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淳於髡、陳軫走到大樹跟前,在樹蔭下盤腿坐了。陳軫倒滿兩爵,淳於髡從腰中取出佩刀,將牛肉切成小塊,遞給陳軫一塊,自己也紮一塊塞進口中,邊嚼邊說:“說吧,這個半日,老朽的兩隻耳朵交付你了。”
陳軫嚼過幾塊牛肉,連喝幾爵老酒,這才打開話匣子,將幾年前如何與龐涓結怨,又如何遭他陷害,被逼出逃一事備細講述一遍。陳、龐之間的恩怨過節經陳軫口中說出,自然成了另一番曲折。淳於髡細細聽完,點頭道:“看來,上卿此番遇到對手了。”
陳軫慨然歎道:“唉,這廝不過一個街頭混混,哪能想到他能成就今日,一戰成名不說,陛下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將晚生的多年辛勞拋卻腦後,忘了個幹幹淨淨。龐涓得勢,與那朱威、白虎結成一夥,公報私仇,陷害晚生,晚生一人難敵六手,縱使渾身是口,此時也說不清了!”
淳於髡聽了,嘿嘿笑道:“江山代有賢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上卿大人,你在魏國獨領風騷遠超五年,難道還不知足嗎?”
陳軫苦笑一聲:“淳於子真能說笑。什麽獨領風騷?晚生在魏,不過一個弄臣。前幾年,朝廷大權全在白圭手上,好不容易熬走白圭,這又來了個惠施。唉,晚生心中之苦,隻有晚生自己知曉。”
陳軫說得傷心,竟是落下淚來。抽噎一時,陳軫抹了把淚水,抬頭望著淳於髡,長歎一聲:“唉,想我陳軫,處處謹小慎微,時時努力精進,隻想在魏有所進取。十幾年如一日,一心隻知伺候陛下,不想一朝不慎,竟遭小人暗算。陛下明知晚生慘遭暗算,卻是毫不顧念前情,實在令人心寒!”
淳於髡非但未表同情,反而嘿嘿笑出兩聲:“上卿今日能看明白,也不算遲。人生浮華,無非功名利祿,食色享樂,忙忙碌碌,碌碌忙忙,數十年光景一過,憑他何人,也是個灰飛煙滅。不瞞上卿,淳於髡此生,既不獨仕一國,也不獨尊一君,因的便是看明白了這個。”
“晚生請淳於子指教!”
“常言道,狡兔三窟,奸鳥三巢,能女三嫁,策士三跑。你我策士便如鄉間媒婆,東家有求跑東家,西家有求跑西家,哪管什麽忠貞愛君之類渾話,隻要有吃有喝有玩有樂,活個逍遙自在就成。”
“淳於子所言甚是。隻是龐涓害我一家性命,此仇不可不報,還請淳於子幫我!”
“幫你?”淳於髡撲哧笑道,“我老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幫你?”
陳軫問道:“請問淳於子,此來宿胥口,可是要到魏國去的?”
淳於髡點頭道:“正是。前番適周,老朽於無意中為老燕公玉成一樁好事兒,老燕公感念老朽辛苦,挽留老朽在北國連住兩年,日日珍肴,夜夜笙歌,真也是逍遙自在。去歲仲秋,老朽玩得膩了,辭別燕公前往趙國,在邯鄲又住一年,這又玩得膩了,正欲再走,偏巧奉陽君兵敗朝歌,趙侯懼怕魏王報複,特地召見老朽,要老朽幫他跑一趟大梁,在魏王麵前美言幾句。老朽有幾年未去魏地了,又聽說惠施在那裏為相,甚想與他論辯名實,於是答應趙侯,替他跑一趟差事,不想在此遇到上卿。”
陳軫聽到此處,趕忙放下酒爵,改坐姿為跪姿,朝淳於髡連叩三隻響頭。
淳於髡驚道:“上卿大人,這……這……這是為何?”
陳軫拜畢,仍舊叩首於地,口中說道:“晚生欲求淳於子幫個大忙!”
