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沈大夫治臉傷
兩人打架。你揮出的雖然隻是一拳,可是全身的狀態,都不一樣了。
首先眼睛得盯著對手,“觀四路”。口裏可能還得罵兩句“xx小兒,汝可敢與某一戰乎”。耳朵得聽著旁邊的動靜,“聽八方”。
除了腦袋,身體各部也不能閑著。打出去的那拳得蓄力,最好從腳到腰到臂膀全身勁力透在一拳上。最不濟也得使上手掌和手腕的力氣。那麽下肢得端正——不能跳踢踏舞了。馬步也好弓步也好,兔兒蹬也好魚兒躍也好,得紮實。
另一隻拳也不是擺設,這時候就得捂著小腹或者捂著襠,預備別人反擊了。為了防止在這麽多動作下別一頭摔到一邊去。腰部跨部必然得協調。
這多忙啊!怎麽可能隻是揮出的那一隻拳頭的事兒呢!
國家之間作戰,也是如此。哪怕如大清和俄羅斯這樣龐大的國家,邊境摩擦,也是全體戒備。
玄燁這邊憂愁農桑。彼得在北方也有不願意打仗的理由——他原本就沒想和南麵大戰。兩麵雖各有主戰派大臣指點江山,可是最高領導都在遲疑。於是,形勢便是邊境陳兵。偶有摩擦。
進一步的大戰,大家都很克製。
…………
沈如是臉上神色一動。迴頭丟下一小串六七枚銅錢,起身就走。楊家弟妹連忙跟上。
三人匆匆到了方才那耍猴的手藝人攤子上。隻見得場景已經混亂了。身穿著各色小衣服的大猴小猴吱吱亂叫。一隻大猴被主人家追打。而廠子中間,又有一人臉上流血滿地打滾,口中亂喊“我的眼睛”。
旁觀者眾多——新跑過來的人,不少都狠狠抽了口涼氣。這是被猴兒抓了臉?慘!
還有裏圈兒的給別人介紹情況:
“方才猴兒翻筋鬥翻得挺好,那人手欠,伸手抓小猴——被母猴撓了!”語言裏帶著點不自知的幸災樂禍之意。蹲這兒看猴兒的看得都是熱鬧,現在可能看了個大的了!
沈如是過來的時候正裏外喧雜擠了個水瀉不通。沈如是跺腳喊道:“讓開——我是大夫!”
人們才將信將疑的閃出個小縫來。
沈如是把弟妹拉在身邊向裏麵擠,就聽見有人竊竊私語:
——“這個法子好!我也說自己是大夫也能到忽悠裏麵去了!”
——“你怎麽知道他是忽悠?”
——“廢話!這個十二三就算是大夫,難道他身後兩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兒也是大夫不成?”
…………
沈如是顧不上管人說什麽。擠進圈子後,一眼沒去看那猴兒,蹲□子先到那打滾的人旁邊了。沉聲道:“別動!”
她平日看起來就是個有點迷糊的小孩子。這幾日迴到自家,更是樂滋滋的,出點狀況也樂得被爹娘數落。可是此時手持金針——也沒人看見那針是什麽時候掏出來的。說話沉聲靜氣,自有一番威儀在。語氣中透著極度的自信可不容辯駁的意味。打滾的那人疼得已經忘了全世界隻見得眼前一片黑金光亂冒,被她這一喝,居然安靜下來,呆呆的照著做了。
沈如是的弟妹在旁邊愣怔的看著她。圍觀的眾人嘈雜聲也隱約一靜。有人在不自覺中屏息凝視——隻看見沈如是迅速伸出左手把脈,右手動作如電,揭開對方衣襟嗖嗖嗖連紮幾個穴位,都在乳中一帶。那人原本還有一隻手死死捂著頭,突然感覺頭部疼痛一緩,一愣之間,竟把手放了下來。不疼了?
