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卻不知道王允差一點自投羅網,王允被貂蟬一腳踢傷了下身,留在長安,心中十分恐懼,無奈之下,拋棄了司徒的名聲,裝作乞丐,逃得一條生路。等到長安安定下來,王允混出城去,心中盤算投靠哪位諸侯。


    說起來王允還有些忠君愛國的心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曹操和李重,這兒人當年追殺董卓盡心盡力,被王允劃到忠臣良將的一方,略一思索,王允覺得李重實力太過弱小,出身也不高貴,於是投奔曹操去了。


    李重好容易安慰了蔡琰,這才叫叫人給蔡琰送上吃食,自己陪著小蘿莉吃了頓晚飯,這才迴到房中休息。


    光陰似箭,轉眼間到了九月麥熟之際,李重和眾人商議之後,決定出兵攻打馬邑,搶收軍糧。


    這一次李重依舊帶領三千五百人的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李重親自率領,三千人攻打馬邑,另一路則由太史慈統領,切斷陰館的援軍,這是太史慈的老本行了,太史慈做得輕車熟路。


    秋高氣爽,行軍十分愜意,不到三天,李重就到了馬邑境內。此時斥候前來相報,馬邑縣令領兵一千前來應戰,李重急忙停下腳步,叫全軍戒備。


    李重所在之地十分荒涼寬闊,正適合兩軍交戰,李重兵力占優,於是排出了一個極具攻擊力的陣勢,兩翼張開,各一百騎兵壓陣,分別由廖化和蔣欽帶領,中軍兩千人,全都是步兵。


    這是一個類似鶴翼陣的陣勢,隻要兩軍交戰,廖化和蔣欽就會帶領騎兵衝擊敵軍的後陣,然後兩翼合圍,全殲敵軍。


    當然這隻是李重一廂情願的想法,具體情況還要開戰才能看得出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馬邑縣令帶領著一千兵卒前來應戰,李重站在高處望去,卻見到馬邑守軍步履躊躇,心中十分得意,心道:我看你們還怎麽死守。


    馬邑的守軍確實不想出來應戰,但卻沒有辦法,他們真要是躲在城牆後麵死守不出,李重割完麥子,都有調頭就走的可能,這年頭隻要有糧食不怕吸引不來流民。而且李重把糧食都搶走了,馬邑的百姓吃什麽,喝西北風嗎?


    雙方列開陣勢,馬邑縣令策馬來到陣前,說了一大堆廢話,無非就是上次的的事情純屬誤會,都是楊醜挑撥離間等等,不過馬邑縣令還是表達了歉意,表示如果李重願意退兵的話,馬邑縣願意出糧食五千石,來化解這段恩怨。


    李重細細盤算了一下,忽然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白得五千石糧食,不過李重卻不能留下後患,想到這裏,李重當即提出條件,撤軍不是不行,但馬邑縣令必須再派出五百軍隊隨同李重攻打陰館。


    這五百不光是投名狀,還是人質,隻要有這五百人在手,馬邑縣令就算有什麽想法也要掂量一下。


    此時的馬邑縣令卻是進退兩難,答應了李重的條件,那就必定會和楊醜翻臉,不答應李重的條件,馬上就會兵戎相見,看看李重的軍容,馬邑縣令心中哀歎不已。


    第七十二章轉攻陰館


    更新時間:2012-07-16


    馬邑縣令無奈之下,隻能和副手商議如何行事,馬邑縣令的副手是個粗人,平時隻知道聽令行事,隻不過為人愚忠,所以馬邑縣令才選他作為副手,統領軍隊,其實問他就是急病亂投醫。不過今天副手確實說出了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楊醜不是還遠著呢,先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吧!


    馬邑縣令一想也是,就先投降了李重吧,萬一李重打輸了,大不了再投降楊醜。


    隻是馬邑縣令還是覺得麵子上有點過不去,這大張旗鼓的前來應戰,一箭沒放就投降了,有點說不過去啊。


    怎麽辦呢?有了!馬邑縣令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大聲喝道:“讓我們投降可以,但我有個條件,必須擊敗我的副將。”


    李重聞言大喜,急忙衝著周泰說道:“幼平,就看你的了。”


    周泰舔舔嘴唇,抱拳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然將敵將的人頭奉上。”


    “不行……”李重大驚,急忙說道:“幼平,此次出戰、戰敗敵將即可,千萬不要傷了敵將性命。”


