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鍾哲的百般勸阻甚至是苦苦哀求之下,吉喆最終打消了孤身獨闖一線天的念頭,因為理智告訴他,這個時候他如果帶傷進入原始森林,無異於自尋死路。
下山的路變得輕鬆多了,鍾哲走在前麵開路,後麵緊跟著思琪,她時常迴過頭拖一把眉頭緊鎖的吉喆,杜鵑則走在最後麵,她與吉喆一樣對琪琅山顯得戀戀不舍,路過青雲瀑時杜鵑掉隊了,等她再趕上來的時候,臉上變得濕漉漉的,不知道是泉水還是淚水。
“咦,狗呢?”,半道上思琪發現那條兇巴巴的狼狗不見了,剛剛在琪琅廟裏的時候它還朝著思琪咆哮了兩聲,嚇得她連忙躲到了鍾哲的身後。
“早下山去了,現在的狗也金貴了,得要人伺候才行”,鍾哲笑著搖了搖頭。
“鍾大哥,你要不想伺候的話就殺了吧,晚上我們三個人吃狗肉火鍋”,思琪狂咽了一下口水。
“吃,吃,吃,就知道吃”,鍾哲輕拍了一下思琪的頭,爽朗地笑了起來,“要是把這狗殺了,山下的那幫老夥計們非要我填命不可,這狗我可是借來的,你要想吃狗肉火鍋啊,迴頭到鎮裏我請你吃好了,咱琪琅鎮的狗肉可是一絕啊”。
兩人一問一答在山道上留下了一路的笑聲,連吉喆也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來。
下山後鍾哲力勸吉喆到鎮醫院療傷,不過被吉喆客氣地拒絕了,而思琪則有些迫不及待地想離開青雲村,並不是她被嚇怕了,而是她現在急需洗個熱水澡再換身幹淨的衣服,敬老院裏可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在與吉喆作了個再見的約定之後她跳上了鍾哲的三菱帕傑羅。
“傷得重嗎?”,杜鵑跟著吉喆進了他的宿舍。
“還行”,吉喆洗了把臉,又將絞幹的毛巾遞給了杜鵑,杜鵑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接了過去。
“讓我看看行嗎?”,杜鵑輕聲說道,眉間流露出一絲愧疚。
“有什麽好看的,你又不是醫生”,吉喆邊說邊解開了被撕破的上衣,正準備繼續脫的時候又停了下來,他可沒有在女人麵前換衣服的習慣。
“那姑娘不錯,就是有點小孩子脾氣”,杜鵑歎了口氣後說道。
“先別說這個了”,吉喆給杜鵑遞了杯水,然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我昨天交待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交辦的事?
其實就是昨天傍晚在琪琅山上時,吉喆委托鍾阿大帶給杜鵑的那張紙條,思琪曾經好奇地看了看,不過她根本看不懂,漢字確實是漢字,但字與字之間根本連不到一起,整得跟個天書一般。
原因很簡單,因為吉喆寫的是江州方言的漢化版,除了江州人之外,外人休想理解其中的意思,就連杜鵑這個江州人剛開始也看不明白。
在紙條裏,吉喆除了告訴杜鵑他將留在山上過夜之外,還特意交待讓杜鵑查一下村長淩山在不在村裏,如果不在,什麽時候離開的,又去了哪兒。
吉喆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把刀的意外出現,也就是那把刻著“1644”的短刀,那把在鬆樹林裏刺瞎狗熊右眼的短刀,到了晚上吉喆才最終肯定這把刀是野人的。
野人會用刀,這一點吉喆並不感到奇怪。
綜合現有的情況來看,琪琅山野人的進化程度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智人,而區別人與動物的主要標準就是會不會使用工具,既然野人的進化程度這麽高,它會用刀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野人為什麽會有刀?會有這把“1644”的短刀?這才是最令吉喆疑惑的地方。
野人自己打造刀具?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排除了這一點之後,就剩下了兩種可能。
其一,這把刀是它無意間在某個地方得到的,撿來的或者是偷來的搶來的;
其二,這把刀是有人提供給它的。
經過再三思慮之後,吉喆更傾向於後者,也就是這把短刀是某個人交給野人的,照此推理下去,這個提供短刀的人一定與野人之間有著某種極為密切的關係,說不定琪琅山野人就是他(她)伺養的。
昨天在鬆樹林裏撿到短刀的時候,吉喆曾經懷疑打傷狗熊的是人,但經過鍾阿大那一聲“打鬼”之後,鬆樹上的異常響動又令吉喆產生了動搖。
