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然也沉下臉來,憤怒地說道:“你放心,他們會受到懲罰的!”
周芷慧遲疑道:“可是,他們是官……所謂民不與官鬥,曆來都是官官相護,民告官,先就要挨板子、滾釘床,就算贏了官司也要流放三千裏,隻怕我爹他們未必有這個勇氣……”
安然搖頭道:“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告官,無需如此。案子的事情你不必擔心,交給淩雲就行了,他會處理好的。此案基本上已經審問清楚,有那麽多的百姓都聽到了,不容張家狡辯。而且這次海難死了這麽多人,必須要有人為這件事情負責。在證據確鑿之下,就是平日裏與張家交好的官員,也不敢徇私枉法的。”
周芷慧見安然說得這樣肯定,這才安心了些。周芷慧並不知道安然的身份,但她在安然身上看到一種正氣,她相信,安然既然這麽說了,就一定是有把握的。在想起先前淩雲審案,不過略施小計,那些壞人就自己交代了,倒像是經常做這樣的事情。
“少奶奶,難道安公子也是官?我怎麽覺得淩公子好像很會審案?”
安然笑道:“淩雲麽到是個小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在破案方麵,也算是個好手。”安然覺得,以後讓淩雲去掌管刑部應該是個極好的選擇。
周芷慧聽到這裏,又是歡喜又是惆悵。
歡喜的是,既然淩公子年紀輕輕就是個官兒,那麽此事說不定真的有辦法將罪魁禍首繩之以法;惆悵的是,淩公子不但相貌好武功好,還是個官兒,又這個年紀了,隻怕家裏已經有了妻室了。她如今壞了名聲,或許,這輩子真的隻能與師父為伴了……
------題外話------
以後的更新時間都改在中午一點半左右。
------------------------------------------------
第212章背後的故事
幸好楊彥他們船上有兩個孕婦,擔心孕婦挑食,各種食物準備得比較多,一下子增加了這麽多人,也還勉強能提供一頓飯。當然,船上是沒有什麽多餘房間可以讓他們休息的,因此隻給救上來的三名婦女和五位老人安排了房間,其餘人全都席地坐在甲板上。等傍晚的時候,估計就能到越州了。
嶽朝城給所有人都把了脈,讓人熬了幾大鍋薑湯,一人一碗。而身體太差的、受傷的,他另外開了藥,也讓這些獲救的百姓覺得心裏暖暖的。
周芷慧換了王靜妍的衣服,一直跟著安然。
中午吃飯的時候,分了兩席,男人在東麵的書房裏用飯,女人在安然房間隔壁的起居室用飯。
周芷慧因為心裏太過悲痛,雖然船上的廚子很不錯,她卻哪裏吃得下?連帶著,芸娘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母,也吃不下。王靜妍還是第一次麵臨這樣悲慘的海難,也有些接受不了,怎麽都沒有胃口。
安然本來就吃膩了清淡的飲食,見大家都沒有胃口的樣子,她就更加吃不下了。
楊彥聽了迴報,心裏很惱火,更是恨死了那個張學政。為了一己私怨,竟然害死這麽多無辜的人,就是淩遲也難消他的罪孽!嗯,如此重罪,應該將張家抄家滅族,用以補貼那些失去親人和財產的百姓。
楊彥心裏已經在琢磨著,此案一定要嚴判重判,也好讓所有官員引以為戒!事後再讓大隋之音報道一下,讓所有百姓都知道律法麵前人人平等,一來收取民心,二來也讓那些官員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飯後,淩雲便帶著人繼續調查此次海難的情況去了。那些救上來的百姓交給了孫飛羽和嶽朝城去安排。王錦文陪著楊彥下棋,但兩個人都難免都有些心事重重的。
“怎麽了?”楊彥問道。
王錦文微微蹙眉道:“我看今天孫三公子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大對,好像很是驚恐的樣子。想是他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大事吧!但到底這心性上麵就差了些……”
“哦?”楊彥抬頭,“我看著還行啊!那麽大一艘海船沉了,死了近兩百人,他受到些驚嚇我覺得很正常。這說明他此前還算幹淨,要是他對這麽多的人命無動於衷,那你才應該擔心。更何況,你現在擔心,還是早了些吧?”
