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麻姑的兩隻眼珠兒眨也不眨地直盯著她。姑娘一瘸一拐地走到跟前,朝她點下頭,甜甜一笑,一瘸一拐地又朝村裏晃去。
麻姑又盯一時,這才迴過神來,急急起身,揚手叫道:“閨女留步!”
姑娘停住步子,迴眸又是一笑。
“閨女可是這個村的?”麻姑趕前幾步,笑盈盈地問道。
姑娘點頭。
“閨女是誰家的,麻姑兒好似不曾見過。”
姑娘不無憨厚地說:“俺叫朱小喜兒,俺大叫朱老喜兒。大娘是打哪兒來的?”
“哎喲喲,是老喜兒家呀,”麻姑一拍腦門,又驚又乍道,“老熟人哩。小喜兒,麻姑兒打軒裏來,走得渴了,想到你家尋口水喝。”
姑娘不曉得麻姑是誰,見她尋水喝,嗬嗬笑道:“敢情好哩。”
麻姑跟隨姑娘走到村子南頭,遠遠看到一家獨院。院外翠竹綠鬆,院內幹淨整潔,麻姑打眼一看,心裏一陣歡喜,剛近柴扉,就咧嘴笑道:“老喜哥兒,有稀客嘍!”
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應聲迎出,見是麻姑,滿臉堆笑:“哎喲喲,是老姐兒呀,真是稀客!來來來,小喜兒,到灶房裏去,為大娘燒碗荷包蛋,打八個!”
麻姑兒一聽有八隻蛋,心裏樂了。在這兒,媒婆上門,主人若是端上八隻荷包蛋,就表示有意讓她提親。
見小喜兒拐進灶房,麻姑兒嘻嘻笑道:“老哥兒,妹子就是衝著你這碗荷包蛋來的!”
老喜兒亦笑一聲:“不瞞老姐兒,你今兒一進村子,老喜兒這雙老眼就瞧到了,哪兒也未敢去,隻在院子裏候著。老喜兒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看看天色已不早了,老喜兒甚是焦急,卻又不能厚著臉皮去請,正為難呢,老姐兒竟又露頭了。”
“老哥兒呀,這就叫好事多磨哩。”麻姑兒湊近一步,“閨女多大了?”
“老大不小了!”老喜兒輕歎一聲,“唉,小喜兒你也看到了,哪兒都好,就是左腳有點毛病,前年就及笄了,隻是無一家上門提親,看把我愁的。”
“那——她娘呢?”
“唉,”老喜兒又歎一聲,“早就走了。小喜兒命苦,六歲時沒了娘,家中也無兄弟姐妹,孤零零地一直跟著我過。不瞞老姐兒,小喜兒雖說腳跛,卻是能幹,裏裏外外,粗活細活,啥都能做。小喜兒說,她誰也不嫁,情願守著老喜兒過一輩子。這哪成?她不嫁人,老喜兒的老臉往哪兒擱?再說,老喜兒巴望多年,也想早日抱上個小外孫呢!不瞞老姐兒,近處看來沒指望了,老喜兒早就尋思去求老姐兒,不究遠近,不究窮富,為她好歹尋戶人家。不想尚未動身,老姐兒可就來了!”
麻姑兒正欲接腔,小喜兒端著一隻托盤跛出灶間,上麵是兩隻陶碗,每隻碗裏盛著八隻荷包蛋。
麻姑兒接過一碗,盯住小喜兒又看一番,不由讚道:“嘖嘖嘖,這兩個人,真還是門當戶對哩!”
麻姑迴到軒裏時,已是人定時分,月上樹梢。麻姑顧不上一身疲累,徑直走到蘇家院子,站在柴扉外麵扯著嗓子大叫:“蘇老哥兒!”
