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豔陽高照,秋高氣爽。
橫都影視城,民國一條街附近的某個廢棄街道,迎來了電影劇組《午夜開棺人之白狐蓋麵》的開機儀式。
“劈裏啪啦……”
一萬響的鞭炮,將劇組主創人員包圍在其中,濃濃的煙霧氣息籠罩了整個開機儀式的現場,映襯著攝影機上的朵朵紅花,格外的鮮豔。
披紅帶花的攝影機身前,是一個九足祭鼎,厚厚的香灰鋪滿了整個鼎中。
三根粗大的香燃燒著,帶來一陣陣的寧靜氣息。
“拜!祝一切順利,票房大賣!”
隨著工作人員的引導,以唐年為首的主創人員人手三根香,散發著繚繞煙氣,很快插滿了整個鼎麵。
‘刷!’
當唐年伸手扯下攝影機上的紅布紅花時,整個劇組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自此以後,《白狐蓋麵》正式進入前期拍攝階段。
“各工作人員注意,《白狐蓋麵》第一場第1~4個鏡頭,半個小時以後準時開拍,化妝師、道具師、燈光師就位,演員開始換裝……”
很快拍攝現場響起了一個令黃粱演藝坊不少人很熟悉的聲音。
在這個聲音的指揮下,幕後工作人員開始緊張忙碌起來,對拍攝現場的道具、機位、燈光進行最後一次調試,而演員們則在化妝師和服裝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換裝、化妝的準備工作。
“胡哥,這第一場戲,可是由你開頭的,我就不打擾了!”
眼見執行導演已經開始第一場拍攝的準備工作,唐年便結束了和胡哥的交流,來到了監視器前。
“瞧好了吧,我可是有著胡一條的名聲……這第一場戲,那就由我來個開門紅!”
胡哥拍拍唐年的肩膀,在助手的帶領下,進入了服裝間。
……
“老程,非常感謝啊!要不是你過來幫忙,我可真是沒底氣啊!”
電視劇和電影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瞧著身前的四台監視器,唐年拍了拍老程的肩膀,十分感慨。
沒錯,就在八月底劇組籌建進入尾聲的時候,張導突然打開電話,將老程派了過來,以義務的方式來支持唐年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倒是讓唐年吃驚之餘多了幾分感動。
“嗨……這事兒,你都感謝了八遍了,心裏知道就行……北美那邊,電影拍攝分工太明確了,我根本插不上手!”
“對比咱國內的電影拍攝模式,人家好萊塢還真的能稱得上工業化流程,執行導演和副導演都是資方派遣;演員非常敬業,全都是同期收聲,根本不存在為了演員調檔期的事兒,都是事先排好拍攝流程,將通告發過去,人家肯定準時到,而且對於導演的要求都能快速理解並執行到位……不過《南北戰爭》是一部史詩級的戰爭大戲,現在都還是處於試拍階段,各方麵的場景搭建都處於調試和磨合的狀態,試拍效果不理想,人家執行導演就會第一時間進行場景搭建的修改,總之一句話,在北美當導演可謂是如魚得水!”
“正因為前期場景搭建和專業特效同期跟進,人家真正拍攝起來都會非常順利,真正的流水線作業……然後,我就成了多餘的了……”
老程說話間,將監視器裏的畫麵都調了出來,對照著這一場戲的分鏡腳本,一邊和唐年聊著一邊通知現場的工作人員對攝影機的機位和角度進行再調整。
“喂,7號攝影機,你待會兒的主要任務就是長鏡頭對準旅店,現在的機位有些靠前,你跟著導軌退一米看看!好……就這樣!”
“9號攝影機,和燈光師調一下房間裏的光線,現在畫麵太暗,影響鏡頭……”
“3號攝影機注意,擺臂太高,照進房間裏的角度是俯視的,和協助工作人員商量一下,擺臂調低三個度!”
“1號攝影機在檢查一下鏡頭,你的主要職責是將胡哥的麵部表情全部收進來,多角度切換……”
“……”
連續發布幾個指令後,老程拿著工作人員遞過來的杯子,喝了一口涼茶,神情十分的愜意,感歎道:“還是國內的拍攝氛圍好啊,導演說什麽就是什麽,都圍著導演轉……”
“這麽看來,老程,你在北美還受了委屈了?”
