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我也查了一些資料,我認為法郎兌換英鎊1:16.5法郎兌換美元1:5依據如下1
“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後發行的5美元鷹徽金幣和英國的沙弗林金幣(sovereign,合30先令或1.5英鎊)價值均接近25法郎,因此兩國提出以法國發行25法郎金幣的方式同拉丁貨幣同盟建立聯係,但這一建議被擔心貨幣重鑄成本的法國拒絕”
美元兌換白銀1:1.25
“例如在美國,獨立後以美元作貨幣單位。在1873年之前,一“美元”按法例可被兌換成24.06克白銀,即大約相等於一枚西班牙銀圓。因為美國政府甚少鑄造一美圓的硬幣,因此在南北戰爭前,西班牙銀圓一直是主要流通的貨幣之一,各銀行亦多以西班牙銀圓作儲備。而在十九世紀末美國放棄銀本位以前,美國鑄幣局所鑄造的二十五仙及十仙輔幣,俱是按照美元法定含銀量的四份一及十份一而造成。”
‘白銀一兩為31.25克‘考慮到貶值因素,大約為1;1。25
法郎兌馬克大約1:1。25
盧森堡大公國隨1839年4月18日倫敦協定獲得獨立。該國采用法郎作為計算貨幣,幣值用與荷蘭盾的比價表示。盧森堡1842年加入德意誌關稅聯盟,聯盟基本文件的一項間接後果正是取消法郎及十進製。麵對居民的抗議,大公國當局於847年4月,利用關稅聯盟協定展期的機會,廢除了德累期頓公約。
1848年12月20日的一項法律正式確定,盧森堡法郎取代荷蘭盾,充當該國的計算貨幣。但各項支付仍用塔勒進行,1876年後又改用馬克。第一批法郎鑄幣於1852年1月問世,麵值較低,總流通量十分有限。
白銀兌日元大約1:1.5左右
沒有太大依據根據甲午賠款
白銀兌英鎊兌美元兌法郎兌馬克
1:0.25:1.25:6.25:1
唐胥鐵路,1881年6月9日開建,英國工程師金達主持修建,采用英國鐵路1435亳米的軌距,枕木是產自當地的半圓形榆木,用附近采集的石灰石鋪成路基。使用的是每碼重30磅的鋼軌,鐵路全長9.7公裏,沒有隧道和橋梁,5個月建成。
在商議鐵路的軌距時,出於降低造價考慮,唐廷樞主張建762毫米的窄軌,金達主張采用1435亳米的軌距。李鴻章權衡再三,接受了金達的意見。中國鐵路得以順利與世界鐵路“接軌”。每英裏造價3000英鎊。
戰艦造價相關:
“英國“不屈”戰艦。
1905年英國海軍部遞交預算報告,該年英國下院通過了建造3艘這種新式戰艦的“1906年海軍預算”,並正式命名為“無敵”號,其它2艘分別命名為“不屈”號和“不撓”號。最初,仍將它們劃歸裝甲巡洋艦,直到1912年,為了區別於後者,這類戰艦被重新定義為“戰列巡洋艦”。
“不屈”號於1906年2月5日在布朗公司的克萊德本船廠開工,於次年6月26日下水,1908年10月服役;“不撓”號於1906年3月1日在費爾弗雷德造船公司的高文船廠開工,次年3月16日下水,1908年6月服役。
“無敵”號於1906年4月2日,在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艾爾斯維克船廠開工建造,次年4月14日下水,1909年3月服役。英國海軍部為了避免在軍火製造方麵出現獨家壟斷局麵,將3艘“無敵”級(即包括“英弗來息白”)分別交由不同公司製造。在“無敵”號下水之前,艾爾斯維克船廠轉而建造“貝勒洛豐”級“無畏艦”——“壯麗”號,這造成“無敵”號工期相應放緩,最後反而成為3艘同級艦中最晚建成服役的1艘。按當時價格,該艦造價共計1,752,000英鎊,單位成本約101.6英鎊/噸,僅比“無畏”號戰列艦低不到2%
無敵級(1905~1907年預算)
1905年預算:不屈,不撓
1906年預算:無敵
建造周期1906,2~1909,3
全長/型寬/吃水172.8/23.9/8.0米
標準/滿載排水量17420/20135噸