圍觀的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麽快?!掌聲如雷。還有叫好的——這是一幫看耍猴的,意識高興,就按照“江湖規矩”喝彩了。
那個捉拿“犯猴”的手藝人攤主,此時也圍了過來,一臉感激之色——出事的客人被治好了,這事情就簡單多了,何況誰能想到居然會這麽快——那人沒口子道謝,打躬又行禮。
沈如是被嚇了一跳,手倒還穩。她不滿的望人群掃了一眼,又沉聲對著躺著的這人道:“別動!”從身上的荷包裏翻出金瘡藥來,又湊近了那人的臉,做近傷處理。竟是絲毫沒有因為旁觀者的感激又或讚揚而覺得飄飄然。
這還用說麽。沈如是在幾年前就是太醫。出海語言還不甚通的時候已經成了當地國主的醫生。這種“侍中”的職位,心裏調節能力稍差,都是絕不可能做好的。舉針就想“我這針治好了病從此榮華富貴”,再舉針再想“我這針沒有效果說不定腦袋搬家”,一時驚一時恐,那真是什麽事兒都別想做了。沈如是連皇帝昏迷不醒,國主被群醫診斷活不過來的場景都經曆過,這點小喝彩,算得了什麽。
楊保柱呆呆的在一旁看著。隻覺得這個時候的姐姐,顯得分外與平常不同。說起來,姐姐才迴來就說自己做了大夫。還自稱是個不錯的醫生。可是家裏人沒人當迴事兒。可是看見眼前的場景,他恍惚覺得,這個姐姐,原來早已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楊善妞倒沒想那麽多,她隻覺得姐姐一舉一動極其威風。好想學!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
整個一大圈的人都被“震”住了。大家不由自主地屏息凝視,甚至,連旁邊的猴兒都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沈如是翻飛的兩隻手上。
人群外,某個少年的神色有一點癡迷。
…………
沈如是治療良久。忽然開口道:
“你睜開眼睛試試看。”
那人原本就閉著一隻眼,另一隻眼感覺疼痛不已。他當時就覺得似乎眼瞎了。因此才滿地打滾——除了疼,還有恐慌。
這時候被沈如是治療之下,隻覺得那隻手所到之處,病痛全部跟著移出,對於沈如是已經是極其相信了,可是聽到這句話,還是不由得頓了下,對沈如是麵露哀求之色。
沈如是收拾著荷包,麵色淡淡,竟是頭也不迴:“我說你已經沒事兒了,你眼睛沒事兒!睜眼看看。”
旁觀者不由自主地向前俯身。內層圈子的人擁擠咒罵。後麵的人繼續踮腳下壓。大家都覺得不可置信,可是又禁不住想去相信,看看這個好像“胎毛未退”的小大夫,是不是真的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竟治好了那人臉上的傷!
猴兒攤的手藝人重新理好了猴,也在一邊眼瞅著等待。他是最希望沈如是是那種深藏不漏的江湖大名醫的一個了,可是心中又不由得有點嘀咕……這名醫也太年輕了。靠不靠譜啊!
都說“眼見為實”,可是“眼見”的跟大家多年經驗想象的太不一樣,大家也很為難呐……
沈如是收拾好東西再抬頭,看地上那人還捂著一隻眼兒猶豫呢。她正準備再說兩句,突然人群外麵,傳來一句極為驚訝的叫嚷:
“沈太醫?是不是沈太醫!”
☆、141自京城來遠客
一個圈子幾層人都驚訝了:那人喊得是什麽?太醫!
太醫是什麽?給皇帝看病的才能叫“太醫”。那一個“太”字是好加的麽?同理有“太史”“太卜”“太子”什麽的……
大家都有點恍惚。這小孩兒是個大夫,這就夠稀奇的了,居然還是皇帝的大夫?
開玩笑呢!
大家搖頭表示不信。也有人迴頭端詳說話的人。兩個大點兒的人領著一個小的。那小的也就是十歲上下。
就有人恍然大悟了:兩個小孩過家家呢!估計是那種你喊我一聲“愛後”,我喊你一聲“萬歲”什麽的,鬧著玩兒,不能當真的!
就有人驚恐的去看地上那兄弟了——被個過家家的“名醫”哄了,這位兄弟難道已經氣絕身亡?不看不打緊,一看就驚了去。地上那人不知道什麽時候移開了捂著眼睛的手,也津津有味的看熱鬧,還自己沒意識過來呢。
沈如是聽見聲音熟悉,側頭去看,也是一驚:“八阿哥!您如何到了這裏!”
