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二月初六,徐庶同窗好友崔宏來到壽春。


    軍師將軍府


    “元直師兄,你賣的什麽關子?”崔宏被徐庶拉著直朝客廳方向走去,略有些好奇地詢問道。今日師兄弟一見麵,徐庶就道要給崔宏一個驚喜。


    崔宏疑惑非常,屢次詢問究竟是何驚喜,徐庶卻隻是笑而不答。


    “嗬嗬……”徐庶頭也不迴,隻是微笑迴道,“你稍候便知!”


    不多時,兩人已來到客廳,剛一跨入廳門,就聽到兩個迥然不同的聲音幾乎在同時響起,一顯洪亮張揚,一顯溫和內斂。


    “州平,別來無恙!”


    崔宏驀地抬頭,尋聲看去,臉上瞬間掛了欣喜非常之色,大聲說道:“孔明!士元!……你們居然都在這裏?!!!”


    諸葛亮、龐統二人施施然來到崔宏身旁,笑著點了點頭。


    這時,徐庶忽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諸葛亮、龐統、崔宏會意地相繼將自己的右手疊於徐庶手上――――這正是龐德公當年為教導弟子彼此間要珍惜同窗之情,而特意製定的鹿門學禮之一。


    “哈哈哈……”四人同時放聲長笑起來,將平日裏的禮數全部拋諸了腦後,一時間仿佛又迴到了當年同在鹿門求學的日子。


    。


    入坐後,徐庶等三人與崔宏互問起了出師後的情況,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士元,一年多沒有你消息,沒想到你還是投到了劉皇叔麾下!”崔宏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嗬~~!”龐統也想起了當年出師時與崔宏、孟建、石韜三人的戲言。笑著歎了口氣。


    當時龐統信誓旦旦表示要投靠孫權,而後好與諸葛亮“鬥”上一“鬥”,比上一比。時過境遷後,再想起當時的話語,龐統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


    “州平,你與廣元還真是耐得住性子,居然當真結廬隱居了一年多!”龐統捋了捋頷下短須,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此次若非元直特意派人相邀,恐怕你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吧?”由於劉備麾下領地日廣,需要補充大批人才。


    稟著內舉不避親的信條,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自己的另兩位師弟――――石韜和崔宏。從徐庶、諸葛亮、龐統地表現上,劉備已充分領教到鹿門學子的卓越才華。


    聽得徐庶推薦另兩位鹿門同窗,劉備當即應允,並特意親自書信兩封交於徐庶的使者,籍此表示自己的誠意。崔宏便是被徐庶、劉備的雙重邀請所打動。遂出廬來到了壽春。


    “州平,廣元為何未隨你一同前來?”諸葛亮以其特有的溫和語氣詢問道。


    徐庶、龐統同樣關心這個問題,一齊看向崔宏。


    “廣元他……已經去了許昌!”崔宏麵色稍黯,歎了口氣,緩緩迴道。


    “他也和公威一般。去投曹操了?”龐統疑惑地追問道。


    “恩!”崔宏點了點頭,悵然說道,“天子給廣元下了征辟令,招其入朝為官!”


    “看來是公威的推薦……”隻片刻間。諸葛亮便猜出了內中的原由,“州平,你也接到征辟令了吧!”


    崔宏點點頭,勉強展顏一笑:“但當時我已接到元直和劉皇叔地手書,便借故推辭了!”崔宏是個重感情之人,一想到日後可能將與昔日同窗好友分立敵對兩方,便覺心中黯然。


    “人各有誌,勉強不得!”徐庶明了崔宏的心性。安慰說道。


    “州平,恩師他老人家近來怎樣?”諸葛亮和聲轉移了話題,“前些日出使襄陽,居然未能拜見恩師,實在遺憾!”


    “恩師身體康健一如當年!”崔宏一掃陰翳,笑著說道,“天子前些日也曾下詔召恩師入朝任光祿大夫,但他老人家以‘楚龜’一說給迴絕了!”(注:莊子曾將自己比做烏龜。


    表示不貪圖榮華富貴。借以迴絕楚王征召入朝的命令)


    頓了頓,崔宏繼續說道:“恩師如今正在用心調教馬謖那小家夥!這小家夥伶俐絕頂。隻可惜有些虛浮,耐不下性子來就學!”


    “這小家夥……跟季常的性子倒是迥然不同,有意思!”龐統饒有興致地笑道。


    “州平,你對荊北之勢有何看法?”徐庶想向剛從荊北過來的崔宏身上征詢些意見。


    “若不能盡快將馬超逐出,荊北終將成為白骨遍地、千裏無人之地!”崔宏異常肯定地說道……


    。


    當日下午,徐庶引崔宏麵見劉備。詳談半個時辰,劉備大歎崔宏之才,當即拜其為州典學從事。


    ……………………………………….


