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一行從鄴城迴到了北海,自從和童槐學藝以來自己的內傷逐步的痊愈了,這段時間李牧一邊練功一邊來用這段比較平靜的時期來發展自己的實力,準備迎接亂世的到來。

    中平六年夏,靈帝感到到自己大限將至,自己還沒有立儲君,而自己對小兒子皇子協又是寵愛又加,所以想立皇子協為儲君,於是便把十常侍中的上軍校尉蹇碩招進宮來,商議讓皇子協即位的事,並交個蹇碩一個密詔,意思是招個路諸侯入京擁立皇子協為帝。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在靈帝身邊有一個小黃門,當年何進對其有恩,今日他一聽靈帝和蹇碩為立皇子協準備把大將軍何進便入宮內殺掉,來掃清立皇子協的最後而且最大的障礙。就在蹇碩和靈帝商議完後,蹇碩迴去準備去了,而何進也得到了靈帝與蹇碩密謀要害自己的事,於是馬上帶兵進宮去找靈帝理論,當他來到靈帝的寢宮後撤去了侍衛一幹人等。當靈帝寢宮的人都被撤去後何進一人走進了寢宮,隻見靈帝在榻上,這時的靈帝已油盡燈枯了,何進走說道:“昏君,你想害某乎?”

    當靈帝看見進來的是何進勃然大怒,說道:“何進,你沒孤的旨意擅自入宮,你想造反嗎?”

    何進這時頭也暈了,在聽靈帝這麽一說,也是大怒,上前一把抓住了靈帝的衣領將靈帝拽到自己的麵前說道:“昏君,我妹子為而生下太子,而我何進也沒有什麽地方對不起你們皇家,而今想廢我妹,害我性命,某今日就是讓你這個昏君給某個說法。”說罷一把將靈帝推到了榻上,讓何進沒想到的事就這麽一下,靈帝就一命歸天了。當何進又罵了一陣後感覺靈帝沒了動靜,上前一摸靈帝的鼻息才知道他已死,這時何進才清醒過來,看看周圍沒有什麽人,他便偷偷跑到自己妹妹何皇後的寢宮,何皇後見到自己哥哥如此的慌張問了來由,何進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何後,何後聞聽後大驚,以何進的意思一走了之,但是何後想想道:“陛下死時可有旁人在場?”何進搖了搖頭,便說道:“我當時讓手下將寢宮之中所有的人都指使走了,我見皇帝時寢宮之中隻有我們兩個人。”然後何後一言不發好像想著什麽似的。而何進在這方麵就是不如自己的妹妹,一直繼續嚷著讓自己的妹妹收拾東西和他一起逃出宮去,因為弑君的罪名太大了,大的讓何進亂了方寸。何後越聽越煩,突然大喝道:“別吵了,讓我靜一靜。”一聽到何後發火了,何進一下子就蔫了,不敢再說一句話。這時何後繼續說道:“沒有人看見最好,這樣就好辦了,你讓今日和你進宮的這些人都把嘴給閉上,最好是永遠的閉上,現在陛下已死,你正好擁立你的外甥繼位,等妹妹我掌管後宮,哥哥你獨攬朝政之時,陛下是病死還是別的什麽……還不是由我們兄妹倆人說的算嗎?”這時的何進已從弑君之罪的恐慌中緩過勁來,在聽完何後的話後頓時膽氣大增說道:“就這麽辦,我馬上迴去準備,我們還可以把陛下的死歸咎到蹇碩的身上,這樣我們就可牢牢的把兵權掌握在我們的手裏。”就這樣在何後和何進的密謀完事後,何進迴到了自己的府上並召集了文武百官說從宮裏傳來消息,中常侍上軍校尉蹇碩造反,弑君,現在靈帝已被蹇碩害死了,他準備擁立皇子辯為帝,這些文武百官雖心中都有疑慮,但是何後還在,再加上皇子辯又是靈帝的長子,自古長幼有序所以也就沒人提什麽異議了,隨後何進帶兵入宮擁立皇子辯為帝,史稱少帝。

    蹇碩在自己的大營之中聽到皇帝駕崩的消息,而且何進等人又把弑帝的罪名按在自己的頭上,雖然手上有靈帝的詔書,但是現在這東西是沒有用的,而密詔隻有到了地方諸侯手裏才算有用,這時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突圍。蹇碩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手下,最後隻召集了一千多人願隨他突圍。最後他衡量再三決定去投奔前將軍鼇鄉侯董卓。