淳於髡嗬嗬笑道:“幫忙好說!老朽草民一個,受不起大禮,上卿快快請起!”
陳軫起身,重新坐下,斟滿一爵,雙手捧給淳於髡:“晚生謝過淳於子!”
淳於髡又是一笑:“你請老朽幫忙,再拿老朽的酒來謝老朽,上卿倒會算計!”
陳軫聽出話音,忙從懷中摸出一塊乳白色的玉璧,小心解下,雙手捧至淳於髡麵前:“晚生走得倉皇,身上並無他物,隻有這塊隨身玉璧,雖不名貴,也值百金。晚生獻予淳於子,還請先生笑納!”
淳於髡接過玉璧,仔細看過,讚賞道:“嗬嗬嗬,是塊好玉,可博美人一笑了。聽聞上卿庫納萬金,珍寶無數,果是名不虛傳哪!”
陳軫歎道:“唉,晚生眼下已到這步田地,還說什麽金玉珠寶?”
淳於髡將玉璧放在手中,把玩有頃,抬頭問道:“說吧,你要老朽如何幫你?是要魏王殺掉龐涓嗎?”
“晚生不敢。不過,晚生訪得一人,可製龐涓。晚生想借淳於子之口,薦給魏王。”
淳於髡略顯驚訝:“哦,何人可製龐涓?”
“他的師兄孫賓。”
“孫賓現在何處?”
陳軫指指不遠處的山巒:“就在那片山林裏。不瞞淳於子,晚生剛從鬼穀出來。”
淳於髡望著遠處的山巒,輕聲歎道:“唉,鬼穀子真也是個怪物!憑他那身本事,到哪裏也能混個肚飽腸圓。他卻偏偏不幹,自願躲在那片林子裏受苦。”抬頭望向陳軫,“不過,老朽還是聽不明白。如果孫賓可製龐涓,上卿為何不將他薦給秦人或齊人,以齊、秦製魏,反而將他薦給魏王呢?”
陳軫陰陰一笑:“淳於子有所不知,如果晚生將孫賓薦給秦公或齊王,非但不製龐涓,反倒是在成全他。”
淳於髡驚問:“哦,此話怎講?”
“淳於子想想看,無論孫賓至秦也好,至齊也罷,必受秦公、齊王重用。秦、齊若得孫賓,必謀魏國。秦、齊謀魏,魏王豈不是更加離不開龐涓,更要重用他?兩國大戰,龐涓若勝孫賓,功莫大焉。若是戰敗身死,也是死於國難,名垂千古。”
淳於髡沉思有頃,點頭道:“嗯,上卿所言大是有理。”
“不瞞淳於子,晚生跟隨魏王多年,深知魏王為人。魏王昏聵無能,不識賢才,卻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有此昏王,縱有眾賢,也不能相安為國。孫賓之才遠勝龐涓,兩人更是同習兵法。同朝為將,必有一爭。兩虎相爭,強者勝,如果不出意外,龐涓勢必受製於賓。晚生的今日,也必是龐涓的明日。隻待那時,晚生再去尋龐涓複仇,看他還能逃到哪兒?”
淳於髡掂掂玉璧,嗬嗬笑道:“聽上卿妙算,與那龐涓真還是一對妙人兒!不瞞上卿,若要老朽殺那龐涓,老朽隻能將這玉璧還你。若是隻將孫賓薦給魏王,老朽這就收下它了。”
淳於髡說完,將玉璧緩緩納入袖中。
陳軫揖道:“晚生再謝淳於子大恩!事成之後,晚生另有重謝!”
淳於髡笑道:“這點小忙,頂多就值這塊玉璧。上卿若是再謝,就是謝重了。老朽一生,雖說是貪財戀色,又愛喝點老酒,卻也是無功不受祿,能做多大的事,就收多大的禮,這是規矩,想必上卿是知道的。”
陳軫倒滿一爵,遞給淳於髡,笑道:“有勞先生了。這爵老酒,算是晚生敬你的!”
