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馬蹄聲有些不對勁。”王二虎雖然久不經戰陣,但是時常的訓練演習少不了,他馬上聽出了馬蹄聲的異常。
第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
【多謝投票的兄弟們,不管是貴賓票還是推薦票^_^】
前方出現的場景印證了王二虎的話,一隊數十人在前麵風馳電掣,後麵則追著數百人,陸續傳出槍聲,落馬的慘叫聲。
“一排二排馬上在前麵排成防禦陣型,有敢進入射程的,一律格殺勿論。”王二虎不待崇禎皇帝下命令,馬上讓近衛軍在前麵排兵布陣。
從沈陽城方向出來的人分別是莽古爾泰的人和巡撫府的人馬。當皇太極得知莽古爾泰要刺殺崇禎皇帝後,馬上把果侖找來了,這二位雖然從昔日的君臣變成了同僚關係,但是果侖在表麵上仍然對皇太極很是尊重,聽了皇太極的話馬上給皇太極調撥了五百巡撫府直屬的士兵,這些士兵可都是從袁崇煥那裏調任過來的,戰鬥力不錯。果侖也知道皇太極此舉是為了避嫌,遼王府雖然也有兵,但是輕易不能調動,免得讓監察部的人惦記著。
莽古爾泰想要刺殺崇禎皇帝乃是一箭雙雕之計,他的內心其實恨極了皇太極,如果他刺殺崇禎皇帝成功了,那麽將會成為八旗的大功臣,以後可以憑此爭奪汗位,如果刺殺不成功,他可以借崇禎皇帝之手除掉皇太極,那樣他就會成為八旗的實權派,還可以討好崇禎皇帝,因此他才沒有出麵,而是讓自己的得力手下幹這個勾當。
哪知道皇太極根本沒有給莽古爾泰出手的機會,在莽古爾泰部署刺殺任務的時候,皇太極領著府兵把他們包圍了,一番打鬥後莽古爾泰損失了一百多人突圍成功,這才出現崇禎皇帝等人看見的一幕。
莽古爾泰並不知道逃命的前方崇禎皇帝正等著他,當他看見大隊人馬橫在眼前的時候想要奔別的路逃竄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們正好進入了王二虎等人的射程範圍。
“砰……。”
炒豆似的的槍聲像是給莽古爾泰等人敲的喪鍾,跑在最前麵的莽古爾泰身上最少中了數十槍,幾乎被打成了篩子,落馬後被身後的馬蹄給踏成了肉醬,餘者也好不到哪去,不到十分鍾,在前後夾擊之下全都變成了死屍。
皇太極表明身份後打馬來到崇禎皇帝馬前,翻身下馬道:“皇太極有甲胄在身,請皇上恕微臣不能大禮參拜。”
我見皇太極一身八旗傳統甲胄,樣子倒是頗為威武,笑道:“王兄真是威風啊!看到剛才的那一幕,朕可以想像王兄在戰場上是如何的使敵人望風披靡了。”
皇太極不好說什麽,隻得一笑以對,他以前上戰場也就是跟大明朝和朝鮮人打,如果不知道崇禎皇帝的為人,他肯定以為崇禎皇帝是在諷刺他呢!
當我得知剛才消滅的居然是大明帝國的郡王莽古爾泰後,吃驚不小,馬上問皇太極道:“王兄,這是怎麽迴事?”
皇太極也不用隱瞞,將莽古爾泰的所作所為講了一遍,最後自責道:“都是微臣督導不力,否則也不用手足相殘了。”
我以前聽李信說過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之間的矛盾,此時一想便明白了莽古爾泰乃是一石二鳥之計,道:“王兄,雖然你們是兄弟,但是朕覺得莽古爾泰死有餘辜,這樣的人注定了是活不長久的,因為他連大形勢都看不出來,鼠目寸光之人如何能成大事呢!”
“皇上說的是,請皇上進城吧!微臣已經和果侖準備好了,我們算了下日子,知道皇上今明兩天肯定會到沈陽的。”皇太極說著頭前帶路引領崇禎皇帝一行人進入沈陽城。
此時的沈陽遠沒有後世時期東北重鎮的樣子,但是在遼東這片土地上也算是大城了,住個十萬八萬人口不在話下。
果侖的雙重身份使他早就得知崇禎皇帝會在今天進入沈陽,因此布置了適當的迎接儀式。果侖是第一次見到崇禎皇帝,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果侖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覺得崇禎皇帝就應該是他看到的樣子,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神交吧!
皇太極沒想到果侖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弄好了歡迎儀式,不由得十分佩服,覺得他發現果侖這個人才實在太晚了,否則……。想到這皇太極不由苦笑斷了思緒,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為了讓自己活的舒心,這些還是不要去想了,免得徒增煩惱。
我親切的接見了遼東的地方大員和愛新覺羅家族的重要成員,當我看到果侖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深深的眼神,道:“愛卿,一會朕要和你好好的聊聊。”
果侖自然讀懂了崇禎皇帝的眼神和話裏的內涵,道:“能跟皇上長談,乃是微臣的榮幸,但是皇上一路走來必然勞頓,臣已經弄好了一桌富有特色的美食,請皇上用過膳之後馬上休息,臣必定一直等候皇上的召見,隨叫隨到。”
我哈哈一笑道:“好,很合朕的胃口,朕就覺得你應該是這樣的性格。”我看著年輕的果侖,心情甭提多高興了。
桌子上排擺的是我沒有見過的菜食,想起後世時候的滿漢全席,肯定沒有這些女真特色,這才是原滋原味的呀!