…………
喊話的不是八阿哥胤禩。是沈如是自去海外之後就沒再見過的羅德。旁邊還有一個,沈如是一看就知道是侍衛——皇家侍衛有標準樣式的佩劍。稍微熟悉一點的人都能看出來。沈如是恍惚之下甚至打量了一下四周。不錯,就是在江淮之地一個普通小縣城啊。這幾位,怎麽到這兒來了!
八阿哥看著沈如是的目光很複雜。他身邊的兩個人又有不同。羅德看著沈如是微微點頭,顯得老謀深算。那侍衛則對著沈如是稍有狗腿,眼中的敬仰簡直□裸了。
大名人沈太醫!
看見了大名人沈太醫,怎能不想起皇上……這仨人也悄悄看了一看周圍。似乎也在確認這是不是京城,皇帝會不會“啪”得一下,從什麽地方顯現出來。
大清哪個妃子曾經鬧過這種轟動天下的事兒?沈太醫做到了!不止一次!真是後宮三千比不上人家一個人的存在感……
饒是胤禩深知他老爹正在京城日夜商量打仗的事兒,一時間也恍惚了一下。
…………
沈如是一張口問話,對方也在同時說了話:“沈太醫,怎麽會在這裏?”
兩方人一齊愣了下。相視一笑。外麵就想往圈子裏走。裏麵也起身了。沈如是還惦記著弟妹,收好荷包兒,就準備拉了人向外走。
圍觀群眾又開始看這邊兒的熱鬧了。地上躺著的那位手欠被撓的,也支起了身子。沈如是看見人實在太多,左右一打量,就看見方才三姐弟喝鴨子湯的小攤子了:
“八阿哥吃了沒有?咱們到哪兒談!”
胤禩被沈如是搞得一楞一楞的。下意識點了頭。“吃了沒有”什麽的,真沒怎麽聽人這麽和他說過話。一般人都問:“八爺大安?”
沈大夫多特別呐!
地上躺著的那人看了半天熱鬧,這幾人都走遠了,突然“嗷唔”一聲叫:“我的病呢!大夫別走——”
圍觀的一群人都樂了:“你不是方才還好好的!這是當麵訛人呐!手段太明顯啦”
又有人議論:“方才那個是誰?好大夫呀!看著不是鎮子上的。”
就有知道的說話了:“大水田村楊家的。沒看見他旁邊的小孩兒麽!”
頓時有人疑問了:“楊家不是兩個小孩兒?哪有這麽大的!”這是鄉下人口簡單,大家隔著幾個村子,都能數出來誰家有什麽情況。
先前說話的人嗤笑了:“沒聽說了!這是才找迴來的女兒。好像是幾年前水災的時候失散的。”
圍觀群眾都驚詫了:“女兒!”
講出情況的那人很享受大家的目光:“可不是麽!據說是找名醫學藝,師門規矩做男裝打扮!”這人原本是並不信楊家大女兒會醫的。可是方才親眼目睹。此時頓時添油加醋,給沈如是加上了他想象中十分顯赫的“師門”。好像某武林門派一樣,顯得特別高深莫測起來。
…………
沈如是看見有人病就鑽進人群治。治好了就拍屁股走人。根本沒去管那手藝人攤主和挑逗猴又被抓的圍觀者怎麽協商。甚至連謝也沒聽一聲。她也不是很在乎這些。
這時候六個人在油餅攤兒上,撿了個稍大的桌子,分賓主坐下——看看這窮講究!一時間,誰也沒說話。
八阿哥果然是天生就有領袖氣質的。他先開口了:“沈大夫因何到此?”話的意思有點詢問,甚至不好聽的說是質問的意思,可是這話從他口裏說出來,就透著那麽一股春風拂麵的味道,讓你覺得是倆朋友秉燭聊天,顯得特別推心置腹。
沈如是心裏不爽——這算是讓人捉住老巢了——也不能表現得忒明顯。答道:“這是我家。”
八阿哥笑容可親:“這二位……”
沈如是暗罵還是沒躲開——卻不得不答道:“舍下弟妹。”
沈如是去大理寺轉了個圈,親眼見多少富貴人出事情。雖然不是有人有意“殺雞給猴看”,可是不可能心中沒有觸動。這就表現在,她後來趕著離京,對於權貴,簡直有點避而遠之的意思了。
沒想到跑迴家還被碰到!沈如是忍不住也重問了一句:“八阿哥為何不在京城?”
