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惜的是,第二天早上又傳來消息,說太醫將安王的小命救迴來了。但安王到底是怎麽中毒的,到現在都沒個說法。
安然猜到是哥哥做的,也同樣弄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麽動的手腳。
消息傳到皇宮裏,皇帝也不禁暗自感歎,老三不是不會,不是不能,以前隻是不願而已。希望老二得了這次教訓,以後真的能安分下來。
皇後聽說安王中毒,忍不住跑來找皇帝哭訴,要求嚴懲兇手,而且暗指兇手就是太子。
皇帝懶得跟她囉嗦,直接問道:“可有證據?”
皇後噎了一下,理直氣壯地說:“除了太子,還有誰會對安王動手?”
皇帝反問:“之前太子多次遭人暗殺,是不是也是安王派人做的?”
“那可不同!”皇後狡辯道,“那也可能是康王派人做的。”
皇帝冷哼一聲道:“安王做了多少事,你當朕手裏真沒證據?不過看在他也是朕的兒子,一次次替他遮掩了。初六那天朕已經跟他說得很清楚了,以後朕再也不會護著他,你讓他好自為之吧!”
皇後氣唿唿地迴去鳳儀宮,很快又“病”了。
過年的時候,大隋之音發了一期新年專刊,大多選用喜慶的內容,安然在上麵畫了一幅天官賜福圖,要求刻板的師傅雕刻精細些,背麵也沒有印刷其他內容,這樣百姓甚至可以直接將這一頁裁下來,貼到牆上。
另外,她還寫了兩幅喜慶的對聯,又將飄渺之旅多刊登了兩章。盡管內容增加了,價格卻是不變,這一期的銷售額又創了新高。
而這一期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倡使用阿拉伯數字。
與大隋當時的大寫數字相比,阿拉伯數字的優勢不言而喻,所有人幾乎都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就認可了這種新的數學數字。就連不識字的農婦,也能很快記住這幾個數字,並學會簡單的運算。
也是因此,創造了這一新數字的太子殿下在一次名揚天下,被幾千萬百姓提及、讚頌、崇敬。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正月十五鬧花燈,長安城裏有燈市。去年這個時候,安然和哥哥去了王家,不好出去看燈,今年她和哥哥團聚,卻是不肯放過這等浪漫了。
這樣的熱鬧,安然建議哥哥將娘親也帶出來,顧宛娘因為兒女出息了,這一年來心情也好了不少,也有了出去遊玩的興致,於是大家邀約一起微服去看燈。
顧庭芳也很想去,可惜她身子太重,誰都不放心,自然是去不成的。而古麗難得遇到這樣的熱鬧,自然是不能錯過的。不但她,連她帶來的卡佤族的侍女和護衛也都興奮地要上街遊玩。
楊彥又通知了趙世華,讓他在街上與嶽母大人來一場偶遇。
酉時,安然就和楊彥用了晚飯,正要出發去趙家與大家匯合,不想華恩總管和父皇居然來了。再一看,父皇後麵的不是惠妃和芳嬪娘娘?
看著這一行人這一身看不出身份的打扮,楊彥哪裏還猜不出父皇的意思?可是,帶著父皇出門,這安全上可如何保證?
“父皇,您這是也要去看燈?”楊彥訕訕地笑著問道。
皇帝挑眉:“怎麽?你不想帶父皇去?”
楊彥苦笑:“父皇,您也沒提前說一聲……您身份貴重,這個……”
皇帝不以為意道:“你都放心帶著你心肝寶貝的媳婦兒一起出去,父皇還有什麽不放心的?”言下之意你能保護好你媳婦,難道就不能保護好父皇母妃?