用餐過後我和皇太極等人聊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借口身體疲累去休息了,我對王二虎道:“一會果侖來的話,讓他直接進來就可以了。”
“果侖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果侖一路暢通無阻來到內室麵見崇禎皇帝,他給崇禎皇帝行了一個三拜九叩的大禮。
我伸出雙手把果侖攙扶起來,道:“愛卿不要多禮,坐吧!我們君臣二人一直沒有機會見麵,這次朕總算如願以償。”
果侖也是如此心態,道:“皇上乃不世明主,果侖能追隨皇上左右幹一點事情,已經不負此生了。”
我點頭道:“愛卿幹的很好啊!你雖然隸屬於特務部,但是才幹並沒有被掩蓋住,一定要好好幹,更大的舞台還在等著愛卿呢!”
果侖聽了這話,並沒有激動,而是又跪在崇禎皇帝麵前,道:“微臣有一件事瞞著皇上,今日無論如何也要當麵告訴皇上,否則果侖寢食難安。”
第三九零章 【奸佞之後與釜底抽薪】
我見果侖說的如此嚴重,道:“愛卿起來說話吧!你這麽跪著,朕可不想低著頭跟你交流,快快起來……。”
果侖不好違拗崇禎皇帝的話,站起來道:“微臣心中的秘密已經埋藏了多年,一直想要親自跟皇上交代,這次終於有機會見到皇上,微臣如果不說出來的話,這輩子都不會好過。”
“愛卿有什麽話盡管說,朕也很想知道愛卿的秘密究竟是什麽。”我通過果侖的神情已經推斷出他的秘密肯定不是好事,做好了必要的心理準備。
果侖吞咽了幾口唾沫,道:“皇上,微臣乃罪臣奸黨之後,一直苟活於世,家父乃是王化貞。”果侖說完之後,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很多。
我哦了一聲,王化貞我知道,曾經跟熊廷弼搭檔主持遼東事務,是魏忠賢的死黨和擁護者,後來王化貞失守廣寧,魏忠賢也保不了他,被砍了腦袋,沒想到果侖竟然是王化貞的兒子,這可真是太富有戲劇性了。
“這就是愛卿心底的秘密嗎?”我微笑道:“誠然,王化貞確實不怎麽樣,如果沒有他的失誤,廣寧當年也不會丟了,但是他是他,你是你,朕用人向來唯才是舉,唯忠是舉,別說你是王化貞的兒子,就算你是魏忠賢的親信,隻要你有才,忠於大明帝國,朕也會授予高位,讓你充分發揮你的才能。”
果侖聽了崇禎皇帝的話,內心萬分激動,在他的認識裏,崇禎皇帝登基伊始便一舉鏟除了魏忠賢一黨,對魏黨施行的是斬草除根的策略,因此他的心裏有很大的包袱,從今以後算是可以輕裝上陣了。
我走過去拍了拍果侖的肩膀,道:“愛卿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朕希望你能成就一番事業,不要把精力都用到那些不切實際的憂慮上。”
“皇上……微臣此生當獻給大明帝國,以贖家父的罪過。”果侖說道:“微臣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請皇上應允。”
果侖見崇禎皇帝點頭,道:“微臣希望在有生之年,不要披露微臣的特務身份,都說為臣之道是贏得生前身後名,微臣不想在活著的時候受到輿論的紛擾。”
我能理解果侖的想法,後世的時候還有間諜的解密年限呢!就讓果侖的一生更加的傳奇一些吧!“愛卿的請求朕會跟特務部說一聲,馬上給愛卿的身份封住,等愛卿百年之後再行公布於世。”
解決了私密之事後,我和果侖探討了一下遼東的政務,並且對他的政績予以充分的肯定。
“微臣不敢居功,一切都是上下一心的結果,如果袁崇煥將軍沒有率領駐軍配合微臣的舉措,隻怕進展的不會那麽順利。”果侖說道。
我點點頭道:“袁崇煥那麽做乃是分內之事,當兵可不光要上陣殺敵,像清修河道減輕雪災等等,也是他們應該做的。”
“袁將軍正率領軍隊清理遼東主要道路上的積雪,此舉深得民心,原本擔心會出現的排斥也沒有發生,此乃皇上之福也。”果侖對於《大明帝國軍隊地方協助辦法》很是讚成。
我笑了笑,道:“愛卿就不要拍馬屁了,朕有件事需要愛卿做,朕想帶皇太極參加對倭戰爭,但是怕他心有顧慮,希望愛卿能說項一下,朕也是不想他這一生就這麽廢了,雖然不會把兵權交給他,但是做個參謀應該可以。”
“那皇上先表露一下這個想法吧!微臣也好伺機跟皇太極說說,其實皇太極這個人非常有才,做參謀的話綽綽有餘,如果他願意為皇上效力,那麽皇上不啻增添了一條膀臂。”果侖對這個曾經名義上的主子也非常佩服,如果不是遇到崇禎皇帝,相信皇太極會成就一番偉業的。