人不可能會有那麽好的身手,能在濃密的樹冠上行走跳躍,而且速度奇快如履平地,所以他才將疑點集中在了野人身上,從而也就有了吉喆佯裝傷勢嚴重,非要留宿琪琅廟,用這把短刀作誘餌企圖釣出野人這一幕大戲。
事實證明吉喆的推理是完全正確的,果然當晚野人就溜進了琪琅廟裏偷刀,結果暴露了它的真麵目。
吉喆之所以讓杜鵑查一查昨天淩山的行蹤,就是為了查明這把短刀的來源,是否與村長淩山有關,因為據杜鵑所說,淩山也有一把這樣的短刀,吉喆後來也試探過他,基本上可以肯定。
說白了吉喆就是想初步求證一下野人的刀與淩山的刀是不是同一把,如果是的話那就好辦,隻要揪出淩山就可以破解琪琅山的野人之謎。
如果不是的話這問題可就大了去了,大得連吉喆都不敢繼續往下想了。
“昨天天沒亮我就發現他出門了,一整天都不在村裏,接到你的條子後,我也到處打聽過,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杜鵑迴憶道。
吉喆:“大概幾點出門的?”。
杜鵑想了想之後說道:“不到五點,那時天還沒亮呢”。
由於杜鵑一直都住在淩山的家裏,所以比較了解他的行蹤,據杜鵑迴憶,昨天早晨她還在睡覺,但被一陣開門聲所驚醒,起床後才發現大門開著,而淩山已經不在家裏了。
晚上的時候她從鍾阿大手上接到了紙條,便立即四處打聽淩山的行蹤,不過全村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哦對了”,杜鵑突然想了起來,“後來有一個學生家長反映,說是昨天早晨看到淩山去了淩之浩的家裏”。
吉喆:“淩之浩?他迴來了?”。
淩之浩是青雲村的赤腳醫生,據說醫術高明,擅長接骨,因而四處遊醫為人治病,十天半個月都難見蹤影。
杜鵑:“是的,那個家長就住在淩之浩家的隔壁,後來他看見淩山和淩之浩一起出了門,好象走得很匆忙”。
“很匆忙?那麽淩之浩晚上迴來了沒有?”,吉喆連忙問道。
杜鵑:“應該沒有吧,我昨天去問的時候都已經快八點鍾了,要不我現在帶你去看看?”。
“不用了”,吉喆搖了搖頭:“淩之浩在不在無關緊要,我隻要知道淩山不在就行了”。
“吉老師,難道你懷疑淩山……”,杜鵑小心翼翼地看了吉喆一眼。
吉喆:“嗬嗬,杜老師,我聽到一個傳言,說你與淩山關係曖昧”。
杜鵑一聽騰地就站了起來,她紅著臉剛想辯解,不過被吉喆揮手製止了。
吉喆笑著說道:“這個傳言據說在你剛來青雲村不久就有了,嗬嗬,傳得很玄乎啊,不過昨天我還是讓你幫我調查淩山,你知道為什麽嗎?”。
杜鵑感激地看了吉喆一眼,紅著臉輕聲說道:“因為你不相信這個傳言”。
“對”,吉喆笑容可掬地說道:“不但不信,甚至我認為你也在調查淩山,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我……”,杜鵑一時語塞,紅著臉低下了頭。
“我知道你不會承認的,不過不要緊,反正我就是這麽認為的,至於那些傳言我從來就隻當是放屁,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你和淩山根本不是一路人,所以我才會讓你幫我調查淩山,而不擔心你會向他告密,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吉喆仍然是滿麵笑容。
青雲村關於杜鵑和淩山之間的傳言由來已久,現在包括小學生都知道這個傳言,而且相信的人很多,所以吉喆在報到的第一天就發現老師們對杜鵑似乎很是不屑一顧,因為這個傳言的存在致使杜鵑在青雲村的形象並不好,反倒是吉喆初來乍到便受到了村民們的尊敬。
所謂“三人成虎”,吉喆也曾經動搖過,不過細想之下他還是否認了他們間的這層關係,這源自於他的觀察和推理。
淩山是個老鰥夫,自從95年因生了“猴娃”後,他的妻子便精神失常而後就失蹤了,十年來淩山從未再娶,而杜鵑一個漂亮的都市年輕少婦,卻一直都住在淩山的家裏,本來同住的還有一個男老師,不過據說這個男老師晚上很少在青雲村留宿,經常騎摩托車迴琪琅鎮居住,而今年這位男老師因受不了青雲完小的教學條件已經辦了離職手續,正好給吉喆騰出了一個位置。
一個中年鰥夫,一個年輕少婦,兩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不鬧出點兒緋聞才怪了。
但讓吉喆奇怪的是,杜鵑明知道男女有別,而且也知道這個傳言,卻仍然堅持要住在淩山家裏,即使在那位男老師離職後,她仍然堅持一個人與淩山同處一屋,這很不符合常理。
所以吉喆得出了兩個推測。
其一,傳言是真的,淩山和杜鵑的確關係不正常。