唐年在老程下達指令的同時,也是比照著監視器裏的畫麵和一旁的分鏡腳本,眼看著原本有些不是十分到位的拍攝角度在老程的指令下迅速和分鏡腳本貼合起來,心頭還是有著不少的震撼。
記得在《孟薑女》劇組拍攝期間,唐年見過比著更大的陣仗,最後那一場戰爭戲可是動用了兩個分劇組,足足十二個監視器。
但當時的唐年,大部分注意力都在比對鏡頭裏那些知名演員的人物角色詮釋方式和情緒推進技巧,並沒有過多的對監視器等專屬於導演工作內容的區域進行關注。
就算是在超級網劇《史上第一混亂》拍攝期間,唐年的重心也都在於演員鏡頭前的表現。
而且《史上第一混亂》是一部類《武林外傳》的搞笑情景劇,基本上都是室內棚戲,室外戲雖然有,但並不多,兩個監視器最多十個攝影機七八個機位就能全覆蓋。
盡管當時唐年還掛著製片人和執行導演的頭銜,但他當時的重心也不在導演崗位上。
因此,當唐年籌備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他經驗不足的缺陷暴露了出來。
唐年熟悉每一個劇情,熟悉每一個分鏡腳本,因為這些都深深的銘刻在唐年的腦海深處,尤其是在劇本定稿之後唐年再一次因為劇本而進入了‘黃粱一夢’的狀態之後。
對於這部電影,唐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些畫麵,甚至清楚後期處理的時候該如何剪輯,但在拍攝現場如何將這一切導演出來,他就抓了瞎。
機位的調配,拍攝時的調度……唐年並不擅長這些。
而這一點,卻是張導最清楚不過的地方,這也是張導通過電話對唐年籌拍電影的進度了解之後,將老程派過來的根本原因之一。
關於這些,劇組上下都知道,唐年更是每次都要提及,大恩不言謝不代表不需要通過言語來記掛在心間。
就在開機前的一個星期裏,唐年跟著老程,好好的學習了一下導演崗位的職責。
畢竟,有些分鏡腳本上定下來的鏡頭畫麵,唐年隻有在熟悉了鏡頭語言之後,才能順利的和老程進行溝通,拍攝到自己想要的鏡頭素材。
“委屈?這倒不至於,隻是好萊塢拍戲的分工太明確了,導演隻是其中的一個崗位,隻要導演好即可。其他崗位,人家都是專業的,並不會聽你導演一味的瞎指揮,分鏡腳本人家都有,拍攝完全是嚴格按照這個來的,並不存在不按劇本來的現象,整個劇組相互協作才能有機運轉……哪像國內,導演需要操心一切,但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真好!”
老程搖頭晃腦的,十分享受眼下這種導演的感覺。
“老程,這個分鏡腳本,采用長鏡頭的方式拍攝第一個鏡頭這26個畫麵,我理解……但是這個房間內,案發現場的拍攝,為什麽要先采用廣鏡頭,而不是短鏡頭密集切換呢?”
唐年看了一下時間,趁著距離拍攝開始還有十多分鍾,便拿著分鏡腳本問道。
“小唐啊,電影拍攝出來,最終還是給觀眾看的,你的鏡頭處理和鏡頭語言一定要簡單、清晰、明了……你看這個分鏡腳本上,劉振明在旅店人員報案之後,帶著三五個警員進入案發房間,如果用短鏡頭密集切換,雖然也能將案發現場的一切信息傳遞給觀眾,但這裏麵很容易出現漏鏡和畫麵缺失的問題,更會產生混亂現場,純屬鏡頭語言不夠精煉,影片時長也會因此擴展,加大後期製作的難度和成本!但是這個分鏡腳本,如果我們用廣鏡頭,隻需兩個機位對切,便能夠將房間裏的一切清晰明了直觀的呈現出來!”
“不過這個廣鏡頭拍攝起來有難度,在演員不ng的情況下,一般是橢圓導軌推拍,掌鏡的攝影師一定要熟悉腳本,推拍的過程一定要穩,一氣嗬成,不能慢也不能快……”
“……”
“程導,演員換裝結束,一切都就位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在唐年和老程身邊,小聲提醒道。
“還有五分鍾……算了,通知群眾演員就位,我們提前開拍!”
