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了財政督查官退迴的百多萬銀子,端方高高興興赴任興歸高興,等一到了天津的衙門,看見周圍景象,他的心情便有些壞了。
原來,直督的駐地按理應在保定,天津是北洋大臣駐地,但自李鴻章、袁世凱、楊士驤以來,一直都以北洋大臣身份兼直隸總督,直隸的政治中心自然也跟著在天津。但端方這次赴任卻沒有北洋這個頭銜,而且他本以南洋大臣調任,現在不僅沒有北洋大臣的身份,連南洋的頭銜也丟掉了。
他曾經試探性地問起,是否要把直督駐地移到保定?——這卻是個托詞,實際是提醒皇帝能不能將北洋大臣的身份重新派給他。但皇帝明確表態,直督衙門設在天津即可,不必再迴保定,“北洋大臣原兼管軍、政、產業、外交等各項差事,但現在新軍概由國防部統一調度,行政與舊軍本就是直督份內事,北洋產業這些年成敗如何、盈虧多少都要由財政官專職清理,你就不要先卷進去,外交本來就屬國務,應由外務部統管……”一番話說下來,即便有北洋大臣的名頭也沒有北洋大臣的意義,何必要設呢?
衙門還是那個衙門,端方本想忘卻一二,但看著風中飄揚的直督旗,這層心思又勾了起來,連帶著心情也壞了不少。既然心裏不痛快,他自然也沒有心情迎來送往,除頭一天接風宴出席以外,其餘一概辭謝,至於大大小小的官員上門求見也是一概擋駕。還讓人放出風去。眼下整頓吏治、刷新官風,你們少給我添亂。一連七天,除在屋子裏看書。愣是連衙門都沒有去過一趟,反正差事都有人應付。
這天門房又通報有人求見,還遞上了帖子。端方看也不看,揮揮手不耐煩地說道:“不見!”
身旁的幕僚卻是老舉,接過來一看,勸道:“大帥。眼下這種氣氛,別人都可不見,唯獨這人卻不能不見。”
“他有什麽名堂不成?”
“是地。”幕僚把帖子遞了過去。
端方看後大為詫異,來人居然是張勳,現任東三省行營翼長,是為數不多地綠營將領之一。他想了半天後道:“我與他雖然認識,卻並無深交,何況他是東三省差官。何以運動到我這裏?”
“這人素來古怪,眼下上門更是蹊蹺,大帥最好便見一見,說不定有異言……”
張勳年輕時是河道總督許振禕的馬。為人機靈卻好賭,好幾次賭輸了公款。惹得許忍無可忍,決定要重重辦他。許夫人念他平時聰明能幹,模樣又頗有氣勢,不像是沒出息的人,便給了一筆盤纏,私下放他走了。張勳到廣西後投在提督蘇元春部下,蘇也認定張勳定有出息而重用,甚至把購買軍火這樣地重要差事也讓其經手。但張勳賭技實在是爛,到上海後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筆公款輸光了,不要說軍火,便是連一柄短槍都買不了。怪人確實不能以常理度之,輸光錢的張勳一不躲、二不跑,居然大剌剌迴廣西覆命,直說錢已輸光。蘇哭笑不得,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人才難得”,又保他去北洋王士珍手下當差,沒過多久就混到了巡防營統領,駐紮在直隸、河南交界處。
庚子國變後兩宮迴鑾恰好經過張勳的防區。張為人極慷慨,與太監們混得很好,與李蓮英交情更深,居然後來隨行護衛到京,特旨連升三級,一躍升任甘肅提督,人稱“張軍門”,已是武將極品。說是甘肅提督,但張勳人一直在京,除原有巡防營實力外,陸續收攏了聶士成、董福祥所部的散兵遊勇,竟成了保衛宮禁的護軍營,整個大內都在控製之下。
這種景象讓素有異誌的袁世凱很不舒服,正好日俄戰爭之後東三省混亂不堪,就提議將張勳調為奉天行營翼長,節製三省防軍。表麵上看是格外尊崇,意思讓張勳兼三省提督,但實際上三省新軍都聽命於北洋,張勳指揮不動,原有地四十多營巡防營都係張作霖、馮德麟、吳俊陞等人統領,哪一個都不好惹。“節製”一詞聽來就是一個笑話,但張勳知道袁世凱勢大,很知趣地沒有爭論,乖乖把部隊拉到了奉天。但他一年之中
天待上一兩個月,大部分時間常在八大胡同廝混,不賭。由於人頭熟絡,各方麵倒也相安無事,由得他胡來,這麽一混便是六七年。徐世昌出任東三省總督後,他還是這般模樣,徐也懶得找他麻煩。
