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幾位兄弟自殺,我很可能就暴露了,我欠兄弟們的實在是太多了。”果侖對那些為了掩飾他身份而自殺的特務部成員,有深深的愧疚。
李信也非常難過,那些人都是特務部裏的精英,犧牲了確實非常可惜,“你也不要太難過,加入特務部的第一天我們就背過條例,我們整個人都是屬於大明帝國,屬於皇上,他們也算死得其所,我已經呈報給了參謀總長大人,他們的家屬會得到豐厚的撫恤金,子侄也將得到大明帝國的培養,他們走的會非常安心的。”
果侖略感安慰後深吸一口氣道:“大人,我手裏有兩份非常重要的情報,第一條就是皇太極決定從開原、葉赫等地北上,突破後和豪格會合襲擊吳三桂部;第二個是由我親自策劃的幫助多爾袞兵變的……。”
李信仔細的聽取了果侖的匯報,關於第一個情報,綜合他所知道的宋獻策和滿桂北上,他認為參謀部肯定能想到,第二個情報是最新情況,而且迫在眉睫,送迴去詢問崇禎皇帝等人的意見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李信告訴了果侖崇禎皇帝班師迴朝的信息以及大明帝國在海外取得的戰果,這些情報都是他通過地下報紙得到的消息,具體的情況他因為沒有迴京知道的也不夠詳細。
盡管如此,果侖聽到之後也高興的不得了,道:“這麽說大明帝國很快就要北上了,我做臥底的日子也到頭了。”
李信搖搖頭道:“事情恐怕不是那麽簡單,根據我從報紙上的內容來看,皇上一時半會還不會對韃子展開大規模的作戰,很可能仍舊是圍而不攻的策略為主,所以我覺得你策劃多爾袞兵變有很多變數,我們得分析一下,一旦多爾袞兵變成功,那麽他將會采取什麽策略,如果多爾袞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會采取什麽樣的策略,這些都必須做出判斷來。”
果侖想了想,道:“如果多爾袞兵變成功,韃子仍舊會北上,領軍作戰的很可能是阿濟格或者是多鐸,別人多爾袞是不會相信的,如果多爾袞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很可能會親自掛帥出征。”
李信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道:“如果多爾袞發動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更不可能離開沈陽,我倒是有一個好主意……。”
果侖告別李信後,一邊往迴走一邊想著李信的那個主意,他覺得李信的主意妙則妙,就怕皇太極會識破,那樣就不太好玩了。
“果少爺,您迴來啦!主人找了您兩迴呢!”看門的老頭見果侖迴來了,一邊給果侖開門一邊道。
果侖哦了一聲,多爾袞找他,難道有什麽變化不成?他快走兩步去見多爾袞,一進多爾袞的房間,發現裏麵除了阿濟格和多鐸之外就是多爾袞的心腹,看來這是一次多爾袞集團的高級會議。
多爾袞並沒有問果侖去幹什麽了,笑著告訴果侖,“果侖,你可能沒有想到,範文程這個老鬼剛剛死了,是暴斃而亡,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第三一二章 【重獲自信的皇太極】
“他可真會挑時候死。”李信曾經製定了一項剪除漢奸的計劃,第一個要對付的人就是範文程,他們買通了範家的廚師,每天都在範文程的飯菜中加入極少量的毒藥,日積月累必然有毒發的一天,隻是果侖沒想到毒發的時間會是最近,讓他很意外。
多爾袞笑道:“是啊!範老鬼一死,對我們極為有利,最起碼會讓大汗覺得缺少點什麽。”
阿濟格和多鐸已經知道多爾袞如果得到兵權就會發動兵變,他們是一奶同胞,沒有理由不支持多爾袞,再說皇太極這幾年來對他們三兄弟采取的是壓製策略,這也讓他們覺得不發動兵變,手中的實力會被一點一點削弱,現在他們所掌三旗的力量照比幾年前已經大幅度縮水了。
“哥,大汗素來多疑,即使您把兵權爭取到手了,想要如臂使指的指揮大軍恐怕也不容易,我看謀事還得用我們自己三旗的人馬,否則有人臨陣退縮會使全局都被動。”多鐸說道。
多爾袞知道弟弟說的對,道:“這一點我早有準備,我們三旗之中能抽調五百名勇士,這些人足夠了,我們不必等到兵權在握,隻要將大軍調離沈陽城就可以了,果侖,你覺得怎麽樣?”