    李重在這裏叮囑周泰手下留情,殊不知馬邑縣令也同樣在叮囑手下的副將,隻許輸、不許贏,裝裝樣子即可,打上幾招就可以了,想了想,又加了幾句台詞。


    周泰和馬邑縣令的副將提馬來到戰場中心,相互通過姓名,就假惺惺的戰到一處,


    李重看的一捂眼睛,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隻見周泰怒目圓睜,高舉手中大刀,一副要將敵將劈成兩半的樣子,而馬邑縣令的副將手持長槍,橫眉怒目,一看就是要將周泰捅成馬蜂窩。


    然而雙方的下一個動作卻叫眾人驚掉一地眼球,周泰大刀下劈,勢若清風,沒錯,就是勢若清風,李重甚至懷疑這一刀連根草棍都砍不斷,事實證明李重的判斷是對的,馬邑縣令的副將長槍向上一架,真就跟舉著一根草棍沒什麽兩樣。


    刀槍相交,連一絲聲響都沒發出,二人對視一眼,慢悠悠的戰到一處。


    “都是好演員啊!”李重看著兩個人的慢動作,心中讚歎不已,隻想大喊一聲:“卡!”


    雙方戰了大約……不知道幾招,馬邑縣令的副將撥馬便走,口中大叫:“周泰厲害,某家不是對手……改日再戰。”


    周泰“得勝而歸”。李重斜著眼睛看了周泰幾眼,心說難道周泰也是穿越的,還是巴塞羅那拉嗎西亞影視基地畢業的。


    馬邑縣令宣布投降李重,撥出五百兵卒和李重攻打陰館,李重看到這五百人心懷忐忑,當即表示絕不把這些人當做攻城的炮灰,這五百兵卒才放下心來,李重又宣布了一下自己軍隊的優厚待遇,轉眼間這些吃不飽飯的兵卒就士氣大震,恨不得立即殺入陰館,領取軍功賞賜。


    帶著新收的五百兵卒,李重轉道陰館,和太史慈會和之後,直撲陰館城下。


    令李重失望的是,楊醜並沒有出城迎戰,估計是城內的存糧豐厚,並不害怕損失一年的糧食,當然也有可能是楊醜膽小,不敢出城迎戰。


    到了城下,李重叫眾將安營紮寨,砍伐樹木,製造工程器械。過了三天,李重這才安排攻城。


    南門是李重主要攻擊的目標,剩下的三麵城牆都是佯攻,牽製一下守軍的兵力而已,不過如果有機會,李重不介意佯攻變真打。


    首先出動的是帶著大盾的二百弓箭手,推進到五十步之後,這些弓箭手就開始用箭矢壓製城牆上的守軍。太史慈帶著精騎在弓箭手後麵壓陣,防止楊醜派兵突襲,這也是李重敢讓弓箭手靠近城牆的原因。


    步兵隨後開始抬著雲梯靠近城牆,隨著戰鼓之聲,戰場上喊殺聲四起。


    城頭箭矢如雨,步兵舉著盾牌,豎起雲梯,拚死向上攀爬,不時有中箭的兵卒慘叫著跌落下來。


    “轟……轟……”撞擊城門用的終於到了城門口,巨大原木開始撞擊城門,發出沉悶的響聲。


    程昱側耳傾聽了一會,對李重說道:“主公,城內已經把城門用磚石封死了,還是叫人退下吧!”


    李重點點頭,叫人立即傳令下去。過了一個時辰左右,李重發現城頭開始有援兵出現,這些援兵身上的衣衫很幹淨,一眼就看得出來。李重急忙叫過幾名兵卒,吩咐他們快速看看別的城牆,看看上麵的兵卒有沒有減少。


    片刻之後,兵卒迴來稟告,另外三處城牆上收兵確實有所減少。


    程昱聞言抱拳道:“主公,程昱有一計可破陰館。”


    “說來聽聽?”李重問道。


    程昱指著城頭的兵卒說道:“主公請看,現在我軍攻勢正急,陰館肯定沒有預備隊,這才在別的城牆抽調兵卒,兵書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現在主公動用戰馬,轉移步軍攻打北門,陰館的守軍必然來不及迴防,如此一來,我軍定可攻占北城牆。


    李重聞言默不作聲,輕輕的搖了搖頭,周泰卻很是讚同程昱的話,接口道:“主公,程大人所言甚是,周泰願率五百兵卒前往,倘若攻不下北城牆,周泰提頭來見。


    李重眉毛一挑,厲聲喝道:“周泰聽令。”


    “末將聽令!”周泰急忙應道。


    李重環視戰場一周,方緩緩說道:“周泰,馬上傳令下去,今日酉時,必須攻下陰館,否則全軍處斬,你親自帶人督戰,但有後退一步者,立斬!”


