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吃了點東西,就看到爺爺奶奶大伯三叔全家都來送他們了。


    安然被哥哥抱到馬車上,便靠著哥哥繼續打瞌睡。要知道昨晚她太過興奮,可是很晚才睡著的。安齊本來還想去給爹娘幫忙搬東西,順便將自己的東西再檢查一遍看有沒有遺漏的,但妹妹靠著自己,他哪兒都去不了,隻好放鬆身體,將妹妹挪到自己腿上,頭靠在自己肩上,希望可以讓妹妹睡得更舒服一點。


    等安然再次醒來,他們已經在路上了,她也從哥哥懷裏換到了娘親懷裏。中午的時候,他們在鎮上吃了點東西,讓馬稍微休息了一下,喂了水和糧食,而後又趕緊出發了。等到達縣城的時候,天都要黑了。兩輛馬車剛剛進城,城門就關上了。


    馬車徑直來到顧家。他們要先在顧家住兩天,等典的房子收拾好了再搬過去。


    這一迴,顧家換了一棟四進的大宅院,安然一家就住了一個小院子,舅母還撥了四個下人照顧他們,基本上是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下人跟著。說實話,這樣的日子安然還真是有些不習慣。她喜歡娘親和哥哥給她洗臉,不喜歡讓丫頭碰她。


    在顧家住了兩天,安然一家就搬到不遠處的一處獨門小院裏去了。院子不大,隻有兩進,中間的花園不過幾分地的樣子,裏麵種著大片麥冬,牆角有一棵辛夷花,院牆上爬著一片忍冬藤。安然忍不住想著,這家人以前是大夫?怎麽全是藥啊!可為什麽不種點牡丹梔子什麽的?那也是藥嘛!


    院子不大,但是布置得很精巧,有水井,有下水道,顯見原主人是用了心的。安然以前看書一直以為古代沒有下水道,現在才知道,古人也是很聰明的,房子四周以及廚房和浴室下麵都修了暗溝,一直連到河裏。暗溝上麵蓋著石板,其間有小縫可以讓水流出去,不但方便倒水,也能讓地麵保持幹爽。


    後來才知道,這家人原本是藥鋪的掌櫃,因為前不久藥鋪裏出了事情,東家無良,將一切責任都推給掌櫃。掌櫃的不但把家裏的積蓄全都賠了出去,最後連房子都典了才了結了官司,如今搬到老家鄉下去住了。這房子之所以典出來,而不是幹脆賣掉,也是想著等以後有錢了要再收迴來的。


    搬家以後,趙世華立即就提著禮物去拜會了縣尊大人和陳師爺,而後又將安齊送到了顧少霖所在的學堂裏,第二天便開始跟著陳師爺學著處理政務。


    陳師爺本來就是自己年老告辭,知道縣尊大人看重趙世華,又感於主家這些年對自己的信任,自然也用心教導他。縣尊錢大人也時常將趙世華叫過去,著意培養。不過半個月,趙世華就基本上上手了。


    陳師爺跟錢縣令迴話的時候將趙世華很是誇讚了一番,讓錢縣令也感覺自己沒有看錯人,對趙世華也更加信任倚重起來。


    錢縣令實際上也是有私心的。他看到了趙世華與眾不同的才學能力,那是連州府的林學政都稱讚的,所以他斷定趙世華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這樣的人才,自然要早早結交,最好先施恩於人才好,說不定以後就能幫自己一把呢?


    顧家看趙世華當了錢大人的師爺,又頗得錢大人看重,便又送了兩個下人過來。一個粗使婆子方嬸,負責打掃院子,漿洗衣服什麽的。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頭曉蘭,幫著顧宛娘做飯以及端茶送水之類的活計。


    安齊去學堂讀書去了,趙世華也每天要去縣衙幫著錢大人處理政務,顧宛娘現在不用種地了,家裏的事情又有人做,在家裏閑得發慌,便隻好整日裏做針線打發時間。


    現在顧家離得近,楊氏又知道顧宛娘女紅好,便將女兒顧庭芳送過來讓顧宛娘教導針線。顧宛娘自然不能推遲,幹脆拉著安然一起學。於是,早上顧少霖將妹妹送到趙家,接了趙安齊一起去學堂,到傍晚的時候,顧少霖和趙安齊從學堂迴來,正好讓趙世華看看兩人做功課,而後顧少霖再將妹妹顧庭芳接迴去。


    楊氏的意思很清楚,女兒反正早晚是趙家的人,現在就給顧宛娘自己調教,以後好賴可都不能嫌棄。而且,也有讓顧庭芳和趙安齊多接觸的意思,這青梅竹馬感情好,將來成親了自然也夫妻恩愛和睦。