    蹇碩和自己的手下突圍已經兩天了,他馬不停蹄的奔向涼州武威。這一天他們來到了首陽山位於渭源縣東南34公裏的蓮峰鄉享堂溝,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首陽山因商末周初孤竹國今河北廬龍縣君之二子伯夷。督齊相讓嗣君,相偕至周,後聞武王伐紂,叩馬諫阻。因武王不聽,遂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陽山,采薇而食,後餓死於首陽山而成為隴右名山。秦漢在此建縣時就名首陽縣了。首陽山西北側有石門,因兩座石岩東西對峙,間開一線,形似石門而得名。“石門夜月”為當地一景。

    因為連續的突圍,他們沒有好好的休息,當他和走進首陽山,人困馬乏所以蹇碩決定修正一下,清點了一下人數,突圍時有一千人左右隨同他一起突圍的,現在隻剩下了三十幾人了。就在他們修正時,突然躍出了一百多的黑衣人,將他們圍在了當中,一個黑衣人站在山上哈哈笑道:“蹇公,十年不見,公可安好?”

    蹇碩一看原來認識,此人就是伏擊並打傷李牧的“韓先生”,蹇碩冷笑道:“原來是你,沒想到袁家這麽想我蹇某的頭啊,來來來,就讓蹇某看看閣下武功究竟進步了多少。”

    “韓先生”哈哈笑道:“蹇公,在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當世論單打獨鬥有幾人是你蹇公的對手,我可不會蠢的去送死,我還是奉勸蹇公一句,交出密詔我會看在我們十多年的交情上給蹇公一個最好的死法。”

    “哈哈哈哈……讓蹇某交出密詔休想,也不妨告訴你,密詔現在已到前將軍董卓之手。哈哈哈哈……袁隗。何進。你們還是沒算到我會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吧。哈哈哈哈……”蹇碩得意的並有些絕望的笑道。

    這時“韓先生”的臉色一下就陰沉了下來,他們想過蹇碩會使調虎離山計,但是後將軍袁術的的建議集中兵力一舉殲滅蹇碩的注意,所以這次才讓蹇碩的計謀得逞,“韓先生”大手一揮,所有黑衣人一擁而上,與蹇碩的人廝殺在一起。

    蹇碩與六七人戰到了一起,蹇碩已經殺了最少十五六人了,但是即使是這樣,還有很多黑衣人義無反顧的撲向了蹇碩,“韓先生”站在高處,他自問不是蹇碩的對手,而腦海之中則浮現出十五年前,黑道高手軒轅龍當時縱橫一時無人可敵,自己當時則是一個無名之輩,自己和一些所謂的白道人士圍剿軒轅龍,沒想到反而被軒轅龍連殺數人,就在軒轅龍馬上要殺光所有人時,蹇碩趕到,並與軒轅龍大戰三天,最後兩人都負了傷,就在第四天頭上其它的同伴趕到,軒轅龍這才撤走,最後因為蹇碩是個宦官,所以大戰軒轅龍的這件事所有幸存下來的人都沒有提及蹇碩。外人不知道,但是身為當時的幸存者中的一人“韓先生”可是知道真相的,也知道蹇碩的可怕。自己在洛陽伏擊李牧之時就知道軒轅龍就是李牧的貼身侍衛之一,所以他才苦心設計一個四人陣法來困住軒轅龍,否則如要自己對上軒轅龍必是兇多吉少,他不是一個魯莽的人,所以他是不會辦那傻事的。今天對付蹇碩也是一樣。他是在等機會,等一個突然發難一舉擊斃蹇碩的機會。等著等著,在蹇碩連斃了二十幾人後,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他以最快的速度對蹇碩露出的一個小小的破綻發難了。

    六月是個多雨的季節,在山裏雨是更多,蹇碩倚在一塊大石之上,蹇碩明白自己的要害之處中了寒魄掌的致命一擊,自己已是時日不多了,看著就在離自己不遠處的“韓先生”,他這時也是不好受,他打了自己一掌,代價就是硬挨自己的一腳。這家夥也受了傷。“哈哈哈哈……卑鄙小人,你必不得好死。”說道這裏蹇碩用最後的一點力氣用自己的右手往自己的頭頂拍去。

    蹇碩被誅殺,袁紹對何進言道:“願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何進大喜,欽點了五千禦林軍交予袁紹,讓其進宮誅殺閹黨。皇宮之中,張讓趙忠等人早已知道蹇碩一死何進袁紹等人必不會放過自己,所以他們商議以後覺得隻有去求何後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張讓趙忠等人來到何後處,向何後哭訴道:“始初設謀陷害大將軍者,止賽碩一人,並不幹臣等事。今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欲盡誅臣等,乞娘娘憐憫!”何後想起自己剛入宮時張讓等人與自己有恩所以說道:“汝等勿憂,我當保汝。”並宣旨招何進入宮。何進來到何後寢宮之內,何後對何進道:“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今蹇碩不仁,既已伏誅,汝何聽信人言,欲盡誅宦官耶?”何進對自己的妹妹沒有辦法隻好同意了何後的要求,出宮之後招來袁紹對其說道:“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袁紹道:“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何進不悅的說道:“吾意已決,汝勿多言。”袁紹等人無奈隻能作罷。次日,何後命何進大封百官。