鍋爐/主機數量31/4台
最大輸出功率正常41000馬力/過載46000馬力
最大航速正常25節/過載26.6節
最大續航力6020海裏/15節3000海裏/25節
主炮數量12英寸8門
副炮數量4英寸16門
魚雷發射管18英寸5具
主裝甲帶(艏/舯/艉)最大厚度4/6/3英寸
水密艙隔板厚度6~7英寸
水平裝甲板最大厚度2.5英寸
炮塔(麵/邊/頂/炮座)7/4/4/7英寸
司令塔最大厚度10英寸
艦員784
平均造價(英鎊)1752000
同時期風帆戰艦造價相關:
廣乙/廣丙巡洋艦(鋼脅鋼殼魚雷快船)
福州船政局製造,每艘造價20萬兩白銀,由魏瀚、陳兆翱、鄭清濂、吳德章、李壽田、楊廉臣監造,“廣乙”為福建船政局所造第30艘艦、“廣丙”為第32艘艦。分別於1888年1月2日、1887年7月28日開工,1889年8月28日、1891年4月11日下水,1890年11月30日、1891年12月18日竣工。
艦船資料:二艦為同級艦,長71.63米、寬8.23米、吃水3.96米、主匡麵積78.89平方米、風帆麵積51.55平方米、排水量1000噸、動力為3座圓式鍋爐、2座康邦省煤臥式2汽缸蒸汽,功率2400匹馬力、航速16.5節、編製110人,管帶為守備銜。
主要武器:克虜伯120mm炮3門(甲午戰爭前更換為江南製造局造120mm速射炮)、57mm哈乞開斯速射炮4門、37mm5管哈乞開斯機關炮4門、18寸魚雷發射管4具。
艦史:“廣乙”、“廣丙”同屬廣東水師,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閱水師,廣東水師記名總兵餘雄飛帶“廣甲”、“廣乙”、“廣丙”三艦往北洋會操,演習時“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中靶亦在七成以上”。會操結束後,朝鮮局勢漸趨緊張,程璧光上書李鴻章,請求留北洋備戰。李鴻章采納此議,“廣乙”、“廣丙”二艦因留北洋,後均調入北洋水師。
下水的那天,漢普郡發出的電報將“英弗來息白”號稱之為裝有最強大動力的軍艦.她非常引人注目,在戰列艦發展史上是一個裏程碑.關於設計”英弗來息白”號的故事揭示了當時一個困擾各國海軍的問題.
隨著裝甲在軍艦上的使用,各國海軍發現置身於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搏鬥中——火炮與裝甲的較量.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海軍界有這樣一個想法,單靠一門夢幻般的巨大無比的火炮在海戰中不能擊毀一艘有裝甲防護的軍艦.完成這一任務隻能依靠嫻熟準確的齊射而不是巨型火炮的斷斷續續的射擊.
而在此時,armstrong和whitworth公司卻都在準備建造前所未有的大型火炮.組合式火炮製造技術的誕生使這一設想的實現成為可行.在此之前,火炮是用鐵或銅整體澆鑄而成.最大的一門整體澆鑄火炮是1841年dundas生產的112英擔又68磅的加農炮.現在armstrong的辦法是將鍛造的鋼箍和鋼管緊套在作為炮膛的主炮管上,理論上可以製造任何口徑的大炮.這樣,海軍軍工廠能夠造出合乎英國海軍需要的前所未有的12英寸火炮.
意大利人卻作出了一個更驚人的舉措.就象許多年前英國人那樣,使他們覺得不安的是,他們在地中海的漫長的海岸線非常容易受到攻擊,而作為鄰居的法國人卻在不斷擴充海軍.所以,意大利偉大的海軍擴充規劃者,benedettobrin,提出一個設想,與其建造大量的普通火力的軍艦,倒不如建造有限數量的裝備巨型火炮的軍艦.這些新型的軍艦將安裝armstrong最新式的,每門50噸重,遠勝於英國海軍12英寸火炮的15英寸火炮.
向來為英國海軍所支配的地中海,將要出現一些這樣的鋼鐵巨獸的噩夢,迫使英國海軍將領們要去考慮相應的對策.“英弗來息白”號的建造,就是這種考慮的結果.