天氣炎熱,蘇虎早在院中自製的軟榻上睡下,聽出是麻姑聲音,翻身下榻,披了件衣服,打開柴門。
麻姑一臉喜氣地推開柴扉,不待蘇虎禮讓,一屁股坐在石幾旁邊。蘇姚氏也走出來,點了油燈,端出一碗薄荷涼茶放在石幾上,對麻姑坐下。
麻姑一手端過涼茶,品一口,覺得並不燙口,咕咕一氣喝下,另一手伸到腰後,摸過那把扇子,連扇幾下。
蘇虎蹲在地上,試探著問:“看老姐兒樂成這樣子,這事兒——成了?”
麻姑故意歎出一口長氣:“唉,一言難盡呐!”
“老姐兒快說,是成了,還是沒成?”
“當然成了!你聽說過有麻姑做不成的媒麽?”
蘇虎樂不可支:“好老姐兒,快說說,閨女是哪家兒的?”
“龍口朱家,那可是正兒八經的莊戶人哪。”
“龍口朱家?”蘇虎一怔,“龍口隻有一戶姓朱的,難道是朱老喜兒家?”
麻姑嘻嘻笑道:“還能有誰?朱老喜兒家中並無他人,隻此一個女兒,看得就如掌上明珠似的,一心欲尋一個聰明能幹的女婿。這不,聽說是你蘇老哥兒的少爺,老喜兒二話沒說,當即允準了。我說不急不急,先安排個日子相麵,你猜老喜兒咋說?‘誰是誰呀,我信不過蘇老哥兒咋的?你去告訴蘇老哥兒,若是別家提親,我倒要三訪四查,隻他蘇老哥兒,老喜兒啥也不說,隻要他不嫌棄我家小喜兒,我這閨女早晚都是他家的,叫他隻管揀日子迎娶!’”
蘇虎心裏感動,看著蘇姚氏長歎一聲:“唉,說起來,還真是緣分!朱老喜兒是我兒時故交,許多年不見,他倒養出一個小喜兒來!”
蘇姚氏忍不住插上一句:“他嬸子,閨女咋樣?”
麻姑樂嗬嗬地說道:“老嫂子呀,小喜兒真正沒個說的!年方十七,品端貌正,麵若桃花,口若櫻桃,語未出聲笑先出,妹子我是越看越中意啊!”
蘇虎聽得合不攏口兒:“我說老姐兒,咱莊戶人家,會過日子才是緊要!”
麻姑笑道:“妹子知道老哥兒想問啥,家務活兒樣樣俱精,養蠶織布更是一把好手。不瞞你說,朱老喜兒的大小家務,另有五畝桑園,全是閨女一人包攬的!”又湊近蘇姚氏,比量一下奶子和屁股,“再說給老嫂子一句,閨女哪一處都惹人哩,麻姑隻過一眼,就知是個能生養的。老嫂子,你就等好抱孫子吧!”
蘇虎、蘇姚氏樂得個個合不攏嘴兒。
蘇虎突然抬頭:“差點忘了,老姐兒,生辰八字如何?”
“瞧你說的啥話?”麻姑嗔道,“妹子是吃啥飯的,方圓三十裏,哪家姑娘的生辰八字不在妹子心裏頭擱著?若是八字不合,妹子連門都不會登的!”
“嗯,是著哩。”蘇虎點頭道,“照你這麽說,這門親事兒可以定下來!哪天相親,老哥兒聽你的!”
聽到相親二字,麻姑臉上堆笑:“我說老哥兒,人家朱老喜兒可是滿心兒願意。你看,相親這事兒——”
“不行不行,”蘇虎連連搖頭,“咱家雖是莊戶人家,該走的禮數,還是要走的。老姐兒,你看這樣行不?相親日子、聘禮全由你定,老哥兒——都聽你的!”
麻姑眼珠子一轉,笑道:“成,妹子就依老哥兒,明日就去老喜兒家安排相親的事!”
翌日中午,麻姑複來,滿口堆笑道:“與老喜兒商定了,相親之事,老喜兒說,全由你老哥兒定!”
“這——依老姐兒看,哪日吉利?”