王錦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笑自己實在太著相了些。自己的妹妹又不是嫁不出去,實在沒有必要太在意這個孫飛羽。不過,就算不考慮妹妹,他原本還是以為這個孫飛羽是個不錯的苗子,培養一下,也算是個可造之材。
王錦文這些年來一直幫著楊彥拉攏人手,一時間這職業習慣還有些改不過來。
楊彥卻想著今天出了這樣的大事,安然又懷著孩子,飯也吃不下,隻怕情緒也不穩定,心裏難免有些擔心。安然還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事情,一下子麵對如此多的死亡,心裏會不會害怕?他很想在這個時候陪在她身邊,可惜不行啊!
這個時候,安然作為女主人,還得安慰別人才行。
安然和王靜妍、沈怡、芸娘一起,正在與周芷慧說話,想要分散她的注意力,免得她一直沉浸在悲痛裏。
“芷慧,你在庵裏的日子怎麽過的啊?”
“早上起來先練武,然後上早課,而後吃早飯。接著跟著師傅學經文,抄寫經書……傍晚的時候有晚課,晚課過後吃了晚飯可以休息一陣,再練武一個時辰,就可以休息了……”
“你師父對你好嗎?”
“好。”
“怎麽個好法?在庵裏的時候,你想家、想親人嗎?”
“師傅教導我很認真的,她其實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教我寫字念經,教我女紅,教我功夫,教我自尊自重,永遠懷著一顆悲憫之心……雖然在庵裏的時候我也經常會想父母兄長,但如果真的迴到家裏,其實更想念師傅……”
“你師父真好,你就像有兩個母親……”
大家聽了周芷慧的迴答,看她依然情緒低落,都不知道該如何開解她才好。
這時,周芷慧忽然勉強笑道:“大家不用擔心我。我從小就跟著師傅學習佛法,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因果循環,是命中早已經注定的。我隻是想著因為我的事情,害死了這麽多人,心裏覺得很愧疚……”
安然道:“這怎麽能怪你呢?芷慧,你不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罪的是喪心病狂的張家,該愧疚該恕罪的也是他們,退婚也是周家先招惹錢家,錢家先提出來的,你有什麽錯?”
周芷慧細細一想,似乎也對。她淡淡一笑,點了點頭道:“少奶奶,您說得真好。”可是,想到自己的貼身侍女枚兒,她還是很難過。
安然知道,傷心難過的時候,越是有人安慰,反而會越發傷心。但一味的逃避也不行,悲傷也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反應,隻要發泄出來,慢慢恢複平靜就好。
就像安然,之前楊彥生怕她傷心自責,不讓她想起嫂子難產的事情。但今天的海難,卻還是讓安然想起了顧庭芳,還有她尚未見過麵的侄兒。也不知道那孩子現在身體如何了,那可是嫂子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孩子啊!之前淩雲好像說孩子身體不太好?
玉蘭一看安然神情也低落下去,立即勸道:“少奶奶,您要不要彈琴?或者吹一吹葫蘆絲?”
前段時間,安然難過的時候,楊彥有時候就讓她彈琴或者吹葫蘆絲發泄一下,心情就能好一些。
安然想了想,忽然道:“看看公子有事沒有?若無事,請他過來為我們彈奏一曲大悲咒吧!”
周芷慧驚訝道:“大悲咒也可以彈奏嗎?”
安然點頭,而後建議道:“你會不會?不如你隨著音樂念幾遍?”
周芷慧連連點頭:“好!”
楊彥很快就過來了。他將孫飛羽也帶了過來。不過,兩個男人隔著一道屏風在外麵,幾個女人在裏麵。
孫飛羽也是第一次聽說大悲咒還可以彈奏的,楊彥讓他用笛子伴奏。孫飛羽會好幾種樂器,笛子他是會的,可是他從來沒有聽過大悲咒,這要如何配音?
