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明玉也幫著燕老三責備芸娘道:“讓你跟太子妃娘娘比,你比得上嗎?既然你自己都比不上太子妃,又怎麽能怪墩子比不上寶兒小王子?這天底下,又有誰能比得上寶兒小王子?可我敢說,我們墩子卻比天底下大半的孩子都強,你信不信?”
芸娘想了想,覺得祖母和丈夫的話說得也對。是啊,隻要孩子健健康康的,她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如今安然身邊陪伴的人都是成了親的,王靜妍就經常被打趣。但看著寶兒和墩子,她心裏的母愛也被勾了出來。要是她以後有了孩子,也要像娘娘那樣做胎教,以後會不會也生一個跟寶兒一樣聰明的孩子呢?
卻說在京城裏,楊彥送去的座鍾讓皇帝大為歎服,都不知道放哪兒更好。但凡見過的,就沒有不喜歡不稱讚的!
這會報時的座鍾也讓欽天監的人驚奇不已,說太子殿下是最偉大的天相家,又說這座鍾開創了計時新篇章,必將流芳千古。
太後見過之後很是喜歡,心裏卻暗自撇嘴。就記得皇上了,連欽天監都有,怎麽也不給她這位太後送一座?
很快,祈豐二十一年就要結束,祈豐二十二的腳步臨近了。
宮裏,除夕晚宴。
今年的除夕晚宴,康王被幽禁,太子遠在泉州,雖然隻少了兩個人,卻好似冷清了很多。
當初為了立太子,朝中可是大換血,康王安王的人撤下去很多,如今朝中大部分都是支持太子的。這些人少了主心骨,清醒自然會受些影響。
皇帝楊昊今年似乎覺得精氣神極好,舉杯道:“為我大隋的風調雨順國富民強,幹杯!”
“願大隋風調雨順國富民強千秋萬代!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舉杯同飲。
接著,皇帝又出人意料地舉杯道:“這第二杯酒,為我大隋遠在泉州的儲君、朕的太子幹杯!有子如此,朕心甚慰!”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願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百官再次舉辦同飲,然而心情卻又不同。
曆來,為出門在外的太子敬酒的皇帝,不說絕無僅有,反正是沒有人聽說過。
接著,皇帝又說起他的小皇孫,太子才幾個月大的兒子,說他如何聰明,如何可愛,令太後、皇後、安王及獨孤家的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皇後打斷皇帝的嘮叨,笑道:“原來皇上是想兒子孫子了!皇上,太子不在,不是安王承歡膝下麽?您的小皇孫不在,這裏不是還有兩個大孫子麽?楊越,楊傑,還不上來敬你們皇祖父一杯?”
六歲的楊越和四歲的楊傑都是安王的庶子,安王妃自己生不出兒子來,而安王又需要有兒子才能爭儲,所以妥協讓兩名侍妾生了兩個兒子。
楊越和楊傑因為生母出身低賤,安王妃又嚴厲,平日裏哪裏見過這樣的大場麵,要不是皇後暗示讓安王妃將兩位庶出的王子帶來,安王妃也不會帶他們來丟人現眼。可惜,這樣的話,安王妃不可能對皇後直言。因此,當著這滿朝文武,安王丟臉也是注定的。
“祝,祝願皇,皇祖父千,千秋萬代,萬壽無,無疆……”
兩個孩子戰戰兢兢地走出來,跪在皇帝麵前,渾身顫抖地端著酒杯,一句祝願的話說得斷斷續續的。
朝中文武議論紛紛,皇帝臉色也很不好看,安王更是滿臉漲紅,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
“沒出息的東西!連句話都不會說!”安王惱恨地瞪著安王妃,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責問道,“你這個當母親的,是怎麽教的?”
