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顯王怔了下:“先生不會是病了吧?”
內宰再次搖頭:“昨日聽他琴聲,斷不似生病之人。”
顯王臉上現出惶惑,有頃,轉對宮正:“每日那幾塊銅幣,你們可曾忘了?”
宮正急道:“迴稟陛下,一日也未曾忘下,即使陰雨日,也自有人送去!”
顯王又怔一時:“別是讓他瞧出了吧?”
宮正搖頭道:“不會的,先生彈琴,從不睜眼。再說,奴才使人送錢,也都是扮過裝的,時辰也不一樣,就好似路人的贈予。有時三塊,有時五塊,有時一塊,奴才都算計過了,若無疾病,先生衣食,定然無虞。”
“這就好,”顯王鬆了一口氣,“先生是要強之人,不願受人施舍。再候一時,想必他有什麽事,耽誤了!”
眾人又候一時,仍然不見琴聲,無不著急起來。
顯王思忖一時,對宮正道:“你使人出宮看看,他會不會出什麽事兒?”
宮正叫上幾個宮人,匆匆出去。約有小半個時辰,宮正迴來,稟道:“啟稟陛下,先生不在宮外!”
顯王急問:“他在哪兒?”
“臣不知。不過,方才臣在街上打探,倒是探到先生音訊。”
“哦,是何音訊?”
“有人告訴微臣,”宮正遲疑一下,沉聲說道,“先生不知因何發了大財,這幾日午後,一直在街上轉悠,前日將他的軺車修好,昨日又買一匹好馬。臣估摸著,看這樣子,先生是要出遠門了。”
聞聽此言,顯王神色立變,愣怔有頃,頹然長歎一聲,潸然淚下,喃喃說道:“老太師走了,先生他……他遠走高飛,拋棄寡人了!先生……先生他……拋棄寡人了!先生說走就走了!王後、雪兒、雨兒、老太師,還有先生,一個一個都走了,都拋棄寡人了,走了,走了,全都走了!嗚——”
顯王越說越慢,越說越傷心,聲音也越來越低,最後竟像孩子似的兩手捂臉,嗚嗚號哭起來。內宰、宮正及在場的所有宮人,看在眼裏,聽在耳裏,疼在心裏,無不長跪於地,泣不成聲,各將額頭重重叩在地板上,發出雜亂的“咚咚咚”聲。
大家正在熱鬧,在前麵大殿裏守值的宮人急走過來,進門就要稟報,見此情景,趕忙打住。內宰聽到腳步聲,扭頭見他滿身是汗,起身將他拉到一邊:“何事這麽急切?”
那宮人道:“宮門尉稟報,有士子求見陛下!”
“哦?”內宰一怔,“是何士子?從何處來?”
“名叫蘇秦,說是從雲夢山來!”
“雲夢山?”內宰思忖有頃,猛然想起什麽,急道,“快,請他進來!”
宮人急急出去。
內宰一個轉身,趨到顯王身邊,小聲稟道:“啟稟陛下,有士子從雲夢山來,說要求見陛下!”
正在傷悲的顯王抬起一雙淚眼望向內宰,怔道:“雲夢——”
“山”字未及出口,顯王精神陡來,起身急道,“快,高士何在?”
“老奴已使人傳他去了。”
顯王興奮異常,在宮中走來走去,連踱幾個來迴,忽對內宰道:“此處不是聆聽高士之地,傳他禦書房覲見!”
