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從那晚的夜半驚情後,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二十天。張少傑每天都在忙碌著軟件編程,他準備開公司後第一批推出的那些軟件產品,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十之八九,隻剩下了最後一部分的工作。
另外關於公司的名稱,經過查詢,中文的“無限”、“無限科技”等等名稱還都沒有注冊過。而在國外英文的“wish”等名稱,雖然有個加拿大公司注冊過,但那是一個生產飼料和肥料產品的公司,張少傑以後肯定不會涉及這方麵的行業,所以也是可以注冊的。
對於外來集團化的公司規劃,張少傑準備學習類似於sony索尼公司的模式。在整個集團的主體框架方麵,在自己國家本土建立總公司,然後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建立分公司;各個國家的總公司或分公司下,又建立各大城市的總部和分部。而在整個集團的橫向擴展框架方麵,集團總公司下屬的一些行業,則分別成立各子公司。
張少傑的第一期規劃中,將會在中國北京建立總公司和總部,在深圳建立總公司分部;將在中國香港、美國建立分公司;除集團主營的it業外,將會建立主要運營遊戲產品的“無限娛樂”子公司;至於其它的則到第二期時建立。
由於國外的公司注冊,張少傑現在還有許多方麵的問題需要解決,不好辦,需要過一段時間。所以張少傑準備先把在中國的總公司建立了,先在北京建立總部再說。於是,張少傑就先在北京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申請了公司注冊的手續,當然手續的最終審核通過還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還要等待。
還有件事情張少傑倒是忘記了,申請公司的注冊時才想起來。那就是由於張少傑申請的是私營獨資企業,是個人獨資,所以公司的全稱不能叫“無限科技公司”。“公司”這個稱謂,在中國國內必須是要至少2個投資人以上,而私營獨資企業隻能使用諸如“企業”、“廠”、“工作室”等其它稱謂。像張少傑之前剛創建的“順風產品包裝廠”,那時這個名字就正好可以使用;至於“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那時創立之初本來就給了段永平等二十多個技術人員百分之十的股份,所以可以使用公司稱謂。之前因為情況都恰好,現在可不行。因為這個緣故,張少傑申請注冊的時候,填表格時填的是“無限科技企業”,這也即將是公司的正式名稱。
9月22日這天,張少傑早上睜眼醒來後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床上竄起來後又蹦又跳的歡唿著,最後還跑到陽台上從著外麵大喊大叫哈哈狂笑著。張少傑為什麽會這樣?他瘋了麽?當然不是!那他這麽興奮又為什麽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張少傑在2月和7月底,兩次販賣遊戲給任天堂公司所簽訂的那兩份協議中,特別強調了遊戲版權的首付款和遊戲銷售利潤分成,要用日元支付並存在瑞士銀行?張少傑當時為什麽又要日元這種不太穩定的貨幣,而不是要世界最流通的貨幣美元,或者幹脆用人民幣支付呢?張少傑在9月22日這天之所以這麽興奮,狂喜不已,就是和此事又關。
因為,1985年9月22日這天正是日元拉開迅猛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22日之前,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為240:1。可從1985年9月22日開始到1985年年底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裏,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將會漲到200:1。
這是為什麽呢?原來二次世紀大戰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出的戰後援助計劃下,日本經濟迅速恢複並繁榮起來,逐步造成了日元潛在的升值壓力。二十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後,日元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日元兌美元匯率從360∶1的固定低點升值至240∶1。但美國政府仍然希望日元進一步升值,於1985年9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召集了由西方5大國財長達成“廣場協議”,核心內容就是通過對外匯市場的共同幹預,促使其他4國貨幣,尤其是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其它國家倒還沒怎麽執行,可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卻“忠實”履行了“廣場協議”,開始與美國一起大規模幹預日元匯市,日元兌美元匯率隨之急劇攀升,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裏,日元兌美元已經迅速的整整升值了一倍。與此同時,受日元升值的影響,日本股市逐波上升,最後出現連續暴漲。到1989年底,日經指數平均股價創下了38957.44點的曆史高點。整個上升過程,從啟動到最後結束,延續了整整17年,漲幅高達19倍。但是,隨後緊接著陷入了長期熊市中,直到現在,日本股市還沒有真正擺脫熊市的陰影。
所以對一個國家來說,貨幣升值看起來很快活,還可以刺激股市。但從長遠看確實不利的,尤其不利於出口。日本是出口大國,受貨幣升值影響,出口就會受到大幅影響。這也是為什麽美國要鼓動日元升值,要知道當時美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國、日本也是美國的最大進口國。我們國家在2000年以後一直為什麽要堅持貨幣不升值?就是有日本的前車之鑒。至於2005年下半年的小幅升值,則可能是國家受外部壓力而不得為之,但國家還是保持著謹慎態度。但是對於一個公司或者個人來說,如果你能準備把握貨幣的變動,你肯定將會大賺一筆橫財。
這下知道張少傑為什麽早上一醒來就這麽瘋狂了吧?可能這樣說,大家還不能有多大感受。那麽還是詳細算算,由於日元升值,張少傑賺了多少錢呢?