    後宮之中,靈帝之母董太後召集了張讓等人商議著,董太後道:“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太重,我將如何?”張讓出主意道:“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董太後大喜。轉日,董太後臨朝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封其弟董重為驃騎將軍並讓張讓等人一齊參政理事。何後見董太後獨攬朝政,於是在自己的寢宮設宴請來董太後,酒喝到一半時,何後捧起杯向董太後敬酒說道:“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昔呂後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願垂聽焉。”董太後一聽何後的話知道是針對自己於是大怒道:“汝鴆死王美人,設心嫉妒。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敢亂言!吾敕驃騎斷汝兄首,如反掌耳。”當董太後說完,何後也怒了,便說道:“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董太後藐視的說道:“汝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張讓等人一看董太後和何後越吵越厲害,馬上勸架,安撫董太後迴宮去了。何後越想越氣,於是連夜召見自己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商議如何來對付董太後。何進從自己妹妹那出來後,立即召集三公商議。轉日早朝,何進派廷臣奏道:“董太後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宮中,合仍遷於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一麵派人送走董太後,一麵派禦林軍去圍驃騎將軍董重的府邸,索要驃騎將軍的印綬。而那董重膽小,自己的姐姐已被人整倒,怕何進對自己的家人不利,所以在後堂自刎了。張讓等人一見董太後這個靠山倒了,沒有法子隻能暫時投向何後一方。於是張讓等人一是用金銀珠寶賄賂何進之弟何苗和何進之母舞陽君,讓他們天天入宮在何後麵前為他們等人說話,就這樣張讓等人又逐漸得寵起來。

    就在董後離開洛陽沒有幾天就傳出,董後死在了路上,於是又舉柩迴京,葬於文陵。實際上滿朝文武心中都明白,董後是被何進毒鴆的,隻是沒有人敢說罷了。

    這一日袁紹來見何進說道:“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後,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閹宦,後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讚之時,不可失也。”何進則道:“且容商議。”但是袁紹的話讓何進身邊之人傳給了張讓等人,於是張讓等人有用金錢賄賂何進之弟何苗,讓其去何後那裏為自己等人說話。何苗見到何後道:“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此取亂之道也。”何後聽完覺得甚有道理,於是招何進入宮談道:“中官統領禁省,漢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何進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一聽自己的妹妹這樣說,這能唯唯的退下了。到了外邊袁紹等人已在外麵等候著,一看何進出來馬上迎上去問道:“大事若何?”何進答道:“太後不允,如之奈何?”袁紹一聽這話,真是心中把何進的家人都“問候”了一邊,但是何進這麽說他也沒有辦法。忽然間,袁紹想到一個別人看來愚蠢而他自己認為很好的辦法,便說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後不從。”而何進這個沒腦子的人聽完卻大喜過望道:“此計大妙!”便準備發檄文給各路諸侯,招他們進京。這時主簿陳琳道:“不可!俗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何進卻笑道:“此懦夫之見也!”突然間,在旁邊一人鼓掌笑道:“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眾人瞧去,原來是曹操。隻見他走上前來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一聽曹操敢當眾頂撞自己,當下大怒說道:“孟德亦懷私意耶?”曹操一聽隻好退下了,無奈的說道:“亂天下者,必何進也。”

    不表何進,再說董卓,因為當年圍剿黃巾之時,由於在對黃巾軍是屢戰屢敗,被朝廷降罪後,董卓用重金賄賂十常侍才被免罪,又因李儒出主意在奏章之上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再加上十常侍在一旁為其保舉和張之元的口才,所以靈帝封董卓為前將軍。鼇鄉侯。這一日董卓在自己議事廳中商議對韓遂的圍剿,說是圍剿準確的說是做給朝廷看的,這樣董卓既可以保住現有的兵權,又可明目張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突然衛兵來報說是朝廷的信史到,於是董卓和手下的文武官員們出來迎接上差。原來真如蹇碩所言就在蹇碩從皇宮迴到自己的大營時,就已經想到何進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為了以防萬一他讓自己最信任的一個侍衛帶上密詔提前出營走小路前往西涼,再加上袁術的愚蠢,所以在他們派出自己手下去圍堵蹇碩時,信史早已安全離開了。

