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看了看賬冊,伸手問付清要了一百兩銀子就準備出門了,他心裏多少有點數,這地還是有的,不過估計就要往西麵找了,至於距離問題,他也有了想法,那不是想搬過來的人多嗎!如果把村子擴大些,不是就行了?中等地沒有,那下等地其實也很吸引人的,要是說服成縣令把下等地再降價一下,比如什麽二兩銀子就可以買,但是免稅隻能兩年,其實也是個好法子呢!
如今大虎的執行力還是很可靠的,果然,沒有多久,這地契就到手了,就是村子西麵的地,大該隔著村子裏最近的田地三四百米左右,說不上是中等田,但是絕對比下等田好些,三兩的價格,大虎一下子就買了一百畝,下了一百兩的定錢,就是大壯也跟著去買了二十畝迴來,便宜啊!有便宜誰不喜歡。隨後成大人又出台了下等田的兩種購買方法,一種是三兩一畝,三年免稅,一種是二兩一畝,但是免稅也隻有兩年,這樣一來,果然又搬過去了三四戶人家,還是買上了幾畝下等地的人家。就在這村子和大虎買的地的中間,那三四百米的空擋裏,這麽四戶人家從北到南的一排列,立馬這田地又和村子銜接在了一起,付清到那邊看到這一景象的時候,忍不住看了大虎一眼,這孩子,如今也是有心計的人了呢!
當然這田地邊的鄰居關係也是要搞好的,於是大虎就把新買的田說好了分給了新來的兩家人租種,這樣一來,自家雖然離得遠些,卻也不用擔心什麽人使壞了。至於大壯?人家家裏自家有四十畝了,就是大虎家夏天買的十五畝都沒法子種了,經過協商,由王篾匠的堂兄弟家接手,還有就是大虎舅舅家十畝也轉租給了王柱家。畢竟這種自家的地,收成都是自家的,這一點大虎也是理解的,他也希望和自家關係好的大壯家能盡快的興旺富裕起來,要知道大虎還打著人家小舅子的主意呢!
湧泉村這時候已經有了二十五戶人家,人口已經膨脹到了近三百人,總算是有了一個正常的村子的人氣了。當然這村子也順利的擴張了,
☆、63團圓
不用說,在付大師迴家後的這第一年的過年必然是熱鬧的,舅舅家也好,姑
姑家也好,年前就送了不少的年貨來,並說好了年初二就過來一起團圓,畢竟這付張氏正是有身子的時候,迴邊山鎮上的娘家也不方便。舅舅家正好新房子已經建好了,索性便來住上幾天,算是暖屋了,也沒有壞了迴娘家的規矩。
這樣的近便付張氏自然是歡喜的,為了這個,還特意讓家裏幫著張家舅舅家,把新屋子給打掃了一遍,幫著置辦了好些的鋪蓋和吃飯的家夥。
付家這裏正準備著年飯,西麵的龍王廟開始響起了爆竹聲。前麵說了,這付張氏身子好了,付家人都推到了那泉水上去,連曲大夫在嚐過了這水質之後,也直說好,一來二去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越傳越邪乎,說起這泉水,就變成了這是泉眼裏住著泉龍王,這是龍王水晶宮裏流出來的水,自然是包治百病之類的,引得無數人爭相引用,說來也邪乎,這些人喝了這裏打迴去的泉水之後,這村子裏果然生病的好像就少了些,孩子們身子好像也壯了些,這樣一來,這泉水裏有龍王的說法,就好像是得到了證實,每天去打水的人都要先磕上一個頭,然後再拎上一桶夠家人飲用的水。沒有人趕多取,生怕觸怒了龍王,收迴了這樣的恩典。連著這泉水流過的地方,草木旺盛都成了龍王的恩典了。
成大人聽說後,也來嚐過,不過他隻是覺得這水泡茶確實很有味道,讀書人嗎!動不動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什麽龍王是不怎麽信的,不過對於湧泉村的人不建土地或者山神廟,卻要直接先建造龍王廟卻沒有什麽意見。
村子裏的人一個個都先放下了自家的房子,爭先恐後的過來幫忙,想要償還龍王庇佑的恩情,這建造起來快的,一個月愣是就造好了。一間正殿外加一個小院,簡單,大方,樸實,看著有些簡陋,卻是這村子裏每一家都出了一些銀錢的,(因為縣衙隻負責每村一個小廟,為了將來的山神土地,村裏人隻好自己出了三分之二的錢。)還有一個孤老頭被請來當了廟祝,每日飯食由村裏供給。
今年是龍王廟建成第一年,自然也是要放爆竹告知天上龍王的,所以分外的熱鬧。就是湧泉那裏,也被立了石碑,置辦了供奉台,讓大家有個可以放上貢品的地方。
外麵熱鬧,這付家屋子裏更熱鬧,付大師和付張氏帶著孩子們在正屋八仙桌上坐下,看著這桌子上的菜肴,一個個喜笑顏開。雞鴨魚肉,樣樣齊全,還有付家特產的冬季水養蔬菜,怎麽看怎麽順眼,一個個都快要流口水了。
“大虎他娘,看看,咱們家這,這多熱鬧,這家裏就該是這樣才興旺啊!過了年,再有個小的,一家子孩子,想想,我就覺得這日子怎麽就這麽美呢!就和做夢一樣啊!“
付大師坐在上首,看著孩子們的饞樣,在看看桌子上的菜,看看這寬大嶄新的屋子,往來的奴仆,眼前一陣的恍惚,不禁抓住了付張氏的手,輕輕的說著話,想要緩和一下自己越發急促的心跳。
“是呢!到過幾年,大虎和曲家那姑娘成了親,家裏就更加熱鬧了,說起來咱們這是馬上就要做公婆的人了呢!“
挺著三個多月肚子的付張氏拍拍抓的有些緊的丈夫的手,明白他的心情,索性順著他的話頭,繼續說了下去。聽得付大師隻覺得眼前似乎有一絲美麗的圖卷正在打開。看看大虎,看看付清,他好像又看到了他們小時候的樣子。
“哎,說來,這日子過得真是快啊!我記得,當初我被帶走之前,大虎跟著我去石場的時候,那個子還不過是到我胸口這裏,拿著錘子砸石頭,常常識石頭比他人還大,看著就可樂的緊,對了,那時候,我做好一個石獅子,他就要爬上去,說是騎獅子,拿著錘子當馬鞭,一下子下去,那石獅子屁股就少了一塊,害的我修了半天。清兒更小,帶著她,也隻能在石場撿撿碎石頭,可她還愣是喜歡跟著去,一轉眼,咱們家這兩個孩子都當家快五年了,一個個都精明能幹的像是個大人一樣了。家裏也不再是原本的樣子了,四進的大屋子住著,一百多畝的田地有人租著,還有三十畝的果林,合著都快要兩百畝的基業啊!縣城還有兩個鋪子,這些,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心血啊!我,我不如孩子們啊!“
說著說著,付大師又有些傷感了起來,在孩子們成長最重要的那幾年,自己居然就這樣錯過了,讓他們就像是疾風中的小草,靠著自己,頑強的生存,茁壯成長,說起來,自己這個父親真的是沒有盡到責任啊!
