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的話剛說出口,立即就有一個教官忿忿不平道:“是啊,是啊,建奴到了可管不了那麽多,也不會份你是不是鎮海軍的人,反正都是一刀殺了。可鎮海軍的弟兄們卻分得清楚得很,早已經將咱們當成外人了。現在建奴殺來,沒有辦法,這想起咱們來。”
甘輝麵龐微紅,啞聲道:“都是馬寶的主意,他是上司,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大約是不想讓他太尷尬,實際上,被發配到前鋒營做苦工之後,甘輝和他的手下對眾教官也是諸多維護。說話的那個教官雖然口出怨言,可人還是站起來,一拍手:“甘將軍,將武器和鎧甲發下來吧,總不可能叫他們提著鑿子和釘錘去同建奴拚命吧?”
前鋒營統領方大洪歡喜地叫出聲來:“我這就去給各位教官準備器械武器。”話音還未落下,他就提著紅纓槍喜滋滋地跑了出去。
眾教官都忍不住搖頭,這個前鋒營統領看起來實在太年輕,很不靠譜啊!
“多謝秦教官,等下還請教官你指揮此戰,我等遵命就是了。”甘輝忙朝秦易拱手致謝:“等下我就將各位教官下到部隊中去掌握部隊。”
秦易微一遲疑:“甘將軍,咱們畢竟是外人,馬寶將軍對我等諸多猜忌。而且,隻怕方大洪將軍也未必答應。”
“哎,都什麽時候了,還管得了這麽多。我們前鋒營的寨子實在太突前,這裏若是被建奴攻破,我鎮海軍說不好要全線崩潰了。馬寶就是個糊塗蛋混帳東西,他做鄭家的家臣才幾日,誰管?”甘輝跺了跺腳,想要發怒,可轉念一想,家醜不可外揚。在教官們麵前說這些也沒有臉麵。緩了一口氣,說:“至於方大洪,他是末將的師弟,我的話他也肯聽的。再說,這是方師弟第一次指揮這麽多部隊,隻怕此刻的他已經六神無主了。秦教官你以前不是說過,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中下級軍官嗎。有教官在,部隊或許還能維持住陣線。而不至於崩潰。”
“至於將來馬寶要怎麽樣,難道這天底下沒有公道了?”甘輝的語氣激奮起來,我等在前麵欲血廝殺,馬寶那鳥人在曆次對敵作戰中沒有寸箭之功,掌軍之後搞黨同伐異、搞分裂道是順手。這樣的人,南安伯竟然委以重任,沒得叫人心冷:“如果沒公道,大不了我這個軍官不做了,無論去哪裏。總歸有一口飯吃,總歸還是能夠為咱們漢家的江山出一份力。”
秦易歎息:“以合為貴,將軍說氣話了。”又道:“如果能夠讓我們這群老骨頭指揮,這一仗或許還有可為。”
甘輝大為驚喜,眼睛亮了:“秦教官有法子?”
秦易搖頭:“不好說,到時候看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走,咱們去寨中走走看。”
等從大家從工棚出來,站在大寨的最前沿矮石牆上,方大洪已經讓士兵送了二十套鎧甲和兵器過來。
時間緊迫,方才在工棚已經耽擱了一壺茶工夫,眾教官也顧不得說負氣話。甚至來不起穿戴,就急衝衝地下去掌握部隊。在民族大義麵前,所有的矛盾和怨氣都要放在一邊。
隨著這二十來教官進駐部隊,下到基層,部隊的喧囂聲小了些,士兵看起來也鎮定些。雖然還是不能恢複到大勝關戰後的那種無敵鐵軍的精氣神,但還是叫人心中塌實了許多。
教官們自在下麵忙碌。甘輝、秦易和方大洪站在石牆上,暫時忘記說話,都將目光落到遠方。
方大洪心中還是有些不安,他所領的前鋒營有大約五千人馬,占三萬鎮海軍的六分之一,在軍中的戰鬥力僅僅排在施琅所領的鐵甲軍之後。對了,如今施琅已經沒帶兵了,作為鎮海軍的精華,鐵甲軍自然被馬寶奪了過去。如今,那支部隊正駐守在後方十裏地的老營。
前鋒營所立的寨子乃是一座廢城。
其實,說是城也不貼切。
崇禎十七年的時候,李自成兩路進攻北京。李闖自領主力自山西,經宣、大一路由西而東。而另外一支偏師則由劉芳亮率領,從河南過黃河,由南向北,這座小城就是劉芳亮所立。
當初,劉芳亮本以為攻打北京之役必然會受到明軍瘋狂阻擊。所以,這一路上,他的部隊都走得極為穩健。沿途依據地形和交通條件設置了不少塢堡、補給點。
卻不想,明朝根本就不敢出擊,北京城隻守了一天就陷落了。
當時,劉芳亮的手下還在琉璃河修建這座小城堡呢!
