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然悄悄用手指戳了楊彥的腰眼,示意他幫母妃吃了算了。
楊彥略遲疑了一下,便開口道:“娘,您要是實在吃不下,就讓兒子幫您吃了吧!”現在楊彥也後悔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沒事去擠兌父皇做什麽?
惠妃遲疑道:“娘吃過的,這怎麽好?”
楊彥一副大孝子的樣子,不以為意道:“娘您生養了兒子,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兒子豈能嫌棄您吃過的吃食?”
說著,楊彥就將惠妃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給吃了。
皇帝又瞪了兒子一眼,繼而看著坐在兒子身邊笑咪咪的兒媳婦,黑著臉道:“你怎麽不讓你媳婦兒幫你娘吃?”這樣你不是就可以幫父皇吃了?就知道孝順你母妃,不知道孝順你父皇!
楊彥哪裏不知道父皇的意思,他笑著迴道:“爹,我媳婦兒也吃不下了。自己媳婦兒是要自己疼的,兒子可舍不得她難受。我說爹啊,娘親的兒子就幫著吃了,姨娘的您也不幫著吃點?”
居然想擠兌我媳婦兒,看我再小小的報複一下。哼哼!
皇帝看向芳嬪,隻見芳嬪正滿眼期待地望著他。
皇帝心裏的男子漢氣概立即膨脹起來,端過芳嬪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就幫她吃了。
等父子倆吃完離開,店裏麵的人又議論開來。
“這一對父子可真是有趣……”
“是啊,從未見過如此相處的父子。你們說這對父子的感情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
“我看這對父子感情特別好。要不然那兒子能這樣隨意地跟老爹說話?”
“哎,你們有沒有覺得剛位老爺看著特別威嚴?他黑著臉的樣子,我看了都發抖。還有那位年輕公子,竟然出口成詩,又豈能是普通人?”
“你想說什麽?”
“你們說,剛才那位公子,不會是太子殿下吧?”
“……”
“呀,真的有可能!我就說那位老爺帶著的兩位夫人都那樣年輕美貌,那公子還叫其中一位娘,看著分明像姐弟。原來是宮裏的娘娘啊!聽說宮裏的娘娘都不會老的。”
“那一定是皇上和太子殿下了!”
“走,我們追上去看看!”
……
皇帝一行吃了羊肉泡饃出來,因為吃得太飽,也不肯坐馬車,就跟著人流往狀元樓的方向走去。
狀元樓一帶是東市文化氣息最濃鬱的一條街道,周圍多書肆、文房用品店、書畫齋等店鋪。
與天香樓比起來,狀元樓其實就是一座二流的酒樓。
狀元樓前麵是酒樓,後麵是住宅,分高中低三檔,其中中低等客房居多,因為幾十年來出了五個狀元而名聲大噪。
各地學子進京趕考大都會選擇住在狀元樓,一來這狀元樓的名字意頭好;二來趕考的舉子集中,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學子召集舉辦的文會,讓趕考的舉子們可以相互學習討論,又可以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
就算不是大比之年,也有很多書生學子喜歡住在狀元樓,三五不時地邀約幾個同窗好友在狀元樓的頂樓雅廳舉辦文會
因此,每年的元宵節,狀元樓都會購買雅致罕見的花燈,出很多燈謎,再邀請前來猜謎的文人學子舉辦盛大的元宵文會,以詩詞歌賦論品,其中傑出者有豐厚獎勵。
據說,去年給頭名的獎勵是三百兩銀子外加一方極品端硯,並一盒上好的徽墨、一套湖筆。
這些東西對有錢人家的公子可能不算什麽,但對寒門舉子來說就意義重大了。而住在狀元樓的,多半是家裏不是很富裕的舉子。
這時,隻見狀元樓前麵搭建的高台上已經坐了二十多位文人學子了,高台下麵還剩下兩盞燈籠。
原來,每一年狀元樓的元宵文會都會準備三十盞燈籠,三十道燈謎,有人猜中一個就可以上台去參加文會。如今,台下隻剩下兩個燈籠了,肯定是最不好猜的燈謎了。
皇帝慫恿楊彥道:“去看看,贏個頭名給我長長臉。”
楊彥點點頭,立即帶著安然過去看燈謎。
剩下的最後兩個燈謎,竟然都是猜人物的。
第一個謎麵:“唯有相知才結交。”打一曆史人物名。
第二個謎麵:“落花滿地不驚心。”同樣是打一曆史人物名。
安然和楊彥細細一思索,心裏就有了謎底。兩人正要對一對,就聽後麵有人擠進來道:“讓一讓,讓一讓,不會猜謎的都讓一讓。”
楊彥趕緊將安然護在懷中,轉頭看去,卻是不認識。
安然從楊彥肩膀上看過去,臉色卻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那個緩緩走過來的人,她貌似認識呢!
