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之人又緊緊說道:“我送你十兩黃金如何?”
華服之人皺了皺眉,擺手迴道:“對不起,我不想殺任何人,如無他事,還請離開。”
魏季塵一時弄不清楚狀況,不敢輕易開口,隻是在一邊默默觀察兩人的表情,企圖推斷出一些東西來,我身邊這人應該是墨子了,但是對麵那人又是誰呢?
墨子輕輕一笑,長身而起,行禮說道:“你既然心存仁義,不願意殺一人,卻為何要殺千百人呢?”
魏季塵隻得跟著站了起來。
華服之人麵露不虞,出聲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我聽說你為了幫助楚王攻打宋國,造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名曰雲梯,宋國何罪之有?楚國土地有餘而人口不足,為何要葬送不足的去奪取有餘的呢?寧可犧牲自己國家百姓的性命而去奪取別國土地,仁義何在?而你明知攻宋代價慘重,非但沒有勸阻,反而還設計雲梯,難道能說你是忠君之人?”
墨子一連串的詰問,讓對麵華服之人啞口無言。
魏季塵心中卻想了開來,楚攻打宋?魏季塵進入係統之前,也查看了很多古籍,他想起《呂氏春秋》裏麵有記載: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墨子書院魯往。
這麽看來,對麵華服之人就是聞名天下的巧匠公輸般,魯班了?
想不到一迴到戰國,就碰到兩位牛人,並且還在互掐,有看頭啊,魏季塵心中想道。
魯班現在應該是受到楚王的重用,拜為大夫,所以才如此風光吧。
魯班被墨子問的啞口無言,魏季塵在心中暗笑,墨子是中國邏輯學的奠基者,他的辯學自稱體係,與古希臘的邏輯學、古印度的因明學並立,魯班能夠說得過他才怪。
墨子語氣又轉得緩和,心平氣和的說道:“我知魯大夫你沒有想這麽多,不過如今你已知道其中利弊,何不引我見楚國大王,勸說他放棄進攻宋國之事。”
魯班被墨子說得臉上有愧,沉吟片刻便點頭道:“攻宋之事不是我一人能夠決定,先生既然想說服大王,我願意代為引薦。”
“如此看來,公輸先生當真是心存仁義啊。”墨子稱讚道。
魏季塵看了個目瞪口呆,三言兩語之間,原本劍拔弩張的局勢,竟然反轉性的變為融洽的氣氛。
“先生還請迴去稍等,一有消息我便會著人通知先生。”公輸般拱手說道。
墨子點了點頭,告辭離去,魏季塵緊緊跟隨其後。
行出公輸府,墨子剛才的笑容不見了,又變成了一幅憂心的樣子。
魏季塵小心翼翼的說道:“老師既然已經說服公輸大夫幫忙,為何還是愁眉苦臉的樣子?”
墨子轉過頭來,歎了一口氣道:“天下間攻伐四起,貽誤農時,破壞農事,搶-劫財富,不勞而獲,殘害無辜,掠民為奴,何時天下才能歸於平靜,做到兼相愛,交相利。”
魏季塵默然,即便是幾千年後,國與國之間的攻伐也不是不斷發生,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前也是如此。”魏季塵脫口而出道。
墨子皺起了眉頭,卻沒有訓斥魏季塵,而是轉移話題道:“楚王不是容易說服之人,我們還是迴去做些準備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 在拜師係統裏賺威望值
有事去了,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哈。
————
墨子帶著魏季塵迴到了形舍,隻見裏麵有四、五名墨家弟子,看到墨子迴來,都是起身相迎,他們當中不少人都佩戴了長劍,掩飾不了身上那股豪爽、任俠之氣。
魏季塵在心中暗讚了一聲,想不到譚嗣同與他們的氣質很相近,那怪譚嗣同能夠行千裏路,以墨子弟子要求自己。
“老師,已經說服公輸般了嗎?”一名領頭弟子躬身問道。
墨子頷首道:“公輸般心存仁義,自然容易說服了,楚王以利益為重,就不是那麽輕易說服的了,胡非子啊,去把箱子拿來。”
領頭那人應該是胡非子了,隻見他應道:“是,老師。”同時手一揮,兩人跟在他們後麵而走。
不多時,便見幾人從裏屋抬來了一口古樸的大箱子。
魏季塵心下甚是好奇,這箱子足有半人高,有三尺長,裏麵會裝的什麽呢。
在魏季塵的期盼和好奇的眼神當中,墨子不慌不忙的打來了那口大木箱。
魏季塵伸長脖子一看,隻見裏麵東西琳琅滿目,分門別類擺在一起,具是小巧精美,栩栩如生,有縮小了無數倍的樓台閣宇,宮室台榭,有舟車,飛鳶,甕等。
然而擺得最多的卻是木工用具,這是曲尺,這是圓規,這是墨鬥、刨子、鑿子?