楊彥看了看惠妃和芳嬪。
兩人都熱切地看著他。
也是,自從進宮以後,她們就再也沒有出過皇宮。如今難得皇上開恩,打算帶她們微服出宮去看花燈,要是太子不答應,她們可是不依的。
楊彥實在沒辦法,隻能應下,又立即通知淩雲,讓加派些便衣侍衛沿路保護。其實楊彥也知道,父皇要微服出宮,華恩總管肯定也是有準備的,但既然父皇要跟自己一起,他自然也要擔責任。
另外,帶著父皇母妃出門,自然就不方便再跟嶽母小舅子他們在一起了。楊彥又派人過去傳話,說不過去了,大家分開走。
既然是微服出門,先就將這稱唿定了,免得叫錯了被發現。好在都是一家人,楊彥安然叫爹爹,惠妃芳嬪叫老爺就成了。唯一可能暴露的,就是皇帝的自稱,這個自稱慣了要改過來實在不容易。皇帝自己也知道,心裏已經覺得等會兒多看多聽少開口。
楊彥讓趕緊再準備一輛馬車,皇帝卻攔了下來道:“不用了,反正那馬車也夠大,今天老爺就要跟兒子坐一輛車出遊。”
楊彥和安然聽了,都忍不住好笑。但想著父皇的確沒有跟兒子一起出門遊玩的機會,也覺得難得,那就一起吧!管他什麽於禮合不合呢?反正沒人知道。
楊彥準備的馬車外表看起來比較普通,仿佛就是一般富貴人家的馬車,但裏麵卻布置得極為精巧舒適。別說多坐幾個人了,兩邊的錦榻就是躺下睡覺也沒問題。
馬車悄悄地出了東宮,看起來前後不過跟著十來個人,實際上一路上都有楊彥和華恩總管安排的便衣侍衛。
很快,馬車從東宮出來,過延喜門,直接進入永興坊,便有花燈可看了。這個時候天色還早,街市上人還不算很多。馬車緩緩前進,三個女人已經掀開窗簾往外看了。
因為暫時沒有帶惟帽,楊彥幹脆將馬車上的油燈熄了。這樣,他們可以看到外麵燈火燦爛,外麵的人卻看不清漆黑的馬車裏有什麽人。
馬車上的五個人,楊彥皇帝是曾經看過燈市的,但也極少。惠妃是幾十年沒見過了,芳嬪在江南的時候好歹看過幾次,倒是安然是個土包子,這還是第一次看這樣熱鬧的花燈。
“哎呀,姨娘你看那盞蓮花燈多好看……哪盞走馬燈上畫的是什麽?”安然跟父皇母妃都很熟,不過裝了一會兒淑女,很快就被外麵的花燈吸引得原形畢露了。
“那個兔子燈我見過……呀,那邊那盞燈好漂亮,上麵肯定貼了金箔了,還在泛光呢!”芳嬪到底年輕,跟著安然一起看著窗外,心中同樣興奮不已。
皇帝和惠妃都含笑看著她們兩個,眼裏都是包容和喜愛。
楊彥其實很想也靠過去,摟著安然一起看的,但芳嬪跟安然靠在一起,他就不方便過去了,心裏難免有點小鬱悶。他們夫妻浪漫的元宵遊啊,就被這幾盞大燈泡破壞掉了。
進入平康坊,人和花燈都更多了,還有很多的燈謎,另外,各種小吃和小玩意也多了。
安然迴身抱著楊彥撒嬌道:“殿下,我們下去慢慢走吧,好不好?馬車上都看不清楚。”
楊彥看這父皇母妃,有些遲疑。他們下去了,父皇母妃要不要一起?他們年紀大了,又向來走路少,這裏人又多……
安然道:“要不爹和娘你們就在馬車上看好了,我們下去走走。”
芳嬪也迴身坐到皇帝身邊,小聲道:“老爺,妾身也想下去走走。要不,您和姐姐坐馬車?”