9月21日這天,張少傑還特意的去查詢了自己在瑞士的帳戶。兩次販賣遊戲給任天堂,獲得的遊戲版權首付款,一共26億日元。任天堂在9月21日之前,已經推出了總共16款遊戲中的一半,也就是8款遊戲。這8款遊戲截至到9月21日所獲得的利潤,按照利潤分成比例,張少傑將會分得983億日元。這樣,張少傑在瑞士的帳戶上,一共有998億日元,1985年9月22日之前日元對美元匯率為240:1,那樣998億日元差不多就是4億美元的價值。而9月22日以後,等到1985年年底日元對美元匯率為200:1時,張少傑在瑞士的帳戶上998億日元將會等同於5億美元。
這樣一算就很清楚了吧?從1985年9月22日開始到1985年年底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裏,張少傑就等於平白無故的多了差不多1億美元,這可是完全白白增長的。怎麽樣?如果是天上掉下1億美元砸到你,你會不會為之瘋狂呢?
其實,事情遠遠不止這些,張少傑真正賺的比這個數字更多。為什麽呢?因為就在日元升值的同時,人民幣卻反過來在貶值。
人民幣的貶值曆史,速度要比日幣慢的多,前後整個貶值階段長達12年,不過也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在階段與階段之間的時間裏貶值速度也是很迅猛。人民幣價值最高的時候,也就是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的時間是1981到1982年,這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1.5:1。對,別懷疑你的眼睛,你沒看錯,我們中國的人民幣最值錢的時候,1元5角錢就可以換1美元了。到了1982年底1983年初,人民幣開始貶值,基本上每1年貶值0.5元。到了1985年這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3:1,而1986年年初將繼續貶值到3.5:1。然後1987到1989年,人民幣維持在4:1的匯率停止了2年。到了1990年猛降為5.5:1,維持了3年時間一直到1993年。而到了1994年更是猛烈貶值到差不多8.27:1,這才停止貶值的步法,一直維持到2005年以後。
這麽一說明,恐怕大家都知道了,為什麽說張少傑賺的遠不止上麵的那個數字了吧?他這是在兩方麵的賺錢。囤積日元賺美元,再用美元賺人民幣。這樣兩重相疊,他想不大發一筆橫財都難。
還是用實際數字說話。參照198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3:1,而1986年年初將貶值到3.5:1。就拿998億日元這個數字來說,1985年9月22日之前,他等同於差不多4億美元,也等同於12億人民幣。而等到1985年過去,1986年開始的時候,998億日元等同於5億美元,卻等同於17.5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從人民幣上來看,張少傑1985年年底的這三個月,就這部分錢而言,隻靠三個貨幣之間的升值、貶值,就白白賺了5.5億人民幣。可中國國內的消費水平呢,1985年和1986年幾乎沒有什麽變化,那張少傑就等於有了白白漲出來的,真正的5.5億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如果一個人泡在5.5億人民幣的錢海裏,一定是非常非常的爽吧?
