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村裏有朵霸王花(種田文) 作者:狐櫻玉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甄知夏滿不在乎的挑了挑眼角:“娘放心,奶等個十年也不舍的殺雞。”
李氏笑罵:“別瞎說,娘看見田壟裏黃瓜秧子結瓜了,我和你奶說一聲,今天吃拌黃瓜。”
甄知夏興致缺缺的“哦”了一聲,家裏但凡扯到吃食的,都要馬氏過目,就算桌上能有一盤涼拌黃瓜,她們幾個又能吃到多少。
結果黃瓜還沒摘迴來,馬氏卻領著雙眼烏青的張氏過來了,張氏一路走一路打哈欠,顯然是昨晚沒睡好。
馬氏看了眼精神抖擻的李氏:“你迴屋去做刺繡去,今天讓你二嫂做飯。”
李氏愣怔了會沒說話,馬氏就不理她了,迴頭沒好氣的對著張氏道:“老二媳婦兒,你今天好好幹活,別想和之前一樣偷懶,燒飯時候給我注意點,要是再把飯燒糊了,你別想吃飯。”
張氏急道:“娘啊,我燒的菜,娘又不是不知道。”
馬氏沒好氣的喝道:“咋的,不會燒飯就不用燒飯了?是不是還要我這個做婆婆的伺候你?你要是真不會燒,行,藏著的錢拿出來,我讓人去村裏買現成的熟肉,給你爹和你男人補補身子。”
張氏苦 著臉:“娘啊,我是真的沒那麽多錢。”
馬氏剜她一眼:“你別給臉不要臉,還不快滾進去。”
張氏磨磨蹭蹭走了兩步,又滿懷希冀的迴頭道:“我一個人咋來的及,要是耽擱爹吃飯咋辦?”
“你閨女呢,這大早上的要繡什麽花,又賣不了錢,還不知道出來幫娘幹活?反正我不管你咋弄,你爹起床了你就得把飯端過去。把雞籠給清理幹淨再去吃飯。”馬氏再不理她,抬腳就迴了堂屋。
“香菊她拿手針線活還不地道哪,再說她一個人笨手笨腳的,哪裏有我這幾個侄女兒利落。”張氏是個舍得下臉的,全然忘記昨兒個對著馬氏賭咒發誓的把甄知夏和甄知春罵了個臭死,她將那雙三角笑的眯成一條縫:“侄女兒啊,幫幫你嬸子一把。”
甄知夏正色道:“二伯娘,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女子缺一不可,二伯娘怎麽能這麽說香菊姐,傳出去可不好聽,連綠兒隻她一半大,都能生的一手好火了。”
張氏臉上一僵:“我說侄女兒……”
甄知夏扭頭拉了李氏和甄知春出去:“娘,你那繡件得趕緊了,奶都催了幾迴了。”
張氏氣的摔了木盆,在廚房把些個灶具弄得叮當響,馬氏又去廚房罵了兩迴,張氏才老老實實開始收拾早飯。
李氏院兒裏,李氏埋頭開始做新的繡活,還不時停下來指點兩下坐她身畔的大閨女,甄知春的繡活最近也是越做越精巧,進步神速。
甄知夏坐在木窗欞下,聞著院裏青草的淡淡香氣,開始翻看從東哥兒那裏借來的曆史雜談。
要說東哥兒是個書呆子,家裏麵連本閑話本子都沒有,最最雜的就是這曆史雜談了。甄知夏跳著翻閱,權當自己在看說書。
甄知春抬頭看她,忍不住撲哧一笑:“我說你天天看書,打算去考個女狀元呢。剛才那話說完,我都沒敢看二伯娘的臉色。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自己是已經占了幾樣了?人說看書識禮,你咋的越學越刁鑽,難道你讀的書和別人不一樣不成?”