皇帝瞪了安然一眼道:“老三媳婦兒,你這孩子可是不厚道啊。還想撇下父皇母妃自己去玩。哼哼,大家一起下去走走,等走累了再迴馬車。”
第175章我是未來的太子側妃
當下一行人下了馬車,皇帝楊昊拉著惠妃的手,芳嬪卻沒有去皇帝另一邊,而是走在惠妃身邊,挽著她的胳膊,像兩姐妹似的。
華恩總管走在皇帝另一邊,略靠後半步。
楊彥和安然手拉著手一會兒跑到前麵,一會兒又站著看熱鬧落到後麵,獨孤凱和淩雲在他們身後不遠不近地跟著。
他們的馬車也走在一邊,因為人多,速度緩慢,倒是與人步行差不了多少了。原本跟著過來保護的十幾名護衛散在他們前後左右,看著似乎雜亂無章,其實每個人的防守的方位都是固定的。
今天的安然就好像一隻出了籠的小鳥,一會兒拉著楊彥看燈猜謎,一會兒又拉著芳嬪去看攤子上的小玩意兒,買了東西又湊到皇帝和惠妃跟前顯擺。
楊彥倒是一直跟在安然身邊,而沈怡和劍蘭二人就淪為使喚丫頭了。安然買到的東西一律由沈怡付錢,然後由劍蘭送到馬車上放好。
沈怡她們乘坐的馬車稍小一些,就跟在楊彥他們的馬車後麵。而皇帝帶著貴妃芳嬪出門,居然一個丫頭都沒帶。
皇帝本想著有太子妃照顧惠妃和芳嬪就行了,既然是微服出宮,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而惠妃芳嬪身邊都沒有會功夫的丫頭,帶著其實也不大方便。
隻是皇帝沒有想到,太子妃出了宮,露出本性來,分明就是個孩子,自己還要人照顧呢,哪裏能當個好兒媳照顧婆婆?
皇帝和惠妃看這這樣的太子妃,不由笑著搖頭歎氣。大隋第一才女、聰慧無雙端莊高貴的太子妃就是眼前這個瘋丫頭,這要說出去,誰信?
夜市上很多小攤子,安然如今首飾頭麵多得很,而且都是精品,自然看不上那些小飾品,但要是看到精致一些的根雕啊、陶瓷娃娃啊、竹編工藝品之類的小東西,她還是有興趣的。
而更好玩的,是與人砍價。
“老板,你這個麵具怎麽賣?”
那賣麵具的老頭見安然雖然帶著帷帽看不清容貌,那一身衣裙的繡花也偏於淡雅,並不算很打眼,但那裙擺卻在走動間泛著銀光,顯然是加了銀絲織進去的,非富即貴。
老頭心中激動,大肥羊啊!當即誇讚道:“這位姑娘好眼光,這個麵具最是別致,三兩銀子一個。”因為安然帶著帷帽,人家看不清她的打扮,而看她的樣子,一點不穩重,便當她是個未出閣的姑娘了。
楊彥含笑站在安然身後沒說話,他知道,女人購物的時候,砍價也是樂趣之一。正好皇帝帶著惠妃芳嬪見了,也跟著走了過來。一來這老頭的麵具確實別致,個個都不同,二來他們也想聽聽安然是怎麽跟人家殺價的。
“三兩銀子一個?老板你怎麽不去搶錢?”安然驚唿一聲,罵了一句,轉而又道,“老板你說個賣價!”
老頭一聽安然這語氣就知道這姑娘隻怕不好糊弄,當即訕訕地笑道:“瞧姑娘您說的?老頭子看姑娘也不是差錢的人,何必與我們這樣的小生意人爭利?一兩銀子一個,不能再少了。”
好麽,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皇帝點點頭,正要誇獎安然會講價,誇那老頭有眼光,就聽安然不滿道:“老板,你還糊弄我呢!當我不知道市價怎麽的?你這麵具要是買給普通百姓,了不起兩百文一個。一兩銀子一個,難道我身上寫著‘我很好騙’四個字麽?老人家,我看你也這麽大年紀了,做生意要講究誠信你懂不懂?”
皇帝一驚,兩百文?這丫頭也太狠了點吧?人家最初叫價三兩銀子,其實他也沒覺得貴。
老頭暗道,姑娘你身上雖然沒寫著“我很好騙”,但寫著“我很有錢”啊。隻是想不到這姑娘竟然真的知道市價,老頭立即轉變策略哀求道:“我的姑奶奶,兩百文實在太少了,剛剛夠本錢。您大富大貴,好歹指甲縫裏漏點小錢讓小老兒養家糊口吧!”