果侖沒想到多爾袞更敢冒險,看來多爾袞這次是準備孤注一擲了,“這是不是太冒險了?五百人的實力有些單薄。”
“單薄?那五百人都是跟我們三兄弟衝鋒陷陣存活下來的巴圖魯,絕對可以當五千人來用。”阿濟格見果侖瞧不起手下的五百人,臉色有些不悅。
“我不是那個意思,此事非比尋常,還是越穩妥越好,免得有了紕漏後悔莫及,如果可能的話,還是盡量抽調一些人手,最少也得一千人,不管實力如何,起碼看起來有聲勢,聲勢才是我們眼下最缺的東西。”果侖沒有看阿濟格,而是對多爾袞如此說道。
多爾袞點點頭,道:“果侖說的對,越是到了緊要關頭,就越不能疏忽,多鐸,你負責在旗內再甄選五百人,忠誠必須是在第一位,不要讓奴才們壞了好事。”
“這次我決定冒這個險也是迫不得已,我剛剛得到消息,大哥代善去見了大汗想讓我出任北上領兵的主將,結果被大汗狠狠數落了一頓,剛才又傳來範文程暴斃的消息,所以我能爭取到兵權的機會不大,這才不得不鋌而走險。”多爾袞見果侖眉宇間似乎不讚成他的計劃,解釋道。
果侖此時不由得想起李信所說的那個主意,看來一切都在朝著李信的預測發展,自己這顆關鍵的棋子到底該落到哪裏呢?怎麽做才會對大明帝國更有利呢?
大玉兒等到後半夜才等迴皇太極,見皇太極臉色難看至極,問道:“範先生怎麽樣了?還有救沒有?”
皇太極深深歎息一聲道:“死了,過去的時候已經咽了氣,前段時間寧完我死了,現在範文程又跟著去了,這老天爺是跟大金國過不去呀!”寧完我和範文程的死,讓皇太極倍感惋惜和心痛。
大玉兒見皇太極心情如此之差,開解道:“大汗不要太傷心了,眼下還是以大局為重。”
皇太極歎息道:“為什麽我和崇禎一樣的努力,結果卻相差這麽多呢?剛才接到消息說大明朝在海外用兵,拓展疆域幾萬裏,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反觀本汗,勵精圖治之下大金國卻一天不如一天,如今更是陷入大明朝的戰略包圍當中,實在讓本汗有愧先父……。”
大玉兒對皇太極所說不是很懂,但是她明白不能讓皇太極失去了雄心壯誌,道:“大汗不要自責,我們從一支小小的女真部落到統一女真族,再到聯結蒙古諸部南下大明,都不是一帆風順呀!遇到小小的挫折再所難免,眼下大金國雖然遇到了困難,但是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大汗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隻要應付的好,局勢也許很快就能扭轉過來呢!”
皇太極聽了大玉兒的話心情略微好轉,道:“不錯,自天命汗開創基業以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麵對困難和挫折,連薩爾滸那樣的困境都挺過來了,如今比當年的環境還好上許多呢!”
皇太極被大玉兒一開解,腦袋中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道:“來人呐!把幾大貝勒和將軍們都找來,把出兵的事情定下來再說。”
多爾袞等人還在商議的時候,皇太極的旨意就到了,讓多爾袞等人快點進宮去見皇太極,有重大的會議召開。
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麵麵相覷,這一天一夜可這是一事挨著一事,不知道又有什麽重大的決定,難道範文程的死也要向王公貝勒們通報一下嗎?