安王妃低著頭,委屈道:“孩子還小,妾身作為嫡母,若是管教嚴厲了,又怕人說閑話,說妾身容不下庶子……妾身隻能好吃好喝地養著他們,想著等他們請了先生就好了……”
這時,反倒是皇帝開口兩個孩子道:“越兒,傑兒,別怕,起來,道皇祖父這裏來。”
華恩總管親自上前,將楊越和楊傑扶起來,帶著他們來到禦前。
皇帝慈愛地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將禦案上的點心取了兩塊放在兩個孩子手心裏,說:“別怕,你們都是好孩子,以後好好聽先生的話。”
兩個孩子雖然還是很緊張,卻不那麽害怕了。他們抬頭看了看這位陌生的皇祖父,小聲道:“多謝皇祖父……”
將兩個孩子送迴去以後,皇帝感歎了一句:“到底是嫡庶有別,孩子的母親,母親的要養,對一個孩子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言下之意,這庶子就是庶子,到底是比不得嫡子啊!雖然安王有兩個兒子,年紀還都不小了,卻比不上太子剛剛出生的兒子,那不但是嫡子,而且還有一個大隋第一才女的母親。
皇後和安王聽到這裏,心裏恨得不行。不是你們楊家不讓出身八大世家的嫡妻生兒子的嗎?現在又說什麽庶子不如嫡子的話?若不是你這樣示意,安王妃怎麽會生不出兒子?
皇後強忍心中怨恨,強笑道:“皇上,安王側妃李氏已經有七個月的身孕了,太醫說是個兒子。以後,就讓安王將這個孩子當成嫡子教養吧?您說呢?”
皇帝長長地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這時,有大臣提議道:“據說太子妃娘娘生下的小王子異常聰穎,也難怪皇上惦記著。眼開就要開春了,不如皇上下旨,讓太子妃娘娘帶著小王子迴京,也好讓皇上、皇後娘娘、太後娘娘都見見。”
提這建議的人,原本就是朝中的中立派,你要說他是為太子邀寵說得過去,你說他是居心叵測也有可能。就連皇帝一時間都摸不準此人到底是安的什麽心。
但這明顯有討好皇上嫌疑的提議還是讓不少大臣出言附和。甚至有大臣道:“太子殿下出海做準備,也是辛苦。但不能承歡於皇上膝下,也是遺憾,讓太子妃和小王子迴京,倒也可以代替太子殿下盡盡孝心。”
蜀王一聽,立即聽出這話的惡毒。這是隱射太子和太子妃不孝啊!他立即出言反駁道:“小王子才幾個月,如何經得起舟車勞頓?還是等孩子大一些再讓太子妃娘娘帶迴京為好。”
皇帝想了想,也跟著點頭道:“蜀王說得不錯,孩子還小,還是大一點再迴來吧!”
皇帝既然開了口,就算還有人想趁機挑撥什麽,也不敢輕易冒頭。
這天晚上,安王一夜未眠。
蔣少立道:“殿下,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不但太子地位穩固,隻怕連太子那剛剛出生的奶娃娃地位都穩固了。要是太子死了,皇上堅持要立皇太孫,您又怎麽辦?”
安王憤怒地拍在桌案上,惱恨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孤王保證肯定能殺了老三,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孤王是迴不了頭了,該怎麽做,能怎麽做,你就去做吧!”
*
正月底,太子讓人送的翡翠和一些易儲存的南方水果終於到了京城。皇帝看到那個黃翡的壽星擺件,很是歡喜的擺在禦案上,時不時地還要動手摸一摸,把玩一下。
兒子信中說玉能養人,又特意給他雕了一塊飛龍在天的配件,讓他貼身戴著。楊昊很是欣慰,兒子雖然隔得遠,但隔三差五地就讓人送東西迴來,並將泉州那邊的情況通報給他。這樣的兒子,如何不讓人喜歡?
楊彥在信上說,年後,五弟楊俊將帶領一支船隊試航,前往南洋。皇帝算著日子,現在已經正月底了,小五應該已經到了南洋了吧?
