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定遼軍不會插手新建陸軍除作戰以外的其他所有事。”王懷慶微微一笑,給出了最後的條件。
“此事容袁某再考慮一會。”袁世凱拿起茶杯,微皺著眉頭說道。
王懷慶不鹹不淡的說道:“那袁大人你可要快考慮一些,眼看著天都快亮了,而我們大軍也要向天津城出發了。”
“好了,好了,慰亭,子傑這個方案還是很不錯的,畢竟他定遼軍身經百戰,作戰經驗豐富。”李鴻章做和事佬勸說道,不過他的話袁世凱聽了,怎麽覺得有些不自在呢,這不是明白著說自己不如魏季塵嗎?
第四百八十六章 宋慶的選擇
無論如何,在天亮之前,袁世凱最終還是做出了一些讓步。
即便他再如何不情願,也不好意思厚著臉皮當著李鴻章的麵,說自己的軍事才能比魏季塵高。
不好,袁世凱雖然同意反水了,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但是卻不願意進攻天津城,給出的理由是榮祿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進攻天津城就交給了定遼軍。
不管是真是假,魏季塵都同意了。
魏季塵也不指望他馬上加入作戰之中來,而是讓袁世凱殺了他小站新軍中的榮祿眼線,以及通電全國,表示加入討逆軍隊一方就行。
如此一來,即便袁世凱再想耍花樣,左右逢源,也做不成了。
至於榮祿,還是留給定遼軍親自來解決吧。
魏季塵一想到聶采頤臉上的刀傷,一想到聶采頤由活潑變得自卑,便恨得牙癢癢的,除了要花費大量的功勳值之外,還讓自己的小姨子出門不敢見人。
無論於公於私,榮祿都該由自己來解決。
袁世凱的那封電報發出去之後,也說明,短短的兩天時間,京津地區的兵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討逆軍一方已經占了絕對的優勢,榮祿的防禦體係,已經七零八落,不再有任何的作用。
榮祿華麗的成了孤家寡人一個,等待這定遼軍的審判。
或許,不能稱之為孤家寡人,因為,還有人幫他,或者是說,因為心中的信念,為這個搖搖欲墜的朝廷盡最後一份力。
天津南門外八裏台駐地,宋慶領著八千毅軍,在天亮之前,按時的趕到了這裏。
八裏台原本是由巡防營士卒和少量的甘軍士卒把守,宋慶毅軍接手之後,榮祿調離了他們。
榮祿得知了袁世凱的背叛,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憤怒,剩下的,隻是無盡的悲涼,無盡的心灰意冷。
這就是我大清的軍隊嗎?
我大清,真的已經無藥可救了嗎?
為何?為何,一個個的都棄朝廷而去,為何一個個都奔魏季塵而去。
我大清積習相仍,驟難移易,難道老天就不能夠給我大清一些時日,像是虛弱而仁痿痹一樣,輔以善藥,慢慢的改變?
隻要假以時日,我大清一定能夠重新崛起。
魏季塵,都是魏季塵,都是此人,是他打斷了我大清的求強!是他不給我大清最後一次機會!
我不甘心啊!