李氏也忍俊不禁:“東哥兒那些書都是好的,可別怪錯好人了,是這丫頭自己越學越刁。不過三丫頭說的也對,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缺一不可,三丫頭若是明白了,就趕緊過來學學怎麽穿針引線。”
甄知夏埋下頭“哎呀”叫一聲:“娘啊,饒了我吧,姐姐是看書頭疼,我是拿針線就頭疼,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娘您自己知書達理樣樣全能,女兒卻未必,娘得要因材施教才行。”
李氏被她兩句哄得笑不停,甄知春笑罵一句:“你哄娘高興,幹嘛拖上我,當我和你一樣沒臉沒皮的。”
三人說說笑笑,時間過得飛快,又怕等會兒馬氏無辜找茬,就提前了會功夫去了堂屋。
三人一進門,居然看到大伯娘孫氏端著大桶子黍米粥迎麵過來,她們不由麵麵相覷,看來她們不願意幫忙,還是有人耐不住張氏的磨。
這張氏啊,也是個能人。
早上一頓飯,馬氏又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狠狠罵了張氏一頓,怪她油放多了,怪她菜燒糊了,罵她做迴飯,廚房像是遭了賊一般。最後張氏開始擦眼角,也不知是真哭假哭,嘴裏隻說著,要迴家住幾日省的再惹娘生氣。
馬氏氣的狠狠又罵了幾句,終於閉上了嘴。
看來張氏的娘家彪悍之事,不單單隻是傳聞啊,甄知夏挑了一根野菜往嘴裏一塞,苦的差點沒吐出來。
銀錁子一事似乎就這麽揭過去了,馬氏沒再朝著三房要銀子。甄三迴了秀水鎮,張氏隻是在廚房燒了一天飯,甄香菊連累被罰掃了幾天雞籠,沒幾日家裏又恢複了原樣,大房和三房依舊忙的腳不沾地,二房閑的吹牛打屁。
裏正家的裴東南也迴了鎮上,據說又開學了,而甄惜福這次徹底沒著家,馬氏時不時念叨小兒子,看誰誰都不順眼。甄知夏兩姐妹放下碗筷就被馬氏嗬斥一通,出門撿幹柴。
夏天不像冬天個個屋裏需要燒柴供暖,但甄家人口多,幹柴燒的快,姐妹幾人日日撿一籃子,勉強足夠應對。
甄知夏手裏掐著一根細嫩的柳條,緊跟在甄知春後頭:“姐,咱們挖點蟲子迴去喂雞怎麽樣?”甄知夏惦記著院裏新報孵的幾隻小雞仔,甄家養不起大件的牲畜,隻養了八隻雞,攢著雞子換錢,這個月新孵出來十三隻雞仔,每日嘰嘰喳喳的,一睜眼就等喂食。
“行啊,待會兒咱們多挖點地龍再迴去。”
甄知夏黑黑的葡萄眼閃著興奮:“好像說把地龍從當中切開,一條能變兩條。”一想到蚯蚓扭來扭曲的模樣,她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又覺得好殘忍。
甄知春笑她:“你拿地龍玩就罷了,別再折騰那幾隻雞仔,仔細奶迴頭又罵你。”
甄知春看著妹子興奮的模樣,也忍不住笑,她伸手替妹子擦拭額頭的汗,她原本擔心妹妹,一個小姑娘都急的把頭發剪了,怕她過不去這個坎兒,但看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又似乎有些沒心沒肺。
甄知夏乖乖的站著讓甄知春擦汗,小女孩本該柔軟的小手上一層薄薄的細繭,擦在她臉上有種癢癢的熟悉感,她前世練了十七年的武術和散打,手心手指上也全是繭子,被朋友笑稱蘿莉臉金剛手。
“姐,我給你買香油擦手吧。”村裏的女人地位低的讓人心疼,嫁人後更是由著個人的好命歹命,隻做姑娘的時候還能過幾天舒心日子,甄知夏覺著李氏就是嫁錯了人,她完全值得更好的,可惜她不能攛掇著她的娘親和離,就想對這個姐姐更好更好些。
“我不要。”甄知春一口拒絕,嘴唇卻笑成一個圓弧。
“姐,你別心疼錢,以後咱會有錢的,都時候我不光給你買,也給咱娘買。”
這大山裏都是寶啊,甄知夏不覺的自己有能耐一夕暴富,但是隻要鼓勵全家衝破自己自主的小農思想,賺錢的途徑還是很多的,當不成地主總有小康,而且不還有李氏麽,無論是繡活還是廚藝乃至見識,都比村裏的婦人高明太多,若是能好好挖掘,可算得上是一枚寶物。