為何不在京城!
八阿哥心中也不爽呢。
太子和大阿哥迴來。剩下的十幾個阿哥的光芒全被他兩個遮了去。先前老爹還不爽的罵兩句,後來簡直就是無視了。八阿哥也是皇上的兒子,雖然還不見得想奪了正統繼承人的位置,可是想讓自家爹更喜歡自己——這簡直就是人之常情啊。無奈,這一點也難以滿足。這麽多兒子誰也比不上太子好!連大阿哥都不和太子搶光環了。還自請去海軍!
想起前兩年他們不在的時候,皇阿瑪那麽喜歡自己……十歲的胤禩鬱悶了。
這會兒在離京城好遠的地方,遇到了兩度與自家爹傳出驚天緋聞的沈太醫……八阿哥不由自主想到了自己。他憐憫的看了看沈如是,脫口感慨道: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
羅德一時沒忍住,一口茶都噴到袖子上。
…………
這是王昌齡先生寫的宮怨題材作品中的兩句詩。八阿哥感慨帝王之喜新厭舊之情,動情說出。想到八阿哥今年的歲數——愛新覺羅家真出文化人兒!
沈如是乃是個沒文化的。她目瞪口呆——在胤禩看來是徑自傷感——了一小會兒,遲疑反問道:“什麽?”
八阿哥深深一歎。想起自己去找手下商量,突然有人說起“申生重耳”之事來,又有人反問:“主子為什麽不能也出去!”八阿哥是個衝動人,立刻就去找老爹說了。玄燁倒挺高興。他覺得自從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以後,懂事兒多了。也就鼓勵小兒子們效仿。沒想到胤禛沒來,胤禩來了。為了鼓勵這種舉動。玄燁當時就拍板了,還允許胤禩自己挑合用的人手。
兩人打架。你揮出的雖然隻是一拳,可是全身的狀態,都不一樣了。
首先眼睛得盯著對手,“觀四路”。口裏可能還得罵兩句“xx小兒,汝可敢與某一戰乎”。耳朵得聽著旁邊的動靜,“聽八方”。
除了腦袋,身體各部也不能閑著。打出去的那拳得蓄力,最好從腳到腰到臂膀全身勁力透在一拳上。最不濟也得使上手掌和手腕的力氣。那麽下肢得端正——不能跳踢踏舞了。馬步也好弓步也好,兔兒蹬也好魚兒躍也好,得紮實。
另一隻拳也不是擺設,這時候就得捂著小腹或者捂著襠,預備別人反擊了。為了防止在這麽多動作下別一頭摔到一邊去。腰部跨部必然得協調。
這多忙啊!怎麽可能隻是揮出的那一隻拳頭的事兒呢!
國家之間作戰,也是如此。哪怕如大清和俄羅斯這樣龐大的國家,邊境摩擦,也是全體戒備。
玄燁這邊憂愁農桑。彼得在北方也有不願意打仗的理由——他原本就沒想和南麵大戰。兩麵雖各有主戰派大臣指點江山,可是最高領導都在遲疑。於是,形勢便是邊境陳兵。偶有摩擦。
進一步的大戰,大家都很克製。
…………
沈如是臉上神色一動。迴頭丟下一小串六七枚銅錢,起身就走。楊家弟妹連忙跟上。
三人匆匆到了方才那耍猴的手藝人攤子上。隻見得場景已經混亂了。身穿著各色小衣服的大猴小猴吱吱亂叫。一隻大猴被主人家追打。而廠子中間,又有一人臉上流血滿地打滾,口中亂喊“我的眼睛”。
旁觀者眾多——新跑過來的人,不少都狠狠抽了口涼氣。這是被猴兒抓了臉?慘!
還有裏圈兒的給別人介紹情況:
“方才猴兒翻筋鬥翻得挺好,那人手欠,伸手抓小猴——被母猴撓了!”語言裏帶著點不自知的幸災樂禍之意。蹲這兒看猴兒的看得都是熱鬧,現在可能看了個大的了!