“這酒老朽喝了。”淳於髡說完,接過酒爵一口飲下,在嘴上抿一把,“順便問一句,上卿下一步該去何處?”
陳軫歎道:“唉,不瞞先生,晚生在這路口徘徊很久,思來想去,真還沒個去處。先生可有指教?”
淳於髡問道:“上卿何不前往鹹陽投奔秦公?”
陳軫搖頭道:“這個晚生也曾想過。隻是秦公已用公孫衍為大良造,晚生與那廝有些過節,若去秦地,豈不受他擠對?”
淳於髡又笑一聲,輕輕搖頭:“上卿這是隻知其一了。依老朽看來,正是由於這個公孫衍,上卿在秦必得大用。”
陳軫似是不解:“晚生愚昧,請先生明言。”
“依上卿資質,何須老朽饒舌?上卿隻管前去,老朽擔保你富貴無憂。”
陳軫頓有所悟,朝淳於髡深揖一禮:“晚生謝先生指點!”
淳於髡笑道:“這個指點,卻是要討謝禮的,不過,這個謝禮不是眼下就討。待上卿在秦混得好時,老朽或會上門。”
“先生說笑了。晚生倘若能在秦得居一錐之地,必使人相請先生!”
淳於髡倒滿一爵,遞給陳軫,自己也倒一爵,端起來:“好,為上卿在秦飛黃騰達,幹完此爵!”
二人飲完,陳軫放下酒爵,眼睛望向淳於髡:“晚生還有一事相托。”
“請講!”
“先生到大梁之後,若是見到龐涓,就請捎給那廝一句閑話:‘早晚若打噴嚏,就是陳軫在惦念你呢!’”
淳於髡聽畢,嘿嘿笑道:“嗯,這句話有味,老朽替你捎上!”
陳軫拱手道:“晚生再謝先生了!”
陳軫繞道趙境,經韓上黨,再沿汾水渡河水入河西,再渡洛水,一路上餐風宿露,曆盡辛苦,終於在兩個月後抵達鹹陽,在士子街上尋客棧住下。
陳軫剛到鹹陽,上大夫樗裏疾就已知情,急至大良造府中,向公孫衍稟道:“大良造,陳軫那廝到鹹陽了!”
公孫衍略感驚訝:“哦!何時到的?”
“昨天晚上,就住在士子街。大良造,此前為置您於死地,陳軫不惜製造滿門血案。今日此賊自行送上門來,不知大良造做何打算?”
公孫衍歎道:“唉,害人者,終將害己。此人跋扈之時,斷想不到也有今日。”
“大良造所言甚是,”樗裏疾應道,“這叫一報還一報。此事不用大良造勞心,您隻要點一下頭,下官自有處置。”
公孫衍略略一想,搖頭道:“落水之狗,何必打之?再說,陳軫也算列國名士,如何處置,當由君上決斷,我等身為臣子,豈可公報私仇?”
樗裏疾不無歎服:“大良造有此胸懷,樗裏疾佩服!”
數日之後,陳軫賤賣一顆夜明珠,得金一百,置辦一輛豪華軺車,換上一身素雅的士子服,驅車徑投前太傅贏虔門下。
陳軫獻上厚禮,鼓舌如簧,不消一刻工夫,就使不善辭令的贏虔頻頻點頭,當下允諾引他去見君上。
贏虔引領陳軫走進宮城,內臣稟過,迴說君上要他們前往禦書房覲見。二人尚未走到,惠文公已是聞聲而出,麵帶微笑地步下台階。
陳軫萬未料到有此禮遇,趕忙跪拜於地,叩道:“魏國士子陳軫叩見君上!”
惠文公跨前一步,親手將他扶起:“陳愛卿請起!寡人聞報已遲,未能遠迎,還望陳愛卿海涵!”
陳軫心頭一酸,淚水奪眶而出,哽咽道:“君上,陳軫在魏多年,鞠躬盡瘁侍奉魏王,從未受過如此恩遇。今日至秦,陳軫尺寸之功未立,君上卻……降階以迎。秦有賢君如此,何能不治啊!”