其二,傳言是假的,但杜鵑別有所圖。
吉喆堅信後者,所以才決定與杜鵑一起合力調查淩山。
下山的路變得輕鬆多了,鍾哲走在前麵開路,後麵緊跟著思琪,她時常迴過頭拖一把眉頭緊鎖的吉喆,杜鵑則走在最後麵,她與吉喆一樣對琪琅山顯得戀戀不舍,路過青雲瀑時杜鵑掉隊了,等她再趕上來的時候,臉上變得濕漉漉的,不知道是泉水還是淚水。
“咦,狗呢?”,半道上思琪發現那條兇巴巴的狼狗不見了,剛剛在琪琅廟裏的時候它還朝著思琪咆哮了兩聲,嚇得她連忙躲到了鍾哲的身後。
“早下山去了,現在的狗也金貴了,得要人伺候才行”,鍾哲笑著搖了搖頭。
“鍾大哥,你要不想伺候的話就殺了吧,晚上我們三個人吃狗肉火鍋”,思琪狂咽了一下口水。
“吃,吃,吃,就知道吃”,鍾哲輕拍了一下思琪的頭,爽朗地笑了起來,“要是把這狗殺了,山下的那幫老夥計們非要我填命不可,這狗我可是借來的,你要想吃狗肉火鍋啊,迴頭到鎮裏我請你吃好了,咱琪琅鎮的狗肉可是一絕啊”。
兩人一問一答在山道上留下了一路的笑聲,連吉喆也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來。
下山後鍾哲力勸吉喆到鎮醫院療傷,不過被吉喆客氣地拒絕了,而思琪則有些迫不及待地想離開青雲村,並不是她被嚇怕了,而是她現在急需洗個熱水澡再換身幹淨的衣服,敬老院裏可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在與吉喆作了個再見的約定之後她跳上了鍾哲的三菱帕傑羅。
“傷得重嗎?”,杜鵑跟著吉喆進了他的宿舍。
“還行”,吉喆洗了把臉,又將絞幹的毛巾遞給了杜鵑,杜鵑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接了過去。
“讓我看看行嗎?”,杜鵑輕聲說道,眉間流露出一絲愧疚。
“有什麽好看的,你又不是醫生”,吉喆邊說邊解開了被撕破的上衣,正準備繼續脫的時候又停了下來,他可沒有在女人麵前換衣服的習慣。
“那姑娘不錯,就是有點小孩子脾氣”,杜鵑歎了口氣後說道。
“先別說這個了”,吉喆給杜鵑遞了杯水,然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我昨天交待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交辦的事?
其實就是昨天傍晚在琪琅山上時,吉喆委托鍾阿大帶給杜鵑的那張紙條,思琪曾經好奇地看了看,不過她根本看不懂,漢字確實是漢字,但字與字之間根本連不到一起,整得跟個天書一般。
原因很簡單,因為吉喆寫的是江州方言的漢化版,除了江州人之外,外人休想理解其中的意思,就連杜鵑這個江州人剛開始也看不明白。
在紙條裏,吉喆除了告訴杜鵑他將留在山上過夜之外,還特意交待讓杜鵑查一下村長淩山在不在村裏,如果不在,什麽時候離開的,又去了哪兒。
吉喆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把刀的意外出現,也就是那把刻著“1644”的短刀,那把在鬆樹林裏刺瞎狗熊右眼的短刀,到了晚上吉喆才最終肯定這把刀是野人的。
野人會用刀,這一點吉喆並不感到奇怪。
綜合現有的情況來看,琪琅山野人的進化程度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智人,而區別人與動物的主要標準就是會不會使用工具,既然野人的進化程度這麽高,它會用刀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野人為什麽會有刀?會有這把“1644”的短刀?這才是最令吉喆疑惑的地方。
野人自己打造刀具?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排除了這一點之後,就剩下了兩種可能。
其一,這把刀是它無意間在某個地方得到的,撿來的或者是偷來的搶來的;
其二,這把刀是有人提供給它的。
經過再三思慮之後,吉喆更傾向於後者,也就是這把短刀是某個人交給野人的,照此推理下去,這個提供短刀的人一定與野人之間有著某種極為密切的關係,說不定琪琅山野人就是他(她)伺養的。
昨天在鬆樹林裏撿到短刀的時候,吉喆曾經懷疑打傷狗熊的是人,但經過鍾阿大那一聲“打鬼”之後,鬆樹上的異常響動又令吉喆產生了動搖。
人不可能會有那麽好的身手,能在濃密的樹冠上行走跳躍,而且速度奇快如履平地,所以他才將疑點集中在了野人身上,從而也就有了吉喆佯裝傷勢嚴重,非要留宿琪琅廟,用這把短刀作誘餌企圖釣出野人這一幕大戲。