代善剛剛被皇太極數落了一頓,再次見到皇太極卻發現皇太極的臉色好了很多,整個人都透著充足的精氣神,實在讓他覺得納悶。
其他人也都覺得皇太極像是變了一個人,威嚴更加使人心悅誠服,尤其是多爾袞等心懷異誌的人,更是不敢和皇太極的目光對視。
“阿濟格。”皇太極最後把目光落到阿濟格身上,
阿濟格的腦袋嗡的一聲,嚇的他跪地後險些趴在地上,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壞了,皇太極肯定知悉了他們兄弟的陰謀,這下要掉腦袋了。
“本汗任命你為北上領軍的主帥,率領兩萬八旗勁旅快速突破明軍在北方的防線,務必要在一個月之內和豪格合兵一處。”皇太極挑選之後覺得隻有阿濟格基本附和自己的要求。
阿濟格聽了皇太極這話,像是從地獄又迴到了人世間,趕緊跪地領命,當他從地上站起來的時候,才感覺到身上的內衣都潮乎乎的,全被他的冷汗打濕了。
多爾袞和多鐸也被嚇的不輕,不過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們喜出望外,阿濟格取得了兵權就等於是多爾袞取得了兵權,看來大事可定矣!
第三一三章 【臨陣倒戈】
迴到家的多爾袞高興的雙手都沒地方放了,手舞足蹈道:“太好了,太好了,原本我還擔心出兵北上的事,如今阿濟格得到了兵權,一切就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阿濟格有些後怕道:“別提了,當時可是把我嚇壞了,我險些不打自招,這會身上的內衣還潮乎乎的呢!”
多爾袞和多鐸不由得點頭,當時把他們倆也嚇的夠嗆,那個忽高忽低的感覺實在太讓人難受了。
多爾袞看看果侖,道:“果侖,你覺得我們是維持原本的計劃不變呢?還是重新製定一個計劃來附和現在的情況?”
果侖道:“還是維持原來的計劃吧!如今兵權在握更能確保計劃順利實現,我唯一還擔心的是大汗會派誰一起北上,如果沈陽發生變故,兵權還能不能在手,這很關鍵。”
多爾袞點頭稱是,道:“你說的不錯,大汗素來多疑,絕對不會把兵權單獨交給阿濟格,大汗看中的也就是阿濟格能征慣戰的長處,肯定留有後招製約阿濟格,但是也不用太多慮了,隻要給我們一天的時間,等上三旗重新歸我指揮,我們就掌握了八旗中的六旗,實力足以震懾那些心懷異心的人。”
果侖迴到住處再次想起了李信的那個主意,李信讓他自己斟酌決定方向,不管他如何抉擇都會全力支持,麵對如此重大的選擇,他也沒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該做出什麽選擇,因為他和李信都不知道哪個選擇是對大明帝國最有利的,而時間緊迫又不容他們請示。
這一天是阿濟格出征的日子,皇太極任命阿濟格為大將軍,而且不出多爾袞所料任命了隨軍的參軍,是個叫圖海的名不見經傳的八旗子弟,讓王公貝勒很是驚訝了一番。
阿濟格早就得到了多爾袞的囑托,讓他出兵北上到鐵嶺後便按兵不動,聽候沈陽的消息,同時肅清軍隊中的異己,確保他們三兄弟對軍隊的控製權,圖海便在第一個被殺之列,因為像圖海這種被一下子提拔起來的八旗子弟對皇太極是最忠心不過。
多爾袞看到阿濟格領軍出了沈陽城,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對身邊的多鐸道:“按計劃行事,晚上我先去見大汗拖住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多鐸點頭道:“放心吧!一切都準備好了,有果侖在,必保萬無一失。”
皇太極派阿濟格和圖海走後,拿出了刺探出的明軍在大金國外圍的勢力分布圖,重點看了看袁崇煥和盧象升這南北兩條封鎖線,他不得不承認崇禎這一手水上包圍計劃太厲害,同時夾雜著關閉工商貿易的關口,更是讓大金國的實力下滑的很厲害,現在市麵上食鹽的價格已經比前幾年高了幾倍,其他的物資就更不用提了,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比軍事衝突更讓他頭痛。
皇太極絞盡腦汁不得其解的時候,內侍送來了一份折報,並不是王公大臣那種正式的折報,不禁問道:“哪一旗遞上來的?”皇太極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曾經下令凡是在八旗之中有中級以上職位的人都可以給他寫折子,所以他有時候一天能收到很多這樣的折子。
“是正白旗。”內侍放下折報沒有再多言就退下去了。
皇太極有些好奇,因為自從他發布這個命令以來,正白旗是最少有折報遞上來的一部,可以說屈指可數,所上也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知道這次又是哪一家的牛被人強占了。
皇太極打開折報看了沒幾行,臉色已經由正常轉為鐵青,又迅速的變的蒼白,他將折報放下後,語帶顫聲道:“來人……馬上讓上折報的這個人來……快……。”
果侖懷著複雜的心情走在前往崇德殿的路上,他昨晚想了一夜,最後做出的決定讓他都覺得難以相信,直到剛才接到李信的秘信,他才知道自己的決斷是正確的,符合大明帝國對韃子的的基本策略。
“罪臣正白旗副都統果侖參見大汗……。”果侖進來後沒敢看皇太極,先跪倒口稱有罪。
皇太極此時的臉色已經好多了,但是麵目表情卻有些不太自然,他看了看果侖,道:“你祖上是扈倫部的?”