張勳雖然不務正業,腦袋卻是機靈,在巴結關係上很有一套。他看準皇後將來定會得勢,便不惜與小德張先交朋友後拜把子,成了結義兄弟——你也姓張,俺也姓張,一筆難道還能寫兩個張字不成?小德張此時遠未發跡,張勳屈節下交,自然是榮幸萬分,少不得在隆裕麵前吹張勳的好處,一來二去,張勳在隆裕心目中也掛上了號。
—
徐世昌容得下張勳,新任東督趙爾巽便不同了。他原本就看不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張勳,到京後聽得對方紀律廢弛、狂嫖濫賭、玩忽職守的劣跡更是氣得不行,縣官不如現管,以前任川督可以將這些都當笑話聽過,現在繼任東督,正好是張勳的頂頭上司,便決心拿他開刀作為整頓東三省吏治的開始。大喪期間趙爾巽派人請了好幾次,張勳都一直躲著不見,反而放出風聲,謂“老子朝中有人,你別拿著雞毛當令箭。”
但趙爾巽是什麽人?那是皇帝親自下詔慰勉,肩負“刷新吏治、清理財政、整頓國防”重任,準一切便宜行事且禦賜尚方寶劍的人,哪會將這種跋扈放在眼裏。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張勳,他命所有下屬都來參見,準備給張勳一個下馬威,但張遲遲不到,經過戈什哈好一番尋找,才知道他仍逗留在京,要乘坐當夜火車才來趕來奉天。
次日見麵後趙爾巽氣急,罵道:“總督節製屬下文武,你這個提督居然遲遲不至,眼裏還有我麽?”
按清代習俗,不要說總督,提督即便見了巡撫也要遞手本、以下屬之禮參見。但他既然存心跟趙爾巽過不去,自然也不會這麽恭敬,反說:“我隻知道按朝廷規矩,提督是從一品,您也是從一品,屬不屬另當別論。再說我是東三省行營翼長,節製三省防軍。次帥,你管三省,我也管三省呢。”張勳文化不高,卻是尖牙利齒——趙爾巽字次珊,他不稱“大帥”而稱“次帥”,意思就說我和你是平級的。
從沒有哪一個提督敢這麽跋扈,趙爾巽氣得不行偏又駁不倒,想了半天才擠出一句:“從前徐菊帥任總督你怎麽執屬員之禮?”
“他是我地老長官。”徐世昌曾任北洋的營務處總辦,張勳作為營官自然是屬下。說明白了還不解氣,他又加了一句:“你怎能跟他比?!”
打完這陣口水戰,張勳又晃悠晃悠迴北京去了。他口頭上占了便宜,卻把人徹底得罪了,第三天趙爾巽便專折參劾,指責他“於防務吃緊之時,竟敢擅離職守,數月不歸,以致各營統率無人,紀律蕩然,應嚴加整飭議處。”而且不等京城迴令,趙爾巽便祭出尚方寶劍,隨後命令張作霖、馮德麟接收了張勳所部,張勳轉眼便成了光杆提督。
趙爾巽說話的分量自然不輕,沒過兩天便下了上諭:“著免去行營翼長一切差使,迅赴甘肅提督本任。”
這一下把張勳整得很慘,沒有兵就沒有餉——沒有餉又到哪裏去吃空缺?他隻好重新走小德張的路子,想通過皇後地關係轉,但也有心腹提醒他,可以打毅軍的主意。毅軍統領薑掛題年逾六十,極為老邁,況毅軍同是防軍,說起來名正言順。小德張對此極力支持,表示願意效勞,隻提醒他,薑桂題現任直隸提督,但如果端方不點頭,這事是辦不成地。
張勳的求見便是為此而來,但他是個妙人,畢恭畢敬地見過禮後對說道:“聽說大帥是海內名家,對字畫鑒賞最為熟諳,俺張勳是個老粗,這裏有幾樣東西不識貨,想請您老過目一二。”
他一邊說一邊感慨:“可憐俺老張這麽多年了,一直都看不懂是什麽……”待他拿出東西,端方倒吸一口冷氣,眼睛都直了……第三次機遇第二卷席卷大江南北第三十二章不速之客
了財政督查官退迴的百多萬銀子,端方高高興興赴任興歸高興,等一到了天津的衙門,看見周圍景象,他的心情便有些壞了。
原來,直督的駐地按理應在保定,天津是北洋大臣駐地,但自李鴻章、袁世凱、楊士驤以來,一直都以北洋大臣身份兼直隸總督,直隸的政治中心自然也跟著在天津。但端方這次赴任卻沒有北洋這個頭銜,而且他本以南洋大臣調任,現在不僅沒有北洋大臣的身份,連南洋的頭銜也丟掉了。
他曾經試探性地問起,是否要把直督駐地移到保定?——這卻是個托詞,實際是提醒皇帝能不能將北洋大臣的身份重新派給他。但皇帝明確表態,直督衙門設在天津即可,不必再迴保定,“北洋大臣原兼管軍、政、產業、外交等各項差事,但現在新軍概由國防部統一調度,行政與舊軍本就是直督份內事,北洋產業這些年成敗如何、盈虧多少都要由財政官專職清理,你就不要先卷進去,外交本來就屬國務,應由外務部統管……”一番話說下來,即便有北洋大臣的名頭也沒有北洋大臣的意義,何必要設呢?