而且,賣給任天堂公司的那些遊戲,還在不斷銷售中,張少傑的瑞士帳戶上還將會有不斷的日元匯入。一切都是那麽的瘋狂……
※※※※※※※※※※※※※※※※※※※※※※※※※※※※※※※※※※※※※※※
ps:本文中,有關於遊戲所賺的利潤,我是按照真實曆史上那八款遊戲賺取的利潤,按照推出時間的長短、和約上利潤的劃分比例等等,從那八款遊戲總的利潤中截取了部分當作主角所獲得的,所以那個數字(998億日元,也就是4億美元)絕對真實,並沒有任何浮誇的成分。
從那晚的夜半驚情後,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二十天。張少傑每天都在忙碌著軟件編程,他準備開公司後第一批推出的那些軟件產品,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十之八九,隻剩下了最後一部分的工作。
另外關於公司的名稱,經過查詢,中文的“無限”、“無限科技”等等名稱還都沒有注冊過。而在國外英文的“wish”等名稱,雖然有個加拿大公司注冊過,但那是一個生產飼料和肥料產品的公司,張少傑以後肯定不會涉及這方麵的行業,所以也是可以注冊的。
對於外來集團化的公司規劃,張少傑準備學習類似於sony索尼公司的模式。在整個集團的主體框架方麵,在自己國家本土建立總公司,然後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建立分公司;各個國家的總公司或分公司下,又建立各大城市的總部和分部。而在整個集團的橫向擴展框架方麵,集團總公司下屬的一些行業,則分別成立各子公司。
張少傑的第一期規劃中,將會在中國北京建立總公司和總部,在深圳建立總公司分部;將在中國香港、美國建立分公司;除集團主營的it業外,將會建立主要運營遊戲產品的“無限娛樂”子公司;至於其它的則到第二期時建立。
由於國外的公司注冊,張少傑現在還有許多方麵的問題需要解決,不好辦,需要過一段時間。所以張少傑準備先把在中國的總公司建立了,先在北京建立總部再說。於是,張少傑就先在北京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申請了公司注冊的手續,當然手續的最終審核通過還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還要等待。
還有件事情張少傑倒是忘記了,申請公司的注冊時才想起來。那就是由於張少傑申請的是私營獨資企業,是個人獨資,所以公司的全稱不能叫“無限科技公司”。“公司”這個稱謂,在中國國內必須是要至少2個投資人以上,而私營獨資企業隻能使用諸如“企業”、“廠”、“工作室”等其它稱謂。像張少傑之前剛創建的“順風產品包裝廠”,那時這個名字就正好可以使用;至於“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那時創立之初本來就給了段永平等二十多個技術人員百分之十的股份,所以可以使用公司稱謂。之前因為情況都恰好,現在可不行。因為這個緣故,張少傑申請注冊的時候,填表格時填的是“無限科技企業”,這也即將是公司的正式名稱。
9月22日這天,張少傑早上睜眼醒來後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床上竄起來後又蹦又跳的歡唿著,最後還跑到陽台上從著外麵大喊大叫哈哈狂笑著。張少傑為什麽會這樣?他瘋了麽?當然不是!那他這麽興奮又為什麽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張少傑在2月和7月底,兩次販賣遊戲給任天堂公司所簽訂的那兩份協議中,特別強調了遊戲版權的首付款和遊戲銷售利潤分成,要用日元支付並存在瑞士銀行?張少傑當時為什麽又要日元這種不太穩定的貨幣,而不是要世界最流通的貨幣美元,或者幹脆用人民幣支付呢?張少傑在9月22日這天之所以這麽興奮,狂喜不已,就是和此事又關。
因為,1985年9月22日這天正是日元拉開迅猛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22日之前,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為240:1。可從1985年9月22日開始到1985年年底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裏,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將會漲到200:1。
這是為什麽呢?原來二次世紀大戰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出的戰後援助計劃下,日本經濟迅速恢複並繁榮起來,逐步造成了日元潛在的升值壓力。二十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後,日元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日元兌美元匯率從360∶1的固定低點升值至240∶1。但美國政府仍然希望日元進一步升值,於1985年9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召集了由西方5大國財長達成“廣場協議”,核心內容就是通過對外匯市場的共同幹預,促使其他4國貨幣,尤其是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其它國家倒還沒怎麽執行,可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卻“忠實”履行了“廣場協議”,開始與美國一起大規模幹預日元匯市,日元兌美元匯率隨之急劇攀升,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裏,日元兌美元已經迅速的整整升值了一倍。與此同時,受日元升值的影響,日本股市逐波上升,最後出現連續暴漲。到1989年底,日經指數平均股價創下了38957.44點的曆史高點。整個上升過程,從啟動到最後結束,延續了整整17年,漲幅高達19倍。但是,隨後緊接著陷入了長期熊市中,直到現在,日本股市還沒有真正擺脫熊市的陰影。
所以對一個國家來說,貨幣升值看起來很快活,還可以刺激股市。但從長遠看確實不利的,尤其不利於出口。日本是出口大國,受貨幣升值影響,出口就會受到大幅影響。這也是為什麽美國要鼓動日元升值,要知道當時美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國、日本也是美國的最大進口國。我們國家在2000年以後一直為什麽要堅持貨幣不升值?就是有日本的前車之鑒。至於2005年下半年的小幅升值,則可能是國家受外部壓力而不得為之,但國家還是保持著謹慎態度。但是對於一個公司或者個人來說,如果你能準備把握貨幣的變動,你肯定將會大賺一筆橫財。
這下知道張少傑為什麽早上一醒來就這麽瘋狂了吧?可能這樣說,大家還不能有多大感受。那麽還是詳細算算,由於日元升值,張少傑賺了多少錢呢?
