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皇太一所處的時空,是時間線為公元前的戰國末期。如今天下,共有七個國家,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個國家,守護著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就是蒼龍七宿。


    千百年來,東周衰落,周天子形同虛設,七個國家已成獨立王國。王國的公子王孫們,享盡富貴,唯一的奢望,就是長生不老。他們把長生不老稱為一種力量,誰掌控了這個力量,


    誰就能支配天下。


    有的人富甲一方,有的人權傾朝野;也有的人居無定所,沿街行乞。可無論命好還是命不好,在命的盡頭,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那就是死亡。


    誰不怕死?


    人一旦死了,就所有財富、權力,都失去了。可死亡避無可避。黎民百姓倒看得淡,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加之七國混戰連年,能得一善終,實屬一幸事。反觀王孫貴族,朝朝起舞,夜夜笙歌,食山珍美味,飲瓊漿玉酒,左右攬美,那日子當真是活在天堂雲裏,少活一天都覺冤,更別說有一天被徹底剝奪...


    貴族們想過反抗被剝奪的命運,可最後都是鬱鬱而終。直到不知從什麽時刻起,沿海地區上報了一些奇怪的事。


    某地某位漁民打漁時,誤入了某個島,漁民一時出不去,在島上找水喝,後來迴家時,家人發現他年輕了十餘歲!


    還有的是商人走海路送貨,官吏從海路出使他國,都發生了奇怪的事,不是喝了島上的水變年輕,就是吃了島上的果子返老還童。


    貴族們下達命令,將這些身上發生過奇怪事情的人,悄悄控製起來。起先,找來這些疑似服用過“仙水”“仙果”的人,割破他們的手指,飲用他們的血,結果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貴族們也不傻,貴族手下也有博學的能人,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除非藥力有剩餘,沒有完全發揮,否則喝血半點作用都沒。


    古代時候,娛樂項目少,但凡娛樂項目,無不與女人有關。常年同這些娛樂項目打交道的貴族,身子不可避免的被酒色禍害。身傷藥補,藥膳、藥丹、藥檀香,貴族們同藥打交道不是一天兩天了,有道是久病成良醫,粗淺的醫藥道理,在貴族們已經普及。


    結論是:“島上的仙果仙水,藥效發揮地極快”。這個結論讓貴族們對仙島更加向往。


    貴族們沒有放棄,一方麵,他們派人長期打探仙島的存在;另一方麵,他們對現在和將來的奇遇者,都控製起來,嚴加盤問,上島的經過,個人的喜好,生活規律,方方麵麵。


    長期的雙管齊下,終於讓貴族們發現了線索。


    所有上過島的人,都有一特點——善歌善律。要麽像某位漁民那樣,天生一副好歌喉,吆喝幾句吹唱;要麽像某位商人,記起某位舞女,用簫吹上一段。且據上島的人說,那仙山像個壺子,如今可以改一改了,那仙山像一口鍾。


    這鍾,喜歡悅耳之音?還有,似乎故意去找,那口鍾會迴避,懷有目的而吹樂奏曲,那鍾是不感興趣的。這個簡單,投其所好,尋些不通人情世故的童男童女,授以音律歌舞,再置一大船栽之,豈非大事可成?


    新結論得出後,戰國的形式發生變化。


    秦國更加堅定東進的步伐,誰讓他離東海最遠呢?楚國成功東進,滅掉了越國,進占江東,設置吳郡,打通了海路,監視著齊國。同時,秦國的離間之計正中趙、魏、韓的下懷,因為趙、魏、韓也在尋找機會,想滅掉燕國和齊國,好打開通往大海的路。齊國、燕國也各懷鬼胎,相互攻伐,生怕對手搶先登島,取走長生不老的秘密。


    至於東皇太一,得到相關情報後,他明白本體能收服混沌鍾的原因了。用一首歌來唱,開頭就是“我是一隻小小小鳥——”


    這個結果太意外太...東皇太一說不出這個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很討厭。不錯,本體在沒有化形之時,是一隻可愛天真的三足金烏,是一隻在太陽上歡快鳴叫的小鳥。而混沌鍾就一直呆在小鳥身邊聽它歌唱,可惜小鳥後來變了,變得在三界權勢滔天,再也沒有歌唱過...