安然一聽這老頭好歹落了實話,這才大方道:“好吧,看在你這麵具手藝還不錯的份兒上,就五百文一個吧!”
老頭原本以為自己賺不到什麽錢了,沒想到安然忽然又大方起來,臉上立即綻出一朵花來,連聲誇讚道:“哎喲,姑娘你可真是個好人呐!將來一定會嫁個好郎君的!姑娘您看喜歡哪一個?小老兒幫您取下來。”
“幫我選十個好看的!”
安然開口就是十個,更是樂得老頭合不攏嘴。
他這麵具是自己做的,成本不到一百文,一般一百五十文到兩百文就能買了,原本還以為這姑娘太精,自己隻能賺幾個小錢的,不想自己眼光不錯,這姑娘到底還是大方的,倒還真的賺了大錢。
皇帝見了,不禁搖頭暗笑不已,這丫頭有時候端莊高貴,有時候純真嬌憨,有時候一身仙氣,沒想到居然這樣會砍價。要不是親眼所見,任誰說他都不會相信這丫頭將要價三兩銀子一個的麵具講到五百文一個,人家還一副感恩帶德的模樣。
惠妃和芳嬪也含笑看著安然,隻覺得眼前太子妃與她們平日裏見到的完全不同,卻更加親切可愛。
皇帝悄聲問楊彥:“你沒給你媳婦兒零花錢?”
楊彥笑道:“爹您這就不懂了,砍價是女人購物的一大樂趣之一。她在乎的也不是那點銀子,而是與老板砍價的過程。”
皇帝含笑點頭,受教了。
老頭正在幫安然取麵具,就聽旁邊一個姑娘道:“老板,那個仙女麵具給我,多少錢?”
老頭迴頭一看,是個身穿綠色繡花褙子丫頭打扮的姑娘在說話,而在不遠處,站著幾位衣飾華麗的男女。
老頭為難地指著安然對那綠衣丫頭道:“不好意思,這個麵具這位姑娘要了。要不姑娘你另外選一個?”
老板已經取下九個了,這個仙子麵具正好是第十個,而且安然也點了頭要的。
安然暗自點頭,這老頭還知道先來後到。
“老頭,這麵具多少錢一個,我給你雙倍的價錢!”
那問價的綠衣丫頭見安然帶著帷帽,也看不清容貌,衣裳也看不出華麗之處,楊彥和皇帝惠妃等人站在她身後說話,並不像一起的,便以為她隻是個小門小戶的姑娘,獨自出門看燈的,心裏鄙夷,說話就不客氣了。
“姑娘……”老頭略遲疑了一下,還是很有原則地歎道,“不好意思,這個麵具這位姑娘已經買了。”說著,老頭就將這個仙子麵具與前麵九個放在一起。
這時,沈怡才上前來,將五兩銀子扔給那老頭。
那綠衣丫頭見了,以為五兩銀子一個,立即取出十兩銀子來道:“十兩銀子,這個仙子麵具我們家姑娘要了!”
老頭看著十兩銀子吞了一下口水,還是搖頭道:“實在對不住了,這個仙子麵具已經是這位姑娘的了。要不姑娘您另外選一個?”
那綠衣丫頭問:“你還有仙子麵具嗎?”
老頭搖頭。他每次出來擺攤,每一種麵具向來都隻帶一個。
那綠衣丫頭隨即對安然道:“我出十兩銀子,你把那仙子麵具賣給我吧!”這語氣,相當不客氣。
安然理都沒理會她,就跟沒聽到似的,抱著麵具迴頭走到皇帝跟前道:“爹,娘,我買了十個,咱們一人一個。”
說著,安然就開始分發了。那綠衣丫頭見安然不理她,心裏不由得有些惱怒了,瞪著安然的目光頗有些不善。
不過是個小丫頭罷了,皇帝惠妃楊彥等人自恃身份也不好與她計較,連沈怡都隻是淡淡地看了那丫頭一眼。倒是劍蘭皺眉走過去,冷冷地擋在她前麵。
最麵上一個就是那仙子麵具,安然遞給芳嬪道:“姨娘,這個給你。”
安然猜到是哥哥做的,也同樣弄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麽動的手腳。
消息傳到皇宮裏,皇帝也不禁暗自感歎,老三不是不會,不是不能,以前隻是不願而已。希望老二得了這次教訓,以後真的能安分下來。
皇後聽說安王中毒,忍不住跑來找皇帝哭訴,要求嚴懲兇手,而且暗指兇手就是太子。
皇帝懶得跟她囉嗦,直接問道:“可有證據?”