惠文公伸手攜住陳軫,用力一握,微微笑道:“陳愛卿是天下大賢,寡人寤寐求之,唯恐不得。今愛卿適秦,寡人縱使郊迎三十裏,也不為過啊!”
陳軫涕淚交流,再度哽咽:“君上——”
這日宮中是司馬錯當值。天色傍黑,司馬錯得空出宮,驅車直馳上大夫府,將陳軫覲見秦公的前後經過一五一十地講予樗裏疾。
“什麽?”樗裏疾驚道,“君上已拜陳軫為上卿?”
“千真萬確!”司馬錯點頭,“陳軫求見太傅,由太傅引薦,直接覲見君上。君上聞知是他,非但降階相迎,且還與他促膝相談兩個時辰,當場封他上卿,另賜豪宅一座,奴婢三十,黃金二百,錦緞五十匹。”
“這……”樗裏疾撓頭,“怎麽可能呢?”
司馬錯跺腳道:“你說君上這……這不是昏頭嗎?多少將士浴血奮戰,欲求百金之賞而不可得,陳軫他……唉,樗裏兄,在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司馬兄講的是,”樗裏疾附和道,“陳軫本是十足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魏有今日之衰,都是此人害的,君上怎能良莠不察,糊塗至此呢!”
樗裏疾的話音剛落,身後就有聲音傳來:“是哪一個在說寡人糊塗呀!”
兩人皆吃一驚,扭頭見是惠文公,趕忙叩拜於地:“君上恕罪!”
惠文公伸手,一手扶一個:“起來!起來!兩位愛卿何罪之有?”
樗裏疾卻不肯起來,再拜道:“微臣背後妄議君上,罪該萬死!”
惠文公笑道:“先君在世之時,聞過則喜。寡人雖說不及先君,總也不至於受不住一句閑言碎語吧。上大夫,還是起來吧!”
樗裏疾應道:“謝君上不責之恩!”
惠文公走至主位席前坐下,招唿樗裏疾、司馬錯兩旁坐了,笑對二位道:“不過,心裏有話,還是說到當麵的好。上大夫,你且說說,寡人何事糊塗?”
樗裏疾拱手道:“君上常言,人才是興國之本。陳軫不是人才,而是善於投機鑽營的奸才,嫉賢妒能,心狠手辣,在國禍國,在家禍家,當人人得而誅之。誰想君上不加責罰不說,反過來還大加封賞。微臣擔心,天下賢才將會因此寒心哪!”
“樗裏愛卿,”惠文公嗬嗬應道,“寡人的確說過人才是興國之本。什麽是人才?人才包括賢才,也應該包括歪才。賢才也好,歪才也罷,都是人才,都有用處,關鍵是何人用之,何時用之,如何用之。奸猾之徒,譬如陳軫之流,嫉賢妒能,心狠手辣,可說是一肚子壞水,寡人雖說不能用其成事,卻可用他敗事呀!”
樗裏疾不解地問:“敗事?”
“敗事有何不可呢?”惠文公望向二人,“打天下並不容易,有時需要正才,有時需要歪才。有時需要成事,有時更需要敗事。”
“微臣還是不明白。”
“你呀,”惠文公收住笑,“是真不明白呢還是假作糊塗?寡人問你,就眼下而言,秦之大敵何在?”
樗裏疾脫口而出:“魏國。”
“何人執掌魏國?”
“魏罃!”
“何人最知魏罃?”
樗裏疾一拍腦門,當即起身,在地上連拜數拜:“君上聖明,微臣心服口服!”
“好呀,”惠文公笑了,“一個服了,還有一個。”轉向司馬錯,“司馬將軍,你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嗎?寡人問你,前番四國攻魏,魏卻絕處逢生,這是何人之功?”