老程抬腕看了一眼時間,決定還是開始拍攝,唐年見此隻得拿起分鏡腳本仔細琢磨著老程剛剛跟他講的鏡頭使用的一些小竅門……
“《白狐蓋麵》第一場第一個鏡頭,開始!”
在工作人員打板之後,第一個監視器的畫麵,終於導入了人來人往的街道,爾後長鏡頭對準了小鎮上唯一的一家旅店,廣福旅店。
“啊……死人啦……”
第二個監視器很快亮起,攝影機架在旅店二樓走廊裏,一位旅店工作人員驚慌失色的從房間裏跑了出來,鏡頭晃動,一具屍體懸掛在半開著的房間裏……
“喂?是妖妖靈嗎?我要報案……對,旅店二樓房間裏,有人上吊自殺了……”
很快第三個監視器的畫麵亮起,4號機位上的攝影機對準了街道,一輛警車飛馳而來,一身帥氣警服的胡哥推開車門,牢牢的占據了鏡頭的核心位置,隻見他位於畫麵的右下角,抬頭望著旅店的周遭環境,然後退開幾步,昂首望著二樓的房間,緊閉的窗戶根本看不出什麽,深吸口氣也沒有一絲異味出現。
“小張,你和廣福旅店老板娘對接,拿到203房間房客的個人資料!”
“小王,你去街道入口的監控攝像頭那裏,把最近一個月的人員出入信息都拿到!”
“小梁、小胡,你們兩個跟我上去,迅速控製案發現場,避免203房間出現更多的人為破壞,同時把第一個進入房間的那個工作人員帶過來……”
短短幾句安排之後,胡哥(飾演劉振明)便帶著兩個手下進入了旅店。
“哢!過了!”
老程拿著手裏的分鏡腳本,對照著胡哥在監視器裏的表現,直至胡哥帶著手下走出鏡頭,很是滿意的宣布第一場戲的第一個鏡頭順利通過。
“不愧是實力派,胡哥光是在鏡頭前的幾個肢體動作,便充分顯示出他身為警察的專業和幹練,以及辦案經驗的豐富……”
眼看著分鏡腳本裏的人物角色,在胡哥的詮釋下完美呈現在鏡頭中,並且更加出彩,唐年禁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橫都影視城,民國一條街附近的某個廢棄街道,迎來了電影劇組《午夜開棺人之白狐蓋麵》的開機儀式。
“劈裏啪啦……”
一萬響的鞭炮,將劇組主創人員包圍在其中,濃濃的煙霧氣息籠罩了整個開機儀式的現場,映襯著攝影機上的朵朵紅花,格外的鮮豔。
披紅帶花的攝影機身前,是一個九足祭鼎,厚厚的香灰鋪滿了整個鼎中。
三根粗大的香燃燒著,帶來一陣陣的寧靜氣息。
“拜!祝一切順利,票房大賣!”
隨著工作人員的引導,以唐年為首的主創人員人手三根香,散發著繚繞煙氣,很快插滿了整個鼎麵。
‘刷!’
當唐年伸手扯下攝影機上的紅布紅花時,整個劇組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自此以後,《白狐蓋麵》正式進入前期拍攝階段。
“各工作人員注意,《白狐蓋麵》第一場第1~4個鏡頭,半個小時以後準時開拍,化妝師、道具師、燈光師就位,演員開始換裝……”
很快拍攝現場響起了一個令黃粱演藝坊不少人很熟悉的聲音。
在這個聲音的指揮下,幕後工作人員開始緊張忙碌起來,對拍攝現場的道具、機位、燈光進行最後一次調試,而演員們則在化妝師和服裝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換裝、化妝的準備工作。
“胡哥,這第一場戲,可是由你開頭的,我就不打擾了!”
眼見執行導演已經開始第一場拍攝的準備工作,唐年便結束了和胡哥的交流,來到了監視器前。
“瞧好了吧,我可是有著胡一條的名聲……這第一場戲,那就由我來個開門紅!”
胡哥拍拍唐年的肩膀,在助手的帶領下,進入了服裝間。
……
“老程,非常感謝啊!要不是你過來幫忙,我可真是沒底氣啊!”