沈如是過來的時候正裏外喧雜擠了個水瀉不通。沈如是跺腳喊道:“讓開——我是大夫!”
人們才將信將疑的閃出個小縫來。
沈如是把弟妹拉在身邊向裏麵擠,就聽見有人竊竊私語:
——“這個法子好!我也說自己是大夫也能到忽悠裏麵去了!”
——“你怎麽知道他是忽悠?”
——“廢話!這個十二三就算是大夫,難道他身後兩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兒也是大夫不成?”
…………
沈如是顧不上管人說什麽。擠進圈子後,一眼沒去看那猴兒,蹲□子先到那打滾的人旁邊了。沉聲道:“別動!”
她平日看起來就是個有點迷糊的小孩子。這幾日迴到自家,更是樂滋滋的,出點狀況也樂得被爹娘數落。可是此時手持金針——也沒人看見那針是什麽時候掏出來的。說話沉聲靜氣,自有一番威儀在。語氣中透著極度的自信可不容辯駁的意味。打滾的那人疼得已經忘了全世界隻見得眼前一片黑金光亂冒,被她這一喝,居然安靜下來,呆呆的照著做了。
沈如是的弟妹在旁邊愣怔的看著她。圍觀的眾人嘈雜聲也隱約一靜。有人在不自覺中屏息凝視——隻看見沈如是迅速伸出左手把脈,右手動作如電,揭開對方衣襟嗖嗖嗖連紮幾個穴位,都在乳中一帶。那人原本還有一隻手死死捂著頭,突然感覺頭部疼痛一緩,一愣之間,竟把手放了下來。不疼了?
圍觀的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麽快?!掌聲如雷。還有叫好的——這是一幫看耍猴的,意識高興,就按照“江湖規矩”喝彩了。
那個捉拿“犯猴”的手藝人攤主,此時也圍了過來,一臉感激之色——出事的客人被治好了,這事情就簡單多了,何況誰能想到居然會這麽快——那人沒口子道謝,打躬又行禮。
沈如是被嚇了一跳,手倒還穩。她不滿的望人群掃了一眼,又沉聲對著躺著的這人道:“別動!”從身上的荷包裏翻出金瘡藥來,又湊近了那人的臉,做近傷處理。竟是絲毫沒有因為旁觀者的感激又或讚揚而覺得飄飄然。
這還用說麽。沈如是在幾年前就是太醫。出海語言還不甚通的時候已經成了當地國主的醫生。這種“侍中”的職位,心裏調節能力稍差,都是絕不可能做好的。舉針就想“我這針治好了病從此榮華富貴”,再舉針再想“我這針沒有效果說不定腦袋搬家”,一時驚一時恐,那真是什麽事兒都別想做了。沈如是連皇帝昏迷不醒,國主被群醫診斷活不過來的場景都經曆過,這點小喝彩,算得了什麽。
楊保柱呆呆的在一旁看著。隻覺得這個時候的姐姐,顯得分外與平常不同。說起來,姐姐才迴來就說自己做了大夫。還自稱是個不錯的醫生。可是家裏人沒人當迴事兒。可是看見眼前的場景,他恍惚覺得,這個姐姐,原來早已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楊善妞倒沒想那麽多,她隻覺得姐姐一舉一動極其威風。好想學!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
整個一大圈的人都被“震”住了。大家不由自主地屏息凝視,甚至,連旁邊的猴兒都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沈如是翻飛的兩隻手上。
人群外,某個少年的神色有一點癡迷。
…………
沈如是治療良久。忽然開口道:
“你睜開眼睛試試看。”
那人原本就閉著一隻眼,另一隻眼感覺疼痛不已。他當時就覺得似乎眼瞎了。因此才滿地打滾——除了疼,還有恐慌。
這時候被沈如是治療之下,隻覺得那隻手所到之處,病痛全部跟著移出,對於沈如是已經是極其相信了,可是聽到這句話,還是不由得頓了下,對沈如是麵露哀求之色。
沈如是收拾著荷包,麵色淡淡,竟是頭也不迴:“我說你已經沒事兒了,你眼睛沒事兒!睜眼看看。”
旁觀者不由自主地向前俯身。內層圈子的人擁擠咒罵。後麵的人繼續踮腳下壓。大家都覺得不可置信,可是又禁不住想去相信,看看這個好像“胎毛未退”的小大夫,是不是真的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竟治好了那人臉上的傷!
