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後強迫自己擠出了一絲笑容,道:“見過了,她和以前不同,除了容貌之外都很陌生,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我知道張皇後的氣質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沒想到周皇後一眼就看出來了,看來變化還真是很大,“心裏不舒服吧?這次是朕騙了你,要怪就怪朕吧!”


    周皇後深吸了一口氣,道:“皇上,我隻想您告訴我一句真話,慈烺會不會跟慈煊爭奪皇位?您將置她於何地?”周皇後和田貴妃想到了一起,皇帝的寶座隻有一個,現在卻有兩個人可以坐,這讓她很是憂心。


    我見周皇後提出了這個問題,就把我之前的思量說了出來,道:“愛妃,這大好的江山並不是誰都可以掌握的,當一個皇帝非常的累,尤其是當一個心憂天下,心憂百姓的好皇帝,隻有坐了這個位置才知道在其位的痛苦,朕將來選擇接班人自有一套辦法,但是原則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有能帶領大明帝國繼續前進的能力,愛妃現在就為此操心,不如好好的撫育慈煊,讓他別輸在起跑線上。”


    關於接班人的問題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考慮的,我是一個特例,如果沒有後世的那些知識,沒有好的克製力和毅力,隻怕會真的成為一個隋煬帝般的昏君,所以接班人的性格一定要成形,好在我才三十歲不到,等我要交班的時候,無論哪個兒子都有三四十歲左右了,應該可以成為大明帝國的掌舵人。


    至於那些君主立憲的玩意,雖然聲稱優越於君主製,但是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一個強有力的皇帝更加適合它,製度問題,還是留給子孫們去考慮吧!身死管不了身後事,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的給鋪路而已。


    周皇後聽了崇禎皇帝的話,心中很是不高興,看來兒子慈煊的地位肯定是會受到挑戰,這個挑戰不單來自其崇禎皇帝其他的子嗣,也包括崇禎皇帝自己,如果慈煊不能讓崇禎皇帝滿意,隻怕與皇位無緣啊!


    “她不願意接受任何封號,朕也不好強加於她,再說她還要忙於皇家科學院的工作,就由著她吧!”對於張皇後的固執我早有領教,可不敢“激化矛盾”。


    今天晚上的晚宴氣氛非常的古怪,因為沒有崇禎皇帝在,可謂隻聞碗筷咀嚼聲,不聞笑語,就連唐笑都把嘴閉上了。


    周皇後見大家都不說話,隻得挑起話頭道:“諸位姐妹都是熟識之人了,大家不要如此拘束,姐姐,您說句話吧!”她對張皇後說道。


    張皇後淡淡一笑道:“皇後娘娘就不要為難我了,誠如娘娘所說,大家基本都是熟識的姐妹,隻要我們好好的相處,給皇上營造一個溫暖的後花園,那麽就夠了,你們說是吧!”張皇後本來就不是迴來跟諸女爭寵的,因此一點心裏負擔都沒有,也擺明了不會跟周皇後爭什麽,她之所以迴到皇宮也是照顧崇禎皇帝的心思而已。


    且不說後宮的女人們如何“暗戰”,禦書房內,我正在接見李信,這位參謀總長給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發生了政變,伊斯蘭教軍隊推翻了帝國的統治,步入統治階層的伊斯蘭教政團迫切需要一個外援,而大明帝國無疑是最佳外援。


    李信由衷佩服道:“皇上當初修建大清真寺,反對之聲甚囂塵上,現在的事實證明皇上是正確的,如果不是皇上一心推動了三大宗教的發展,這次印度政變肯定不會有大明帝國的好處,這下李定國的軍隊怕是沒有用武之地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罷了,當初朕遠征印度的時候,那裏的宗教鬥爭就非常厲害,朕隻是沒想到伊斯蘭教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不過這次印度政變,大明帝國肯定無法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照顧那些伊斯蘭信徒們,愛卿有什麽好建議嗎?”我問道。


