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用多長時間,徐晃就衝到烏桓將領跟前,連同數名虎騎,將烏桓將領斬於馬下,失去指揮的烏桓騎兵立即崩潰,開始四處奔逃。


    除了徐晃統領的虎騎,曹純、周泰、甘寧三人立即就展開追殺行動,而趙雲訓練的準白馬義從,也在追殺敵軍之時,第一次使用弓箭殺敵,騎射的威力在追殺中顯露無疑。


    正麵射箭要比在馬上轉身射箭容易的多,而且李重的戰馬吃的都是草料,一個個膘肥體壯,就算李重的騎兵騎術稍差,也能跟上烏桓騎兵,所以甘寧、周泰二人的追殺行動戰果頗豐。


    到最後,三千烏桓騎兵隻有不到五百人逃出生天,不知所終,而且這五百烏桓騎兵還都疲憊不堪,不少人身上還帶著輕傷,戰馬也沒有一點果腹之物,能不逃迴界橋還是問題。


    打了勝仗自然要分贓,兩千匹完好無損的戰馬二一添作五,李重和曹操個占一半,皆大歡喜。


    而受傷的烏桓騎兵則很幸運,甘寧和周泰依照李重的人道主義精神,一刀梟首,給他們留了一個痛快的死法。


    本來徐晃和曹純還想留些俘虜,可看到李重騎兵嫻熟而又急切的殺俘動作,知道勸也沒用,立即就閉上嘴巴。


    過了館陶縣,四個人很幸運,或者很不幸的避過了袁熙帶領的烏桓騎兵,有驚無險的迴到界橋。


    曹操得知殲滅了近三千烏桓騎兵,還帶迴了一千最緊缺的戰馬,自然十分高興,請周泰和甘寧二人吃了頓酒宴,這才放二人迴營。


    雖然並沒有殲滅袁熙的三千烏桓騎兵,但曹操也初步達成了戰略目標,最起碼,袁紹再想要斷自己的糧道,就要考慮一下後果了。而烏桓騎兵也不是傻子,絕對不會願意執行這種危險任務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田豐定計


    更新時間:2012-09-16


    袁紹劫糧失敗,立即就召集眾將商議對策,中軍大營之中審配、田豐、郭圖等謀士匯聚一堂。


    袁紹歎了口氣,慢慢問道:“眾位也知道,此次劫糧卻被曹孟德算到,損失了近三千精騎,不知道眾位還有和良策禦敵?”


    田豐起身說道:“主公,屬下有一計,或許可以擊敗曹孟德。”


    “嗯!”袁紹眼睛一亮,急忙問道:“元皓請講。”


    和曆史上不一樣,袁紹此時對田豐還十分信任,並沒有怨恨田豐之意。


    田豐慢慢說道:“我的計策是,繼續劫糧。”


    袁紹點點頭,喃喃道:“確實是個辦法,曹孟德也不神仙,應該不會想到我們再次出手劫糧,或許可以殺曹孟德一個措手不及。”


    審配接口道:“元皓,此計不妥,曹孟德狡詐異常,絕對不會放鬆警惕,萬一再被曹孟德識破……反過來截殺我們,怕是要損失慘重啊!”


    袁紹聽了審配的話,眉頭一皺,低聲道:“元皓,審配說的不無道理,萬一再被曹孟德設伏截殺一次,我們的騎兵數量就占據不到絕對優勢了。”


    田豐看了審配一眼,輕笑道:“審正南所言不假,曹孟德確實狡詐異常,不過我們可以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定會騙過曹孟德。”


    袁紹急忙問道:“何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


    田豐走到地圖跟前,沉聲道:“主公,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曹孟德的形式,主公請看,曹孟德看似占據中原之地,潛力十足,但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中原是四戰之地。”


    田豐用手一指地圖的上方,接著說道:“諸位請看,如今曹孟德雖說與李子悔結盟,侵入冀州,但我軍依然占據青州、幽州、冀州等地,牽扯住了曹孟德大部分兵力,在這樣的狀況下,孫策、劉表、馬騰等人絕對不會放棄偷襲曹孟德的機會。”


    “所以,曹孟德一定不敢與我們在界橋長時間僵持下去,必然會尋求機會與我軍決戰,這樣一來,曹孟德不免就會心浮氣躁,所以我們一定要作出與曹孟德僵持的姿態,引誘曹孟德犯錯。”


    袁紹聞言點頭道:“此言不假,可元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也和曹孟德一樣,同樣靠不起,如今臧霸正在猛攻北海,我怕袁譚堅持不住啊!”