安然也要了一個鈴鐺掛在燈架上,以玉管敲擊來配音。
楊彥先彈了一遍,孫飛羽立即抓到了旋律,心裏有了以笛聲相和的大致感覺。而周芷慧卻早已經跟著琴音唱了一遍了。她覺得有了琴音相合,她通過唱出來的大悲咒似乎更能融入自己悲傷悲憫的心情。
等楊彥彈奏第二遍的時候,周芷慧唱著唱著,整個人的身心都沉浸進去了,而孫飛羽也基本跟上了楊彥的節奏,不僅讓笛音與琴音搭配融洽,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對生命逝去的悲痛和憐憫。
而其他人聽到這清心的大悲咒,心情也平靜下來,悲傷通過這樣的方式散發了出去。
甲板上又很多失去親人的百姓在大悲咒裏思念著自己的親人,低聲哭泣,而後重新獲得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臨近兩條船隱約聽到大悲咒的聲音,也都考了過來,靜靜聆聽。船上遇難的百姓雖然聽不到周芷慧的聲音,卻在大悲咒的音樂中放聲痛哭。
到第三遍的時候,三個人的配合就更加完美了,再加上安然,四個人的心情似乎都徹底融合在一起,使得大悲咒更具感染力,整條船上,除了音樂和吟唱,就隻剩下百姓的哭泣聲。
三遍以後,大家都停了下來。
悲傷已經發泄出來,心情也該平靜一些了,楊彥將安然帶迴臥房裏休息,她每天下午都是要睡午覺的。孫飛羽飛快地掏出隨身攜帶的墨水和鵝毛筆,取出自己畫好的五線譜,迅速將剛才的大悲咒記下來。
安然本來安排周芷慧與王靜妍暫住在一起,不想芸娘卻將周芷慧拉到了自己房裏去。芸娘和周芷慧似乎更有共同話題。或許,她們心裏都有相同的悲傷吧!
傍晚的時候,船終於到了越州的碼頭。獲救的百姓們謝過楊彥他們的救命之恩,陸續離去。周家負責本條線路客運的船長已經統計好了客人的情況,承諾半個月內會對所有客人進行一定程度的賠償。
如今大家都知道此事不怪周家,是有人故意弄壞了船,但周家仍然承諾要賠償大家,讓所有人都大唿周家為“周大善人”,所有人都祝福周芷慧這位大難不死的周家姑娘,說她定有後福。
周家的船在海上沉沒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周芷慧的外祖父和舅舅著急地趕來詢問情況,這才知道周芷慧竟然也在船上,所幸被人救了上來。
他們聽說了詳細情況,千恩萬謝地謝過楊彥安然淩雲等人,先將周芷慧接了迴去,並約好明日一起迴餘杭去。
既然到了越州,芸娘就著急迴去看祖母。淩雲安排了人連夜送她迴去,順便通知燕老三接過護衛任務。
這天晚上,淩雲就傳出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張學政就被吳州知府拿下大牢。
與此同時,淩雲已經帶著楊彥的手書和天子劍,帶著周芷慧和她舅舅以及五名罪犯返迴餘杭。
芸娘家住在鄉下,隻有三間漏雨的茅草屋,芸娘的祖母常年生活在這樣的地方,風濕病很嚴重。如今是五月,她還能下地走幾步,要是到了冬天,雙腿關節腫大,根本就不能下床。燕老三包袱裏的虎骨就是帶迴來給老人家泡酒的。
芸娘迴了老家,燕老三卻要跟著楊彥他們以盡自己護衛的職責,安然便將嶽朝城派去為老人家檢查身體,又讓玉蘭和墨蘭去照顧芸娘和她的祖母。
燕老三雖然沒有說什麽,心裏卻極為感激,決定誓死迴報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孫飛羽看到燕老三,心情有些忐忑,後來見他根本不認識自己,又是滿心疑惑。
芸娘家裏的情況安然依稀知道一些,知道她的祖母應該是祖父的續弦,但不得嫡妻所出的幾個兒子的敬重,這些年來一直受繼子欺辱。因此,安然交代芸娘,他們離開的時候一定帶著老人家一起走,讓她做好準備。燕老三原本想要推辭,但楊彥說泉州冬季溫暖,對老人家的風濕有好處,燕老三才沒有堅持。
很快,淩雲的情報係統就傳迴了芸娘家裏的情況。楊彥看過以後,和王錦文嶽朝城一起,很是感歎了一番。一個人的命運,為何能就能坎坷成這樣?
