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梅趨身過來,將頭伏在太子申的胸前,喃聲說道:“要是孫將軍也如大哥一樣知梅,梅就不會枉開一度了。”


    “梅妹放心,”太子申輕輕撫摸瑞梅的秀發,“記得孫將軍初下山時,大哥帶他到後花園裏賞景。當時萬菊盛開,梅園裏卻是一片落寞。孫將軍賞過菊花,遊至此處,看到這片梅林,竟是駐足不前,望著一樹樹禿枝發呆。大哥由此知他是愛梅之人。去年梅花開時,大哥有意邀他與梅妹一道賞梅,不想楚人伐宋,他與龐將軍遠征去了。這幾日梅花再開,機不可失,我邀他今日午時賞梅,孫將軍當即應允。”


    “果真如此,梅妹此生有靠了。”


    太子申輕拍瑞梅:“孫將軍能得梅妹,是他的福分。梅妹能得孫將軍,也是梅妹的福分。”


    話音剛落,梅園外麵有腳步聲傳來。


    東宮內臣急趨而來:“殿下,孫監軍求見!”


    太子申鬆開瑞梅:“梅妹,你迴房中準備,我迎孫將軍去了。”


    太子申隨內臣疾步走至殿門,迎住孫臏,見過禮,太子申笑道:“魏申知將軍愛梅,近日梅花盛開,魏申不敢獨享,特邀孫子共賞。”


    孫臏拱手謝道:“微臣謝過殿下!”


    “孫子,梅園請!”


    “殿下先請!”


    太子申引領孫臏直趨後花園,沿園中一條曲徑,七繞八拐,步入園中一角的梅園。將到梅園時,孫臏隱隱嗅到幽幽梅香,頓覺心曠神怡。及至走進園門,望著於殘雪冰淩之中傲然盛放的滿樹梅花,孫臏竟自呆了。


    太子申亦頓住步子,候有一時,緩緩說道:“孫子,亭中請!”


    孫臏點點頭,隨太子申步入園中賞梅亭,分賓主坐下。早有侍女泡上香茶,候立於側。


    望著盛開的梅花,孫臏脫口吟道:


    〖淡淡一樹梅,


    悄悄傲霜開。


    幽幽送清香,


    引我曲徑來。〗


    太子申笑道:“孫子吟得好詩!”


    孫臏尷尬一笑:“這哪裏是詩?臏看到滿園梅花,心中感動,順口胡捏幾句,讓殿下見笑了。”


    太子申嗬嗬笑出幾聲:“有感方有詩。聽到孫子妙句,我這兒也吟幾句,與孫子共賞!”


    “微臣洗耳恭聽。”


    太子申緩緩吟道:


    〖北風蕭蕭,白絮飄飄,


    寂寞黃昏,我開悄悄,


    清香幽幽,誰人知之。


    冰柱條條,冷雨毛毛,


    寂寞淩晨,我心遙遙,


    清香徐徐,誰人憐之。〗


    孫臏沉思良久,由衷感歎道:“殿下所吟,方才叫詩。隻是此詩過於感傷,微臣聞之心酸。微臣敢問,此詩亦為殿下即興而作?”


    太子申又是嗬嗬一笑,連連搖頭道:“孫子高抬魏申了。魏申本為薄幸之人,哪裏會有如許感傷?”


    “殿下過謙了。請問殿下,此詩為何人所作?”


    太子申尚未作答,內臣走至:“啟稟殿下,梅公主到!”


    太子申嗬嗬樂道:“哦,梅妹來了,快請!”


    聽到公主將至,孫臏急叩於地:“殿下,微臣告退!”


    “哦?”太子申怔道,“孫子何出此語?既來賞梅,自當盡興才是。”


    孫臏叩道:“公主乃千金之軀,微臣粗俗,在此多有不便!”


    “孫子過慮了。”太子申微微笑道,“孫子剛才問及那幾句小詩為何人所作,難道不想知曉答案嗎?”


    “這……微臣願聞其詳。”


    “這就是了!”太子申擺手,“孫子隻管坐下,頃刻即知端底!”