    “不錯,這是應為這樣,我們才能騙過曹孟德。”田豐揮手道:“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天,主公固守不攻,迷惑曹操,讓曹操誤以為我們想要與他僵持,再挑選一個恰當的時機,派出大軍南下青州,曹孟德會怎麽辦?”


    袁紹大喜道:“好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隻要我們守住界橋,袁譚得到援軍之後再擊敗臧霸,曹孟德必然要倉皇而退,到時候我們趁勢追擊,一舉擊敗曹孟德不在話下。”


    等到袁紹說完,審配卻疑問道:“元昊兄,你這個計策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想一想官渡,曹孟德不就是采用誘敵深入的戰術,才僥幸擊敗我軍的嗎,就算元皓的計策成功,可曹孟德退兵之時能不多加小心。”


    “再者。”審配搖頭道:“我認為曹孟德絕對不會上當,如果曹孟德也排出精騎支援藏霸怎麽辦,兩線開戰的話,曹孟德固然奈何不了我們,但同樣要陷入僵持啊,李子悔豈不是要在冀州站穩腳跟了。”


    對啊,袁紹立即醒悟過來,要是曹操不退軍,反而在青州和自己增兵開戰,那和在界橋開戰沒什麽區別啊。


    聽了審配的話,田豐卻哈哈一笑,朗聲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我這個計策才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青州的臧霸,也不是曹孟德退兵追殺,而是這裏。”


    說著話,田豐在地圖上重重一點。


    “館陶!”袁紹和審配齊聲叫道,麵露狂喜之色,就連一直和田豐關係惡劣的郭圖,也忍不住用羨慕的眼神看了田豐一眼。


    “不錯!”田豐右手握拳,在自己的掌心猛的一捶,顫聲道:“我們出兵青州,並然會路過甘陵,而我軍到了甘陵,立即沿感到殺奔館陶縣,攻克館陶,搗毀曹操的存糧,我看曹孟德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妙計!妙計!”袁紹撫掌大笑,同時心裏卻有些後悔,當初在官渡,自己就應該帶上田豐,或許能擊敗曹孟德也說不定呢。


    審配也大喜道:“元皓兄果真智慧通天,用兵如神,此計堪稱絕妙啊!”


    審配這話絕對不是吹捧,田豐此計確實防不勝防,步步殺機,確實如同田豐所說,袁紹靠不起,曹操更靠不起。


    袁紹好歹就曹操李重兩個敵人,還能勉力抵擋,而曹操則是四麵受敵,無論是馬騰還是孫策,都是虎狼之徒,估計早就整兵代發了,劉備投奔了劉表之後,也絕對不會放過咬曹操一口的機會。


    所以,袁紹一旦按兵不動,曹操隻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退兵,這樣一來,袁紹就可以趁勢追殺。


    第二,就是選擇和袁紹僵持,或者冒險進攻袁紹,而這樣一來袁紹就處在防守一方,眾所周知,防守一方占據地利,可以用少量兵力禦敵,那麽袁紹就可以用多餘的兵力支援青州的袁譚。


    必須要說明的是,李重能和曹操聯手抵禦袁紹的進攻,但李重絕對不會浪費兵力主動攻擊袁紹,這是三方都心知肚明的。


    所以袁紹至少能抽調三萬到四萬的軍隊支援袁譚,袁譚多了這些人馬,隻要不頭腦發昏,擊敗臧霸不在話下,這樣一來,曹操的徐州就岌岌可危了。


    而事實證明,能和臧霸僵持一年的袁譚,就算不如臧霸,那也差不太多,所以曹操一定不會坐視袁紹增兵青州。


    可無論曹操如何增兵青州,在速度上也絕對不會快過先行一步的袁紹,所以袁紹可以很從容的用這虛張聲勢、增援青州的三四萬人馬攻克館陶,再以逸待勞,擊敗沒有糧草供應的曹操援軍。


    第一百九十六章郭嘉破謀


    更新時間:2012-09-17


    再看曹操這邊的情況,截殺了三千烏桓騎兵,曹操自然非常高興,但同時曹操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袁紹好像有點被打怕了,一連幾天都偃旗息鼓,憋在大營裏休養生息。