“妹子早就算好了,明日就是好日子!”
“明日?”蘇虎思忖一下,“好,明日就明日!”
“咱就說定了,妹子這就告訴老喜兒,讓他準備酒菜!”話音落處,麻姑一口水未喝,就又風風火火地出門去了。
蘇虎、蘇姚氏送到門口,目送麻姑走遠。蘇姚氏似是想起什麽,轉向蘇虎:“他大,秦兒還沒迴來,明天咋能相親呢?”
“哼,”蘇虎鼻孔裏哼出一聲,“即使在家,那小子也未必肯去。我尋思過了,明兒我去,一則跟老喜兒多年未見,敘敘舊,二則看一眼閨女。若是中眼,咱就安排結親。若是不中眼,咱也好推在秦兒頭上,有個退路!”
蘇姚氏聽了,連連點頭。
次日,吃過早飯,蘇虎備下雞、鴨、魚、羊四樣彩禮,趕上牛車,載著麻姑兒徑投龍口村,直到傍黑,方才樂滋滋地哼著小曲兒迴到家裏。
在門外守望的蘇姚氏急迎上來:“見到閨女了?”
蘇虎心裏高興,嘴上卻道:“廢話,不見閨女,能叫相親?”
“咋樣?”
蘇虎走進院子,在石幾邊盤腿坐下,合不攏嘴:“嗬,麻姑兒並未瞎吹,閨女真還就是——要啥有啥。不說別的,單是那個勤快勁兒,打上燈籠也難尋出第二個。這不,我一到她家,就見閨女坐在機上織布,直到我走,那架織布機就未停過。我看得心疼,就對老喜兒說,好歹也讓閨女歇一會兒,你猜老喜兒咋說?老喜兒說,‘唉,閨女打小養就這個毛病,隻要坐到機子上,天不黑定,她不肯下來!’”
蘇姚氏也樂起來:“瞧你美的!閨女不下機子,是不肯見你這個公公,這叫害羞!”
蘇虎嗬嗬樂道:“管她是害羞還是勤快,反正這個閨女我相中了!就小喜兒這個性子,對咱二小子再好不過!”
蘇姚氏點頭道:“嗯,有這閨女守著,秦兒的野性子,想必有個收斂!”
“說的就是這個。看著閨女在織機上忙活,我心裏別提有多樂嗬。臨出門時,我對老喜兒說,這門親事,定下了。老喜兒要我選日子,我說迴來合計合計!”
正說話間,蘇代一臉驚惶地從外麵飛跑進來:“阿大,阿大——”
蘇虎抬頭望著他:“啥事兒大驚小怪的?”
蘇代喘著粗氣:“二哥他——他——”
蘇姚氏急道:“代兒,你二哥咋哩?”
“二哥他——他揭王榜了!”
蘇虎皺下眉頭:“什麽王榜?”
“我也不知。聽人說,天子出榜,大半天無人敢揭,後來就——就被我二哥揭了!”
蘇虎呆愣半天,方才說道:“那——他人呢?”
“聽說是被甲士押進王宮裏了!”
蘇姚氏驚叫一聲:“天哪,秦兒他——真被押進王宮裏了?”
蘇代搖頭道:“我也不知,是聽別人說的!”
看到蘇姚氏開始落淚,蘇虎安慰道:“他娘,道聽途說之事,咋能相信?不過——二小子若是犯起癡來,不定也能做下出格之事!”
蘇姚氏泣道:“他大,秦兒真要有個三長兩短,可咋辦呢?”
蘇虎凝眉思忖有頃,斷然說道:“他娘,此事兒一日也拖不得了!我得趕緊去尋麻姑兒,把閨女趁早娶來,讓小喜兒管他!”
蘇姚氏不及多想,當即點頭:“他大,就依你!”
蘇虎轉身吩咐蘇代:“代兒,你速去王城,死活也要尋你二哥迴來!”