“如果能分家就好了。”
因著甄知夏這句輕飄飄的話,甄知春的手頓了頓,轉而拍了她額頭一下:“整天瞎想什麽呢,什麽分家不分家的,讓別人聽了不知道要說什麽。”
“姐,咱們好幾天沒喝魚湯了,今天要是青山在就好了,說不定還能再喝一點牛奶。”甄知夏眨著大眼賣萌,魚湯隻是加了鹽,就鮮美的很,透著淡淡的草腥味兒,想想就流口水。
“青山青山的沒規矩,要叫青山哥,別的不記住,就惦記人家的牛奶了。待會兒咱們去他家要牛糞,你可別亂說話。”甄知春笑著拍她。
甄家後院有三分地,隨便種上些白菜黃瓜小青椒,供著一家人下飯吃,最近許是因為肥料不夠,地裏的白菜有些懨懨的,李氏便關照找些東西來慪一慪,牛糞幹淨又不臭,拿來肥田倒是好東西。
張青山的家離甄家不到一裏路,走進了就聽見裏麵哞哞的牛叫,這幾日地裏不忙活,牛也在棚裏歇著,莊家人把牛當寶,佟家在村裏也算殷實人家了,平日也舍不得讓牛累著。
李氏笑罵:“別瞎說,娘看見田壟裏黃瓜秧子結瓜了,我和你奶說一聲,今天吃拌黃瓜。”
甄知夏興致缺缺的“哦”了一聲,家裏但凡扯到吃食的,都要馬氏過目,就算桌上能有一盤涼拌黃瓜,她們幾個又能吃到多少。
結果黃瓜還沒摘迴來,馬氏卻領著雙眼烏青的張氏過來了,張氏一路走一路打哈欠,顯然是昨晚沒睡好。
馬氏看了眼精神抖擻的李氏:“你迴屋去做刺繡去,今天讓你二嫂做飯。”
李氏愣怔了會沒說話,馬氏就不理她了,迴頭沒好氣的對著張氏道:“老二媳婦兒,你今天好好幹活,別想和之前一樣偷懶,燒飯時候給我注意點,要是再把飯燒糊了,你別想吃飯。”
張氏急道:“娘啊,我燒的菜,娘又不是不知道。”
馬氏沒好氣的喝道:“咋的,不會燒飯就不用燒飯了?是不是還要我這個做婆婆的伺候你?你要是真不會燒,行,藏著的錢拿出來,我讓人去村裏買現成的熟肉,給你爹和你男人補補身子。”
張氏苦 著臉:“娘啊,我是真的沒那麽多錢。”
馬氏剜她一眼:“你別給臉不要臉,還不快滾進去。”
張氏磨磨蹭蹭走了兩步,又滿懷希冀的迴頭道:“我一個人咋來的及,要是耽擱爹吃飯咋辦?”
“你閨女呢,這大早上的要繡什麽花,又賣不了錢,還不知道出來幫娘幹活?反正我不管你咋弄,你爹起床了你就得把飯端過去。把雞籠給清理幹淨再去吃飯。”馬氏再不理她,抬腳就迴了堂屋。
“香菊她拿手針線活還不地道哪,再說她一個人笨手笨腳的,哪裏有我這幾個侄女兒利落。”張氏是個舍得下臉的,全然忘記昨兒個對著馬氏賭咒發誓的把甄知夏和甄知春罵了個臭死,她將那雙三角笑的眯成一條縫:“侄女兒啊,幫幫你嬸子一把。”
甄知夏正色道:“二伯娘,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女子缺一不可,二伯娘怎麽能這麽說香菊姐,傳出去可不好聽,連綠兒隻她一半大,都能生的一手好火了。”
張氏臉上一僵:“我說侄女兒……”
甄知夏扭頭拉了李氏和甄知春出去:“娘,你那繡件得趕緊了,奶都催了幾迴了。”
張氏氣的摔了木盆,在廚房把些個灶具弄得叮當響,馬氏又去廚房罵了兩迴,張氏才老老實實開始收拾早飯。
李氏院兒裏,李氏埋頭開始做新的繡活,還不時停下來指點兩下坐她身畔的大閨女,甄知春的繡活最近也是越做越精巧,進步神速。
甄知夏坐在木窗欞下,聞著院裏青草的淡淡香氣,開始翻看從東哥兒那裏借來的曆史雜談。
要說東哥兒是個書呆子,家裏麵連本閑話本子都沒有,最最雜的就是這曆史雜談了。甄知夏跳著翻閱,權當自己在看說書。
甄知春抬頭看她,忍不住撲哧一笑:“我說你天天看書,打算去考個女狀元呢。剛才那話說完,我都沒敢看二伯娘的臉色。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自己是已經占了幾樣了?人說看書識禮,你咋的越學越刁鑽,難道你讀的書和別人不一樣不成?”
