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駟搖頭:“兒臣不知!”


    孝公問道:“商君陳奏,你敢不聽否?”


    “兒臣不敢!”


    “商君任免官員、興兵征伐,你敢不從否?”


    嬴駟不再說話,半晌,搖頭。


    孝公不再問了,緩緩閉上眼去。有頃,重又睜眼,將頭扭向懸在一邊的鳥籠,凝視裏麵的三隻黃鸝。


    嬴駟也望過去,卻是不解其意。


    孝公緩緩閉上眼去,口中吟道:


    〖交交黃鳥,止於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孝公吟到此處,眼角滾出兩行淚水。


    這是《詩》裏《秦風》中的一首,嬴駟自幼就熟讀了的,接著吟道:


    〖交交黃鳥,止於桑。


    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


    誰從穆公?子車鍼(zhēn)虎。


    維此鍼虎,百夫之禦。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孝公的聲音越來越慢:“駟兒,三隻小鳥雖好,卻是寡人之物。它們知寡人,寡人也知它們。沒有寡人,你是養不好的。寡人這就走了,既然你養不好,就讓它們隨寡人去吧!”


    嬴駟泣道:“公父——”


    “駟兒,聽說你在養小黑雕,可有此事?”


    嬴駟點頭。


    “好好養吧。隻有自己養的,你才能知它們,它們也能知你。彼此相知,才能謀大事!”孝公說完,緩緩閉上眼睛。


    夕陽西下,秦宮漸入夜幕之中。


    是夜人定時分,宮中喪鍾傳出。不一會兒,哀樂齊鳴,悲聲四起。


    翌日辰時,秦國當朝太傅、秦國三公之一、秦孝公胞弟嬴虔宣讀孝公傳位詔書,秦國太子嬴駟即位,史稱惠文公。


    惠文公即位當日,當殿連下兩道詔書,一道是拜公孫鞅為國父,另一道是宣布恢複公孫賈、杜摯等一十三名舊黨職爵。


    兩道詔書同時下發,列國為之震動。


    在魏都安邑,上大夫陳軫得到急報,匆匆走進魏宮,叩見魏惠王,將秦宮驚變詳述一番。


    魏惠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愛卿是說,嬴渠梁他——死了?”


    陳軫輕聲說道:“是的,陛下。微臣得到密報,秦公是前日晚間駕崩的,諡號孝公。太子嬴駟於昨日辰時繼位!”


    “嬴駟?”魏惠王重複一聲,沉思起來,有頃,抬頭說道,“寡人聽說此子一向不思進取,可有此事?”


    “陛下所言甚是!”陳軫應道,“據微臣所知,嬴駟在繼位之前,整日與一幫公子哥兒混在一起,吃喝玩樂,射獵鬥雞,很少去幹正事,中看不中用!”


    “唉,”魏惠王長歎一聲,“嬴渠梁一生好強,不想卻生出一個不爭氣的兒子,上天真也公允!看來,寡人的河西,該從此子手中討迴來了!公孫鞅現在如何?”


    “嬴駟繼位之時,當殿拜公孫鞅為國父,將國中諸事,盡托於他!”


    魏惠王略略點頭:“嗯,此子乳臭未幹,此舉也是在所難免!隻是——有這公孫鞅在,寡人若圖河西,倒也棘手!”


    “陛下,嬴駟同時頒下詔書,恢複公孫賈、杜摯等一批舊族職爵,現在秦國是新舊兩黨並列朝堂,不似昔日公孫鞅一枝獨秀!”


    “哦?”魏惠王像是一下子嗅到什麽,沉思良久,抬頭望著陳軫,聲音洪亮,精神抖擻,“秦公駕崩,新君嗣立,也算是列國大事,寡人不能沒有表示。寡人國事在身,不能親去,煩請愛卿辛苦一趟,替寡人送老賀新,全個禮數!”


    “微臣遵旨!”


    “老該怎麽送,新該怎麽賀,愛卿可要想想清楚!”


    “迴稟陛下,微臣早已心中有數!”


    “有數就好,”魏惠王中氣十足道,“新君老臣,新貴舊黨,秦國朝堂這下子倒是熱鬧了。愛卿啊,這可是一場大戲,寡人能否收迴河西,就看你的了!”


    陳軫起身拜道:“微臣竭盡全力,不負使命!”


    怡情殿被惠文公改作孝公靈堂,堂中燭光四射,中間停放的是孝公靈柩。


    一身孝服的惠文公獨自跪於堂前,陪在身邊的是公子華。


    靈樞一側掛著那隻鳥籠,籠中是三隻準備陪葬的黃鸝。


    惠文公的兩眼一眨不眨地盯著鳥籠,口中吟道:“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惠文公口中吟著,腦子裏卻如一團亂麻。改朝換代,萬事待舉,但何事為大,何事為小,何事為急,何事為緩,他必須理出一個頭緒來。


    眼下最大、最急之事,當是鳥籠裏的三隻黃鳥。先君隻說帶走它們,可它們是誰,如何帶走,先君隻字未提。第一隻黃鳥他已心中有數,另外兩隻呢?難道是車英和景監?若是他們二人,就等於向國人昭示變法不對,從根本上動搖新法,不合先君之意。再說,這兩個人配稱黃鳥嗎?一個是上大夫,一個是國尉,二人在級別上不過是商君屬下,沒有商君,也就沒有他們。如果不是他們,另外二鳥又是何人呢?