內宰急對宮正道:“陛下有旨,傳雲夢山高士禦書房覲見!”攙顯王急步走向禦書房。
蘇秦裘衣錦裳,一身名士派頭,與此前判若兩人。在兩名宮人引領下,蘇秦快步走進大周宮門。
這是蘇秦第二次入宮。第一次是六年前,蘇秦是個揭王榜的蒼頭,又被幾名甲士押進,心中驚若逃兔,自無閑心看景。此番卻是不同,時過境遷,自己在鬼穀修煉五年,這又遊過稷下,雖無所成,內中卻是小視天下,更有華服在身,也算是風流名士了,因而自入宮門,蘇秦竟無一絲兒膽怯,而是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反觀兩個宮人,倒是顯得卑瑣,一溜兒小碎步,在蘇秦身前身後奔跑。
天色灰蒙,朔風陣陣,草木枯黃,萬樹光禿,遍地落葉竟是無人打掃,整個宮城一片肅殺,破敗不堪。想到前幾日琴師的彈奏,蘇秦不由長歎一聲,腳步慢下。
走不多時,就已趕到正殿。看那建築,甚是雄偉。殿前廣場上,一排兒立著九隻大鼎,個個齊眉高下,下麵更有底盤填墊,即使身長八尺的蘇秦,若是站在鼎邊,不踮腳尖,斷也看不到鼎內。
若是不去看這滿宮的肅殺,單觀九鼎,任他何人也會俯首。
蘇秦從九鼎前走過,正自嗟歎,有宮人在前麵宣道:“陛下有旨,傳雲夢山高士禦書房覲見!”
兩名宮人急忙踅轉身子,引領蘇秦繞過正殿,走向禦書房。拐過幾個小彎,一宮人道:“禦書房到了,蘇子稍候!”
內宰聞聲迎出,引蘇秦趨入房中。
周顯王在龍位上正襟端坐,蘇秦趨前,跪地叩道:“草民蘇秦叩見陛下!”
周顯王顧不上迴話,張口就問:“蘇子可是從雲夢山來的?”
“迴稟陛下,”蘇秦再拜,“草民蘇秦正是從雲夢山而來!”
周顯王的目光中不無期盼:“蘇子既從雲夢山來,可知鬼穀先生?”
“鬼穀先生是草民恩師。”
“哦?”顯王大是驚訝,起席走至蘇秦跟前,親手將他拉起,將他上下打量一番,連聲點頭,“蘇子果是高士!”指著前麵的客席,“蘇子請坐!”
蘇秦揖道:“草民謝陛下隆恩!”
周顯王迴至席前,蘇秦也於客席坐下,內宰使宮女端上香茶,擺於幾前。蘇秦端過茶碗,略品一口,將碗放下。
周顯王強自壓住內心激動,身體前傾,輕聲問道:“請問蘇子,鬼穀先生跟前,可曾有位女子?”
蘇秦拱手應道:“迴稟陛下,先生跟前有一女子,是草民師姐。”
“師姐?”周顯王猛吃一驚,大失所望,但仍不死心,探身再問,“先生跟前再無別的女子了?”
“先生跟前,隻師姐一個女子。”
“那……”周顯王略頓一下,探身再問,“你那師姐可有名字?”
“玉蟬兒。”
“玉蟬兒?”周顯王眼中頓時一亮,“她的胸前是否帶著一塊乳色玉蟬?”
“迴陛下的話,那隻玉蟬兒須臾不離師姐之身。”
“是雨兒!”周顯王又驚又喜,淚水流出,拿衣袖連連擦過,不無激動地轉對內宰,“你聽到了嗎?是雨兒,是寡人的雨兒!”
內宰喜極而泣,轉過臉去。
此情此景,蘇秦看在眼裏,心中不由一陣酸楚,眼眶一熱,淚水差點奪眶而出,忙拿衣袖拭過。
顯王再次抹過淚水,轉向蘇秦,哽咽道:“請問蘇子,雨……雨兒她……可好?”
蘇秦點頭,哽咽道:“迴陛下的話,師姐一切均好。”
“她在山中都做何事?”
“隨先生修道。”
“蘇子能說一說她嗎?”
蘇秦點頭,將玉蟬兒在山中如何學醫、修道及山中諸事細細講述一遍,聽得周顯王心馳神往,恨不得拋開眼前煩惱,前往鬼穀,與他的雨兒一起修道。
敘有一時,周顯王問道:“你們都已出山,雨兒她……她為何不出來呢?”