皇後噎了一下,理直氣壯地說:“除了太子,還有誰會對安王動手?”
皇帝反問:“之前太子多次遭人暗殺,是不是也是安王派人做的?”
“那可不同!”皇後狡辯道,“那也可能是康王派人做的。”
皇帝冷哼一聲道:“安王做了多少事,你當朕手裏真沒證據?不過看在他也是朕的兒子,一次次替他遮掩了。初六那天朕已經跟他說得很清楚了,以後朕再也不會護著他,你讓他好自為之吧!”
皇後氣唿唿地迴去鳳儀宮,很快又“病”了。
過年的時候,大隋之音發了一期新年專刊,大多選用喜慶的內容,安然在上麵畫了一幅天官賜福圖,要求刻板的師傅雕刻精細些,背麵也沒有印刷其他內容,這樣百姓甚至可以直接將這一頁裁下來,貼到牆上。
另外,她還寫了兩幅喜慶的對聯,又將飄渺之旅多刊登了兩章。盡管內容增加了,價格卻是不變,這一期的銷售額又創了新高。
而這一期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倡使用阿拉伯數字。
與大隋當時的大寫數字相比,阿拉伯數字的優勢不言而喻,所有人幾乎都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就認可了這種新的數學數字。就連不識字的農婦,也能很快記住這幾個數字,並學會簡單的運算。
也是因此,創造了這一新數字的太子殿下在一次名揚天下,被幾千萬百姓提及、讚頌、崇敬。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正月十五鬧花燈,長安城裏有燈市。去年這個時候,安然和哥哥去了王家,不好出去看燈,今年她和哥哥團聚,卻是不肯放過這等浪漫了。
這樣的熱鬧,安然建議哥哥將娘親也帶出來,顧宛娘因為兒女出息了,這一年來心情也好了不少,也有了出去遊玩的興致,於是大家邀約一起微服去看燈。
顧庭芳也很想去,可惜她身子太重,誰都不放心,自然是去不成的。而古麗難得遇到這樣的熱鬧,自然是不能錯過的。不但她,連她帶來的卡佤族的侍女和護衛也都興奮地要上街遊玩。
楊彥又通知了趙世華,讓他在街上與嶽母大人來一場偶遇。
酉時,安然就和楊彥用了晚飯,正要出發去趙家與大家匯合,不想華恩總管和父皇居然來了。再一看,父皇後麵的不是惠妃和芳嬪娘娘?
看著這一行人這一身看不出身份的打扮,楊彥哪裏還猜不出父皇的意思?可是,帶著父皇出門,這安全上可如何保證?
“父皇,您這是也要去看燈?”楊彥訕訕地笑著問道。
皇帝挑眉:“怎麽?你不想帶父皇去?”
楊彥苦笑:“父皇,您也沒提前說一聲……您身份貴重,這個……”
皇帝不以為意道:“你都放心帶著你心肝寶貝的媳婦兒一起出去,父皇還有什麽不放心的?”言下之意你能保護好你媳婦,難道就不能保護好父皇母妃?