皇太極間接知道崇禎皇帝想帶他前方倭國前線的時候,心中確實猶豫了,他雖然很清楚崇禎皇帝不是想要借刀殺人,但是他一旦決定跟著前往,隻怕生死未卜啊!雖然他不怕死,但是也不想死在異國他鄉。
皇太極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諮詢一下果侖的建議,在他的世界裏,嶽托和果侖都是值得信任的股肱之臣。
果侖的建議非常中肯,崇禎皇帝絕對不會讓皇太極執掌刀兵,充其量也是拉皇太極在身邊充任參謀一職,因此絕對不會有生命危險,並且建議皇太極參加對倭戰爭,起碼能贏得大明朝上下對他的尊敬和信賴,鞏固愛新覺羅家族的地位等等。
皇太極帶著十個親兵跟隨崇禎皇帝上路了,他覺得果侖說的對,他本就是一個投降之人,如果再成為一個廢人,那麽愛新覺羅家族隻怕走不過三十年就會衰落下去,他要在有生之年為家族的富貴榮耀夯實根基,而根基就是崇禎皇帝的態度。
“王兄,朕想把豪格送到滿桂那裏去,不知道王兄意下如何?”登船後,我對皇太極說道。豪格雖然已經被皇太極從囚院中放出來了,但是沒有皇太極發話,豪格仍然不敢走出沈陽城。
皇太極對此求之不得,道:“那是皇上器重他,隻怕滿桂會不接受,那個家夥可是看不上豪格呀!”
“豪格的性格就是急躁了些,讓他在滿桂手下剛好能打磨他的性格,其實豪格也是一塊材料,打磨的好一定能成器的。”我說道。
皇太極覺得崇禎皇帝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在滿桂手下,豪格肯定得貓著腰幹活,過個三年二年,也許會成才呢!
“嶽托一直呆在沈陽有些屈才了,朕想讓他到李定國那裏當個參謀,如果王兄覺得可以的話,朕馬上下旨。”我這麽做是釜底抽薪之計,一旦皇太極身邊的核心成員都分化掉了,那麽我用起皇太極來也會放心不少。
皇太極不是傻子,馬上明白了崇禎皇帝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但是也很欣慰崇禎皇帝能夠當麵鑼對麵鼓的跟他說,這才是尊重他的體現,所說的光明磊落不外如此吧!
第三九一章 【軍事角度和政治意義】
【有票的兄弟別忘記投票啊^_^】
我和皇太極等人抵達朝鮮的時候,吳三桂已經在碼頭上等了兩天,本來迎接崇禎皇帝的工作是李邦華的,可是李邦華被別的事情牽絆住了,隻好由吳三桂代勞。
“長白,還習慣吧?”我看見吳三桂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陳圓圓,對於陰差陽錯的結果,我這個穿越者怕是要負全責。
吳三桂嘿嘿笑道:“就是有點冷,比在遼東的時候還冷呢!我問過當地的人,他們也說今年冬天這麽冷實屬罕見,可謂百年不遇。”吳三桂說著看到了崇禎皇帝身邊穿龍袍的皇太極,他有些詫異,皇室之中好像沒有這個人吧!
“長白,這位就是遼王。”我見吳三桂一臉詫異,介紹道:“你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就是沒見過麵而已。”
“遼王?”吳三桂遲疑一下才想起所謂的遼王不就是原來的八旗之主皇太極嗎!他跟著皇上幹什麽?心中這樣想,吳三桂不敢忘了禮數,給皇太極見了禮。
皇太極忙道免禮,他對吳三桂並不陌生,後金時期八旗勁旅有幾場硬仗都敗在了吳三桂手上。
“李愛卿怎麽沒來?”互相打過招唿後,我問道:“有什麽事情嗎?”
吳三桂道:“李大人留在漢城了,因為朝鮮北部遭受了雪災,李大人親自在那裏指揮賑災呢!主要是茂山鐵礦附近,災情很嚴重,微臣麾下的駐軍也投入了五千人呢。”
我點點頭,道:“朕看到李邦華在折子裏提過一嘴,沒想到事情還挺嚴重,就應該如此,現在朝鮮也是大明帝國的一部分了,沒有理由厚彼薄此。”
“皇上說的是,李大人也是這麽做的,當地的朝鮮人對此非常感激,大概估計此次受災也就能死不到一百人,遠遠低於之前的預期,這都得利於及時的救助。”吳三桂道。
高弘圖在一旁道:“皇上,我們還是到造船廠去吧!不知道這樣的天氣對造船廠有沒有影響,空軍的二十個熱氣球也是在這裏製作的,希望別出現意外才好。”
我知道高弘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道:“那好,馬上到釜山的造船廠去看看,長白頭前帶路吧!”