“迴稟陛下,”蘇秦揖道,“塵世齟齬,師姐心境高潔,不願出山。”
周顯王低下頭去,沉思有頃,緩緩抬頭,點頭道:“雨兒她不出山……不出山……”長出一口氣,聲音提高,“不出山好哇,雨兒她不出山,好哇,真是好哇!有她這個音訊,寡人一樁心事,算是了卻了。”略頓一頓,似又想起什麽,“請問蘇子,你何時歸山?”
蘇秦搖頭:“草民出山,就不迴去了。”
“哦?”周顯王急問,“蘇子可有打算?”
蘇秦想了一下,還是抬頭問道:“草民有一言,敢問陛下願意聽否?”
“蘇子請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極目望去,天下本是陛下之天下,萬民本是陛下之子民。眼下禮崩樂壞,綱常紊亂,諸侯大爭,民不聊生,草民甚想知道,陛下可有願心撥亂反正,中興周室?”言訖,蘇秦凝視周顯王,目光裏充滿期望。
周顯王垂下頭去,陷入長思。
許久,周顯王抬起頭來,苦笑一聲,輕輕搖頭:“蘇子所言,曾為寡人二十五年前宏願,因為那時的寡人血氣方剛,總認為自己什麽都能幹。眼下不了。寡人看透了,天下就是天下,萬民就是萬民,寡人就是寡人——”頓住話頭,雙目半閉,仿佛眼前這一切已與他無關,許久方才吐出最後一句,“他們要爭,就讓他們爭去吧!”
言及此處,周顯王的眼睛徹底閉上。
蘇秦長歎一聲,起身叩道:“陛下能夠看開這些,草民也就心安了。陛下珍重,草民告退!”
聽到“告退”二字,周顯王重又睜開眼睛,審視一下蘇秦,輕歎一聲:“蘇子要走,寡人也就不強留了。寡人本欲賞賜蘇子點物什,但觀蘇子衣冠,寡人這兒,倒是顯得寒磣。說起來不怕蘇子笑話,周室拮據,寡人已有五年未置新衣了!”
聞聽此言,蘇秦臉上一陣火辣,猶如被人猛抽一記耳光似的,深悔不該穿戴這身裘衣進宮,在天子跟前顯闊。再想到堂堂周室,天子竟然五年未置新衣,蘇秦心中更是刺疼。
沉吟有頃,蘇秦再拜三拜:“草民謝陛下厚愛!陛下保重,草民告退!”再拜起身,緩緩退出。
周顯王閉上眼睛,對內宰道:“代寡人恭送蘇子!”
蘇秦走出王城,徑直來到“王城第一剪”,早有掌櫃迎出,親手將蘇秦餘下的幾套士子服打上包裹,送至門外。
蘇秦快步走進太學,來到琴師院前,門卻關著。蘇秦敲門,裏麵沒有任何應聲。蘇秦再敲,聽到仍無應答,用力推門。門虛掩著,“吱呀”一聲洞開。
“先生!”蘇秦大叫。
院中竟無一人,唯有一馬拴在樹上,旁邊堆著一捆幹草,靠牆處停著那輛軺車。蘇秦心中一驚,衝進屋中,莫說是人,連先生的琴、碗,也全然不見。
蘇秦陡然意識到什麽,急步走到車前,見軺車已被整修一新,裝飾得甚是華麗。蘇秦將頭伸進車中,裏麵擺著一個布包,包中是四塊金子,旁邊有一竹簡,寫道:“購馬六金,修飾軺車二金。餘金在此,請士子驗收。恭祝士子一路順風,心想事成。老朽去也。”
蘇秦手捧四塊金子,怔在那兒,半晌,急步趕至門口,望著門前的道路,跪在地上,喃喃泣道:“先生,是……是蘇秦趕了你啊!”
