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鼇拜他爹舉軍投降】


    “敗軍之將色爾格克拜見大老爺。”色爾格克被帶到曹文昭麵前,他一看曹文昭的架勢就知道是明朝的大官,馬上跪地磕頭。


    曹文昭清了清嗓子,道:“起來吧!你在豪格軍中擔任何職啊?”


    色爾格克道:“小人在貝勒爺身邊擔任一等侍衛,負責保護貝勒爺的安全。”他見明朝的大官和顏悅色,緊張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


    “你今番到這裏來,有何計較?”曹文昭這是明知故問,仗打到這個份上,色爾格克舉白旗過來,除了投降還能幹什麽呢!


    色爾格克把頭一低,道:“小人這次來是請降,我軍如今能戰者不足五千,豪格大貝勒也身受重傷,小人奉遏必隆大人之命前來請降,還望大老爺上體天心,仁慈為懷,準許我軍投降。”


    這些話是遏必隆找來軍中懂得漢語的人搜刮來的比較得體的詞匯,色爾格克完全是背出來的,具體的意思他也不明白,他的目的是讓明軍接受他們的投降。


    曹文昭沒想到豪格受傷了,道:“原來豪格受傷了,這麽說豪格軍中現在說話算數的就是那個遏必隆是嗎?你現在迴去讓遏必隆前來跟我談判,去吧!這是必須的先決條件。”


    色爾格克啊了一聲,遏必隆現在是豪格軍中官職最大的人,如果讓遏必隆前來談判,一旦明軍將其扣留,那麽豪格所部必然群龍無首,連最後的抵抗都組織不起來,隻會落得全軍覆沒。


    曹文昭見色爾格克猶豫不走,咳嗽一聲道:“如果你們真心投降,那麽這一點誠意還拿不出來,我怎麽跟你們談,去吧!那個遏必隆來了則好,如果不來,就沒有談判的必要了。”


    色爾格克走後,眾將圍到曹文昭身邊,紛紛進言此時是殲滅豪格所部的大好機會,一旦準許豪格所部投降,那麽如何安置就成了問題,畢竟此地的赤峰城實在太小了,再說豪格所部也未必是真心投降,一旦是詐降,明軍必然會承擔不少風險。


    曹文昭一擺手道:“我何嚐不想將豪格所部殲滅,但是皇上一定希望他們投降,活著的豪格比死了的豪格有價值的多,你們做好受降的準備吧!”


    色爾格克走了能有半個小時後,豪格軍中走出一支人馬來,大概有一百多人,來到明軍陣地內繳械後,為首之人被帶到曹文昭那裏。


    遏必隆見到曹文昭後並沒有行跪拜禮,而是點首為禮,道:“遏必隆如約而來,見過大人。”


    曹文昭點了點頭,道:“坐吧!豪格的傷勢重嗎?我軍中有幾位名醫,治療外傷甚有手段。”他現在最為關心的是豪格的傷勢,如果豪格死了,活捉敵酋的功勞就沒有了。


    “貝勒爺頭部創傷不小,此時仍然昏迷不醒,大人有這份心,一會定要煩勞。”遏必隆說道:“遏必隆這次前來隻有兩個條件,如果大人答應,我們舉軍投降,如果大人辦不到,那麽八旗子弟就是戰死也不會投降的。”


    曹文昭哦了一聲,道:“你有什麽要求盡管說吧!如果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我可以考慮。”


    “第一,我軍投降後,希望大人能善待降軍,不要學那白起坑殺趙軍之舉,你我兩軍矛盾很深,仗也沒少打,這一點我們不得不防備;第二,盡力救護傷者。如果大人答應這兩條,我軍馬上投降。”遏必隆說著眼睛一直盯著曹文昭。


    曹文昭見遏必隆所提都是合理要求,點頭道:“這你盡可放心,本官身為大明帝國陸軍中將,以肩膀上的軍銜擔保,必然會善待你軍,當然我也有一些要求,為了防止你們詐降,繳械之後排成兩人一組陸續出營,全部進入赤峰城內等待朝廷對你們的安排。”


    “怎麽不打了?”吳三桂正待組織軍隊衝鋒的時候,發現頭頂的熱氣球都飛走了,而對麵的敵人也都停止了還擊,讓他納悶不已。


    張煌言走到吳三桂身邊,道:“軍長,曹將軍那邊已經接受了豪格的投降,剛才您關顧著指揮,沒看見豪格營內出來的舉白旗的人,等一會曹將軍肯定有消息傳來……。”


    張煌言正說這,傳令兵來到吳三桂這邊,傳達了豪格舉軍投降的消息,並且讓吳三桂馬上趕到赤峰城布防,所有戰俘將被送到赤峰暫時關押。


    吳三桂氣氛的一拍巴掌,道:“這個曹老二,怎麽能接受韃子的投降呢?應該把韃子都殺光才對,他是不是腦袋壞掉了,一旦韃子詐降怎麽辦?”