司馬錯應道:“龐涓。”
“縱觀黃池、朝歌二戰,龐涓以疲弱之兵,三萬之眾,於五日之內輾轉三百裏,斃敵五萬,俘敵兩萬,擊潰齊、趙兩支大軍,活擒天下名將田忌,司馬將軍可否及之?”
“微臣不及。”
陳軫嚼過幾塊牛肉,連喝幾爵老酒,這才打開話匣子,將幾年前如何與龐涓結怨,又如何遭他陷害,被逼出逃一事備細講述一遍。陳、龐之間的恩怨過節經陳軫口中說出,自然成了另一番曲折。淳於髡細細聽完,點頭道:“看來,上卿此番遇到對手了。”
陳軫慨然歎道:“唉,這廝不過一個街頭混混,哪能想到他能成就今日,一戰成名不說,陛下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將晚生的多年辛勞拋卻腦後,忘了個幹幹淨淨。龐涓得勢,與那朱威、白虎結成一夥,公報私仇,陷害晚生,晚生一人難敵六手,縱使渾身是口,此時也說不清了!”
淳於髡聽了,嘿嘿笑道:“江山代有賢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上卿大人,你在魏國獨領風騷遠超五年,難道還不知足嗎?”
陳軫苦笑一聲:“淳於子真能說笑。什麽獨領風騷?晚生在魏,不過一個弄臣。前幾年,朝廷大權全在白圭手上,好不容易熬走白圭,這又來了個惠施。唉,晚生心中之苦,隻有晚生自己知曉。”
陳軫說得傷心,竟是落下淚來。抽噎一時,陳軫抹了把淚水,抬頭望著淳於髡,長歎一聲:“唉,想我陳軫,處處謹小慎微,時時努力精進,隻想在魏有所進取。十幾年如一日,一心隻知伺候陛下,不想一朝不慎,竟遭小人暗算。陛下明知晚生慘遭暗算,卻是毫不顧念前情,實在令人心寒!”
淳於髡非但未表同情,反而嘿嘿笑出兩聲:“上卿今日能看明白,也不算遲。人生浮華,無非功名利祿,食色享樂,忙忙碌碌,碌碌忙忙,數十年光景一過,憑他何人,也是個灰飛煙滅。不瞞上卿,淳於髡此生,既不獨仕一國,也不獨尊一君,因的便是看明白了這個。”
“晚生請淳於子指教!”
“常言道,狡兔三窟,奸鳥三巢,能女三嫁,策士三跑。你我策士便如鄉間媒婆,東家有求跑東家,西家有求跑西家,哪管什麽忠貞愛君之類渾話,隻要有吃有喝有玩有樂,活個逍遙自在就成。”
“淳於子所言甚是。隻是龐涓害我一家性命,此仇不可不報,還請淳於子幫我!”
“幫你?”淳於髡撲哧笑道,“我老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幫你?”
陳軫問道:“請問淳於子,此來宿胥口,可是要到魏國去的?”
淳於髡點頭道:“正是。前番適周,老朽於無意中為老燕公玉成一樁好事兒,老燕公感念老朽辛苦,挽留老朽在北國連住兩年,日日珍肴,夜夜笙歌,真也是逍遙自在。去歲仲秋,老朽玩得膩了,辭別燕公前往趙國,在邯鄲又住一年,這又玩得膩了,正欲再走,偏巧奉陽君兵敗朝歌,趙侯懼怕魏王報複,特地召見老朽,要老朽幫他跑一趟大梁,在魏王麵前美言幾句。老朽有幾年未去魏地了,又聽說惠施在那裏為相,甚想與他論辯名實,於是答應趙侯,替他跑一趟差事,不想在此遇到上卿。”
陳軫聽到此處,趕忙放下酒爵,改坐姿為跪姿,朝淳於髡連叩三隻響頭。
淳於髡驚道:“上卿大人,這……這……這是為何?”
陳軫拜畢,仍舊叩首於地,口中說道:“晚生欲求淳於子幫個大忙!”
淳於髡嗬嗬笑道:“幫忙好說!老朽草民一個,受不起大禮,上卿快快請起!”