果侖點頭道:“我的祖父是扈倫部的。”當初特務部給果侖捏造身份的時候刻意將果侖塑造為扈倫部的後人,為的就是讓多爾袞不太懷疑。
皇太極拿起果侖的折報,道:“就憑這份折報,你將被滅族,你不覺得害怕嗎?”
果侖仍舊沒有抬頭,道:“我之死,為的是大金國不亡,就算大汗殺了我,隻要大金國還在,那就是值得的。”
“多爾袞對你不薄,你從一個普通的八旗子弟晉升為正白旗的副都統,不過年餘時間,你這麽做不是出賣故主嗎?”皇太極放下折報道。
果侖這下抬起頭來看著皇太極道:“故主與故國相比,我隻能選擇後者,我不希望將來大金國成為我的故國,相信大汗也明白,即便事成,大金國成為故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皇太極狠狠的盯著果侖的眼睛,良久之後歎息一聲道:“八旗之中還有你這等好男兒,多爾袞比我有福氣呀!”
“大汗謬讚了,如果我是八旗之中的好男兒,就不會到這個時候才出來檢舉多爾袞兄弟,我是看到事不可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為了保命才出首多爾袞……。”果侖還不想死,如果他事事表現的完美,做出一心為國的模樣,估計皇太極絕對會殺了他,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不是帝王可以控製的人,這是李信給他的金玉良言,不管是對崇禎皇帝還是對皇太極,都是管用的。
皇太極笑了幾聲道:“好,識時務的乃是俊傑,此事平定之後必當重用於你。”皇太極果然覺得果侖是個可以控製的人,果侖之所以會背叛多爾袞,源於多爾袞手中的籌碼不夠,他相信隻要給果侖這種人足夠的籌碼,絕對能讓其忠心一輩子。
第三一四章 【多爾袞客串葉孤城】
果侖見初步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接著道:“如果我想的不差的話,多爾袞會在晚上來見大汗,然後由多鐸發動兵變,之後便是阿濟格領兵進城幫助多爾袞威懾眾大臣,想要將此事壓製在最小的範圍內,首先就要解除多鐸的威脅,其後是將多爾袞扣在宮中,最後才去對付阿濟格。”
皇太極很慶幸多爾袞集團的核心成員臨陣倒戈,他剛才害怕了好一陣子,因為果侖給他提供的情報使他震驚,他事先一點都沒有察覺到,一旦多爾袞兵變,相信殺了他取而代之的可能性非常大,並不像果侖說的那麽小。而果侖鬼使神差的投靠於他,隻能說帝王之氣還在他身上,除此之外他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不管你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為了別的什麽,既然你決定為本汗效命,就要拿出使本汗滿意的成績來,多鐸的威脅就留給你解決,希望你不會讓本汗失望。”
果侖點頭道:“大汗放心,一切盡在果侖的安排之下,保證可以悄無聲息的消弭這場兵變禍事……。”
“誰在外麵?”皇太極突然打斷果侖的話,扭頭去看屏風後麵,當他看到大玉兒走出來的時候,眼角不由的抽動了幾下。
大玉兒花容慘淡的看著皇太極,她不小心聽到了不該聽到的一切,心此時亂成了一團麻。
皇太極對果侖道:“你下去安排把!嶽托會提供你想要的一切。”
果侖走後皇太極起身走到大玉兒身邊,道:“非是本汗無情,乃是他無義,這麽多年雖然沒有重用他,但是也使他生活的安逸,如今他想反轉一下大金國,那本汗就不得不使出雷霆手段……。”
