人心神激蕩,隻想放聲長嘯。


    就當人們忍不住想要張口長嘯的時候,周瑜忽然按住琴弦,高昂激烈的琴聲戛然而止。


    唿嘯的北風刹那間寂靜下來,過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營寨上的旗幟忽然票動起來,旗角抖動,指向曹仁的營寨。


    “哈哈哈……”周瑜猛的站起身來,一陣長笑。


    知道周瑜計劃的徐盛、淩操也豁然起身,直勾勾的看著飄揚的軍旗,一臉驚異之色,雖然周瑜早就和他們說過五天之後會起南風,但兩個人心中總歸還是有些懷疑的。


    周瑜笑罷,沉聲道:“淩操聽令!”


    淩操揉了揉僵硬的脖頸,單膝跪倒在地,恭聲道:“淩操聽令!”


    周瑜神情肅穆,一字一句的說道:“今夜子時,你帶領兩千兵卒,攜帶引火之物,趕至曹仁寨前放火!”


    “諾!”淩操恭聲答道。


    “徐盛!”周瑜接著說道。


    徐盛也立即單膝跪倒在地,高聲應道:“末將在!”


    周瑜微微一笑,吩咐道:“淩操放火之後,曹營必定大亂,你帶領兩千兵卒殺入曹營,燒毀曹仁的糧草。不必和曹仁糾纏,直奔東方而走,我料過了子時,風向必定會轉向西方,你隻需在東方截殺曹兵即可。”


    “末將遵命!”徐盛激動的答道。


    “呂蒙……”周瑜又將目光轉向呂蒙。


    呂蒙也學著二人的樣子跪倒在地,恭聲應道:“請大都督吩咐。”


    周瑜猶豫了一下,這才慢慢說道:“呂子明!你現在就領兵兩千,趕赴曹營以北三十裏處設伏,如果曹兵在此處休息,你立即放火燒敵,如果曹軍不在此地休息,就地截殺曹軍,你可做得到?”


    呂蒙立即應道:“末將定然盡心盡力、拚死殺敵,不辜負大都督厚望。”


    “很好!”周瑜點了點頭,揮手道:“眾將各自準備去吧!”


    呂蒙今年二十餘歲,是孫策將領之中比較年少的,而這次周瑜卻將最後一擊的任務留給了呂蒙,可見周瑜對呂蒙的重視之心。


    有人要說了,呂布現在不是十分魯莽,不學無術嗎?和後來白衣渡江的呂蒙相差天地,周瑜怎麽會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呂蒙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火燒曹仁


    有句成語說的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其中的“士”說的就是呂蒙呂子明,傳說中呂蒙年少之時好遊玩、武藝,不願意讀書。但有一日呂蒙忽然頓悟,潛心求學,終於學的一身本領。


    魯肅見到之後便笑著對位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麽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非常快的意思。


    可以說,呂蒙是浪子迴頭的典型代表,但也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呂布這個人一定非常聰明。


    你讓一個傻子再刻苦讀書,高考也考不上清華北大的,就像苦逼的蜘蛛一樣,蜘蛛再刻苦碼字,也比不上羅貫中、吳承恩這些神人的。


    由此可見,呂蒙的天賦驚人。但凡天賦出眾之人,都不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周瑜才將最後截殺曹仁的重任交給了呂蒙。


    呂蒙接到了軍令,就點齊兩千人馬匆匆走了,徐盛、淩操也各自準備去了,高台之上隻剩下周瑜一人,豎立在夜空之下,星光熠熠。


    “唿……”淩操吐出一口熱氣,像賊一樣躡手躡腳,慢慢的靠向曹仁的營寨,其實他根本就沒必要這麽小心,殺人放火本來就是明目張膽的事,淩操隻是由於心理壓力過大,下意識為之而已。


    就算淩操再小心,還是被巡營的兵卒發現了,可淩操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隻覺得胸中通暢無比,高聲喝道:“引火……放箭……”


    指望幾個巡營斥候阻擋兩千人一起放火是不現實的,還沒等消息傳到大營之中,曹仁的營寨外圍已經燃起熊熊大火。


    古代的軍營都是用木材修建而成的,可沒有什麽鋼筋混凝土,燒起怎麽能用一個快字形容,曹仁根本就撲救不及。


    這絕對不是曹仁疏忽,古代紮營是很講究的,要考慮風向,水源,後勤,防禦等等等等,曹仁久經戰陣,當然也知道這些,特別是風向問題,前幾天刮得都是北風,曹仁根本就不怕周瑜放火,但曹仁卻沒料到周瑜早在五天之前就算計自己了,引火之物準備的十分充足。