於1874年2月24日在樸茨矛斯鋪設龍骨的“英弗來息白”號,成為英國戰列艦設計史上的傑作之一.這在於,她是一艘中央裝甲堡式軍艦,並且是第一艘用鋪設在低於水線位置的裝甲甲板代替以往沿水線布置的垂直裝甲的戰列艦,這也成為後來各國戰列艦設計所仿效的樣板.對比以往的設計,“英弗來息白”號在裝甲的分布和厚度,火力和裝備的布置,以及電力的使用上是徹底的更新.一長串優點,證明她是一個威力無比的戰鬥機器.
意大利人的設想是50噸大炮,而英國人的設想是60噸的大炮.可這60噸的大炮這時還沒製造出來.但在1875年,“英弗來息白”號鋪設龍骨的次年,第一門80噸的大炮已經開始設計,預計采用14.5英寸的口徑.經過一係列的實驗,口徑加大到15英寸,再經過努力,口徑最終達到16英寸.依據安裝的火炮要盡可能大的原則,馬上為“英弗來息白”預定了這種火炮.幸運的是,“英弗來息白”號在設計時已考慮了給未來的巨型火炮預留了足夠的地方,但這還是使她的排水量比安裝12英寸火炮增加了800噸,吃水增加了12英寸.聽到這一消息的意大利人急忙向armstrong公司訂購17.7英寸100噸的火炮.但無奈他們已經在建造中的軍艦無法容納這種大炮,要麽是減薄裝甲,要麽是另造一條船.這些想法最後都被放棄了.為了保持在地中海的海軍均勢,作為彌補,這四門100噸的大炮被分別安裝在靠近直布羅陀和馬耳他的海岸要塞中.
為了更好地全麵了解”英弗來息白”號,不妨將她分為三個部分來介紹:
1.110英尺長75英尺寬的中央裝甲堡從水線以上9.5英尺延伸到水線以下6英尺,裏麵有兩個呈對角分布的主炮塔,以及驅動主炮塔的液壓——齒輪係統和彈藥庫等.裝甲由兩層組成,水線以上是20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24英寸厚的柚木底襯,水線部位是24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17英寸厚的柚木底襯,水線以下是16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25英寸厚的柚木底襯.
2.水線以下被一層從艦艏撞角延伸到艦艉的3英寸厚裝甲甲板所覆蓋.裝甲甲板下是分成單獨水密的輪機艙和鍋爐艙.
3.3英寸裝甲甲板以上的部分的設計原則是僅保證能保持結構穩固和可靠.這些無裝甲部位受損或進水不會影響軍艦的平穩性.
“英弗來息白”號裝甲結構簡圖
裝甲甲板的上方和裝甲堡的外側是煤艙.另外400噸煤存放在裝甲甲板下以備戰鬥時方便使用.煤艙和軍艦舷側之間,是用4英寸厚的軟木和防護板層,2英尺厚的帆布和麻絮層所填充,一直延伸到軍艦艏艉的煤艙.實踐證明,在鐵密閉結構中,填充的軟木被氯化鈉浸泡後,即使被68磅炮彈擊中也能阻燃和防水.填充帆布和麻絮能使被炮彈擊穿後容易地進行堵漏.
1875年,”英弗來息白”號的主設計師在意大利船廠參觀了建造中的大型軍艦”duillo”和”danolo”.在迴國的路上,他寫了一篇報告說明她們防護性差和不適合作戰.這也引發了人們對”英弗來息白”號的設計方案的一場爭論.為了平息爭論,海軍將軍們依據軍艦設計師,工程師和海軍軍官們的觀點反對更改設計.受此事的影響,在此期間軍艦停工一年,直到一個委員會作出結論,在1877年12月4日才重新開工.委員會指出,軍艦還是可靠的,但也要作出一些改進以適應將來裝甲軍艦的發展趨勢.
一個針對裝甲甲板以上部分受損和進水的情況下保持軍艦的平衡的方案被製定出來.因為火炮重量從60噸增加到80噸使平衡性受到影響.必須考慮在軍艦完工後應該擁有良好的平衡性.許多人認為”英弗來息白”號將會劇烈搖晃和隻能作為浮動水上炮台.因此她在艦艏和艦艉配備了防搖壓水艙.同一舷側的壓水艙是用水管連通的,使軍艦在搖晃時水能從一個水艙流往另一個水艙.但後來實際上它們大多被當作儲物間使用.最後,“英弗來息白”號所有存在的問題都被解決了,並發現她在航行時比預期的平穩.