大玉兒沒有說話,眼淚一串串的落下來,末了道:“你們兄弟最後還是刀兵相見……和十幾年前一樣……。”
皇太極看著大玉兒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十幾年前的往事,最後臉色一秉道:“兒女情長又怎麽能和國家大事相比,女真人能走到今天不容易,難道還要再做迴奴隸嗎?多爾袞,當年不殺你是念在手足之情,今日殺你是念在先祖創業不易,無論公私,你都必須死。”
時間竟然越來越慢了,皇太極在吃過晚飯之後才等到多爾袞前來覲見的消息,為了堵住旁人的嘴巴,在他身後的內室之中,代善、莽古爾泰等兄弟都被他請來了,為的就是日後不引起麻煩,當然也有警告的意味。
多爾袞臨來的時候,多鐸告訴他崇德殿附近的防衛都已經被果侖派人接管,因此多爾袞走起路來一步三搖,顯得很輕鬆。
“九弟,有什麽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皇太極明知故問,他很想看看多爾袞的表演,像是小醜的表演。
多爾袞哈哈一笑道:“沒什麽,隻是今年的雁子特別的肥,我的嘴比較饞,秋天的時候應該可以飽飽口福了。”
皇太極哦了一聲,道:“本汗倒是想起一個漢人的故事,講的是兄弟爭雁,最後拿定主意怎麽吃雁的時候,雁已經跑掉了,特別的好笑,有時間給你好好的說說。”皇太極忍不住拿話提點多爾袞。
多爾袞哪裏能聽出皇太極話裏的意思,道:“是嗎!那以後我可要聽聽,不過今天來見大汗,是想問大汗一件事。”
“問什麽?”皇太極很好奇的問道。
多爾袞突然正色道:“當年天命汗的遺囑中,到底有沒有留下讓我繼承汗位的遺囑?我希望大汗告訴我。”
多爾袞此言一出,後麵內室中的代善,莽古爾泰等人都伸出了脖子仔細聽,當年陪在努爾哈赤身邊的隻有皇太極一個人,他們也很想知道答案。
“事情過去了那麽久,沒想到九弟還耿耿於懷,既然九弟那麽想知道,本汗不妨告訴你,天命汗臨死的時候確實交代過要好好的照顧你們兄弟,但是遺囑中並沒有明確提出讓九弟你繼承汗位。”皇太極據實迴答。
多爾袞突然站起來道:“那你為什麽逼死我額娘?心中沒有鬼的話,就不應該對我額娘那麽逼迫,我當時年紀小,可是阿濟格把什麽都告訴我了。”
皇太極歎息一聲道:“九弟你不會明白,做一個可汗,做一個皇帝有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為了鞏固汗位,我不得不那麽做,否則大金國將會變成一盤散沙,這一點上確實虧欠於你。”
“那換我來做一下看看。”多爾袞問出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變臉道,“這個位置十幾年前就應該是我的了。”
皇太極一笑道:“九弟,你還是不夠成熟,當年天命汗沒有將汗位傳給你是英明決斷,你這些年變的越來越狹隘了。”
“那也是拜你所賜,就是我有再鋒利的銳氣,也被你這些年消磨光了,我不是一個急躁的人,我可以一直等下去,但是我不想等來一個空架子,不想等雁飛走了才確定烹調的方法。”多爾袞一邊說一邊走近皇太極。
皇太極點點頭,道:“這些年大金國確實國運不濟,身為大汗的我有領導責任,你是怕等我死後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大金國吧?”