蘇代搖頭道:“王城那麽大,誰知他躲哪兒去了?”
蘇虎沉下臉來:“不是剛揭王榜嗎,還能躲哪兒?喊幾個人去,撒開網找。記住,見到他時,不可告訴他結親之事,免得另生枝節!”
“那我咋說?”
蘇虎低頭思索一會兒:“嗯,就說我快死了,想看他一眼!”
蘇代一怔,見蘇虎拿眼瞪他,急急出去。
入夜,靖安宮裏一片寧靜。在王後的吩咐下,宮女皆已出去。王後思忖有頃,將隨身衣物挑選幾件,收拾出一個簡單包裹。穀中生活簡便,她也不必多帶什麽。
悶坐有頃,王後重又掏出鬼穀子的錦囊,細審起來,眼前漸漸幻出幽靜的山穀、叢鬱的林莽、奔流的小溪、動聽的鳥鳴……於她來說,一切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因為她不知夢到過多少次、幻想過多少次了。隻要一聽《高山流水》,這一切就會鮮活地浮現在眼前。一切如鬼穀先生所言,她是天生道器,自從來到世間,所有這一切就已融化在她的血液裏,蕩滌著她的身心。
明日晚間,她就要告別這裏,與她幼時之願、多年之夢融為一體了。她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收起錦囊,環視這個她生活了十數年的宮室。
王後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窗前的玉瓶身上。燭光裏,玉瓶閃閃發光。她輕歎一聲,情不自禁地緩緩起身,走到玉瓶旁邊,麵對玉瓶並膝坐下。
玉瓶早已被她拚湊起來,若不細心看它,若不碰到它,誰也不會知道它曾是一堆碎片。她凝視著它,一動不動地凝視著它。
看著,看著,王後的心陡然一揪,像是陡然間被錐子紮了一下似的!
是的,這是一堆碎片,不經一觸的碎片。她拚接了它,也守護了它。然而,一旦她離去,陛下又該如何?
陛下?天哪,陛下!
不,他不是陛下,是她的男人,是破了她的身、又與她朝夕相處了十幾年的男人,是這世上唯一愛她、嗬護她的男人!一旦她撒手離去,他該怎麽辦?
讓他也去?是的,他早厭倦了這一切,也早想拋開這一切了,但他不能,因為在他身上流淌的是大周王室的正宗血脈,大周數十代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不允許他這麽做,江山社稷不允許他這麽做,他自己的良心也不能這麽做!他將雪兒遠嫁燕室,嫁與一個本可做她爺爺的老人,為的也是這個!
她一旦出走,天哪,他該怎麽辦?秦人會撕了他!秦人也有理由這麽做,因為她一旦出走,隻能說明她壓根兒是在裝病。秦人不會就此罷休,他們會大做文章,張揚於天下,說大周王後是裝病,大周天子是在欺騙天下。萬一如此,陛下即使長有百口,如何去辯?還有魏人,他們得知此事,又會如何?天下人又會如何去想?若是秦人再不甘休,使人追進山中,豈不拖累先生?拖累雨兒?
王後正自胡思亂想,宮外傳來腳步聲。王後聽到有人叩拜,知是顯王來了,陡然一驚,猛又想起那隻包裹,急忙起身,剛將包裹藏起,顯王已走進來。
顯王不期而至,王後始料不及,加之慌裏慌張地藏那包裹,神情甚是慌亂。不過,此時顯王心裏有事,根本沒有在意這些,一進宮門,隻在廳裏來迴踱步,臉色十分難看。王後漸漸平靜,見顯王的步子慢下來,不無關切地問道:“陛下在為何事煩惱?”
“西周公!”顯王從牙縫裏擠出來三個字。
不用再問,王後已知秦人又來逼了,略略一頓,輕聲問道:“季叔怎麽了?”
顯王的怒氣再衝上來,恨恨地說:“什麽季叔?根本就是個糊塗蟲,不知中了哪門子邪,隻與秦人一個鼻孔出氣,好似這大周社稷、宗廟與他完全沒有關聯一般!”