榮祿仰天怒吼一聲,帶著對魏季塵無盡的怨恨。
這一刻,榮祿把大清所有的一切都歸罪於魏季塵,恨不得食魏季塵的肉,喝魏季塵的血。
榮祿要做困獸之鬥,他要與魏季塵同歸於盡,即便不能同歸於盡,也要讓魏季塵不能好過。
他把自己信得過的甘軍全召迴天津城來守城,將宋慶的毅軍調遣在天津城外的八裏台,作為天津城的第一道防線。
定遼軍大軍經過了小半夜的休息,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兵分幾路,便向天津城的方向出發了。
袁世凱則識趣的領著自己新建陸軍,退迴小站,等待著城破之後,與定遼軍一道入京勤王。
大軍過處,聲勢浩大,旌旗飄展,戰馬嘶吼。
引起周圍百姓一陣震動!弄得人心惶惶,一些百姓為了避禍,更是逃往租界而去。
原本魏季塵是不準備分兵把守其他地方的,不過,榮祿已經失去了對天津絕大部分地區的控製權,騷亂的苗頭已經出現。
天津地區的一些巡防營趁著亂象,開始行那兵匪之事後,魏季塵也不得不分出五千兵馬來,四散分開,開往各地‘剿匪’,維持各地的秩序。
魏季塵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到來,而給天津的普通民眾帶來禍害,羅榮光原本是天津鎮總兵,此時,也被魏季塵給放了出來,讓他領著大沽的守軍,緊急出動,對那些趁機打砸燒搶的地痞流氓,兵匪散勇進行彈壓。
此時敢作亂者,二話不少,槍斃了事。
而定遼軍的戰時宣傳隊也開始四處出動了,他們深入各個村莊,各個鎮子,開始大力宣揚起慈禧的罪狀,以及定遼軍的戰績,開始神化魏季塵。
魏季塵則親率一萬兵馬,向天津南門出擊,馬金敘率著本部人馬和李鴻章向著天津東機器局而去。
天津機器局分為東、西兩局,以東機器局為主,裏麵存有大量的軍火和槍支彈藥,並且是規模宏大的武器製造廠,後世毀於八國聯軍侵華。
魏季塵自然不希望它毀於自己的槍炮之下,給馬金敘的命令,也是以勸降為主,這個製造局畢竟是李鴻章支持建立的,所以,帶著李鴻章前去,勸降的機會也就大了很多。
一路疾行,早在大軍出動的時候,魏季塵便知道八裏台的守軍將帥是宋慶了。
對宋慶策反失敗,魏季塵心中很是失望,他實在不願意與宋慶交手,兩人當年並肩作戰,並且還得到宋慶不好的幫助,然後,命運往往要捉弄人,為了各自的信念,卻又不得不交手。
這迴出戰,馬玉昆也來了,他帶著剛投奔魏季塵沒有多久的軍隊。
他的心情比起魏季塵來說,更要差,更要糟糕。
魏季塵原本想將他的軍隊調往其他方向,不過,馬玉昆卻希望率領軍隊和宋慶作戰。
馬玉昆知道,宋慶已經起了死心,如果讓其他定遼軍去進攻,戰鬥說不定會慘烈無比,畢竟宋慶在毅軍中的威望還是很大的,那些毅軍士卒,最終還能夠剩下多少呢?而定遼軍也會損失不少。
“此事容袁某再考慮一會。”袁世凱拿起茶杯,微皺著眉頭說道。
王懷慶不鹹不淡的說道:“那袁大人你可要快考慮一些,眼看著天都快亮了,而我們大軍也要向天津城出發了。”
“好了,好了,慰亭,子傑這個方案還是很不錯的,畢竟他定遼軍身經百戰,作戰經驗豐富。”李鴻章做和事佬勸說道,不過他的話袁世凱聽了,怎麽覺得有些不自在呢,這不是明白著說自己不如魏季塵嗎?
第四百八十六章 宋慶的選擇
無論如何,在天亮之前,袁世凱最終還是做出了一些讓步。
即便他再如何不情願,也不好意思厚著臉皮當著李鴻章的麵,說自己的軍事才能比魏季塵高。
不好,袁世凱雖然同意反水了,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但是卻不願意進攻天津城,給出的理由是榮祿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進攻天津城就交給了定遼軍。
不管是真是假,魏季塵都同意了。
魏季塵也不指望他馬上加入作戰之中來,而是讓袁世凱殺了他小站新軍中的榮祿眼線,以及通電全國,表示加入討逆軍隊一方就行。
如此一來,即便袁世凱再想耍花樣,左右逢源,也做不成了。
至於榮祿,還是留給定遼軍親自來解決吧。
魏季塵一想到聶采頤臉上的刀傷,一想到聶采頤由活潑變得自卑,便恨得牙癢癢的,除了要花費大量的功勳值之外,還讓自己的小姨子出門不敢見人。
無論於公於私,榮祿都該由自己來解決。
袁世凱的那封電報發出去之後,也說明,短短的兩天時間,京津地區的兵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討逆軍一方已經占了絕對的優勢,榮祿的防禦體係,已經七零八落,不再有任何的作用。
榮祿華麗的成了孤家寡人一個,等待這定遼軍的審判。
或許,不能稱之為孤家寡人,因為,還有人幫他,或者是說,因為心中的信念,為這個搖搖欲墜的朝廷盡最後一份力。
天津南門外八裏台駐地,宋慶領著八千毅軍,在天亮之前,按時的趕到了這裏。
八裏台原本是由巡防營士卒和少量的甘軍士卒把守,宋慶毅軍接手之後,榮祿調離了他們。
榮祿得知了袁世凱的背叛,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憤怒,剩下的,隻是無盡的悲涼,無盡的心灰意冷。
這就是我大清的軍隊嗎?