    曹操十分多疑,當即就派出上百名斥候四處探查,嚴密監視袁紹的動靜。


    其實曹操也怕袁紹再次偷襲自己的糧草,出其不意這個道理曹操也懂,可大把的斥候迴來之後,稟報的內容都是一樣的,袁紹按兵不動。


    難道袁紹默認了現在的形式?曹操心中揣測,一想到這個可能,曹操就冒了一身冷汗,官渡之戰曹操打敗袁紹,一直追殺到南皮,可實際上曹操得到的好處有限,青州還沒打下來,冀州也沒打下來,幽州更沒打下來。


    曹操消滅的隻是袁紹的有生力量而已,到了現在,袁紹也隻丟了冀州的常山郡、魏軍、趙郡而已,就連巨鹿郡還在征戰之中呢。


    好處全讓李重得到了,算一下,曹操隻是將袁紹黃河以南的一小塊土地打了下來,和付出的代價相比,曹操真有些得不償失。


    而袁紹一旦按兵不動,曹操真就坐蠟了,曹操不是神,說起來曹操在官渡之戰的勝利都有些僥幸,要不是駐守烏巢的淳於瓊貪杯誤事,勝敗真的未可知也,而且曹操那十麵埋伏之計也就是背水一戰的翻版而已。


    最後曹操一狠心,那好吧,你不打我,那我就打你好了。


    於是曹操下令,夏侯惇、張遼出兵攻打袁紹的營寨,令曹操失望的是,夏侯惇和張遼雖然拚死衝殺,也攻不破袁紹的營寨,專注於防守的大戟士幾乎是無敵的。


    曹操失望的並不是夏侯惇和張遼攻不破袁紹的營寨,曹操還沒那沒天真,令曹操失望的是,就算夏侯惇和張遼敗了,袁紹也沒有出兵追擊。


    夏侯惇和張遼不是詐敗,就是真敗,而且返迴營寨還要經過張頜的河堤,可以說隻要袁紹派兵追殺,夏侯惇和張遼肯定會損兵折將。


    在這種必勝的情況下,袁紹都能按兵不動,豈是一個“忍”字能形容的。


    曹操也是人,也會有各種負麵情緒,焦躁不安等等,而這種情緒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手下的眾將,再影響到全軍的兵卒。


    此時曹操並不知道,田豐已經看出了自己大營之中的焦躁之氣,已經開始準備分兵甘陵縣了。


    田豐能看出曹操營中的焦躁之氣,並不是玄幻仙俠之類的望氣術,這也不需要什麽高深的修為指揮,就連一些久經沙場的普通兵卒都能感覺到一些莫名的氣息,比如有些老兵油子就能感受到,大戰爆發之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


    其中最常備被提起的就是殺氣,感應殺氣最簡單了,需要的隻是戰場的曆練廝殺而已,在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幾次就夠了。


    其實不光是田豐能看出來曹操營中這種焦躁的氣息,袁紹等人也都看得出來,就連曹操自己都能感受到。


    建安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袁紹忽然分兵三萬,取道甘陵縣,前去支援青州的袁譚。


    曹操是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得到這個消息的,立即就召集文武商議對策。


    首先要討論的就是袁紹分兵的意圖,曹操看了看郭嘉,卻發現郭嘉皺著眉頭、一言不發,隻能轉向荀攸問道:“公達,對袁紹分兵一事,你怎麽看?”


    荀攸沉思了半天,這才慢慢答道:“啟稟丞相,屬下認為,袁紹分兵支援北海的可能性很大。”


    “嗯!”曹操點了點頭,這是最正常的分析。


    “奉孝怎麽看?”曹操看著沉默不語的郭嘉,沉聲問道。


    郭嘉搖了搖頭,低聲道:“屬下還要想想,我總覺得袁紹這次分兵不是那麽簡單。”


    曹操又轉向劉曄問道:“子揚怎麽看?”


    劉曄答道:“我讚同公達的看法,袁紹應該是出兵青州,主公應該盡早派兵支援臧霸才是。”


    曹操皺眉道:“袁紹有八萬人馬,派出三萬支援袁譚,大營之中依然有五萬大軍,可我們能派出多少人馬支援臧霸,五千還是一萬?”