而最讓皇帝歡喜的是,他的小皇孫,年僅五個月的楊瑾,居然以及那個會說話了。果真是聰穎絕倫前所未有啊!他早就知道,以太子的驚采絕豔,再加上太子妃的聰慧,生出來兒子肯定是最聰明的!以後必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大隋後繼有人,一定能千秋萬代的!
而此刻在泉州,一家和樂的楊彥忽然接到一封飛鴿傳信,上麵隻匆匆寫了一具:“弟不幸遭遇特大暴風雨,天意無情,請三哥勿要自責。”完全是楊俊的筆跡,落款是“小五”。
看著那隻瘦得不成樣子的鴿子,正是楊俊離開的時候,楊彥送的。楊彥雖然讓人馴養了信鴿,但數量並不多,除非緊急信件,一般不使用飛鴿傳信。當時,楊俊非要跟著去試航,楊彥勸不住,同時也理解一個少年的熱血和誌向,便答應了,然後送了三隻這樣的鴿子讓他帶著。
五弟出事了?他這運氣怎麽這樣不好?一出門就遇到特大暴風雨……
別說這個時代,就是在楊彥的前世,若在海上遇到特大暴風雨,也是九死一生的。可前世有天氣預報,能提前預知暴風雨的情況,返迴海港坐好防範,而這個時代,隻能根據經驗來猜度。
可是,大海上風雲變幻莫測,就是跑了幾十年的水手也不敢說摸到了大海的脾氣,更何況他們這支首次試航的船隊?盡管他們已經請了最有經驗的船長了,但這種意外也是無法完全杜絕的。
楊彥的心仿佛遭遇重擊,一時間沉痛非常。小五是來跟隨他的,他現在好好的,小五卻遭遇罹難,讓他如何麵對父皇和胡昭儀?
安然知道以後也很難過,卻還是勸他道:“你不是還有兩隻鴿子麽?或許……也不是就一點沒有希望的……”
楊彥不安地等待了半個月,沒有等迴另外兩隻鴿子,卻等迴來一名隨行船員,帶來一個讓人驚喜也讓人為難的消息。
這人說,在暴風雨中,他們的船絕大部分都沉默了,人也隻剩下約莫十分之一,帶隊的崔大人(崔義)為了救襄王殿下也落海了,生死不知。而很不幸的是,第二天天亮以後他們又遇上了海盜。
海盜搶了他們的船以及船上的貨物,本來要將人全都殺了的,是他們說襄王殿下是大隋以為巨商之子,如果留下他的命,能換來很多贖金,那些海盜才暫時放過了襄王殿下。如今,此人就是被放迴來要贖金的。
此人名胡興,是楊彥從泉州商團中高新聘請的專業船員之一。他今年四十五歲了,本打算應下太子殿下的高薪聘請,走完這一次就迴家養老了,想不到這最後一次出海居然出了這樣的事情。
“殿下,海上風險大,您還是不要去了。這交贖金,隨便讓個人去都行的。”胡興委婉地勸道。
淩雲和燕老三都勸楊彥不要去。
淩雲立即請命道:“殿下,我去吧!我一定將襄王殿下救迴來!”
燕老三也說:“誰去都行,反正殿下您不能去!”
王錦文也慎重地勸道:“海上風雲變幻莫測,殿下您不能冒險。”
楊彥在大廳裏踱了幾步,而後走到門外,看著遠處的天空和大海,緩緩迴過身來,沉聲道:“我去!”
小五是他兄弟,因為崇拜他而加入這支遠洋特訓隊,如今他出了事,自己這個當哥哥的如果畏懼海上風險而不去救他,以後還有什麽臉認這個兄弟?心有畏懼,又如何能問心無愧地繼位為皇?做這大隋之主?
------題外話------
後麵部分還沒修改完,時間到了,先發上來。
今天萬更,能求票不?
第230章楊彥出海,京城有變
“殿下!”
“殿下您不能去!”
“殿下,君子不立危牆!”