------題外話------
繼續求票!後麵幾名都跟得好緊啊!
第178章文會,花魁
那位公子走得很慢,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的腿似乎有點問題。楊彥習武之人,又在邊關多年,心細如發,自然是發現了。不過一般的百姓都沒看出來。
楊彥感念這位少年人殘誌堅,理解他不是故意傲慢,原來是腿腳不便,心中反倒多了些敬佩之意。
安然要是知道楊彥此刻心裏在想什麽,八成得慪死。因為這位身殘誌堅的公子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前未婚夫,賀子硯賀公子是也!
賀子硯帶了兩位女子通行,安然猜測著其中一位多半是他的愛妾,江陽才女薑紅纓。至於另一位,她就猜不出來了。到底是賀子硯新納的妾侍還是他的妹妹賀玲瓏呢?
賀子硯緩緩走到燈籠下麵,看過兩個謎麵,仔細想了想,選了“落花滿地不驚心”那個謎麵,對守著燈籠的狀元樓小二道:“這個謎麵的謎底可是東晉名士謝安?”
那守燈籠的小二立即笑道:“公子高才,恭喜您答對了!請您拿好燈籠,台上有請!”
周圍看熱鬧的人聽了謎底,細細一想,也很快想明白了。落花滿地,不就是“花謝”?不驚心,可不就是“安心”?如此合起來,可不就是“謝安”?
狀元樓猜謎,是隻給一次機會的,隻能選一個謎麵,隻能答一次,錯了就徹底失去繼續猜謎參與文會的資格。所以,所有猜謎的學子都很慎重,沒有確切的把握是不會說出答案的。
不過,這個謎麵說到底其實很簡單,楊彥也奇怪怎麽會留下來這麽兩個簡單的燈謎。
楊彥不知道的是,狀元樓年年弄這個燈謎,再多的燈謎也有用完的時候,一年一年下來,難的都猜過了,難道還能拿來猜第二次?
賀子硯答對了謎底,提著燈籠在眾人的歡唿擁戴聲中登上了高台,坐到了第二十九個席位上。
“恭喜這位公子了,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瀘州賀研華!”
當下就有人招唿道:“是賀兄!方才差點沒認出來。賀兄身體可好了?”說著,此人又對眾人介紹道,“去年七月的大隋之音上,還有賀公子寫的詩呢!諸位應該還記得吧?”
“哦,想起來了!瀘州第一才子賀子硯,賀研華!”
“賀公子,久仰了!”
這些文人學子們都以自己的詩文能上大隋之音為榮。聽說賀子硯曾經有詩上了大隋之音,一個個都來與他見禮,就連那狀元樓的老板都高看他一眼。而高台下麵看熱鬧的百姓聽到這裏,就更加激動了,上了大隋之音的才子呢,一定是有真才實學的大才子。
賀子硯最喜歡這樣的場麵,喜歡這種被人吹捧,被人崇拜的感覺,應付起來也是應對自如,很快與人打成一片。
……
楊彥知道賀子硯的身份,也不禁怔了一下,隨即苦笑著低頭對安然道:“你剛才認出來了?怎麽也不告訴我。該打!等會兒迴去家法伺候!”
“哥哥以為他是什麽人?才子?哼!”安然哼哼兩聲,忽然想起來問道,“對了,他的腿怎麽被人打斷了?”
