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雷起身,在旁邊書案上修好家書,召來隨行仆從,吩咐他火速送迴自己府上。見他又坐迴來,昭陽讚道:“表弟做事,當真雷厲風行喲!”
項雷笑笑,端杯啜一口,小品一會兒:“表兄方才提及蘇秦,愚弟這也想起一事。方才愚弟趕過來時,路遇左徒,聽他說,蘇子昨日去章華台了。”
“哦?”昭陽大吃一驚,故作鎮靜地端起茶杯,“他怎麽去的?”
“是殿下引他去的,同去的還有左司馬屈武、巴國使臣諸人。聽左徒說,蘇子真是異人,一到章華台就看穿了蒼梧子的騙術。陛下一怒之下,將蒼梧子當場斬——”
項雷的“首”字尚未出口,昭陽手中的茶具就已“哐當”一聲掉落於地。
“表兄?”項雷不知所措。
昭陽急道:“快,左徒還說什麽?”
“說是陛下聽從蘇子,加入縱親了。”
昭陽愣怔一會兒,長吸一口氣,朝外急叫:“來人!”
恰在此時,邢才走到門口,跨門應道:“老奴在!”
邢才趨進,正要跪地見禮,昭陽擺手道:“快,有請陳上卿!”
邢才卻似沒有聽見,依舊跪下,叩道:“主公——”
“耳朵聾了嗎?快去,有請陳上卿!”
“主公,”邢才見項雷在,稍作遲疑,“陳上卿走了!”
“走了?”昭陽哪裏肯信,“他走哪兒了?”
“迴秦國去了!”
昭陽目瞪口呆:“迴……迴秦國?這麽大的事,竟然不來辭別?”
“主公——”邢才瞄一下項雷,頓住話頭。
項雷看出端倪,拱手道:“表兄,時辰不早了,愚弟這要去陪姑母說話。”退出客堂,朝靈堂匆匆走去。
見他走遠,邢才方才趨前一步,悄道:“主公,是陛下嚴旨,殿下使人押送陳大人出郢的,陳大人根本無法辭行。不過,陳大人臨行前,暗托下人呈送主公密函一封。”從袖中摸出書信,雙手呈上,“請主公審閱。”
昭陽接過密函,見依舊封得嚴實,拆開細閱有頃,將信函“啪”的一聲摔在地上,從牙縫裏擠道:“這條賤狗!”
邢才心裏一揪:“主公,陳……陳大人怎……怎麽了?”
“賤狗!”昭陽怒不可遏,震幾喝道,“從今日始,你要叫他賤狗!”
“敢問主公,賤狗怎麽了?”
昭陽朝地下一指:“自己看!”見邢才彎腰去拾被他摔在地上的信函,內火再也憋不住,連弩般發作,“自此狗來使,本公視他為知己,結果呢?他處心積慮慫恿本公伐魏,無非是想為他的秦國出力!本公處處聽他,可究竟成過何事?屢屢害我不說,竟敢騙先母吃下仙丹,怪道先母——”陡然意會到什麽,“什麽蒼梧子?此狗明知此人是個假仙,卻拿來故意坑我,我……我瞎眼呀!母親……母親,是不孝子害了你啊,母親……”
昭陽痛不欲生,捶胸頓足,號哭起來。
邢才一邊聽他號哭一邊閱讀信函。待昭陽的聲音低下去,他把信也閱完了,眼珠子轉過幾轉,見主子的兩手依舊抱在頭上,兀自痛苦,小聲稟道:“主公,小人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說。”
“細讀此信,賤狗所言也有道理。陛下險些誤食仙丹,必怪罪主公。賤狗讓主公將髒水潑他頭上,也算有種。至於應對合縱,小人以為,賤狗主意或有可取之處。列國會同,誰主牛耳曆來必爭。賤狗建議將會同地點設在孟津——”
“哼,此人用心險惡,故意讓楚魏起爭,好使秦人漁翁得利。”昭陽恨道,“這條賤狗,都到這陣兒了,還想咬人!”
“主公,賤狗咬人倒是不怕,關鍵得看他咬的究竟是誰。”邢才陰聲應道。
“哦?”昭陽聽出話音,看過來。
“依老奴之見,主公可以將計就計,欲擒故縱,再聽賤狗一次,促使縱親國於孟津會同,力勸陛下將執牛耳之事讓於魏王,用六國,尤其是魏人之力,先滅秦國,然後——”
不及邢才說完,昭陽已然明白,一拳擂在幾上:“好!”又想一會兒,“嗯,好個邢才,此計甚妙!待本公打到鹹陽,逮住此狗,看不剝去他的狗皮,煮他的狗肉下酒。再割去他的心,祭奠先母!”