    其實大火燒死的人真不太多,關鍵是濃煙導致的自相踐踏,最令曹仁氣憤的是自己的大營建的太好了。


    古代的軍營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外邊一圈柵欄,中間就是帥帳。


    實際上古代的軍營極其複雜,裏麵九曲連環,溝壑縱橫,箭樓、高台林立,來個外人都容易在裏麵迷路,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敵軍斥候摸營用的。


    如果在白天還好,曹營的兵卒在軍官的帶領下還能找到道路,但現在是晚上,而且四周都是烈火濃煙,兵卒找不到將領,將領找不到兵卒,曹營之中十分混亂,小兵要是能找到出路才怪呢。


    曹仁軍營之中都是刺耳的慘叫聲,和亂七八糟的撞擊聲。


    就在這時,徐盛帶領兩千兵卒殺了進去,徐盛帶的兵卒並不害怕迷路,他們早就有心理準備,按照一條直線殺出去就行了,至於到底能不能找到糧倉,現在已經不重要了,曹營中已經沒人顧得上救火了。


    “痛快啊……”徐盛暢快淋漓的大喝一聲,將手中的火把扔出去老遠,手中的鋼刀在火光的掩映下,畫出一道道赤紅色的光影,斬殺了無數兵卒。


    徐盛手下的兵卒也都亢奮起來,爆發出比平時高得多的戰鬥力,口中唿喝連連,殺的曹營兵卒哭爹喊娘。


    眼看就要殺出曹仁的大營,徐盛忽然見到一員曹將聲嘶力竭的唿喝著,徐盛當然能確定是曹將了,自己在曹營之中可沒有盟友,這名戰將這是曹仁的副將胡遵。


    徐盛厲喝一聲,縱馬一刀劈下,胡遵措不及防,被徐盛一刀砍到馬下。


    徐盛這一刀並沒有斬殺得了胡遵,但胡遵也沒能保住性命,徐盛身後的兵卒早就殺的興起了,根本就區分不開將領和小兵的區別,亂刀過後,差點沒講胡遵砍成肉泥,都沒人拿著胡遵的頭顱領功,隻可惜了胡遵副將的名頭。


    縱馬出了曹營,徐盛長出了一口氣,迴頭一看,曹仁的營寨已經變成一片火海,火光中人影綽綽,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穿。


    曹仁急的兩眼通紅,眼淚橫流,呃……說熏得也可以,提著大刀直奔北方殺去,是的,這個殺字並沒有錯,曹仁殺的就是自己的兵卒,不然的話,他根本打不出一條通道。


    悲憤之間,曹仁正好碰見牛金,急忙大聲喊道:“牛金,快與我開道……”


    牛金的武藝雖說比不上曹仁,但力氣卻不比曹仁差上多少,二人各持刀槍,一路上挑飛了無數柵欄鹿角,累的氣喘籲籲,終於來到營寨之外。


    看到沒有追兵,牛金這才有機會喘了一口氣,急聲道:“大將軍(曹仁擔任過的官職:鎮南將軍,大將軍,大司馬),現在怎麽辦?”


    曹仁略一思索,皺眉道:“現在我軍大寨皆被吳軍燒毀,糧草軍械盡失,此地不可久留,速迴壽春就糧才是。”


    牛金急道:“那厲鋒將軍(曹洪的官職)怎麽辦?”


    “唿……”曹仁吐了口濁氣,手中的大刀猛的往地上一頓,發出“嗆……”的一聲,眯起眼睛,咬牙切齒的說道:“如曹洪能堅守十日,某必定領兵迴轉,如曹洪守不了十日,那就看他的造化吧。”


    說罷,曹仁招唿一聲,撥馬向壽春而去。


    能跟上曹仁的兵卒也都跟在曹仁身後,趕向數百裏開外的壽春。


    大約走了三四十裏,天色漸明,曹仁的兵卒終於走不動,一個個餓的頭暈眼花,兩腿直打晃,哀聲不已。


    曹仁也累得差不多了,昨夜曹仁和牛金挑開柵欄、鹿角等障礙,也耗費了不少體力,於是下令全軍休息一下,挖些樹皮草根等物果腹。


    第二百三十五章進退兩難的曹操


    借機會查點了一下人數,曹仁發現,昨夜一戰,足足損失了一萬多兵卒,當然徐盛和淩操是不可能斬殺如此多兵卒的,大多數兵卒都死在自己人之手,還有一些兵卒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曹仁也沒有時間四處尋找。


    曹仁選擇休息的地方挨著一處樹林,這不是曹仁沒記性,而是曹仁也需要引火燒飯,沒有木材燒什麽?


    可曹仁卻不知道,呂蒙此刻就埋伏在樹林裏。


    呂蒙身邊的副將低聲說道:“呂將軍,我們現在不殺出去嗎?多好的機會啊!”


    呂蒙陰陰一笑,低聲道:“再等一會兒,等到曹仁他們做好了飯我們再去,讓他們光能看,吃不到,氣死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