    趙安齊得了娘親叮囑,對顧庭芳也還耐心,有時候從學堂迴來,在路上看到好吃的好玩的,給安然買的同時也會給顧庭芳帶一份。楊氏聽了女兒迴來說起,又想到趙世華如今有了功名當了師爺,越發覺得自己這門親事訂得好。


    現在家裏也有錢了,自然不差安然練字的紙。於是,安齊每天下學迴來就先將今天新學的字和詩文給安然講一遍,然後安然便跟哥哥和表哥一起寫功課。


    這是顧少霖第一次親眼看到安然學認字,因此被重重地打擊到了。他現在才真正理解了安齊所說的,‘妹妹是天才’是什麽意思。原來無論什麽,隻需跟她講一遍就會了。而且,安然明明沒有比他多練習,為什麽她的字就是比他寫得好?


    顧少霖不淡定了。為了不被小表妹看不起,他忽然發奮起來,上課聽得認真了,沒聽懂的就纏著夫子問,寫字的時候也比以前認真多了。夫子跟顧勝文說的時候顧勝文都有些不敢相信,但後來想想,估計是因為現在有了安齊一起讀書,有了伴又有了比較,兒子為了不被表弟比下去,自然就勤奮了。


    為此,顧勝文對趙安齊也更加疼愛起來,一般顧少霖有什麽,趙安齊也都有。反正女婿半個兒,外甥半個兒,也是他兒子。


    顧宛娘一麵感歎兄長的好,一麵也一再教導兒子一定要記住舅舅對他這份情,將來一定要好好對表妹庭芳,對舅舅家,能幫忙的一定要盡全力相幫。


    趙安齊點點頭,舅舅對他們一家的好,他自然記在心裏。因此,盡管庭芳表妹有些纏人,他也忍了。隻是想著以後要一輩子跟庭芳表妹生活在一起,他心裏就覺得煩。要是以後要跟他生活一輩子的人是妹妹安然,那該多好啊!


    ------題外話------


    推薦好友央央曆時兩年剛剛完結的穿越巨作《眹本紅妝》。央央號稱龜央,雖然速度慢,但所謂慢工出細活兒,這一本《眹本紅妝》可謂是央央這兩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依然走女扮男裝路線,文風清新,有活潑,有幽默,有深情,有感動,完結以後,好評如潮。


    ☆、第三十二章送禮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了,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了。過年,趙世華肯定是要迴老家去的,但縣裏的這些親戚朋友肯定也要送份年禮。


    好在顧家的銀樓生意很不錯,這幾個月又分了不少錢,雖然在縣裏開銷大,也還能剩下不少銀子來。而且,顧勝文知道趙世華到了縣裏,又給錢縣令當了師爺,衙門裏要打點的地方多,送的年禮也非常豐厚。


    趙家的情況衙門裏的人都知道,因此送年禮也隻是個心意,不過是些臘肉,禽蛋什麽的,但不管是錢縣令還是縣丞、主簿、縣尉、捕頭那裏,都沒人挑他的理。當然,這也是趙世華平時很會為人有關係。


    趙世華為人一點都不古板,又當了這麽多年的農夫,並沒有一般讀書人的迂腐和清高。他又是個能吃苦的,不論誰讓幫個忙寫個信什麽的他也從不推辭,跟誰都能很快打成一片。再加上經常時不時地請大家吃頓飯,酒過三圈,就稱兄道弟了。因此,他來到縣上不過短短兩個多月,與縣衙裏的同僚們處得比當初陳師爺還要好。


    一家人都準備好等臘月廿三衙門封印以後祭了灶就迴老家,卻不料十九那日錢縣令忽然留下趙世華,邀請他廿五那天帶著家眷到家裏喝酒。原來,臘月廿五是錢大人的夫人文氏的生辰。


    趙世華欣然應諾,主家有喜,他這個師爺自然要去道賀的。


    晚上迴家跟顧宛娘說起,顧宛娘卻苦惱地向他討主意:“今天大嫂也跟我說了。也真是湊巧了,廿五那天是文夫人的生辰,廿七那天卻是周姨娘的生辰。你看,我們送什麽好?”