猴兒攤的手藝人重新理好了猴,也在一邊眼瞅著等待。他是最希望沈如是是那種深藏不漏的江湖大名醫的一個了,可是心中又不由得有點嘀咕……這名醫也太年輕了。靠不靠譜啊!
都說“眼見為實”,可是“眼見”的跟大家多年經驗想象的太不一樣,大家也很為難呐……
沈如是收拾好東西再抬頭,看地上那人還捂著一隻眼兒猶豫呢。她正準備再說兩句,突然人群外麵,傳來一句極為驚訝的叫嚷:
“沈太醫?是不是沈太醫!”
☆、141自京城來遠客
一個圈子幾層人都驚訝了:那人喊得是什麽?太醫!
太醫是什麽?給皇帝看病的才能叫“太醫”。那一個“太”字是好加的麽?同理有“太史”“太卜”“太子”什麽的……
大家都有點恍惚。這小孩兒是個大夫,這就夠稀奇的了,居然還是皇帝的大夫?
開玩笑呢!
大家搖頭表示不信。也有人迴頭端詳說話的人。兩個大點兒的人領著一個小的。那小的也就是十歲上下。
就有人恍然大悟了:兩個小孩過家家呢!估計是那種你喊我一聲“愛後”,我喊你一聲“萬歲”什麽的,鬧著玩兒,不能當真的!
就有人驚恐的去看地上那兄弟了——被個過家家的“名醫”哄了,這位兄弟難道已經氣絕身亡?不看不打緊,一看就驚了去。地上那人不知道什麽時候移開了捂著眼睛的手,也津津有味的看熱鬧,還自己沒意識過來呢。
沈如是聽見聲音熟悉,側頭去看,也是一驚:“八阿哥!您如何到了這裏!”
…………
喊話的不是八阿哥胤禩。是沈如是自去海外之後就沒再見過的羅德。旁邊還有一個,沈如是一看就知道是侍衛——皇家侍衛有標準樣式的佩劍。稍微熟悉一點的人都能看出來。沈如是恍惚之下甚至打量了一下四周。不錯,就是在江淮之地一個普通小縣城啊。這幾位,怎麽到這兒來了!
八阿哥看著沈如是的目光很複雜。他身邊的兩個人又有不同。羅德看著沈如是微微點頭,顯得老謀深算。那侍衛則對著沈如是稍有狗腿,眼中的敬仰簡直□裸了。
大名人沈太醫!
看見了大名人沈太醫,怎能不想起皇上……這仨人也悄悄看了一看周圍。似乎也在確認這是不是京城,皇帝會不會“啪”得一下,從什麽地方顯現出來。
大清哪個妃子曾經鬧過這種轟動天下的事兒?沈太醫做到了!不止一次!真是後宮三千比不上人家一個人的存在感……
饒是胤禩深知他老爹正在京城日夜商量打仗的事兒,一時間也恍惚了一下。
…………
沈如是一張口問話,對方也在同時說了話:“沈太醫,怎麽會在這裏?”
兩方人一齊愣了下。相視一笑。外麵就想往圈子裏走。裏麵也起身了。沈如是還惦記著弟妹,收好荷包兒,就準備拉了人向外走。
圍觀群眾又開始看這邊兒的熱鬧了。地上躺著的那位手欠被撓的,也支起了身子。沈如是看見人實在太多,左右一打量,就看見方才三姐弟喝鴨子湯的小攤子了:
“八阿哥吃了沒有?咱們到哪兒談!”
胤禩被沈如是搞得一楞一楞的。下意識點了頭。“吃了沒有”什麽的,真沒怎麽聽人這麽和他說過話。一般人都問:“八爺大安?”
沈大夫多特別呐!
