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銀行


    魏季塵底下眾人的議論聲愈發熱烈,心情也輕鬆了許多,天下熙熙,皆為名利,那自己就用名利驅使之。


    魏季塵對言敦源稍微點了點頭,言敦源便拿出來早已經規劃好了的幾個項目出來,開始向眾人介紹。


    張作霖的泰山趙占元這迴對張作霖沒有意見了,他雖然是地主老財,沒有開過公司辦過廠業,但是他善於觀察,他看到自己認識的幾位紳商都是一臉的喜意,一幅迫不及待的樣子,便知道這事估計賺錢不成問題。


    同時他心中想著,這位年紀輕輕的魏將軍在遼東名聲極響,愛惜自己的羽毛,定不會把自己名聲搞臭,既然他都這樣保證了,自己還怕什麽,趙占元開始思索起自己手頭還有多少餘錢來。


    “嶽父,這是我們遼東近期比較支持的產業,還請您過目。”張作霖恭恭敬敬的把一份資料擺在了趙占元麵前,他不置可否的戴上老花鏡拿起一看。


    隻見上麵有洋火廠,洋灰廠,造紙廠,印刷廠,蠟燭廠,製糖廠,麵粉廠,生絲廠,玻璃廠,機器磚瓦廠,榨油廠,而且還開放了礦業,今年會出開礦照4張,探礦照13張等等。


    林林總總不下幾十個項目,每個項目還有詳細的說明,以及大概所需資金的總額,便於這些商人自己心中掂量,趙占元看了個眼花繚亂。


    趙占元隻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地主家也沒有多少餘糧,他短時間內能夠湊足3萬兩銀子,這還是他信任自己女婿和魏季塵,才敢把身家性命拿出來。


    “雨亭啊,你說我該參股那個工廠比較好呢?”趙占元收起資料,頭痛的揉了揉太陽穴。


    張作霖想了想,低聲說道:“其實以小婿之見,每一個項目都很有前途,不過考慮到嶽父大人你的情況,小婿覺得製糖廠和麵粉廠應該不錯。”


    趙占元一愣,不解的說道:“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這個麵粉廠,不是需要小麥嗎?可是我們東北哪裏種得有小麥呢?”


    製糖廠用的農作物是甜菜,麵粉廠的原料是小麥,榨油廠的原料用大豆,這都是魏季塵已經規劃好了的,這些經過加工後的農產品還能夠出口。


    趙占元作為一名地主,對其他的不熟悉,但是對農業還是有所知之的。


    張作霖左右一瞧,方才壓低聲音說道:“嶽父,這你就不知道了,魏帥已經開辦農業試驗場了,從國內外選取各類麥種試驗,已經挑選出了適應我們東北土質和氣候的種子,就等著明年推廣了,嶽父參與進去,將會拔得頭籌。”


    農業為重中之重,魏季塵除了在長興島上弄個育種基地之外,還想和依克唐阿一道在海城創辦一個農業學堂,培養農業人才,農業學堂必定還會附設有農業試驗場、牧場等,以便於學生實習,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將從事農業教育工作,普及近代農業知識。


    張作霖這也不算是泄密,因為魏季塵已經開始通知各地官府,讓他們透露出風聲來,並且說服農民,不至於讓農民等到來年的時候措手不及。


    張作霖看到趙占元還有一些猶豫,不由信誓旦旦的說道:“嶽父大人就信我這一迴,要是賠了錢,我來墊付。”


    趙占元一咬牙道:“好,不過人也不可能吊死在一棵樹上,我就把3萬兩銀子分作兩份,一份入股麵粉廠,一份入股洋火廠。”


    其實3萬餘元,完全能夠自己開辦一個麵粉廠了,但是由於趙占元無經驗,不敢獨自開辦,隻有參股了。


    等到眾人都看了一遍,大致心中有數之後,魏季塵趁熱打鐵,又讓言敦源開始統計起來。


    就這樣,你出一萬兩,我出兩萬兩,甚至不少有錢的商紳一口氣拿出10萬兩以上的巨資來,自己獨資開廠,隻需要魏季塵給他買機器就行。


    等到魏季塵最後拿到匯總之後,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幫丫的簡直太有錢了,五百多人,統計過後,總投入資產竟然達到了2300萬以上,平均每人幾乎是4萬兩,看來哪個時代都不缺富人啊,尤其是現在,有些紳商是積累了幾代人的財富,這迴被魏季塵給說服了,拿出了大半家產出來投資。