釜山造船廠的規模比天津新港的規模還要大,大明帝國現役戰艦在這裏的年產量預計是八十艘,熱氣球的年產量是六十個,可以說釜山地區是大明帝國重要的軍事基地。
負責這個軍事基地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說起這個人倒也有名,乃是江南才子馮夢龍,他是被李邦華鄭重推薦後擔當此任的,雖然對造船軍事等方麵不太熟悉,但是整個基地被馮夢龍管理的有條不紊。
“臣馮夢龍參見皇上,皇上萬萬歲。”馮夢龍平日裏不愛穿官服,此時一身官服像是新的一樣,不過兩隻官靴卻穿反了,站在那裏十分的別扭。
我對馮夢龍的認識不多,隻知道後世的時候他的稱謂是一個文學家,官宦生涯十分不平坦,沒想到現在竟然成了一個軍事基地的負責人,還幹的挺好,看來是嚴重的偏離曆史軌道啊!
“朕現在可以從這裏提走多少戰艦多少熱氣球?”我裝作沒有看到馮夢龍穿錯鞋,問道。
馮夢龍聽到崇禎皇帝問起實質問題,道:“到目前為止,總共建造了可以下水實戰的戰艦十艘,可以升空實戰的熱氣球八個。”
這已經是基地的生產極限了,我聽了之後不住點頭道:“幹的不錯,超出了朕的預期,朕可要給愛卿記一功啊!”
馮夢龍在崇禎皇帝麵前不敢托大道:“微臣不敢居功,這一切都是上下奮力一心的結果,尤其是那些朝鮮工匠,幾乎長在基地了,讓人很是感動。”
我哈哈一笑道:“愛卿,要知道朕支付給他們一個月的工錢,可是他們以前一年的勤苦所得,如果再不賣些力氣,估計他們心裏也不得勁。”
皇太極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參觀製造戰爭利器的工廠,看到流水作業的工人們,他心中越發覺得自己輸的並不冤枉,以前的大金國和大明帝國比起來,差的實在太多了,不是所謂量的差距,而是質的差距。
我並沒有在釜山過多的停留,將後勤補給任務交給吳三桂後,馬上帶領就地成編的海軍和空軍趕往對馬島。
在對馬島這個島附近,集結了大明帝國的海軍戰艦八十六艘,空軍熱氣球三十個,總兵力達四萬餘人。
盧象升和崇禎皇帝分別後已經很久沒有見麵了,他自從奉崇禎皇帝之命開展水上包圍計劃後,基本上都在東北的大江大河上度過,上次收縮兵力威逼沈陽的時候,盧象升並沒有參與,而是率領海軍主力把水係重新的梳理了一遍,當他得到崇禎皇帝的命令讓他趕往對馬島的時候,他也正準備迴師呢!
“建鬥,你可有些憔悴呀!”我看到盧象升的時候,發現他比之前略顯疲態,鬢角居然出現了幾根白發。
盧象升心情激動,道:“微臣是對東北的氣候有些不太習慣,現在已經好多了,皇上可不要因為微臣狀態不好,而剝奪了微臣這次的指揮權喲!”
盧象升的玩笑之語讓我心情大好,道:“朕怎麽會放著建鬥不用呢!建鬥以前總說要馬踏遼東,如今遼東已經無戰事,那就得把力氣用到倭國,朕不會讓你清閑的。”我說著給盧象升介紹了皇太極。
皇太極對大明帝國的主要將領都有所耳聞,袁崇煥自然就不必說了,盧象升、曹文昭、吳三桂、李定國等等,都是皇太極頗為佩服的將領,因此對於盧象升的施禮,他避而不受,最後實在躲不過,他又給盧象升迴了一禮。
敘過別情後,在對馬島的簡易大帳內,我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皇太極盧象升之外,還有軍中的高級將領,總共二十餘人。
“澤潤,你先通報一下倭國那邊的情況。”我對一個掛著上尉軍銜的年輕人說道,他叫祖澤潤,乃是已故將領祖大壽的養子,現在則在諜報司協助曹變蛟工作,是這次對倭情報的總負責人。
祖澤潤站起來道:“自從倭國發生島源之亂後,九州島形勢一片混亂,亂軍首領天草四郎殺死了九州藩主後占領了原城,現在被倭國大將鬆平信綱的大軍重重包圍,已經快一個半月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原城還能堅持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必然城破……。”
眾人聽完了祖澤潤關於島源之亂的概況後,我道:“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這半個月就是大明帝國介入其中的最佳時機,朕已經讓樞機大主教布魯斯金乘商船登陸九州,隻要他跟天草四郎取得聯係,就是我軍對鬆平信綱發動進攻的時候。”
“皇上,剛才聽祖上尉講,鬆平信綱的兵力加起來有六七萬人,而且德川家光還有可能增兵,那麽微臣覺得我軍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和原城配合牽製鬆平信綱,一路可以打援,將德川家光派出的援兵全部消滅掉。”
說話的是尚可喜,他和孔有德原本在京營呆著,後來都被盧象升調到了麾下,水上包圍計劃以及後來的收縮陣線進逼沈陽,這個兩個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
【多謝投票的兄弟們,不管是貴賓票還是推薦票^_^】