“英弗來息白”號主炮塔炮彈裝填原理圖
兩座主炮塔是當時英國海軍中最大的,直徑33英尺10英寸.裝甲厚度外層9英寸,內層7英寸,中間夾層是18英寸的柚木,炮塔全重750噸.由randel式液壓——蒸汽係統驅動.轉動一圈隻要一分鍾.火炮是前膛式,使炮彈裝填作業不得不在炮塔外進行.裝甲甲板在這裏隆起形成一個斜坡.當炮身被壓低時,它低於這個斜坡.在這裏,液壓推杆將16英寸炮彈推入炮膛.炮彈重1,684磅,出膛速度1,590英尺/秒.在離炮口1,000碼的距離上可擊穿23英寸厚的鐵板.每門大炮的射擊速率是2分鍾一發.
蒸汽由12座鍋爐產生,工作壓力60磅/平方英寸,輸送到2座三脹往複式發動機,帶動兩個20英尺直徑的雙葉螺旋槳以65轉/分鍾的轉速轉動,推動軍艦以14.25節的速度前進.“英弗來息白”號最初在斯托克斯灣試航時,她安裝的是兩個四葉螺旋槳.但證明與發動機不匹配,因而換成雙葉螺旋槳.試航中還發現鍋爐艙因為通風不良而導致工作環境惡劣,需要再增加通風設備.這使軍艦要返迴船廠去割開裝甲甲板才能進行施工.“英弗來息白”號完工時,還配有兩座帆桅,盡管當時已經估計到在戰時不大可能使用風帆.可能性更大的用途是用於訓練艦隊裏的後備水兵.到了1885年風帆索具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配有圓形作戰了望台和懸掛信號燈的橫桁的桅杆.
“英弗來息白”號於1881年7月5日在樸茨矛斯入役和於10月加入地中海艦隊.她在亞曆山大港外與ras-el-tin,mex,ada和pharos要塞互相對射.“英弗來息白”號發射了約88發16英寸炮彈,她的舷側齊射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盡管精確射擊的破壞效果還是比預期的低,但依然是英國海軍現役軍艦中最猛烈的.但一發10英寸的炮彈擊中水線以下的外層裝甲並向上爆發,擊穿甲板並擊斃兩名在艦麵艙室內的水兵.據此分析大部分對上層建築和艦載小艇的破壞是由發生在舷側的爆炸造成的.1885年她返迴樸茨矛斯進行改裝,然後轉入預備役.她參加了1887年的閱艦式和1888年,1889年的作戰演習.
“英弗來息白”號在1887年閱艦式上的留影
1890年7月”英弗來息白”號抵達直布羅陀並在那停留到1893年11月.之後返迴樸茨矛斯,在隨後的四年裏被用作海防艦.她服預備役至1897年並於1901年11月轉入封存.艦體在1903年9月以20,100英鎊的價格出售拆解.
當初訂造”英弗來息白”號時,她的外形和火力深深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就象三十年後”無畏”號戰列艦所造成的影響一樣.但還是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她能夠麵對她設計時所估計的對手並取得勝利嗎?oscarparks博士在他的”英國戰列艦”一文中指出:可以將這個問題與中國的戰列艦”鎮遠”號和”定遠”號聯係起來.這兩艘艏艉無防護但配有中央裝甲堡而與”英弗來息白”號很相似的軍艦,實際上就是”英弗來息白”號的改進型.在鴨綠江外的海戰中,兩艘中國戰列艦都受到日本軍艦飽和的集中射擊.“定遠”號中彈200餘發,她的姐妹艦的情況也相當.但她們連無裝甲防護的艏艉部分都沒有被擊碎.1877年,當時的建造委員會曾指出,“英弗來息白”號可以承受300發炮彈而不沉沒.以中國戰列艦的例子為基礎,即便”英弗來息白”號靜止不動和沒有其他軍艦的幫助,也能承受類似的打擊並證明她的設計者的宣言:“她的確值得皇家海軍信賴”.
