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最裏麵,幾位秦軍將領亦是站著身子,看到自己等人行走過去,連忙迎了上來。
“武安君!”為首將領上前一步,高聲笑著說道。
“左庶長!”那老將也是豪爽一笑,上前握住那為首將領的雙手,兩人執手微笑示意。
“武安君,左庶長!”魏季塵自從知道自己要與白起學習,便看了大量的資料,現在聽到這兩個稱唿,便知道自己方才的猜想無誤了。
前麵這員老將就是殺神白起,而對麵那位應該是指揮秦軍攻打上黨的左庶長王齕。
史書記載,秦昭襄王派王齕攻取上黨,趙軍在長平接應上黨百姓,於是王齕向長平的趙軍發起進攻,廉頗迎戰,雙方僵持數月,廉頗固守營壘,秦軍無可奈何。
秦相範雎派人至趙國使用反間計,終於使趙王以趙括取代廉頗為前線主帥。
而秦昭襄王得知後,亦派遣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由白起擔任上將軍,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且嚴令軍中走漏消息,否則格殺勿論。
而現在這個情形莫非就是白起走馬上任的一幕?
果然,隻見白起身邊的一員將領從包袱中拿出印信來,白起接來高高舉起,振振有聲的說道:“今大王已經任命我白起為上將軍,帶領眾位伐趙,還請眾將與我一道,早日擊敗趙軍,為我秦國立不世之基業。”
“謹遵上將軍之命!”眾將都是半跪於地,大聲應和。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的一戰,雙方兵力相加,應有一百多萬,這場戰爭中,秦趙雙方誰都輸不起,這是一場決定經後誰來統一中國的戰爭,而白起便是男主角。
而我呢?是超級龍套嗎?魏季塵啞然一笑,自己這都是在想什麽啊。
雙方寒暄一陣之後,白起為人雷厲風行,剛剛到達長平,連休息都不休息,便馬上坐上主位,在大帳之內召集諸將商討起對趙作戰事宜來。
魏季塵此時才見到白起的正麵,白起濃眉大眼,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眼光仿佛能夠直透人心房一樣。
魏季塵正不知如何動作,他旁邊的那名親兵悄悄拉了拉他衣角,輕輕指了指白起背後。
魏季塵意會,與這名親兵一道直挺挺的立在白起的左右。
此時,魏季塵才有閑暇打量秦國的各位將領。
秦國由於實行的是軍功製度,以人頭論功勞,所以有眾多將領都是在戰爭中誕生,從底層一階一階爬上來的,即便是白起也是這樣從小兵走向輝煌。
這些人無一另外,身上都帶著濃重的血腥味,他們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殺人無算,在殺戮與拚殺中憑借戰功名留後世。
“趙國已經更換主將,司馬靳,你說說這個趙括是何人?”白起開門見山,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將,示意他先將收集來有關趙括的事情說一遍。
司馬靳向前跨一步,出列道:“趙括是趙國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自小便熟讀兵法,為趙人所稱頌,但是以屬下之見,趙括雖然熟讀兵法,卻沒有率領過如此大的軍隊,此次忽領大軍,肯定是心中澎湃不已,想要一舉戰而成名。加上其少年心性,易大意冒進。”
司馬靳這一番話,聽到眾將都是微微點頭。
白起不怒而威,兩撇眉頭高高向上聳起,沉聲道:“我國與趙國之戰,雙方都是傾全國之兵,隻要我們在此戰中殲滅趙國這數十萬大軍,此後趙國將無兵可用,我秦國滅趙稱霸,將指日可待,所以,此戰,本將軍要做的不是擊潰趙軍,而是消滅他們。”
白起殺氣騰騰的話,讓眾人都是熱血沸騰,魏季塵在心中默默想道:原來,白起也和有一樣,奉行的是殲滅敵有生之力量,隻是他胃口夠大。”
尉官副將王齕出列道:“趙軍有數十萬,上將軍以何計圍困?”