    每個項目的工廠都是有數量限製的,像是麵粉廠,明年隻能開辦10個,這不是因為愁銷路的問題,而是不限製數目的話,大夥一窩蜂的都投同一個項目,便會冷落到其他一些項目,這不利於魏季塵全麵開花的布局。


    讓魏季塵稱奇的是,那二十多個刨夫、攬頭出手最為大方,很多都是10萬兩以上,而且選中的是礦業,主要是煤礦,看來這些家夥也都是聰明人啊。


    看到官府興建鞍山鐵廠,所需煤炭肯定很多,所以想上來攙和一腳。


    魏季塵這一網,幾乎是打盡了大半個奉天的紳商、地主勢力,一下子把他們團結到自己身邊,並且轉移他們的目光,吸引他們加入到工業當中,而不是緊盯著土地。


    “好,好,想不到大夥對我魏季塵如此信任,來人,上菜,開宴。”魏季塵笑容滿麵的說道,這兩千萬兩銀子將有大半合法的收入自己囊中,這就是魏季塵功勳值、威望值換取銀兩的辦法。


    等到更多的人看到他們成功賺錢之後,魏季塵的生意隻怕會越來越好,恐怕功勳值和威望值不夠用了。


    一時間,賓主盡歡,魏季塵喝了個酩酊大醉。


    次日,魏季塵還要做一件事,就會離開海城,而這件事,將關係到整個東三省的經濟發展,那就是開辦銀行,銀行的重要性就不要多說了,可以將東三省的豐富資源較為迅速地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於抵禦日、俄資本的侵略,還助於籌借資金,修築鐵路。


    原本清朝的第一家中國人辦的銀行通商銀行,要等到盛宣懷於後年在上海才能成立。


    不過,現在東三省有依克唐阿和魏季塵向朝廷湊請,而朝中有李鴻章、盛宣懷、王文韶等人湊請,兩方人馬目的一致,都為了辦銀行,一齊發力,影響了朝局,加上光緒也有此意,因此,便同意開辦兩家官商銀行,一家是通商銀行,還有一家就是東三省銀行了。


    通商銀行魏季塵插不進手,通商銀行招商股500萬兩,先收半數250萬兩,並借戶部庫銀100萬兩,這一百萬兩銀行會還給戶部,從而都變成商股。


    他媽的,魏季塵還沒有得到消息,通商銀行的商股就已經被人瓜分得一幹二淨了,盛宣懷督辦的招商局和電報局分別投資80萬兩和20萬兩,去了一半,而盛宣懷和李鴻章等人以個人名義又投資了70萬兩,北洋大臣王文韶又投資了5萬兩,剩下的也是被北洋一係的官員補滿,真正剩下屬於純粹商人的根本沒有多少了,魏季塵也不在意這點。


    好在,朝廷也同意了東三省的要求,開辦東三省銀行。


    魏季塵現在手上餘錢多得很啊,隻要一轉手,就有一千萬兩以上,要不是為了利益均沾,給東三省其他官員一些甜頭,他完全能夠自己大包大攬下來,可惜,無論哪個時代,吃獨食隻會被人唾棄的。


    依克唐阿派來與魏季塵商量此事的是盛京戶部官員陳為仁。


    盛京作為陪都,衙門屬下機構有印務處、戶、禮、兵、刑、工等司。


    盛京的戶部,當然也是管奉天財政的。


    陳為仁四十來歲,算是年輕的官員了,當然,比較對象不能是魏季塵。


    他算是比較開明有能力一類的官員了,因此依克唐阿才會派他來與魏季塵見麵。


    “魏將軍,朝廷已經同意我們東三省開辦銀行,我們盛京戶部將以庫銀100萬兩作為官股,另外和招商銀行一樣,招商股500萬兩。”陳為仁心情有些激動的說道,他原本隻是盛京戶部裏麵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卻由於略懂一些銀行之事,便被派來辦此大事,要是按照一般的升官速度,他還不知道要熬到何年何月呢。


    魏季塵皺著眉頭道:“隻招商股500萬兩嗎?有些太少了,我們合東三省的力量,怎麽能夠比盛宣懷等人的聲勢還要小呢?”