前方出現的場景印證了王二虎的話,一隊數十人在前麵風馳電掣,後麵則追著數百人,陸續傳出槍聲,落馬的慘叫聲。
“一排二排馬上在前麵排成防禦陣型,有敢進入射程的,一律格殺勿論。”王二虎不待崇禎皇帝下命令,馬上讓近衛軍在前麵排兵布陣。
從沈陽城方向出來的人分別是莽古爾泰的人和巡撫府的人馬。當皇太極得知莽古爾泰要刺殺崇禎皇帝後,馬上把果侖找來了,這二位雖然從昔日的君臣變成了同僚關係,但是果侖在表麵上仍然對皇太極很是尊重,聽了皇太極的話馬上給皇太極調撥了五百巡撫府直屬的士兵,這些士兵可都是從袁崇煥那裏調任過來的,戰鬥力不錯。果侖也知道皇太極此舉是為了避嫌,遼王府雖然也有兵,但是輕易不能調動,免得讓監察部的人惦記著。
莽古爾泰想要刺殺崇禎皇帝乃是一箭雙雕之計,他的內心其實恨極了皇太極,如果他刺殺崇禎皇帝成功了,那麽將會成為八旗的大功臣,以後可以憑此爭奪汗位,如果刺殺不成功,他可以借崇禎皇帝之手除掉皇太極,那樣他就會成為八旗的實權派,還可以討好崇禎皇帝,因此他才沒有出麵,而是讓自己的得力手下幹這個勾當。
哪知道皇太極根本沒有給莽古爾泰出手的機會,在莽古爾泰部署刺殺任務的時候,皇太極領著府兵把他們包圍了,一番打鬥後莽古爾泰損失了一百多人突圍成功,這才出現崇禎皇帝等人看見的一幕。
莽古爾泰並不知道逃命的前方崇禎皇帝正等著他,當他看見大隊人馬橫在眼前的時候想要奔別的路逃竄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們正好進入了王二虎等人的射程範圍。
“砰……。”
炒豆似的的槍聲像是給莽古爾泰等人敲的喪鍾,跑在最前麵的莽古爾泰身上最少中了數十槍,幾乎被打成了篩子,落馬後被身後的馬蹄給踏成了肉醬,餘者也好不到哪去,不到十分鍾,在前後夾擊之下全都變成了死屍。
皇太極表明身份後打馬來到崇禎皇帝馬前,翻身下馬道:“皇太極有甲胄在身,請皇上恕微臣不能大禮參拜。”
我見皇太極一身八旗傳統甲胄,樣子倒是頗為威武,笑道:“王兄真是威風啊!看到剛才的那一幕,朕可以想像王兄在戰場上是如何的使敵人望風披靡了。”
皇太極不好說什麽,隻得一笑以對,他以前上戰場也就是跟大明朝和朝鮮人打,如果不知道崇禎皇帝的為人,他肯定以為崇禎皇帝是在諷刺他呢!
當我得知剛才消滅的居然是大明帝國的郡王莽古爾泰後,吃驚不小,馬上問皇太極道:“王兄,這是怎麽迴事?”
皇太極也不用隱瞞,將莽古爾泰的所作所為講了一遍,最後自責道:“都是微臣督導不力,否則也不用手足相殘了。”
我以前聽李信說過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之間的矛盾,此時一想便明白了莽古爾泰乃是一石二鳥之計,道:“王兄,雖然你們是兄弟,但是朕覺得莽古爾泰死有餘辜,這樣的人注定了是活不長久的,因為他連大形勢都看不出來,鼠目寸光之人如何能成大事呢!”
“皇上說的是,請皇上進城吧!微臣已經和果侖準備好了,我們算了下日子,知道皇上今明兩天肯定會到沈陽的。”皇太極說著頭前帶路引領崇禎皇帝一行人進入沈陽城。
此時的沈陽遠沒有後世時期東北重鎮的樣子,但是在遼東這片土地上也算是大城了,住個十萬八萬人口不在話下。
果侖的雙重身份使他早就得知崇禎皇帝會在今天進入沈陽,因此布置了適當的迎接儀式。果侖是第一次見到崇禎皇帝,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果侖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覺得崇禎皇帝就應該是他看到的樣子,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神交吧!
皇太極沒想到果侖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弄好了歡迎儀式,不由得十分佩服,覺得他發現果侖這個人才實在太晚了,否則……。想到這皇太極不由苦笑斷了思緒,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為了讓自己活的舒心,這些還是不要去想了,免得徒增煩惱。
我親切的接見了遼東的地方大員和愛新覺羅家族的重要成員,當我看到果侖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深深的眼神,道:“愛卿,一會朕要和你好好的聊聊。”
果侖自然讀懂了崇禎皇帝的眼神和話裏的內涵,道:“能跟皇上長談,乃是微臣的榮幸,但是皇上一路走來必然勞頓,臣已經弄好了一桌富有特色的美食,請皇上用過膳之後馬上休息,臣必定一直等候皇上的召見,隨叫隨到。”
我哈哈一笑道:“好,很合朕的胃口,朕就覺得你應該是這樣的性格。”我看著年輕的果侖,心情甭提多高興了。
桌子上排擺的是我沒有見過的菜食,想起後世時候的滿漢全席,肯定沒有這些女真特色,這才是原滋原味的呀!