陳軫起身,重新坐下,斟滿一爵,雙手捧給淳於髡:“晚生謝過淳於子!”
淳於髡又是一笑:“你請老朽幫忙,再拿老朽的酒來謝老朽,上卿倒會算計!”
陳軫聽出話音,忙從懷中摸出一塊乳白色的玉璧,小心解下,雙手捧至淳於髡麵前:“晚生走得倉皇,身上並無他物,隻有這塊隨身玉璧,雖不名貴,也值百金。晚生獻予淳於子,還請先生笑納!”
淳於髡接過玉璧,仔細看過,讚賞道:“嗬嗬嗬,是塊好玉,可博美人一笑了。聽聞上卿庫納萬金,珍寶無數,果是名不虛傳哪!”
陳軫歎道:“唉,晚生眼下已到這步田地,還說什麽金玉珠寶?”
淳於髡將玉璧放在手中,把玩有頃,抬頭問道:“說吧,你要老朽如何幫你?是要魏王殺掉龐涓嗎?”
“晚生不敢。不過,晚生訪得一人,可製龐涓。晚生想借淳於子之口,薦給魏王。”
淳於髡略顯驚訝:“哦,何人可製龐涓?”
“他的師兄孫賓。”
“孫賓現在何處?”
陳軫指指不遠處的山巒:“就在那片山林裏。不瞞淳於子,晚生剛從鬼穀出來。”
淳於髡望著遠處的山巒,輕聲歎道:“唉,鬼穀子真也是個怪物!憑他那身本事,到哪裏也能混個肚飽腸圓。他卻偏偏不幹,自願躲在那片林子裏受苦。”抬頭望向陳軫,“不過,老朽還是聽不明白。如果孫賓可製龐涓,上卿為何不將他薦給秦人或齊人,以齊、秦製魏,反而將他薦給魏王呢?”
陳軫陰陰一笑:“淳於子有所不知,如果晚生將孫賓薦給秦公或齊王,非但不製龐涓,反倒是在成全他。”
淳於髡驚問:“哦,此話怎講?”
“淳於子想想看,無論孫賓至秦也好,至齊也罷,必受秦公、齊王重用。秦、齊若得孫賓,必謀魏國。秦、齊謀魏,魏王豈不是更加離不開龐涓,更要重用他?兩國大戰,龐涓若勝孫賓,功莫大焉。若是戰敗身死,也是死於國難,名垂千古。”
淳於髡沉思有頃,點頭道:“嗯,上卿所言大是有理。”
“不瞞淳於子,晚生跟隨魏王多年,深知魏王為人。魏王昏聵無能,不識賢才,卻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有此昏王,縱有眾賢,也不能相安為國。孫賓之才遠勝龐涓,兩人更是同習兵法。同朝為將,必有一爭。兩虎相爭,強者勝,如果不出意外,龐涓勢必受製於賓。晚生的今日,也必是龐涓的明日。隻待那時,晚生再去尋龐涓複仇,看他還能逃到哪兒?”
淳於髡掂掂玉璧,嗬嗬笑道:“聽上卿妙算,與那龐涓真還是一對妙人兒!不瞞上卿,若要老朽殺那龐涓,老朽隻能將這玉璧還你。若是隻將孫賓薦給魏王,老朽這就收下它了。”
淳於髡說完,將玉璧緩緩納入袖中。
陳軫揖道:“晚生再謝淳於子大恩!事成之後,晚生另有重謝!”
淳於髡笑道:“這點小忙,頂多就值這塊玉璧。上卿若是再謝,就是謝重了。老朽一生,雖說是貪財戀色,又愛喝點老酒,卻也是無功不受祿,能做多大的事,就收多大的禮,這是規矩,想必上卿是知道的。”
陳軫倒滿一爵,遞給淳於髡,笑道:“有勞先生了。這爵老酒,算是晚生敬你的!”
“這酒老朽喝了。”淳於髡說完,接過酒爵一口飲下,在嘴上抿一把,“順便問一句,上卿下一步該去何處?”