    變成小鳥歌唱麽,東皇太一搖搖頭,自己不過一殘魂,想變化成一隻真正的三足金烏,卻是不可能。即使是本體,也沒有徹底收服過混沌鍾,就他本人意願而言,他討厭變成一隻小鳥唱歌,恩,非常討厭!


    “我堂堂陰陽家統領,一派之掌,怎能做這等低賤之事?!”


    “啪”,東皇太一在座椅扶手上拍了一下,令前來報告的屬下,吃了一驚。


    “東皇大人,您這是...?”這個聲音很清晰,帶著高雅的韻律,聽之,能令急躁大人心慢慢平靜。


    東皇太一迴過神來,心說不用低賤的辦法,他也有辦法上仙島,弄到能彌補殘缺魂魄的丹藥。相關的準備,已經在做,目前進展順利,想到這裏,東皇太一微笑道:“沒什麽。是月神啊,有何事稟報?”


    先前在台下出聲的女子,她五官絕美,散發著一股寒氣。同她藍色的宮裝互相輝映的,是她神秘的紫色長發,似乎光是從頭發上淡淡發出的。紫長發從臉兩旁垂下,頭上用一個半圓雪花形狀的刺尖物固定盤起,在最下層的左右兩根刺上,一抹藍色輕紗帶子,恰好淺淺遮住她的雙目。


    她就是這一代陰陽家兩大左右護法之一的,右護法月神。


    用個藍色輕紗帶子遮眼,她眼睛有問題麽?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東皇太一為登島準備多年,登島沒問題,登島之後,破解島上的禁製,頗為棘手。陰陽家兩大護法,五位長老,依次是月神、星魂、雲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各分別得東皇太一授以的奇功。這些功夫,各有所長,威力奇大,對將來破解島上禁製,是一重要準備。


    陰陽家的功夫,受東皇太一的影響,變化無窮,卻不溯本求源,窮陰陽之變,而不返璞歸真,不去尋“道”的那個一。不過正因此,陰陽家才叫陰陽家,如果也去尋一、尋道,那就是道家,而不是陰陽家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各個陰陽家的護法長老,奇功雖然大成,卻有一些幹礙,難以做到真正的本我如一,收發自如。例如月神的雙眼有看透未來的能力,這個能力自是令人驚怖,但對月神她自己來說,有點麻煩。


    麻煩很明顯,她一旦看未來看得遠的時候,那些未來的影像,就會同她雙眼看到的現在時候的影像,產生相互幹擾,分辨起來很費神。所以她需要用一藍色輕紗遮住雙眼,以區別未來和現在。


    對月神來說,她看到的未來是純彩色的;看到的現在,則會蒙上一層藍色。


    其他的,少司命帶著麵紗遮住嘴巴,沉默不語;大司命一雙手血紅色;星魂肩膀上壓著一沉重的金屬飾物,都有各自的原因,這裏暫不一一細表。


    月神看了眼東皇太一,不知為何剛才在生氣的東皇太一,一下子又變得高興起來。她能看透許多人將來的命運,卻看不透上麵這位分毫。


    這,就是上位者的“喜怒無常”?想到這四個字,她小心翼翼地咬著字,迴答起來。


    月神道:“蜀國已滅多時,秦國置蜀郡。然蜀國餘孽逃入蜀山,不時下山侵襲,令守軍疲於應付。蜀山山道崎嶇,不利大軍征討,餘孽又善使幻術,掩跡藏行。秦王令陰陽家協助守軍,整治蜀地,月神特來稟明。”


    東皇太一道:“區區幻術,不難對付。蜀山的幻術,蠱術,依草木、蟲獸施為的戲法,每次施展,都會留下一人來操控機關,以掩護其他多數人逃竄,此謂變戲法的變不走自己。讓星魂去吧,這可以滿足他的好奇心,他會感興趣的。蜀地多山多林,令少司命輔助星魂,完成整治任務。”


    月神道:“屬下明白,這就去傳法旨。”


    東皇太一道:“且慢。”


    月神道:“東皇大人還有何吩咐?”