王錦文輕歎道:“以前我也曾怨恨過老天爺何其不公,為何讓我父親早早地就過世了。如今我才知道,其實老天爺對我真的很好了……”
嶽朝城也點頭道:“我也是一樣。以前總覺得自己命運悲慘,如今才知道,原來自己所經曆的那些,根本不算什麽。”
沉默了一下,嶽朝城忽然道:“既然我們都是沒有父母,由祖父祖母養大的,我決定了,以後芸娘就是我親妹子!”
王錦文立即道:“算我一個!”
嶽朝城立即起身:“咱們明天就找芸娘結拜去!走,先前找燕老三這個妹夫說一聲去!”
王錦文立即讚同道:“好,一起去!”
楊彥也跟著笑道:“我給你們做見證人!”
燕老三就在外麵,哪裏會聽不到裏麵的話?這些天來,他也是極為佩服王錦文和嶽朝城的,隻是想不到他們知道了芸娘的事情竟然會起意和芸娘結拜。
若換了一個人,好好的你要跟人家的媳婦兒結拜,人家不多心才怪,說不得就得挨一頓打。但燕老三不同,他出身江湖,自然不會因為這個而多心。他能體會王錦文和嶽朝城對自己媳婦因同病相憐而起的關心和愛護,心裏十分感激。
楊彥遲疑了半天,還是將調查結果拿給安然看了。
他知道安然看完肯定會哭的,可是以後燕老三和芸娘以及芸娘的祖母都要跟他們一起去泉州,安然作為女主人,不清楚內情要是說錯話,惹人家不高興就不好了。所以,這這件事情上,他不能瞞她。而且,芸娘和她的祖母也確實是值得他們敬重的人。
安然幾乎是邊看邊哭的,但最後她卻對著楊彥笑道:“哥哥,芸娘和她祖母的痛苦就此結束了!以後,她們都會幸福的。”
“是的,那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老人家!”楊彥點點頭,用溫熱的毛巾擦去她臉上的淚水。
安然做了幾個深唿吸,將體內的悲傷和鬱氣都釋放出去,又與楊彥商議道:“哥哥,我想要將她們的故事寫下來,發表在大隋之音上。我們可以通過歌頌老人家的堅強,以此激勵整個大隋那些處在生活底層的不幸的人。我要告訴他們,隻要堅持走下去,前方總會有陽光的!”
楊彥滿臉讚賞地看著她道:“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不過,這個時代的人思想保守,你記得要把老人家的姓氏改一下。”
安然點頭道:“這個自然。”就是後世的報紙,也多半用化名的。
據淩雲調查的情況,芸娘娘家姓丁,在越州也是一個大族,自稱是由三國孫氏改姓而來,同是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後裔。
芸娘的祖母自稱娘家姓潘,是芸娘祖父的續弦,比她祖父丁承業小了十多歲。
據說,當年芸娘的祖母潘氏是被其祖父從河裏救上來的,卻不肯說自己的事情,隻說不記得了。正好當年丁承業死了妻子尚未續弦,就娶了這位來曆神秘但容貌上好的姑娘。
而後,潘氏七個月就早產生下了芸娘的父親丁來喜。當時就有謠言說芸娘的父親不是丁家的種,不過因為丁承業的維護和喜愛,丁氏一族倒是沒有說什麽。
在鄉下,重要的是祭祀而不是血脈,因此幫人養孩子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隻要這個孩子長大了肯祭祀自家的祖宗,就是當自己的親生骨肉也沒什麽。
然而,潘氏卻因為孩子難產,傷了身子,以後再也沒有懷過孩子。
潘氏很勤快,並且知書達理,當年頗得人敬重。她有著一手極好的刺繡手藝,又識字,能繡佛經,大大地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經濟壓力。
幾年以後,潘氏存了些錢讓丁承業的三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又給嫡妻留下的女兒置辦了一份在鄉下來說極為豐厚的嫁妝將其嫁了出去。當時,村裏村外誰不稱讚潘氏這個繼母賢惠慈愛?