提起賀子硯的傷,楊彥模棱兩可地說道:“他的腿麽,好像是去年六月間的事情了吧!據說他在國子監差點說出你的身份,被你哥哥和錦文聽到了,就打了他一頓,警告了他一下。^//^”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道:“其實麽,這個人還是有些才華的。不能做官,但是可以做一個風流才子,就像柳永那樣的。”
“就他那樣子,能比得上柳永?哥哥你也太抬舉他了。”
安然果然被楊彥牽著鼻子走了,因為後麵一句話就忘了前麵賀子硯被打的事情。
安然雖然很不喜歡賀子硯那個自以為是的樣子,也恨過他太無恥太惡毒想要毀壞她的名譽,但事情過了她就不放在心上了,還真沒想過要如何報複他。如今看來,她隻覺得這個人又可憐又可恨。
看著那剩下的最後一個席位,狀元樓的老板對請來的幾位評委道:“再等一刻鍾,若沒有人來,咱們就開始。”這樣的文會,自然是不能一直等下去的。
楊彥已經看到台上的評委,其中有兩人都是熟人,他略遲疑了一下,將淩雲叫過來,吩咐了一聲。就看淩雲很快轉過去,沒過一會兒就轉到後麵上了高台,與兩位評委說了兩句話,然後依然從後麵跳下高台,過了一會兒才迴來。
一來一迴,淩雲並沒有引人注意,不過皇帝顯然是看到了。雖然沒有聽到,他也能想到楊彥讓淩雲去找兩位評委說什麽。
楊彥等淩雲打過招唿才走到那最後一盞燈籠下麵,說出了謎底。
“唯有相知才結交,打一曆史人物名。謎底應該是大漢開國皇帝劉邦之妻,呂皇後吧!”
周圍聽到楊彥迴答的人忍不住問道:“大漢的開國皇後?叫什麽?”
楊彥好脾氣地迴答道:“呂皇後,名雉。”
“呂雉?”
“唯有相知才相交……哎,還真是這兩個字呢!”
“這位公子真聰明!”
這時,守著這最後一盞燈籠的小二已經將燈籠取下來遞給楊彥道:“公子大才,恭喜您答對了!公子請拿好燈籠,台上有請!”
楊彥低頭看著安然,小聲問道:“一起去?”
安然點點頭,跟著楊彥上了高台。
高台上,主位坐著狀元樓的老板和四位評委,下麵兩列排開。楊彥沒走幾步就到了最後空著的那個座位上。
狀元樓老板抱拳道:“恭喜這位公子了!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楊彥先前聽這位老板問賀子硯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準備,當下抱拳答道:“在下姓江,名安睿。”這是用的母妃的姓氏和他的字。
“原來是江公子,久仰了。江公子請坐!”因為沒聽過江安睿這個名字,老板客套了一句就讓他坐下。
安然暗自好笑,你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呢,還久仰了。
而那兩位認識楊彥的評委因為事先得了消息,也表現得好像不認識他一樣,隻是那目光還是會時不時地飄過去看兩眼。
其他才子也隻是看了楊彥一眼,並未將他當作對手。
他們見楊彥容貌俊美,氣度不凡,隻當他是哪家高門出來玩鬧的公子哥,既然沒有名氣,想來也不會有什麽真才實學的。當然,很多人一邊在心裏看不起他,一邊又隱隱有些妒嫉。
人齊了,狀元樓老板就宣布今晚的文會開始了。
曆來文人雅士聚會都少不得美人的點綴,這次文會也不例外,狀元樓的老板請了長安有名的花魁名妓洛施姑娘主持。
洛施是官妓,而那個時候的紅牌官妓並像後世的“小姐”隻是賣身,人家其實是極為優秀的公關人才,是真正的交際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
相反,這樣的頭牌姑娘,不是一般人有錢就能染指的,接不接客,反倒能讓她們自己選擇,一般有權勢者也不會過分逼迫她們。
很多高檔的文會,都會請這樣的頭牌姑娘來主持。
當然,這樣的頭牌姑娘肯定是不多的,整個長安城也隻有三個,而洛施姑娘就是其中的翹楚。
洛施姑娘十**歲的樣子,身段窈窕,凹凸有致,容貌妍麗,好似一支俏生生盛開的芍藥,花瓣上還帶著幾顆清純的露珠,豔而不妖。若不是事先知道了她的身份,先看人,還真看不出一絲的風塵氣來。
在場的男人,不管是十多二十歲的少年,還是五六十歲的老朽,即便是心裏沒什麽齷齪想法,都難免將目光放在洛施姑娘身上。
楊彥略遲疑了一下,便開口道:“娘,您要是實在吃不下,就讓兒子幫您吃了吧!”現在楊彥也後悔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沒事去擠兌父皇做什麽?