電視劇和電影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瞧著身前的四台監視器,唐年拍了拍老程的肩膀,十分感慨。
沒錯,就在八月底劇組籌建進入尾聲的時候,張導突然打開電話,將老程派了過來,以義務的方式來支持唐年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倒是讓唐年吃驚之餘多了幾分感動。
“嗨……這事兒,你都感謝了八遍了,心裏知道就行……北美那邊,電影拍攝分工太明確了,我根本插不上手!”
“對比咱國內的電影拍攝模式,人家好萊塢還真的能稱得上工業化流程,執行導演和副導演都是資方派遣;演員非常敬業,全都是同期收聲,根本不存在為了演員調檔期的事兒,都是事先排好拍攝流程,將通告發過去,人家肯定準時到,而且對於導演的要求都能快速理解並執行到位……不過《南北戰爭》是一部史詩級的戰爭大戲,現在都還是處於試拍階段,各方麵的場景搭建都處於調試和磨合的狀態,試拍效果不理想,人家執行導演就會第一時間進行場景搭建的修改,總之一句話,在北美當導演可謂是如魚得水!”
“正因為前期場景搭建和專業特效同期跟進,人家真正拍攝起來都會非常順利,真正的流水線作業……然後,我就成了多餘的了……”
老程說話間,將監視器裏的畫麵都調了出來,對照著這一場戲的分鏡腳本,一邊和唐年聊著一邊通知現場的工作人員對攝影機的機位和角度進行再調整。
“喂,7號攝影機,你待會兒的主要任務就是長鏡頭對準旅店,現在的機位有些靠前,你跟著導軌退一米看看!好……就這樣!”
“9號攝影機,和燈光師調一下房間裏的光線,現在畫麵太暗,影響鏡頭……”
“3號攝影機注意,擺臂太高,照進房間裏的角度是俯視的,和協助工作人員商量一下,擺臂調低三個度!”
“1號攝影機在檢查一下鏡頭,你的主要職責是將胡哥的麵部表情全部收進來,多角度切換……”
“……”
連續發布幾個指令後,老程拿著工作人員遞過來的杯子,喝了一口涼茶,神情十分的愜意,感歎道:“還是國內的拍攝氛圍好啊,導演說什麽就是什麽,都圍著導演轉……”
“這麽看來,老程,你在北美還受了委屈了?”
唐年在老程下達指令的同時,也是比照著監視器裏的畫麵和一旁的分鏡腳本,眼看著原本有些不是十分到位的拍攝角度在老程的指令下迅速和分鏡腳本貼合起來,心頭還是有著不少的震撼。
記得在《孟薑女》劇組拍攝期間,唐年見過比著更大的陣仗,最後那一場戰爭戲可是動用了兩個分劇組,足足十二個監視器。
但當時的唐年,大部分注意力都在比對鏡頭裏那些知名演員的人物角色詮釋方式和情緒推進技巧,並沒有過多的對監視器等專屬於導演工作內容的區域進行關注。
就算是在超級網劇《史上第一混亂》拍攝期間,唐年的重心也都在於演員鏡頭前的表現。
而且《史上第一混亂》是一部類《武林外傳》的搞笑情景劇,基本上都是室內棚戲,室外戲雖然有,但並不多,兩個監視器最多十個攝影機七八個機位就能全覆蓋。
盡管當時唐年還掛著製片人和執行導演的頭銜,但他當時的重心也不在導演崗位上。
因此,當唐年籌備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他經驗不足的缺陷暴露了出來。
唐年熟悉每一個劇情,熟悉每一個分鏡腳本,因為這些都深深的銘刻在唐年的腦海深處,尤其是在劇本定稿之後唐年再一次因為劇本而進入了‘黃粱一夢’的狀態之後。
對於這部電影,唐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些畫麵,甚至清楚後期處理的時候該如何剪輯,但在拍攝現場如何將這一切導演出來,他就抓了瞎。
機位的調配,拍攝時的調度……唐年並不擅長這些。
而這一點,卻是張導最清楚不過的地方,這也是張導通過電話對唐年籌拍電影的進度了解之後,將老程派過來的根本原因之一。
關於這些,劇組上下都知道,唐年更是每次都要提及,大恩不言謝不代表不需要通過言語來記掛在心間。
就在開機前的一個星期裏,唐年跟著老程,好好的學習了一下導演崗位的職責。
畢竟,有些分鏡腳本上定下來的鏡頭畫麵,唐年隻有在熟悉了鏡頭語言之後,才能順利的和老程進行溝通,拍攝到自己想要的鏡頭素材。
“委屈?這倒不至於,隻是好萊塢拍戲的分工太明確了,導演隻是其中的一個崗位,隻要導演好即可。其他崗位,人家都是專業的,並不會聽你導演一味的瞎指揮,分鏡腳本人家都有,拍攝完全是嚴格按照這個來的,並不存在不按劇本來的現象,整個劇組相互協作才能有機運轉……哪像國內,導演需要操心一切,但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真好!”