“他說什麽了?”
麻姑又盯一時,這才迴過神來,急急起身,揚手叫道:“閨女留步!”
姑娘停住步子,迴眸又是一笑。
“閨女可是這個村的?”麻姑趕前幾步,笑盈盈地問道。
姑娘點頭。
“閨女是誰家的,麻姑兒好似不曾見過。”
姑娘不無憨厚地說:“俺叫朱小喜兒,俺大叫朱老喜兒。大娘是打哪兒來的?”
“哎喲喲,是老喜兒家呀,”麻姑一拍腦門,又驚又乍道,“老熟人哩。小喜兒,麻姑兒打軒裏來,走得渴了,想到你家尋口水喝。”
姑娘不曉得麻姑是誰,見她尋水喝,嗬嗬笑道:“敢情好哩。”
麻姑跟隨姑娘走到村子南頭,遠遠看到一家獨院。院外翠竹綠鬆,院內幹淨整潔,麻姑打眼一看,心裏一陣歡喜,剛近柴扉,就咧嘴笑道:“老喜哥兒,有稀客嘍!”
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應聲迎出,見是麻姑,滿臉堆笑:“哎喲喲,是老姐兒呀,真是稀客!來來來,小喜兒,到灶房裏去,為大娘燒碗荷包蛋,打八個!”
麻姑兒一聽有八隻蛋,心裏樂了。在這兒,媒婆上門,主人若是端上八隻荷包蛋,就表示有意讓她提親。
見小喜兒拐進灶房,麻姑兒嘻嘻笑道:“老哥兒,妹子就是衝著你這碗荷包蛋來的!”
老喜兒亦笑一聲:“不瞞老姐兒,你今兒一進村子,老喜兒這雙老眼就瞧到了,哪兒也未敢去,隻在院子裏候著。老喜兒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看看天色已不早了,老喜兒甚是焦急,卻又不能厚著臉皮去請,正為難呢,老姐兒竟又露頭了。”
“老哥兒呀,這就叫好事多磨哩。”麻姑兒湊近一步,“閨女多大了?”
“老大不小了!”老喜兒輕歎一聲,“唉,小喜兒你也看到了,哪兒都好,就是左腳有點毛病,前年就及笄了,隻是無一家上門提親,看把我愁的。”
“那——她娘呢?”
“唉,”老喜兒又歎一聲,“早就走了。小喜兒命苦,六歲時沒了娘,家中也無兄弟姐妹,孤零零地一直跟著我過。不瞞老姐兒,小喜兒雖說腳跛,卻是能幹,裏裏外外,粗活細活,啥都能做。小喜兒說,她誰也不嫁,情願守著老喜兒過一輩子。這哪成?她不嫁人,老喜兒的老臉往哪兒擱?再說,老喜兒巴望多年,也想早日抱上個小外孫呢!不瞞老姐兒,近處看來沒指望了,老喜兒早就尋思去求老姐兒,不究遠近,不究窮富,為她好歹尋戶人家。不想尚未動身,老姐兒可就來了!”
麻姑兒正欲接腔,小喜兒端著一隻托盤跛出灶間,上麵是兩隻陶碗,每隻碗裏盛著八隻荷包蛋。
麻姑兒接過一碗,盯住小喜兒又看一番,不由讚道:“嘖嘖嘖,這兩個人,真還是門當戶對哩!”
麻姑迴到軒裏時,已是人定時分,月上樹梢。麻姑顧不上一身疲累,徑直走到蘇家院子,站在柴扉外麵扯著嗓子大叫:“蘇老哥兒!”