惠妃遲疑道:“娘吃過的,這怎麽好?”
楊彥一副大孝子的樣子,不以為意道:“娘您生養了兒子,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兒子豈能嫌棄您吃過的吃食?”
說著,楊彥就將惠妃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給吃了。
皇帝又瞪了兒子一眼,繼而看著坐在兒子身邊笑咪咪的兒媳婦,黑著臉道:“你怎麽不讓你媳婦兒幫你娘吃?”這樣你不是就可以幫父皇吃了?就知道孝順你母妃,不知道孝順你父皇!
楊彥哪裏不知道父皇的意思,他笑著迴道:“爹,我媳婦兒也吃不下了。自己媳婦兒是要自己疼的,兒子可舍不得她難受。我說爹啊,娘親的兒子就幫著吃了,姨娘的您也不幫著吃點?”
居然想擠兌我媳婦兒,看我再小小的報複一下。哼哼!
皇帝看向芳嬪,隻見芳嬪正滿眼期待地望著他。
皇帝心裏的男子漢氣概立即膨脹起來,端過芳嬪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就幫她吃了。
等父子倆吃完離開,店裏麵的人又議論開來。
“這一對父子可真是有趣……”
“是啊,從未見過如此相處的父子。你們說這對父子的感情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
“我看這對父子感情特別好。要不然那兒子能這樣隨意地跟老爹說話?”
“哎,你們有沒有覺得剛位老爺看著特別威嚴?他黑著臉的樣子,我看了都發抖。還有那位年輕公子,竟然出口成詩,又豈能是普通人?”
“你想說什麽?”
“你們說,剛才那位公子,不會是太子殿下吧?”
“……”
“呀,真的有可能!我就說那位老爺帶著的兩位夫人都那樣年輕美貌,那公子還叫其中一位娘,看著分明像姐弟。原來是宮裏的娘娘啊!聽說宮裏的娘娘都不會老的。”
“那一定是皇上和太子殿下了!”
“走,我們追上去看看!”
……
皇帝一行吃了羊肉泡饃出來,因為吃得太飽,也不肯坐馬車,就跟著人流往狀元樓的方向走去。
狀元樓一帶是東市文化氣息最濃鬱的一條街道,周圍多書肆、文房用品店、書畫齋等店鋪。
與天香樓比起來,狀元樓其實就是一座二流的酒樓。
狀元樓前麵是酒樓,後麵是住宅,分高中低三檔,其中中低等客房居多,因為幾十年來出了五個狀元而名聲大噪。
各地學子進京趕考大都會選擇住在狀元樓,一來這狀元樓的名字意頭好;二來趕考的舉子集中,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學子召集舉辦的文會,讓趕考的舉子們可以相互學習討論,又可以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
就算不是大比之年,也有很多書生學子喜歡住在狀元樓,三五不時地邀約幾個同窗好友在狀元樓的頂樓雅廳舉辦文會
因此,每年的元宵節,狀元樓都會購買雅致罕見的花燈,出很多燈謎,再邀請前來猜謎的文人學子舉辦盛大的元宵文會,以詩詞歌賦論品,其中傑出者有豐厚獎勵。
據說,去年給頭名的獎勵是三百兩銀子外加一方極品端硯,並一盒上好的徽墨、一套湖筆。
這些東西對有錢人家的公子可能不算什麽,但對寒門舉子來說就意義重大了。而住在狀元樓的,多半是家裏不是很富裕的舉子。
這時,隻見狀元樓前麵搭建的高台上已經坐了二十多位文人學子了,高台下麵還剩下兩盞燈籠。
原來,每一年狀元樓的元宵文會都會準備三十盞燈籠,三十道燈謎,有人猜中一個就可以上台去參加文會。如今,台下隻剩下兩個燈籠了,肯定是最不好猜的燈謎了。
皇帝慫恿楊彥道:“去看看,贏個頭名給我長長臉。”
楊彥點點頭,立即帶著安然過去看燈謎。
剩下的最後兩個燈謎,竟然都是猜人物的。
第一個謎麵:“唯有相知才結交。”打一曆史人物名。
第二個謎麵:“落花滿地不驚心。”同樣是打一曆史人物名。
安然和楊彥細細一思索,心裏就有了謎底。兩人正要對一對,就聽後麵有人擠進來道:“讓一讓,讓一讓,不會猜謎的都讓一讓。”
楊彥趕緊將安然護在懷中,轉頭看去,卻是不認識。
安然從楊彥肩膀上看過去,臉色卻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那個緩緩走過來的人,她貌似認識呢!