    李信早有定計,他請宮人們拿來了世界地圖,道:“皇上請看,如今大明帝國在南亞和東南亞的版圖已經勾勒出來了,當今最為要緊的是把各個駐外將軍的占領地連接起來,或者能夠遙相唿應,互為依靠,微臣認為可以從兩個地方入手,第一就是雲貴之地向南延伸,逼迫暹羅割讓出一塊狹長的土地,讓大明帝國的本土和馬六甲海峽的領地可以連接起來;第二就是從西北入手,讓印度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割讓出一部分土地,使南印度半島的領土和大明帝國的領土連接起來,這樣一來,大明帝國就像是伸出了兩隻手,牢牢的掐住了南亞東南亞這片土地……。”


    李信的想法可以說跟我不謀而合,我伸出雙手沿著雲貴方向和西北方向向地圖下方伸去,道:“愛卿的比喻非常之恰當,這兩隻手伸出去,就奠定了大明數百年的基業呀!”


    “皇上,這次談判就讓微臣去吧!無論是跟印度人的談判還是和暹羅等地的談判,微臣保證可以讓大明帝國取得最大的利益。”李信自信滿滿道。


    我想了想,道:“既然愛卿如此說了,朕自然要給愛卿一個麵子了,不過談判的後盾可不能缺了,朕會下旨給羅汝才他們,印度將軍,馬六甲將軍所轄的軍隊,暫交與愛卿掌管,等談判結束後再將兵權還給諸位將軍們。”


    李信見崇禎皇帝如此信任,激動道:“皇上放心,微臣此去定會彰顯國威,揚皇上的赫赫威名。”


    “愛卿走了之後,參謀部不能沒有人執掌,不知道愛卿有沒有合適的暫代者推薦給朕?”我問道。


    李信想了想自己所了解的人,沒有一個是總攬全局形的人才,道:“微臣想不出有誰可以暫代。”


    “那就讓朕親自暫代幾天吧!希望愛卿能早些凱旋歸來,朕等著你的好消息。”想到就要對歐洲用兵了,這個總參謀長的職位還是我一身挑來的好,大不了多增加幾個副職人員。


    第四二四章 【戰略戰術】


    崇禎皇帝的遠征歐洲計劃在內閣一拋出來,就引發了強烈的討論,觀點分為保守和進取,保守派認為歐洲離大明帝國本土太遠,和老祖宗傳下來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不符,大明帝國的疆域已經足夠大了,廣闊的領土對於中央集權和政令下達都非常困難,再說已經有夏允彝的遠征艦隊,起威懾作用足夠了。


    進取派則認為遠征歐洲勢在必行,他們覺得歐洲的發展底蘊非常強,如果不把這股新興的勢力扼殺在搖籃中,或者阻礙它們的發展,那麽大明帝國就是在培養自己的敵人,一旦軍事上的優勢不再,大明帝國就再也沒有打倒對方的機會了。


    兩派各有論點和證據支持,討論的不分高下,但是大臣們也都明白能做出最後決策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崇禎皇帝。


    我微微一笑道:“諸位愛卿所言都有道理,對於歐洲問題朕也思考過,可以說揉合了諸位愛卿的想法,那就是打而不占,盡量的掠奪那裏的資源,搶奪利益,當然了,我們也不能一味的打,也要在那裏扶植自己的盟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宋愛卿,你來說說那邊的情況吧!”