    二月初八,劉琦使者南郡太守劉先趕到壽春。劉先此來,任務隻有一個――――將九江、豫章、廬陵三郡的太守印綬移交於大哥。


    印綬的移交,表明劉琦已徹底放棄了對九江等三郡的所有權。


    劉先還代劉琦轉告大哥,荊州軍已全麵撤出九江等三郡,而陸遜地兵馬也在同時接管地方治安防務。


    。


    為保證能夠迅速安定住這新得三郡的郡治局勢,大哥暫且任命了三郡的代理太守――


    陸遜暫代九江太守;


    陳震暫代廬陵太守;


    顧雍暫代豫章太守;


    與此同時,諸葛瑾被任命為廬江郡丞,接替陳震留下的位置;虞翻被任命為九江代郡丞……


    其餘郡縣屬吏,則由徐庶、諸葛亮、孫乾張懿等人協商後委派。


    去年秋後,大哥已在壽春舉行過第一次麵向庶族的“試舉”(就是科舉)選才。盡管此次“試舉”還屬於試運行,而且考慮到士族地感受,並未對外做大規模的宣傳。


    範圍也僅隻局限在壽春、廬江二郡,但施行的效果卻頗為理想。數十名空有才華、卻因出身限製而得不到施展的庶族學子被破格錄用,大大補充了大哥地人才庫。


    此次需要大量的郡縣屬吏,正好可以將庶族學子派駐出去。這些人不但有才華,而且深知民間疾苦,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對大哥的忠誠度絕對可以得到保證。


    。


    二月初十,馬超信使趕到壽春。帶來了一紙書信。


    信中,馬超先是借其父馬騰,與大哥攀上了關係。而後其巧舌如簧,將荊州的情勢從另一個角度做了一番描述。


    在馬超的描述中,荊州之亂完全是因為蔡瑁企圖獨占權柄的狼子野心而造成,劉琦、蒯越等人則是在一連竄的誤會中,將局勢搞得越來越僵,而他馬超則是一個徹頭徹尾地忠摯之士。


    一心一意為安定荊州、讓百姓免遭戰火而努力周旋著。


    馬超向大哥表示,他將會全力輔佐劉琮,維持荊州往日的安寧穩定,希望大哥能夠諒解,莫要與劉琦等人攪在一起。並想通過大哥來勸說劉琦等人消除誤會和顧慮。


    返迴襄陽,以解除荊南、荊北隔江對峙的局麵。


    信的最後,馬超特意提到他與曹操那切膚入髓的仇恨,表示希望能與大哥攜手抗擊曹操。以圖日後能夠再興複漢室。


    。


    “法正果然了得!”聽徐庶將信中誦讀完畢後,龐統忍不住笑“讚”道,“若不明情況,還當真會讓人以為馬超是周公、伊尹中人呢?能以一枝妙筆,將事實歪曲到如此程度,法正可稱世之奇才!”


    聽龐統這一說,廳中眾人皆轟然失笑。


    但細想一下,龐統說的確實不錯――――這封所謂的“馬超親筆手書”絕對是由法正代筆完成的。依馬超地頭腦根本不可能寫出這樣“精彩”地飄天文學細致入微地探查,加上當時孫乾、諸葛亮親身經曆了荊州之亂,恐怕我們這裏也很難如此輕易地看出其中破綻所在。


    “該如何迴複馬超呢?”笑過之後,孫乾提出了一個問題。


    “待荊南那裏的消息過來後。再迴複也不遲……”諸葛亮淡笑接口說道。“想必馬超也會致函予荊南。一、兩日,使者應該還是等得了的!”


    大哥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


    。


    果如諸葛亮所料,兩日後,劉琦信使攜兩封書信趕到壽春。


    其中一封是馬超給予劉琦的,信中馬超表示願奉劉琦為荊州牧,並稱將交還荊北軍政大權,請劉琦、蒯越等人過江接收。


    另一封信則是劉琦寫予大哥地,劉琦道他已識破馬超欲誘其過江的陰謀,並表示他不會上當。


    蒯越已經想出了一條應對之策――――讓馬超先將劉琮和荊州牧印綬全部送至荊南,並移交出手中軍力,而後劉琦才會過江。隻要馬超一迴絕,就證明其根本沒有誠意。


    而馬超迴絕之日,就是起兵北伐之時。


    馬超給大哥、劉琦的兩封內容截然迥異的“手書”,完全將其兩麵三刀的本性暴露了出來。


    玩火者,必**。玩陰謀詭計者,亦必死於陰謀詭計之下!


    。


    出兵之日已近在眼前,我也該返迴丹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桓侯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宇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宇之樂並收藏桓侯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