數十萬的大軍,不是數十萬隻螞蟻,想殺就殺得了的。
白起沉吟片刻便說道:“趙括年輕氣盛,易貪功冒進,我們便要根據他這一性格,製定出針對他的作戰方案,既然他想贏,我們便讓他贏,本將軍決定先誘敵深入,然後將趙軍分割包圍,讓其首尾不能唿應,最後截斷趙軍之糧道,使得趙括雖有精兵,卻用不起來。”
白起短短數言之間,便將自己的戰略作戰思想說了一個大概。
“上將軍言之有理,一旦趙軍糧道被截,必定軍心浮動,士卒無再戰之心。”尉官副將王齕拱了拱手,很是讚同。
對白起,他唯有甘拜下風。
“司馬靳!”
“屬下在!”
“你領精光一萬與趙軍交戰,隻許敗不許勝。”白起拿起一支令箭,開始一一點將起來。
“屬下遵命。”
…
如此,大帳之內的眾秦將不久便去了個七七八八,魏季塵發現白起並非胡亂點兵,而是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交給他們不同的任務。
“子傑,你父親把你托付與我,今天有沒有學到一些什麽?”當帳內沒有剩下幾人的時候,白起忽然轉身對魏季塵說道。
我操,我這個超級龍套終於能夠和主角對話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麵趙歌
不過,白起這個問題就問得讓魏季塵有點鬱悶了,魏季塵就像是又迴到了上學的時候,每次老師讓他站起來迴答問題。
“上將軍,屬下覺得一場戰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戰場之外,一個部分是戰場之上,戰場之外,我軍情報完善,不但摸清了敵方主將趙括的性格,也將趙王想早日結束這場戰爭的心思猜了個通透,所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戰場之外,我方已經贏了,隻要在戰場之上不出現大的失誤,勝利必將屬於我軍。”魏季塵現在大腦是一片空白,隻有胡謅亂扯起來。
白起點點頭,卻不置可否的說道:“你這種說法倒是新穎,趙括出身趙國名門世家,自小便熟讀兵書,聲名遠揚,你也出身我秦國名門,如今趙括已經成為一軍之統帥,而你在我秦國卻還是一介小兵,心中可有何想法?”
魏季塵見白起對趙括似乎是很讚賞,不由心中好奇,不都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之人嗎?
轉念一想,自己這又是犯了教條主義錯誤,趙括之所以被後來人嗤笑,那是因為他輸了這場長平之戰,如果他不輸,或者他不死於這場戰役,趙括能夠成長為一位當時名將也未可知,畢竟曆史隻給了這個年輕人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奈何曆史是殘酷的,一次機會就等於一輩子的機會。
而趙括能夠取得趙軍主將的位置,如果說他沒有才能,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白起讚賞他,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了。
魏季塵一身傲骨,輸人也要不輸陣,當即淡淡說道:“上將軍能夠從一介小兵升為將軍,屬下亦能夠如此,趙括雖然有才能,但是趙王揠苗助長,委之於重任,想必趙括現在的心情是既興奮又惶恐吧。趙國上上下下都盯著他,屬下以為即便是他有心要防守,也不可能,所以,他隻能進攻。”
“想不到子傑能有此見識,分析得很有道理。”白起站起身子來,一臉嚴肅的繼續說道:“我秦國以戰功封爵,子傑,你明日便去前軍報到,當奮勇殺敵,不要墜了你父親的威名。”
“諾!”魏季塵沒有半分猶豫。
魏季塵剛一應允,卻忽然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身處了戰場,前後左右都是身著秦軍服飾士卒。
這些士卒皆屏氣斂聲,都是靜靜伏在一土坡後方,一個個具是雙眼直直的看著下方,魏季塵左右放眼望去,人數恐怕是有幾萬之眾。
魏季塵收迴目光,稍微一愣,卻聽見下方傳來一陣陣廝殺聲。
低頭看去,秦趙兩國士卒在正下方卻交上了手。
秦軍中軍,白起抬頭看了看頭頂的黑色大纛,又低頭看了看幾乎要殺到眼前的趙軍,這才從容不迫的下令道:“大纛後撤,各軍且戰且退。”
“上將軍,如今正與趙軍糾纏,猝然下令後撤,很可能導致全軍潰敗。”副將司馬靳說道。
白起擺了擺手,並不多說,而是淡淡的重複道:“傳令,大纛後撤。”
兩軍陣前,一名正在廝殺的趙國悍卒忽然發現秦軍如潮水般退去,再一看秦軍中軍,發現別人主帥已經後退,不由驚喜的叫道:“秦軍退了,秦軍大纛向後撤退了。”
