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宇掌權以來的兩年間,這個國家便以前所未有的對著她所麵臨的一切挑戰,艱難地實現著老大帝國的現代轉型。
在這個老大帝國身上,寄托著太多的曆史包袱和舊有弊端,猶如一輛裝滿著貨物的大車,在啟動階段付出極大的力氣後仍然隻能使車輛移動外界難以察覺的距離,但渡過了這種最艱難的起步階段,一旦進入到相對順風順水的道路,同樣的力氣便可使這輛車以較快的速度運轉。
駕車是如此,治理國家也是如此。倘若兩年前,在慈禧剛剛駕崩那天舉國上下對預備立憲的前景和目標還充滿重重疑慮的話,那麽通過兩年的變革與實踐,“維新立憲”四個字作為國家的根本和發展方向已深深地映入每一個人的印象,即便對預備立憲持最保守、最消極態度的官僚也最多隻敢質疑立憲的進程和速度而不敢公然全盤反對立憲,因為他知道這樣除了觸犯眾怒外,撈不了一絲好處。
帝國國會大廈的落成便可視為立憲精神的外在體現。這幢在京師皇城根下興建的建築物,是帝國皇帝親自委托德國建築設計師建造的精品,占地雖然不大,結構亦算不上巍峨宏偉,但對每一個關心帝國時政的人物而言,這裏無疑是帝國憲政最可向往的朝聖地。在這幢建築物上麵,寄托著帝國精英分子太過的理想與願望。
是故。當十月初一日,眾多議員邁步走向帝國國會大廈時,他們心靈受到地衝擊幾乎和知道帝國即將實行憲政一樣來得震撼。
帝國國會大廈是中西建築藝術結合的珍品。她的屋頂、迴廊、簷沿依然是中國傳統風格的完美展現,高高上翹的簷沿一角,象征著帝國追求自我革新,永不停步的努力姿態;她地立麵、樓層和門柱是歐洲現代風格的集中展現。漢白玉雕飾的門柱巍然矗立,在兩兩門柱之間是一道道大門,但這九道門卻是一般大小,沒有所謂正門與偏門的區別,也就從根本上擯棄了等級不同的隱喻,表征著每一位前來參加會議的議員都是代表民意的平等體,這象征著帝國憲政的進步與發揚。
當然,在進入這扇大門之前。與會議員首先還要拾階而上,邁過那三九二十七階全部由花崗岩構成地台階。隻有走完這些台階,站在漢白玉柱子前迴望走過的曆程時,才會明白這種進步與自我革新的成就是多麽的來之不易,是多麽地蜿蜒曲折——因為站在此處可以清楚地看清大廈前麵廣場的正中央的旗杆,那上麵高高飄揚的不正是帝國黃龍國旗麽?
旗杆的不遠處,是一塊黑色的大理石碑,上麵刻著“維新變法烈士紀念碑”幾個蒼虯有力的大字,背麵刻著譚嗣同等戌戌六君子地英名以及悼念他們的碑文,時刻提醒著人們緬懷這些為了維新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
彈指一揮間。12春秋過去,帶著了多少往事,你的英名卻始終不朽……
入得九門去後,便進入了國會大廈內部。大廈內部由東西兩個主會場組成,東會場為資政院開會之所,西會場為弼德院開會之所。在兩個主會場旁邊。是團團圍繞會場,上下三層一共162大小不一的房間,其中一些房間是中小型會議室,可供代表團、議案發起人召開小型會議討論使用;有些是休息室,可供議會代表在會議間隙休息使用;有些是資料室和檔案室,可供與會議員查閱資料使用,當然現在是空空如也;還有一些則是工作人員用房。
東西兩個主會場是帝國大廈最具特色的地方,兩個主會場一般大小。且均采用了沉降式階梯模樣。如果從上至下俯視,則可以清楚地看到會場被一個橢圓分割成東西兩個扇形。橢圓是會場中心,扇形是座椅地分布地,根據設計。最高的座椅和會場中心的垂直高度高達32尺,隨著地勢和座椅的逐節提升,使得哪怕坐在最後一排的議員亦不會被前麵之人擋住視線。
兩個扇形一個簡稱議員扇形,位次稍多,考慮到今後資政院議員擴容的需要,一共設了360,全部由議員按代表團分別就座;另一個扇形簡稱國務員扇形,位次較少