    宋獻策清了清嗓子道:“歐洲現在正在進行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已經打了十幾年了,起因就是因為宗教衝突,現在分為兩個作戰集團,一方是以哈布斯堡王朝為主,主要是德意誌,另一方是信奉新教的諸侯,或者說想要謀求利益的新興集團,以丹麥,瑞典,法國為主,他們圍繞著王位,領土,霸權,以及政治宗教矛盾等等展開鬥爭……。”


    隨著大明帝國的對外擴張,對於國際形勢,大臣們有著非常清晰的了解,德昌王朱由崧見宋獻策說完了,在一旁補充道:“前段時間發生的波蘭和沙皇俄國的戰爭也跟此有關,因為沙皇俄國支持的是新教聯盟,而波蘭支持的是哈布斯堡集團……。”


    我見他們倆把國際形勢闡述清楚了,道:“為了保持大明帝國對外軍事外交的一致性和延續性,朕決定支持德意誌和教皇聯盟,因為西班牙也是支持這一方的,所以大明帝國對歐洲的戰略要做出重大的調整,西班牙不再作為敵對國,朕想有教皇從中斡旋,之前的誤會很快就會澄清的,同時要加大力度打擊法國和英國,瑞典和沙皇俄國,爭取讓歐洲再次進入一個皇帝,一個教皇的統治之中,遏製住歐洲發展的腳步。”


    戰略方針製定完畢後,接下來是製定具體的戰術,按照我的構想,主要是以空軍和海軍為主,長途遠征對陸軍來說實在太辛苦,給養方麵也非常困難,所以陸軍的人數擬在三千人以下,配以上千架熱氣球和數十艘新式蒸汽機戰艦,對付歐洲列強,應該是小菜一碟吧!


    朝會結束後,我留下了宋獻策,想要和他商量一下我離開北京後的一些安排,這次遠征歐洲我不能缺席,一個穩固的後方就顯得至關重要。


    宋獻策道:“皇上這次遠征,京城是不是應該讓皇子監國呢?大皇子雖然還小,但是有他坐鎮,對於穩定軍心和民心都有不小的幫助,皇上也是明白的,國人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我笑了笑道:“這是不是害怕朕駕崩在外啊?如果不是朕了解你,肯定會認為愛卿收了皇後的好處,才提出這個建議的。”


    “臣不敢。”宋獻策可不希望自己的提議被崇禎皇帝認為是詛咒皇帝駕崩,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責,更不想讓崇禎皇帝認為他介入到了皇位的紛爭中去。


    我讓宋獻策不必緊張,道:“愛卿的想法也是為了大明帝國好,愛卿不但是朕的心腹,更是一個國士,這次朕離京後就讓慈煊監國吧!不過一切大事小情還得勞煩愛卿,朕把這個後院就托付給愛卿了。”


    宋獻策見崇禎皇帝如此交心,激動道:“皇上放心,微臣的才能雖然不如諸葛亮,但是也會做到鞠躬盡瘁,不負皇上的信任期盼之心。”


    “朕這次離京之前,在軍隊人事上會做出一些調整,擬調蒙古行省總督滿桂擔任京城衛戍司令,嶽托暫時接替滿桂的職務;曹文昭率軍入駐湖廣,袁崇煥率軍入駐西北,盧象升那邊就不動了,不知道愛卿還有補充沒有?”


    宋獻策聽完了崇禎皇帝的安排,知道這是崇禎皇帝為了穩定做出的調整,滿桂雖然是蒙古人,但是對崇禎皇帝非常忠心,讓滿桂擔任京城衛戍司令,兼顧河南河北,可謂萬無一失;曹文昭入駐湖廣,算是鎮守在大明帝國的中心,西北有袁崇煥,西南有李定國,東方還有盧象升,這樣的安排之下,就算崇禎皇帝三五年不迴大明帝國的本土,大明帝國也是“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


    “皇上這次肯定是要從海上走吧!微臣建議將海外的駐外將軍也都輪換一遍,他們的任期早就到了,這個時候換一下,抵觸情緒肯定最少。”宋獻策可知道駐外將軍們的油水有多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建議崇禎皇帝最好將駐外將軍的輪換時間製成定製。


    我點點頭道:“愛卿說的極是,不過一時之間上哪去找那麽多的將軍呢?而且就算是找到了合適的人選,他們也不熟悉海外的情況啊!”