李氏也忍俊不禁:“東哥兒那些書都是好的,可別怪錯好人了,是這丫頭自己越學越刁。不過三丫頭說的也對,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缺一不可,三丫頭若是明白了,就趕緊過來學學怎麽穿針引線。”
甄知夏埋下頭“哎呀”叫一聲:“娘啊,饒了我吧,姐姐是看書頭疼,我是拿針線就頭疼,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娘您自己知書達理樣樣全能,女兒卻未必,娘得要因材施教才行。”
李氏被她兩句哄得笑不停,甄知春笑罵一句:“你哄娘高興,幹嘛拖上我,當我和你一樣沒臉沒皮的。”
三人說說笑笑,時間過得飛快,又怕等會兒馬氏無辜找茬,就提前了會功夫去了堂屋。
三人一進門,居然看到大伯娘孫氏端著大桶子黍米粥迎麵過來,她們不由麵麵相覷,看來她們不願意幫忙,還是有人耐不住張氏的磨。
這張氏啊,也是個能人。
早上一頓飯,馬氏又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狠狠罵了張氏一頓,怪她油放多了,怪她菜燒糊了,罵她做迴飯,廚房像是遭了賊一般。最後張氏開始擦眼角,也不知是真哭假哭,嘴裏隻說著,要迴家住幾日省的再惹娘生氣。
馬氏氣的狠狠又罵了幾句,終於閉上了嘴。
看來張氏的娘家彪悍之事,不單單隻是傳聞啊,甄知夏挑了一根野菜往嘴裏一塞,苦的差點沒吐出來。
銀錁子一事似乎就這麽揭過去了,馬氏沒再朝著三房要銀子。甄三迴了秀水鎮,張氏隻是在廚房燒了一天飯,甄香菊連累被罰掃了幾天雞籠,沒幾日家裏又恢複了原樣,大房和三房依舊忙的腳不沾地,二房閑的吹牛打屁。
裏正家的裴東南也迴了鎮上,據說又開學了,而甄惜福這次徹底沒著家,馬氏時不時念叨小兒子,看誰誰都不順眼。甄知夏兩姐妹放下碗筷就被馬氏嗬斥一通,出門撿幹柴。
夏天不像冬天個個屋裏需要燒柴供暖,但甄家人口多,幹柴燒的快,姐妹幾人日日撿一籃子,勉強足夠應對。
甄知夏手裏掐著一根細嫩的柳條,緊跟在甄知春後頭:“姐,咱們挖點蟲子迴去喂雞怎麽樣?”甄知夏惦記著院裏新報孵的幾隻小雞仔,甄家養不起大件的牲畜,隻養了八隻雞,攢著雞子換錢,這個月新孵出來十三隻雞仔,每日嘰嘰喳喳的,一睜眼就等喂食。
“行啊,待會兒咱們多挖點地龍再迴去。”
甄知夏黑黑的葡萄眼閃著興奮:“好像說把地龍從當中切開,一條能變兩條。”一想到蚯蚓扭來扭曲的模樣,她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又覺得好殘忍。
甄知春笑她:“你拿地龍玩就罷了,別再折騰那幾隻雞仔,仔細奶迴頭又罵你。”
甄知春看著妹子興奮的模樣,也忍不住笑,她伸手替妹子擦拭額頭的汗,她原本擔心妹妹,一個小姑娘都急的把頭發剪了,怕她過不去這個坎兒,但看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又似乎有些沒心沒肺。
甄知夏乖乖的站著讓甄知春擦汗,小女孩本該柔軟的小手上一層薄薄的細繭,擦在她臉上有種癢癢的熟悉感,她前世練了十七年的武術和散打,手心手指上也全是繭子,被朋友笑稱蘿莉臉金剛手。
“姐,我給你買香油擦手吧。”村裏的女人地位低的讓人心疼,嫁人後更是由著個人的好命歹命,隻做姑娘的時候還能過幾天舒心日子,甄知夏覺著李氏就是嫁錯了人,她完全值得更好的,可惜她不能攛掇著她的娘親和離,就想對這個姐姐更好更好些。
“我不要。”甄知春一口拒絕,嘴唇卻笑成一個圓弧。
“姐,你別心疼錢,以後咱會有錢的,都時候我不光給你買,也給咱娘買。”
這大山裏都是寶啊,甄知夏不覺的自己有能耐一夕暴富,但是隻要鼓勵全家衝破自己自主的小農思想,賺錢的途徑還是很多的,當不成地主總有小康,而且不還有李氏麽,無論是繡活還是廚藝乃至見識,都比村裏的婦人高明太多,若是能好好挖掘,可算得上是一枚寶物。
“如果能分家就好了。”
因著甄知夏這句輕飄飄的話,甄知春的手頓了頓,轉而拍了她額頭一下:“整天瞎想什麽呢,什麽分家不分家的,讓別人聽了不知道要說什麽。”
“姐,咱們好幾天沒喝魚湯了,今天要是青山在就好了,說不定還能再喝一點牛奶。”甄知夏眨著大眼賣萌,魚湯隻是加了鹽,就鮮美的很,透著淡淡的草腥味兒,想想就流口水。
“青山青山的沒規矩,要叫青山哥,別的不記住,就惦記人家的牛奶了。待會兒咱們去他家要牛糞,你可別亂說話。”甄知春笑著拍她。
甄家後院有三分地,隨便種上些白菜黃瓜小青椒,供著一家人下飯吃,最近許是因為肥料不夠,地裏的白菜有些懨懨的,李氏便關照找些東西來慪一慪,牛糞幹淨又不臭,拿來肥田倒是好東西。
張青山的家離甄家不到一裏路,走進了就聽見裏麵哞哞的牛叫,這幾日地裏不忙活,牛也在棚裏歇著,莊家人把牛當寶,佟家在村裏也算殷實人家了,平日也舍不得讓牛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