李信也非常難過,那些人都是特務部裏的精英,犧牲了確實非常可惜,“你也不要太難過,加入特務部的第一天我們就背過條例,我們整個人都是屬於大明帝國,屬於皇上,他們也算死得其所,我已經呈報給了參謀總長大人,他們的家屬會得到豐厚的撫恤金,子侄也將得到大明帝國的培養,他們走的會非常安心的。”
果侖略感安慰後深吸一口氣道:“大人,我手裏有兩份非常重要的情報,第一條就是皇太極決定從開原、葉赫等地北上,突破後和豪格會合襲擊吳三桂部;第二個是由我親自策劃的幫助多爾袞兵變的……。”
李信仔細的聽取了果侖的匯報,關於第一個情報,綜合他所知道的宋獻策和滿桂北上,他認為參謀部肯定能想到,第二個情報是最新情況,而且迫在眉睫,送迴去詢問崇禎皇帝等人的意見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李信告訴了果侖崇禎皇帝班師迴朝的信息以及大明帝國在海外取得的戰果,這些情報都是他通過地下報紙得到的消息,具體的情況他因為沒有迴京知道的也不夠詳細。
盡管如此,果侖聽到之後也高興的不得了,道:“這麽說大明帝國很快就要北上了,我做臥底的日子也到頭了。”
李信搖搖頭道:“事情恐怕不是那麽簡單,根據我從報紙上的內容來看,皇上一時半會還不會對韃子展開大規模的作戰,很可能仍舊是圍而不攻的策略為主,所以我覺得你策劃多爾袞兵變有很多變數,我們得分析一下,一旦多爾袞兵變成功,那麽他將會采取什麽策略,如果多爾袞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會采取什麽樣的策略,這些都必須做出判斷來。”
果侖想了想,道:“如果多爾袞兵變成功,韃子仍舊會北上,領軍作戰的很可能是阿濟格或者是多鐸,別人多爾袞是不會相信的,如果多爾袞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很可能會親自掛帥出征。”
李信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道:“如果多爾袞發動兵變失敗,那麽皇太極更不可能離開沈陽,我倒是有一個好主意……。”
果侖告別李信後,一邊往迴走一邊想著李信的那個主意,他覺得李信的主意妙則妙,就怕皇太極會識破,那樣就不太好玩了。
“果少爺,您迴來啦!主人找了您兩迴呢!”看門的老頭見果侖迴來了,一邊給果侖開門一邊道。
果侖哦了一聲,多爾袞找他,難道有什麽變化不成?他快走兩步去見多爾袞,一進多爾袞的房間,發現裏麵除了阿濟格和多鐸之外就是多爾袞的心腹,看來這是一次多爾袞集團的高級會議。
多爾袞並沒有問果侖去幹什麽了,笑著告訴果侖,“果侖,你可能沒有想到,範文程這個老鬼剛剛死了,是暴斃而亡,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第三一二章 【重獲自信的皇太極】
“他可真會挑時候死。”李信曾經製定了一項剪除漢奸的計劃,第一個要對付的人就是範文程,他們買通了範家的廚師,每天都在範文程的飯菜中加入極少量的毒藥,日積月累必然有毒發的一天,隻是果侖沒想到毒發的時間會是最近,讓他很意外。
多爾袞笑道:“是啊!範老鬼一死,對我們極為有利,最起碼會讓大汗覺得缺少點什麽。”
阿濟格和多鐸已經知道多爾袞如果得到兵權就會發動兵變,他們是一奶同胞,沒有理由不支持多爾袞,再說皇太極這幾年來對他們三兄弟采取的是壓製策略,這也讓他們覺得不發動兵變,手中的實力會被一點一點削弱,現在他們所掌三旗的力量照比幾年前已經大幅度縮水了。
“哥,大汗素來多疑,即使您把兵權爭取到手了,想要如臂使指的指揮大軍恐怕也不容易,我看謀事還得用我們自己三旗的人馬,否則有人臨陣退縮會使全局都被動。”多鐸說道。
多爾袞知道弟弟說的對,道:“這一點我早有準備,我們三旗之中能抽調五百名勇士,這些人足夠了,我們不必等到兵權在握,隻要將大軍調離沈陽城就可以了,果侖,你覺得怎麽樣?”