    “皇上可以突擊晉升一批將軍,算是文職將軍吧!讓那些年輕人去海外磨礪磨礪也好,可以讓他們迅速的積累經驗,這世界上可是還有兩塊大陸需要大明帝國去開發呢!”宋獻策笑道。


    我腦中閃過幾個人選,道:“張煌言,左夢庚,馬世龍等人都不錯,皇家軍事學院還有幾個高材生,就選他們吧!希望他們能盡快的成長起來。”


    “這幾個人都是青年才俊,缺少的就是一個機會和成長的時間,皇上給他們這個機會,可以預見大明帝國將來會是如何的人才鼎盛了。”宋獻策高興道。


    第四二五章 【連鎖】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遠征歐洲的計劃現在就卡在武器裝備製造上,工部和幾個造船廠,熱氣球廠都快忙瘋了,人人恨不得多出幾隻手來提高生產速度。


    忙碌的工人們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工作量關係到他們的“福利”,付出的多,流的汗水多,就意味著得到的報酬也多。


    其實這個認知在大明帝國已經普及開了,老百姓認準了這個道理,隻要肯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這股風潮從普通百姓身上席卷到大明帝國的上上下下,包括軍工產業,這為大明帝國的對外擴張提供了最原始的動力。


    我看完高弘圖所寫的工程進度報告,照這個建造速度,最快還得兩個月才能成行,如何安排這兩個月的時間成了我頭疼的問題。


    頭疼的原因很簡單,自從開辦了大明皇家行政學院以來,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官員,而大部分的政務都可以交給以宋獻策為首的行政官員,我這個皇帝早就脫離了整日批閱奏折的繁瑣生活,充其量也就是抽查一下官員們是如何處理問題的,再就是批閱一下密折。


    至於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前有盧象升,袁崇煥這樣的老臣老將,後有李定國張煌言這樣的後起之秀,在忠君愛國思想的熏陶下,指哪打哪,如果沒有仗打,我這個皇帝跟擺設沒有兩樣,根本無用武之地。


    “二虎,你去叫幾個弟兄,咱們出去走走。”百無聊賴的我跟王二虎說了聲,簡單收拾一下就出宮了。


    北京城的變化是明顯的,是一種質量上的變化,很多公共設施都是仿造後世而建,走在街上讓我多少能觸摸到心底的柔軟部分。


    “東家,前麵的那個鋪子就是我哥開的,生意可好了。”王二虎在前頭走著,指著一塊牌匾說道。


    看著那塊牌匾我就笑了,上麵三個大字寫的是國醫堂,這分明是一家藥店,我問道:“二虎,你哥什麽時候學會治病了?可別是蒙古大夫,把人給治死了就糟糕了。”


    王二虎嘿嘿一笑道:“東家,我哥是不會看病,但是郎中會呀!我哥雇用了三十多個郎中,其中還有馬禦醫的徒弟呢!有病的到了這裏,看病抓藥煎藥都有專人負責……。”


    “醫院。”我失聲道。王大虎弄的這個國醫堂,分明就是一家醫院,門診部,住院部都齊全,真是厲害呀!


    王二虎不知道什麽叫醫院,但是也能明白崇禎皇帝說的是什麽意思,道:“這還是我給我哥出的主意呢!我看軍隊裏的軍醫們輪流給傷號看病治傷,就把這個想法跟我哥說了,沒想到我哥就弄出了這麽大的一個鋪子。”


    “希望你哥沒有賺黑心錢。”後世時候關於醫院的種種負麵報道讓我對眼前的醫院很是擔心,病人的錢可是最好壓榨的,而王大虎又是商人出身,這不能不讓我憂慮。


    我衝劉七使了一個眼色,道:“你進去暗訪一下。”劉七除了是我的近衛之外,還是諜報司的人,暗訪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王二虎雖然是粗線條,但是聽了崇禎皇帝讓劉七去暗訪,頓時心驚膽顫起來,如果他哥真的賺了昧心錢,他們這家估計就活到頭了,想到這不由得開始祈禱,祈禱他哥千萬別犯渾。


    大約過了三十多分鍾,劉七從國醫堂裏麵出來,看到王二虎一臉緊張神色,他衝王二虎笑了笑,道:“頭,你別緊張呀!”