北京既然已經攻克,這座城也沒有必要建下去的必要。於是,在這開闊的原野上就留下,了這麽一座爛尾工程。
這座廢城不大,也不高。以前乃是一座驛站,旁邊有幾座小土包,中間是官道官道旁邊是一座黏土磚窯。劉芳亮建城的時候將山上的樹木都砍了個精光,又就地取材,挖來夯土和石頭依地勢圍出一大塊。因為當時小城還未建成就廢棄了,方大洪前鋒營進駐此地的時候,這裏不過是一片廢墟。經過多日的修葺,現在總算有些模樣。
從這裏看過去,前方的平坦寬闊的原野已經被白色籠罩,風也停了下來,空氣清新爽利,一片靜謐。這樣的天氣讓人整個地鬆弛下來,隻想燒上一口爐子,吃上幾口熱酒。或者,就著爐火讀上幾頁書。甚至縮進被窩裏什麽也不做,就為享受那溫暖的庸懶。
看了半天,秦易那顆碩大的腦袋在輕飄飄落下的雪花裏點了點頭。
方大洪對即將到來的決戰心中無數,一直在偷眼觀察秦易。
見他點頭,忙問:“秦教官,這一仗能守住嗎?”說著話,他又下意識地捏了捏紅纓槍的槍杆子。自從斥候來報建奴大隊來襲之後,他就槍不離手,槍杆子都被他捏熱了。
秦易點了點頭,歎息道:“我乃是大同邊軍軍官出身,自投入寧鄉軍到南方之後,這還是第一次到北方作戰。眼前的情形如此熟悉,就好象迴到老家一樣。這幾日某在做工的時候,也將方麵十來裏地都看了個遍。說起來,這裏和山西大同還是有些不一樣。這裏的土地也比那邊肥沃鬆軟得多,且又靠著琉璃河,灌溉方便。如果天時好,但凡你肯付出辛勞,這片土地就會迴饋你豐收,真是風水寶地啊!”
“秦教官,都什麽時候了,你還說這些,我想問你,咱們守得住這裏嗎?”方大洪怒了:“這幾日,我耳朵中聽到的全是你們教官的好,士卒們多說若是有教官帶兵,就算敵人來得再多,大家也不怕。可你現在卻說這些不著調的,是不是埋汰我方大洪。我方大洪雖然是第一次領軍,可卻不是馬寶那種人。自從秦教官你們來我前鋒營中,我可是以禮相待的。”
“以禮相待?大冷天讓我等做苦役嗎?”
“你……算我瞎了眼,聽信了甘師哥的話,將你們都放出來了。”方大洪氣得手足亂顫。
見他們說僵,甘輝大驚,正要勸解。
秦易卻突然道:“如果不借助這座營寨於敵野戰,咱們會全軍覆沒了。”
方大洪的眼睛亮了:“你的意思是若是死守,敵人也打不進來。”
秦易:“不好說,不好說。”然後撫須不語。
方大洪突然一揖到地:“秦教官,我知道你心中有冤屈,將士們也知道這一點。我雖然是馬寶任命的前鋒營統領,可我自是南安伯的人,可跟馬寶那小人沒有任何關係。方才說話得罪,還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秦易忙一把將他扶起,溫言道:“方將軍乃是俠士,我等自到前鋒軍之後,將軍諸多照拂,我等心中也是感激。方才將軍是誤會我的話來,秦某的意思是,如今我軍畢竟士氣低落,軍中的帶兵軍官都換了新人。說句不好聽的話,那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這仗自然是沒法子打的。建奴背水一戰,必然十分兇悍,這座營寨要想頂住敵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看,具體能夠守多長時間。依我看來,最多守一天。”
“一天?”方大洪聽到這話,突然振奮起來:“一天足夠了,咱們鎮海軍可不隻前鋒營這隊人馬,難不成他們眼睜睜看著咱們在前麵頂著而沒有任何動作。隻要咱們將敵人擋住,老營那邊必然會有援軍擊敵側翼,這仗有得打。太好了,太好了!”說著話,他將紅纓槍重重地往地上一柱。
甘輝卻有些憂慮:“秦教官說是能夠守上一天……真的可以嗎?”作為副統領沒有人比他跟清楚自己的部隊現在究竟是怎麽迴事,就他看來,若是建奴全力來攻。部隊能堅持一個上午不崩潰就算是不錯的了,秦教官的底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沒錯,這裏地勢平坦,空蕩蕩無遮無擋,確實不是個死守的好地方。”秦易指著前方,道:“可我看來,如果這一仗打得好,將三五百正宗建奴永遠地埋葬在這裏當不在話下。建奴人馬不足,部隊精銳也就六七千正藍旗甲士,他們承受不了這麽重大的損失。”
秦易的溫和的目光變得犀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甘輝麵龐微紅,啞聲道:“都是馬寶的主意,他是上司,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大約是不想讓他太尷尬,實際上,被發配到前鋒營做苦工之後,甘輝和他的手下對眾教官也是諸多維護。說話的那個教官雖然口出怨言,可人還是站起來,一拍手:“甘將軍,將武器和鎧甲發下來吧,總不可能叫他們提著鑿子和釘錘去同建奴拚命吧?”