聽到這話,付張氏不樂意了,忙不迭的反駁起來:
“混說些什麽啊!又不是你願意走的,也不是你想著丟下我們去享福去的,你啊!少沒事找事了!何況,這家裏能成這樣難不成還沒有你的功勞不成,這石場是誰留下的?若不是有這麽一個地方,我們早就沒了活路了,再說了,他們是誰的孩子?好了,咱們都好好的,這都是老天開眼,苦盡甘來。“
“是了,是我渾說了,這大過年的,不說這個,來,娃娃們,如今咱們家六個,不對,帶著你娘肚子裏的,那是七個孩子,爹願你們來年都事事順心了,讀書進益,功夫長進,給爹再多掙些臉麵。“
說完猛地一口喝下了杯中酒,那爽快的樣子,看的大虎也心熱了起來,學者付大師的樣子一口喝了下去,他倒是沒什麽,不過另一邊就傳來了咳嗽聲,原來是二虎和留郎,這兩個小家夥,看著大虎喝酒,想著自己也是小子,也跟著來了個一口悶,結果就這樣了,看的付大師笑的不行,一桌子的歡聲笑語。
到了年初二,這付家的院子越發熱鬧了,舅舅家兩個孩子,姑姑家三個,這樣一來,家裏就是孩子人數都超過了十個,姑姑和舅舅依然是住在外院的花廳邊兩間屋子,孩子們男孩子跟著大虎二虎住,女孩子甜姐兒則是付清帶迴了後院。讓整個家裏一天都沒有停過笑聲。特別是舅舅,愣是說自家近在咫尺的房子實在太過冷清,沒勁,湊在一起才熱鬧,聽得付大師哈哈大笑,不過倒是領著姑姑家去參觀了一番,因為明年,姑姑家也要造三進房子了,這可是實物範例啊!大虎付清誠意出品呢!絕對的正宗的三進四合院啊!
☆、64兩年
時光在付大師迴家後似乎變得快了起來,轉眼間,又是一年春天,距離付大
師迴家已經快要兩年了。這兩年要說起大局來,變化其實不是太大,比如成縣令,如今還在繁花縣,雖然他已經在繁華縣升等到上等縣的時候成為了六品,可是還是原地呆著,倒不是他沒有機會走,而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啊!一個六品,到了別的大衙門,那可就是隻有當副手的份啊!他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在這老地方熬他的六品資曆呢!好歹這地方他熟不是!
不過,這不等於付家沒有變化,這兩年的時間付大師終於這字可以拿的出手了,這絕對是屬於付家的大喜事,這裏是科舉的弱縣,讀書人雖然也不少,可是和那些江南地方差了不止一點兩點,基本上幾十年才能出一個進士的那種,不過越是這樣,這對於文人雅事就越是看重,所以在這裏,付大師的東西還是賣的不錯的,雖然沒有一開始時候的火熱,卻總是能引領一下潮流什麽的,一年千把兩基本沒問題了,最起碼付家又多了一個鋪子,這是現實。
至於那什麽字畫之類的東西,雖然這一家子水平真心不怎麽樣,但是好歹在這農戶居多的地方也算是可以了。又不是要題字賣錢,不過是書信往來,那些文人交流什麽的,人家付大師也不怎麽前往,那淡薄名利的到了極致了,就是大虎也很少參加,倒是一家子常常上山,不是采藥就是打獵,甚至大虎還在付清上次看到水芹的地方搭建了一個可以供往來藥農獵戶歇腳的樹屋,裏麵還倍了些米糧,讓不少知情人感慨這一家子有仁人之風。
前一年開始,這果樹陸陸續續的就開始結果了,一年裏,單單是果子,還有果脯賣的就很不錯,那新置辦的鋪子就是果脯鋪子,雖然小了些,還是在西市口,地段不算一等,但是這收入卻著實不錯,一年下來也有幾百兩銀錢,再加上修剪了些花枝賣花,還有付清的什麽菊花,蘭花,之類的,特別是臘梅,受歡迎程度不是一般的高,兩下裏一加,幾近千兩,三個鋪子,一年收入基本不下兩千兩,再加上如今這一百四十五畝土地的產出租子,可以說,付家到此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富裕人家的行列了。去年下半年又在霞關鎮又增加了六十畝田地,付家這個地主那是名副其實起來。過年的時候,單單是紅包就派出去了三四十個。可見這家業的興旺了。
當然湧泉村也是有了新的氣象的,比如這什麽山神廟,土地廟都已經造好了,和龍王廟幾乎是三足鼎立,還有就是村子裏在這三個廟宇邊上建造了三間大屋,屋後還圍了一個小院子,裏頭還有三間正房和一個廚房,那是村子集資興建的蒙學,這裏頭付家出了大頭,整整一百兩,裏頭的書籍也是付家友情讚助的,四書五經,開蒙書籍,基本考秀才要用到的書這裏頭都有了。就是裏頭的塾師,也是大虎出麵請來的老秀才,這算是對整個村子做的最有貢獻的事情了,一時間付家在村子裏的名聲地位,那是絕對的響當當啊!前麵三間正屋,中間一間是課室,左麵一間是書屋,凡是村子裏家境不好的學子,買不起書,可以到這裏借書看,甚至在這裏抄書,連抄書的桌椅都是齊備的,這絕對是方便了很多人。據說,大壯的小舅子,就常在這裏用功。右麵一間更是所謂的考前進修班一樣的存在了,準備以後想要科考的學子在這裏衝刺用的,因為裏麵是好些前人的試卷合集,絕對有參考意義,還有些錢糧,律法,數算之類的書籍,給那些準備以後當書吏等人用的,屬於分流課室了。後麵的小院子自然就是塾師的居所了。
當然在湧泉村,最具有神奇色彩,變化最大的就要數湧泉了,那一處無意中挖開的泉眼,加上付清丟下的靈石,在這兩年間,已經美名傳揚到了外縣,常有人不辭辛苦到這裏來接泉水迴家。作為有病治病,無病防身的最佳必備使用,更有些附庸風雅的人稱,隻有這樣的泉水才能泡出好茶,讓不少*茶之人恨不得把泉眼挪迴家去。有鑒於這泉水的知名度,還有粉絲如成縣令和周老爺這樣的官紳,所以自然有人捐贈了銀兩,由付大師設計並監督建造了一處遮泉亭,(說白了就是在這泉眼邊上豎了些石柱,然後蓋個頂,把泉眼穩固住,免得那天沒了,用頂遮起來,免得這泉水讓雨水衝沒了,)不管怎麽說,這已經成為了湧泉村,或者說是繁花縣的知名旅遊景點了,就是這邊上的樹林裏,山道邊,也蓋起了聽泉台,(就是個石台子)時不時有些自認為是文人雅士的到這裏聚會,開個文會什麽的,順帶還帶動了這裏土質野茶的銷路,讓不少家境不怎麽樣的人家多了幾條掙錢的路子,像是腦子活絡的大壯家,在他家小舅子的提醒下,還趕製了一批紅泥小爐,竹節茶具,在那些開文會的斯文人中間掙了一筆。
至於野茶?付家特意將土法製作野茶的法子傳給了村民,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上幾手,隻是製作的好壞有點差異而已。大不了,好的賣了,壞的自家待客吃,總是有用的,倒是讓這湧泉村一下子雅致了不少。
村子裏的人口也在這兩年裏又增加了幾戶,已經達到了三十戶,已經能算得上是一個中等的村子了,再加上設施基本齊全,已經脫離了小村落的結構,周邊的野物也基本不再隨處可見,這安全上也好,人氣上也好,完全像是個經營了幾年的樣子,可見這裏人打獵的本事有多大了。
在這兩年裏,大虎潛心讀書,和縣城的教諭關係很不錯,得到了不少的指點,不然這蒙學的秀才也請不到對吧,這也是人脈啊!最重要的是,大虎已經決定了,今年他就要去參加秀才考試的後兩次考驗,準備努力一把,把自家的門楣往上提一節,這立馬成了付家全家的大事。
☆、65秀才和媳婦
大虎考秀才也是有了深思熟慮的結果,因為今年,不管他中不中,接下來,
就要娶媳婦了,若是他能順利的得個秀才的名頭,那麽這場婚事自然也能多添上幾分光彩,若是不中,成家立業,先成了家,他也好繼續努力,省的還有個未婚媳婦勾著心思。
當然這是謙虛的說法,事實上,付家的人在連著這麽些年的靈氣滋養下,在付清時不時的小灶補身下,一家子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腦子那都是屬於聰明的類型,雖然達不到什麽逆天的程度,可是這讀書寫字什麽的,倒是有了幾分優勢,不說過目不忘吧,好歹這記憶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是背上四五遍才能背下的東西,如今兩三遍就成了,這就是進步啊!不然就付大師這個年紀,現學的寫字,能在這麽短的時間成個樣子?誰信啊!