    張煌言見吳三桂有些口無遮攔,道:“軍長,莫要讓曹將軍笑話,我軍還是趕去赤峰布防吧!”張煌言在心底裏讚成曹文昭接受豪格投降,因為再打下去,豪格所部必然會做垂死掙紮,明軍隻怕會增加傷亡。


    豪格所部雖然能戰者不足五千,但是傷號甚多,經過清點活著的人還有兩萬三千多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李天植的空軍轟炸之下究竟殺了多少敵人。


    八旗子弟和哥薩克離開了滿目瘡痍的營盤,慢慢的朝赤峰城走去,明軍隨軍的軍醫們則展開了忙碌的工作,頭一個接受治療的便是豪格。


    豪格的頭部有一個一指長,半寸深的傷口,身上也有幾處傷口,經過軍醫們的會診後,馬上開始了治療工作,他們也給了曹文昭一個明確的答案,豪格死不了。


    曹文昭得知這個消息後,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馬上讓魏雲申率兵三千去受降索尼那支部隊,為了確保萬一,遏必隆親自跟著魏雲申前去。


    當劫掠有成的索尼也率眾到了赤峰後,戰事才算基本結束,曹文昭馬上寫了一封信,讓吳三桂拿著這封信迴京城複命。


    吳三桂此時才知道他能參加這一戰全賴曹文昭從中出力,否則曹文昭公事公辦的話,他現在早就在迴京城的路上了,拿著曹文昭的奏折,吳三桂心懷忐忑趕迴京城去見崇禎皇帝。


    第三五三章 【聒噪和喜報】


    “倪愛卿,這是怎麽迴事?”我把一份奏折讓宮人送到倪元璐麵前,道:“如此重大的事情為何朕不知道?”


    倪元璐接過奏折看了看,發現裏麵的內容確實是關於財政方麵的,但是和朝廷的關係不大,是關於山西的商人和江南的商人聯合起來向朝鮮來的難民放貸的事情。


    “皇上,這件事微臣確實不知,不過微臣覺得這件事也未嚐不可,朝廷既然不能幫助這些朝鮮難民,讓商人出麵也許會更好。”倪元璐本來就對朝廷不給予朝鮮難民幫助持保留意見,他倒是樂於見到這種局麵,在他看來,能少死人就是對的。


    我歎了口氣,道:“愛卿好糊塗,普天之下的商人都是逐利的,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不知道愛卿算過沒有,商人們貸款的利息看似不高,其實利滾利之下,這些朝鮮難民一輩子都還不清這筆錢,這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商人們放貸之舉嚴重的幹擾了大明帝國中央銀行的工作,發放貸款是中央銀行以及各地的分行的專有權利,之前是朕的疏忽,沒有立法針對此事,另外民間放貸也禁止不住,這件事馬上抓起來辦,而且要從嚴辦理。”


    倪元璐深知崇禎皇帝發展工商業之心非常堅定,聽了崇禎皇帝這話,心中就有了一個計較,道:“皇上,那商人們之前發放的貸款怎麽辦?如果強製打壓的話,恐怕……。”


    我焉能不明白倪元璐的打算,無奈道:“商人們的貸款由中央銀行接手,先把本金還給商人們,就當是朝鮮難民從中央銀行借的錢,這個利息嘛!就不要計較了。”


    倪元璐聽罷大喜,心中非常感激那些商業嗅覺敏銳的異乎尋常的商人們,一個月時間不到那些商人們就發放了超過七百萬銀元的貸款,他們的膽子也夠大的,也不怕那些朝鮮難民還不起,這下好了,將本金還給商人們之後,等於是朝廷拿出了近一千萬銀元來貼補朝鮮難民,朝鮮難民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我說完之後見倪元璐沒有要走的意思,問道:“倪愛卿還有事情嗎?有的話就快點講出來。”


    倪元璐重新跪倒道:“微臣有些話不敢講,害怕惹皇上不高興,但是又不得不講,希望皇上能赦微臣之罪,微臣才敢說。”


    我見倪元璐像是在說繞口令,笑道:“倪愛卿,這可不像你呀!朕今天的心情還不太壞,你就說吧!朕姑且聽聽。”