用餐過後我和皇太極等人聊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借口身體疲累去休息了,我對王二虎道:“一會果侖來的話,讓他直接進來就可以了。”
“果侖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果侖一路暢通無阻來到內室麵見崇禎皇帝,他給崇禎皇帝行了一個三拜九叩的大禮。
我伸出雙手把果侖攙扶起來,道:“愛卿不要多禮,坐吧!我們君臣二人一直沒有機會見麵,這次朕總算如願以償。”
果侖也是如此心態,道:“皇上乃不世明主,果侖能追隨皇上左右幹一點事情,已經不負此生了。”
我點頭道:“愛卿幹的很好啊!你雖然隸屬於特務部,但是才幹並沒有被掩蓋住,一定要好好幹,更大的舞台還在等著愛卿呢!”
果侖聽了這話,並沒有激動,而是又跪在崇禎皇帝麵前,道:“微臣有一件事瞞著皇上,今日無論如何也要當麵告訴皇上,否則果侖寢食難安。”
第三九零章 【奸佞之後與釜底抽薪】
我見果侖說的如此嚴重,道:“愛卿起來說話吧!你這麽跪著,朕可不想低著頭跟你交流,快快起來……。”
果侖不好違拗崇禎皇帝的話,站起來道:“微臣心中的秘密已經埋藏了多年,一直想要親自跟皇上交代,這次終於有機會見到皇上,微臣如果不說出來的話,這輩子都不會好過。”
“愛卿有什麽話盡管說,朕也很想知道愛卿的秘密究竟是什麽。”我通過果侖的神情已經推斷出他的秘密肯定不是好事,做好了必要的心理準備。
果侖吞咽了幾口唾沫,道:“皇上,微臣乃罪臣奸黨之後,一直苟活於世,家父乃是王化貞。”果侖說完之後,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很多。
我哦了一聲,王化貞我知道,曾經跟熊廷弼搭檔主持遼東事務,是魏忠賢的死黨和擁護者,後來王化貞失守廣寧,魏忠賢也保不了他,被砍了腦袋,沒想到果侖竟然是王化貞的兒子,這可真是太富有戲劇性了。
“這就是愛卿心底的秘密嗎?”我微笑道:“誠然,王化貞確實不怎麽樣,如果沒有他的失誤,廣寧當年也不會丟了,但是他是他,你是你,朕用人向來唯才是舉,唯忠是舉,別說你是王化貞的兒子,就算你是魏忠賢的親信,隻要你有才,忠於大明帝國,朕也會授予高位,讓你充分發揮你的才能。”
果侖聽了崇禎皇帝的話,內心萬分激動,在他的認識裏,崇禎皇帝登基伊始便一舉鏟除了魏忠賢一黨,對魏黨施行的是斬草除根的策略,因此他的心裏有很大的包袱,從今以後算是可以輕裝上陣了。
我走過去拍了拍果侖的肩膀,道:“愛卿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朕希望你能成就一番事業,不要把精力都用到那些不切實際的憂慮上。”
“皇上……微臣此生當獻給大明帝國,以贖家父的罪過。”果侖說道:“微臣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請皇上應允。”
果侖見崇禎皇帝點頭,道:“微臣希望在有生之年,不要披露微臣的特務身份,都說為臣之道是贏得生前身後名,微臣不想在活著的時候受到輿論的紛擾。”
我能理解果侖的想法,後世的時候還有間諜的解密年限呢!就讓果侖的一生更加的傳奇一些吧!“愛卿的請求朕會跟特務部說一聲,馬上給愛卿的身份封住,等愛卿百年之後再行公布於世。”
解決了私密之事後,我和果侖探討了一下遼東的政務,並且對他的政績予以充分的肯定。
“微臣不敢居功,一切都是上下一心的結果,如果袁崇煥將軍沒有率領駐軍配合微臣的舉措,隻怕進展的不會那麽順利。”果侖說道。
我點點頭道:“袁崇煥那麽做乃是分內之事,當兵可不光要上陣殺敵,像清修河道減輕雪災等等,也是他們應該做的。”
“袁將軍正率領軍隊清理遼東主要道路上的積雪,此舉深得民心,原本擔心會出現的排斥也沒有發生,此乃皇上之福也。”果侖對於《大明帝國軍隊地方協助辦法》很是讚成。
我笑了笑,道:“愛卿就不要拍馬屁了,朕有件事需要愛卿做,朕想帶皇太極參加對倭戰爭,但是怕他心有顧慮,希望愛卿能說項一下,朕也是不想他這一生就這麽廢了,雖然不會把兵權交給他,但是做個參謀應該可以。”
“那皇上先表露一下這個想法吧!微臣也好伺機跟皇太極說說,其實皇太極這個人非常有才,做參謀的話綽綽有餘,如果他願意為皇上效力,那麽皇上不啻增添了一條膀臂。”果侖對這個曾經名義上的主子也非常佩服,如果不是遇到崇禎皇帝,相信皇太極會成就一番偉業的。