------題外話------
繼續求票!後麵幾名都跟得好緊啊!
第178章文會,花魁
那位公子走得很慢,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的腿似乎有點問題。楊彥習武之人,又在邊關多年,心細如發,自然是發現了。不過一般的百姓都沒看出來。
楊彥感念這位少年人殘誌堅,理解他不是故意傲慢,原來是腿腳不便,心中反倒多了些敬佩之意。
安然要是知道楊彥此刻心裏在想什麽,八成得慪死。因為這位身殘誌堅的公子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前未婚夫,賀子硯賀公子是也!
賀子硯帶了兩位女子通行,安然猜測著其中一位多半是他的愛妾,江陽才女薑紅纓。至於另一位,她就猜不出來了。到底是賀子硯新納的妾侍還是他的妹妹賀玲瓏呢?
賀子硯緩緩走到燈籠下麵,看過兩個謎麵,仔細想了想,選了“落花滿地不驚心”那個謎麵,對守著燈籠的狀元樓小二道:“這個謎麵的謎底可是東晉名士謝安?”
那守燈籠的小二立即笑道:“公子高才,恭喜您答對了!請您拿好燈籠,台上有請!”
周圍看熱鬧的人聽了謎底,細細一想,也很快想明白了。落花滿地,不就是“花謝”?不驚心,可不就是“安心”?如此合起來,可不就是“謝安”?
狀元樓猜謎,是隻給一次機會的,隻能選一個謎麵,隻能答一次,錯了就徹底失去繼續猜謎參與文會的資格。所以,所有猜謎的學子都很慎重,沒有確切的把握是不會說出答案的。
不過,這個謎麵說到底其實很簡單,楊彥也奇怪怎麽會留下來這麽兩個簡單的燈謎。
楊彥不知道的是,狀元樓年年弄這個燈謎,再多的燈謎也有用完的時候,一年一年下來,難的都猜過了,難道還能拿來猜第二次?
賀子硯答對了謎底,提著燈籠在眾人的歡唿擁戴聲中登上了高台,坐到了第二十九個席位上。
“恭喜這位公子了,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瀘州賀研華!”
當下就有人招唿道:“是賀兄!方才差點沒認出來。賀兄身體可好了?”說著,此人又對眾人介紹道,“去年七月的大隋之音上,還有賀公子寫的詩呢!諸位應該還記得吧?”
“哦,想起來了!瀘州第一才子賀子硯,賀研華!”
“賀公子,久仰了!”
這些文人學子們都以自己的詩文能上大隋之音為榮。聽說賀子硯曾經有詩上了大隋之音,一個個都來與他見禮,就連那狀元樓的老板都高看他一眼。而高台下麵看熱鬧的百姓聽到這裏,就更加激動了,上了大隋之音的才子呢,一定是有真才實學的大才子。
賀子硯最喜歡這樣的場麵,喜歡這種被人吹捧,被人崇拜的感覺,應付起來也是應對自如,很快與人打成一片。
……
楊彥知道賀子硯的身份,也不禁怔了一下,隨即苦笑著低頭對安然道:“你剛才認出來了?怎麽也不告訴我。該打!等會兒迴去家法伺候!”
“哥哥以為他是什麽人?才子?哼!”安然哼哼兩聲,忽然想起來問道,“對了,他的腿怎麽被人打斷了?”