    倪元璐清了清嗓子,道:“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太祖立國,這食鹽一項一直以來都是國之根本,無鹽則無以立國,因此曆朝曆代都把食鹽作為一種特殊物品加以管製和專賣,自元代以來,鹽業日興,產量逐漸提高,走私食鹽的販賣也成了一種職業,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販私鹽……。”


    我聽著聽著敲了敲龍書案,道:“愛卿,朕對這些知道的很清楚,就說重點吧!你就別繞彎子了。”


    “皇上,不管是官營食鹽也好,還是販私鹽,經過層層轉手加上各種各樣的原因,到老百姓手中價格就高的離譜了,每月食鹽的支出幾乎占了一戶普通之家十分之一的收入,堪比賦稅,因而老百姓是把一粒鹽砸成數瓣分幾日吃,微臣聽皇家科學院的院士說每日吃鹽過少或者不吃鹽,對身體非常不利,而食鹽價格過高,長此以往將使大明帝國的百姓身體瘦弱無力……。”


    我對倪元璐的這番言論有讚同的地方,有不讚同的地方,不吃鹽對身體不好這我知道,但是現在不比後世,後世的時候食鹽工業已經非常發達,食鹽廉價的很,但是大明朝現在的製鹽技術和能力遠遠落後於後世,西北地區和關中等地吃的鹽幾乎是一半砂石一半鹽,供遠遠的小於求,這就造成了食鹽的緊缺和高價,而朝廷很重要的一部分稅收就是來自鹽業,倪元璐分明是想讓朝廷把食鹽的價格降下來,這如何使得。


    “愛卿為民謀利之心,朕深感欽佩,但是正如愛卿所說,鹽鐵乃國之根本,不可輕易更改。”


    倪元璐聽了崇禎皇帝的話,正色道:“皇上,微臣也不是想更改祖製,而是希望能把食鹽的價格穩定在真實水平上,微臣已經想好了對策,朝廷如今財政收入非常多元化,食鹽的稅收完全可以不要,可以把食鹽的價格定的略低於成本價,這樣一來無論是販私鹽的還是想中飽私囊的官吏,都無從下手,百姓必定拍手稱快,山唿萬歲英明。”


    我笑道:“愛卿你就不要拍馬屁了,這件事事關重大,不但要詳細的厘定食鹽的年產量,還要想一個萬全的主意,朕會就這件事召開一次內閣會議,大家詳細的討論一下,你看如何?”


    倪元璐大喜,道:“皇上聖明。”倪元璐的本意就是希望崇禎皇帝能把這件事拿到內閣會議中議一議,他相信一定能說服其他大臣,共同把這件事落實了。


    “皇上大喜……。”倪元璐前腳走,宋獻策後腳就進來了,興高采烈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豪格所部被曹文昭諸將打殘後,已經在赤峰投降了。”


    我哦了一聲,道:“真的嗎?看來肯定是李天植的空軍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曹文昭一走,高弘圖那邊就說新製的熱氣球可以進入實戰了,朕生怕李天植他們去的晚了會增加曹文昭的傷亡,看來時間剛剛好啊!”


    宋獻策將捷報遞給崇禎皇帝道:“這是先期來的捷報,曹文昭已經命吳三桂攜帶詳細的戰報返迴京城了,估計這會已經快到了。”


    我接過捷報大致看了看,道:“不知道豪格死了沒有,如果他沒死的話,倒是可以用他給皇太極唱一出戲,讓皇太極好好的欣賞欣賞。”


    宋獻策道:“皇上所言極是,如果豪格沒死,必然對皇上萬分有利,皇上製定的對八旗的整體戰略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了。”


    第三五四章 【情報工作】


    “罪臣吳三桂叩見皇上,皇上萬萬歲。”吳三桂來到禦書房麵見崇禎皇帝,未說正事先稱罪臣。


    我沒有說話,讓吳三桂跪在那裏有三分鍾,才道:“長白有什麽罪過?朕怎麽不知道呢?”