陳軫歎道:“唉,不瞞先生,晚生在這路口徘徊很久,思來想去,真還沒個去處。先生可有指教?”
淳於髡問道:“上卿何不前往鹹陽投奔秦公?”
陳軫搖頭道:“這個晚生也曾想過。隻是秦公已用公孫衍為大良造,晚生與那廝有些過節,若去秦地,豈不受他擠對?”
淳於髡又笑一聲,輕輕搖頭:“上卿這是隻知其一了。依老朽看來,正是由於這個公孫衍,上卿在秦必得大用。”
陳軫似是不解:“晚生愚昧,請先生明言。”
“依上卿資質,何須老朽饒舌?上卿隻管前去,老朽擔保你富貴無憂。”
陳軫頓有所悟,朝淳於髡深揖一禮:“晚生謝先生指點!”
淳於髡笑道:“這個指點,卻是要討謝禮的,不過,這個謝禮不是眼下就討。待上卿在秦混得好時,老朽或會上門。”
“先生說笑了。晚生倘若能在秦得居一錐之地,必使人相請先生!”
淳於髡倒滿一爵,遞給陳軫,自己也倒一爵,端起來:“好,為上卿在秦飛黃騰達,幹完此爵!”
二人飲完,陳軫放下酒爵,眼睛望向淳於髡:“晚生還有一事相托。”
“請講!”
“先生到大梁之後,若是見到龐涓,就請捎給那廝一句閑話:‘早晚若打噴嚏,就是陳軫在惦念你呢!’”
淳於髡聽畢,嘿嘿笑道:“嗯,這句話有味,老朽替你捎上!”
陳軫拱手道:“晚生再謝先生了!”
陳軫繞道趙境,經韓上黨,再沿汾水渡河水入河西,再渡洛水,一路上餐風宿露,曆盡辛苦,終於在兩個月後抵達鹹陽,在士子街上尋客棧住下。
陳軫剛到鹹陽,上大夫樗裏疾就已知情,急至大良造府中,向公孫衍稟道:“大良造,陳軫那廝到鹹陽了!”
公孫衍略感驚訝:“哦!何時到的?”
“昨天晚上,就住在士子街。大良造,此前為置您於死地,陳軫不惜製造滿門血案。今日此賊自行送上門來,不知大良造做何打算?”
公孫衍歎道:“唉,害人者,終將害己。此人跋扈之時,斷想不到也有今日。”
“大良造所言甚是,”樗裏疾應道,“這叫一報還一報。此事不用大良造勞心,您隻要點一下頭,下官自有處置。”
公孫衍略略一想,搖頭道:“落水之狗,何必打之?再說,陳軫也算列國名士,如何處置,當由君上決斷,我等身為臣子,豈可公報私仇?”
樗裏疾不無歎服:“大良造有此胸懷,樗裏疾佩服!”
數日之後,陳軫賤賣一顆夜明珠,得金一百,置辦一輛豪華軺車,換上一身素雅的士子服,驅車徑投前太傅贏虔門下。
陳軫獻上厚禮,鼓舌如簧,不消一刻工夫,就使不善辭令的贏虔頻頻點頭,當下允諾引他去見君上。
贏虔引領陳軫走進宮城,內臣稟過,迴說君上要他們前往禦書房覲見。二人尚未走到,惠文公已是聞聲而出,麵帶微笑地步下台階。
陳軫萬未料到有此禮遇,趕忙跪拜於地,叩道:“魏國士子陳軫叩見君上!”
惠文公跨前一步,親手將他扶起:“陳愛卿請起!寡人聞報已遲,未能遠迎,還望陳愛卿海涵!”
陳軫心頭一酸,淚水奪眶而出,哽咽道:“君上,陳軫在魏多年,鞠躬盡瘁侍奉魏王,從未受過如此恩遇。今日至秦,陳軫尺寸之功未立,君上卻……降階以迎。秦有賢君如此,何能不治啊!”