    孫臏謝過,起身坐下,心中正自忐忑,內臣引領素裝淡抹的瑞梅公主沿園中小徑款款而來。孫臏遠遠望見,急又叩拜。


    太子申起身迎道:“梅妹來得正好,今日梅花盛開,大哥正要請你呢!”


    瑞梅故意嗔道:“大哥又說笑了。梅花已開數日,大哥隻不請我!”


    “嗬嗬嗬嗬,”太子申笑道,“梅妹有所不知,一人賞梅,甚是無趣。今日大哥請來一位知梅之人,與你共賞,豈不是樂?”


    “哦?既有知梅之人,請問大哥,”瑞梅看一眼叩於地上不敢抬頭的孫臏,麵色微紅,“他……人在何處?”


    “來來來,大哥引見,”太子申手指孫臏,“這位是孫將軍。”


    孫臏連連叩首:“微臣孫臏叩見公主!”


    瑞梅拱手還禮:“瑞梅見過孫將軍。孫將軍請起。”


    “微臣謝過公主!”孫臏再拜後起身,坐下,卻不敢抬頭去看瑞梅。瑞梅亦是臉色潮紅,輕咬朱唇,頷首不語。


    太子申看一眼孫臏,又看一眼瑞梅:“孫將軍,今日當真巧了,梅妹此生百花不愛,獨愛紅梅,每逢花開,必來賞遊。隻是,因無知梅之人,梅妹總是一人獨賞,少了許多情趣。今得將軍,同為知梅之人,想這梅園便是趣境了!”


    孫臏朝瑞梅拱手揖道:“微臣不知公主前來,冒昧相擾,在此請罪了!”


    瑞梅亦拱手還禮:“孫將軍客氣。是瑞梅不請自來,擾了將軍雅興。”


    太子申嗬嗬樂道:“看看看,你們兩個,賞梅就是賞梅,這一個‘請罪’,那一個‘擾了雅興’,哪來這多客套?”轉對孫臏,“孫子,魏申這就向你捅下謎底吧,方才所吟之詩,正是舍妹前日在此賞梅時所作。”


    瑞梅又羞又急:“大哥又尋小妹開心!”


    孫臏拱手道:“公主吟得好詩,微臣感同身受。”


    瑞梅朝孫臏拱手道:“是小女子閑賦,見笑於孫將軍了。”


    不及孫臏迴話,太子申笑道:“孫將軍方才走進園中,看到滿園梅花,即興起賦一首,梅妹願聽否?”


    孫臏臉色紅漲,急道:“殿下——”


    瑞梅微微一笑:“小妹願聞!”


    太子申順口吟道:


    〖淡淡一樹梅,


    悄悄傲霜開。


    幽幽送清香,


    引我曲徑來。〗


    瑞梅迴味一時,凝視孫臏,拱手揖道:“瑞梅為這滿園梅花,謝過將軍。”


    孫臏還揖道:“公主不愛百花,獨愛寒梅,高潔之心,令微臣敬佩!”


    “好好好,”太子申嗬嗬又笑幾聲,“你們二人,一個知梅,一個愛梅,今日魏申做東,我們就在這個梅園裏,以梅為題,琴瑟相和,品酒、吟詩若何?”


    瑞梅凝望孫臏,聲音極輕:“小女子能與孫將軍賦詩賞梅,不勝榮幸!”


    孫臏頗是窘迫:“這——”


    太子申轉對內臣:“琴瑟、酒肴侍候!”


    經過兩年屯田,各地軍墾收效甚巨。與楚人爭戰取勝,龐涓又得陘山庫糧十萬石,軍糧問題總算得到解決。時下農閑,正是三軍操演的大好時日,剛交冬日,龐涓就一心撲在軍務上,不僅限令各地駐軍日日操演,又與司徒府一道,組織蒼頭二十萬,舉國練兵。一時之間,整個魏國成了兵營,擊鼓鳴金聲、衝鋒陷陣聲、兵器鍛造聲不絕於耳,聽得龐涓心花怒放。