蘇秦軺車大馬,一路西行,走有十餘日,來到崤塞。
崤塞仍由魏人所占,蘇秦交過關稅,過關繼續西行,又走兩日,終於踏上函穀古道。蘇秦的軺車沿兩山之間的狹窄山道轔轔而行,走有兩個時辰,眼前一亮,見前麵不遠處高豎一塊巨石,上寫“秦界”。
蘇秦跳下軺車,極目望去,但見兩側高山聳立,中間隻有一條蜿蜒穀道。目光盡處,就是春秋時周臣依地勢所建的函穀關門。觀這山勢道路,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望有一時,蘇秦喟然歎道:“如此雄關,縱有千軍萬馬,如何施展?”
蘇秦催馬來到關前,見有數十名關卒排在龐大的關門兩側。門內設兩條通道,一側入關,一側出關。等候過關入秦的人流甚多,正在逐個接受盤查,繳納關稅。
蘇秦排在隊後,見身邊站著一個老丈,拱手揖道:“請問老丈,如何納稅?”
老丈拱手還過一揖:“迴客官的話,單人納秦幣三十,若有車馬,納秦幣八十。若是商賈貿易之貨,折合秦地實價,十納一。”看一眼他的車馬,“就客官而言,當納八十秦幣。”
蘇秦問道:“晚生沒有秦幣,如何交納?”
老丈指指旁邊一處房舍:“那兒是貨幣兌換處,可換秦幣。”
蘇秦抬頭,果見旁邊有個貨幣房舍,於是謝過老丈,徑走過去,從袖中摸出一金,兌換出一百秦幣。
蘇秦驅車行至關卡,一名關尉上下打量蘇秦:“客官可是入秦士子?”
蘇秦揖道:“洛陽士子蘇秦見過關卒!”拿出八十秦幣,雙手呈遞關尉。
關尉卻未伸手去接,而是伏案在一本竹卷上記下“洛陽士子蘇秦”幾字,寫好日期、時辰。寫畢,要蘇秦畫押。
蘇秦畫過押,關尉道:“蘇子,你可以過關了!”
蘇秦揚揚手中秦幣,怔道:“這關稅——”
關尉手指旁邊的牆壁:“蘇子請看!”
蘇秦轉頭一看,牆壁上果有一個榜示,上寫一行大字:“秦公手諭,凡入秦士子,皆不納稅!”
內宰再次搖頭:“昨日聽他琴聲,斷不似生病之人。”
顯王臉上現出惶惑,有頃,轉對宮正:“每日那幾塊銅幣,你們可曾忘了?”
宮正急道:“迴稟陛下,一日也未曾忘下,即使陰雨日,也自有人送去!”
顯王又怔一時:“別是讓他瞧出了吧?”
宮正搖頭道:“不會的,先生彈琴,從不睜眼。再說,奴才使人送錢,也都是扮過裝的,時辰也不一樣,就好似路人的贈予。有時三塊,有時五塊,有時一塊,奴才都算計過了,若無疾病,先生衣食,定然無虞。”
“這就好,”顯王鬆了一口氣,“先生是要強之人,不願受人施舍。再候一時,想必他有什麽事,耽誤了!”
眾人又候一時,仍然不見琴聲,無不著急起來。
顯王思忖一時,對宮正道:“你使人出宮看看,他會不會出什麽事兒?”
宮正叫上幾個宮人,匆匆出去。約有小半個時辰,宮正迴來,稟道:“啟稟陛下,先生不在宮外!”
顯王急問:“他在哪兒?”
“臣不知。不過,方才臣在街上打探,倒是探到先生音訊。”
“哦,是何音訊?”
“有人告訴微臣,”宮正遲疑一下,沉聲說道,“先生不知因何發了大財,這幾日午後,一直在街上轉悠,前日將他的軺車修好,昨日又買一匹好馬。臣估摸著,看這樣子,先生是要出遠門了。”
聞聽此言,顯王神色立變,愣怔有頃,頹然長歎一聲,潸然淚下,喃喃說道:“老太師走了,先生他……他遠走高飛,拋棄寡人了!先生……先生他……拋棄寡人了!先生說走就走了!王後、雪兒、雨兒、老太師,還有先生,一個一個都走了,都拋棄寡人了,走了,走了,全都走了!嗚——”
顯王越說越慢,越說越傷心,聲音也越來越低,最後竟像孩子似的兩手捂臉,嗚嗚號哭起來。內宰、宮正及在場的所有宮人,看在眼裏,聽在耳裏,疼在心裏,無不長跪於地,泣不成聲,各將額頭重重叩在地板上,發出雜亂的“咚咚咚”聲。
大家正在熱鬧,在前麵大殿裏守值的宮人急走過來,進門就要稟報,見此情景,趕忙打住。內宰聽到腳步聲,扭頭見他滿身是汗,起身將他拉到一邊:“何事這麽急切?”