大虎自從決定了要考試,家裏的事情那是基本就不怎麽出麵了,好在如今有爹了,他甩手也方便,家裏還有付清這個掌舵的人在,二虎也九歲了,好歹是時不時也能頂半個大人用了,他一點不擔心會有什麽不妥當的,從開了春就開始一天到晚在學堂蹲著,不是自己學,就是趁著那老秀才空閑,跟著學,用功程度,直逼那些頭懸梁,錐刺股的勤奮人,再加上這孩子這幾年也沒有閑著,愣是把四書五經,還有幾本關鍵的名家注釋都背了下來,還有些什麽史記之類的也記得七七八八的,如今這琢磨的不過是科考的格式,考試的行文方式,還有就是這八股,策論的本事,常言說的好啊!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很多書,你讀了背了,細細的去想了,這理解的也就能通透上三分了,在加上還有範文參考,要摸熟悉這考試文章的做法,其實就是個時間問題,還有就是熟練度的問題,他也不是要考個什麽案首,更不是什麽一心要著言立說,沒必要吧書本的東西去延伸到無限的高度,能理解的寫的出論述文,說明文,記敘文,那就基本能過關了。
還有付清幫著不時的出些題目什麽的給他練手,這麽一來,水平屬於直線上升啊!看的老秀才都覺得這孩子以後要是不考舉人都可惜了,說不得,自己這個縣裏出個進士也不是不可能了。當然這老秀才的心裏,那是在付家祖墳青煙直上雲霄的情況下!這點還是要說明一下的。
付家的其他幾個孩子,除了女孩子,那是付清負責教導,其他的男孩子基本全去了學堂了,就是舅舅家,姑姑家的孩子,也被送過來了,倒不是他們自家那裏沒有學堂,沒有老師,關鍵是,這裏舅舅家有房子,住的下,而且老師水平比他們那裏的童生出身的塾師好啊!那可是秀才啊!吃喝衣物什麽的,還有付家幫著關照,怎麽能不來?
再說環境,這裏清幽啊!讀書人也多不是,晚上討論個學問還有大虎幫著解惑,並且監督學業什麽的。哪像他們家裏!舅舅家,那是前麵就是小工廠,一天到晚的都是敲打木頭的聲音,人家如今這業務做大了,大虎又給了幾個新的織布機,是那種能在錦緞上織出鏤空花紋一樣的機器,最近大火,正趕工的厲害呢!為了掙銀子,為了擴展家業,早日也做個小地主,人家張家舅舅已經把小工人數擴展到了四個了,能不忙乎嗎!掰指頭算算,出去成本和分給大虎和小工的銀子,一個月近七十兩的收入,那是很誘人的,要是能連續幹上一年,攢下來,絕對能買上一百畝地啊!雖然這個有點奢望了,不過著訂單忙上半年那是絕對有的。張家舅舅那是心頭火熱啊!他家如今可不隻有大虎這裏十畝地了,自家鎮子邊的村子裏也有二十畝租給人家種呢!做完這一票,怎麽也能再買上五十畝,幾輩子都沒有過的大家業正在招手啊!兒子丟給姐姐姐夫,那是絕對正確的。
至於姑姑家,更是忙乎,他們家如今這官道邊鋪子都有兩個了,一個是老牌子魚丸,一個是魚皮粥的粥鋪,家裏也蓋上了三進屋子,地也買了兩迴,和家中原本的土地連成了十五畝,按說,真的是不錯了,沒看見,他們那些跟著他的本家族人們,一個個不過是翻新了屋子,土胚房子變成了瓦房,加了牲畜棚,圍牆什麽的,買地也不過是兩三畝地嗎!絕對屬於領頭人的地位啊!可惜他們看到的是付家,張家的變化,深深的覺得羞愧了,自家還是不夠努力啊!家業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任需努力啊!這樣的情況下,就是蔡老太都卷袖子上場了,孩子愣是沒人看著了,怎麽辦?送學堂唄,付家這邊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啊!師資力量雄厚,周圍環境氛圍又好,(比他們家一屋子魚腥味好的能上天了。)還有人看孩子!(付張氏最小的孩子去年六月份出生,有一個兒子,正是母*泛濫的時候。)還有學習的偶像大虎,可以激勵孩子上進,就沒有一處不好的,能不送過來嗎!
於是乎,付清在大虎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裏,那個任務重啊!簡直就是王熙鳳再世啊!一天到晚就沒有閑著的時候,好在這樣的情況還是有收獲的,到了六月份,大虎順利的通過了州試,到了八月,又是過了府試,終於成為了一名紅果果的秀才,雖然排名上不過是三等,排位更是在一百多名,可是這已經是付家往上數大概八輩子最厲害的科舉成績了。八輩子農民終於翻身做讀書人了!不說別的,自家的田地那是可以開始享受免稅二十畝的政策了,還能免去家中三人力役,見官不跪等等高人一等的政策。
不說大虎如何,付大師一家子在接到喜報的第一時間,全家都激動了,還有交好的村民直接上門,幫著把前院的門窗敲碎了,這叫改換門庭。
“祖宗保佑啊!快,閨女,我,我要立祠堂,寫族譜。”
得,付家幾輩子了,居然連個祠堂族譜都沒有,可見這家裏底蘊的問題是在是讓人驚歎啊!絕對是沒有出過讀書人的最佳例證啊!
接下來,接下來還用說?這當然就是該大虎娶媳婦了,反正隔壁的曲大夫已經笑眯眯的開始幫著看黃曆了,還有什麽可說的?爭取在年內完成吧!還是很來的及的,實在興奮也能在十月份搞定,反正兩家準備的都差不多了,不愁不利索。至於舉人?一百多名還想考舉人?拜托,請在讀幾年吧!反正這明年那是肯定沒戲的!底蘊啊!這還是付家的大問題呢!