皇太極間接知道崇禎皇帝想帶他前方倭國前線的時候,心中確實猶豫了,他雖然很清楚崇禎皇帝不是想要借刀殺人,但是他一旦決定跟著前往,隻怕生死未卜啊!雖然他不怕死,但是也不想死在異國他鄉。
皇太極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諮詢一下果侖的建議,在他的世界裏,嶽托和果侖都是值得信任的股肱之臣。
果侖的建議非常中肯,崇禎皇帝絕對不會讓皇太極執掌刀兵,充其量也是拉皇太極在身邊充任參謀一職,因此絕對不會有生命危險,並且建議皇太極參加對倭戰爭,起碼能贏得大明朝上下對他的尊敬和信賴,鞏固愛新覺羅家族的地位等等。
皇太極帶著十個親兵跟隨崇禎皇帝上路了,他覺得果侖說的對,他本就是一個投降之人,如果再成為一個廢人,那麽愛新覺羅家族隻怕走不過三十年就會衰落下去,他要在有生之年為家族的富貴榮耀夯實根基,而根基就是崇禎皇帝的態度。
“王兄,朕想把豪格送到滿桂那裏去,不知道王兄意下如何?”登船後,我對皇太極說道。豪格雖然已經被皇太極從囚院中放出來了,但是沒有皇太極發話,豪格仍然不敢走出沈陽城。
皇太極對此求之不得,道:“那是皇上器重他,隻怕滿桂會不接受,那個家夥可是看不上豪格呀!”
“豪格的性格就是急躁了些,讓他在滿桂手下剛好能打磨他的性格,其實豪格也是一塊材料,打磨的好一定能成器的。”我說道。
皇太極覺得崇禎皇帝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在滿桂手下,豪格肯定得貓著腰幹活,過個三年二年,也許會成才呢!
“嶽托一直呆在沈陽有些屈才了,朕想讓他到李定國那裏當個參謀,如果王兄覺得可以的話,朕馬上下旨。”我這麽做是釜底抽薪之計,一旦皇太極身邊的核心成員都分化掉了,那麽我用起皇太極來也會放心不少。
皇太極不是傻子,馬上明白了崇禎皇帝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但是也很欣慰崇禎皇帝能夠當麵鑼對麵鼓的跟他說,這才是尊重他的體現,所說的光明磊落不外如此吧!
第三九一章 【軍事角度和政治意義】
【有票的兄弟別忘記投票啊^_^】
我和皇太極等人抵達朝鮮的時候,吳三桂已經在碼頭上等了兩天,本來迎接崇禎皇帝的工作是李邦華的,可是李邦華被別的事情牽絆住了,隻好由吳三桂代勞。
“長白,還習慣吧?”我看見吳三桂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陳圓圓,對於陰差陽錯的結果,我這個穿越者怕是要負全責。
吳三桂嘿嘿笑道:“就是有點冷,比在遼東的時候還冷呢!我問過當地的人,他們也說今年冬天這麽冷實屬罕見,可謂百年不遇。”吳三桂說著看到了崇禎皇帝身邊穿龍袍的皇太極,他有些詫異,皇室之中好像沒有這個人吧!
“長白,這位就是遼王。”我見吳三桂一臉詫異,介紹道:“你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就是沒見過麵而已。”
“遼王?”吳三桂遲疑一下才想起所謂的遼王不就是原來的八旗之主皇太極嗎!他跟著皇上幹什麽?心中這樣想,吳三桂不敢忘了禮數,給皇太極見了禮。
皇太極忙道免禮,他對吳三桂並不陌生,後金時期八旗勁旅有幾場硬仗都敗在了吳三桂手上。
“李愛卿怎麽沒來?”互相打過招唿後,我問道:“有什麽事情嗎?”
吳三桂道:“李大人留在漢城了,因為朝鮮北部遭受了雪災,李大人親自在那裏指揮賑災呢!主要是茂山鐵礦附近,災情很嚴重,微臣麾下的駐軍也投入了五千人呢。”
我點點頭,道:“朕看到李邦華在折子裏提過一嘴,沒想到事情還挺嚴重,就應該如此,現在朝鮮也是大明帝國的一部分了,沒有理由厚彼薄此。”
“皇上說的是,李大人也是這麽做的,當地的朝鮮人對此非常感激,大概估計此次受災也就能死不到一百人,遠遠低於之前的預期,這都得利於及時的救助。”吳三桂道。
高弘圖在一旁道:“皇上,我們還是到造船廠去吧!不知道這樣的天氣對造船廠有沒有影響,空軍的二十個熱氣球也是在這裏製作的,希望別出現意外才好。”
我知道高弘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道:“那好,馬上到釜山的造船廠去看看,長白頭前帶路吧!”