那宮人道:“宮門尉稟報,有士子求見陛下!”
“哦?”內宰一怔,“是何士子?從何處來?”
“名叫蘇秦,說是從雲夢山來!”
“雲夢山?”內宰思忖有頃,猛然想起什麽,急道,“快,請他進來!”
宮人急急出去。
內宰一個轉身,趨到顯王身邊,小聲稟道:“啟稟陛下,有士子從雲夢山來,說要求見陛下!”
正在傷悲的顯王抬起一雙淚眼望向內宰,怔道:“雲夢——”
“山”字未及出口,顯王精神陡來,起身急道,“快,高士何在?”
“老奴已使人傳他去了。”
顯王興奮異常,在宮中走來走去,連踱幾個來迴,忽對內宰道:“此處不是聆聽高士之地,傳他禦書房覲見!”
內宰急對宮正道:“陛下有旨,傳雲夢山高士禦書房覲見!”攙顯王急步走向禦書房。
蘇秦裘衣錦裳,一身名士派頭,與此前判若兩人。在兩名宮人引領下,蘇秦快步走進大周宮門。
這是蘇秦第二次入宮。第一次是六年前,蘇秦是個揭王榜的蒼頭,又被幾名甲士押進,心中驚若逃兔,自無閑心看景。此番卻是不同,時過境遷,自己在鬼穀修煉五年,這又遊過稷下,雖無所成,內中卻是小視天下,更有華服在身,也算是風流名士了,因而自入宮門,蘇秦竟無一絲兒膽怯,而是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反觀兩個宮人,倒是顯得卑瑣,一溜兒小碎步,在蘇秦身前身後奔跑。
天色灰蒙,朔風陣陣,草木枯黃,萬樹光禿,遍地落葉竟是無人打掃,整個宮城一片肅殺,破敗不堪。想到前幾日琴師的彈奏,蘇秦不由長歎一聲,腳步慢下。
走不多時,就已趕到正殿。看那建築,甚是雄偉。殿前廣場上,一排兒立著九隻大鼎,個個齊眉高下,下麵更有底盤填墊,即使身長八尺的蘇秦,若是站在鼎邊,不踮腳尖,斷也看不到鼎內。
若是不去看這滿宮的肅殺,單觀九鼎,任他何人也會俯首。
蘇秦從九鼎前走過,正自嗟歎,有宮人在前麵宣道:“陛下有旨,傳雲夢山高士禦書房覲見!”
兩名宮人急忙踅轉身子,引領蘇秦繞過正殿,走向禦書房。拐過幾個小彎,一宮人道:“禦書房到了,蘇子稍候!”
內宰聞聲迎出,引蘇秦趨入房中。
周顯王在龍位上正襟端坐,蘇秦趨前,跪地叩道:“草民蘇秦叩見陛下!”
周顯王顧不上迴話,張口就問:“蘇子可是從雲夢山來的?”
“迴稟陛下,”蘇秦再拜,“草民蘇秦正是從雲夢山而來!”
周顯王的目光中不無期盼:“蘇子既從雲夢山來,可知鬼穀先生?”
“鬼穀先生是草民恩師。”
“哦?”顯王大是驚訝,起席走至蘇秦跟前,親手將他拉起,將他上下打量一番,連聲點頭,“蘇子果是高士!”指著前麵的客席,“蘇子請坐!”
蘇秦揖道:“草民謝陛下隆恩!”