作者有話要說:提示:
這裏架空中的榮朝行政分類如下:
全國十三個省,
三省為一路一路長官為總督二品
一省-三個府一省長官為巡撫三品鄉試(考舉人)
一府-三個州一府長官為知府四品府試(秀才)
一州-三個縣一州長官為知州五品州試
一縣-三個鎮一縣長官為知縣六品到七品縣試
一鎮-三個村
☆、66大壯家
大虎那裏是大登科帶著小登科,紅光滿麵,意氣風發,說不盡的喜氣洋洋,
花團錦簇,連帶著張家舅舅和蔡家姑姑姑父那裏似乎也借著了光,一下子門第高了起來。這一現象讓一心跟著大虎走的大壯看的眼紅的不行。眼光一下子就放到了自家小舅子身上去了。好歹咱們家也是有一個讀書種子的,不說秀才,哪怕是個童生呢!也是說明了自家跟著大虎家在拉近距離不是!
執念啊!這些年大虎家的轉變,加上大壯跟著大虎的步子掙了錢,養了家,蓋了房子,買了地,這跟著大虎走已經成為了大壯,甚至是他們一家子的執念了,那是有希望要上,沒有希望,製造希望也要上啊!看看,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哪裏擺著,就像是伸伸手就能摸得到這樣光鮮舒坦的樣子,誰會不動心啊!
要說大壯家,如今那真的是,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吃不飽飯的人家了,也是屬於發家致富的典型人家了,若不是有大虎在前麵遮住了他們的光芒,說不得也是要讓大家翹著拇指讚賞一迴的有為青年,屬於勵誌故事的豬腳了。
大壯家如今跟著大虎買地,已經把家業曾產到了五十畝,這在以前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裏牛也有了兩頭,後山原本的零星的菜地,經過他們不斷地清理,合並,已經達到了一畝半,基本上家裏的吃菜問題已經能完全的自給自足解決了,甚至菜園靠近家裏房子這一片空地上還違章建了一個牲畜棚,養了五六頭豬,他們家就在這山坡最上頭,最靠近密林處,既然沒有妨礙到別人的利益,自然無人注意。大壯更是聰明,基本上這養豬都是大小都有,每月殺一隻豬,在進一隻小豬,形成了循環,這殺的豬也成了村裏各家每月的豬肉來源,大壯家成了不是屠戶的屠戶。掙得不少錢,至於養豬的材料,則是村子裏開豆腐鋪子的人家用剩的豆渣,還有些糠穀,泔水,成本不高,家裏老頭老太都能幹得活計,絕對的養家利器。
大壯永遠記得,和大虎他們一起去打獵的事情,那是他們家第一次一夜致富的關鍵,為了這個,他沒少跟著大虎練功,就是射箭什麽的也沒有一天放下,家裏也從一些老獵戶那裏去買了舊弓箭,時不時上山打獵,雖然多是些小獵物,可是這常年累月的,倒是也積攢了不少銀錢,他們家男人多,哪怕是輪流出去,也足夠了。甚至有一迴在和大虎他們一起上山的時候,打到了五隻羊,兩頭鹿,一下子又大大的掙了一筆。
村子裏如今基本上是家家有地,人人有活,有力氣的做完了本家的地裏活計可以說去石場采石頭,掙錢養家,還有人家看著村子裏什麽都沒有,自然也就有了激靈的有了營生,做豆腐的,做木匠的,泥瓦匠,雖然都是屬於副職,但是真的,已經是很紅火的日子了,所以大壯家做了這養豬,賣豬肉的活計,不過大壯如今看著大虎家的熱鬧,心裏突然覺得自家還是不夠啊!
想著這些,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在大虎成婚三天後,他到了大虎家,像大虎又一次借了銀子,這一次他要把張家舅舅家邊上,靠近深水井的那個地方買下來,蓋一個鋪子,並且分成兩邊,一邊以後就是他們家固定的賣豬肉的地方,甚至還收些獵物什麽的,由他們家再運到縣城賣出去,或者幫著收些皮子,好歹能整個運費。另一半則是要做一個雜貨鋪了,賣些個油鹽醬醋之類的東西,還有每家都要用的到的針頭線腦,壇壇罐罐,還有些劣質的酒水,甚至還有幾匹廉價布料。十足的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這樣的鋪子,在大虎家來看或許很是看不上,但是對於大壯家來說,這已經是不小的家業了,好歹這鋪子的地,房子都是自家的,那是固定資產,生意上雖然小,每個月少說也能多掙上幾兩銀子,這在大壯家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了。
大壯家自家五十畝地,一年少說一百石的糧食出產,再加上租種大虎家三十畝,自得三十石,這樣一年就是一百三十石,他們家能吃多少?要知道他們可不是大虎家,他們是把好米都賣了,然後換便宜的米糧自家吃的,按照粳米十五文一斤算,這一年,怎麽也能有一百九十五兩銀子,他們家吃次米,次麵,大約是十文一斤,一人一天一斤算,一年也不過是用上五十五兩罷了,這就存下來一百四十兩,肉食他們家自己養,自己打獵,菜自家種,家裏衣裳,棉被,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日常開銷也大多靠著別的零碎賣獵物,每月賣肉的收入就能持平,這樣的積攢,也是大壯能在這麽短的日子慢慢的買到這麽些田地,還有底氣買鋪子的原因。實力啊!
不過這都不是什麽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大壯看中的是周博文的學問,他們家,除了剛出生沒多久的二叔的兒子四壯,其他幾個都太大了,上學也來不及了,這樣一來,想要提升自家的檔次,能靠的就隻有自家小舅子一個人了。隻要他能有個童生的功名,自家以後婚喪嫁娶都有好處,要是能得個秀才,那自家也算是和讀書人家沾邊了,說不得還能帶著四壯也上進,自家從此往大虎家更近一點,讀書是很花費銀錢的,看看大虎家的那麽多書,大壯就很是明白,所以他最先做的就是開拓財源,想法子讓自家每年的出息再多一些,日子再好一些,他們家人口多,人多自然這每個人心思都不一樣,要是這日子緊巴,手裏沒有餘財,誰也不會願意白白供養自家小舅子讀書,隻有大家手裏寬鬆,這才會想到長遠的好處。畢竟那是他的小舅子,不是他們一家子的小舅子,這裏頭還是很有些差別的,大壯不傻,兄弟們都大了,各自成了家,自然也就學會了為自己的小家考慮多些,他不是也一樣嗎!人之常情啊!