天氣炎熱,蘇虎早在院中自製的軟榻上睡下,聽出是麻姑聲音,翻身下榻,披了件衣服,打開柴門。
麻姑一臉喜氣地推開柴扉,不待蘇虎禮讓,一屁股坐在石幾旁邊。蘇姚氏也走出來,點了油燈,端出一碗薄荷涼茶放在石幾上,對麻姑坐下。
麻姑一手端過涼茶,品一口,覺得並不燙口,咕咕一氣喝下,另一手伸到腰後,摸過那把扇子,連扇幾下。
蘇虎蹲在地上,試探著問:“看老姐兒樂成這樣子,這事兒——成了?”
麻姑故意歎出一口長氣:“唉,一言難盡呐!”
“老姐兒快說,是成了,還是沒成?”
“當然成了!你聽說過有麻姑做不成的媒麽?”
蘇虎樂不可支:“好老姐兒,快說說,閨女是哪家兒的?”
“龍口朱家,那可是正兒八經的莊戶人哪。”
“龍口朱家?”蘇虎一怔,“龍口隻有一戶姓朱的,難道是朱老喜兒家?”
麻姑嘻嘻笑道:“還能有誰?朱老喜兒家中並無他人,隻此一個女兒,看得就如掌上明珠似的,一心欲尋一個聰明能幹的女婿。這不,聽說是你蘇老哥兒的少爺,老喜兒二話沒說,當即允準了。我說不急不急,先安排個日子相麵,你猜老喜兒咋說?‘誰是誰呀,我信不過蘇老哥兒咋的?你去告訴蘇老哥兒,若是別家提親,我倒要三訪四查,隻他蘇老哥兒,老喜兒啥也不說,隻要他不嫌棄我家小喜兒,我這閨女早晚都是他家的,叫他隻管揀日子迎娶!’”
蘇虎心裏感動,看著蘇姚氏長歎一聲:“唉,說起來,還真是緣分!朱老喜兒是我兒時故交,許多年不見,他倒養出一個小喜兒來!”
蘇姚氏忍不住插上一句:“他嬸子,閨女咋樣?”
麻姑樂嗬嗬地說道:“老嫂子呀,小喜兒真正沒個說的!年方十七,品端貌正,麵若桃花,口若櫻桃,語未出聲笑先出,妹子我是越看越中意啊!”
蘇虎聽得合不攏口兒:“我說老姐兒,咱莊戶人家,會過日子才是緊要!”
麻姑笑道:“妹子知道老哥兒想問啥,家務活兒樣樣俱精,養蠶織布更是一把好手。不瞞你說,朱老喜兒的大小家務,另有五畝桑園,全是閨女一人包攬的!”又湊近蘇姚氏,比量一下奶子和屁股,“再說給老嫂子一句,閨女哪一處都惹人哩,麻姑隻過一眼,就知是個能生養的。老嫂子,你就等好抱孫子吧!”
蘇虎、蘇姚氏樂得個個合不攏嘴兒。
蘇虎突然抬頭:“差點忘了,老姐兒,生辰八字如何?”
“瞧你說的啥話?”麻姑嗔道,“妹子是吃啥飯的,方圓三十裏,哪家姑娘的生辰八字不在妹子心裏頭擱著?若是八字不合,妹子連門都不會登的!”
“嗯,是著哩。”蘇虎點頭道,“照你這麽說,這門親事兒可以定下來!哪天相親,老哥兒聽你的!”
聽到相親二字,麻姑臉上堆笑:“我說老哥兒,人家朱老喜兒可是滿心兒願意。你看,相親這事兒——”
“不行不行,”蘇虎連連搖頭,“咱家雖是莊戶人家,該走的禮數,還是要走的。老姐兒,你看這樣行不?相親日子、聘禮全由你定,老哥兒——都聽你的!”
麻姑眼珠子一轉,笑道:“成,妹子就依老哥兒,明日就去老喜兒家安排相親的事!”
翌日中午,麻姑複來,滿口堆笑道:“與老喜兒商定了,相親之事,老喜兒說,全由你老哥兒定!”
“這——依老姐兒看,哪日吉利?”
“妹子早就算好了,明日就是好日子!”