    東皇太一道:“據星魂說,你正在追查幻音寶盒的下落?”


    月神道:“確有其事。幻音寶盒可以演奏出無數首樂曲,這些樂曲亦幻亦真,千變萬化。隻要打開它,轉動寶盒的任意一層閣樓,任意格數,幻音寶盒就能演奏出轉動格數所對應的一首樂曲。故屬下以為,滅六國就在眼前,當務之急,是尋迴幻音寶盒。有了幻音寶盒,就能投混沌鍾所好,找到仙山的位置。”


    東皇太一聽罷,搖下頭否定,道:“那你有沒有聽說過,幻音寶盒有一股可怕兇險的力量。若是有緣的人聽到,可以提升功力,而無緣之人聽到,可能會陷入迷思,甚至癲狂?”


    月神道:“屬下聽說過。但...屬下查遍資料,這隻是傳說,並不確定。”


    東皇太一道:“混沌鍾為先天至寶,它無時不刻在這個世界發出召喚的鍾聲。這鍾聲常人根本聽不到,它隱秘無形,又玄奧非常,暗合音律至高之道。此道玄之又玄,唯有收錄世間所有音樂的幻音寶盒,才能迴應一二。”


    月神奇道:“僅僅是一二?”


    東皇太一道:“莫要小看這一二,世間多少人,連這一二也不能及。非有緣人,連幻音寶盒都打不開。所以不僅要找到幻音寶盒,還要把有緣人帶迴來,待我親自教導傳授,她才能堪當這一二之任。”


    月神問道:“東皇大人,莫非知幻音寶盒和有緣人的下落?”


    東皇太一道:“此事你不必操之過急,待時機成熟,寶盒和有緣人,自會歸我陰陽家。那童男童女之說,原為掩人耳目,若是你再查下去,難免會引人懷疑。”


    月神道:“大人可是說星魂和雲中君?”


    東皇太一道:“這是蜃樓東渡的核心秘密,知道得越少人越好。你當務之急,是協助秦王攻滅韓國,不要再節外生枝。”


    月神心中一凜,東皇太一把秘密說與自己聽,表示信任,不過是收服人心的一種手段。論秘密,試問在這世界上,又有誰比她自己知道的更多?她可以看透未來,看穿別人的命運,她知道的秘密,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月神答道:“屬下知道了,暫緩幻音寶盒的調查,全力協助秦軍攻滅韓國。”


    東皇太一輕嗯了一聲,月神退了下去。在這座名為太陽宮的宮殿內,迴蕩著單一不變的腳步聲。


    月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看透別人宿命的我...我的宿命是永遠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也永遠不能信任別人。稍有掙紮,將是萬劫不複......


    不說,陰陽家如何整治蜀山和助秦國滅韓,慕容許仙這邊,他看完了渾天寶鑒給他看的影像。


    慕容許仙:巫妖大戰結束,混沌鍾連同東皇太一的殘魂一起,掉落在另一個時空。那邊的時間是秦滅六國之始。那個殘魂和六國的人都對混沌鍾以及混沌鍾收藏的丹藥感興趣,大致情況是這樣。


    廣成子和雲中子的影像又出來了,鼓勵慕容許仙取迴混沌鍾。


    廣成子:“特別提示,混沌鍾喜歡音律,我在收迴渾天寶鑒前就猜到了,後來更進一步證實。”


    雲中子:“知道三叔這幾千年為什麽同秦淮八豔有交情,是為了收羅好聽的曲子啊!還有古代名人的琴譜蕭譜,這全是為了小二你做準備啊。沒有這些積累,小二你如何能吹遍古今中外,吹遍時空裏外,被當今聖人禦口封為江南第一蕭呢?”