    這些日來,龐涓與公子卬一直在承匡的集訓基地巡視軍演,一連忙活數日,總算於這日午時迴到大梁。


    龐涓並未急於迴家,而是先迴逢澤大帳,聽部屬稟報軍演情況,見無異常,天色黑定方才驅車迴府。聽聞車響,龐蔥急率眾仆在門外迎候,侍候他進府。


    龐涓洗漱已畢,走入內堂寢處。臥寢裏生著炭火,暖融融的全然沒有寒意。早已恭候於室的瑞蓮身著中衣,將他迎入室內,親手為他寬衣解帶。龐涓輕輕愛撫她的秀發,嗅著她身上散發出的獨特香味。瑞蓮迎合上去,兩手攀住龐涓的脖子,吊在他的胸前,被龐涓順手抱起。


    二人纏綿一時,瑞蓮滑下,端來一碗蓮子羹,放在幾上:“這些日來夫君在外奔波,定是累壞了。這碗羹湯是臣妾親手熬的,請夫君補補身子。”


    龐涓在幾前坐下,端過羹湯,喝過幾口,連聲讚道:“嗯,夫人熬得好湯!”


    瑞蓮走過來,在龐涓身後跪下,把住龐涓的頭發,拿梳子輕輕梳理,口中說道:“臣妾還有一件喜事,夫君願意聽否?”


    “哦?”龐涓抬頭,“是何喜事?”


    “兄長今日邀請孫將軍前去賞梅,梅姐也去了,聽說二人把酒吟詩,琴瑟相和,談得甚是投緣。”


    龐涓打個驚愣,一口蓮湯嗆在嗓中,連咳幾下,慌得瑞蓮扔掉梳子,又捶又敲,口中叫道:“夫君,你……嗆著了?”


    龐涓又咳幾下,緩過氣來,瑞蓮趕忙端過清水,龐涓喝過,扭頭朝瑞蓮道:“方才你說——孫兄跟梅公主一道賞梅?”


    瑞蓮點頭。


    “哦,”龐涓笑道,“果是喜事!此事父王知道不?”


    “父王高興著呢!”瑞蓮公主見龐涓已無大礙,亦笑一聲,在他背上輕輕敲道,“若是不出臣妾推測,兄長必是奉父王的旨意來撮合他二人!聽毗人說,一個月前,父王就與相國談過此事,相國此番又要保媒了!”


    “如此喜訊,夫人早該告訴在下才是!”


    “臣妾也是剛剛得知。臣妾昨日迴宮,見過父王、母後,這又前去探望梅姐,梅姐半遮半掩地向臣妾打探孫將軍,臣妾覺得奇怪,再三追問,她才道出今日賞梅之事。臣妾聞訊甚喜,與她講了半日,將孫將軍好好誇耀一番,聽得梅姐滿麵羞紅。臣妾出門,正遇迴宮,剛巧遇到毗人,就向他打探此事,才知端底。”


    龐涓伸手攬過瑞蓮,將她摟在懷中,愣怔有頃,方才抱起她,緩緩走向內室。


    次日並無早朝。龐涓美美睡個懶覺,直到晨時,方才起榻,用過早膳,於卯時驅車前往監軍府中。


    孫臏聞報,急急迎出,二人見過禮,攜手步入客廳。


    就座之後,龐涓拱手道:“恭喜孫兄!賀喜孫兄!”


    “敢問賢弟,”孫臏多少有些驚詫,“喜從何來?”


    龐涓笑道:“聽說昨日孫兄與梅公主共賞梅花,豈不可喜?”


    聞是此事,孫臏憨笑一聲,點頭道:“嗯,賢弟說起這個,倒是可喜。百花之中,臏獨愛梅,本以為此生難遇知己了,誰想梅公主不僅愛梅,且也是知梅之人,因而與她一見如故,相談甚篤。”


    龐涓笑道:“孫兄覺得梅公主如何?”


    孫臏讚道:“梅公主才華橫溢,心存慈愛,更有一顆高潔之心,實令在下敬佩!”


    龐涓心中一凜,旋即嗬嗬笑道:“孫兄得遇知己,真讓愚弟嫉妒。今日並無他事,愚弟棋癮忽來,甚想與孫兄對弈一局,不知孫兄肯賞光否?”


    “甚好。自出鬼穀,不知忙些什麽,竟是連棋也忘下了。”


    “愚弟也是。不瞞孫兄,也有不少找愚弟對弈的,都被愚弟推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川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川子並收藏鬼穀子的局(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