大壯的想法,自然是和大虎商議過的,甚至連自家這麽多兄弟,萬一等爺爺過世,這分家的事情,也透露了心思。他們家三兄弟,二叔家就一個男娃,還是個奶娃,這差距太大,若是二叔沒兒子,自然是他們家養著,直到過世摔盆什麽的也是他們的活計,可是有了兒子,這自然也就不一樣了,以後都是麻煩啊!所以好些事情,都要想的長遠,想著周到,甚至以後怎麽處理周博文的問題也說了起來,這讓大虎,聽得更加凝神了。他心裏可是把這周博文當成妹夫人選的,若不是這家夥家無恆產,還寄居姐夫家,說不得大虎早就下手了。
☆、67結親的可能
“當初,我可是答應了我媳婦,把她兄弟當自家親兄弟對待的,男子漢大丈
夫,一口唾沫一個釘,說話自是要算數的,既然是自家兄弟,那我就要為他打算,家裏如今也算是四世同堂了,屋子倒是也住的下,可是你也知道,如今這老爺子,身子不適太好,畢竟六十多了,爹和二叔又都是老實人,不怎麽會管事,家裏都是我做主,這樣一來,凡事更是要公正些。“
如今大虎的執行力還是很可靠的,果然,沒有多久,這地契就到手了,就是村子西麵的地,大該隔著村子裏最近的田地三四百米左右,說不上是中等田,但是絕對比下等田好些,三兩的價格,大虎一下子就買了一百畝,下了一百兩的定錢,就是大壯也跟著去買了二十畝迴來,便宜啊!有便宜誰不喜歡。隨後成大人又出台了下等田的兩種購買方法,一種是三兩一畝,三年免稅,一種是二兩一畝,但是免稅也隻有兩年,這樣一來,果然又搬過去了三四戶人家,還是買上了幾畝下等地的人家。就在這村子和大虎買的地的中間,那三四百米的空擋裏,這麽四戶人家從北到南的一排列,立馬這田地又和村子銜接在了一起,付清到那邊看到這一景象的時候,忍不住看了大虎一眼,這孩子,如今也是有心計的人了呢!
當然這田地邊的鄰居關係也是要搞好的,於是大虎就把新買的田說好了分給了新來的兩家人租種,這樣一來,自家雖然離得遠些,卻也不用擔心什麽人使壞了。至於大壯?人家家裏自家有四十畝了,就是大虎家夏天買的十五畝都沒法子種了,經過協商,由王篾匠的堂兄弟家接手,還有就是大虎舅舅家十畝也轉租給了王柱家。畢竟這種自家的地,收成都是自家的,這一點大虎也是理解的,他也希望和自家關係好的大壯家能盡快的興旺富裕起來,要知道大虎還打著人家小舅子的主意呢!
湧泉村這時候已經有了二十五戶人家,人口已經膨脹到了近三百人,總算是有了一個正常的村子的人氣了。當然這村子也順利的擴張了,
☆、63團圓
不用說,在付大師迴家後的這第一年的過年必然是熱鬧的,舅舅家也好,姑
姑家也好,年前就送了不少的年貨來,並說好了年初二就過來一起團圓,畢竟這付張氏正是有身子的時候,迴邊山鎮上的娘家也不方便。舅舅家正好新房子已經建好了,索性便來住上幾天,算是暖屋了,也沒有壞了迴娘家的規矩。
這樣的近便付張氏自然是歡喜的,為了這個,還特意讓家裏幫著張家舅舅家,把新屋子給打掃了一遍,幫著置辦了好些的鋪蓋和吃飯的家夥。
付家這裏正準備著年飯,西麵的龍王廟開始響起了爆竹聲。前麵說了,這付張氏身子好了,付家人都推到了那泉水上去,連曲大夫在嚐過了這水質之後,也直說好,一來二去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越傳越邪乎,說起這泉水,就變成了這是泉眼裏住著泉龍王,這是龍王水晶宮裏流出來的水,自然是包治百病之類的,引得無數人爭相引用,說來也邪乎,這些人喝了這裏打迴去的泉水之後,這村子裏果然生病的好像就少了些,孩子們身子好像也壯了些,這樣一來,這泉水裏有龍王的說法,就好像是得到了證實,每天去打水的人都要先磕上一個頭,然後再拎上一桶夠家人飲用的水。沒有人趕多取,生怕觸怒了龍王,收迴了這樣的恩典。連著這泉水流過的地方,草木旺盛都成了龍王的恩典了。
成大人聽說後,也來嚐過,不過他隻是覺得這水泡茶確實很有味道,讀書人嗎!動不動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什麽龍王是不怎麽信的,不過對於湧泉村的人不建土地或者山神廟,卻要直接先建造龍王廟卻沒有什麽意見。
村子裏的人一個個都先放下了自家的房子,爭先恐後的過來幫忙,想要償還龍王庇佑的恩情,這建造起來快的,一個月愣是就造好了。一間正殿外加一個小院,簡單,大方,樸實,看著有些簡陋,卻是這村子裏每一家都出了一些銀錢的,(因為縣衙隻負責每村一個小廟,為了將來的山神土地,村裏人隻好自己出了三分之二的錢。)還有一個孤老頭被請來當了廟祝,每日飯食由村裏供給。
今年是龍王廟建成第一年,自然也是要放爆竹告知天上龍王的,所以分外的熱鬧。就是湧泉那裏,也被立了石碑,置辦了供奉台,讓大家有個可以放上貢品的地方。
外麵熱鬧,這付家屋子裏更熱鬧,付大師和付張氏帶著孩子們在正屋八仙桌上坐下,看著這桌子上的菜肴,一個個喜笑顏開。雞鴨魚肉,樣樣齊全,還有付家特產的冬季水養蔬菜,怎麽看怎麽順眼,一個個都快要流口水了。
“大虎他娘,看看,咱們家這,這多熱鬧,這家裏就該是這樣才興旺啊!過了年,再有個小的,一家子孩子,想想,我就覺得這日子怎麽就這麽美呢!就和做夢一樣啊!“
付大師坐在上首,看著孩子們的饞樣,在看看桌子上的菜,看看這寬大嶄新的屋子,往來的奴仆,眼前一陣的恍惚,不禁抓住了付張氏的手,輕輕的說著話,想要緩和一下自己越發急促的心跳。
“是呢!到過幾年,大虎和曲家那姑娘成了親,家裏就更加熱鬧了,說起來咱們這是馬上就要做公婆的人了呢!“
挺著三個多月肚子的付張氏拍拍抓的有些緊的丈夫的手,明白他的心情,索性順著他的話頭,繼續說了下去。聽得付大師隻覺得眼前似乎有一絲美麗的圖卷正在打開。看看大虎,看看付清,他好像又看到了他們小時候的樣子。
“哎,說來,這日子過得真是快啊!我記得,當初我被帶走之前,大虎跟著我去石場的時候,那個子還不過是到我胸口這裏,拿著錘子砸石頭,常常識石頭比他人還大,看著就可樂的緊,對了,那時候,我做好一個石獅子,他就要爬上去,說是騎獅子,拿著錘子當馬鞭,一下子下去,那石獅子屁股就少了一塊,害的我修了半天。清兒更小,帶著她,也隻能在石場撿撿碎石頭,可她還愣是喜歡跟著去,一轉眼,咱們家這兩個孩子都當家快五年了,一個個都精明能幹的像是個大人一樣了。家裏也不再是原本的樣子了,四進的大屋子住著,一百多畝的田地有人租著,還有三十畝的果林,合著都快要兩百畝的基業啊!縣城還有兩個鋪子,這些,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心血啊!我,我不如孩子們啊!“
說著說著,付大師又有些傷感了起來,在孩子們成長最重要的那幾年,自己居然就這樣錯過了,讓他們就像是疾風中的小草,靠著自己,頑強的生存,茁壯成長,說起來,自己這個父親真的是沒有盡到責任啊!