周顯王迴至席前,蘇秦也於客席坐下,內宰使宮女端上香茶,擺於幾前。蘇秦端過茶碗,略品一口,將碗放下。
周顯王強自壓住內心激動,身體前傾,輕聲問道:“請問蘇子,鬼穀先生跟前,可曾有位女子?”
蘇秦拱手應道:“迴稟陛下,先生跟前有一女子,是草民師姐。”
“師姐?”周顯王猛吃一驚,大失所望,但仍不死心,探身再問,“先生跟前再無別的女子了?”
“先生跟前,隻師姐一個女子。”
“那……”周顯王略頓一下,探身再問,“你那師姐可有名字?”
“玉蟬兒。”
“玉蟬兒?”周顯王眼中頓時一亮,“她的胸前是否帶著一塊乳色玉蟬?”
“迴陛下的話,那隻玉蟬兒須臾不離師姐之身。”
“是雨兒!”周顯王又驚又喜,淚水流出,拿衣袖連連擦過,不無激動地轉對內宰,“你聽到了嗎?是雨兒,是寡人的雨兒!”
內宰喜極而泣,轉過臉去。
此情此景,蘇秦看在眼裏,心中不由一陣酸楚,眼眶一熱,淚水差點奪眶而出,忙拿衣袖拭過。
顯王再次抹過淚水,轉向蘇秦,哽咽道:“請問蘇子,雨……雨兒她……可好?”
蘇秦點頭,哽咽道:“迴陛下的話,師姐一切均好。”
“她在山中都做何事?”
“隨先生修道。”
“蘇子能說一說她嗎?”
蘇秦點頭,將玉蟬兒在山中如何學醫、修道及山中諸事細細講述一遍,聽得周顯王心馳神往,恨不得拋開眼前煩惱,前往鬼穀,與他的雨兒一起修道。
敘有一時,周顯王問道:“你們都已出山,雨兒她……她為何不出來呢?”
“迴稟陛下,”蘇秦揖道,“塵世齟齬,師姐心境高潔,不願出山。”
周顯王低下頭去,沉思有頃,緩緩抬頭,點頭道:“雨兒她不出山……不出山……”長出一口氣,聲音提高,“不出山好哇,雨兒她不出山,好哇,真是好哇!有她這個音訊,寡人一樁心事,算是了卻了。”略頓一頓,似又想起什麽,“請問蘇子,你何時歸山?”
蘇秦搖頭:“草民出山,就不迴去了。”
“哦?”周顯王急問,“蘇子可有打算?”
蘇秦想了一下,還是抬頭問道:“草民有一言,敢問陛下願意聽否?”
“蘇子請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極目望去,天下本是陛下之天下,萬民本是陛下之子民。眼下禮崩樂壞,綱常紊亂,諸侯大爭,民不聊生,草民甚想知道,陛下可有願心撥亂反正,中興周室?”言訖,蘇秦凝視周顯王,目光裏充滿期望。
周顯王垂下頭去,陷入長思。
許久,周顯王抬起頭來,苦笑一聲,輕輕搖頭:“蘇子所言,曾為寡人二十五年前宏願,因為那時的寡人血氣方剛,總認為自己什麽都能幹。眼下不了。寡人看透了,天下就是天下,萬民就是萬民,寡人就是寡人——”頓住話頭,雙目半閉,仿佛眼前這一切已與他無關,許久方才吐出最後一句,“他們要爭,就讓他們爭去吧!”
言及此處,周顯王的眼睛徹底閉上。
蘇秦長歎一聲,起身叩道:“陛下能夠看開這些,草民也就心安了。陛下珍重,草民告退!”
聽到“告退”二字,周顯王重又睜開眼睛,審視一下蘇秦,輕歎一聲:“蘇子要走,寡人也就不強留了。寡人本欲賞賜蘇子點物什,但觀蘇子衣冠,寡人這兒,倒是顯得寒磣。說起來不怕蘇子笑話,周室拮據,寡人已有五年未置新衣了!”