“明日?”蘇虎思忖一下,“好,明日就明日!”
“咱就說定了,妹子這就告訴老喜兒,讓他準備酒菜!”話音落處,麻姑一口水未喝,就又風風火火地出門去了。
蘇虎、蘇姚氏送到門口,目送麻姑走遠。蘇姚氏似是想起什麽,轉向蘇虎:“他大,秦兒還沒迴來,明天咋能相親呢?”
“哼,”蘇虎鼻孔裏哼出一聲,“即使在家,那小子也未必肯去。我尋思過了,明兒我去,一則跟老喜兒多年未見,敘敘舊,二則看一眼閨女。若是中眼,咱就安排結親。若是不中眼,咱也好推在秦兒頭上,有個退路!”
蘇姚氏聽了,連連點頭。
次日,吃過早飯,蘇虎備下雞、鴨、魚、羊四樣彩禮,趕上牛車,載著麻姑兒徑投龍口村,直到傍黑,方才樂滋滋地哼著小曲兒迴到家裏。
在門外守望的蘇姚氏急迎上來:“見到閨女了?”
蘇虎心裏高興,嘴上卻道:“廢話,不見閨女,能叫相親?”
“咋樣?”
蘇虎走進院子,在石幾邊盤腿坐下,合不攏嘴:“嗬,麻姑兒並未瞎吹,閨女真還就是——要啥有啥。不說別的,單是那個勤快勁兒,打上燈籠也難尋出第二個。這不,我一到她家,就見閨女坐在機上織布,直到我走,那架織布機就未停過。我看得心疼,就對老喜兒說,好歹也讓閨女歇一會兒,你猜老喜兒咋說?老喜兒說,‘唉,閨女打小養就這個毛病,隻要坐到機子上,天不黑定,她不肯下來!’”
蘇姚氏也樂起來:“瞧你美的!閨女不下機子,是不肯見你這個公公,這叫害羞!”
蘇虎嗬嗬樂道:“管她是害羞還是勤快,反正這個閨女我相中了!就小喜兒這個性子,對咱二小子再好不過!”
蘇姚氏點頭道:“嗯,有這閨女守著,秦兒的野性子,想必有個收斂!”
“說的就是這個。看著閨女在織機上忙活,我心裏別提有多樂嗬。臨出門時,我對老喜兒說,這門親事,定下了。老喜兒要我選日子,我說迴來合計合計!”
正說話間,蘇代一臉驚惶地從外麵飛跑進來:“阿大,阿大——”
蘇虎抬頭望著他:“啥事兒大驚小怪的?”
蘇代喘著粗氣:“二哥他——他——”
蘇姚氏急道:“代兒,你二哥咋哩?”
“二哥他——他揭王榜了!”
蘇虎皺下眉頭:“什麽王榜?”
“我也不知。聽人說,天子出榜,大半天無人敢揭,後來就——就被我二哥揭了!”
蘇虎呆愣半天,方才說道:“那——他人呢?”
“聽說是被甲士押進王宮裏了!”
蘇姚氏驚叫一聲:“天哪,秦兒他——真被押進王宮裏了?”
蘇代搖頭道:“我也不知,是聽別人說的!”
看到蘇姚氏開始落淚,蘇虎安慰道:“他娘,道聽途說之事,咋能相信?不過——二小子若是犯起癡來,不定也能做下出格之事!”
蘇姚氏泣道:“他大,秦兒真要有個三長兩短,可咋辦呢?”
蘇虎凝眉思忖有頃,斷然說道:“他娘,此事兒一日也拖不得了!我得趕緊去尋麻姑兒,把閨女趁早娶來,讓小喜兒管他!”
蘇姚氏不及多想,當即點頭:“他大,就依你!”
蘇虎轉身吩咐蘇代:“代兒,你速去王城,死活也要尋你二哥迴來!”
蘇代搖頭道:“王城那麽大,誰知他躲哪兒去了?”