大纛,是中軍主帥的旗幟,各路大軍都留意中軍的旗號,或前進、或後退。
無數的趙國士卒一陣歡唿,處於中軍的趙括難掩一臉喜色,向副將道:“看來秦軍已經快抵擋不住了,大纛傳令,各軍加緊進攻,一舉擊潰秦軍。”
“諾!”副將依次傳令。
雄壯的號角聲中,無數趙國士卒猶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奮勇的衝向秦國潰兵。
趙括在戰車上將寶劍高高揚起空中,旋即意氣風發的大喝道:“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數以萬計的趙軍將士齊聲高喝,聲勢驚天動地。
趙軍前軍將士在趙括的指揮之下,以雷霆之勢,衝向秦軍,而稍微落後一步的中、後軍卻漸漸的跟不上了前軍的步伐。
數百步之外,馬背之上的白起,還是那樣的冷漠,死去的秦軍根本就不能激起他心中半點波瀾,數十萬人的大仗,在他眼中,似乎也隻是一場數字遊戲。
每一支軍隊,都是他手中的棋子。
趙軍越追越急,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部之間的距離也越拉越大。
一直追到秦軍營壘。
秦軍營壘堅固異常,眾秦兵退至此處之後,倏忽之間,白起勒馬轉身,高高揚起右手,淡淡的說道:“大纛傳令,各軍停止後退,堅守營壘,兩側伏兵準備截斷趙軍之後路,騎兵部隊亦做好出擊之準備。”
“殺啊。”趙軍終於趕上秦軍,兩軍在秦軍營壘陣前交上了手。
秦軍占著地利,一直處於上風,趙軍進攻勢頭為之一緩,進攻陣型為之一亂。
趙軍中軍,趙括微微皺起了眉頭,旁邊副將見此狀況,臉上上前勸說道:“將軍,秦軍營壘堅固,我軍已經深入腹地,恐有詐,宜收攏兵力後撤。”
趙括點點頭,剛下達後撤的軍令。
卻在刹那之間,南北兩側的坡地上陡的騰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呐喊聲。
“上將軍有令,全殲趙軍,就在此日。”
“上將軍有令,全殲趙軍,就在此日。”
不到片刻功夫,數以萬計的秦國士卒已經從地平線上冒了出來,從南北兩個方向向著趙軍的腰部攔路砍殺而來。
眼見秦國伏兵洶湧而至,趙國將士無不色變。
戰場局勢急轉直下,剛才還在死守營壘的秦軍也呐喊著衝了出來,反撲向趙軍。
趙括勃然色變,斷然喊道:“大纛傳令,前軍後退,接應中軍,就地防禦。”
“殺啊!”魏季塵跟著秦軍伏兵衝殺而出,此時,就算是他想後退,那也後退不了。
前後左右的秦軍士卒無不是目露精光,手持矛戟,腳踏大步,一臉狂熱的使盡全力呐喊向前,要是魏季塵此時後退,肯定會被後麵的人給撞死不可。
秦軍,虎狼之師。
“死!”魏季塵狂吼一聲,手中長矛往上一挑,擋在前麵的一名趙軍士卒霎時被挑起空中,又慘叫著翻翻滾滾地摔跌在了十幾步外,附近的趙軍士卒無不駭然,連連後退。
旁邊的兩名老秦士卒頓時對自己身邊這名小白臉刮目相看。
數十萬趙軍被白起從中軍截開,分成兩部,白起又讓騎兵進攻趙軍營壘,使得趙軍被困死與秦軍大軍之中,不得後撤。
經過一天的廝殺,局勢已趨於穩定,趙括領軍突圍不出去,隻好原地建造營壘,等待援軍的到來。
秦軍大營。
中軍大帳之內,一片喜氣洋洋。
眾人都在心喜趙軍被困,唯獨白起卻是眉頭緊鎖,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
“上將軍,趙軍被我大軍分割包圍成兩步,前後不能唿應,為何你還是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副將司馬靳滿臉不解的問道。
眾秦將聽到他的話,都悄悄看向白起,果真見他心事重重。
“武安君!”為首將領上前一步,高聲笑著說道。
“左庶長!”那老將也是豪爽一笑,上前握住那為首將領的雙手,兩人執手微笑示意。
“武安君,左庶長!”魏季塵自從知道自己要與白起學習,便看了大量的資料,現在聽到這兩個稱唿,便知道自己方才的猜想無誤了。
前麵這員老將就是殺神白起,而對麵那位應該是指揮秦軍攻打上黨的左庶長王齕。
史書記載,秦昭襄王派王齕攻取上黨,趙軍在長平接應上黨百姓,於是王齕向長平的趙軍發起進攻,廉頗迎戰,雙方僵持數月,廉頗固守營壘,秦軍無可奈何。
秦相範雎派人至趙國使用反間計,終於使趙王以趙括取代廉頗為前線主帥。
而秦昭襄王得知後,亦派遣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由白起擔任上將軍,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且嚴令軍中走漏消息,否則格殺勿論。
而現在這個情形莫非就是白起走馬上任的一幕?