見主人連出毒語,全然不顧念陳軫助他擠走張儀、成就令尹之功,邢才知他仍在氣頭上,岔開話題:“主公,當務之急是——”
昭陽抬頭,緩緩望向邢才:“說!”
“聽賤狗的小黑狗說,陛下昨日已經詔命公子如為楚國副使,與縱親國商議會同。事不宜遲,主公須當機立斷!”
“筆墨伺候!”
邢才尋來筆墨、絲帛呈上,拱手哈腰候於一側。
昭陽擬好一封書函,折疊後交予邢才:“呈送副使大人!”
“小人遵命!”
邢才轉身就走,剛到門口,昭陽又叫住他:“備車,本公這也走一趟章華台!”
“喏!”
公子如是威王偏妃所生,生性恬淡,無意朝政,醉心仙道方術。威王早年一力振作,怨其無誌,貶他於湘水之西的大山深處。此貶倒也趁了公子如之心,無怨無悔地在湘西一待十年。滅越之後,功成名就的威王年紀漸老,好起仙道來,這才念及公子如,頒旨將他召迴。此番入縱,威王點公子如做副使,一是出於器重,二也是支應蘇秦。
公子如受命次日,蘇秦送來請柬,邀他於翌日申時前往列國驛館與五國使臣共商縱親、會同諸事。公子如從未問過政治,更在山中閑散慣了,一時不知如何應對。迴顧身邊,卻無一個可以商議政務的才士。欲去章華台請旨,又怕父王責斥。欲去東宮求問,更恐太子恥笑。公子如苦思一宵,竟無一策救急,正自作難,邢才送來令尹昭陽密函,教他如此這般。
公子如一向看不慣昭陽,對其信中所言自是疑慮重重,揣摩良久,仍不得其趣,在廳中又踱幾步,眼前陡然一亮,驅車直奔郢都西郊。
郢都西郊的麗水河灣有一處沙石丘,丘上住著一個奇人,名喚酈敧。沙石丘狀如烏龜,酈敧自號龜丘子,入則數年不下龜背,出則狂放不羈,招搖過市,郢人無不視其為怪,唯公子如視為師友,待之甚恭。
公子如到時,衣衫襤褸的酈敧騎在龜背一棵大樹的枝丫上,正在引吭高歌,歌曰: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來者不可待,往事不可追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酈敧興致甚高,唱完複吟,吟完複唱,一遍又一遍,似是沒個盡止。公子如沿小徑邊走邊聽,行至近旁駐足,又聽一時,踱至樹下,擊掌叫道:“先生好歌吟啊!”
酈敧這也看到公子如,一躍而下,拱手笑道:“何風吹來四公子?”
“先生狂歌響徹雲霄,行雲遏止,晚生豈敢不來!”公子如迴揖。
酈敧爽朗一笑,席地坐下,指著對麵草地:“公子請坐。”
公子如坐下,笑問:“方才所歌,可是先生新作?”
“公子高抬了!在下草莽野人,何能作此妙歌?”
“敢問此歌何來?”
“此乃宋人莊周所吟,野人聞之喜之而已。”
“莊周?”公子如思索一會兒,搖頭,“晚生未曾聽說此人。”
“你呀,”酈敧笑道,“聽說過真人沒?”
“先生是說上古真人?”
酈敧甩動一頭蓬發:“莊周可謂今世真人也!”
“天哪!”公子如圓睜兩眼,緊盯酈敧,“真人現在何處,晚生可否一見?”
酈敧閉目,憋公子如一陣,開眼笑道:“真人是好見的麽?”
“聽先生話音,想是見過真人了?”
“當然見過!”酈敧再次閉目,神態似入仙境,“兩年前,真人南遊瀟湘,招搖過郢,路過此丘,野人有緣一會,得此妙歌。”
公子如驚道:“兩年前真人南遊瀟湘,豈不就在晚生的家門口麽?”
“嗬嗬嗬,有緣不在千裏,無緣照麵難識!”酈敧又是一陣朗笑。
眼睜睜地與真人錯失交臂,公子如嗟歎再三,懊喪不已。
酈敧盯他一會兒,撲哧笑道:“公子此來,不會是求訪真人的吧?”
公子如這也迴到現實中,抱拳道:“先生所言甚是。晚生遇到難事,特來求教!”
“是何難事?”
“蘇子合縱六國,會同天下。父王昨日詔命晚生為副使,輔助蘇子參知列國縱親。晚生心中戰栗,惴惴不安。”
酈敧嗬嗬一陣朗笑:“此等美差,他人求還求不上呢,公子何以惴惴不安?”