“殿下,您是太子,您的一身關係大隋命脈,請以國事為重!”
……
在無數的反對聲中,楊彥麵色如常,似乎一點沒將眾人的話放在心上。
“殿下?”
王錦文擔心地看著太子殿下,要是殿下有個什麽萬一,他們王氏一族落不到好,他也隻好自殺謝罪了。
“出海是有風險,但卻不想你們想象中那麽大。再說了,真要做什麽事,哪裏都有危險。就像當年我去雁門關,哪一仗不是我親自領兵下場的?戰場上刀劍無眼,難道就沒有危險?”
楊彥說到這裏的時候停了一下,給眾人一點思考的時間,這才又接著說道:“但是,人要有所追求,要想收獲,總是需要付出的。我從來不缺少冒險精神,也不缺少運氣。我不能因為海上有風險就膽怯、就後退,那樣的人不是我,也不配當這個太子!現在,我的兄弟需要我去救,我不能不去。否則,這一次的膽怯和畏縮會成為我一生的夢靨,你們心中那個值得你們尊敬效忠的太子也沒了……”
眾人皆沉默。
雖然他們還是不希望殿下親自冒險,卻也不得不承認殿下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他們想反駁,卻沒有信心能說服他。
淩雲見勸不住,立即讓人將消息傳給了太子妃。
寶兒半歲了,正歡喜地在水裏遊泳。
現在他能坐,能翻身,但是還不會爬。他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望很強,醒著的時候除了喜歡與娘親一起做遊戲,做操,遊泳,就喜歡去外麵,在花園裏看蝴蝶蜻蜓蝸牛螞蟻金魚,看豬籠草看杜鵑花看葡桃看椰子;他還喜歡看大海,看沙灘上美麗的貝殼,看小海龜和螃蟹……
但是,他還不會爬,這讓他很多時候都隻能看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幹瞪眼,摸不到抓不著,娘親往往又不幫他抓過來,讓他著急得很又無可奈何。
可是,在水裏就不一樣了。
小家夥雖然年紀小,卻能憑著水的浮力遊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盡管這也很吃力。但是這種能自由活動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如今,寶兒不需要安然幫著他做操了,他能自己在水裏運動,這些鍛煉他都能自己完成。
“寶兒,餓了沒有?喝粥了!”
安然已經打算給寶兒斷奶了。寶兒半歲多了,從四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現在,他貌似也挺喜歡的。她依稀記得,半歲到八個月斷奶是最好的。
寶兒在浴池裏哦了一聲,叫了一聲:“粥!”便歡喜地遊到浴池邊上,抱住了娘親垂到浴池裏的腿,坐到了娘親的腳上。
安然笑著一翹腳,就將寶兒翹離了水麵。
寶兒咯咯的笑著,被娘親抱起來。
安然用一張小毯子將兒子包起來,擦幹他身上的水,抱著他坐到嬰兒教椅上。這是專門給能坐的嬰兒準備的椅子,背後能靠,兩邊有扶欄擋著,前麵有一個小平台,可以給孩子放玩具。在室外的時候,椅子後方還可以拉出兩根可折疊的木棍,上麵可以放遮陽的蓋子,也可以放擋風的簾子或防蚊蟲的輕紗。
這是小椅子是用木頭做的,刷了幾層桐油,摸起來非常光滑,沒有半點毛刺,確保不會傷到孩子嬌嫩的肌膚。
安然將小碗放在寶兒教椅前麵的台子上,用一把小木勺一勺一勺地喂他。這粥是用米粉在鍋裏煮的,裏麵放了雞蛋黃和核桃粉,還有一點芝麻油。對大人來說,沒有糖也沒有鹽,可能味道很平常,但對吃奶的嬰兒來說,這已經是非常美味的了。
寶兒很乖,他雙手抱著小碗,讓娘親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自己。雖然他很想自己吃,但現在還不到時候。
安然一般都是喂他吃下一半,剩下的一半才將勺子給他,讓他自己吃。
可以想象,小手還不夠靈活的寶兒用勺子能將多少粥吃到嘴裏。
芸娘想了想,覺得祖母和丈夫的話說得也對。是啊,隻要孩子健健康康的,她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如今安然身邊陪伴的人都是成了親的,王靜妍就經常被打趣。但看著寶兒和墩子,她心裏的母愛也被勾了出來。要是她以後有了孩子,也要像娘娘那樣做胎教,以後會不會也生一個跟寶兒一樣聰明的孩子呢?