    “末將遵命!”周泰愣了一愣,這才領命而去。


    程昱卻有些奇怪,平日李重並不是個剛愎自用的人,為何今日卻不聽自己計策呢,程昱仔細思索了很長時間,也沒發現自己的想法有什麽破綻,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


    李重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彌漫著血腥味道的空氣,這才沉聲說道:“程公,不是我李子悔剛愎自用,不聽人言,而是我要練出一隻精兵,一支能打血戰的精兵,而不是一支隻能打順風仗的驕兵,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有些時候,不要依靠什麽計謀,必須要拚命,要拿鮮血去換取勝利。”


    “不是我李子悔自吹自擂,我想要攻克陰館易如反掌,楊醜現在還不知道馬邑已經落到我的手中,最簡單的計謀就是派遣馬邑的兵卒前去詐降,偷開城門。另外、挖地道,製造井闌,這些方法都可以攻克陰館,但我就不用,我手下的兵卒,必須敢打、能打、也必須要打血戰。”


    程昱聞言渾身一震,看了李重良久,這才緩緩彎下腰身,恭聲說道:“主公深謀遠慮,程昱拜服!”


    求收藏啊求收藏!


    第七十三章周泰搏命奪陰館(求收藏!)


    更新時間:2012-07-16


    自早上開始攻城,到了下午,李重統計一下,發現死傷了近千兵卒,心中十分惱怒,卻也沒有任何舉動,隻是在那裏沉思。


    看看過了申時,周泰再也忍不住了,跳下戰馬,找來一麵大盾,身披三重重甲,直奔城頭衝去。李重急的得大喊,周泰卻充耳不聞,氣的李重破口大罵,當即下令全軍攻城,一個預備隊都不留,以便掩護周泰的動作。


    周泰不是沒聽到李重的唿喊,但那個年代的武將都差不多,極其相信自己的武勇,而且好勝心極強,至少周泰就認為自己的武藝不比太史慈差,而且周泰現在是護衛的身份,沒有拿的出手的功勞,將來怎麽獨自領兵打仗。


    此時戰場就像開了鍋一樣,李重的四千軍隊發瘋一樣衝向城牆,沒有辦法,李重那一句“全軍皆斬”太可怕了,沒讓敢把軍令當做兒戲。


    周泰身披重鎧,用盾牌護住腦袋,頂著頭頂的亂箭爬上雲梯,“轟……”一顆數十斤重的雷石唿嘯而下,周泰大喝一聲,舉著盾牌向外一磕,就聽到“咚……”的一聲,雷石翻滾著從周泰的身邊落下,砸的地麵一顫。


    周泰本來就身披數十斤的重鎧,再加上體重,被雷石巨大的衝擊力一壓,腳下的雲梯橫撐“哢吧”一聲斷裂開來,周泰身子一沉,差點沒掉到地上。


    李重在遠處看的不是十分清楚,為周泰要掉下雲梯呢,手心攥出一把冷汗,看到周泰穩住身形,急忙傳令:太史慈、蔣欽速速用弓箭支援周泰。


    看到傳令兵匆匆而去,李重暗罵自己笨蛋,怎麽就忘了製造一個望遠鏡呢?沒有玻璃還沒有水晶嗎?


    周泰剛穩住身形,就被一群弓箭手盯住了,沒辦法,能頂住雷石的猛人確實太顯眼了,不被亂箭齊射才怪。


    十餘支勁箭齊齊瞄準了周泰,周泰仗著身上的鎧甲厚重,怡然不懼,連格擋的姿勢都沒做出,自顧向上攀爬,任由這十餘支勁箭射到身上,三層重鎧不是一般的弓箭能射透的。


    “叮叮當當”一陣亂響過後,隻有兩支勁箭插在盔甲的縫隙之中,其餘的箭矢都被震落到地上。


    看到箭矢沒有效果,立即就有軍官指揮用火油、雷石對付周泰。


    雷石還好一些,周泰靠著蠻力能抵擋得住,但是火油任你武藝再高也沒有用,這東西燒起來六親不認,沾到身上不死也得脫層皮。


    聽到頭頂的喊聲,周泰就要跳下雲梯躲避火油,就在這時,太史慈和蔣欽雙雙趕到,兩支勁箭交錯著射上城頭。


    周泰大喜,憑太史慈和蔣欽的箭術,掃蕩自己頭頂的守軍那是吹牛,但專門射殺投擲火油雷石的兵卒卻一點問題也沒有。


    沒有了後顧之憂,周泰幾個縱躍就到了城頭,用盾牌撥開襲來的兵刃,周泰大喝一聲跳上城頭,揮刀連砍,頓時砍翻了十餘名兵卒。


    蔣欽和周泰關係極好,見到周泰衝上城頭,衝著太史慈說道:“子義,你幫我觀敵,我上城牆去幫幼平。”