    王二虎心裏說話,我能不緊張嗎!這醫院什麽的可是我家的,如果出了讓皇上不高興的由頭,吃鍋烙的可是我,又不是你。


    劉七呈給崇禎皇帝一張單子,道:“東家,我佯裝頭痛進去就診,望聞問切沒有花錢,確診說我是睡的太少,給我開了一副安神的藥,花費兩塊銅元,而且還給了我一個花費明細單,他們是按照這張單子收錢的。”


    我接過單子看了看,單子上記載了大部分常見病的治療花費,總的來說花費低廉,看來王大虎的這家醫院還是一家慈善醫院。


    王二虎見皇上的臉色不錯,道:“東家,我覺得我哥不會賺黑心錢的,我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哪會不知道落難時的難處呢!”


    “你哥做的不錯,晚上讓你哥進宮一趟。”王大虎的經營策略讓我放心不少,想到這個產業完全可以做大做強,不禁想提攜王大虎一下。


    王二虎聽了這話,高興道:“怎麽敢耽誤東家的時間呢!我現在就讓我哥來見東家,免得晚上還得打擾東家休息。”


    我一想也是,擇日不如撞日,那就進去瞧瞧吧!也算參觀一下醫院的雛形是什麽樣子的。


    一走進國醫堂,就看見十幾個郎中在大廳那裏排排坐,不時有患者前去問診,東麵是兩排藥匣子,有幾個小廝手中端著碗罐跑進跑出,一派繁忙景象。


    王二虎領著崇禎皇帝來到了後院,迎麵正好碰到王大虎,趕緊道:“大哥,有貴客到了。”王二虎說完快走幾步到了大哥身前,將崇禎皇帝的身份告訴大哥。


    王大虎聽說麵前的人就是當今皇上,腿肚子差點抽筋,撲通跪倒道:“草民……參見皇上……。”


    我讓王大虎起來道:“朕看了看你這個國醫堂,做的不錯,朕很高興,怎麽想起做這個行當了?你們家以前的生意呢?”


    王大虎讓自己緊張的心情放鬆再放鬆,道:“草民偶然聽二虎說過軍隊裏的軍醫給士兵們看病,就突發奇想弄出了讓郎中們排成隊,病人輪流前去問診的辦法,倒是方便快捷許多,我家的那些生意都讓我交給小虎了,那孩子幹的還不錯。”


    “你這也算是一番善舉了,朕給盤算了一下,你這一個月下來,能有三五百銀元的收入就不錯了。”


    王大虎點頭道:“皇上聖明,這個月剛結賬,刨除所有的花費,收入三百七十元,和草民當初的預想差不多。”


    “朕想把你這個國醫堂發展壯大,讓大明帝國的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影子,因此想要跟你合作,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本來這個醫院完全可以官辦,但是絕對不如民辦靈活變通,思來想去才決定讓王大虎領銜,辦個連鎖醫院。


    第四二六章 【有朋自遠方來】


    我正在興高采烈的跟王大虎說道連鎖醫院的事情呢!曹變蛟一頭紮了進來,看他臉上的神色,肯定是有什麽事情了。


    “這件事情朕會讓專人來跟你談,你隻要記住一點,那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數錢的時候問心無愧,那朕就滿意了。”我對王大虎說道:“今天就到這裏吧!”