    惠文公凝視鳥籠,苦苦思索。


    陡然,惠文公的腦海裏靈光一現,眼前豁然開朗,轉身叫道:“小華!”


    公子華跪前一步:“君上,臣弟在此!”


    “黑雕台之事,籌辦得如何?”


    “迴稟君上,臣弟正在全力籌備,已有小雕三十六隻!”


    “全撒出去,習練翅膀的機緣到了!”


    “臣弟遵旨!”


    惠文公略頓一頓:“知道撒往哪兒嗎?”


    公子華點頭道:“知道。臣弟吩咐過了,要他們日夜監督公孫鞅、車英、景監諸人!”


    惠文公搖頭。


    “君上,還要監看何人?”


    “太師他們!”


    公子華驚道:“太師?”


    “還有,”惠文公語氣冷悛,“小雕的數量也少了些。趕明兒你從宮廷侍衛裏篩選一批,待有閑暇時,從三軍裏再選一批,養他三五百隻。也不能全是男人,女子也要。可到民間選一批色藝俱佳、願意為國獻身的。你要養好他們,將他們訓練成一群耳聰目明、能鬥善咬的小黑雕。”拿出金牌,“你可持此金牌前往國庫,需要多少財物,支領多少!”


    “臣弟領旨!”


    公子華走出秦宮,隱入一幢極其隱秘的宅院,對一群黑衣人布置一番。不一會兒,眾黑衣人分成幾組,各自散去。


    兩個黑衣人左轉右拐,不一會兒,就已潛至太師府前,看到門外停了許多車子,院中燈火輝煌,人來人往。二人略一點頭,嗖嗖兩聲竄上房頂斜坡,沿屋脊行至最後一進院子,在陰暗處停下。正在此時,二人看到前麵過來一盞燈籠,一個家奴照路,一個老人跟在後麵,顫巍巍地走向最後一進院子。


    二人定睛一看,正是老太師甘龍。


    甘龍緩緩移近一處密室,早有人打開房門。太師閃進,提燈籠的走進另外一間房子,在那兒守候。


    兩個黑衣人看得真切,跳下屋頂,走近密室窗前,用刀尖戳破紗窗一角,偷眼望去,果見屋中坐有十幾人,為首的是公孫賈和杜摯。此時,眾人全都起身,彎腰朝甘龍揖禮。甘龍緩緩走至主位,盤腿坐下。眾人見狀,也都紛紛落座。


    杜摯傾身稟道:“老太師,方才我等商議過了,事不宜遲,應趁大喪之際,除掉奸賊!”


    “是要除掉!”甘龍點頭道,“可軍政大權皆在此人手中,你們如何去除?”


    “下官思得一計,或可除去此賊!”


    甘龍的目光緩緩移向杜摯。


    “近些日來,下官收容敢死之士數十人,個個武功高強,隻要太師一聲令下,屬下保管此賊人頭落地!”


    甘龍連連搖頭:“公孫鞅身邊衛士三千,高手如雲,大良造府更是防護嚴密,你們如何刺殺?”


    杜摯陰陰一笑:“太師放心,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如今他在明處,我們在暗處,若想殺他,何愁尋不到機會!”


    甘龍又是一番搖頭:“誰在明處,誰在暗處,不是由你們幾個空口說的。公孫鞅處事極是精明,對我等必是早有戒備,說不定牆外就有他的耳目。若是輕舉妄動,稍有不慎,非但刺殺不成,反倒壞去大事!”


    見老太師如此堅持,眾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才是。


    甘龍輕歎一聲,緩緩說道:“唉,你們一天到晚隻知道砍殺,就不能想想別的法子?”


    公孫賈眉頭一動:“老太師是否已有妙計?”


    “諸位,”甘龍掃視眾人一眼,“主宰君上的是上天,主宰臣子的是君上。公孫鞅能有今日,憑的不過是先君一人。我們欲除此人,自然也須借助君上之力!”


    眾人目不轉睛地望著甘龍。


    杜摯遲疑一下,抬頭說道:“自即位以來,君上非但對公孫鞅不加責難,反而將他拜為國父,處處優柔寡斷,事事請教奸賊。請問太師,如此柔弱新君,我等如何借力?”


    甘龍微微一笑:“你呀,看到的隻是皮毛!老朽所見,才是真章!不瞞諸位,今日老朽奉旨進宮為先君守靈,陡然看到先君靈前掛著一隻鳥籠,裏麵是三隻活蹦亂跳的黃鸝!”


    杜摯插道:“三隻小鳥有何稀奇?”


    “噓!”公孫賈擺手止住他,“聽太師說!”


    甘龍接道:“老朽一時興起,打聽左右,內臣告訴老朽,三隻小鳥是先君所愛之物,君上欲使它們陪送先君!諸位大人,你們可知其中深意?”


    公孫賈脫口吟道:“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見公孫賈仍要吟下去,杜摯打斷他道:“這不是《黃鳥》嗎,有什麽好吟的?秦國上下,人人都能誦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川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川子並收藏鬼穀子的局(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