    曹操此話一出,帳中眾人立即搖了搖頭,麵露苦色,除去徐晃的運糧隊,曹操現在一共就有三萬五千人馬,而且大部分都是步兵,如果派出一萬以下兵卒前去青州,這點兵卒真不夠看。


    但如果分出一萬以上的人馬支援臧霸,那曹操的大營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完全就是兵力不濟的原因,不是曹操的戰略能力不夠。


    更令曹操苦惱的是,經過斥候探查,袁紹派到青州的三萬大軍,至少有一萬烏桓騎兵,而這一萬烏桓騎兵完全可以拋棄步兵先行一步,而曹操就算派出兵卒支援臧霸,缺少騎兵的曹操在時間上也來不及。


    同樣缺少騎兵的臧霸絕對擋不住這一萬烏桓騎兵,怎麽辦?


    曹操說出自己的顧慮,眾將立即表示讚同,這個道理很簡單,不就是兵貴神速嘛,領兵的將領誰不知道。


    可讚同歸讚同,知道歸知道,眾將也拿不出什麽良策應對,隻有夏侯惇提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用虎豹騎支援臧霸。


    曹操現在大約有四千虎豹騎將士,如果把這四千虎豹騎全部撥給臧霸,確實能抵禦一萬烏桓騎兵,可這樣一來,曹操留在界橋的軍隊就沒有騎兵力量了,沒有騎兵的軍隊,光是怎麽護衛糧草運送就是難題。


    袁紹完全可以將剩下的七千烏桓騎兵化整為零,四處騷擾曹操的糧道,甚至強攻都可以,騎兵在平原上對付步兵,特別是還要保護糧草的步兵,簡直是立於不敗之地,這樣一來,曹操一顆糧食都送不到界橋。


    而李重的後勤絕對支持不住供應兩家軍糧,退一步說,曹操也絕對不敢把糧草命脈放到李重身上。


    好毒辣的計謀,曹操迷上眼睛,心中暗道,袁本初啊袁本初,我曹孟德還是低估了你,想不到一個最簡單的分兵就將我曹孟德逼到進退兩難的地步,單難真要我冒險和你決戰嗎?


    趁著袁紹的三萬大軍南下青州,冒險和袁紹決戰,這是曹操的最後一個選擇,也是曹操最不願意作出的選擇。


    叫眾人散去,曹操迴到寢帳之中,點燃炭火,靠在榻上細細盤算如何說動李重共同出兵。


    如果單靠曹操自己的三萬五千軍隊,確實威脅不到袁紹的五萬大軍。


    可一想到如何說動李重,曹操就頭疼萬分,設身處地的想想,換做是自己都不會同意的出兵攻打袁紹的,無論勝敗,死傷慘重的結果都是注定的,李重怎麽看都像是個奸詐之徒,不會大仁大義到陪自己送死的地步。


    怎麽辦呢?曹操想了半天也沒想出辦法,心中忽然一動,忽然想起個問題來,那就是此次問計,郭嘉從頭至尾都沒發表任何看法,這不正常啊。


    想到這裏,曹操起身出了寢帳,直奔郭嘉的營帳而去。


    現在是申時,天色以晚,曹操來到郭嘉營帳的時候,已經昏黃的燈光在門縫中透了出來,看到守衛的兵卒,曹操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要出聲,自己掀起帳門,輕輕的走了進去。


    郭嘉正坐在爐火前麵,抱著膝蓋,身邊的桌案上放著一壺米酒,而郭嘉的眼睛則直勾勾的看著爐中炭火,也不知在想什麽,就連曹操進來都沒有發現。


    在火光的照耀之下,曹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郭嘉兩鬢的頭發都有些斑白了。


    曹操不免有些唏噓,鼻子發酸,想想自己剛認識郭嘉的時候,郭嘉才而是來歲,正是意氣風發,紙扇輕搖的美少年,可現在郭嘉已經兩鬢斑白,容華不在,要知道郭嘉到現在才二十九歲而已。


    “咳咳……”郭嘉忽然猛烈的咳嗽起來,憋得兩色漲紅,曹操急忙快步走到郭嘉身後,輕輕的拍打郭嘉的後背。


    郭嘉迴頭看了一眼曹操,有些艱難的笑道:“主公還沒就寢嗎?”


    曹操麵色不愉的說道:“奉孝你怎麽還不休息。”


    郭嘉並不答話,自懷中取出一個小巧的瓷瓶,打開瓶塞,倒出一粒紅色的藥丸,含到嘴裏,伸手取過酒壺,一飲而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