    曹變蛟跟著崇禎皇帝往外走,一邊走一邊道:“皇上,今天城裏突然來了很多夷人,全都窩到德昌王那裏了,說是歐洲來的公使,王爺覺得茲事體大,馬上讓我來找皇上了。”


    “公使?”我哦了一聲,覺得很是意外,現在算來也隻有葡萄牙跟大明帝國有緊密的外交往來,互相設立了駐外公使,去找朱由崧的肯定不是葡萄牙人。


    曹變蛟點點頭道:“不光如此,這些夷人似乎分好幾夥呢!互相很是不對眼,如果不是在咱們的地盤上,估計已經打起來了。”


    我笑了笑道:“這倒是有趣的很啊!可能是那些混戰的主來尋求盟友了,你去德昌王那裏要一份公使名單,朕看看用什麽順序接見他們,順便讓宋獻策來見朕。”


    我前腳迴到皇宮,曹變蛟後腳就跟來了,遞給了我一份公使的名單,我一看,不由得大笑起來,因為這份名單很全,說白了就是兩個集團,分別是哈布斯堡集團和英荷俄集團,看來他們的眼光倒是不錯呀!都奔大明帝國來了。


    “皇上,微臣剛剛聽說歐洲來了數位公使,看來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大明帝國參戰的重要性。”宋獻策進來說道:“肯定是夏允彝的遠征軍給了歐洲列國一個慘烈的教訓,否則他們才不會不遠萬裏的來朝見皇上呢!”


    “愛卿說的不錯,這個世界就是用實力說話的世界,如果不是夏允彝把他們打疼了,英荷等國絕對不會來見朕,如果不是看到大明帝國遠征軍的強悍戰鬥力,德意誌等國也不會來見朕……。”這種感覺讓我非常受用。


    宋獻策道:“皇上,大明帝國的既定方針肯定不會改變,但是如何參與其中卻有門道,我軍現在的裝備不足,兩個月之內肯定無法展開遠征,對這些公使們盡量要拖,等一切準備好了,那麽就來一個不宣而戰,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愛卿所言甚是,反正夏允彝在歐洲已經擺明了立場,朕不宣而戰也在情理之中,不如現在就跟他們來一個漫天要價,看看英荷等國的底線是什麽,至於德意誌西班牙等國的公使,朕要跟他們好好的談一談戰後的利益分配問題。”我微笑說道。


    我首先接見的是教皇的特使,樞機主教菲利普,畢竟我借教皇這隻雞下了不少蛋,怎麽也得給教皇幾分麵子的。


    菲利普是個三十多歲的人,樣貌中等,唯一出彩的就是那頭金色頭發了,他能被教皇派到大明來,主要原因就是懂得中文,所以才被突擊的任命為樞機主教。


    菲利普和布魯金斯不同,他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對教皇的命令會執行的一絲不苟,見到崇禎皇帝後行了一個歐洲禮節,道:“神聖的羅馬教皇座下,樞機主教菲利普參見大明皇帝陛下,祝願皇帝陛下的生命像天地那樣長久。”


    我笑道:“主教大人不必客氣,朕和你們的教皇是很好的朋友,雖然沒有見過麵,但是神交已久啊!來人,給主教大人搬一把椅子。”


    菲利普謝座後,道:“神聖的教派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教皇以及全歐洲的信徒們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們度過眼前的難關,主一定會庇佑您的……。”


    我見菲利普開門見山,知道這是一個務實的人,道:“主教大人,你最好能夠把歐洲的情況說一下,朕對那裏不是很熟悉。”


    菲利普點點頭道:“我就說一下現在的情況吧!因為現在的情況最為危急,本來我們這一方已經占據了優勢,德皇再次起用瓦倫斯坦後,我們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收複了失地,並且出師巴伐利亞,將瑞典人打到了薩克森,但是因為大明帝國的艦隊突然進攻西班牙,使得德皇的這一軍事計劃功虧一簣,現在法國已經和瑞典合兵一處,全麵突進西班牙,意大利等地,我方被迫收縮戰線,不利戰況仍然在惡化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為崇禎以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鱘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鱘魚並收藏我成為崇禎以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