惠文公伸手攜住陳軫,用力一握,微微笑道:“陳愛卿是天下大賢,寡人寤寐求之,唯恐不得。今愛卿適秦,寡人縱使郊迎三十裏,也不為過啊!”
陳軫涕淚交流,再度哽咽:“君上——”
這日宮中是司馬錯當值。天色傍黑,司馬錯得空出宮,驅車直馳上大夫府,將陳軫覲見秦公的前後經過一五一十地講予樗裏疾。
“什麽?”樗裏疾驚道,“君上已拜陳軫為上卿?”
“千真萬確!”司馬錯點頭,“陳軫求見太傅,由太傅引薦,直接覲見君上。君上聞知是他,非但降階相迎,且還與他促膝相談兩個時辰,當場封他上卿,另賜豪宅一座,奴婢三十,黃金二百,錦緞五十匹。”
“這……”樗裏疾撓頭,“怎麽可能呢?”
司馬錯跺腳道:“你說君上這……這不是昏頭嗎?多少將士浴血奮戰,欲求百金之賞而不可得,陳軫他……唉,樗裏兄,在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司馬兄講的是,”樗裏疾附和道,“陳軫本是十足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魏有今日之衰,都是此人害的,君上怎能良莠不察,糊塗至此呢!”
樗裏疾的話音剛落,身後就有聲音傳來:“是哪一個在說寡人糊塗呀!”
兩人皆吃一驚,扭頭見是惠文公,趕忙叩拜於地:“君上恕罪!”
惠文公伸手,一手扶一個:“起來!起來!兩位愛卿何罪之有?”
樗裏疾卻不肯起來,再拜道:“微臣背後妄議君上,罪該萬死!”
惠文公笑道:“先君在世之時,聞過則喜。寡人雖說不及先君,總也不至於受不住一句閑言碎語吧。上大夫,還是起來吧!”
樗裏疾應道:“謝君上不責之恩!”
惠文公走至主位席前坐下,招唿樗裏疾、司馬錯兩旁坐了,笑對二位道:“不過,心裏有話,還是說到當麵的好。上大夫,你且說說,寡人何事糊塗?”
樗裏疾拱手道:“君上常言,人才是興國之本。陳軫不是人才,而是善於投機鑽營的奸才,嫉賢妒能,心狠手辣,在國禍國,在家禍家,當人人得而誅之。誰想君上不加責罰不說,反過來還大加封賞。微臣擔心,天下賢才將會因此寒心哪!”
“樗裏愛卿,”惠文公嗬嗬應道,“寡人的確說過人才是興國之本。什麽是人才?人才包括賢才,也應該包括歪才。賢才也好,歪才也罷,都是人才,都有用處,關鍵是何人用之,何時用之,如何用之。奸猾之徒,譬如陳軫之流,嫉賢妒能,心狠手辣,可說是一肚子壞水,寡人雖說不能用其成事,卻可用他敗事呀!”
樗裏疾不解地問:“敗事?”
“敗事有何不可呢?”惠文公望向二人,“打天下並不容易,有時需要正才,有時需要歪才。有時需要成事,有時更需要敗事。”
“微臣還是不明白。”
“你呀,”惠文公收住笑,“是真不明白呢還是假作糊塗?寡人問你,就眼下而言,秦之大敵何在?”
樗裏疾脫口而出:“魏國。”
“何人執掌魏國?”
“魏罃!”
“何人最知魏罃?”
樗裏疾一拍腦門,當即起身,在地上連拜數拜:“君上聖明,微臣心服口服!”
“好呀,”惠文公笑了,“一個服了,還有一個。”轉向司馬錯,“司馬將軍,你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嗎?寡人問你,前番四國攻魏,魏卻絕處逢生,這是何人之功?”
司馬錯應道:“龐涓。”
“縱觀黃池、朝歌二戰,龐涓以疲弱之兵,三萬之眾,於五日之內輾轉三百裏,斃敵五萬,俘敵兩萬,擊潰齊、趙兩支大軍,活擒天下名將田忌,司馬將軍可否及之?”
“微臣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