    “那將軍的意思是?”陳為仁小心翼翼的問道,他是前天來的,看到魏季塵昨晚翻雲覆雨,三言兩語之間便說服那些紳商買機器、開新廠,心中佩服的同時更是敬畏。


    “再加上兩百萬兩吧,湊足800萬兩,相信你昨晚也看到了,我東三省的富人不少,他們一聽說銀行招商股,估計會一擁而上。”魏季塵笑眯眯的說道。


    稍微一示意,一名親兵把端著的一份禮物放到桌上,魏季塵和顏悅色的說道:“聽說陳大人喜歡納蘭容若的詩詞,本人無意間得到一幅,不如送到陳大人這樣的大家之手,否則在我這裏也是浪費了。”


    陳為仁心中一喜,卻又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魏季塵比他地位高多了。


    魏季塵推到他手中道:“陳大人不用誤會,你我一見如故,這隻是小小心意而已。”


    魏季塵調查過這個陳為仁,知道此人為官不是很清廉,正好可以用來收買,以後可以通過東三省銀行把盛京戶部給挖空。


    小小心意,陳為仁暗暗吞了口唾沫,魏季塵的意思是以後還會有大的心意了。


    他不由拿起來,偷偷一瞧,裏麵除了一幅字畫外,還有十多張銀票,怕不下幾千兩。


    不著聲色的把禮物收入袖中,陳為民笑開了一眼,急急說道:“這銀行之事,其實下官也不是很懂,一切還得靠將軍操勞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俄國人的陰謀


    陳為仁收了魏季塵的賄賂之後,一切都好說了,東三省原本就沒有多少懂洋務的人才,魏季塵隻要略施手段,就能夠將東三省銀行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


    最終,兩人決定銀行招商股700萬兩,和通商銀行一樣,先招半數350萬兩,魏季塵準備通過自己的快馬航運公司投資100萬兩,以個人名義投資50萬兩,還剩下150萬兩,其中100萬兩,估計依克唐阿、長順等東三省官員有意,剩下的50萬兩可以讓給民間商人。


    東三省原有錢幣的紊亂局麵非常嚴重,不但種類混雜,匯兌阻滯,而且政府所鑄銀元成色低、發行濫,商業信用很差。


    東三省銀行成立後,將進行幣政改革,銀行業務將包括代理省庫、發行紙幣,以及匯兌、貸款、存款,發行各種債票、債券等,其實就是直接參照外國銀行的業務。


    另外一方麵可以將戶部的庫銀100萬兩,在天津造幣廠代鑄成色上等的東三省大、小銀元若幹作為準備金,並在奉省設立銅元局,負責鑄造銅元,以為主幣之鋪助品。


    同時限製並逐步取消過爐銀、過碼錢、屯貼等幣種的使用,由銀行收迴,以統一貨幣。


    這樣一來,東三省的金融混亂現象將得到很大的改善,而魏季塵也可以通過銀行,很好的操控東三省的金融市場。


    其實,魏季塵,盛宣懷等人還得感謝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正是有他們在京師上躥下跳,天天嚷著不維新變革,國家必亡,朝廷也不會同意先實施一些改革,而這些改革當然是以經濟領域最好了。


    一來不會威脅到清廷的統治,二來弄成功了,還能極大的改善清廷的財政狀況。


    可以說,康有為等人就像是馬前卒一樣,而魏季塵等地方大員則在後麵偷偷撿便宜,槍打出頭鳥,一旦康有為等人侵犯了慈禧等頑固派利益的時候,受傷的絕對是康有為等人,而不會是魏季塵等人。


    就像原曆史上一樣,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人都加入過強學會,盛宣懷、李鴻章等人也資助過強學會,但是一旦這些人看到形勢不對,眼瞧光緒和慈禧要鬧翻了,再玩下去會玩完之後,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又馬上退出強學會,當即撇清關係。


    魏季塵現在同樣的是乘著這股東風,直上九霄之上,因為慈禧和光緒還沒有鬧翻的時候,大家都可以裝糊塗,光緒所發布的上諭都是經過了慈禧的同意,既然你這個老女人都同意了,我們大家按照你的意思辦,難道還有罪嗎?