卻說在京城裏,楊彥送去的座鍾讓皇帝大為歎服,都不知道放哪兒更好。但凡見過的,就沒有不喜歡不稱讚的!
這會報時的座鍾也讓欽天監的人驚奇不已,說太子殿下是最偉大的天相家,又說這座鍾開創了計時新篇章,必將流芳千古。
太後見過之後很是喜歡,心裏卻暗自撇嘴。就記得皇上了,連欽天監都有,怎麽也不給她這位太後送一座?
很快,祈豐二十一年就要結束,祈豐二十二的腳步臨近了。
宮裏,除夕晚宴。
今年的除夕晚宴,康王被幽禁,太子遠在泉州,雖然隻少了兩個人,卻好似冷清了很多。
當初為了立太子,朝中可是大換血,康王安王的人撤下去很多,如今朝中大部分都是支持太子的。這些人少了主心骨,清醒自然會受些影響。
皇帝楊昊今年似乎覺得精氣神極好,舉杯道:“為我大隋的風調雨順國富民強,幹杯!”
“願大隋風調雨順國富民強千秋萬代!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舉杯同飲。
接著,皇帝又出人意料地舉杯道:“這第二杯酒,為我大隋遠在泉州的儲君、朕的太子幹杯!有子如此,朕心甚慰!”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願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百官再次舉辦同飲,然而心情卻又不同。
曆來,為出門在外的太子敬酒的皇帝,不說絕無僅有,反正是沒有人聽說過。
接著,皇帝又說起他的小皇孫,太子才幾個月大的兒子,說他如何聰明,如何可愛,令太後、皇後、安王及獨孤家的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皇後打斷皇帝的嘮叨,笑道:“原來皇上是想兒子孫子了!皇上,太子不在,不是安王承歡膝下麽?您的小皇孫不在,這裏不是還有兩個大孫子麽?楊越,楊傑,還不上來敬你們皇祖父一杯?”
六歲的楊越和四歲的楊傑都是安王的庶子,安王妃自己生不出兒子來,而安王又需要有兒子才能爭儲,所以妥協讓兩名侍妾生了兩個兒子。
楊越和楊傑因為生母出身低賤,安王妃又嚴厲,平日裏哪裏見過這樣的大場麵,要不是皇後暗示讓安王妃將兩位庶出的王子帶來,安王妃也不會帶他們來丟人現眼。可惜,這樣的話,安王妃不可能對皇後直言。因此,當著這滿朝文武,安王丟臉也是注定的。
“祝,祝願皇,皇祖父千,千秋萬代,萬壽無,無疆……”
兩個孩子戰戰兢兢地走出來,跪在皇帝麵前,渾身顫抖地端著酒杯,一句祝願的話說得斷斷續續的。
朝中文武議論紛紛,皇帝臉色也很不好看,安王更是滿臉漲紅,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
“沒出息的東西!連句話都不會說!”安王惱恨地瞪著安王妃,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責問道,“你這個當母親的,是怎麽教的?”