釜山造船廠的規模比天津新港的規模還要大,大明帝國現役戰艦在這裏的年產量預計是八十艘,熱氣球的年產量是六十個,可以說釜山地區是大明帝國重要的軍事基地。
負責這個軍事基地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說起這個人倒也有名,乃是江南才子馮夢龍,他是被李邦華鄭重推薦後擔當此任的,雖然對造船軍事等方麵不太熟悉,但是整個基地被馮夢龍管理的有條不紊。
“臣馮夢龍參見皇上,皇上萬萬歲。”馮夢龍平日裏不愛穿官服,此時一身官服像是新的一樣,不過兩隻官靴卻穿反了,站在那裏十分的別扭。
我對馮夢龍的認識不多,隻知道後世的時候他的稱謂是一個文學家,官宦生涯十分不平坦,沒想到現在竟然成了一個軍事基地的負責人,還幹的挺好,看來是嚴重的偏離曆史軌道啊!
“朕現在可以從這裏提走多少戰艦多少熱氣球?”我裝作沒有看到馮夢龍穿錯鞋,問道。
馮夢龍聽到崇禎皇帝問起實質問題,道:“到目前為止,總共建造了可以下水實戰的戰艦十艘,可以升空實戰的熱氣球八個。”
這已經是基地的生產極限了,我聽了之後不住點頭道:“幹的不錯,超出了朕的預期,朕可要給愛卿記一功啊!”
馮夢龍在崇禎皇帝麵前不敢托大道:“微臣不敢居功,這一切都是上下奮力一心的結果,尤其是那些朝鮮工匠,幾乎長在基地了,讓人很是感動。”
我哈哈一笑道:“愛卿,要知道朕支付給他們一個月的工錢,可是他們以前一年的勤苦所得,如果再不賣些力氣,估計他們心裏也不得勁。”
皇太極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參觀製造戰爭利器的工廠,看到流水作業的工人們,他心中越發覺得自己輸的並不冤枉,以前的大金國和大明帝國比起來,差的實在太多了,不是所謂量的差距,而是質的差距。
我並沒有在釜山過多的停留,將後勤補給任務交給吳三桂後,馬上帶領就地成編的海軍和空軍趕往對馬島。
在對馬島這個島附近,集結了大明帝國的海軍戰艦八十六艘,空軍熱氣球三十個,總兵力達四萬餘人。
盧象升和崇禎皇帝分別後已經很久沒有見麵了,他自從奉崇禎皇帝之命開展水上包圍計劃後,基本上都在東北的大江大河上度過,上次收縮兵力威逼沈陽的時候,盧象升並沒有參與,而是率領海軍主力把水係重新的梳理了一遍,當他得到崇禎皇帝的命令讓他趕往對馬島的時候,他也正準備迴師呢!
“建鬥,你可有些憔悴呀!”我看到盧象升的時候,發現他比之前略顯疲態,鬢角居然出現了幾根白發。
盧象升心情激動,道:“微臣是對東北的氣候有些不太習慣,現在已經好多了,皇上可不要因為微臣狀態不好,而剝奪了微臣這次的指揮權喲!”
盧象升的玩笑之語讓我心情大好,道:“朕怎麽會放著建鬥不用呢!建鬥以前總說要馬踏遼東,如今遼東已經無戰事,那就得把力氣用到倭國,朕不會讓你清閑的。”我說著給盧象升介紹了皇太極。
皇太極對大明帝國的主要將領都有所耳聞,袁崇煥自然就不必說了,盧象升、曹文昭、吳三桂、李定國等等,都是皇太極頗為佩服的將領,因此對於盧象升的施禮,他避而不受,最後實在躲不過,他又給盧象升迴了一禮。
敘過別情後,在對馬島的簡易大帳內,我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皇太極盧象升之外,還有軍中的高級將領,總共二十餘人。
“澤潤,你先通報一下倭國那邊的情況。”我對一個掛著上尉軍銜的年輕人說道,他叫祖澤潤,乃是已故將領祖大壽的養子,現在則在諜報司協助曹變蛟工作,是這次對倭情報的總負責人。
祖澤潤站起來道:“自從倭國發生島源之亂後,九州島形勢一片混亂,亂軍首領天草四郎殺死了九州藩主後占領了原城,現在被倭國大將鬆平信綱的大軍重重包圍,已經快一個半月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原城還能堅持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必然城破……。”
眾人聽完了祖澤潤關於島源之亂的概況後,我道:“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這半個月就是大明帝國介入其中的最佳時機,朕已經讓樞機大主教布魯斯金乘商船登陸九州,隻要他跟天草四郎取得聯係,就是我軍對鬆平信綱發動進攻的時候。”
“皇上,剛才聽祖上尉講,鬆平信綱的兵力加起來有六七萬人,而且德川家光還有可能增兵,那麽微臣覺得我軍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和原城配合牽製鬆平信綱,一路可以打援,將德川家光派出的援兵全部消滅掉。”
說話的是尚可喜,他和孔有德原本在京營呆著,後來都被盧象升調到了麾下,水上包圍計劃以及後來的收縮陣線進逼沈陽,這個兩個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