    所以維新變法弄到最後,民間公司從幾十家變為幾百家,辦報紙也從幾家變成了上百家,各地也開展了不少的新政,最後送命的隻有寥寥幾人,地方大員除非反應遲鈍丟官之外,大多照樣活得很滋潤。


    當魏季塵在蓋平等地巡查農墾局、移民實邊之事進行得如何的時候,盛京將軍依克唐阿也有了動靜,發布‘化私團為公團’,下達了化盜為良的命令,奉天各府、州都按照他的命令,開始點編、招安馬匪山賊。


    趙秉鈞等率領大小土匪接受招安,於是乘機混入各地州府的地方巡防、巡捕隊伍當中。


    他們搖身一變,由賊變成了兵,不但要負責治安,還要剿胡匪,這些巡防隊伍也被係統算到了魏季塵的軍隊當中,剿滅胡匪的時候,魏季塵自然也能夠賺到功勳值了。


    俄國,莫斯科皇宮。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臉怒容的坐在寶座之下,下方站著的幾位大臣臉色也不是十分的好。


    “維特,你說中國人不同意我們在東北修建鐵路,而原本準備談好的銀行也告吹了?”尼古拉二世冷聲說道。


    俄國人拉攏了法國人共同出資,成立了道勝銀行,然後準備由道勝銀行借款給清廷還債,再誘使清廷從從法、俄借款項中拿出幾百萬兩銀子來作為投資,合辦華俄道勝銀行,這個華俄道勝銀行當然名義上是中俄合資的,不過實際上就是由俄國人控製了。


    然後俄國就能通過這個華俄道勝銀行,有權在中國代收各種稅收,可以鑄造中國的貨幣,敷設中國境內的鐵道和電線等項工程。


    這一招不可謂不毒,從而能夠操縱和控製中國的鐵路建設,控製中國的金融資本。


    不過這一招,卻在魏季塵、盛宣懷等人的聯合之下,用中國自行辦銀行,自行集款修鐵路給暫時化解了,因此,沙皇才會如此憤怒。


    財政大臣維特不得不站出來,恨聲說道:“道勝銀行的董事烏赫托姆斯基前去遊說清政府,原本一切都很順利,事情眼看著就要成功,不想到後麵卻忽然起了變故。”


    “起了什麽變故!”尼古拉二世沒有想到十拿九穩的事情竟然會起變故。


    “清政府朝中的風向忽然起了變化,他們的官員一下子對我們俄國人起了很大的警惕之心,寧願從日清戰爭時袖手旁觀的英國人和美國人手中借款,也不願意從我國借款。”維特把得來的消息敘述了一遍。


    其他幾位大臣都是思考起這忽然的變故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原本清政府對於還遼有功的俄國很是信任,很是感激,甚至還傳來了消息,要聯合俄國,一起對付日本。


    俄國人當然不把日本放在眼中了,但是這樣卻能夠名正言順的將勢力範圍擴張到東北地區,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好事。


    維特見眾人都是急迫的看著自己,連忙說完道:“經過我們調查,原來這事之所以起了變故,都是因為中國東北官員的強烈反對,他們上書中國的皇帝,說帝國對他們的東北有窺視之心,而且說帝國一旦在東北修築鐵路,將嚴重影響他們的主權。”


    被中國人識破自己等人的打算,尼古拉二世和其他幾位大臣沒有絲毫的擔憂。


    “東北的官員,難道是那位新上任的蒙古人黑龍江將軍?”尼古拉二世淡淡問道,黑龍江與俄國接觸麵積最大,應該對俄國的警惕之心最強烈,因此,尼古拉二世才有這麽一問。


    “啟稟陛下,不是黑龍江將軍,而是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力促此事的,但是,在這起事件中,有一個人起的作用比依克唐阿還要重要,這個人就是定遼軍的統帥魏季塵。”維特不緊不慢的說道。


    依克唐阿曾經當了很長時間的黑龍江將軍,因此俄皇和其他幾位大臣都對他很熟悉。


    “魏季塵?”尼古拉二世眯上眼睛,眼中閃過一道冷光。


    壞了他們籌劃多時的打算,尼古拉二世現在可是把這個名字牢牢記在心中了。


    “是的,陛下,這個魏季塵是個強硬的反俄派,在他管轄的遼東之地,我們派往前去勘察的人員都遭到了無條件的驅逐,他還限製我們俄國人在遼東的投資。”外交大臣羅拔諾夫顯然對魏季塵很是熟悉,馬上解釋說道。


    “為什麽這件事我現在才知道!”尼古拉二世怒聲問道。


    羅拔諾夫連忙出聲解釋道:“陛下,臣也沒有想到這個魏季塵有如此大的能量,竟然能夠左右中國的朝政,他隻不過是遼東的一名守將而已,臣沒有料到他對時機的把握很是老到,由於我們在東北大肆活動,恰好惹怒了當地政府,他便聯合這些人一起上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大獨裁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小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小蟲並收藏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