衙門還是那個衙門,端方本想忘卻一二,但看著風中飄揚的直督旗,這層心思又勾了起來,連帶著心情也壞了不少。既然心裏不痛快,他自然也沒有心情迎來送往,除頭一天接風宴出席以外,其餘一概辭謝,至於大大小小的官員上門求見也是一概擋駕。還讓人放出風去。眼下整頓吏治、刷新官風,你們少給我添亂。一連七天,除在屋子裏看書。愣是連衙門都沒有去過一趟,反正差事都有人應付。
這天門房又通報有人求見,還遞上了帖子。端方看也不看,揮揮手不耐煩地說道:“不見!”
身旁的幕僚卻是老舉,接過來一看,勸道:“大帥。眼下這種氣氛,別人都可不見,唯獨這人卻不能不見。”
“他有什麽名堂不成?”
“是地。”幕僚把帖子遞了過去。
端方看後大為詫異,來人居然是張勳,現任東三省行營翼長,是為數不多地綠營將領之一。他想了半天後道:“我與他雖然認識,卻並無深交,何況他是東三省差官。何以運動到我這裏?”
“這人素來古怪,眼下上門更是蹊蹺,大帥最好便見一見,說不定有異言……”
張勳年輕時是河道總督許振禕的馬。為人機靈卻好賭,好幾次賭輸了公款。惹得許忍無可忍,決定要重重辦他。許夫人念他平時聰明能幹,模樣又頗有氣勢,不像是沒出息的人,便給了一筆盤纏,私下放他走了。張勳到廣西後投在提督蘇元春部下,蘇也認定張勳定有出息而重用,甚至把購買軍火這樣地重要差事也讓其經手。但張勳賭技實在是爛,到上海後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筆公款輸光了,不要說軍火,便是連一柄短槍都買不了。怪人確實不能以常理度之,輸光錢的張勳一不躲、二不跑,居然大剌剌迴廣西覆命,直說錢已輸光。蘇哭笑不得,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人才難得”,又保他去北洋王士珍手下當差,沒過多久就混到了巡防營統領,駐紮在直隸、河南交界處。
庚子國變後兩宮迴鑾恰好經過張勳的防區。張為人極慷慨,與太監們混得很好,與李蓮英交情更深,居然後來隨行護衛到京,特旨連升三級,一躍升任甘肅提督,人稱“張軍門”,已是武將極品。說是甘肅提督,但張勳人一直在京,除原有巡防營實力外,陸續收攏了聶士成、董福祥所部的散兵遊勇,竟成了保衛宮禁的護軍營,整個大內都在控製之下。
這種景象讓素有異誌的袁世凱很不舒服,正好日俄戰爭之後東三省混亂不堪,就提議將張勳調為奉天行營翼長,節製三省防軍。表麵上看是格外尊崇,意思讓張勳兼三省提督,但實際上三省新軍都聽命於北洋,張勳指揮不動,原有地四十多營巡防營都係張作霖、馮德麟、吳俊陞等人統領,哪一個都不好惹。“節製”一詞聽來就是一個笑話,但張勳知道袁世凱勢大,很知趣地沒有爭論,乖乖把部隊拉到了奉天。但他一年之中
天待上一兩個月,大部分時間常在八大胡同廝混,不賭。由於人頭熟絡,各方麵倒也相安無事,由得他胡來,這麽一混便是六七年。徐世昌出任東三省總督後,他還是這般模樣,徐也懶得找他麻煩。
張勳雖然不務正業,腦袋卻是機靈,在巴結關係上很有一套。他看準皇後將來定會得勢,便不惜與小德張先交朋友後拜把子,成了結義兄弟——你也姓張,俺也姓張,一筆難道還能寫兩個張字不成?小德張此時遠未發跡,張勳屈節下交,自然是榮幸萬分,少不得在隆裕麵前吹張勳的好處,一來二去,張勳在隆裕心目中也掛上了號。