考慮供不是議員,但須需參加資政院會議的國務員就務院扇形按照政府各部以及監察院、科學院等排好位次。
會場中心有兩張講台,一張供發言人使用,既可以供國務員向議會報告施政情況之用,亦可供議員發表意見、質詢國務員之用;另一張供議會主持人使用,由他隨時掌握會議動態,發布各項議程。
在講台的周圍同樣有一個扇形模樣地位次區,供議長、副議長、書記長和其他常務性人員使用,在位次區背後則是記錄席,由速記員將會議的進程予以記錄。
原本按照中國的習慣,隻有白紙黑字才算認賬,口說向來是無憑的,亦不會有會議記錄地習慣,隻有史官會記錄皇帝的起居注。但既然仿行憲政,自然連歐美擅長的一套全部都學了來,不僅如此,按照憲政顧問的意見,除了專業速記員外,還額外進口了兩台留聲機,分布在兩個講台之下,專門用於記錄發言者的語言,這樣即便速錄有錯,也可根據唱片所錄予以糾正。
在橢圓型會場的東端,還有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原本會場中央是一片布滿著地毯的平地,但這處地方卻巍然高起,而且與兩個扇形和會場都有隔攔,此處卻是禦座,專供皇帝出席議會聆聽時就座。除了位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王朝統治風雨飄搖。
—
朝廷一些有見識的王公大臣和有識之士紛紛進奏條陳,請求從學校和武備方麵入手,富國強兵,以擺脫受製於列強的尷尬局麵,自強自立。
正是在這種從上到下唿聲一致的強兵運動中,清廷出於皇室安全和保衛皇宮及京師的考慮,在光緒末年和宣統初年,組建了一支皇家禁衛部隊,正式命名為禁衛軍。
皇家禁衛軍這支宮廷衛隊由監國攝政王親自統領——它的設立實際上是病入膏肓的清王朝走向滅亡前的迴光返照和最後的掙紮;它的興衰成敗直接關聯著清廷的命運。
禁衛軍不過是護從聖駕的皇室衛隊,它無法左右王朝覆滅的命運。所以,詩人感歎:
擾象馴犀事萬端,又傳邊警到長安。
北門坐鎮須平仲,扈駕何如安土難
一、皇家禁衛軍受命於危難之秋
皇家禁衛軍是在清末特殊的形勢下組成的宮廷衛隊,產生於風起雲湧的立憲改良和改革軍製的光緒末年。皇家禁衛軍是一支地位崇高的特別禁軍,其入營、獎懲、編練、編製和獨特的軍營生活一直十分神秘,令世人神往。
6.:.
皇家禁衛軍是攝政王載灃一手操辦組建的皇家衛隊,其軍中生活自然遠在其他軍營之上。按照訓練大臣奏準的《禁衛軍餉章》明文規定:從禁衛軍最高指揮官的禁衛軍大臣到禁衛軍中最低級的軍官司書生,都是支領薪水;禁衛軍軍中各隊官以上的武官既領薪水,又領公費餉銀;禁衛軍中目兵匠夫隻是支領餉銀。
專司訓練的禁衛軍大臣每人每月支領的薪水是月銀1000。大臣以下是禁衛軍各級武官,他們的每月薪水遠在訓練大臣之下,各有等差:一等軍諮官月銀250;二等軍諮官月銀200;三等軍諮官月銀兩,軍諮官係訓練大臣的輔助官。軍諮官下重要的武官便是軍械科、軍法科、軍需科、軍醫科四科監督,分別是四科的最高長官,他們的月薪是每人月銀200,待遇在三等軍諮官之上。
禁衛軍統帥部在訓練大臣、軍諮官和四科監督之下還有眾多中、低級武官,他們也是等級不同,待遇千差萬別:教練官專司訓練官兵,地位僅次於三等軍諮官,每人每月薪水是月銀100;秉承軍諮官分任籌辦考功、軍略、教育、訓練諸事務的執事員和四科監督下屬的科員以及參軍官都是一個級別,待遇相當,都是每人月銀80兩;一等書械官、副軍法官、副軍需官、副軍醫官每人月銀60兩;軍中員、庶務員、樂隊隊官,每人月銀50兩。第三次機遇 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國會大廈