楊彥看了看惠妃和芳嬪。
兩人都熱切地看著他。
也是,自從進宮以後,她們就再也沒有出過皇宮。如今難得皇上開恩,打算帶她們微服出宮去看花燈,要是太子不答應,她們可是不依的。
楊彥實在沒辦法,隻能應下,又立即通知淩雲,讓加派些便衣侍衛沿路保護。其實楊彥也知道,父皇要微服出宮,華恩總管肯定也是有準備的,但既然父皇要跟自己一起,他自然也要擔責任。
另外,帶著父皇母妃出門,自然就不方便再跟嶽母小舅子他們在一起了。楊彥又派人過去傳話,說不過去了,大家分開走。
既然是微服出門,先就將這稱唿定了,免得叫錯了被發現。好在都是一家人,楊彥安然叫爹爹,惠妃芳嬪叫老爺就成了。唯一可能暴露的,就是皇帝的自稱,這個自稱慣了要改過來實在不容易。皇帝自己也知道,心裏已經覺得等會兒多看多聽少開口。
楊彥讓趕緊再準備一輛馬車,皇帝卻攔了下來道:“不用了,反正那馬車也夠大,今天老爺就要跟兒子坐一輛車出遊。”
楊彥和安然聽了,都忍不住好笑。但想著父皇的確沒有跟兒子一起出門遊玩的機會,也覺得難得,那就一起吧!管他什麽於禮合不合呢?反正沒人知道。
楊彥準備的馬車外表看起來比較普通,仿佛就是一般富貴人家的馬車,但裏麵卻布置得極為精巧舒適。別說多坐幾個人了,兩邊的錦榻就是躺下睡覺也沒問題。
馬車悄悄地出了東宮,看起來前後不過跟著十來個人,實際上一路上都有楊彥和華恩總管安排的便衣侍衛。
很快,馬車從東宮出來,過延喜門,直接進入永興坊,便有花燈可看了。這個時候天色還早,街市上人還不算很多。馬車緩緩前進,三個女人已經掀開窗簾往外看了。
因為暫時沒有帶惟帽,楊彥幹脆將馬車上的油燈熄了。這樣,他們可以看到外麵燈火燦爛,外麵的人卻看不清漆黑的馬車裏有什麽人。
馬車上的五個人,楊彥皇帝是曾經看過燈市的,但也極少。惠妃是幾十年沒見過了,芳嬪在江南的時候好歹看過幾次,倒是安然是個土包子,這還是第一次看這樣熱鬧的花燈。
“哎呀,姨娘你看那盞蓮花燈多好看……哪盞走馬燈上畫的是什麽?”安然跟父皇母妃都很熟,不過裝了一會兒淑女,很快就被外麵的花燈吸引得原形畢露了。
“那個兔子燈我見過……呀,那邊那盞燈好漂亮,上麵肯定貼了金箔了,還在泛光呢!”芳嬪到底年輕,跟著安然一起看著窗外,心中同樣興奮不已。
皇帝和惠妃都含笑看著她們兩個,眼裏都是包容和喜愛。
楊彥其實很想也靠過去,摟著安然一起看的,但芳嬪跟安然靠在一起,他就不方便過去了,心裏難免有點小鬱悶。他們夫妻浪漫的元宵遊啊,就被這幾盞大燈泡破壞掉了。
進入平康坊,人和花燈都更多了,還有很多的燈謎,另外,各種小吃和小玩意也多了。
安然迴身抱著楊彥撒嬌道:“殿下,我們下去慢慢走吧,好不好?馬車上都看不清楚。”
楊彥看這父皇母妃,有些遲疑。他們下去了,父皇母妃要不要一起?他們年紀大了,又向來走路少,這裏人又多……
安然道:“要不爹和娘你們就在馬車上看好了,我們下去走走。”
芳嬪也迴身坐到皇帝身邊,小聲道:“老爺,妾身也想下去走走。要不,您和姐姐坐馬車?”