事實證明吉喆的推理是完全正確的,果然當晚野人就溜進了琪琅廟裏偷刀,結果暴露了它的真麵目。
吉喆之所以讓杜鵑查一查昨天淩山的行蹤,就是為了查明這把短刀的來源,是否與村長淩山有關,因為據杜鵑所說,淩山也有一把這樣的短刀,吉喆後來也試探過他,基本上可以肯定。
說白了吉喆就是想初步求證一下野人的刀與淩山的刀是不是同一把,如果是的話那就好辦,隻要揪出淩山就可以破解琪琅山的野人之謎。
如果不是的話這問題可就大了去了,大得連吉喆都不敢繼續往下想了。
“昨天天沒亮我就發現他出門了,一整天都不在村裏,接到你的條子後,我也到處打聽過,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杜鵑迴憶道。
吉喆:“大概幾點出門的?”。
杜鵑想了想之後說道:“不到五點,那時天還沒亮呢”。
由於杜鵑一直都住在淩山的家裏,所以比較了解他的行蹤,據杜鵑迴憶,昨天早晨她還在睡覺,但被一陣開門聲所驚醒,起床後才發現大門開著,而淩山已經不在家裏了。
晚上的時候她從鍾阿大手上接到了紙條,便立即四處打聽淩山的行蹤,不過全村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哦對了”,杜鵑突然想了起來,“後來有一個學生家長反映,說是昨天早晨看到淩山去了淩之浩的家裏”。
吉喆:“淩之浩?他迴來了?”。
淩之浩是青雲村的赤腳醫生,據說醫術高明,擅長接骨,因而四處遊醫為人治病,十天半個月都難見蹤影。
杜鵑:“是的,那個家長就住在淩之浩家的隔壁,後來他看見淩山和淩之浩一起出了門,好象走得很匆忙”。
“很匆忙?那麽淩之浩晚上迴來了沒有?”,吉喆連忙問道。
杜鵑:“應該沒有吧,我昨天去問的時候都已經快八點鍾了,要不我現在帶你去看看?”。
“不用了”,吉喆搖了搖頭:“淩之浩在不在無關緊要,我隻要知道淩山不在就行了”。
“吉老師,難道你懷疑淩山……”,杜鵑小心翼翼地看了吉喆一眼。
吉喆:“嗬嗬,杜老師,我聽到一個傳言,說你與淩山關係曖昧”。
杜鵑一聽騰地就站了起來,她紅著臉剛想辯解,不過被吉喆揮手製止了。
吉喆笑著說道:“這個傳言據說在你剛來青雲村不久就有了,嗬嗬,傳得很玄乎啊,不過昨天我還是讓你幫我調查淩山,你知道為什麽嗎?”。
杜鵑感激地看了吉喆一眼,紅著臉輕聲說道:“因為你不相信這個傳言”。
“對”,吉喆笑容可掬地說道:“不但不信,甚至我認為你也在調查淩山,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我……”,杜鵑一時語塞,紅著臉低下了頭。
“我知道你不會承認的,不過不要緊,反正我就是這麽認為的,至於那些傳言我從來就隻當是放屁,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你和淩山根本不是一路人,所以我才會讓你幫我調查淩山,而不擔心你會向他告密,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吉喆仍然是滿麵笑容。
青雲村關於杜鵑和淩山之間的傳言由來已久,現在包括小學生都知道這個傳言,而且相信的人很多,所以吉喆在報到的第一天就發現老師們對杜鵑似乎很是不屑一顧,因為這個傳言的存在致使杜鵑在青雲村的形象並不好,反倒是吉喆初來乍到便受到了村民們的尊敬。
所謂“三人成虎”,吉喆也曾經動搖過,不過細想之下他還是否認了他們間的這層關係,這源自於他的觀察和推理。
淩山是個老鰥夫,自從95年因生了“猴娃”後,他的妻子便精神失常而後就失蹤了,十年來淩山從未再娶,而杜鵑一個漂亮的都市年輕少婦,卻一直都住在淩山的家裏,本來同住的還有一個男老師,不過據說這個男老師晚上很少在青雲村留宿,經常騎摩托車迴琪琅鎮居住,而今年這位男老師因受不了青雲完小的教學條件已經辦了離職手續,正好給吉喆騰出了一個位置。
一個中年鰥夫,一個年輕少婦,兩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不鬧出點兒緋聞才怪了。
但讓吉喆奇怪的是,杜鵑明知道男女有別,而且也知道這個傳言,卻仍然堅持要住在淩山家裏,即使在那位男老師離職後,她仍然堅持一個人與淩山同處一屋,這很不符合常理。
所以吉喆得出了兩個推測。
其一,傳言是真的,淩山和杜鵑的確關係不正常。
其二,傳言是假的,但杜鵑別有所圖。
吉喆堅信後者,所以才決定與杜鵑一起合力調查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