    趙世華不以為意地笑笑,說:“我們家什麽情況錢大人又不是不知道,你隨便送點繡品就是了,不過是份心意而已。”


    “可是,總不能文夫人和周姨娘的禮物都一樣吧?”顧宛娘道,“要是給周姨娘的禮送得比文夫人輕吧,周姨娘肯定要不高興的。畢竟我們都是因為周姨娘才靠上錢大人的。可要是比文夫人重了,文夫人畢竟是正房……”


    來到縣上這兩個多月裏,顧宛娘也去過錢縣令家好幾次,有時候是文夫人找她過去說話解悶,有時候是周姨娘找她,不去又不好。但每次過去,她都恪守禮節,總是要先去拜見了文夫人才會去周姨娘那裏,走的時候也總要去跟文夫人告辭的。


    看起來,文夫人是個溫婉賢惠的,而周姨娘稍微嬌縱了些。


    顧宛娘忍不住將自己的看法與趙世華說了,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誰知趙世華卻輕笑道:“宛娘你放心,咱們家和舅兄不同。為夫能入了大人的眼,給大人當這個師爺,可不是因為周姨娘的關係。所以,周姨娘那裏,我們隨便意思一下就是了,甚至當做不知道都行。畢竟錢大人隻是請我們參加文夫人的生日宴會,可沒有提過周姨娘半句。宛娘啊,你要知道,周姨娘再得寵也不過是個姨娘罷了。以後你也注意些,盡量少去周姨娘那裏。”


    顧宛娘一怔,有些不明白。安然卻忍不住會心一笑,爹爹就是通透。


    趙世華低頭見安然唇邊那一抹淺淺的笑意,也是一愣,隨即笑問:“你個小丫頭,你知道爹爹跟娘親說的什麽?你笑什麽?”


    安然得意地揚著小下巴道:“怎麽聽不懂?爹爹說以後少去周姨娘那裏。囡囡不喜歡周姨娘,所以高興。”


    趙世華摸摸她的頭叮囑道:“這些話囡囡自己心裏清楚就好了,可不要說出去。”


    安然點點頭,乖巧應聲:“爹爹放心,囡囡知道了。”


    趙世華又不放心地叮囑了安齊一聲道:“爹娘在家裏說的話,連你表哥也不要說,知道嗎?”


    安齊點頭,心裏卻有些不高興。難道他比妹妹還不讓人放心嗎?竟然還要特意叮囑他一聲。


    安然看娘親聽了爹爹的話臉上並沒有幾分喜色,知道她還是擔心得罪了周姨娘,一時不忍,便出了個主意。


    “娘啊,你要是覺得不給周姨娘送禮怕她不高興的話,不如你備一份禮物托別人送給她,不讓文夫人知道就是了嘛!這樣兩邊都不會得罪。”


    顧宛娘一聽,當即便雙眼一亮。“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去跟嫂子說,我們將周姨娘的禮送到周家去,周家是周姨娘娘家的人,送多重的禮過去都沒人說閑話,反而能讓府裏的人更加看重她。”


    趙世華也詫異地看著女兒。這確實是個好辦法,真難為這丫頭這麽小居然就能想得出來。這丫頭倒是隨了他,聰明通透。畢竟是仙子下凡,果真是不同尋常啊!


    第二天,趙安齊找了個機會悄悄問安然道:“妹妹,你為什麽不喜歡那個周姨娘?少霖表哥說周姨娘幫舅舅說了很多好話,也幫爹爹說了很多好話,大人才讓爹爹給他當師爺的。”


    趙安齊懷疑地看著安然,擔憂地問道:“難道周姨娘對你和娘親不好?是不是她說了什麽不好聽的話?她看不起我們是從鄉下來的?”趙安齊剛剛到學堂的時候就被人看不起,說他是從鄉下來的土包子,是以有此一問。


    安然撐著頭斜睨著哥哥,耐心地教導他道:“哥哥,你忘了昨晚爹爹的話了?爹爹能給大人當師爺,是因為爹爹學問好,能力強,跟舅舅家和周姨娘沒有太大關係。至於我不喜歡周姨娘,那是因為她是搶了別人丈夫的壞女人。”經過前世的熏陶,在安然心裏,一切小三都是狐狸精,壞女人!


    趙安齊怔了怔,在來到縣裏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姨娘是個什麽東西,這還是到了學堂,聽家裏有錢的同學說起,才知道姨娘就是小老婆。原來妹妹不喜歡姨娘啊!他決定,他以後也不喜歡姨娘,所有姨娘都不喜歡。


    第二天,顧宛娘等顧少霖和趙安齊去學堂了,又帶著安然和顧庭芳迴了顧家。


    顧宛娘選了一幅鵝黃緞麵為底繡石榴花開及開心石榴果的被麵帶著,讓楊氏一塊帶去周家,算是送給周姨娘的生辰禮,祝願她早生貴子。


    而送給文夫人的,顧宛娘選了自己之前剛剛繡完的一架牡丹花開錦雞鬧春花鳥圖的屏風。圖還是安然畫的,顧宛娘一直覺得這圖畫得太好,舍不得拿去賣,所以就打算擺放在家裏自己看。