皇帝瞪了安然一眼道:“老三媳婦兒,你這孩子可是不厚道啊。還想撇下父皇母妃自己去玩。哼哼,大家一起下去走走,等走累了再迴馬車。”
第175章我是未來的太子側妃
當下一行人下了馬車,皇帝楊昊拉著惠妃的手,芳嬪卻沒有去皇帝另一邊,而是走在惠妃身邊,挽著她的胳膊,像兩姐妹似的。
華恩總管走在皇帝另一邊,略靠後半步。
楊彥和安然手拉著手一會兒跑到前麵,一會兒又站著看熱鬧落到後麵,獨孤凱和淩雲在他們身後不遠不近地跟著。
他們的馬車也走在一邊,因為人多,速度緩慢,倒是與人步行差不了多少了。原本跟著過來保護的十幾名護衛散在他們前後左右,看著似乎雜亂無章,其實每個人的防守的方位都是固定的。
今天的安然就好像一隻出了籠的小鳥,一會兒拉著楊彥看燈猜謎,一會兒又拉著芳嬪去看攤子上的小玩意兒,買了東西又湊到皇帝和惠妃跟前顯擺。
楊彥倒是一直跟在安然身邊,而沈怡和劍蘭二人就淪為使喚丫頭了。安然買到的東西一律由沈怡付錢,然後由劍蘭送到馬車上放好。
沈怡她們乘坐的馬車稍小一些,就跟在楊彥他們的馬車後麵。而皇帝帶著貴妃芳嬪出門,居然一個丫頭都沒帶。
皇帝本想著有太子妃照顧惠妃和芳嬪就行了,既然是微服出宮,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而惠妃芳嬪身邊都沒有會功夫的丫頭,帶著其實也不大方便。
隻是皇帝沒有想到,太子妃出了宮,露出本性來,分明就是個孩子,自己還要人照顧呢,哪裏能當個好兒媳照顧婆婆?
皇帝和惠妃看這這樣的太子妃,不由笑著搖頭歎氣。大隋第一才女、聰慧無雙端莊高貴的太子妃就是眼前這個瘋丫頭,這要說出去,誰信?
夜市上很多小攤子,安然如今首飾頭麵多得很,而且都是精品,自然看不上那些小飾品,但要是看到精致一些的根雕啊、陶瓷娃娃啊、竹編工藝品之類的小東西,她還是有興趣的。
而更好玩的,是與人砍價。
“老板,你這個麵具怎麽賣?”
那賣麵具的老頭見安然雖然帶著帷帽看不清容貌,那一身衣裙的繡花也偏於淡雅,並不算很打眼,但那裙擺卻在走動間泛著銀光,顯然是加了銀絲織進去的,非富即貴。
老頭心中激動,大肥羊啊!當即誇讚道:“這位姑娘好眼光,這個麵具最是別致,三兩銀子一個。”因為安然帶著帷帽,人家看不清她的打扮,而看她的樣子,一點不穩重,便當她是個未出閣的姑娘了。
楊彥含笑站在安然身後沒說話,他知道,女人購物的時候,砍價也是樂趣之一。正好皇帝帶著惠妃芳嬪見了,也跟著走了過來。一來這老頭的麵具確實別致,個個都不同,二來他們也想聽聽安然是怎麽跟人家殺價的。
“三兩銀子一個?老板你怎麽不去搶錢?”安然驚唿一聲,罵了一句,轉而又道,“老板你說個賣價!”
老頭一聽安然這語氣就知道這姑娘隻怕不好糊弄,當即訕訕地笑道:“瞧姑娘您說的?老頭子看姑娘也不是差錢的人,何必與我們這樣的小生意人爭利?一兩銀子一個,不能再少了。”
好麽,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皇帝點點頭,正要誇獎安然會講價,誇那老頭有眼光,就聽安然不滿道:“老板,你還糊弄我呢!當我不知道市價怎麽的?你這麵具要是買給普通百姓,了不起兩百文一個。一兩銀子一個,難道我身上寫著‘我很好騙’四個字麽?老人家,我看你也這麽大年紀了,做生意要講究誠信你懂不懂?”
皇帝一驚,兩百文?這丫頭也太狠了點吧?人家最初叫價三兩銀子,其實他也沒覺得貴。
老頭暗道,姑娘你身上雖然沒寫著“我很好騙”,但寫著“我很有錢”啊。隻是想不到這姑娘竟然真的知道市價,老頭立即轉變策略哀求道:“我的姑奶奶,兩百文實在太少了,剛剛夠本錢。您大富大貴,好歹指甲縫裏漏點小錢讓小老兒養家糊口吧!”