墨子一樣樣東西拿出來,魏季塵則完全看呆了,這套東西,即便是幾千年後,中國人依然在使用,想不到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發明了。
“魏子!”墨子忽然開口說道。
魏季塵一愣,發現大夥都在看自己,不是吧,我是魏子?
“弟子在。”魏季塵恭恭敬敬的迴道。
“這是什麽?”墨子拿出手中一樣物體問魏季塵道。
“老師,這不是墨鬥嗎?”魏季塵有些好奇的問道,渾不知他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
墨子淡淡的說道:“墨鬥的墨線原本是白色的,但是染了黑色的墨粉,也就變成了黑色,如果把它放在黃色染料中,它又會變成黃色。”
“老師是想說絲線會隨著染料的顏色變化嗎?”魏季塵有些不明所以。
墨子點頭道:“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線是被人放進染料的,而如何做人,則是由人來選擇,我剛剛聽你說,‘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此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墨子慎重其事的掃視了眾弟子一眼,接著說道:“我們墨家弟子,當損己而益所為,隻要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裏長,都選擇天下之賢者來當,從而便能一同天下之義。”
“做人就如同染絲一樣。”魏季塵身體輕輕一震,是啊,社會就是個大染缸,自己會到清朝之後,是否迷失了自己,變得和那些爭權奪利的官員沒有兩樣了呢?
華服之人皺了皺眉,擺手迴道:“對不起,我不想殺任何人,如無他事,還請離開。”
魏季塵一時弄不清楚狀況,不敢輕易開口,隻是在一邊默默觀察兩人的表情,企圖推斷出一些東西來,我身邊這人應該是墨子了,但是對麵那人又是誰呢?
墨子輕輕一笑,長身而起,行禮說道:“你既然心存仁義,不願意殺一人,卻為何要殺千百人呢?”
魏季塵隻得跟著站了起來。
華服之人麵露不虞,出聲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我聽說你為了幫助楚王攻打宋國,造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名曰雲梯,宋國何罪之有?楚國土地有餘而人口不足,為何要葬送不足的去奪取有餘的呢?寧可犧牲自己國家百姓的性命而去奪取別國土地,仁義何在?而你明知攻宋代價慘重,非但沒有勸阻,反而還設計雲梯,難道能說你是忠君之人?”
墨子一連串的詰問,讓對麵華服之人啞口無言。
魏季塵心中卻想了開來,楚攻打宋?魏季塵進入係統之前,也查看了很多古籍,他想起《呂氏春秋》裏麵有記載: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墨子書院魯往。
這麽看來,對麵華服之人就是聞名天下的巧匠公輸般,魯班了?
想不到一迴到戰國,就碰到兩位牛人,並且還在互掐,有看頭啊,魏季塵心中想道。
魯班現在應該是受到楚王的重用,拜為大夫,所以才如此風光吧。
魯班被墨子問的啞口無言,魏季塵在心中暗笑,墨子是中國邏輯學的奠基者,他的辯學自稱體係,與古希臘的邏輯學、古印度的因明學並立,魯班能夠說得過他才怪。
墨子語氣又轉得緩和,心平氣和的說道:“我知魯大夫你沒有想這麽多,不過如今你已知道其中利弊,何不引我見楚國大王,勸說他放棄進攻宋國之事。”
魯班被墨子說得臉上有愧,沉吟片刻便點頭道:“攻宋之事不是我一人能夠決定,先生既然想說服大王,我願意代為引薦。”
“如此看來,公輸先生當真是心存仁義啊。”墨子稱讚道。
魏季塵看了個目瞪口呆,三言兩語之間,原本劍拔弩張的局勢,竟然反轉性的變為融洽的氣氛。
“先生還請迴去稍等,一有消息我便會著人通知先生。”公輸般拱手說道。
墨子點了點頭,告辭離去,魏季塵緊緊跟隨其後。
行出公輸府,墨子剛才的笑容不見了,又變成了一幅憂心的樣子。
魏季塵小心翼翼的說道:“老師既然已經說服公輸大夫幫忙,為何還是愁眉苦臉的樣子?”