我也查了一些資料,我認為法郎兌換英鎊1:16.5法郎兌換美元1:5依據如下1
“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後發行的5美元鷹徽金幣和英國的沙弗林金幣(sovereign,合30先令或1.5英鎊)價值均接近25法郎,因此兩國提出以法國發行25法郎金幣的方式同拉丁貨幣同盟建立聯係,但這一建議被擔心貨幣重鑄成本的法國拒絕”
美元兌換白銀1:1.25
“例如在美國,獨立後以美元作貨幣單位。在1873年之前,一“美元”按法例可被兌換成24.06克白銀,即大約相等於一枚西班牙銀圓。因為美國政府甚少鑄造一美圓的硬幣,因此在南北戰爭前,西班牙銀圓一直是主要流通的貨幣之一,各銀行亦多以西班牙銀圓作儲備。而在十九世紀末美國放棄銀本位以前,美國鑄幣局所鑄造的二十五仙及十仙輔幣,俱是按照美元法定含銀量的四份一及十份一而造成。”
‘白銀一兩為31.25克‘考慮到貶值因素,大約為1;1。25
法郎兌馬克大約1:1。25
盧森堡大公國隨1839年4月18日倫敦協定獲得獨立。該國采用法郎作為計算貨幣,幣值用與荷蘭盾的比價表示。盧森堡1842年加入德意誌關稅聯盟,聯盟基本文件的一項間接後果正是取消法郎及十進製。麵對居民的抗議,大公國當局於847年4月,利用關稅聯盟協定展期的機會,廢除了德累期頓公約。
1848年12月20日的一項法律正式確定,盧森堡法郎取代荷蘭盾,充當該國的計算貨幣。但各項支付仍用塔勒進行,1876年後又改用馬克。第一批法郎鑄幣於1852年1月問世,麵值較低,總流通量十分有限。
白銀兌日元大約1:1.5左右
沒有太大依據根據甲午賠款
白銀兌英鎊兌美元兌法郎兌馬克
1:0.25:1.25:6.25:1
唐胥鐵路,1881年6月9日開建,英國工程師金達主持修建,采用英國鐵路1435亳米的軌距,枕木是產自當地的半圓形榆木,用附近采集的石灰石鋪成路基。使用的是每碼重30磅的鋼軌,鐵路全長9.7公裏,沒有隧道和橋梁,5個月建成。
在商議鐵路的軌距時,出於降低造價考慮,唐廷樞主張建762毫米的窄軌,金達主張采用1435亳米的軌距。李鴻章權衡再三,接受了金達的意見。中國鐵路得以順利與世界鐵路“接軌”。每英裏造價3000英鎊。
戰艦造價相關:
“英國“不屈”戰艦。
1905年英國海軍部遞交預算報告,該年英國下院通過了建造3艘這種新式戰艦的“1906年海軍預算”,並正式命名為“無敵”號,其它2艘分別命名為“不屈”號和“不撓”號。最初,仍將它們劃歸裝甲巡洋艦,直到1912年,為了區別於後者,這類戰艦被重新定義為“戰列巡洋艦”。
“不屈”號於1906年2月5日在布朗公司的克萊德本船廠開工,於次年6月26日下水,1908年10月服役;“不撓”號於1906年3月1日在費爾弗雷德造船公司的高文船廠開工,次年3月16日下水,1908年6月服役。
“無敵”號於1906年4月2日,在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艾爾斯維克船廠開工建造,次年4月14日下水,1909年3月服役。英國海軍部為了避免在軍火製造方麵出現獨家壟斷局麵,將3艘“無敵”級(即包括“英弗來息白”)分別交由不同公司製造。在“無敵”號下水之前,艾爾斯維克船廠轉而建造“貝勒洛豐”級“無畏艦”——“壯麗”號,這造成“無敵”號工期相應放緩,最後反而成為3艘同級艦中最晚建成服役的1艘。按當時價格,該艦造價共計1,752,000英鎊,單位成本約101.6英鎊/噸,僅比“無畏”號戰列艦低不到2%
無敵級(1905~1907年預算)
1905年預算:不屈,不撓
1906年預算:無敵
建造周期1906,2~1909,3
全長/型寬/吃水172.8/23.9/8.0米
標準/滿載排水量17420/20135噸
鍋爐/主機數量31/4台
最大輸出功率正常41000馬力/過載46000馬力