果然,隻見白起身邊的一員將領從包袱中拿出印信來,白起接來高高舉起,振振有聲的說道:“今大王已經任命我白起為上將軍,帶領眾位伐趙,還請眾將與我一道,早日擊敗趙軍,為我秦國立不世之基業。”
“謹遵上將軍之命!”眾將都是半跪於地,大聲應和。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的一戰,雙方兵力相加,應有一百多萬,這場戰爭中,秦趙雙方誰都輸不起,這是一場決定經後誰來統一中國的戰爭,而白起便是男主角。
而我呢?是超級龍套嗎?魏季塵啞然一笑,自己這都是在想什麽啊。
雙方寒暄一陣之後,白起為人雷厲風行,剛剛到達長平,連休息都不休息,便馬上坐上主位,在大帳之內召集諸將商討起對趙作戰事宜來。
魏季塵此時才見到白起的正麵,白起濃眉大眼,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眼光仿佛能夠直透人心房一樣。
魏季塵正不知如何動作,他旁邊的那名親兵悄悄拉了拉他衣角,輕輕指了指白起背後。
魏季塵意會,與這名親兵一道直挺挺的立在白起的左右。
此時,魏季塵才有閑暇打量秦國的各位將領。
秦國由於實行的是軍功製度,以人頭論功勞,所以有眾多將領都是在戰爭中誕生,從底層一階一階爬上來的,即便是白起也是這樣從小兵走向輝煌。
這些人無一另外,身上都帶著濃重的血腥味,他們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殺人無算,在殺戮與拚殺中憑借戰功名留後世。
“趙國已經更換主將,司馬靳,你說說這個趙括是何人?”白起開門見山,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將,示意他先將收集來有關趙括的事情說一遍。
司馬靳向前跨一步,出列道:“趙括是趙國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自小便熟讀兵法,為趙人所稱頌,但是以屬下之見,趙括雖然熟讀兵法,卻沒有率領過如此大的軍隊,此次忽領大軍,肯定是心中澎湃不已,想要一舉戰而成名。加上其少年心性,易大意冒進。”
司馬靳這一番話,聽到眾將都是微微點頭。
白起不怒而威,兩撇眉頭高高向上聳起,沉聲道:“我國與趙國之戰,雙方都是傾全國之兵,隻要我們在此戰中殲滅趙國這數十萬大軍,此後趙國將無兵可用,我秦國滅趙稱霸,將指日可待,所以,此戰,本將軍要做的不是擊潰趙軍,而是消滅他們。”
白起殺氣騰騰的話,讓眾人都是熱血沸騰,魏季塵在心中默默想道:原來,白起也和有一樣,奉行的是殲滅敵有生之力量,隻是他胃口夠大。”
尉官副將王齕出列道:“趙軍有數十萬,上將軍以何計圍困?”