地上躺著的那人看了半天熱鬧,這幾人都走遠了,突然“嗷唔”一聲叫:“我的病呢!大夫別走——”
圍觀的一群人都樂了:“你不是方才還好好的!這是當麵訛人呐!手段太明顯啦”
又有人議論:“方才那個是誰?好大夫呀!看著不是鎮子上的。”
就有知道的說話了:“大水田村楊家的。沒看見他旁邊的小孩兒麽!”
頓時有人疑問了:“楊家不是兩個小孩兒?哪有這麽大的!”這是鄉下人口簡單,大家隔著幾個村子,都能數出來誰家有什麽情況。
先前說話的人嗤笑了:“沒聽說了!這是才找迴來的女兒。好像是幾年前水災的時候失散的。”
圍觀群眾都驚詫了:“女兒!”
講出情況的那人很享受大家的目光:“可不是麽!據說是找名醫學藝,師門規矩做男裝打扮!”這人原本是並不信楊家大女兒會醫的。可是方才親眼目睹。此時頓時添油加醋,給沈如是加上了他想象中十分顯赫的“師門”。好像某武林門派一樣,顯得特別高深莫測起來。
…………
沈如是看見有人病就鑽進人群治。治好了就拍屁股走人。根本沒去管那手藝人攤主和挑逗猴又被抓的圍觀者怎麽協商。甚至連謝也沒聽一聲。她也不是很在乎這些。
這時候六個人在油餅攤兒上,撿了個稍大的桌子,分賓主坐下——看看這窮講究!一時間,誰也沒說話。
八阿哥果然是天生就有領袖氣質的。他先開口了:“沈大夫因何到此?”話的意思有點詢問,甚至不好聽的說是質問的意思,可是這話從他口裏說出來,就透著那麽一股春風拂麵的味道,讓你覺得是倆朋友秉燭聊天,顯得特別推心置腹。
沈如是心裏不爽——這算是讓人捉住老巢了——也不能表現得忒明顯。答道:“這是我家。”
八阿哥笑容可親:“這二位……”
沈如是暗罵還是沒躲開——卻不得不答道:“舍下弟妹。”
沈如是去大理寺轉了個圈,親眼見多少富貴人出事情。雖然不是有人有意“殺雞給猴看”,可是不可能心中沒有觸動。這就表現在,她後來趕著離京,對於權貴,簡直有點避而遠之的意思了。
沒想到跑迴家還被碰到!沈如是忍不住也重問了一句:“八阿哥為何不在京城?”
為何不在京城!
八阿哥心中也不爽呢。
太子和大阿哥迴來。剩下的十幾個阿哥的光芒全被他兩個遮了去。先前老爹還不爽的罵兩句,後來簡直就是無視了。八阿哥也是皇上的兒子,雖然還不見得想奪了正統繼承人的位置,可是想讓自家爹更喜歡自己——這簡直就是人之常情啊。無奈,這一點也難以滿足。這麽多兒子誰也比不上太子好!連大阿哥都不和太子搶光環了。還自請去海軍!
想起前兩年他們不在的時候,皇阿瑪那麽喜歡自己……十歲的胤禩鬱悶了。
這會兒在離京城好遠的地方,遇到了兩度與自家爹傳出驚天緋聞的沈太醫……八阿哥不由自主想到了自己。他憐憫的看了看沈如是,脫口感慨道: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
羅德一時沒忍住,一口茶都噴到袖子上。
…………
這是王昌齡先生寫的宮怨題材作品中的兩句詩。八阿哥感慨帝王之喜新厭舊之情,動情說出。想到八阿哥今年的歲數——愛新覺羅家真出文化人兒!
沈如是乃是個沒文化的。她目瞪口呆——在胤禩看來是徑自傷感——了一小會兒,遲疑反問道:“什麽?”
八阿哥深深一歎。想起自己去找手下商量,突然有人說起“申生重耳”之事來,又有人反問:“主子為什麽不能也出去!”八阿哥是個衝動人,立刻就去找老爹說了。玄燁倒挺高興。他覺得自從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以後,懂事兒多了。也就鼓勵小兒子們效仿。沒想到胤禛沒來,胤禩來了。為了鼓勵這種舉動。玄燁當時就拍板了,還允許胤禩自己挑合用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