聽到這話,付張氏不樂意了,忙不迭的反駁起來:
“混說些什麽啊!又不是你願意走的,也不是你想著丟下我們去享福去的,你啊!少沒事找事了!何況,這家裏能成這樣難不成還沒有你的功勞不成,這石場是誰留下的?若不是有這麽一個地方,我們早就沒了活路了,再說了,他們是誰的孩子?好了,咱們都好好的,這都是老天開眼,苦盡甘來。“
“是了,是我渾說了,這大過年的,不說這個,來,娃娃們,如今咱們家六個,不對,帶著你娘肚子裏的,那是七個孩子,爹願你們來年都事事順心了,讀書進益,功夫長進,給爹再多掙些臉麵。“
說完猛地一口喝下了杯中酒,那爽快的樣子,看的大虎也心熱了起來,學者付大師的樣子一口喝了下去,他倒是沒什麽,不過另一邊就傳來了咳嗽聲,原來是二虎和留郎,這兩個小家夥,看著大虎喝酒,想著自己也是小子,也跟著來了個一口悶,結果就這樣了,看的付大師笑的不行,一桌子的歡聲笑語。
到了年初二,這付家的院子越發熱鬧了,舅舅家兩個孩子,姑姑家三個,這樣一來,家裏就是孩子人數都超過了十個,姑姑和舅舅依然是住在外院的花廳邊兩間屋子,孩子們男孩子跟著大虎二虎住,女孩子甜姐兒則是付清帶迴了後院。讓整個家裏一天都沒有停過笑聲。特別是舅舅,愣是說自家近在咫尺的房子實在太過冷清,沒勁,湊在一起才熱鬧,聽得付大師哈哈大笑,不過倒是領著姑姑家去參觀了一番,因為明年,姑姑家也要造三進房子了,這可是實物範例啊!大虎付清誠意出品呢!絕對的正宗的三進四合院啊!
☆、64兩年
時光在付大師迴家後似乎變得快了起來,轉眼間,又是一年春天,距離付大
師迴家已經快要兩年了。這兩年要說起大局來,變化其實不是太大,比如成縣令,如今還在繁花縣,雖然他已經在繁華縣升等到上等縣的時候成為了六品,可是還是原地呆著,倒不是他沒有機會走,而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啊!一個六品,到了別的大衙門,那可就是隻有當副手的份啊!他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在這老地方熬他的六品資曆呢!好歹這地方他熟不是!
不過,這不等於付家沒有變化,這兩年的時間付大師終於這字可以拿的出手了,這絕對是屬於付家的大喜事,這裏是科舉的弱縣,讀書人雖然也不少,可是和那些江南地方差了不止一點兩點,基本上幾十年才能出一個進士的那種,不過越是這樣,這對於文人雅事就越是看重,所以在這裏,付大師的東西還是賣的不錯的,雖然沒有一開始時候的火熱,卻總是能引領一下潮流什麽的,一年千把兩基本沒問題了,最起碼付家又多了一個鋪子,這是現實。
至於那什麽字畫之類的東西,雖然這一家子水平真心不怎麽樣,但是好歹在這農戶居多的地方也算是可以了。又不是要題字賣錢,不過是書信往來,那些文人交流什麽的,人家付大師也不怎麽前往,那淡薄名利的到了極致了,就是大虎也很少參加,倒是一家子常常上山,不是采藥就是打獵,甚至大虎還在付清上次看到水芹的地方搭建了一個可以供往來藥農獵戶歇腳的樹屋,裏麵還倍了些米糧,讓不少知情人感慨這一家子有仁人之風。
前一年開始,這果樹陸陸續續的就開始結果了,一年裏,單單是果子,還有果脯賣的就很不錯,那新置辦的鋪子就是果脯鋪子,雖然小了些,還是在西市口,地段不算一等,但是這收入卻著實不錯,一年下來也有幾百兩銀錢,再加上修剪了些花枝賣花,還有付清的什麽菊花,蘭花,之類的,特別是臘梅,受歡迎程度不是一般的高,兩下裏一加,幾近千兩,三個鋪子,一年收入基本不下兩千兩,再加上如今這一百四十五畝土地的產出租子,可以說,付家到此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富裕人家的行列了。去年下半年又在霞關鎮又增加了六十畝田地,付家這個地主那是名副其實起來。過年的時候,單單是紅包就派出去了三四十個。可見這家業的興旺了。
當然湧泉村也是有了新的氣象的,比如這什麽山神廟,土地廟都已經造好了,和龍王廟幾乎是三足鼎立,還有就是村子裏在這三個廟宇邊上建造了三間大屋,屋後還圍了一個小院子,裏頭還有三間正房和一個廚房,那是村子集資興建的蒙學,這裏頭付家出了大頭,整整一百兩,裏頭的書籍也是付家友情讚助的,四書五經,開蒙書籍,基本考秀才要用到的書這裏頭都有了。就是裏頭的塾師,也是大虎出麵請來的老秀才,這算是對整個村子做的最有貢獻的事情了,一時間付家在村子裏的名聲地位,那是絕對的響當當啊!前麵三間正屋,中間一間是課室,左麵一間是書屋,凡是村子裏家境不好的學子,買不起書,可以到這裏借書看,甚至在這裏抄書,連抄書的桌椅都是齊備的,這絕對是方便了很多人。據說,大壯的小舅子,就常在這裏用功。右麵一間更是所謂的考前進修班一樣的存在了,準備以後想要科考的學子在這裏衝刺用的,因為裏麵是好些前人的試卷合集,絕對有參考意義,還有些錢糧,律法,數算之類的書籍,給那些準備以後當書吏等人用的,屬於分流課室了。後麵的小院子自然就是塾師的居所了。
當然在湧泉村,最具有神奇色彩,變化最大的就要數湧泉了,那一處無意中挖開的泉眼,加上付清丟下的靈石,在這兩年間,已經美名傳揚到了外縣,常有人不辭辛苦到這裏來接泉水迴家。作為有病治病,無病防身的最佳必備使用,更有些附庸風雅的人稱,隻有這樣的泉水才能泡出好茶,讓不少*茶之人恨不得把泉眼挪迴家去。有鑒於這泉水的知名度,還有粉絲如成縣令和周老爺這樣的官紳,所以自然有人捐贈了銀兩,由付大師設計並監督建造了一處遮泉亭,(說白了就是在這泉眼邊上豎了些石柱,然後蓋個頂,把泉眼穩固住,免得那天沒了,用頂遮起來,免得這泉水讓雨水衝沒了,)不管怎麽說,這已經成為了湧泉村,或者說是繁花縣的知名旅遊景點了,就是這邊上的樹林裏,山道邊,也蓋起了聽泉台,(就是個石台子)時不時有些自認為是文人雅士的到這裏聚會,開個文會什麽的,順帶還帶動了這裏土質野茶的銷路,讓不少家境不怎麽樣的人家多了幾條掙錢的路子,像是腦子活絡的大壯家,在他家小舅子的提醒下,還趕製了一批紅泥小爐,竹節茶具,在那些開文會的斯文人中間掙了一筆。
至於野茶?付家特意將土法製作野茶的法子傳給了村民,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上幾手,隻是製作的好壞有點差異而已。大不了,好的賣了,壞的自家待客吃,總是有用的,倒是讓這湧泉村一下子雅致了不少。
村子裏的人口也在這兩年裏又增加了幾戶,已經達到了三十戶,已經能算得上是一個中等的村子了,再加上設施基本齊全,已經脫離了小村落的結構,周邊的野物也基本不再隨處可見,這安全上也好,人氣上也好,完全像是個經營了幾年的樣子,可見這裏人打獵的本事有多大了。
在這兩年裏,大虎潛心讀書,和縣城的教諭關係很不錯,得到了不少的指點,不然這蒙學的秀才也請不到對吧,這也是人脈啊!最重要的是,大虎已經決定了,今年他就要去參加秀才考試的後兩次考驗,準備努力一把,把自家的門楣往上提一節,這立馬成了付家全家的大事。
☆、65秀才和媳婦
大虎考秀才也是有了深思熟慮的結果,因為今年,不管他中不中,接下來,
就要娶媳婦了,若是他能順利的得個秀才的名頭,那麽這場婚事自然也能多添上幾分光彩,若是不中,成家立業,先成了家,他也好繼續努力,省的還有個未婚媳婦勾著心思。
當然這是謙虛的說法,事實上,付家的人在連著這麽些年的靈氣滋養下,在付清時不時的小灶補身下,一家子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腦子那都是屬於聰明的類型,雖然達不到什麽逆天的程度,可是這讀書寫字什麽的,倒是有了幾分優勢,不說過目不忘吧,好歹這記憶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是背上四五遍才能背下的東西,如今兩三遍就成了,這就是進步啊!不然就付大師這個年紀,現學的寫字,能在這麽短的時間成個樣子?誰信啊!