    吳三桂把頭又低了低,道:“罪臣指揮不利,致使麾下將士死傷超過五千,罪臣上愧對皇上的信任,下愧對部下的擁戴……。”


    我打斷了吳三桂的話,道:“愛卿起來吧!朕讀過了詳細的戰報,你確實有指揮不利的地方,但是仗還是打出了水平,打出了骨氣,再說你也讓豪格丟下了一萬多人,算不上敗仗。”


    “謝皇上。”吳三桂起來後,道:“在旁人看來微臣這一仗確實不算敗仗,但是當時微臣確實感覺到戰事已經脫離了微臣的掌控,這種情況對一個指揮官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失誤。”


    我把吳三桂呈上來的曹文昭的奏折放到一旁,道:“朕先不看這個,朕這次把你急調迴來並不是要治你指揮失誤之罪,而是另有任用……。”


    吳三桂不知道崇禎皇帝要把他放到哪裏,道:“微臣……微臣害怕有負皇上的重托……惶恐的很。”


    “長白過來看。”我把吳三桂叫到身邊,指著地圖道:“朝鮮半島的局勢越來越明朗,左良玉在開城將皇太極的三千騎兵消滅殆盡,如今正北上朝鮮鹹鏡道,後繼兵力雖然不足,但是震懾皇太極已經足夠了,另外盧象升親自率領一支艦隊抵達了豆滿江的入海口,將沿海岸的十裏之內全都占據,皇太極現在是騎虎難下之勢……。”我接著將整個朝鮮移民計劃告訴了吳三桂。


    吳三桂沒想到大明帝國玩了這麽一手,反手之間就把朝鮮國納入了版圖,心中對崇禎皇帝的崇拜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朕這次召長白迴來,就是希望長白能夠領兵進駐朝鮮,保護好隨後遷徙到朝鮮的大明帝國的臣民。”


    吳三桂馬上激動道:“皇上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完成此任。”吳三桂深知崇禎皇帝此舉無疑是對他的重用,袁崇煥如今鎮守遼東,盧象升陳兵整個奴爾幹,可以說都是軍區司令級別的,如今崇禎皇帝把他放到朝鮮鎮守,幾乎是給他提升了半級,他焉能不激動。


    我點了點頭,道:“朕對長白還是有信心的,這點小事長白可以輕鬆勝任,朕可以給長白調撥兩萬兵力,加上左良玉那裏再撥給你五千人馬,不論是維護朝鮮半島的安全還是繼續進逼皇太極,都足夠了。”


    吳三桂聽到這裏,咳嗽一聲道:“皇上,這次……微臣見到曹將軍的時候,發現曹將軍所部士兵手中的火槍非常犀利,遠比微臣所部用的火器要厲害的多,皇上能否讓火器監也給微臣撥付一些。”


    我聽了苦笑道:“長白啊!你當火器監說生產就能生產嗎?不但耗費銀錢和時間,大明帝國上下所擁有的後裝槍也就三萬條左右,曹文昭和左良玉拿去了一些,京城的衛戍部隊又得用一些,所剩無幾呀!這樣吧!年底之前還能生產五千條槍,到時候都裝備到長白的部隊裏,怎麽樣?”


    吳三桂這才知道後裝槍的珍貴程度,道:“皇上厚愛,長白銘感五內,一定會做出一個樣來給皇上看的。”


    讓吳三桂離去後,我才打開曹文昭的奏折,看到哥薩克那段的時候,馬上叫宮人去把走了的吳三桂追了迴來,道:“長白好生糊塗,關於這件事怎麽不跟朕提呢……!”


    吳三桂聽了崇禎皇帝關於豪格所部大鼻子兵的疑問,道:“長白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豪格從哪裏弄來的,不過他們確實非常驍勇善戰,長白就是在他們身上吃虧了,否則絕對不會死傷那麽多士兵。”


    “那些大鼻子兵就是哥薩克騎兵,是沙皇俄國最厲害的騎兵,沒想到他們這麽快就跑到了遠東地區,實在讓人憂慮呀!”我記得沙皇俄國開始向遠東擴張的時候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事情,難道因為我的到來,沙皇俄國也開始迅速崛起了嗎?


    我馬上叫人去找曹變蛟,等曹變蛟來了,我問道:“諜報司關於西疆地區的情報收集的怎麽樣了?”


    曹變蛟無奈道:“因為諜報司剛剛入手這方麵的工作,情報工作進展的不是很順利,迄今為止關於西疆地區的情報並不多,而且最新的情報也多是三兩年前的……。”


    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沙皇俄國的伊凡四世開始大肆擴張,相繼征服了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使伏爾加河流域盡歸沙皇俄國版圖,而原本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的瑪裏人、楚瓦什人、巴什基人、烏德摩爾特人等等民族被迫西遷,大多數並入了西伯利亞西部的失必兒汗國,使失必兒汗國這個附庸於沙皇俄國的小國實力大增。


    就在崇禎皇帝登基後的第七年,失必兒汗國打著沙皇俄國的旗號繼續向南擴張,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大明朝的西疆地區,在亦力把裏等地扶植起了一個政權,自此沙皇俄國、失必兒汗國和亦力把裏地區連成一體,嚴重的威脅大明朝的西部疆域。