最大航速正常25節/過載26.6節
最大續航力6020海裏/15節3000海裏/25節
主炮數量12英寸8門
副炮數量4英寸16門
魚雷發射管18英寸5具
主裝甲帶(艏/舯/艉)最大厚度4/6/3英寸
水密艙隔板厚度6~7英寸
水平裝甲板最大厚度2.5英寸
炮塔(麵/邊/頂/炮座)7/4/4/7英寸
司令塔最大厚度10英寸
艦員784
平均造價(英鎊)1752000
同時期風帆戰艦造價相關:
廣乙/廣丙巡洋艦(鋼脅鋼殼魚雷快船)
福州船政局製造,每艘造價20萬兩白銀,由魏瀚、陳兆翱、鄭清濂、吳德章、李壽田、楊廉臣監造,“廣乙”為福建船政局所造第30艘艦、“廣丙”為第32艘艦。分別於1888年1月2日、1887年7月28日開工,1889年8月28日、1891年4月11日下水,1890年11月30日、1891年12月18日竣工。
艦船資料:二艦為同級艦,長71.63米、寬8.23米、吃水3.96米、主匡麵積78.89平方米、風帆麵積51.55平方米、排水量1000噸、動力為3座圓式鍋爐、2座康邦省煤臥式2汽缸蒸汽,功率2400匹馬力、航速16.5節、編製110人,管帶為守備銜。
主要武器:克虜伯120mm炮3門(甲午戰爭前更換為江南製造局造120mm速射炮)、57mm哈乞開斯速射炮4門、37mm5管哈乞開斯機關炮4門、18寸魚雷發射管4具。
艦史:“廣乙”、“廣丙”同屬廣東水師,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閱水師,廣東水師記名總兵餘雄飛帶“廣甲”、“廣乙”、“廣丙”三艦往北洋會操,演習時“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中靶亦在七成以上”。會操結束後,朝鮮局勢漸趨緊張,程璧光上書李鴻章,請求留北洋備戰。李鴻章采納此議,“廣乙”、“廣丙”二艦因留北洋,後均調入北洋水師。
下水的那天,漢普郡發出的電報將“英弗來息白”號稱之為裝有最強大動力的軍艦.她非常引人注目,在戰列艦發展史上是一個裏程碑.關於設計”英弗來息白”號的故事揭示了當時一個困擾各國海軍的問題.
隨著裝甲在軍艦上的使用,各國海軍發現置身於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搏鬥中——火炮與裝甲的較量.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海軍界有這樣一個想法,單靠一門夢幻般的巨大無比的火炮在海戰中不能擊毀一艘有裝甲防護的軍艦.完成這一任務隻能依靠嫻熟準確的齊射而不是巨型火炮的斷斷續續的射擊.
而在此時,armstrong和whitworth公司卻都在準備建造前所未有的大型火炮.組合式火炮製造技術的誕生使這一設想的實現成為可行.在此之前,火炮是用鐵或銅整體澆鑄而成.最大的一門整體澆鑄火炮是1841年dundas生產的112英擔又68磅的加農炮.現在armstrong的辦法是將鍛造的鋼箍和鋼管緊套在作為炮膛的主炮管上,理論上可以製造任何口徑的大炮.這樣,海軍軍工廠能夠造出合乎英國海軍需要的前所未有的12英寸火炮.
意大利人卻作出了一個更驚人的舉措.就象許多年前英國人那樣,使他們覺得不安的是,他們在地中海的漫長的海岸線非常容易受到攻擊,而作為鄰居的法國人卻在不斷擴充海軍.所以,意大利偉大的海軍擴充規劃者,benedettobrin,提出一個設想,與其建造大量的普通火力的軍艦,倒不如建造有限數量的裝備巨型火炮的軍艦.這些新型的軍艦將安裝armstrong最新式的,每門50噸重,遠勝於英國海軍12英寸火炮的15英寸火炮.
向來為英國海軍所支配的地中海,將要出現一些這樣的鋼鐵巨獸的噩夢,迫使英國海軍將領們要去考慮相應的對策.“英弗來息白”號的建造,就是這種考慮的結果.