9月21日這天,張少傑還特意的去查詢了自己在瑞士的帳戶。兩次販賣遊戲給任天堂,獲得的遊戲版權首付款,一共26億日元。任天堂在9月21日之前,已經推出了總共16款遊戲中的一半,也就是8款遊戲。這8款遊戲截至到9月21日所獲得的利潤,按照利潤分成比例,張少傑將會分得983億日元。這樣,張少傑在瑞士的帳戶上,一共有998億日元,1985年9月22日之前日元對美元匯率為240:1,那樣998億日元差不多就是4億美元的價值。而9月22日以後,等到1985年年底日元對美元匯率為200:1時,張少傑在瑞士的帳戶上998億日元將會等同於5億美元。
這樣一算就很清楚了吧?從1985年9月22日開始到1985年年底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裏,張少傑就等於平白無故的多了差不多1億美元,這可是完全白白增長的。怎麽樣?如果是天上掉下1億美元砸到你,你會不會為之瘋狂呢?
其實,事情遠遠不止這些,張少傑真正賺的比這個數字更多。為什麽呢?因為就在日元升值的同時,人民幣卻反過來在貶值。
人民幣的貶值曆史,速度要比日幣慢的多,前後整個貶值階段長達12年,不過也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在階段與階段之間的時間裏貶值速度也是很迅猛。人民幣價值最高的時候,也就是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的時間是1981到1982年,這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1.5:1。對,別懷疑你的眼睛,你沒看錯,我們中國的人民幣最值錢的時候,1元5角錢就可以換1美元了。到了1982年底1983年初,人民幣開始貶值,基本上每1年貶值0.5元。到了1985年這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3:1,而1986年年初將繼續貶值到3.5:1。然後1987到1989年,人民幣維持在4:1的匯率停止了2年。到了1990年猛降為5.5:1,維持了3年時間一直到1993年。而到了1994年更是猛烈貶值到差不多8.27:1,這才停止貶值的步法,一直維持到2005年以後。
這麽一說明,恐怕大家都知道了,為什麽說張少傑賺的遠不止上麵的那個數字了吧?他這是在兩方麵的賺錢。囤積日元賺美元,再用美元賺人民幣。這樣兩重相疊,他想不大發一筆橫財都難。
還是用實際數字說話。參照198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3:1,而1986年年初將貶值到3.5:1。就拿998億日元這個數字來說,1985年9月22日之前,他等同於差不多4億美元,也等同於12億人民幣。而等到1985年過去,1986年開始的時候,998億日元等同於5億美元,卻等同於17.5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從人民幣上來看,張少傑1985年年底的這三個月,就這部分錢而言,隻靠三個貨幣之間的升值、貶值,就白白賺了5.5億人民幣。可中國國內的消費水平呢,1985年和1986年幾乎沒有什麽變化,那張少傑就等於有了白白漲出來的,真正的5.5億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如果一個人泡在5.5億人民幣的錢海裏,一定是非常非常的爽吧?
而且,賣給任天堂公司的那些遊戲,還在不斷銷售中,張少傑的瑞士帳戶上還將會有不斷的日元匯入。一切都是那麽的瘋狂……
※※※※※※※※※※※※※※※※※※※※※※※※※※※※※※※※※※※※※※※
ps:本文中,有關於遊戲所賺的利潤,我是按照真實曆史上那八款遊戲賺取的利潤,按照推出時間的長短、和約上利潤的劃分比例等等,從那八款遊戲總的利潤中截取了部分當作主角所獲得的,所以那個數字(998億日元,也就是4億美元)絕對真實,並沒有任何浮誇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