然而好日子在丁來喜十歲那年結束了。
丁承業在給人蓋房子時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得半死,主家也是窮苦人,賠不了幾個錢。為了給丁承業看病,潘氏幾乎將家裏能變賣的東西都變賣了。
可是,丁承業還是死了。
周芷慧遲疑道:“可是,他們是官……所謂民不與官鬥,曆來都是官官相護,民告官,先就要挨板子、滾釘床,就算贏了官司也要流放三千裏,隻怕我爹他們未必有這個勇氣……”
安然搖頭道:“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告官,無需如此。案子的事情你不必擔心,交給淩雲就行了,他會處理好的。此案基本上已經審問清楚,有那麽多的百姓都聽到了,不容張家狡辯。而且這次海難死了這麽多人,必須要有人為這件事情負責。在證據確鑿之下,就是平日裏與張家交好的官員,也不敢徇私枉法的。”
周芷慧見安然說得這樣肯定,這才安心了些。周芷慧並不知道安然的身份,但她在安然身上看到一種正氣,她相信,安然既然這麽說了,就一定是有把握的。在想起先前淩雲審案,不過略施小計,那些壞人就自己交代了,倒像是經常做這樣的事情。
“少奶奶,難道安公子也是官?我怎麽覺得淩公子好像很會審案?”
安然笑道:“淩雲麽到是個小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在破案方麵,也算是個好手。”安然覺得,以後讓淩雲去掌管刑部應該是個極好的選擇。
周芷慧聽到這裏,又是歡喜又是惆悵。
歡喜的是,既然淩公子年紀輕輕就是個官兒,那麽此事說不定真的有辦法將罪魁禍首繩之以法;惆悵的是,淩公子不但相貌好武功好,還是個官兒,又這個年紀了,隻怕家裏已經有了妻室了。她如今壞了名聲,或許,這輩子真的隻能與師父為伴了……
------題外話------
以後的更新時間都改在中午一點半左右。
------------------------------------------------
第212章背後的故事
幸好楊彥他們船上有兩個孕婦,擔心孕婦挑食,各種食物準備得比較多,一下子增加了這麽多人,也還勉強能提供一頓飯。當然,船上是沒有什麽多餘房間可以讓他們休息的,因此隻給救上來的三名婦女和五位老人安排了房間,其餘人全都席地坐在甲板上。等傍晚的時候,估計就能到越州了。
嶽朝城給所有人都把了脈,讓人熬了幾大鍋薑湯,一人一碗。而身體太差的、受傷的,他另外開了藥,也讓這些獲救的百姓覺得心裏暖暖的。
周芷慧換了王靜妍的衣服,一直跟著安然。
中午吃飯的時候,分了兩席,男人在東麵的書房裏用飯,女人在安然房間隔壁的起居室用飯。
周芷慧因為心裏太過悲痛,雖然船上的廚子很不錯,她卻哪裏吃得下?連帶著,芸娘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母,也吃不下。王靜妍還是第一次麵臨這樣悲慘的海難,也有些接受不了,怎麽都沒有胃口。
安然本來就吃膩了清淡的飲食,見大家都沒有胃口的樣子,她就更加吃不下了。
楊彥聽了迴報,心裏很惱火,更是恨死了那個張學政。為了一己私怨,竟然害死這麽多無辜的人,就是淩遲也難消他的罪孽!嗯,如此重罪,應該將張家抄家滅族,用以補貼那些失去親人和財產的百姓。
楊彥心裏已經在琢磨著,此案一定要嚴判重判,也好讓所有官員引以為戒!事後再讓大隋之音報道一下,讓所有百姓都知道律法麵前人人平等,一來收取民心,二來也讓那些官員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飯後,淩雲便帶著人繼續調查此次海難的情況去了。那些救上來的百姓交給了孫飛羽和嶽朝城去安排。王錦文陪著楊彥下棋,但兩個人都難免都有些心事重重的。
“怎麽了?”楊彥問道。
王錦文微微蹙眉道:“我看今天孫三公子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大對,好像很是驚恐的樣子。想是他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大事吧!但到底這心性上麵就差了些……”
“哦?”楊彥抬頭,“我看著還行啊!那麽大一艘海船沉了,死了近兩百人,他受到些驚嚇我覺得很正常。這說明他此前還算幹淨,要是他對這麽多的人命無動於衷,那你才應該擔心。更何況,你現在擔心,還是早了些吧?”