大虎自從決定了要考試,家裏的事情那是基本就不怎麽出麵了,好在如今有爹了,他甩手也方便,家裏還有付清這個掌舵的人在,二虎也九歲了,好歹是時不時也能頂半個大人用了,他一點不擔心會有什麽不妥當的,從開了春就開始一天到晚在學堂蹲著,不是自己學,就是趁著那老秀才空閑,跟著學,用功程度,直逼那些頭懸梁,錐刺股的勤奮人,再加上這孩子這幾年也沒有閑著,愣是把四書五經,還有幾本關鍵的名家注釋都背了下來,還有些什麽史記之類的也記得七七八八的,如今這琢磨的不過是科考的格式,考試的行文方式,還有就是這八股,策論的本事,常言說的好啊!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很多書,你讀了背了,細細的去想了,這理解的也就能通透上三分了,在加上還有範文參考,要摸熟悉這考試文章的做法,其實就是個時間問題,還有就是熟練度的問題,他也不是要考個什麽案首,更不是什麽一心要著言立說,沒必要吧書本的東西去延伸到無限的高度,能理解的寫的出論述文,說明文,記敘文,那就基本能過關了。
還有付清幫著不時的出些題目什麽的給他練手,這麽一來,水平屬於直線上升啊!看的老秀才都覺得這孩子以後要是不考舉人都可惜了,說不得,自己這個縣裏出個進士也不是不可能了。當然這老秀才的心裏,那是在付家祖墳青煙直上雲霄的情況下!這點還是要說明一下的。
付家的其他幾個孩子,除了女孩子,那是付清負責教導,其他的男孩子基本全去了學堂了,就是舅舅家,姑姑家的孩子,也被送過來了,倒不是他們自家那裏沒有學堂,沒有老師,關鍵是,這裏舅舅家有房子,住的下,而且老師水平比他們那裏的童生出身的塾師好啊!那可是秀才啊!吃喝衣物什麽的,還有付家幫著關照,怎麽能不來?
再說環境,這裏清幽啊!讀書人也多不是,晚上討論個學問還有大虎幫著解惑,並且監督學業什麽的。哪像他們家裏!舅舅家,那是前麵就是小工廠,一天到晚的都是敲打木頭的聲音,人家如今這業務做大了,大虎又給了幾個新的織布機,是那種能在錦緞上織出鏤空花紋一樣的機器,最近大火,正趕工的厲害呢!為了掙銀子,為了擴展家業,早日也做個小地主,人家張家舅舅已經把小工人數擴展到了四個了,能不忙乎嗎!掰指頭算算,出去成本和分給大虎和小工的銀子,一個月近七十兩的收入,那是很誘人的,要是能連續幹上一年,攢下來,絕對能買上一百畝地啊!雖然這個有點奢望了,不過著訂單忙上半年那是絕對有的。張家舅舅那是心頭火熱啊!他家如今可不隻有大虎這裏十畝地了,自家鎮子邊的村子裏也有二十畝租給人家種呢!做完這一票,怎麽也能再買上五十畝,幾輩子都沒有過的大家業正在招手啊!兒子丟給姐姐姐夫,那是絕對正確的。
至於姑姑家,更是忙乎,他們家如今這官道邊鋪子都有兩個了,一個是老牌子魚丸,一個是魚皮粥的粥鋪,家裏也蓋上了三進屋子,地也買了兩迴,和家中原本的土地連成了十五畝,按說,真的是不錯了,沒看見,他們那些跟著他的本家族人們,一個個不過是翻新了屋子,土胚房子變成了瓦房,加了牲畜棚,圍牆什麽的,買地也不過是兩三畝地嗎!絕對屬於領頭人的地位啊!可惜他們看到的是付家,張家的變化,深深的覺得羞愧了,自家還是不夠努力啊!家業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任需努力啊!這樣的情況下,就是蔡老太都卷袖子上場了,孩子愣是沒人看著了,怎麽辦?送學堂唄,付家這邊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啊!師資力量雄厚,周圍環境氛圍又好,(比他們家一屋子魚腥味好的能上天了。)還有人看孩子!(付張氏最小的孩子去年六月份出生,有一個兒子,正是母*泛濫的時候。)還有學習的偶像大虎,可以激勵孩子上進,就沒有一處不好的,能不送過來嗎!
於是乎,付清在大虎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裏,那個任務重啊!簡直就是王熙鳳再世啊!一天到晚就沒有閑著的時候,好在這樣的情況還是有收獲的,到了六月份,大虎順利的通過了州試,到了八月,又是過了府試,終於成為了一名紅果果的秀才,雖然排名上不過是三等,排位更是在一百多名,可是這已經是付家往上數大概八輩子最厲害的科舉成績了。八輩子農民終於翻身做讀書人了!不說別的,自家的田地那是可以開始享受免稅二十畝的政策了,還能免去家中三人力役,見官不跪等等高人一等的政策。
不說大虎如何,付大師一家子在接到喜報的第一時間,全家都激動了,還有交好的村民直接上門,幫著把前院的門窗敲碎了,這叫改換門庭。
“祖宗保佑啊!快,閨女,我,我要立祠堂,寫族譜。”
得,付家幾輩子了,居然連個祠堂族譜都沒有,可見這家裏底蘊的問題是在是讓人驚歎啊!絕對是沒有出過讀書人的最佳例證啊!
接下來,接下來還用說?這當然就是該大虎娶媳婦了,反正隔壁的曲大夫已經笑眯眯的開始幫著看黃曆了,還有什麽可說的?爭取在年內完成吧!還是很來的及的,實在興奮也能在十月份搞定,反正兩家準備的都差不多了,不愁不利索。至於舉人?一百多名還想考舉人?拜托,請在讀幾年吧!反正這明年那是肯定沒戲的!底蘊啊!這還是付家的大問題呢!