蘇虎沉下臉來:“不是剛揭王榜嗎,還能躲哪兒?喊幾個人去,撒開網找。記住,見到他時,不可告訴他結親之事,免得另生枝節!”
“那我咋說?”
蘇虎低頭思索一會兒:“嗯,就說我快死了,想看他一眼!”
蘇代一怔,見蘇虎拿眼瞪他,急急出去。
入夜,靖安宮裏一片寧靜。在王後的吩咐下,宮女皆已出去。王後思忖有頃,將隨身衣物挑選幾件,收拾出一個簡單包裹。穀中生活簡便,她也不必多帶什麽。
悶坐有頃,王後重又掏出鬼穀子的錦囊,細審起來,眼前漸漸幻出幽靜的山穀、叢鬱的林莽、奔流的小溪、動聽的鳥鳴……於她來說,一切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因為她不知夢到過多少次、幻想過多少次了。隻要一聽《高山流水》,這一切就會鮮活地浮現在眼前。一切如鬼穀先生所言,她是天生道器,自從來到世間,所有這一切就已融化在她的血液裏,蕩滌著她的身心。
明日晚間,她就要告別這裏,與她幼時之願、多年之夢融為一體了。她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收起錦囊,環視這個她生活了十數年的宮室。
王後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窗前的玉瓶身上。燭光裏,玉瓶閃閃發光。她輕歎一聲,情不自禁地緩緩起身,走到玉瓶旁邊,麵對玉瓶並膝坐下。
玉瓶早已被她拚湊起來,若不細心看它,若不碰到它,誰也不會知道它曾是一堆碎片。她凝視著它,一動不動地凝視著它。
看著,看著,王後的心陡然一揪,像是陡然間被錐子紮了一下似的!
是的,這是一堆碎片,不經一觸的碎片。她拚接了它,也守護了它。然而,一旦她離去,陛下又該如何?
陛下?天哪,陛下!
不,他不是陛下,是她的男人,是破了她的身、又與她朝夕相處了十幾年的男人,是這世上唯一愛她、嗬護她的男人!一旦她撒手離去,他該怎麽辦?
讓他也去?是的,他早厭倦了這一切,也早想拋開這一切了,但他不能,因為在他身上流淌的是大周王室的正宗血脈,大周數十代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不允許他這麽做,江山社稷不允許他這麽做,他自己的良心也不能這麽做!他將雪兒遠嫁燕室,嫁與一個本可做她爺爺的老人,為的也是這個!
她一旦出走,天哪,他該怎麽辦?秦人會撕了他!秦人也有理由這麽做,因為她一旦出走,隻能說明她壓根兒是在裝病。秦人不會就此罷休,他們會大做文章,張揚於天下,說大周王後是裝病,大周天子是在欺騙天下。萬一如此,陛下即使長有百口,如何去辯?還有魏人,他們得知此事,又會如何?天下人又會如何去想?若是秦人再不甘休,使人追進山中,豈不拖累先生?拖累雨兒?
王後正自胡思亂想,宮外傳來腳步聲。王後聽到有人叩拜,知是顯王來了,陡然一驚,猛又想起那隻包裹,急忙起身,剛將包裹藏起,顯王已走進來。
顯王不期而至,王後始料不及,加之慌裏慌張地藏那包裹,神情甚是慌亂。不過,此時顯王心裏有事,根本沒有在意這些,一進宮門,隻在廳裏來迴踱步,臉色十分難看。王後漸漸平靜,見顯王的步子慢下來,不無關切地問道:“陛下在為何事煩惱?”
“西周公!”顯王從牙縫裏擠出來三個字。
不用再問,王後已知秦人又來逼了,略略一頓,輕聲問道:“季叔怎麽了?”
顯王的怒氣再衝上來,恨恨地說:“什麽季叔?根本就是個糊塗蟲,不知中了哪門子邪,隻與秦人一個鼻孔出氣,好似這大周社稷、宗廟與他完全沒有關聯一般!”
“他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