    曹變蛟把這個大概情況說完後,道:“皇上,微臣覺得如今西疆的威脅遠比八旗皇太極的威脅要大的很,皇太極如今已經是甕中之鱉,可謂時日無多,而西疆之地麵對的是一個新的強大的王朝,根據最新的情報,那個羅曼諾夫沙皇極有能力,對外擴張的野心很大,失必兒汗國也在暗中積蓄力量,他們一個對東擴張,一個向南擴張,遲早都要和大明帝國發生衝突,扶植亦力把裏的政權,就是他們的先手,還望皇上早作安排。”


    我點了點頭,道:“曹文昭那裏俘虜了一千多沙皇俄國的哥薩克騎兵,問問他們也許會有最新的情報,沒有情報就無法製定最好的戰略,變蛟多勞累些,盡快建立西北地區的情報網絡,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一切還得以情報為先啊!”


    第三五五章 【自我感覺鶴立雞群】


    冤枉受屈的人什麽時候都有,但是像豪格這麽窩囊的卻再也找不到了,原來舉軍投降之事他根本就不知道,一切都是遏必隆從中安排,當豪格醒來的時候才知道他已經成了大明朝的俘虜,沒有氣的當場吐血已經算他運氣好了。


    豪格幾次想要拔劍自刎,結果都被照顧他的索尼和色爾格克給攔住了,用索尼的話說就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就算拔劍自刎,也改變不了現在已經投降這個結果。


    “遏必隆呢?讓他來見我。”豪格現在真想好好的胖揍遏必隆一頓,結果被告知遏必隆正在陪著明軍的主帥談話,他真後悔被炸暈之前把指揮權交給遏必隆,現在可好,大家都成了階下囚,他遏必隆倒成了座上客。


    “貝勒爺,漢人有句話說的好,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如今我們都是俘虜之身,還是不要招惹是非了。”索尼勸道:“那個遏必隆必定是存心想要以貝勒爺作為進階的籌碼……。”


    豪格歎了口氣,道:“悔不當初啊!原本以為遏必隆是個心腹之人,哪知道到頭來給我等挖坑的竟然是他……。”


    豪格的話還沒有說完,遏必隆一下子進來了,衝豪格行了一禮,道:“貝勒爺,遏必隆見過主子。”


    索尼和色爾格克把頭轉過一旁不看遏必隆,豪格冷哼一聲,道:“怎麽,在新主子麵前邀功完了?來這裏想要奚落我嗎?”


    遏必隆苦笑一聲,道:“貝勒爺,奴才知道您心裏不痛快,但是奴才有些話還是要說,當時色爾格克就在奴才身邊,我軍能戰之兵不足五千,而明軍生力軍就在一萬以上,頭頂還有能飛的可以投擲炸彈的飛行物,這一仗明軍完全可以將我軍全部殲滅,難道奴才能看著八旗子弟都跟著送命嗎?奴才能看著老祖宗留下的血脈撒手而去嗎……?”


    遏必隆連續幾個疑問句,之後才道:“投降之舉實在是迫不得已,投降了,八旗子弟還能活下來很多,如果不投降,日後恐怕給先祖稍個紙錢的人都沒有啊!奴才已經告訴了明軍的主帥,投降一事由奴才一手包辦,全然不關貝勒爺的事,是奴才挾裹貝勒爺投降的……。”


    遏必隆說的句句肺腑,連眼淚都流出來了,一旁的色爾格克覺得遏必隆說的有些道理,當時的情況他知道確實如此,不由得看了看身邊的豪格。


    豪格看著哭的跟淚人相似的遏必隆,心中也非常不好受,他自然知道遏必隆說的有理,但是八旗的祖訓是寧可戰死也不降敵,投降讓他感覺實在太屈辱了,而且生命被別人掌握的感覺讓他極其不舒服。


    “算啦!我有些累了,你們都出去吧!”豪格突然覺得很累,像是騎馬馳騁了千裏一樣,很想休息休息。


    遏必隆擦了擦眼淚,道:“貝勒爺,奴才此來是告訴您我們要馬上走,去北京見崇禎皇帝,車馬已經準備好了。”


    豪格看看左右,道:“看來咱們是沒有選擇的權力了,走吧!我還真想看看崇禎皇帝到底生的什麽模樣。”


    馬世龍看到豪格和所部的主要將領都上了車,對身邊的張煌言道:“張大人,曹將軍隻說一路之上小心看押,可沒說讓他們這麽舒舒服服的進京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為崇禎以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鱘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鱘魚並收藏我成為崇禎以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