王錦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笑自己實在太著相了些。自己的妹妹又不是嫁不出去,實在沒有必要太在意這個孫飛羽。不過,就算不考慮妹妹,他原本還是以為這個孫飛羽是個不錯的苗子,培養一下,也算是個可造之材。
王錦文這些年來一直幫著楊彥拉攏人手,一時間這職業習慣還有些改不過來。
楊彥卻想著今天出了這樣的大事,安然又懷著孩子,飯也吃不下,隻怕情緒也不穩定,心裏難免有些擔心。安然還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事情,一下子麵對如此多的死亡,心裏會不會害怕?他很想在這個時候陪在她身邊,可惜不行啊!
這個時候,安然作為女主人,還得安慰別人才行。
安然和王靜妍、沈怡、芸娘一起,正在與周芷慧說話,想要分散她的注意力,免得她一直沉浸在悲痛裏。
“芷慧,你在庵裏的日子怎麽過的啊?”
“早上起來先練武,然後上早課,而後吃早飯。接著跟著師傅學經文,抄寫經書……傍晚的時候有晚課,晚課過後吃了晚飯可以休息一陣,再練武一個時辰,就可以休息了……”
“你師父對你好嗎?”
“好。”
“怎麽個好法?在庵裏的時候,你想家、想親人嗎?”
“師傅教導我很認真的,她其實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教我寫字念經,教我女紅,教我功夫,教我自尊自重,永遠懷著一顆悲憫之心……雖然在庵裏的時候我也經常會想父母兄長,但如果真的迴到家裏,其實更想念師傅……”
“你師父真好,你就像有兩個母親……”
大家聽了周芷慧的迴答,看她依然情緒低落,都不知道該如何開解她才好。
這時,周芷慧忽然勉強笑道:“大家不用擔心我。我從小就跟著師傅學習佛法,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因果循環,是命中早已經注定的。我隻是想著因為我的事情,害死了這麽多人,心裏覺得很愧疚……”
安然道:“這怎麽能怪你呢?芷慧,你不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罪的是喪心病狂的張家,該愧疚該恕罪的也是他們,退婚也是周家先招惹錢家,錢家先提出來的,你有什麽錯?”
周芷慧細細一想,似乎也對。她淡淡一笑,點了點頭道:“少奶奶,您說得真好。”可是,想到自己的貼身侍女枚兒,她還是很難過。
安然知道,傷心難過的時候,越是有人安慰,反而會越發傷心。但一味的逃避也不行,悲傷也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反應,隻要發泄出來,慢慢恢複平靜就好。
就像安然,之前楊彥生怕她傷心自責,不讓她想起嫂子難產的事情。但今天的海難,卻還是讓安然想起了顧庭芳,還有她尚未見過麵的侄兒。也不知道那孩子現在身體如何了,那可是嫂子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孩子啊!之前淩雲好像說孩子身體不太好?
玉蘭一看安然神情也低落下去,立即勸道:“少奶奶,您要不要彈琴?或者吹一吹葫蘆絲?”
前段時間,安然難過的時候,楊彥有時候就讓她彈琴或者吹葫蘆絲發泄一下,心情就能好一些。
安然想了想,忽然道:“看看公子有事沒有?若無事,請他過來為我們彈奏一曲大悲咒吧!”
周芷慧驚訝道:“大悲咒也可以彈奏嗎?”
安然點頭,而後建議道:“你會不會?不如你隨著音樂念幾遍?”
周芷慧連連點頭:“好!”
楊彥很快就過來了。他將孫飛羽也帶了過來。不過,兩個男人隔著一道屏風在外麵,幾個女人在裏麵。
孫飛羽也是第一次聽說大悲咒還可以彈奏的,楊彥讓他用笛子伴奏。孫飛羽會好幾種樂器,笛子他是會的,可是他從來沒有聽過大悲咒,這要如何配音?