於1874年2月24日在樸茨矛斯鋪設龍骨的“英弗來息白”號,成為英國戰列艦設計史上的傑作之一.這在於,她是一艘中央裝甲堡式軍艦,並且是第一艘用鋪設在低於水線位置的裝甲甲板代替以往沿水線布置的垂直裝甲的戰列艦,這也成為後來各國戰列艦設計所仿效的樣板.對比以往的設計,“英弗來息白”號在裝甲的分布和厚度,火力和裝備的布置,以及電力的使用上是徹底的更新.一長串優點,證明她是一個威力無比的戰鬥機器.
意大利人的設想是50噸大炮,而英國人的設想是60噸的大炮.可這60噸的大炮這時還沒製造出來.但在1875年,“英弗來息白”號鋪設龍骨的次年,第一門80噸的大炮已經開始設計,預計采用14.5英寸的口徑.經過一係列的實驗,口徑加大到15英寸,再經過努力,口徑最終達到16英寸.依據安裝的火炮要盡可能大的原則,馬上為“英弗來息白”預定了這種火炮.幸運的是,“英弗來息白”號在設計時已考慮了給未來的巨型火炮預留了足夠的地方,但這還是使她的排水量比安裝12英寸火炮增加了800噸,吃水增加了12英寸.聽到這一消息的意大利人急忙向armstrong公司訂購17.7英寸100噸的火炮.但無奈他們已經在建造中的軍艦無法容納這種大炮,要麽是減薄裝甲,要麽是另造一條船.這些想法最後都被放棄了.為了保持在地中海的海軍均勢,作為彌補,這四門100噸的大炮被分別安裝在靠近直布羅陀和馬耳他的海岸要塞中.
為了更好地全麵了解”英弗來息白”號,不妨將她分為三個部分來介紹:
1.110英尺長75英尺寬的中央裝甲堡從水線以上9.5英尺延伸到水線以下6英尺,裏麵有兩個呈對角分布的主炮塔,以及驅動主炮塔的液壓——齒輪係統和彈藥庫等.裝甲由兩層組成,水線以上是20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24英寸厚的柚木底襯,水線部位是24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17英寸厚的柚木底襯,水線以下是16英寸厚的鐵質裝甲和背後25英寸厚的柚木底襯.
2.水線以下被一層從艦艏撞角延伸到艦艉的3英寸厚裝甲甲板所覆蓋.裝甲甲板下是分成單獨水密的輪機艙和鍋爐艙.
3.3英寸裝甲甲板以上的部分的設計原則是僅保證能保持結構穩固和可靠.這些無裝甲部位受損或進水不會影響軍艦的平穩性.
“英弗來息白”號裝甲結構簡圖
裝甲甲板的上方和裝甲堡的外側是煤艙.另外400噸煤存放在裝甲甲板下以備戰鬥時方便使用.煤艙和軍艦舷側之間,是用4英寸厚的軟木和防護板層,2英尺厚的帆布和麻絮層所填充,一直延伸到軍艦艏艉的煤艙.實踐證明,在鐵密閉結構中,填充的軟木被氯化鈉浸泡後,即使被68磅炮彈擊中也能阻燃和防水.填充帆布和麻絮能使被炮彈擊穿後容易地進行堵漏.
1875年,”英弗來息白”號的主設計師在意大利船廠參觀了建造中的大型軍艦”duillo”和”danolo”.在迴國的路上,他寫了一篇報告說明她們防護性差和不適合作戰.這也引發了人們對”英弗來息白”號的設計方案的一場爭論.為了平息爭論,海軍將軍們依據軍艦設計師,工程師和海軍軍官們的觀點反對更改設計.受此事的影響,在此期間軍艦停工一年,直到一個委員會作出結論,在1877年12月4日才重新開工.委員會指出,軍艦還是可靠的,但也要作出一些改進以適應將來裝甲軍艦的發展趨勢.
一個針對裝甲甲板以上部分受損和進水的情況下保持軍艦的平衡的方案被製定出來.因為火炮重量從60噸增加到80噸使平衡性受到影響.必須考慮在軍艦完工後應該擁有良好的平衡性.許多人認為”英弗來息白”號將會劇烈搖晃和隻能作為浮動水上炮台.因此她在艦艏和艦艉配備了防搖壓水艙.同一舷側的壓水艙是用水管連通的,使軍艦在搖晃時水能從一個水艙流往另一個水艙.但後來實際上它們大多被當作儲物間使用.最後,“英弗來息白”號所有存在的問題都被解決了,並發現她在航行時比預期的平穩.