    中國的花鳥畫自唐、五代形成,到宋代才發展成熟。在這個時候,畫花鳥的極少,就算有,也不甚出彩。安然前世學工筆是最沒耐心的了,但當時娘親忽然想要繡架屏風,她還是覺得繡花鳥最好看,於是畫了一幅牡丹自山石後舒展而出,下麵是兩隻錦雞啄食的花鳥圖來。


    這可是顧宛娘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繡完的,用了市麵上能見到的所有顏色的絲線,特別是錦雞身上的羽毛,纖毫畢現。再加上安然畫圖時的立體處理,這架屏風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獨一無二的珍品。當時拿去安裝底座的時候,掌櫃的出了一百兩銀子顧宛娘都沒舍得賣。


    其實這架屏風不大,圓形,直徑不足兩尺,不過是純裝飾性的小插屏。底座用的是黃花梨,雕成了火焰狀捧著中間的插屏,隻漆了兩層清漆,既簡單又透著一種富貴錦繡氣息。


    安然暗歎娘親可真舍得,但除了這個,家裏還真是沒有什麽東西好送人的。她本來想幹脆去顧家的銀樓挑一件首飾送給文夫人算了,但貴的她們現在還買不起,便宜的人家又看不上。想來想去,還是這架屏風最合適了,文夫人肯定會喜歡的。


    顧宛娘其實想得挺周到的,楊氏將自己家連同小姑家的禮一起送到周家時,還特別提了自家小姑送的這幅被麵。她說自家小姑家裏不寬裕,隻是個小小心意,希望周姨娘不要嫌棄雲雲。


    收禮的是周家的大奶奶岑氏,也是楊氏的親家母,周姨娘是她小姑。看在楊氏的麵子上,岑氏當時沒說什麽,但等楊氏離開後卻很是不屑地撇撇嘴道:“還是秀才娘子呢!一幅被麵當生辰賀禮居然都拿得出手。她這是打發叫花子呢!也不知道是真的太窮還是看不起我們姑奶奶隻是個姨娘。”


    因此,最後她雖然也將這幅被麵送到了小姑手裏,卻隻提了顧家兩句,而趙家,她覺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提說。


    ------題外話------


    推薦好友央央曆時兩年剛剛完結的穿越巨作《眹本紅妝》。央央號稱龜央,雖然速度慢,但所謂慢工出細活兒,這一本《眹本紅妝》可謂是央央這兩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依然走女扮男裝路線,文風清新,有活潑,有幽默,有深情,有感動,完結以後,好評如潮。地址箏放在文案上,親們一點就過去了。


    ☆、第三十三章赴宴


    臘月廿四衙門封印,趙世華迴家祭灶神,第二天,便帶著妻子兒女去錢縣令家赴宴。


    錢縣令名明,字鵬陽,今年四十二歲,五年前中的進士,這是在合江縣連任的第二期,政績不說多麽清明,但還不算昏庸。據說,錢縣令家祖籍在湖北,家族裏出了不少舉人進士,像錢縣令這樣的,在家族中不過一般。


    來賓送的禮物在進門以後就進行了登記,而後被送到臨時的庫房裏收著,等主人看過以後決定怎麽收撿。


    男賓在外廳招待,女客被迎到二門裏麵,趙安齊因為年紀小,也跟著娘親妹妹進了二門。


    這是趙安齊第一次到錢縣令家來,一路走來,覺得似乎也不比舅舅家漂亮多少。


    錢大人家的院子也是四進的宅子。錢鵬陽有一妻三妾,兩子三女。長女和兩個兒子都是文氏所出,兩個庶女是蔣姨娘和俞姨娘所出。蔣姨娘是從小伺候錢鵬陽的丫頭,在文氏進門以後給的名分。俞姨娘是文氏的丫頭,文氏懷孕的時候給錢鵬陽收房的,後來生了一個女兒才抬的姨娘。


    蔣姨娘年紀比文氏還大兩歲,俞姨娘也隻比文氏小一歲,因此,剛剛進門風華正茂的周姨娘自然得寵。


    錢鵬陽的長女嫁在京城,長子錢銳今年十八歲,尚未成親,跟著父親在前院招待男賓;次子錢寧今年才八歲,是文氏的心肝寶貝,這次也跟著娘親在後院。錢鵬陽還有兩名庶女,一個十五歲,已經訂了親,現在房裏繡嫁妝,沒有出來;另一個十四歲,目前正打算議親,因此被文氏帶在身邊。