安王妃低著頭,委屈道:“孩子還小,妾身作為嫡母,若是管教嚴厲了,又怕人說閑話,說妾身容不下庶子……妾身隻能好吃好喝地養著他們,想著等他們請了先生就好了……”
這時,反倒是皇帝開口兩個孩子道:“越兒,傑兒,別怕,起來,道皇祖父這裏來。”
華恩總管親自上前,將楊越和楊傑扶起來,帶著他們來到禦前。
皇帝慈愛地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將禦案上的點心取了兩塊放在兩個孩子手心裏,說:“別怕,你們都是好孩子,以後好好聽先生的話。”
兩個孩子雖然還是很緊張,卻不那麽害怕了。他們抬頭看了看這位陌生的皇祖父,小聲道:“多謝皇祖父……”
將兩個孩子送迴去以後,皇帝感歎了一句:“到底是嫡庶有別,孩子的母親,母親的要養,對一個孩子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言下之意,這庶子就是庶子,到底是比不得嫡子啊!雖然安王有兩個兒子,年紀還都不小了,卻比不上太子剛剛出生的兒子,那不但是嫡子,而且還有一個大隋第一才女的母親。
皇後和安王聽到這裏,心裏恨得不行。不是你們楊家不讓出身八大世家的嫡妻生兒子的嗎?現在又說什麽庶子不如嫡子的話?若不是你這樣示意,安王妃怎麽會生不出兒子?
皇後強忍心中怨恨,強笑道:“皇上,安王側妃李氏已經有七個月的身孕了,太醫說是個兒子。以後,就讓安王將這個孩子當成嫡子教養吧?您說呢?”
皇帝長長地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這時,有大臣提議道:“據說太子妃娘娘生下的小王子異常聰穎,也難怪皇上惦記著。眼開就要開春了,不如皇上下旨,讓太子妃娘娘帶著小王子迴京,也好讓皇上、皇後娘娘、太後娘娘都見見。”
提這建議的人,原本就是朝中的中立派,你要說他是為太子邀寵說得過去,你說他是居心叵測也有可能。就連皇帝一時間都摸不準此人到底是安的什麽心。
但這明顯有討好皇上嫌疑的提議還是讓不少大臣出言附和。甚至有大臣道:“太子殿下出海做準備,也是辛苦。但不能承歡於皇上膝下,也是遺憾,讓太子妃和小王子迴京,倒也可以代替太子殿下盡盡孝心。”
蜀王一聽,立即聽出這話的惡毒。這是隱射太子和太子妃不孝啊!他立即出言反駁道:“小王子才幾個月,如何經得起舟車勞頓?還是等孩子大一些再讓太子妃娘娘帶迴京為好。”
皇帝想了想,也跟著點頭道:“蜀王說得不錯,孩子還小,還是大一點再迴來吧!”
皇帝既然開了口,就算還有人想趁機挑撥什麽,也不敢輕易冒頭。
這天晚上,安王一夜未眠。
蔣少立道:“殿下,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不但太子地位穩固,隻怕連太子那剛剛出生的奶娃娃地位都穩固了。要是太子死了,皇上堅持要立皇太孫,您又怎麽辦?”
安王憤怒地拍在桌案上,惱恨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孤王保證肯定能殺了老三,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孤王是迴不了頭了,該怎麽做,能怎麽做,你就去做吧!”
*
正月底,太子讓人送的翡翠和一些易儲存的南方水果終於到了京城。皇帝看到那個黃翡的壽星擺件,很是歡喜的擺在禦案上,時不時地還要動手摸一摸,把玩一下。
兒子信中說玉能養人,又特意給他雕了一塊飛龍在天的配件,讓他貼身戴著。楊昊很是欣慰,兒子雖然隔得遠,但隔三差五地就讓人送東西迴來,並將泉州那邊的情況通報給他。這樣的兒子,如何不讓人喜歡?
楊彥在信上說,年後,五弟楊俊將帶領一支船隊試航,前往南洋。皇帝算著日子,現在已經正月底了,小五應該已經到了南洋了吧?
而最讓皇帝歡喜的是,他的小皇孫,年僅五個月的楊瑾,居然以及那個會說話了。果真是聰穎絕倫前所未有啊!他早就知道,以太子的驚采絕豔,再加上太子妃的聰慧,生出來兒子肯定是最聰明的!以後必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大隋後繼有人,一定能千秋萬代的!