    廣成子:“帶好你的蕭過去,隻需在海邊吹上一蕭,那混沌鍾就屁顛屁顛過來求你收了它了!我們對你有信心!”


    慕容許仙閉上眼睛,揉了揉太陽穴,然後猛地一睜,盯著廣成子和雲中子的影像猛看好一會,終於確定這兩坑神沒來偷窺。


    慕容許仙:本少爺的原則,是絕對不能相信這兩魂淡的話,小心前路有坑...


    可是,他想到這幾天二仙對他的好,似乎二仙並不像原先想的那樣。他又想到秦末時期,那個英雄輩出,那個美女如雲,且時空還不像這邊這麽混亂,事情大有可為啊...


    慕容許仙:話說秦國從滅六國開始,到被六國的反叛力量翻盤,之間到底間隔多久呢?


    貌似我對秦末不是很了解,無論電視劇小說還是正史...不行,不能去那麽草率,何況眼下華山派大舉下江南,先解決這邊的事再說。


    慕容許仙打算先不輕易采取行動,他出了房間,準備去演武廳推演一下武功,這時,一個丫鬟來報,說慕容複找他,有要事相商。


    到了慕容複房間,慕容複也不寒暄,開門見山道:“二弟,事情是這樣的。你馬上進京麵聖,清廷今年要求增加的歲幣多了不少,那昏君喚你前去,恐怕又要一番討價還價了。”


    國庫吃緊,慕容家為歲幣出錢,來年的商業賦稅可減少不少;反之,不出或者少出的話,慕容家未來幾年的賦稅就會變重。慕容複說的討價還價,就是這個意思。在慕容許仙記憶中,宋高宗趙構對這招屢試不爽,不止對慕容家,對江南其他世家,也是如此。


    慕容許仙“哼”了一聲,不滿道:“歲幣歲幣,給人家錢,把狼養肥了,還不如整軍備戰,把狼趕出中土。”


    慕容複笑道:“哈哈,這昏君若是如此,你我複興大燕,焉能有機可乘?給些歲幣又何妨,慕容已經商行天下,那邊給清廷數了歲幣,這邊咱們把物價一抬高,錢流迴來不說,還能大賺國庫一筆。”


    賺國庫?令慕容許仙沒想到的是,慕容複的商業見識也在提高。可那都是百姓的血汗啊,國庫吃緊,宋廷必然進一步增加賦稅,長此以往,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


    慕容許仙道:“大哥所言極是...但抬高物價,於民大不利,依弟弟所見,不管其他世家如何抬高物價,咱們都應保持物價不動,賺取民心。自古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若要複興大燕,不如從這方麵入手。”


    慕容複不以為然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二弟你也信?依大哥看,需改一字,就對了。得民力者得天下。誰控製了百姓的手腳上的力氣,誰就能坐天下。如那昏君趙構,殺害嶽飛,割地求和,早就民心盡失了。為何他還能坐在龍椅上?因為他還管著江南,江南的所有百姓都為他出力。如今咱們要做的,就是把江南百姓出的力,拿到咱們手上。”


    慕容複道:“二弟,我知你體恤百姓,但要做大事,豈能有婦人之仁?前些年若非保持這江南物價,咱慕容家何止賺這點錢?眼下好了,三叔不是已經將商會交予你打理麽,沒必要再按三叔的老一套,把利潤分出去太虧了。”


    慕容許仙道:“大哥,不可啊。莫要隻盯著趙構看。北邊的清廷,正在虎視眈眈,若是江南人心浮動,豈非給了清廷乘虛而入的機會?”


    一聽人心浮動,慕容複激動道:“怎會是清廷乘虛而入的機會?果真人心浮動,那正是我慕容家乘機起事的千載良機!”