墨子轉過頭來,歎了一口氣道:“天下間攻伐四起,貽誤農時,破壞農事,搶-劫財富,不勞而獲,殘害無辜,掠民為奴,何時天下才能歸於平靜,做到兼相愛,交相利。”
魏季塵默然,即便是幾千年後,國與國之間的攻伐也不是不斷發生,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前也是如此。”魏季塵脫口而出道。
墨子皺起了眉頭,卻沒有訓斥魏季塵,而是轉移話題道:“楚王不是容易說服之人,我們還是迴去做些準備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 在拜師係統裏賺威望值
有事去了,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哈。
————
墨子帶著魏季塵迴到了形舍,隻見裏麵有四、五名墨家弟子,看到墨子迴來,都是起身相迎,他們當中不少人都佩戴了長劍,掩飾不了身上那股豪爽、任俠之氣。
魏季塵在心中暗讚了一聲,想不到譚嗣同與他們的氣質很相近,那怪譚嗣同能夠行千裏路,以墨子弟子要求自己。
“老師,已經說服公輸般了嗎?”一名領頭弟子躬身問道。
墨子頷首道:“公輸般心存仁義,自然容易說服了,楚王以利益為重,就不是那麽輕易說服的了,胡非子啊,去把箱子拿來。”
領頭那人應該是胡非子了,隻見他應道:“是,老師。”同時手一揮,兩人跟在他們後麵而走。
不多時,便見幾人從裏屋抬來了一口古樸的大箱子。
魏季塵心下甚是好奇,這箱子足有半人高,有三尺長,裏麵會裝的什麽呢。
在魏季塵的期盼和好奇的眼神當中,墨子不慌不忙的打來了那口大木箱。
魏季塵伸長脖子一看,隻見裏麵東西琳琅滿目,分門別類擺在一起,具是小巧精美,栩栩如生,有縮小了無數倍的樓台閣宇,宮室台榭,有舟車,飛鳶,甕等。
然而擺得最多的卻是木工用具,這是曲尺,這是圓規,這是墨鬥、刨子、鑿子?
墨子一樣樣東西拿出來,魏季塵則完全看呆了,這套東西,即便是幾千年後,中國人依然在使用,想不到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發明了。
“魏子!”墨子忽然開口說道。
魏季塵一愣,發現大夥都在看自己,不是吧,我是魏子?
“弟子在。”魏季塵恭恭敬敬的迴道。
“這是什麽?”墨子拿出手中一樣物體問魏季塵道。
“老師,這不是墨鬥嗎?”魏季塵有些好奇的問道,渾不知他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
墨子淡淡的說道:“墨鬥的墨線原本是白色的,但是染了黑色的墨粉,也就變成了黑色,如果把它放在黃色染料中,它又會變成黃色。”
“老師是想說絲線會隨著染料的顏色變化嗎?”魏季塵有些不明所以。
墨子點頭道:“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線是被人放進染料的,而如何做人,則是由人來選擇,我剛剛聽你說,‘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此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墨子慎重其事的掃視了眾弟子一眼,接著說道:“我們墨家弟子,當損己而益所為,隻要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裏長,都選擇天下之賢者來當,從而便能一同天下之義。”
“做人就如同染絲一樣。”魏季塵身體輕輕一震,是啊,社會就是個大染缸,自己會到清朝之後,是否迷失了自己,變得和那些爭權奪利的官員沒有兩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