公子如眉頭緊鎖,長歎一聲:“唉,記得先生告誡過晚生,‘人事難謀。所謀不成,則有人事之患。所謀成功,則有陰陽之患。謀成又可免患者,惟德才兼具者方能為之。’晚生德薄才淺,何能達此勝境?不諳此道而謀此政,叫晚生如何心安?不瞞先生,晚生一向清心寡欲,注重飲食,內中冷熱也算均衡。昨日卻是不同,晚生申時受命,子夜飲冰,在榻上輾轉反側,無眠達旦,可謂度日如年矣!”
酈敧手指公子如,嗬嗬又是一陣朗笑:“大丈夫謀事,想做則做,不想做不做也就是了,何必拿野人的閑言碎語來做擋箭牌!”
“先生莫責怪了,”公子如一臉無奈,“晚生這是進亦憂,退亦憂,冒昧相求,望得先生一語點撥!”
酈敧斂住笑:“公子既如是說,野人隻好妄言了。”輕輕咳嗽一聲,一本正經地望著公子如,“公子所求之事,可為人事。善謀人事者,莫過於魯人仲尼。依仲尼所論,天下可有兩大法戒,其一是命,其一是義。公子身為王之子,不可不事親,此為命也。公子身為王之臣,不可不事上,此為義也。事親之時,不擇地求安,可達至孝;事君之時,不擇事求安,可達至忠。無論是事親還是事君,知其無可奈何而能泰然處之者,可達至德,可保無禍。公子身陷兩難,已知無可奈何,隻要做到泰然處之,即可臻於至德矣。”
“晚生正是不能泰然處之,求先生教我!”
“若想泰然處之,公子須知為使之道。”
“請先生明言!”
“依仲尼之論,為使之道在於立信傳言。立信忌妄行,傳言忌溢辭。溢辭而傳則妄,妄則失信,失信則殃。”
“何為溢辭?”
“溢辭有二,一是溢美之詞,二是溢惡之辭。使臣所傳,多為君上所言。君上喜,多出美辭;君上怒,多出惡辭。善使者既不傳美辭,亦不傳惡辭。”
“不傳君上溢辭,又傳何辭?”
“傳以常辭。”
“何為常辭?”
“去其矯,卸其飾,即為君上常辭。此其一也。”
公子如目詢下文。
“其二是使臣不溢辭。”
項雷笑笑,端杯啜一口,小品一會兒:“表兄方才提及蘇秦,愚弟這也想起一事。方才愚弟趕過來時,路遇左徒,聽他說,蘇子昨日去章華台了。”
“哦?”昭陽大吃一驚,故作鎮靜地端起茶杯,“他怎麽去的?”
“是殿下引他去的,同去的還有左司馬屈武、巴國使臣諸人。聽左徒說,蘇子真是異人,一到章華台就看穿了蒼梧子的騙術。陛下一怒之下,將蒼梧子當場斬——”
項雷的“首”字尚未出口,昭陽手中的茶具就已“哐當”一聲掉落於地。
“表兄?”項雷不知所措。
昭陽急道:“快,左徒還說什麽?”
“說是陛下聽從蘇子,加入縱親了。”
昭陽愣怔一會兒,長吸一口氣,朝外急叫:“來人!”
恰在此時,邢才走到門口,跨門應道:“老奴在!”
邢才趨進,正要跪地見禮,昭陽擺手道:“快,有請陳上卿!”
邢才卻似沒有聽見,依舊跪下,叩道:“主公——”
“耳朵聾了嗎?快去,有請陳上卿!”
“主公,”邢才見項雷在,稍作遲疑,“陳上卿走了!”
“走了?”昭陽哪裏肯信,“他走哪兒了?”
“迴秦國去了!”
昭陽目瞪口呆:“迴……迴秦國?這麽大的事,竟然不來辭別?”
“主公——”邢才瞄一下項雷,頓住話頭。
項雷看出端倪,拱手道:“表兄,時辰不早了,愚弟這要去陪姑母說話。”退出客堂,朝靈堂匆匆走去。
見他走遠,邢才方才趨前一步,悄道:“主公,是陛下嚴旨,殿下使人押送陳大人出郢的,陳大人根本無法辭行。不過,陳大人臨行前,暗托下人呈送主公密函一封。”從袖中摸出書信,雙手呈上,“請主公審閱。”
昭陽接過密函,見依舊封得嚴實,拆開細閱有頃,將信函“啪”的一聲摔在地上,從牙縫裏擠道:“這條賤狗!”