安然一聽這老頭好歹落了實話,這才大方道:“好吧,看在你這麵具手藝還不錯的份兒上,就五百文一個吧!”
老頭原本以為自己賺不到什麽錢了,沒想到安然忽然又大方起來,臉上立即綻出一朵花來,連聲誇讚道:“哎喲,姑娘你可真是個好人呐!將來一定會嫁個好郎君的!姑娘您看喜歡哪一個?小老兒幫您取下來。”
“幫我選十個好看的!”
安然開口就是十個,更是樂得老頭合不攏嘴。
他這麵具是自己做的,成本不到一百文,一般一百五十文到兩百文就能買了,原本還以為這姑娘太精,自己隻能賺幾個小錢的,不想自己眼光不錯,這姑娘到底還是大方的,倒還真的賺了大錢。
皇帝見了,不禁搖頭暗笑不已,這丫頭有時候端莊高貴,有時候純真嬌憨,有時候一身仙氣,沒想到居然這樣會砍價。要不是親眼所見,任誰說他都不會相信這丫頭將要價三兩銀子一個的麵具講到五百文一個,人家還一副感恩帶德的模樣。
惠妃和芳嬪也含笑看著安然,隻覺得眼前太子妃與她們平日裏見到的完全不同,卻更加親切可愛。
皇帝悄聲問楊彥:“你沒給你媳婦兒零花錢?”
楊彥笑道:“爹您這就不懂了,砍價是女人購物的一大樂趣之一。她在乎的也不是那點銀子,而是與老板砍價的過程。”
皇帝含笑點頭,受教了。
老頭正在幫安然取麵具,就聽旁邊一個姑娘道:“老板,那個仙女麵具給我,多少錢?”
老頭迴頭一看,是個身穿綠色繡花褙子丫頭打扮的姑娘在說話,而在不遠處,站著幾位衣飾華麗的男女。
老頭為難地指著安然對那綠衣丫頭道:“不好意思,這個麵具這位姑娘要了。要不姑娘你另外選一個?”
老板已經取下九個了,這個仙子麵具正好是第十個,而且安然也點了頭要的。
安然暗自點頭,這老頭還知道先來後到。
“老頭,這麵具多少錢一個,我給你雙倍的價錢!”
那問價的綠衣丫頭見安然帶著帷帽,也看不清容貌,衣裳也看不出華麗之處,楊彥和皇帝惠妃等人站在她身後說話,並不像一起的,便以為她隻是個小門小戶的姑娘,獨自出門看燈的,心裏鄙夷,說話就不客氣了。
“姑娘……”老頭略遲疑了一下,還是很有原則地歎道,“不好意思,這個麵具這位姑娘已經買了。”說著,老頭就將這個仙子麵具與前麵九個放在一起。
這時,沈怡才上前來,將五兩銀子扔給那老頭。
那綠衣丫頭見了,以為五兩銀子一個,立即取出十兩銀子來道:“十兩銀子,這個仙子麵具我們家姑娘要了!”
老頭看著十兩銀子吞了一下口水,還是搖頭道:“實在對不住了,這個仙子麵具已經是這位姑娘的了。要不姑娘您另外選一個?”
那綠衣丫頭問:“你還有仙子麵具嗎?”
老頭搖頭。他每次出來擺攤,每一種麵具向來都隻帶一個。
那綠衣丫頭隨即對安然道:“我出十兩銀子,你把那仙子麵具賣給我吧!”這語氣,相當不客氣。
安然理都沒理會她,就跟沒聽到似的,抱著麵具迴頭走到皇帝跟前道:“爹,娘,我買了十個,咱們一人一個。”
說著,安然就開始分發了。那綠衣丫頭見安然不理她,心裏不由得有些惱怒了,瞪著安然的目光頗有些不善。
不過是個小丫頭罷了,皇帝惠妃楊彥等人自恃身份也不好與她計較,連沈怡都隻是淡淡地看了那丫頭一眼。倒是劍蘭皺眉走過去,冷冷地擋在她前麵。
最麵上一個就是那仙子麵具,安然遞給芳嬪道:“姨娘,這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