“英弗來息白”號主炮塔炮彈裝填原理圖
兩座主炮塔是當時英國海軍中最大的,直徑33英尺10英寸.裝甲厚度外層9英寸,內層7英寸,中間夾層是18英寸的柚木,炮塔全重750噸.由randel式液壓——蒸汽係統驅動.轉動一圈隻要一分鍾.火炮是前膛式,使炮彈裝填作業不得不在炮塔外進行.裝甲甲板在這裏隆起形成一個斜坡.當炮身被壓低時,它低於這個斜坡.在這裏,液壓推杆將16英寸炮彈推入炮膛.炮彈重1,684磅,出膛速度1,590英尺/秒.在離炮口1,000碼的距離上可擊穿23英寸厚的鐵板.每門大炮的射擊速率是2分鍾一發.
蒸汽由12座鍋爐產生,工作壓力60磅/平方英寸,輸送到2座三脹往複式發動機,帶動兩個20英尺直徑的雙葉螺旋槳以65轉/分鍾的轉速轉動,推動軍艦以14.25節的速度前進.“英弗來息白”號最初在斯托克斯灣試航時,她安裝的是兩個四葉螺旋槳.但證明與發動機不匹配,因而換成雙葉螺旋槳.試航中還發現鍋爐艙因為通風不良而導致工作環境惡劣,需要再增加通風設備.這使軍艦要返迴船廠去割開裝甲甲板才能進行施工.“英弗來息白”號完工時,還配有兩座帆桅,盡管當時已經估計到在戰時不大可能使用風帆.可能性更大的用途是用於訓練艦隊裏的後備水兵.到了1885年風帆索具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配有圓形作戰了望台和懸掛信號燈的橫桁的桅杆.
“英弗來息白”號於1881年7月5日在樸茨矛斯入役和於10月加入地中海艦隊.她在亞曆山大港外與ras-el-tin,mex,ada和pharos要塞互相對射.“英弗來息白”號發射了約88發16英寸炮彈,她的舷側齊射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盡管精確射擊的破壞效果還是比預期的低,但依然是英國海軍現役軍艦中最猛烈的.但一發10英寸的炮彈擊中水線以下的外層裝甲並向上爆發,擊穿甲板並擊斃兩名在艦麵艙室內的水兵.據此分析大部分對上層建築和艦載小艇的破壞是由發生在舷側的爆炸造成的.1885年她返迴樸茨矛斯進行改裝,然後轉入預備役.她參加了1887年的閱艦式和1888年,1889年的作戰演習.
“英弗來息白”號在1887年閱艦式上的留影
1890年7月”英弗來息白”號抵達直布羅陀並在那停留到1893年11月.之後返迴樸茨矛斯,在隨後的四年裏被用作海防艦.她服預備役至1897年並於1901年11月轉入封存.艦體在1903年9月以20,100英鎊的價格出售拆解.
當初訂造”英弗來息白”號時,她的外形和火力深深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就象三十年後”無畏”號戰列艦所造成的影響一樣.但還是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她能夠麵對她設計時所估計的對手並取得勝利嗎?oscarparks博士在他的”英國戰列艦”一文中指出:可以將這個問題與中國的戰列艦”鎮遠”號和”定遠”號聯係起來.這兩艘艏艉無防護但配有中央裝甲堡而與”英弗來息白”號很相似的軍艦,實際上就是”英弗來息白”號的改進型.在鴨綠江外的海戰中,兩艘中國戰列艦都受到日本軍艦飽和的集中射擊.“定遠”號中彈200餘發,她的姐妹艦的情況也相當.但她們連無裝甲防護的艏艉部分都沒有被擊碎.1877年,當時的建造委員會曾指出,“英弗來息白”號可以承受300發炮彈而不沉沒.以中國戰列艦的例子為基礎,即便”英弗來息白”號靜止不動和沒有其他軍艦的幫助,也能承受類似的打擊並證明她的設計者的宣言:“她的確值得皇家海軍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