    太史慈點頭答應,蔣欽也換了一身鎧甲,爬上城頭。


    周泰和蔣欽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燈,城頭上的守軍就像飛蛾,將二人團團圍住。周泰緊咬牙關,手中的鋼刀舞成一道光幕,護住身邊方圓三四米的距離,以便攻城的兵卒能有落腳之地。


    蔣欽也不示弱,撿起一杆長槍四處亂捅,幫著周泰分擔壓力。


    這樣一來,其餘的攻城兵卒卻是壓力大減,不多時城頭上就多出了十餘處戰團,陰館已經岌岌可危。


    “嘣……”的一聲,周泰手中的鋼刀終於承受不住連續的撞擊,斷成好幾節,周泰一咬牙,用盾牌護住身前,猛的向前撞去,“砰……砰……砰……”一連串的悶響過後,好幾名兵卒被周泰撞得骨斷筋折,吐血而亡。


    周泰趁勢扔掉盾牌,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竄入人群之中,在地上撿起一柄鋼刀,猛的一旋身,刹那間,周泰身邊就有三四名兵卒被砍成兩節,鮮血撒了一地,內髒四處飛濺,粘在身上擦都擦不掉,令人作嘔。


    被腰斬的兵卒一時間不得死,在地上慘嚎不已,拚命的向友軍爬去,在城牆上留下一道長長的血印。


    周泰的形象更加恐怖,身上全是鮮血,刀上還掛著一截腸子,腸子的另一邊還在一名被腰斬的兵卒肚子裏,被腰斬的兵卒抓起地上的內髒,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拚命地往腹腔裏塞。


    周泰都看不下去了,身子向後一動,正好扯動這名兵卒的腸子,剛被塞進腹腔的內髒稀裏嘩啦的淌了出來。


    圍觀的兵卒愣了一下,終於壓製不住心中的恐懼,大喊一聲四散奔逃了。逃跑是具有傳染性的,這邊的兵卒一跑,別處的兵卒也不由自主的跟著跑下城牆,城牆上的軍官根本就無計可施,隻能跟著潰敗的軍隊跑下城牆。


    攻城的的軍隊立即蜂擁而入,陰館徹底失守。


    楊醜看到大勢已去,也顧不得家人了,帶著數十名親兵打開西門,落荒而逃,投奔晉陽張揚去了。


    楊醜一逃,陰館立即陷入群龍無首的地步,隨著李重的大隊人馬殺進城內,陰館的守軍紛紛放下兵刃,跪倒投降。


    出榜安民之後,李重立即統計損耗情況,此戰共戰死兵卒三百餘人,重傷百人,輕傷者不計其數。這就是打硬仗的代價,李重前前後後經曆了十來次戰鬥,傷亡加起來都沒這次損失嚴重。


    看到軍卒們士氣有些低落,李重立即召集全軍訓話。


    “這一次你們戰死了許多袍澤對不對,你們很傷心,我也很傷心。”李重看著麵前的兵卒,拍著胸口喊道。


    “作為一名軍人,征戰沙場是你們的本分,打仗沒有不死人。作為你們的主公,我也會盡到一個主公的責任……陳琳!”李重高聲喊道。


    “下臣在!”陳琳立即來到李重身邊應道。


    李重指著麵前的軍卒說道:“你立即清查戰死的兵卒,繼續給他們的家人發放軍餉,家有子嗣者,軍餉一直發放到幼子成年,沒有子嗣的,軍餉發放給妻子,如妻子改嫁,一次性發放十年軍餉。”


    “重傷者,餉銀照例發放。”


    頓了頓,李重接著說道:“戰死軍卒如果是獨子,父母官府養之!如有克扣戰死士卒軍餉者,立斬”


    陳琳立即恭聲道:“諾!”


    李重話音一落,兵卒們立即歡唿起來,李重的話打消了他們唯一的顧慮,亂世之中,這些兵卒並不怕死,他們怕的是自己死了,老婆孩子怎麽辦、父母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