    慕容許仙道:“可咱們無一兵一卒...”


    慕容複道:“怎麽沒有?!你大哥,還有參合四將,在江南各地,建了不知多少莊園,結納了不知多少好漢,正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慕容許仙道:“可我仍擔心北邊的清廷,,,”


    慕容複道:“無妨。北邊清廷,如今的皇帝不過十來歲,喚作愛新覺羅玄燁,是為康熙帝,正是一幼主,如何能看準這個良機。”


    慕容許仙心道,正因為是康熙,就更不能如你這般粗心大意。幾個莊園蓄養私兵,不過數千新兵,還是謀反,大哥你敢再坑點麽,小視天下群雄是會死得很慘的。


    慕容許仙繞了個彎提醒:“可荊州那頭,也有金國在一旁窺伺。倉促起事,一時僥幸得逞,可等失了荊州,金兵占據上遊,順江而下,咱們又如何能守住江南?”


    慕容複心中動搖了,道:“這......”


    慕容許仙道:“大哥,我知你複國心切,但要徐徐圖之。宋廷積弱,主上昏庸,此情形不僅你我知道,北邊的強敵也知道。我等在江南起事,隻會給滿洲或者金國做了嫁衣,倒不如效仿那嵩山派,在江北前線練一義軍,仍奉宋廷調令,聽調不聽宣,方為上策。”


    如今天下形勢,宋廷偏安江南。蘇州這一頭,隔長江北望的揚州由清廷占據,可襄樊那一頭,由名相包拯,在宛城、信陽一代,總督宋軍江北的軍事。


    原本包拯的開封府,是總督開封一帶的軍事。奈何嶽飛死後,宋軍士氣低落,開封一帶又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後來便被清軍長驅直入,接連攻陷開封、洛陽。包拯得中原群豪鼎力相助,背靠襄樊,以宛城、信陽一線為屏障,數次擊退清軍。宛洛之地,自此成為宋清兩軍的拉鋸前線。


    反觀清廷,見攻取不下,采取以漢製漢的策略。清廷封吳三桂為明王,封於洛陽。又封耿精忠為宋王,封於汝南,又封尚可喜為漢王,封於許昌。以此三地為前線番屏,使三番與江北宋軍對峙。清廷稱對三番封王的諾言已兌現,又許諾,將來三王若有攻取土地,皆歸三王。


    不過,三個大漢奸可不傻,受了封王之後,就沒有再對宋軍采取大的軍事行動,前線就這麽小打小鬧的安定下來。而慕容許仙說的嵩山派義軍,就是左冷禪以軍陣之法,操練門派弟子,練成一軍,專門騷擾洛陽吳三桂的後方。義軍不止嵩山派一支,還有王屋派、天地會、紅花會,以及中原各大門派都有自己的義軍。連番不停的騷擾,使三番對封地境內的控製力不強,主力基本龜縮在封地城池和其周圍的幾個縣。


    混亂的時空,混亂的人物,混亂的勢力割據。


    原本慕容許仙以為,江湖鬥毆至少武功練到很高之前,是派不上戰場多少的。不過這個時空靈氣充盈,武林人士的能力已經提升到半個修真的層次,已能大幅度影響戰場走向了。說的直白點,千人敵、萬人敵太強太多了...


    慕容許仙道:“大哥,自古名不順則言不順,如今形式,和漢末之時,何其相似!然欲成大事,還是要占住大義的名分,否則就會被群雄群起而攻之!望大哥明鑒。”


    慕容複沉思了一會,抬頭看向慕容許仙,道:“不錯,是我疏忽了,幸得二弟提醒。不過給那昏君幾個錢子,就當千金買馬骨好,賺口碑。”


    話是這麽說,慕容複仍大感肉痛,他又交待慕容許仙幾句,看能不能討個雜號將軍,方便以後在江北起事之用,若是能讓慕容家重新開府建軍,就更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武俠聚美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鏡竹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鏡竹涯並收藏位麵武俠聚美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