我大清,真的已經無藥可救了嗎?
為何?為何,一個個的都棄朝廷而去,為何一個個都奔魏季塵而去。
我大清積習相仍,驟難移易,難道老天就不能夠給我大清一些時日,像是虛弱而仁痿痹一樣,輔以善藥,慢慢的改變?
隻要假以時日,我大清一定能夠重新崛起。
魏季塵,都是魏季塵,都是此人,是他打斷了我大清的求強!是他不給我大清最後一次機會!
我不甘心啊!
榮祿仰天怒吼一聲,帶著對魏季塵無盡的怨恨。
這一刻,榮祿把大清所有的一切都歸罪於魏季塵,恨不得食魏季塵的肉,喝魏季塵的血。
榮祿要做困獸之鬥,他要與魏季塵同歸於盡,即便不能同歸於盡,也要讓魏季塵不能好過。
他把自己信得過的甘軍全召迴天津城來守城,將宋慶的毅軍調遣在天津城外的八裏台,作為天津城的第一道防線。
定遼軍大軍經過了小半夜的休息,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兵分幾路,便向天津城的方向出發了。
袁世凱則識趣的領著自己新建陸軍,退迴小站,等待著城破之後,與定遼軍一道入京勤王。
大軍過處,聲勢浩大,旌旗飄展,戰馬嘶吼。
引起周圍百姓一陣震動!弄得人心惶惶,一些百姓為了避禍,更是逃往租界而去。
原本魏季塵是不準備分兵把守其他地方的,不過,榮祿已經失去了對天津絕大部分地區的控製權,騷亂的苗頭已經出現。
天津地區的一些巡防營趁著亂象,開始行那兵匪之事後,魏季塵也不得不分出五千兵馬來,四散分開,開往各地‘剿匪’,維持各地的秩序。
魏季塵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到來,而給天津的普通民眾帶來禍害,羅榮光原本是天津鎮總兵,此時,也被魏季塵給放了出來,讓他領著大沽的守軍,緊急出動,對那些趁機打砸燒搶的地痞流氓,兵匪散勇進行彈壓。
此時敢作亂者,二話不少,槍斃了事。
而定遼軍的戰時宣傳隊也開始四處出動了,他們深入各個村莊,各個鎮子,開始大力宣揚起慈禧的罪狀,以及定遼軍的戰績,開始神化魏季塵。
魏季塵則親率一萬兵馬,向天津南門出擊,馬金敘率著本部人馬和李鴻章向著天津東機器局而去。
天津機器局分為東、西兩局,以東機器局為主,裏麵存有大量的軍火和槍支彈藥,並且是規模宏大的武器製造廠,後世毀於八國聯軍侵華。
魏季塵自然不希望它毀於自己的槍炮之下,給馬金敘的命令,也是以勸降為主,這個製造局畢竟是李鴻章支持建立的,所以,帶著李鴻章前去,勸降的機會也就大了很多。
一路疾行,早在大軍出動的時候,魏季塵便知道八裏台的守軍將帥是宋慶了。
對宋慶策反失敗,魏季塵心中很是失望,他實在不願意與宋慶交手,兩人當年並肩作戰,並且還得到宋慶不好的幫助,然後,命運往往要捉弄人,為了各自的信念,卻又不得不交手。
這迴出戰,馬玉昆也來了,他帶著剛投奔魏季塵沒有多久的軍隊。
他的心情比起魏季塵來說,更要差,更要糟糕。
魏季塵原本想將他的軍隊調往其他方向,不過,馬玉昆卻希望率領軍隊和宋慶作戰。
馬玉昆知道,宋慶已經起了死心,如果讓其他定遼軍去進攻,戰鬥說不定會慘烈無比,畢竟宋慶在毅軍中的威望還是很大的,那些毅軍士卒,最終還能夠剩下多少呢?而定遼軍也會損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