    董卓看完密詔後,將其交給了自己的女婿李儒,李儒一擺手手下人便帶著信史下去休息了。當信史下去後,李儒說道:“嶽父,我們的機會來了。”

    董卓用詢問的眼光看向了李儒,李儒一票眼看見張之元微笑不語,李儒便哈哈笑道:“之元賢弟自是已有妙計,還是賢弟先說吧。”

    張之元又是微微一笑道:“主公,那何進少勇無謀,主公得了密詔這天下道義自在我方。”剛說到這裏,下人又來報說:“欽差駕到!”於是董卓等人又從新迎接欽差,當送走欽差後,這張之元大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主公飛黃騰達之日已到。”

    董卓還是很納悶,而這時李儒則是微笑不已,隻聽張之元繼續說道:“主公可先把密詔收起,切勿讓其他人知道,我們先應何進之邀進京除閹黨,但是我們必須師出有名,主公可想上表彰,這樣我們不就師出有名了嘛。”董卓聽完高興不已。於是命自己的女婿中郎將牛輔鎮守西涼防範韓遂,自己帶上李。郭。樊。張等人一起提兵入京。而董卓的上表也到了何進處,表文上寫道:“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鍾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進看完董卓的表文後,便讓其它大臣觀看,侍禦史鄭泰進諫道:“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何進不以為然道:“汝多疑,不足謀大事。”盧植繼續進諫道:“素知董卓為人,麵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何進還是不聽。鄭泰。盧植二人一見何進如此心灰意冷棄官而去。眾臣看見鄭。盧二人棄官後大部分人也是心灰意冷相繼的辭官,就這樣滿朝文武去了大半。而何進依然我心我素派人迎董卓於澠池,而董卓則按兵不動。

    張讓等人知道外兵已到,各個心驚膽顫便湊到一起共議道:“此何進之謀也;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於是張讓等人便在長樂宮嘉德門內埋伏了五十名刀斧手後,便來到了何後處哭訴道:“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何後道:“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而張讓等人道:“若到相府,骨肉齏粉矣。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諭止之。如其不從,臣等隻就娘娘前請死。”何後無奈隻好下旨宣召何進入宮。

    何進得到詔書後,主簿陳琳進諫道:“太後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何進則不以為然道:“太後詔我,有何禍事?”而袁紹擔心道:“今謀已泄,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曹操則說:“先召十常侍出,然後可入。”何進還是不以為然的笑道:“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袁紹還是擔心道:“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何進最後還是同意了,於是袁紹。曹操等人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袁術帶領一起來到長樂宮前。而黃門傳懿旨道:“太後特宣大將軍,餘人不許輒入。”於是袁紹等人被擋在了宮門之外。

    何進昂首直走一直到了嘉德殿門前,張讓。趙忠等人迎出來,並左右將其圍住,何進大吃一驚。張讓則厲聲說道:“董後何罪,妄以鴆死?國母喪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輩,我等薦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何進大慌,急忙想找出路逃跑,而此時宮門盡閉,張讓一揮手五十名刀斧手上前將何進亂刀砍死。

    張讓等人殺何進時,袁紹等人都在宮門之外等候,久不見何進出來,袁紹便喊道:“請將軍上車!”就在這時張讓把何進的頭隔在宮牆扔了出來並說道:“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赦宥。”袁紹一看大驚,但是很快就反應過來並大聲喝道:“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於是袁紹等人領兵衝入宮中,見到宦官一律格殺,無論老少。其中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人被趕到了翠花樓前被袁紹等人追上砍成了肉醬,由於袁紹等人攻入皇宮時放了火,所以使得宮內火光衝天。

    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四人劫持了何後。少帝和陳留王從後門準備逃向外地。盧植雖然隨辭官但是還沒有離開洛陽,就在宮中火起之時,盧植知道發生了大事,所以穿盔帶甲趕往皇宮,正好碰見段珪在脅迫何後,於是盧植高唿道:“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後!”段珪一看馬上棄了何後自己逃跑了。何進的部下吳匡帶兵殺入了內廷,看見何進之弟何苗提劍跑了出來,吳匡大喊道:“何苗同謀害兄,當共殺之!”眾人齊道:“願斬謀兄之賊!”何苗一見眾人如此這麽喊,便轉身想逃,但是被眾人圍上,當場被砍死。袁紹又命令殺盡十常侍的家眷和所有宦官,士兵得令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屠殺,很多沒有胡須之人都被當做了宦官殺掉了。再說曹操一麵救火,一麵找到了何後,讓其攝政主持大局。而另一麵派人去尋找少帝和陳留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之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之國並收藏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