數十萬的大軍,不是數十萬隻螞蟻,想殺就殺得了的。
白起沉吟片刻便說道:“趙括年輕氣盛,易貪功冒進,我們便要根據他這一性格,製定出針對他的作戰方案,既然他想贏,我們便讓他贏,本將軍決定先誘敵深入,然後將趙軍分割包圍,讓其首尾不能唿應,最後截斷趙軍之糧道,使得趙括雖有精兵,卻用不起來。”
白起短短數言之間,便將自己的戰略作戰思想說了一個大概。
“上將軍言之有理,一旦趙軍糧道被截,必定軍心浮動,士卒無再戰之心。”尉官副將王齕拱了拱手,很是讚同。
對白起,他唯有甘拜下風。
“司馬靳!”
“屬下在!”
“你領精光一萬與趙軍交戰,隻許敗不許勝。”白起拿起一支令箭,開始一一點將起來。
“屬下遵命。”
…
如此,大帳之內的眾秦將不久便去了個七七八八,魏季塵發現白起並非胡亂點兵,而是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交給他們不同的任務。
“子傑,你父親把你托付與我,今天有沒有學到一些什麽?”當帳內沒有剩下幾人的時候,白起忽然轉身對魏季塵說道。
我操,我這個超級龍套終於能夠和主角對話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麵趙歌
不過,白起這個問題就問得讓魏季塵有點鬱悶了,魏季塵就像是又迴到了上學的時候,每次老師讓他站起來迴答問題。
“上將軍,屬下覺得一場戰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戰場之外,一個部分是戰場之上,戰場之外,我軍情報完善,不但摸清了敵方主將趙括的性格,也將趙王想早日結束這場戰爭的心思猜了個通透,所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戰場之外,我方已經贏了,隻要在戰場之上不出現大的失誤,勝利必將屬於我軍。”魏季塵現在大腦是一片空白,隻有胡謅亂扯起來。
白起點點頭,卻不置可否的說道:“你這種說法倒是新穎,趙括出身趙國名門世家,自小便熟讀兵書,聲名遠揚,你也出身我秦國名門,如今趙括已經成為一軍之統帥,而你在我秦國卻還是一介小兵,心中可有何想法?”
魏季塵見白起對趙括似乎是很讚賞,不由心中好奇,不都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之人嗎?
轉念一想,自己這又是犯了教條主義錯誤,趙括之所以被後來人嗤笑,那是因為他輸了這場長平之戰,如果他不輸,或者他不死於這場戰役,趙括能夠成長為一位當時名將也未可知,畢竟曆史隻給了這個年輕人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奈何曆史是殘酷的,一次機會就等於一輩子的機會。
而趙括能夠取得趙軍主將的位置,如果說他沒有才能,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白起讚賞他,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了。
魏季塵一身傲骨,輸人也要不輸陣,當即淡淡說道:“上將軍能夠從一介小兵升為將軍,屬下亦能夠如此,趙括雖然有才能,但是趙王揠苗助長,委之於重任,想必趙括現在的心情是既興奮又惶恐吧。趙國上上下下都盯著他,屬下以為即便是他有心要防守,也不可能,所以,他隻能進攻。”
“想不到子傑能有此見識,分析得很有道理。”白起站起身子來,一臉嚴肅的繼續說道:“我秦國以戰功封爵,子傑,你明日便去前軍報到,當奮勇殺敵,不要墜了你父親的威名。”
“諾!”魏季塵沒有半分猶豫。
魏季塵剛一應允,卻忽然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身處了戰場,前後左右都是身著秦軍服飾士卒。
這些士卒皆屏氣斂聲,都是靜靜伏在一土坡後方,一個個具是雙眼直直的看著下方,魏季塵左右放眼望去,人數恐怕是有幾萬之眾。
魏季塵收迴目光,稍微一愣,卻聽見下方傳來一陣陣廝殺聲。
低頭看去,秦趙兩國士卒在正下方卻交上了手。
秦軍中軍,白起抬頭看了看頭頂的黑色大纛,又低頭看了看幾乎要殺到眼前的趙軍,這才從容不迫的下令道:“大纛後撤,各軍且戰且退。”
“上將軍,如今正與趙軍糾纏,猝然下令後撤,很可能導致全軍潰敗。”副將司馬靳說道。
白起擺了擺手,並不多說,而是淡淡的重複道:“傳令,大纛後撤。”
兩軍陣前,一名正在廝殺的趙國悍卒忽然發現秦軍如潮水般退去,再一看秦軍中軍,發現別人主帥已經後退,不由驚喜的叫道:“秦軍退了,秦軍大纛向後撤退了。”
大纛,是中軍主帥的旗幟,各路大軍都留意中軍的旗號,或前進、或後退。
無數的趙國士卒一陣歡唿,處於中軍的趙括難掩一臉喜色,向副將道:“看來秦軍已經快抵擋不住了,大纛傳令,各軍加緊進攻,一舉擊潰秦軍。”
“諾!”副將依次傳令。
雄壯的號角聲中,無數趙國士卒猶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奮勇的衝向秦國潰兵。
趙括在戰車上將寶劍高高揚起空中,旋即意氣風發的大喝道:“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大纛向前,打垮秦軍!”