安然也要了一個鈴鐺掛在燈架上,以玉管敲擊來配音。
楊彥先彈了一遍,孫飛羽立即抓到了旋律,心裏有了以笛聲相和的大致感覺。而周芷慧卻早已經跟著琴音唱了一遍了。她覺得有了琴音相合,她通過唱出來的大悲咒似乎更能融入自己悲傷悲憫的心情。
等楊彥彈奏第二遍的時候,周芷慧唱著唱著,整個人的身心都沉浸進去了,而孫飛羽也基本跟上了楊彥的節奏,不僅讓笛音與琴音搭配融洽,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對生命逝去的悲痛和憐憫。
而其他人聽到這清心的大悲咒,心情也平靜下來,悲傷通過這樣的方式散發了出去。
甲板上又很多失去親人的百姓在大悲咒裏思念著自己的親人,低聲哭泣,而後重新獲得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臨近兩條船隱約聽到大悲咒的聲音,也都考了過來,靜靜聆聽。船上遇難的百姓雖然聽不到周芷慧的聲音,卻在大悲咒的音樂中放聲痛哭。
到第三遍的時候,三個人的配合就更加完美了,再加上安然,四個人的心情似乎都徹底融合在一起,使得大悲咒更具感染力,整條船上,除了音樂和吟唱,就隻剩下百姓的哭泣聲。
三遍以後,大家都停了下來。
悲傷已經發泄出來,心情也該平靜一些了,楊彥將安然帶迴臥房裏休息,她每天下午都是要睡午覺的。孫飛羽飛快地掏出隨身攜帶的墨水和鵝毛筆,取出自己畫好的五線譜,迅速將剛才的大悲咒記下來。
安然本來安排周芷慧與王靜妍暫住在一起,不想芸娘卻將周芷慧拉到了自己房裏去。芸娘和周芷慧似乎更有共同話題。或許,她們心裏都有相同的悲傷吧!
傍晚的時候,船終於到了越州的碼頭。獲救的百姓們謝過楊彥他們的救命之恩,陸續離去。周家負責本條線路客運的船長已經統計好了客人的情況,承諾半個月內會對所有客人進行一定程度的賠償。
如今大家都知道此事不怪周家,是有人故意弄壞了船,但周家仍然承諾要賠償大家,讓所有人都大唿周家為“周大善人”,所有人都祝福周芷慧這位大難不死的周家姑娘,說她定有後福。
周家的船在海上沉沒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周芷慧的外祖父和舅舅著急地趕來詢問情況,這才知道周芷慧竟然也在船上,所幸被人救了上來。
他們聽說了詳細情況,千恩萬謝地謝過楊彥安然淩雲等人,先將周芷慧接了迴去,並約好明日一起迴餘杭去。
既然到了越州,芸娘就著急迴去看祖母。淩雲安排了人連夜送她迴去,順便通知燕老三接過護衛任務。
這天晚上,淩雲就傳出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張學政就被吳州知府拿下大牢。
與此同時,淩雲已經帶著楊彥的手書和天子劍,帶著周芷慧和她舅舅以及五名罪犯返迴餘杭。
芸娘家住在鄉下,隻有三間漏雨的茅草屋,芸娘的祖母常年生活在這樣的地方,風濕病很嚴重。如今是五月,她還能下地走幾步,要是到了冬天,雙腿關節腫大,根本就不能下床。燕老三包袱裏的虎骨就是帶迴來給老人家泡酒的。
芸娘迴了老家,燕老三卻要跟著楊彥他們以盡自己護衛的職責,安然便將嶽朝城派去為老人家檢查身體,又讓玉蘭和墨蘭去照顧芸娘和她的祖母。
燕老三雖然沒有說什麽,心裏卻極為感激,決定誓死迴報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孫飛羽看到燕老三,心情有些忐忑,後來見他根本不認識自己,又是滿心疑惑。
芸娘家裏的情況安然依稀知道一些,知道她的祖母應該是祖父的續弦,但不得嫡妻所出的幾個兒子的敬重,這些年來一直受繼子欺辱。因此,安然交代芸娘,他們離開的時候一定帶著老人家一起走,讓她做好準備。燕老三原本想要推辭,但楊彥說泉州冬季溫暖,對老人家的風濕有好處,燕老三才沒有堅持。
很快,淩雲的情報係統就傳迴了芸娘家裏的情況。楊彥看過以後,和王錦文嶽朝城一起,很是感歎了一番。一個人的命運,為何能就能坎坷成這樣?