    趙安齊和錢寧都在一個學堂裏讀書,也算是同窗了,關係還不錯。事實上,在學堂裏要不是有顧少霖和錢寧兩個人罩著他,他肯定要被人欺負的。


    錢寧難得有個年紀相仿的同伴來,見了趙安齊高興地很,覺得這邊全是女眷膩煩得很,就想拉他去自己的書房看書去。


    文氏也知道今天到內院來的都是女眷,不會有幾個男孩子,難得兒子遇到同伴,便也就應了,隻吩咐人好好看著他們,別闖禍就行。


    安齊看了看娘親和妹妹,遲疑道:“寧哥兒,能不能帶我妹妹一起去?她最喜歡看書了。”


    安然聽哥哥提到自己,一時間有些糾結。她確實很喜歡書,也很想去縣令家的書房看看,可是,她也舍不得離開娘親啊。在安然看來,娘親還是太單純了些,她擔心自己要是不在,娘親會不會在這些有錢的奶奶太太麵前吃虧。


    錢寧看了安然一眼,小大人似的皺著眉道:“我們去看書寫字,她一個小丫頭片子跟著去做什麽?要是她哭鬧怎麽辦?我可不會哄小丫頭。”


    安齊拉著安然的手,笑道:“你放心好了,我妹妹可不是愛哭鬼。她不會哭的。她呀,最喜歡的就是看書寫字了。我妹妹的字可比我寫得好呢!”


    安齊忍不住又開始顯擺自己的寶貝妹妹了。安然很無語,輕輕拉著他的衣袖道:“哥哥,你別說了。”


    “真的?”錢寧不太相信地看了安然一眼,點點頭道,“那就一起去吧。隻要她不哭就成。”顯然對安齊顯擺妹妹的話是不太相信的。


    顧宛娘本來是不太放心的,但這話她不好說,也隻能交代安齊看好妹妹。


    於是,三個孩子就被人帶去了內書房。


    錢家有兩個書房,外書房是錢鵬陽在家處理公務會見人的地方,趙世華是常去的,主要用於辦公。內書房是他偶爾在內院休息的時候看書寫字用的,兩個兒子看書寫字也基本上在這裏。


    到了書房,隻有兩名侍女在,錢寧要了茶和點心,將點心遞給安然,而後就拉著安齊去看自己的新書。


    安然暗忖:這位二少爺禮儀上倒也不錯,雖然對她算不得熱情,但至少也還知道待客。由此可見,文氏出身應該不錯。


    她一邊吃著糕點,一邊漫步在書架下慢慢地看書。


    這內書房的書並不太多,不過幾百本罷了,但這是對於安然這樣見識過前世圖書館的人而言。而對安齊來說,這裏的書就已經是書山書海了。趙家的書賣了些,後來幾兄弟分家,盡管趙世華的書分得最多,也不過幾十本罷了。


    因為是內書房,除了錢銳和錢寧日常要用的四書五經之外,書架上最多的就是休閑類的書籍,比如各種詩詞遊記什麽的。


    這時,就聽那邊安齊和錢寧趴在書桌前正小聲討論著。


    隻聽趙安齊豔羨道:“我聽爹爹講過山海經,但我們家卻是沒有這本書的,聽說很多年前被我奶奶賣掉了。你說這世上真的有神仙和妖怪嗎?這個書可真有意思,寧哥兒你上哪兒找來的?”


    “哈哈,好看吧!”錢寧得意地笑了兩聲,“這可是我大姐夫從京裏給我送來的。你看看這個,這些符號,你沒見過吧?這叫標點符號!據說以後鄉試會試作策論的時候,都要有標點符號才行。朝廷上正在討論呢,很快就要明旨頒布了。我爹本來是不讓我看這種閑書的,但我說要先學學這個標點符號,他就準了。”


    安然聽到這裏,再也忍不住走過去,拉著哥哥趙安齊的胳膊道:“哥哥,哥哥,給囡囡看看!”


    安齊迴頭將安然拉到自己身前,見她矮了點,便幹脆將她抱到鋪著皮毛墊子的椅子上坐下,這才將那本書推過來道:“妹妹你看!這可是本好書!有了這些符號,我就再也不用爹爹斷句了,自己也能看。”


    安然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本用標點符號斷句的新書,再一次震驚了。她幾乎不用腦子想都知道,肯定又是那位三皇子的傑作了。


    標點符號確實是個好東西。估計他也跟她一樣,不習慣看沒有標點沒有斷句的書。可是,他這樣出風頭會不會太過了些?之前的三字經,現在的標點符號,要是以後他再無恥地盜用一些唐宋詩詞,豈不是很容易就能收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箏並收藏寒門閨秀(作者:李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