作者有話要說:提示:
這裏架空中的榮朝行政分類如下:
全國十三個省,
三省為一路一路長官為總督二品
一省-三個府一省長官為巡撫三品鄉試(考舉人)
一府-三個州一府長官為知府四品府試(秀才)
一州-三個縣一州長官為知州五品州試
一縣-三個鎮一縣長官為知縣六品到七品縣試
一鎮-三個村
☆、66大壯家
大虎那裏是大登科帶著小登科,紅光滿麵,意氣風發,說不盡的喜氣洋洋,
花團錦簇,連帶著張家舅舅和蔡家姑姑姑父那裏似乎也借著了光,一下子門第高了起來。這一現象讓一心跟著大虎走的大壯看的眼紅的不行。眼光一下子就放到了自家小舅子身上去了。好歹咱們家也是有一個讀書種子的,不說秀才,哪怕是個童生呢!也是說明了自家跟著大虎家在拉近距離不是!
執念啊!這些年大虎家的轉變,加上大壯跟著大虎的步子掙了錢,養了家,蓋了房子,買了地,這跟著大虎走已經成為了大壯,甚至是他們一家子的執念了,那是有希望要上,沒有希望,製造希望也要上啊!看看,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哪裏擺著,就像是伸伸手就能摸得到這樣光鮮舒坦的樣子,誰會不動心啊!
要說大壯家,如今那真的是,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吃不飽飯的人家了,也是屬於發家致富的典型人家了,若不是有大虎在前麵遮住了他們的光芒,說不得也是要讓大家翹著拇指讚賞一迴的有為青年,屬於勵誌故事的豬腳了。
大壯家如今跟著大虎買地,已經把家業曾產到了五十畝,這在以前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裏牛也有了兩頭,後山原本的零星的菜地,經過他們不斷地清理,合並,已經達到了一畝半,基本上家裏的吃菜問題已經能完全的自給自足解決了,甚至菜園靠近家裏房子這一片空地上還違章建了一個牲畜棚,養了五六頭豬,他們家就在這山坡最上頭,最靠近密林處,既然沒有妨礙到別人的利益,自然無人注意。大壯更是聰明,基本上這養豬都是大小都有,每月殺一隻豬,在進一隻小豬,形成了循環,這殺的豬也成了村裏各家每月的豬肉來源,大壯家成了不是屠戶的屠戶。掙得不少錢,至於養豬的材料,則是村子裏開豆腐鋪子的人家用剩的豆渣,還有些糠穀,泔水,成本不高,家裏老頭老太都能幹得活計,絕對的養家利器。
大壯永遠記得,和大虎他們一起去打獵的事情,那是他們家第一次一夜致富的關鍵,為了這個,他沒少跟著大虎練功,就是射箭什麽的也沒有一天放下,家裏也從一些老獵戶那裏去買了舊弓箭,時不時上山打獵,雖然多是些小獵物,可是這常年累月的,倒是也積攢了不少銀錢,他們家男人多,哪怕是輪流出去,也足夠了。甚至有一迴在和大虎他們一起上山的時候,打到了五隻羊,兩頭鹿,一下子又大大的掙了一筆。
村子裏如今基本上是家家有地,人人有活,有力氣的做完了本家的地裏活計可以說去石場采石頭,掙錢養家,還有人家看著村子裏什麽都沒有,自然也就有了激靈的有了營生,做豆腐的,做木匠的,泥瓦匠,雖然都是屬於副職,但是真的,已經是很紅火的日子了,所以大壯家做了這養豬,賣豬肉的活計,不過大壯如今看著大虎家的熱鬧,心裏突然覺得自家還是不夠啊!
想著這些,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在大虎成婚三天後,他到了大虎家,像大虎又一次借了銀子,這一次他要把張家舅舅家邊上,靠近深水井的那個地方買下來,蓋一個鋪子,並且分成兩邊,一邊以後就是他們家固定的賣豬肉的地方,甚至還收些獵物什麽的,由他們家再運到縣城賣出去,或者幫著收些皮子,好歹能整個運費。另一半則是要做一個雜貨鋪了,賣些個油鹽醬醋之類的東西,還有每家都要用的到的針頭線腦,壇壇罐罐,還有些劣質的酒水,甚至還有幾匹廉價布料。十足的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這樣的鋪子,在大虎家來看或許很是看不上,但是對於大壯家來說,這已經是不小的家業了,好歹這鋪子的地,房子都是自家的,那是固定資產,生意上雖然小,每個月少說也能多掙上幾兩銀子,這在大壯家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了。
大壯家自家五十畝地,一年少說一百石的糧食出產,再加上租種大虎家三十畝,自得三十石,這樣一年就是一百三十石,他們家能吃多少?要知道他們可不是大虎家,他們是把好米都賣了,然後換便宜的米糧自家吃的,按照粳米十五文一斤算,這一年,怎麽也能有一百九十五兩銀子,他們家吃次米,次麵,大約是十文一斤,一人一天一斤算,一年也不過是用上五十五兩罷了,這就存下來一百四十兩,肉食他們家自己養,自己打獵,菜自家種,家裏衣裳,棉被,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日常開銷也大多靠著別的零碎賣獵物,每月賣肉的收入就能持平,這樣的積攢,也是大壯能在這麽短的日子慢慢的買到這麽些田地,還有底氣買鋪子的原因。實力啊!
不過這都不是什麽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大壯看中的是周博文的學問,他們家,除了剛出生沒多久的二叔的兒子四壯,其他幾個都太大了,上學也來不及了,這樣一來,想要提升自家的檔次,能靠的就隻有自家小舅子一個人了。隻要他能有個童生的功名,自家以後婚喪嫁娶都有好處,要是能得個秀才,那自家也算是和讀書人家沾邊了,說不得還能帶著四壯也上進,自家從此往大虎家更近一點,讀書是很花費銀錢的,看看大虎家的那麽多書,大壯就很是明白,所以他最先做的就是開拓財源,想法子讓自家每年的出息再多一些,日子再好一些,他們家人口多,人多自然這每個人心思都不一樣,要是這日子緊巴,手裏沒有餘財,誰也不會願意白白供養自家小舅子讀書,隻有大家手裏寬鬆,這才會想到長遠的好處。畢竟那是他的小舅子,不是他們一家子的小舅子,這裏頭還是很有些差別的,大壯不傻,兄弟們都大了,各自成了家,自然也就學會了為自己的小家考慮多些,他不是也一樣嗎!人之常情啊!
大壯的想法,自然是和大虎商議過的,甚至連自家這麽多兄弟,萬一等爺爺過世,這分家的事情,也透露了心思。他們家三兄弟,二叔家就一個男娃,還是個奶娃,這差距太大,若是二叔沒兒子,自然是他們家養著,直到過世摔盆什麽的也是他們的活計,可是有了兒子,這自然也就不一樣了,以後都是麻煩啊!所以好些事情,都要想的長遠,想著周到,甚至以後怎麽處理周博文的問題也說了起來,這讓大虎,聽得更加凝神了。他心裏可是把這周博文當成妹夫人選的,若不是這家夥家無恆產,還寄居姐夫家,說不得大虎早就下手了。
☆、67結親的可能
“當初,我可是答應了我媳婦,把她兄弟當自家親兄弟對待的,男子漢大丈
夫,一口唾沫一個釘,說話自是要算數的,既然是自家兄弟,那我就要為他打算,家裏如今也算是四世同堂了,屋子倒是也住的下,可是你也知道,如今這老爺子,身子不適太好,畢竟六十多了,爹和二叔又都是老實人,不怎麽會管事,家裏都是我做主,這樣一來,凡事更是要公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