前鋒營統領方大洪歡喜地叫出聲來:“我這就去給各位教官準備器械武器。”話音還未落下,他就提著紅纓槍喜滋滋地跑了出去。
眾教官都忍不住搖頭,這個前鋒營統領看起來實在太年輕,很不靠譜啊!
“多謝秦教官,等下還請教官你指揮此戰,我等遵命就是了。”甘輝忙朝秦易拱手致謝:“等下我就將各位教官下到部隊中去掌握部隊。”
秦易微一遲疑:“甘將軍,咱們畢竟是外人,馬寶將軍對我等諸多猜忌。而且,隻怕方大洪將軍也未必答應。”
“哎,都什麽時候了,還管得了這麽多。我們前鋒營的寨子實在太突前,這裏若是被建奴攻破,我鎮海軍說不好要全線崩潰了。馬寶就是個糊塗蛋混帳東西,他做鄭家的家臣才幾日,誰管?”甘輝跺了跺腳,想要發怒,可轉念一想,家醜不可外揚。在教官們麵前說這些也沒有臉麵。緩了一口氣,說:“至於方大洪,他是末將的師弟,我的話他也肯聽的。再說,這是方師弟第一次指揮這麽多部隊,隻怕此刻的他已經六神無主了。秦教官你以前不是說過,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中下級軍官嗎。有教官在,部隊或許還能維持住陣線。而不至於崩潰。”
“至於將來馬寶要怎麽樣,難道這天底下沒有公道了?”甘輝的語氣激奮起來,我等在前麵欲血廝殺,馬寶那鳥人在曆次對敵作戰中沒有寸箭之功,掌軍之後搞黨同伐異、搞分裂道是順手。這樣的人,南安伯竟然委以重任,沒得叫人心冷:“如果沒公道,大不了我這個軍官不做了,無論去哪裏。總歸有一口飯吃,總歸還是能夠為咱們漢家的江山出一份力。”
秦易歎息:“以合為貴,將軍說氣話了。”又道:“如果能夠讓我們這群老骨頭指揮,這一仗或許還有可為。”
甘輝大為驚喜,眼睛亮了:“秦教官有法子?”
秦易搖頭:“不好說,到時候看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走,咱們去寨中走走看。”
等從大家從工棚出來,站在大寨的最前沿矮石牆上,方大洪已經讓士兵送了二十套鎧甲和兵器過來。
時間緊迫,方才在工棚已經耽擱了一壺茶工夫,眾教官也顧不得說負氣話。甚至來不起穿戴,就急衝衝地下去掌握部隊。在民族大義麵前,所有的矛盾和怨氣都要放在一邊。
隨著這二十來教官進駐部隊,下到基層,部隊的喧囂聲小了些,士兵看起來也鎮定些。雖然還是不能恢複到大勝關戰後的那種無敵鐵軍的精氣神,但還是叫人心中塌實了許多。
教官們自在下麵忙碌。甘輝、秦易和方大洪站在石牆上,暫時忘記說話,都將目光落到遠方。
方大洪心中還是有些不安,他所領的前鋒營有大約五千人馬,占三萬鎮海軍的六分之一,在軍中的戰鬥力僅僅排在施琅所領的鐵甲軍之後。對了,如今施琅已經沒帶兵了,作為鎮海軍的精華,鐵甲軍自然被馬寶奪了過去。如今,那支部隊正駐守在後方十裏地的老營。
前鋒營所立的寨子乃是一座廢城。
其實,說是城也不貼切。
崇禎十七年的時候,李自成兩路進攻北京。李闖自領主力自山西,經宣、大一路由西而東。而另外一支偏師則由劉芳亮率領,從河南過黃河,由南向北,這座小城就是劉芳亮所立。
當初,劉芳亮本以為攻打北京之役必然會受到明軍瘋狂阻擊。所以,這一路上,他的部隊都走得極為穩健。沿途依據地形和交通條件設置了不少塢堡、補給點。
卻不想,明朝根本就不敢出擊,北京城隻守了一天就陷落了。
當時,劉芳亮的手下還在琉璃河修建這座小城堡呢!
