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義兵首領見那小子拔得了頭籌,不由一個個都是站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稟報起自己的義軍規模來,想要在魏季塵這裏謀一個好前程


    其中一些聰明的人都高報了手下義兵的人數,等到下去之後,趕緊會鄉去大肆招募


    魏季塵也是來者都收,多多益善,都在口頭上一一答應,反正他們還要通過一些考驗,並且這些義兵編入定遼軍之後,會被打亂編製,不會像原先這樣,讓他們抱成一團


    有營務處的文官在一旁記錄,不一會,便統計出總人數來,眾義兵首領上報的人數,竟然高達一萬多人


    魏季塵估摸著砍掉其中一半,還有五千多人,這人數,已經足夠定遼軍在台灣站住腳跟了


    魏季塵之所以不明目張膽的在台灣張貼榜文,發出招兵通告,而是通過收編義軍這種形勢來招募士卒


    其實也有他自己的考慮,最主要的是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收編義軍這是清廷的一貫做法,說也說不出閑話來,張榜招募士兵就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了,另外,這些義兵大多都是熱血依在的奮勇之輩


    第三百四十八章 舉國歡騰


    祝書友們長假快樂


    ——————————————————————


    京師,紫荊城


    此時已經是退朝之後


    一道人影從幾名小太監眼前一閃而過,帶起的一陣疾風


    “剛才那位不是翁大人嗎?”


    “就是啊,想不到翁大人老當益壯啊”


    幾名太監竊竊私語,無限感慨,佩服翁同龢的度


    “陛下,大捷啊,大捷啊”


    翁同龢一腳高,一腳低的從勤政殿大門外麵飛馳而進


    光緒正坐在龍椅上,仔細翻看康有為上的請求變法的奏折


    變法,變法,圖強,圖強


    光緒心中已經像著了魔一樣,他想一展心中抱負,他想給死氣沉沉的大清帶來一些改變


    這迴聽到翁同龢的喜叫聲,光緒不由抬起頭來


    翁同龢衣衫不整,鞋子都跑丟了一隻,尚未發現


    如此失態,光緒還真是少見


    光緒不由站起身子來,好奇的問道:“翁師,是南方來的電報,還是東方來的電報?”


    如今中日在台灣、東北都已經交上了火,有兩個戰場


    台灣戰場是最讓光緒擔心的


    “是台灣,魏季塵來的戰報,定遼軍昨天攻下台北,台灣已經收複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江山社稷之福,國家民族之幸啊”翁同龢納頭便拜,劈裏啪啦的就開始恭賀起光緒來


    “台灣,台灣”


    光緒嘴唇顫抖,雙腳像是生了根一樣,再也動不起來


    他激動得說不出其他話來,嘴裏翻來覆去就這兩字


    頃刻,他便淚流滿臉,卻恍若未見


    “朕,朕死之後,終於有臉見祖宗了”


    光緒一陣失神,仿佛過去了一個世紀一樣,他終於能夠說其他一句話了


    光緒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看見翁同龢還跪在地上,連忙上前扶起他來


    他現在才表露出來,手舞足蹈,狀若瘋癲,語無倫次的說道:“翁師,翁師,朕實在是太高興了”


    君臣兩人,竟然高興得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向六部、全國通報此事,朕要全天下的臣民在今天之內都知道此事,朕要普天同慶,堅定全國軍民抗倭決心”


    光緒一邊抹淚,一邊對翁同龢笑著說道


    光緒不能不激動啊,自從他決定參戰之後,每一晚,每一刻,都在提心吊膽中度過,他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了解的


    戰事一旦出現僵持,如雪花般的奏折都會擺在他的案頭,請求光緒趁著日本有意言和,趕緊停戰


    日本為了穩住中國,在政治上那是采用拉攏分化的手段,宣稱願意趁著兩國尚未生死交戰,坐下談和,並且放出風聲來,甲午之賠款能夠稍微較少一點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是日本人的緩兵之計,等到他們騰出手來,便是複侵中國之時


    奈何,就是有一些軟骨頭,不斷鼓吹中日友好,並且說出這樣,那樣似是而非的理由來


    什麽,中國與日本作戰,必敗,必蹈甲午之敗之老路


    什麽,趁著現在日本願意捂手言和,並且減免一部分賠款,見好就收


    日本人在政治上分化拉攏,在軍事則是窮追猛打


    在一支日本偏師侵入東北,魏季塵被日本軍隊包圍的那幾天內,求和論調一度塵囂直上


    大有中國再不和談,必將晚矣,必將滅矣之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大獨裁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小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小蟲並收藏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