數以萬計的趙軍將士齊聲高喝,聲勢驚天動地。
趙軍前軍將士在趙括的指揮之下,以雷霆之勢,衝向秦軍,而稍微落後一步的中、後軍卻漸漸的跟不上了前軍的步伐。
數百步之外,馬背之上的白起,還是那樣的冷漠,死去的秦軍根本就不能激起他心中半點波瀾,數十萬人的大仗,在他眼中,似乎也隻是一場數字遊戲。
每一支軍隊,都是他手中的棋子。
趙軍越追越急,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部之間的距離也越拉越大。
一直追到秦軍營壘。
秦軍營壘堅固異常,眾秦兵退至此處之後,倏忽之間,白起勒馬轉身,高高揚起右手,淡淡的說道:“大纛傳令,各軍停止後退,堅守營壘,兩側伏兵準備截斷趙軍之後路,騎兵部隊亦做好出擊之準備。”
“殺啊。”趙軍終於趕上秦軍,兩軍在秦軍營壘陣前交上了手。
秦軍占著地利,一直處於上風,趙軍進攻勢頭為之一緩,進攻陣型為之一亂。
趙軍中軍,趙括微微皺起了眉頭,旁邊副將見此狀況,臉上上前勸說道:“將軍,秦軍營壘堅固,我軍已經深入腹地,恐有詐,宜收攏兵力後撤。”
趙括點點頭,剛下達後撤的軍令。
卻在刹那之間,南北兩側的坡地上陡的騰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呐喊聲。
“上將軍有令,全殲趙軍,就在此日。”
“上將軍有令,全殲趙軍,就在此日。”
不到片刻功夫,數以萬計的秦國士卒已經從地平線上冒了出來,從南北兩個方向向著趙軍的腰部攔路砍殺而來。
眼見秦國伏兵洶湧而至,趙國將士無不色變。
戰場局勢急轉直下,剛才還在死守營壘的秦軍也呐喊著衝了出來,反撲向趙軍。
趙括勃然色變,斷然喊道:“大纛傳令,前軍後退,接應中軍,就地防禦。”
“殺啊!”魏季塵跟著秦軍伏兵衝殺而出,此時,就算是他想後退,那也後退不了。
前後左右的秦軍士卒無不是目露精光,手持矛戟,腳踏大步,一臉狂熱的使盡全力呐喊向前,要是魏季塵此時後退,肯定會被後麵的人給撞死不可。
秦軍,虎狼之師。
“死!”魏季塵狂吼一聲,手中長矛往上一挑,擋在前麵的一名趙軍士卒霎時被挑起空中,又慘叫著翻翻滾滾地摔跌在了十幾步外,附近的趙軍士卒無不駭然,連連後退。
旁邊的兩名老秦士卒頓時對自己身邊這名小白臉刮目相看。
數十萬趙軍被白起從中軍截開,分成兩部,白起又讓騎兵進攻趙軍營壘,使得趙軍被困死與秦軍大軍之中,不得後撤。
經過一天的廝殺,局勢已趨於穩定,趙括領軍突圍不出去,隻好原地建造營壘,等待援軍的到來。
秦軍大營。
中軍大帳之內,一片喜氣洋洋。
眾人都在心喜趙軍被困,唯獨白起卻是眉頭緊鎖,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
“上將軍,趙軍被我大軍分割包圍成兩步,前後不能唿應,為何你還是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副將司馬靳滿臉不解的問道。
眾秦將聽到他的話,都悄悄看向白起,果真見他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