聞聽此言,蘇秦臉上一陣火辣,猶如被人猛抽一記耳光似的,深悔不該穿戴這身裘衣進宮,在天子跟前顯闊。再想到堂堂周室,天子竟然五年未置新衣,蘇秦心中更是刺疼。
沉吟有頃,蘇秦再拜三拜:“草民謝陛下厚愛!陛下保重,草民告退!”再拜起身,緩緩退出。
周顯王閉上眼睛,對內宰道:“代寡人恭送蘇子!”
蘇秦走出王城,徑直來到“王城第一剪”,早有掌櫃迎出,親手將蘇秦餘下的幾套士子服打上包裹,送至門外。
蘇秦快步走進太學,來到琴師院前,門卻關著。蘇秦敲門,裏麵沒有任何應聲。蘇秦再敲,聽到仍無應答,用力推門。門虛掩著,“吱呀”一聲洞開。
“先生!”蘇秦大叫。
院中竟無一人,唯有一馬拴在樹上,旁邊堆著一捆幹草,靠牆處停著那輛軺車。蘇秦心中一驚,衝進屋中,莫說是人,連先生的琴、碗,也全然不見。
蘇秦陡然意識到什麽,急步走到車前,見軺車已被整修一新,裝飾得甚是華麗。蘇秦將頭伸進車中,裏麵擺著一個布包,包中是四塊金子,旁邊有一竹簡,寫道:“購馬六金,修飾軺車二金。餘金在此,請士子驗收。恭祝士子一路順風,心想事成。老朽去也。”
蘇秦手捧四塊金子,怔在那兒,半晌,急步趕至門口,望著門前的道路,跪在地上,喃喃泣道:“先生,是……是蘇秦趕了你啊!”
蘇秦軺車大馬,一路西行,走有十餘日,來到崤塞。
崤塞仍由魏人所占,蘇秦交過關稅,過關繼續西行,又走兩日,終於踏上函穀古道。蘇秦的軺車沿兩山之間的狹窄山道轔轔而行,走有兩個時辰,眼前一亮,見前麵不遠處高豎一塊巨石,上寫“秦界”。
蘇秦跳下軺車,極目望去,但見兩側高山聳立,中間隻有一條蜿蜒穀道。目光盡處,就是春秋時周臣依地勢所建的函穀關門。觀這山勢道路,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望有一時,蘇秦喟然歎道:“如此雄關,縱有千軍萬馬,如何施展?”
蘇秦催馬來到關前,見有數十名關卒排在龐大的關門兩側。門內設兩條通道,一側入關,一側出關。等候過關入秦的人流甚多,正在逐個接受盤查,繳納關稅。
蘇秦排在隊後,見身邊站著一個老丈,拱手揖道:“請問老丈,如何納稅?”
老丈拱手還過一揖:“迴客官的話,單人納秦幣三十,若有車馬,納秦幣八十。若是商賈貿易之貨,折合秦地實價,十納一。”看一眼他的車馬,“就客官而言,當納八十秦幣。”
蘇秦問道:“晚生沒有秦幣,如何交納?”
老丈指指旁邊一處房舍:“那兒是貨幣兌換處,可換秦幣。”
蘇秦抬頭,果見旁邊有個貨幣房舍,於是謝過老丈,徑走過去,從袖中摸出一金,兌換出一百秦幣。
蘇秦驅車行至關卡,一名關尉上下打量蘇秦:“客官可是入秦士子?”
蘇秦揖道:“洛陽士子蘇秦見過關卒!”拿出八十秦幣,雙手呈遞關尉。
關尉卻未伸手去接,而是伏案在一本竹卷上記下“洛陽士子蘇秦”幾字,寫好日期、時辰。寫畢,要蘇秦畫押。
蘇秦畫過押,關尉道:“蘇子,你可以過關了!”
蘇秦揚揚手中秦幣,怔道:“這關稅——”
關尉手指旁邊的牆壁:“蘇子請看!”
蘇秦轉頭一看,牆壁上果有一個榜示,上寫一行大字:“秦公手諭,凡入秦士子,皆不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