在這個老大帝國身上,寄托著太多的曆史包袱和舊有弊端,猶如一輛裝滿著貨物的大車,在啟動階段付出極大的力氣後仍然隻能使車輛移動外界難以察覺的距離,但渡過了這種最艱難的起步階段,一旦進入到相對順風順水的道路,同樣的力氣便可使這輛車以較快的速度運轉。
駕車是如此,治理國家也是如此。倘若兩年前,在慈禧剛剛駕崩那天舉國上下對預備立憲的前景和目標還充滿重重疑慮的話,那麽通過兩年的變革與實踐,“維新立憲”四個字作為國家的根本和發展方向已深深地映入每一個人的印象,即便對預備立憲持最保守、最消極態度的官僚也最多隻敢質疑立憲的進程和速度而不敢公然全盤反對立憲,因為他知道這樣除了觸犯眾怒外,撈不了一絲好處。
帝國國會大廈的落成便可視為立憲精神的外在體現。這幢在京師皇城根下興建的建築物,是帝國皇帝親自委托德國建築設計師建造的精品,占地雖然不大,結構亦算不上巍峨宏偉,但對每一個關心帝國時政的人物而言,這裏無疑是帝國憲政最可向往的朝聖地。在這幢建築物上麵,寄托著帝國精英分子太過的理想與願望。
是故。當十月初一日,眾多議員邁步走向帝國國會大廈時,他們心靈受到地衝擊幾乎和知道帝國即將實行憲政一樣來得震撼。
帝國國會大廈是中西建築藝術結合的珍品。她的屋頂、迴廊、簷沿依然是中國傳統風格的完美展現,高高上翹的簷沿一角,象征著帝國追求自我革新,永不停步的努力姿態;她地立麵、樓層和門柱是歐洲現代風格的集中展現。漢白玉雕飾的門柱巍然矗立,在兩兩門柱之間是一道道大門,但這九道門卻是一般大小,沒有所謂正門與偏門的區別,也就從根本上擯棄了等級不同的隱喻,表征著每一位前來參加會議的議員都是代表民意的平等體,這象征著帝國憲政的進步與發揚。
當然,在進入這扇大門之前。與會議員首先還要拾階而上,邁過那三九二十七階全部由花崗岩構成地台階。隻有走完這些台階,站在漢白玉柱子前迴望走過的曆程時,才會明白這種進步與自我革新的成就是多麽的來之不易,是多麽地蜿蜒曲折——因為站在此處可以清楚地看清大廈前麵廣場的正中央的旗杆,那上麵高高飄揚的不正是帝國黃龍國旗麽?
旗杆的不遠處,是一塊黑色的大理石碑,上麵刻著“維新變法烈士紀念碑”幾個蒼虯有力的大字,背麵刻著譚嗣同等戌戌六君子地英名以及悼念他們的碑文,時刻提醒著人們緬懷這些為了維新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
彈指一揮間。12春秋過去,帶著了多少往事,你的英名卻始終不朽……
入得九門去後,便進入了國會大廈內部。大廈內部由東西兩個主會場組成,東會場為資政院開會之所,西會場為弼德院開會之所。在兩個主會場旁邊。是團團圍繞會場,上下三層一共162大小不一的房間,其中一些房間是中小型會議室,可供代表團、議案發起人召開小型會議討論使用;有些是休息室,可供議會代表在會議間隙休息使用;有些是資料室和檔案室,可供與會議員查閱資料使用,當然現在是空空如也;還有一些則是工作人員用房。
東西兩個主會場是帝國大廈最具特色的地方,兩個主會場一般大小。且均采用了沉降式階梯模樣。如果從上至下俯視,則可以清楚地看到會場被一個橢圓分割成東西兩個扇形。橢圓是會場中心,扇形是座椅地分布地,根據設計。最高的座椅和會場中心的垂直高度高達32尺,隨著地勢和座椅的逐節提升,使得哪怕坐在最後一排的議員亦不會被前麵之人擋住視線。
兩個扇形一個簡稱議員扇形,位次稍多,考慮到今後資政院議員擴容的需要,一共設了360,全部由議員按代表團分別就座;另一個扇形簡稱國務員扇形,位次較少
考慮供不是議員,但須需參加資政院會議的國務員就務院扇形按照政府各部以及監察院、科學院等排好位次。