邢才心裏一揪:“主公,陳……陳大人怎……怎麽了?”
“賤狗!”昭陽怒不可遏,震幾喝道,“從今日始,你要叫他賤狗!”
“敢問主公,賤狗怎麽了?”
昭陽朝地下一指:“自己看!”見邢才彎腰去拾被他摔在地上的信函,內火再也憋不住,連弩般發作,“自此狗來使,本公視他為知己,結果呢?他處心積慮慫恿本公伐魏,無非是想為他的秦國出力!本公處處聽他,可究竟成過何事?屢屢害我不說,竟敢騙先母吃下仙丹,怪道先母——”陡然意會到什麽,“什麽蒼梧子?此狗明知此人是個假仙,卻拿來故意坑我,我……我瞎眼呀!母親……母親,是不孝子害了你啊,母親……”
昭陽痛不欲生,捶胸頓足,號哭起來。
邢才一邊聽他號哭一邊閱讀信函。待昭陽的聲音低下去,他把信也閱完了,眼珠子轉過幾轉,見主子的兩手依舊抱在頭上,兀自痛苦,小聲稟道:“主公,小人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說。”
“細讀此信,賤狗所言也有道理。陛下險些誤食仙丹,必怪罪主公。賤狗讓主公將髒水潑他頭上,也算有種。至於應對合縱,小人以為,賤狗主意或有可取之處。列國會同,誰主牛耳曆來必爭。賤狗建議將會同地點設在孟津——”
“哼,此人用心險惡,故意讓楚魏起爭,好使秦人漁翁得利。”昭陽恨道,“這條賤狗,都到這陣兒了,還想咬人!”
“主公,賤狗咬人倒是不怕,關鍵得看他咬的究竟是誰。”邢才陰聲應道。
“哦?”昭陽聽出話音,看過來。
“依老奴之見,主公可以將計就計,欲擒故縱,再聽賤狗一次,促使縱親國於孟津會同,力勸陛下將執牛耳之事讓於魏王,用六國,尤其是魏人之力,先滅秦國,然後——”
不及邢才說完,昭陽已然明白,一拳擂在幾上:“好!”又想一會兒,“嗯,好個邢才,此計甚妙!待本公打到鹹陽,逮住此狗,看不剝去他的狗皮,煮他的狗肉下酒。再割去他的心,祭奠先母!”
見主人連出毒語,全然不顧念陳軫助他擠走張儀、成就令尹之功,邢才知他仍在氣頭上,岔開話題:“主公,當務之急是——”
昭陽抬頭,緩緩望向邢才:“說!”
“聽賤狗的小黑狗說,陛下昨日已經詔命公子如為楚國副使,與縱親國商議會同。事不宜遲,主公須當機立斷!”
“筆墨伺候!”
邢才尋來筆墨、絲帛呈上,拱手哈腰候於一側。
昭陽擬好一封書函,折疊後交予邢才:“呈送副使大人!”
“小人遵命!”
邢才轉身就走,剛到門口,昭陽又叫住他:“備車,本公這也走一趟章華台!”
“喏!”
公子如是威王偏妃所生,生性恬淡,無意朝政,醉心仙道方術。威王早年一力振作,怨其無誌,貶他於湘水之西的大山深處。此貶倒也趁了公子如之心,無怨無悔地在湘西一待十年。滅越之後,功成名就的威王年紀漸老,好起仙道來,這才念及公子如,頒旨將他召迴。此番入縱,威王點公子如做副使,一是出於器重,二也是支應蘇秦。
公子如受命次日,蘇秦送來請柬,邀他於翌日申時前往列國驛館與五國使臣共商縱親、會同諸事。公子如從未問過政治,更在山中閑散慣了,一時不知如何應對。迴顧身邊,卻無一個可以商議政務的才士。欲去章華台請旨,又怕父王責斥。欲去東宮求問,更恐太子恥笑。公子如苦思一宵,竟無一策救急,正自作難,邢才送來令尹昭陽密函,教他如此這般。
公子如一向看不慣昭陽,對其信中所言自是疑慮重重,揣摩良久,仍不得其趣,在廳中又踱幾步,眼前陡然一亮,驅車直奔郢都西郊。
郢都西郊的麗水河灣有一處沙石丘,丘上住著一個奇人,名喚酈敧。沙石丘狀如烏龜,酈敧自號龜丘子,入則數年不下龜背,出則狂放不羈,招搖過市,郢人無不視其為怪,唯公子如視為師友,待之甚恭。
公子如到時,衣衫襤褸的酈敧騎在龜背一棵大樹的枝丫上,正在引吭高歌,歌曰: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來者不可待,往事不可追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酈敧興致甚高,唱完複吟,吟完複唱,一遍又一遍,似是沒個盡止。公子如沿小徑邊走邊聽,行至近旁駐足,又聽一時,踱至樹下,擊掌叫道:“先生好歌吟啊!”