王錦文輕歎道:“以前我也曾怨恨過老天爺何其不公,為何讓我父親早早地就過世了。如今我才知道,其實老天爺對我真的很好了……”
嶽朝城也點頭道:“我也是一樣。以前總覺得自己命運悲慘,如今才知道,原來自己所經曆的那些,根本不算什麽。”
沉默了一下,嶽朝城忽然道:“既然我們都是沒有父母,由祖父祖母養大的,我決定了,以後芸娘就是我親妹子!”
王錦文立即道:“算我一個!”
嶽朝城立即起身:“咱們明天就找芸娘結拜去!走,先前找燕老三這個妹夫說一聲去!”
王錦文立即讚同道:“好,一起去!”
楊彥也跟著笑道:“我給你們做見證人!”
燕老三就在外麵,哪裏會聽不到裏麵的話?這些天來,他也是極為佩服王錦文和嶽朝城的,隻是想不到他們知道了芸娘的事情竟然會起意和芸娘結拜。
若換了一個人,好好的你要跟人家的媳婦兒結拜,人家不多心才怪,說不得就得挨一頓打。但燕老三不同,他出身江湖,自然不會因為這個而多心。他能體會王錦文和嶽朝城對自己媳婦因同病相憐而起的關心和愛護,心裏十分感激。
楊彥遲疑了半天,還是將調查結果拿給安然看了。
他知道安然看完肯定會哭的,可是以後燕老三和芸娘以及芸娘的祖母都要跟他們一起去泉州,安然作為女主人,不清楚內情要是說錯話,惹人家不高興就不好了。所以,這這件事情上,他不能瞞她。而且,芸娘和她的祖母也確實是值得他們敬重的人。
安然幾乎是邊看邊哭的,但最後她卻對著楊彥笑道:“哥哥,芸娘和她祖母的痛苦就此結束了!以後,她們都會幸福的。”
“是的,那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老人家!”楊彥點點頭,用溫熱的毛巾擦去她臉上的淚水。
安然做了幾個深唿吸,將體內的悲傷和鬱氣都釋放出去,又與楊彥商議道:“哥哥,我想要將她們的故事寫下來,發表在大隋之音上。我們可以通過歌頌老人家的堅強,以此激勵整個大隋那些處在生活底層的不幸的人。我要告訴他們,隻要堅持走下去,前方總會有陽光的!”
楊彥滿臉讚賞地看著她道:“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不過,這個時代的人思想保守,你記得要把老人家的姓氏改一下。”
安然點頭道:“這個自然。”就是後世的報紙,也多半用化名的。
據淩雲調查的情況,芸娘娘家姓丁,在越州也是一個大族,自稱是由三國孫氏改姓而來,同是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後裔。
芸娘的祖母自稱娘家姓潘,是芸娘祖父的續弦,比她祖父丁承業小了十多歲。
據說,當年芸娘的祖母潘氏是被其祖父從河裏救上來的,卻不肯說自己的事情,隻說不記得了。正好當年丁承業死了妻子尚未續弦,就娶了這位來曆神秘但容貌上好的姑娘。
而後,潘氏七個月就早產生下了芸娘的父親丁來喜。當時就有謠言說芸娘的父親不是丁家的種,不過因為丁承業的維護和喜愛,丁氏一族倒是沒有說什麽。
在鄉下,重要的是祭祀而不是血脈,因此幫人養孩子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隻要這個孩子長大了肯祭祀自家的祖宗,就是當自己的親生骨肉也沒什麽。
然而,潘氏卻因為孩子難產,傷了身子,以後再也沒有懷過孩子。
潘氏很勤快,並且知書達理,當年頗得人敬重。她有著一手極好的刺繡手藝,又識字,能繡佛經,大大地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經濟壓力。
幾年以後,潘氏存了些錢讓丁承業的三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又給嫡妻留下的女兒置辦了一份在鄉下來說極為豐厚的嫁妝將其嫁了出去。當時,村裏村外誰不稱讚潘氏這個繼母賢惠慈愛?
然而好日子在丁來喜十歲那年結束了。
丁承業在給人蓋房子時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得半死,主家也是窮苦人,賠不了幾個錢。為了給丁承業看病,潘氏幾乎將家裏能變賣的東西都變賣了。
可是,丁承業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