—
徐世昌容得下張勳,新任東督趙爾巽便不同了。他原本就看不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張勳,到京後聽得對方紀律廢弛、狂嫖濫賭、玩忽職守的劣跡更是氣得不行,縣官不如現管,以前任川督可以將這些都當笑話聽過,現在繼任東督,正好是張勳的頂頭上司,便決心拿他開刀作為整頓東三省吏治的開始。大喪期間趙爾巽派人請了好幾次,張勳都一直躲著不見,反而放出風聲,謂“老子朝中有人,你別拿著雞毛當令箭。”
但趙爾巽是什麽人?那是皇帝親自下詔慰勉,肩負“刷新吏治、清理財政、整頓國防”重任,準一切便宜行事且禦賜尚方寶劍的人,哪會將這種跋扈放在眼裏。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張勳,他命所有下屬都來參見,準備給張勳一個下馬威,但張遲遲不到,經過戈什哈好一番尋找,才知道他仍逗留在京,要乘坐當夜火車才來趕來奉天。
次日見麵後趙爾巽氣急,罵道:“總督節製屬下文武,你這個提督居然遲遲不至,眼裏還有我麽?”
按清代習俗,不要說總督,提督即便見了巡撫也要遞手本、以下屬之禮參見。但他既然存心跟趙爾巽過不去,自然也不會這麽恭敬,反說:“我隻知道按朝廷規矩,提督是從一品,您也是從一品,屬不屬另當別論。再說我是東三省行營翼長,節製三省防軍。次帥,你管三省,我也管三省呢。”張勳文化不高,卻是尖牙利齒——趙爾巽字次珊,他不稱“大帥”而稱“次帥”,意思就說我和你是平級的。
從沒有哪一個提督敢這麽跋扈,趙爾巽氣得不行偏又駁不倒,想了半天才擠出一句:“從前徐菊帥任總督你怎麽執屬員之禮?”
“他是我地老長官。”徐世昌曾任北洋的營務處總辦,張勳作為營官自然是屬下。說明白了還不解氣,他又加了一句:“你怎能跟他比?!”
打完這陣口水戰,張勳又晃悠晃悠迴北京去了。他口頭上占了便宜,卻把人徹底得罪了,第三天趙爾巽便專折參劾,指責他“於防務吃緊之時,竟敢擅離職守,數月不歸,以致各營統率無人,紀律蕩然,應嚴加整飭議處。”而且不等京城迴令,趙爾巽便祭出尚方寶劍,隨後命令張作霖、馮德麟接收了張勳所部,張勳轉眼便成了光杆提督。
趙爾巽說話的分量自然不輕,沒過兩天便下了上諭:“著免去行營翼長一切差使,迅赴甘肅提督本任。”
這一下把張勳整得很慘,沒有兵就沒有餉——沒有餉又到哪裏去吃空缺?他隻好重新走小德張的路子,想通過皇後地關係轉,但也有心腹提醒他,可以打毅軍的主意。毅軍統領薑掛題年逾六十,極為老邁,況毅軍同是防軍,說起來名正言順。小德張對此極力支持,表示願意效勞,隻提醒他,薑桂題現任直隸提督,但如果端方不點頭,這事是辦不成地。
張勳的求見便是為此而來,但他是個妙人,畢恭畢敬地見過禮後對說道:“聽說大帥是海內名家,對字畫鑒賞最為熟諳,俺張勳是個老粗,這裏有幾樣東西不識貨,想請您老過目一二。”
他一邊說一邊感慨:“可憐俺老張這麽多年了,一直都看不懂是什麽……”待他拿出東西,端方倒吸一口冷氣,眼睛都直了……第三次機遇第二卷席卷大江南北第三十二章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