提起賀子硯的傷,楊彥模棱兩可地說道:“他的腿麽,好像是去年六月間的事情了吧!據說他在國子監差點說出你的身份,被你哥哥和錦文聽到了,就打了他一頓,警告了他一下。^//^”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道:“其實麽,這個人還是有些才華的。不能做官,但是可以做一個風流才子,就像柳永那樣的。”
“就他那樣子,能比得上柳永?哥哥你也太抬舉他了。”
安然果然被楊彥牽著鼻子走了,因為後麵一句話就忘了前麵賀子硯被打的事情。
安然雖然很不喜歡賀子硯那個自以為是的樣子,也恨過他太無恥太惡毒想要毀壞她的名譽,但事情過了她就不放在心上了,還真沒想過要如何報複他。如今看來,她隻覺得這個人又可憐又可恨。
看著那剩下的最後一個席位,狀元樓的老板對請來的幾位評委道:“再等一刻鍾,若沒有人來,咱們就開始。”這樣的文會,自然是不能一直等下去的。
楊彥已經看到台上的評委,其中有兩人都是熟人,他略遲疑了一下,將淩雲叫過來,吩咐了一聲。就看淩雲很快轉過去,沒過一會兒就轉到後麵上了高台,與兩位評委說了兩句話,然後依然從後麵跳下高台,過了一會兒才迴來。
一來一迴,淩雲並沒有引人注意,不過皇帝顯然是看到了。雖然沒有聽到,他也能想到楊彥讓淩雲去找兩位評委說什麽。
楊彥等淩雲打過招唿才走到那最後一盞燈籠下麵,說出了謎底。
“唯有相知才結交,打一曆史人物名。謎底應該是大漢開國皇帝劉邦之妻,呂皇後吧!”
周圍聽到楊彥迴答的人忍不住問道:“大漢的開國皇後?叫什麽?”
楊彥好脾氣地迴答道:“呂皇後,名雉。”
“呂雉?”
“唯有相知才相交……哎,還真是這兩個字呢!”
“這位公子真聰明!”
這時,守著這最後一盞燈籠的小二已經將燈籠取下來遞給楊彥道:“公子大才,恭喜您答對了!公子請拿好燈籠,台上有請!”
楊彥低頭看著安然,小聲問道:“一起去?”
安然點點頭,跟著楊彥上了高台。
高台上,主位坐著狀元樓的老板和四位評委,下麵兩列排開。楊彥沒走幾步就到了最後空著的那個座位上。
狀元樓老板抱拳道:“恭喜這位公子了!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楊彥先前聽這位老板問賀子硯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準備,當下抱拳答道:“在下姓江,名安睿。”這是用的母妃的姓氏和他的字。
“原來是江公子,久仰了。江公子請坐!”因為沒聽過江安睿這個名字,老板客套了一句就讓他坐下。
安然暗自好笑,你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呢,還久仰了。
而那兩位認識楊彥的評委因為事先得了消息,也表現得好像不認識他一樣,隻是那目光還是會時不時地飄過去看兩眼。
其他才子也隻是看了楊彥一眼,並未將他當作對手。
他們見楊彥容貌俊美,氣度不凡,隻當他是哪家高門出來玩鬧的公子哥,既然沒有名氣,想來也不會有什麽真才實學的。當然,很多人一邊在心裏看不起他,一邊又隱隱有些妒嫉。
人齊了,狀元樓老板就宣布今晚的文會開始了。
曆來文人雅士聚會都少不得美人的點綴,這次文會也不例外,狀元樓的老板請了長安有名的花魁名妓洛施姑娘主持。
洛施是官妓,而那個時候的紅牌官妓並像後世的“小姐”隻是賣身,人家其實是極為優秀的公關人才,是真正的交際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
相反,這樣的頭牌姑娘,不是一般人有錢就能染指的,接不接客,反倒能讓她們自己選擇,一般有權勢者也不會過分逼迫她們。
很多高檔的文會,都會請這樣的頭牌姑娘來主持。
當然,這樣的頭牌姑娘肯定是不多的,整個長安城也隻有三個,而洛施姑娘就是其中的翹楚。
洛施姑娘十**歲的樣子,身段窈窕,凹凸有致,容貌妍麗,好似一支俏生生盛開的芍藥,花瓣上還帶著幾顆清純的露珠,豔而不妖。若不是事先知道了她的身份,先看人,還真看不出一絲的風塵氣來。
在場的男人,不管是十多二十歲的少年,還是五六十歲的老朽,即便是心裏沒什麽齷齪想法,都難免將目光放在洛施姑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