北京既然已經攻克,這座城也沒有必要建下去的必要。於是,在這開闊的原野上就留下,了這麽一座爛尾工程。
這座廢城不大,也不高。以前乃是一座驛站,旁邊有幾座小土包,中間是官道官道旁邊是一座黏土磚窯。劉芳亮建城的時候將山上的樹木都砍了個精光,又就地取材,挖來夯土和石頭依地勢圍出一大塊。因為當時小城還未建成就廢棄了,方大洪前鋒營進駐此地的時候,這裏不過是一片廢墟。經過多日的修葺,現在總算有些模樣。
從這裏看過去,前方的平坦寬闊的原野已經被白色籠罩,風也停了下來,空氣清新爽利,一片靜謐。這樣的天氣讓人整個地鬆弛下來,隻想燒上一口爐子,吃上幾口熱酒。或者,就著爐火讀上幾頁書。甚至縮進被窩裏什麽也不做,就為享受那溫暖的庸懶。
看了半天,秦易那顆碩大的腦袋在輕飄飄落下的雪花裏點了點頭。
方大洪對即將到來的決戰心中無數,一直在偷眼觀察秦易。
見他點頭,忙問:“秦教官,這一仗能守住嗎?”說著話,他又下意識地捏了捏紅纓槍的槍杆子。自從斥候來報建奴大隊來襲之後,他就槍不離手,槍杆子都被他捏熱了。
秦易點了點頭,歎息道:“我乃是大同邊軍軍官出身,自投入寧鄉軍到南方之後,這還是第一次到北方作戰。眼前的情形如此熟悉,就好象迴到老家一樣。這幾日某在做工的時候,也將方麵十來裏地都看了個遍。說起來,這裏和山西大同還是有些不一樣。這裏的土地也比那邊肥沃鬆軟得多,且又靠著琉璃河,灌溉方便。如果天時好,但凡你肯付出辛勞,這片土地就會迴饋你豐收,真是風水寶地啊!”
“秦教官,都什麽時候了,你還說這些,我想問你,咱們守得住這裏嗎?”方大洪怒了:“這幾日,我耳朵中聽到的全是你們教官的好,士卒們多說若是有教官帶兵,就算敵人來得再多,大家也不怕。可你現在卻說這些不著調的,是不是埋汰我方大洪。我方大洪雖然是第一次領軍,可卻不是馬寶那種人。自從秦教官你們來我前鋒營中,我可是以禮相待的。”
“以禮相待?大冷天讓我等做苦役嗎?”
“你……算我瞎了眼,聽信了甘師哥的話,將你們都放出來了。”方大洪氣得手足亂顫。
見他們說僵,甘輝大驚,正要勸解。
秦易卻突然道:“如果不借助這座營寨於敵野戰,咱們會全軍覆沒了。”
方大洪的眼睛亮了:“你的意思是若是死守,敵人也打不進來。”
秦易:“不好說,不好說。”然後撫須不語。
方大洪突然一揖到地:“秦教官,我知道你心中有冤屈,將士們也知道這一點。我雖然是馬寶任命的前鋒營統領,可我自是南安伯的人,可跟馬寶那小人沒有任何關係。方才說話得罪,還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秦易忙一把將他扶起,溫言道:“方將軍乃是俠士,我等自到前鋒軍之後,將軍諸多照拂,我等心中也是感激。方才將軍是誤會我的話來,秦某的意思是,如今我軍畢竟士氣低落,軍中的帶兵軍官都換了新人。說句不好聽的話,那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這仗自然是沒法子打的。建奴背水一戰,必然十分兇悍,這座營寨要想頂住敵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看,具體能夠守多長時間。依我看來,最多守一天。”
“一天?”方大洪聽到這話,突然振奮起來:“一天足夠了,咱們鎮海軍可不隻前鋒營這隊人馬,難不成他們眼睜睜看著咱們在前麵頂著而沒有任何動作。隻要咱們將敵人擋住,老營那邊必然會有援軍擊敵側翼,這仗有得打。太好了,太好了!”說著話,他將紅纓槍重重地往地上一柱。
甘輝卻有些憂慮:“秦教官說是能夠守上一天……真的可以嗎?”作為副統領沒有人比他跟清楚自己的部隊現在究竟是怎麽迴事,就他看來,若是建奴全力來攻。部隊能堅持一個上午不崩潰就算是不錯的了,秦教官的底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沒錯,這裏地勢平坦,空蕩蕩無遮無擋,確實不是個死守的好地方。”秦易指著前方,道:“可我看來,如果這一仗打得好,將三五百正宗建奴永遠地埋葬在這裏當不在話下。建奴人馬不足,部隊精銳也就六七千正藍旗甲士,他們承受不了這麽重大的損失。”
秦易的溫和的目光變得犀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