而此刻在泉州,一家和樂的楊彥忽然接到一封飛鴿傳信,上麵隻匆匆寫了一具:“弟不幸遭遇特大暴風雨,天意無情,請三哥勿要自責。”完全是楊俊的筆跡,落款是“小五”。
看著那隻瘦得不成樣子的鴿子,正是楊俊離開的時候,楊彥送的。楊彥雖然讓人馴養了信鴿,但數量並不多,除非緊急信件,一般不使用飛鴿傳信。當時,楊俊非要跟著去試航,楊彥勸不住,同時也理解一個少年的熱血和誌向,便答應了,然後送了三隻這樣的鴿子讓他帶著。
五弟出事了?他這運氣怎麽這樣不好?一出門就遇到特大暴風雨……
別說這個時代,就是在楊彥的前世,若在海上遇到特大暴風雨,也是九死一生的。可前世有天氣預報,能提前預知暴風雨的情況,返迴海港坐好防範,而這個時代,隻能根據經驗來猜度。
可是,大海上風雲變幻莫測,就是跑了幾十年的水手也不敢說摸到了大海的脾氣,更何況他們這支首次試航的船隊?盡管他們已經請了最有經驗的船長了,但這種意外也是無法完全杜絕的。
楊彥的心仿佛遭遇重擊,一時間沉痛非常。小五是來跟隨他的,他現在好好的,小五卻遭遇罹難,讓他如何麵對父皇和胡昭儀?
安然知道以後也很難過,卻還是勸他道:“你不是還有兩隻鴿子麽?或許……也不是就一點沒有希望的……”
楊彥不安地等待了半個月,沒有等迴另外兩隻鴿子,卻等迴來一名隨行船員,帶來一個讓人驚喜也讓人為難的消息。
這人說,在暴風雨中,他們的船絕大部分都沉默了,人也隻剩下約莫十分之一,帶隊的崔大人(崔義)為了救襄王殿下也落海了,生死不知。而很不幸的是,第二天天亮以後他們又遇上了海盜。
海盜搶了他們的船以及船上的貨物,本來要將人全都殺了的,是他們說襄王殿下是大隋以為巨商之子,如果留下他的命,能換來很多贖金,那些海盜才暫時放過了襄王殿下。如今,此人就是被放迴來要贖金的。
此人名胡興,是楊彥從泉州商團中高新聘請的專業船員之一。他今年四十五歲了,本打算應下太子殿下的高薪聘請,走完這一次就迴家養老了,想不到這最後一次出海居然出了這樣的事情。
“殿下,海上風險大,您還是不要去了。這交贖金,隨便讓個人去都行的。”胡興委婉地勸道。
淩雲和燕老三都勸楊彥不要去。
淩雲立即請命道:“殿下,我去吧!我一定將襄王殿下救迴來!”
燕老三也說:“誰去都行,反正殿下您不能去!”
王錦文也慎重地勸道:“海上風雲變幻莫測,殿下您不能冒險。”
楊彥在大廳裏踱了幾步,而後走到門外,看著遠處的天空和大海,緩緩迴過身來,沉聲道:“我去!”
小五是他兄弟,因為崇拜他而加入這支遠洋特訓隊,如今他出了事,自己這個當哥哥的如果畏懼海上風險而不去救他,以後還有什麽臉認這個兄弟?心有畏懼,又如何能問心無愧地繼位為皇?做這大隋之主?
------題外話------
後麵部分還沒修改完,時間到了,先發上來。
今天萬更,能求票不?
第230章楊彥出海,京城有變
“殿下!”
“殿下您不能去!”
“殿下,君子不立危牆!”
“殿下,您是太子,您的一身關係大隋命脈,請以國事為重!”
……
在無數的反對聲中,楊彥麵色如常,似乎一點沒將眾人的話放在心上。
“殿下?”