老程搖頭晃腦的,十分享受眼下這種導演的感覺。
“老程,這個分鏡腳本,采用長鏡頭的方式拍攝第一個鏡頭這26個畫麵,我理解……但是這個房間內,案發現場的拍攝,為什麽要先采用廣鏡頭,而不是短鏡頭密集切換呢?”
唐年看了一下時間,趁著距離拍攝開始還有十多分鍾,便拿著分鏡腳本問道。
“小唐啊,電影拍攝出來,最終還是給觀眾看的,你的鏡頭處理和鏡頭語言一定要簡單、清晰、明了……你看這個分鏡腳本上,劉振明在旅店人員報案之後,帶著三五個警員進入案發房間,如果用短鏡頭密集切換,雖然也能將案發現場的一切信息傳遞給觀眾,但這裏麵很容易出現漏鏡和畫麵缺失的問題,更會產生混亂現場,純屬鏡頭語言不夠精煉,影片時長也會因此擴展,加大後期製作的難度和成本!但是這個分鏡腳本,如果我們用廣鏡頭,隻需兩個機位對切,便能夠將房間裏的一切清晰明了直觀的呈現出來!”
“不過這個廣鏡頭拍攝起來有難度,在演員不ng的情況下,一般是橢圓導軌推拍,掌鏡的攝影師一定要熟悉腳本,推拍的過程一定要穩,一氣嗬成,不能慢也不能快……”
“……”
“程導,演員換裝結束,一切都就位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在唐年和老程身邊,小聲提醒道。
“還有五分鍾……算了,通知群眾演員就位,我們提前開拍!”
老程抬腕看了一眼時間,決定還是開始拍攝,唐年見此隻得拿起分鏡腳本仔細琢磨著老程剛剛跟他講的鏡頭使用的一些小竅門……
“《白狐蓋麵》第一場第一個鏡頭,開始!”
在工作人員打板之後,第一個監視器的畫麵,終於導入了人來人往的街道,爾後長鏡頭對準了小鎮上唯一的一家旅店,廣福旅店。
“啊……死人啦……”
第二個監視器很快亮起,攝影機架在旅店二樓走廊裏,一位旅店工作人員驚慌失色的從房間裏跑了出來,鏡頭晃動,一具屍體懸掛在半開著的房間裏……
“喂?是妖妖靈嗎?我要報案……對,旅店二樓房間裏,有人上吊自殺了……”
很快第三個監視器的畫麵亮起,4號機位上的攝影機對準了街道,一輛警車飛馳而來,一身帥氣警服的胡哥推開車門,牢牢的占據了鏡頭的核心位置,隻見他位於畫麵的右下角,抬頭望著旅店的周遭環境,然後退開幾步,昂首望著二樓的房間,緊閉的窗戶根本看不出什麽,深吸口氣也沒有一絲異味出現。
“小張,你和廣福旅店老板娘對接,拿到203房間房客的個人資料!”
“小王,你去街道入口的監控攝像頭那裏,把最近一個月的人員出入信息都拿到!”
“小梁、小胡,你們兩個跟我上去,迅速控製案發現場,避免203房間出現更多的人為破壞,同時把第一個進入房間的那個工作人員帶過來……”
短短幾句安排之後,胡哥(飾演劉振明)便帶著兩個手下進入了旅店。
“哢!過了!”
老程拿著手裏的分鏡腳本,對照著胡哥在監視器裏的表現,直至胡哥帶著手下走出鏡頭,很是滿意的宣布第一場戲的第一個鏡頭順利通過。
“不愧是實力派,胡哥光是在鏡頭前的幾個肢體動作,便充分顯示出他身為警察的專業和幹練,以及辦案經驗的豐富……”
眼看著分鏡腳本裏的人物角色,在胡哥的詮釋下完美呈現在鏡頭中,並且更加出彩,唐年禁不住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