會場中心有兩張講台,一張供發言人使用,既可以供國務員向議會報告施政情況之用,亦可供議員發表意見、質詢國務員之用;另一張供議會主持人使用,由他隨時掌握會議動態,發布各項議程。
在講台的周圍同樣有一個扇形模樣地位次區,供議長、副議長、書記長和其他常務性人員使用,在位次區背後則是記錄席,由速記員將會議的進程予以記錄。
原本按照中國的習慣,隻有白紙黑字才算認賬,口說向來是無憑的,亦不會有會議記錄地習慣,隻有史官會記錄皇帝的起居注。但既然仿行憲政,自然連歐美擅長的一套全部都學了來,不僅如此,按照憲政顧問的意見,除了專業速記員外,還額外進口了兩台留聲機,分布在兩個講台之下,專門用於記錄發言者的語言,這樣即便速錄有錯,也可根據唱片所錄予以糾正。
在橢圓型會場的東端,還有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原本會場中央是一片布滿著地毯的平地,但這處地方卻巍然高起,而且與兩個扇形和會場都有隔攔,此處卻是禦座,專供皇帝出席議會聆聽時就座。除了位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王朝統治風雨飄搖。
—
朝廷一些有見識的王公大臣和有識之士紛紛進奏條陳,請求從學校和武備方麵入手,富國強兵,以擺脫受製於列強的尷尬局麵,自強自立。
正是在這種從上到下唿聲一致的強兵運動中,清廷出於皇室安全和保衛皇宮及京師的考慮,在光緒末年和宣統初年,組建了一支皇家禁衛部隊,正式命名為禁衛軍。
皇家禁衛軍這支宮廷衛隊由監國攝政王親自統領——它的設立實際上是病入膏肓的清王朝走向滅亡前的迴光返照和最後的掙紮;它的興衰成敗直接關聯著清廷的命運。
禁衛軍不過是護從聖駕的皇室衛隊,它無法左右王朝覆滅的命運。所以,詩人感歎:
擾象馴犀事萬端,又傳邊警到長安。
北門坐鎮須平仲,扈駕何如安土難
一、皇家禁衛軍受命於危難之秋
皇家禁衛軍是在清末特殊的形勢下組成的宮廷衛隊,產生於風起雲湧的立憲改良和改革軍製的光緒末年。皇家禁衛軍是一支地位崇高的特別禁軍,其入營、獎懲、編練、編製和獨特的軍營生活一直十分神秘,令世人神往。
6.:.
皇家禁衛軍是攝政王載灃一手操辦組建的皇家衛隊,其軍中生活自然遠在其他軍營之上。按照訓練大臣奏準的《禁衛軍餉章》明文規定:從禁衛軍最高指揮官的禁衛軍大臣到禁衛軍中最低級的軍官司書生,都是支領薪水;禁衛軍軍中各隊官以上的武官既領薪水,又領公費餉銀;禁衛軍中目兵匠夫隻是支領餉銀。
專司訓練的禁衛軍大臣每人每月支領的薪水是月銀1000。大臣以下是禁衛軍各級武官,他們的每月薪水遠在訓練大臣之下,各有等差:一等軍諮官月銀250;二等軍諮官月銀200;三等軍諮官月銀兩,軍諮官係訓練大臣的輔助官。軍諮官下重要的武官便是軍械科、軍法科、軍需科、軍醫科四科監督,分別是四科的最高長官,他們的月薪是每人月銀200,待遇在三等軍諮官之上。
禁衛軍統帥部在訓練大臣、軍諮官和四科監督之下還有眾多中、低級武官,他們也是等級不同,待遇千差萬別:教練官專司訓練官兵,地位僅次於三等軍諮官,每人每月薪水是月銀100;秉承軍諮官分任籌辦考功、軍略、教育、訓練諸事務的執事員和四科監督下屬的科員以及參軍官都是一個級別,待遇相當,都是每人月銀80兩;一等書械官、副軍法官、副軍需官、副軍醫官每人月銀60兩;軍中員、庶務員、樂隊隊官,每人月銀50兩。第三次機遇 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國會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