王錦文擔心地看著太子殿下,要是殿下有個什麽萬一,他們王氏一族落不到好,他也隻好自殺謝罪了。
“出海是有風險,但卻不想你們想象中那麽大。再說了,真要做什麽事,哪裏都有危險。就像當年我去雁門關,哪一仗不是我親自領兵下場的?戰場上刀劍無眼,難道就沒有危險?”
楊彥說到這裏的時候停了一下,給眾人一點思考的時間,這才又接著說道:“但是,人要有所追求,要想收獲,總是需要付出的。我從來不缺少冒險精神,也不缺少運氣。我不能因為海上有風險就膽怯、就後退,那樣的人不是我,也不配當這個太子!現在,我的兄弟需要我去救,我不能不去。否則,這一次的膽怯和畏縮會成為我一生的夢靨,你們心中那個值得你們尊敬效忠的太子也沒了……”
眾人皆沉默。
雖然他們還是不希望殿下親自冒險,卻也不得不承認殿下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他們想反駁,卻沒有信心能說服他。
淩雲見勸不住,立即讓人將消息傳給了太子妃。
寶兒半歲了,正歡喜地在水裏遊泳。
現在他能坐,能翻身,但是還不會爬。他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望很強,醒著的時候除了喜歡與娘親一起做遊戲,做操,遊泳,就喜歡去外麵,在花園裏看蝴蝶蜻蜓蝸牛螞蟻金魚,看豬籠草看杜鵑花看葡桃看椰子;他還喜歡看大海,看沙灘上美麗的貝殼,看小海龜和螃蟹……
但是,他還不會爬,這讓他很多時候都隻能看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幹瞪眼,摸不到抓不著,娘親往往又不幫他抓過來,讓他著急得很又無可奈何。
可是,在水裏就不一樣了。
小家夥雖然年紀小,卻能憑著水的浮力遊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盡管這也很吃力。但是這種能自由活動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如今,寶兒不需要安然幫著他做操了,他能自己在水裏運動,這些鍛煉他都能自己完成。
“寶兒,餓了沒有?喝粥了!”
安然已經打算給寶兒斷奶了。寶兒半歲多了,從四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現在,他貌似也挺喜歡的。她依稀記得,半歲到八個月斷奶是最好的。
寶兒在浴池裏哦了一聲,叫了一聲:“粥!”便歡喜地遊到浴池邊上,抱住了娘親垂到浴池裏的腿,坐到了娘親的腳上。
安然笑著一翹腳,就將寶兒翹離了水麵。
寶兒咯咯的笑著,被娘親抱起來。
安然用一張小毯子將兒子包起來,擦幹他身上的水,抱著他坐到嬰兒教椅上。這是專門給能坐的嬰兒準備的椅子,背後能靠,兩邊有扶欄擋著,前麵有一個小平台,可以給孩子放玩具。在室外的時候,椅子後方還可以拉出兩根可折疊的木棍,上麵可以放遮陽的蓋子,也可以放擋風的簾子或防蚊蟲的輕紗。
這是小椅子是用木頭做的,刷了幾層桐油,摸起來非常光滑,沒有半點毛刺,確保不會傷到孩子嬌嫩的肌膚。
安然將小碗放在寶兒教椅前麵的台子上,用一把小木勺一勺一勺地喂他。這粥是用米粉在鍋裏煮的,裏麵放了雞蛋黃和核桃粉,還有一點芝麻油。對大人來說,沒有糖也沒有鹽,可能味道很平常,但對吃奶的嬰兒來說,這已經是非常美味的了。
寶兒很乖,他雙手抱著小碗,讓娘親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自己。雖然他很想自己吃,但現在還不到時候。
安然一般都是喂他吃下一半,剩下的一半才將勺子給他,讓他自己吃。
可以想象,小手還不夠靈活的寶兒用勺子能將多少粥吃到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