酈敧這也看到公子如,一躍而下,拱手笑道:“何風吹來四公子?”
“先生狂歌響徹雲霄,行雲遏止,晚生豈敢不來!”公子如迴揖。
酈敧爽朗一笑,席地坐下,指著對麵草地:“公子請坐。”
公子如坐下,笑問:“方才所歌,可是先生新作?”
“公子高抬了!在下草莽野人,何能作此妙歌?”
“敢問此歌何來?”
“此乃宋人莊周所吟,野人聞之喜之而已。”
“莊周?”公子如思索一會兒,搖頭,“晚生未曾聽說此人。”
“你呀,”酈敧笑道,“聽說過真人沒?”
“先生是說上古真人?”
酈敧甩動一頭蓬發:“莊周可謂今世真人也!”
“天哪!”公子如圓睜兩眼,緊盯酈敧,“真人現在何處,晚生可否一見?”
酈敧閉目,憋公子如一陣,開眼笑道:“真人是好見的麽?”
“聽先生話音,想是見過真人了?”
“當然見過!”酈敧再次閉目,神態似入仙境,“兩年前,真人南遊瀟湘,招搖過郢,路過此丘,野人有緣一會,得此妙歌。”
公子如驚道:“兩年前真人南遊瀟湘,豈不就在晚生的家門口麽?”
“嗬嗬嗬,有緣不在千裏,無緣照麵難識!”酈敧又是一陣朗笑。
眼睜睜地與真人錯失交臂,公子如嗟歎再三,懊喪不已。
酈敧盯他一會兒,撲哧笑道:“公子此來,不會是求訪真人的吧?”
公子如這也迴到現實中,抱拳道:“先生所言甚是。晚生遇到難事,特來求教!”
“是何難事?”
“蘇子合縱六國,會同天下。父王昨日詔命晚生為副使,輔助蘇子參知列國縱親。晚生心中戰栗,惴惴不安。”
酈敧嗬嗬一陣朗笑:“此等美差,他人求還求不上呢,公子何以惴惴不安?”
公子如眉頭緊鎖,長歎一聲:“唉,記得先生告誡過晚生,‘人事難謀。所謀不成,則有人事之患。所謀成功,則有陰陽之患。謀成又可免患者,惟德才兼具者方能為之。’晚生德薄才淺,何能達此勝境?不諳此道而謀此政,叫晚生如何心安?不瞞先生,晚生一向清心寡欲,注重飲食,內中冷熱也算均衡。昨日卻是不同,晚生申時受命,子夜飲冰,在榻上輾轉反側,無眠達旦,可謂度日如年矣!”
酈敧手指公子如,嗬嗬又是一陣朗笑:“大丈夫謀事,想做則做,不想做不做也就是了,何必拿野人的閑言碎語來做擋箭牌!”
“先生莫責怪了,”公子如一臉無奈,“晚生這是進亦憂,退亦憂,冒昧相求,望得先生一語點撥!”
酈敧斂住笑:“公子既如是說,野人隻好妄言了。”輕輕咳嗽一聲,一本正經地望著公子如,“公子所求之事,可為人事。善謀人事者,莫過於魯人仲尼。依仲尼所論,天下可有兩大法戒,其一是命,其一是義。公子身為王之子,不可不事親,此為命也。公子身為王之臣,不可不事上,此為義也。事親之時,不擇地求安,可達至孝;事君之時,不擇事求安,可達至忠。無論是事親還是事君,知其無可奈何而能泰然處之者,可達至德,可保無禍。公子身陷兩難,已知無可奈何,隻要做到泰然處之,即可臻於至德矣。”
“晚生正是不能泰然處之,求先生教我!”
“若想泰然處之,公子須知為使之道。”
“請先生明言!”
“依仲尼之論,為使之道在於立信傳言。立信忌妄行,傳言忌溢辭。溢辭而傳則妄,妄則失信,失信則殃。”
“何為溢辭?”
“溢辭有二,一是溢美之詞,二是溢惡之辭。使臣所傳,多為君上所言。君上喜,多出美辭;君上怒,多出惡辭。善使者既不傳美辭,亦不傳惡辭。”
“不傳君上溢辭,又傳何辭?”
“傳以常辭。”
“何為常辭?”
“去其矯,卸其飾,即為君上常辭。此其一也。”
公子如目詢下文。
“其二是使臣不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