果侖沒想到多爾袞更敢冒險,看來多爾袞這次是準備孤注一擲了,“這是不是太冒險了?五百人的實力有些單薄。”
“單薄?那五百人都是跟我們三兄弟衝鋒陷陣存活下來的巴圖魯,絕對可以當五千人來用。”阿濟格見果侖瞧不起手下的五百人,臉色有些不悅。
“我不是那個意思,此事非比尋常,還是越穩妥越好,免得有了紕漏後悔莫及,如果可能的話,還是盡量抽調一些人手,最少也得一千人,不管實力如何,起碼看起來有聲勢,聲勢才是我們眼下最缺的東西。”果侖沒有看阿濟格,而是對多爾袞如此說道。
多爾袞點點頭,道:“果侖說的對,越是到了緊要關頭,就越不能疏忽,多鐸,你負責在旗內再甄選五百人,忠誠必須是在第一位,不要讓奴才們壞了好事。”
“這次我決定冒這個險也是迫不得已,我剛剛得到消息,大哥代善去見了大汗想讓我出任北上領兵的主將,結果被大汗狠狠數落了一頓,剛才又傳來範文程暴斃的消息,所以我能爭取到兵權的機會不大,這才不得不鋌而走險。”多爾袞見果侖眉宇間似乎不讚成他的計劃,解釋道。
果侖此時不由得想起李信所說的那個主意,看來一切都在朝著李信的預測發展,自己這顆關鍵的棋子到底該落到哪裏呢?怎麽做才會對大明帝國更有利呢?
大玉兒等到後半夜才等迴皇太極,見皇太極臉色難看至極,問道:“範先生怎麽樣了?還有救沒有?”
皇太極深深歎息一聲道:“死了,過去的時候已經咽了氣,前段時間寧完我死了,現在範文程又跟著去了,這老天爺是跟大金國過不去呀!”寧完我和範文程的死,讓皇太極倍感惋惜和心痛。
大玉兒見皇太極心情如此之差,開解道:“大汗不要太傷心了,眼下還是以大局為重。”
皇太極歎息道:“為什麽我和崇禎一樣的努力,結果卻相差這麽多呢?剛才接到消息說大明朝在海外用兵,拓展疆域幾萬裏,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反觀本汗,勵精圖治之下大金國卻一天不如一天,如今更是陷入大明朝的戰略包圍當中,實在讓本汗有愧先父……。”
大玉兒對皇太極所說不是很懂,但是她明白不能讓皇太極失去了雄心壯誌,道:“大汗不要自責,我們從一支小小的女真部落到統一女真族,再到聯結蒙古諸部南下大明,都不是一帆風順呀!遇到小小的挫折再所難免,眼下大金國雖然遇到了困難,但是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大汗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隻要應付的好,局勢也許很快就能扭轉過來呢!”
皇太極聽了大玉兒的話心情略微好轉,道:“不錯,自天命汗開創基業以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麵對困難和挫折,連薩爾滸那樣的困境都挺過來了,如今比當年的環境還好上許多呢!”
皇太極被大玉兒一開解,腦袋中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道:“來人呐!把幾大貝勒和將軍們都找來,把出兵的事情定下來再說。”
多爾袞等人還在商議的時候,皇太極的旨意就到了,讓多爾袞等人快點進宮去見皇太極,有重大的會議召開。
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麵麵相覷,這一天一夜可這是一事挨著一事,不知道又有什麽重大的決定,難道範文程的死也要向王公貝勒們通報一下嗎?
代善剛剛被皇太極數落了一頓,再次見到皇太極卻發現皇太極的臉色好了很多,整個人都透著充足的精氣神,實在讓他覺得納悶。
其他人也都覺得皇太極像是變了一個人,威嚴更加使人心悅誠服,尤其是多爾袞等心懷異誌的人,更是不敢和皇太極的目光對視。
“阿濟格。”皇太極最後把目光落到阿濟格身上,
阿濟格的腦袋嗡的一聲,嚇的他跪地後險些趴在地上,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壞了,皇太極肯定知悉了他們兄弟的陰謀,這下要掉腦袋了。
“本汗任命你為北上領軍的主帥,率領兩萬八旗勁旅快速突破明軍在北方的防線,務必要在一個月之內和豪格合兵一處。”皇太極挑選之後覺得隻有阿濟格基本附和自己的要求。
阿濟格聽了皇太極這話,像是從地獄又迴到了人世間,趕緊跪地領命,當他從地上站起來的時候,才感覺到身上的內衣都潮乎乎的,全被他的冷汗打濕了。
多爾袞和多鐸也被嚇的不輕,不過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們喜出望外,阿濟格取得了兵權就等於是多爾袞取得了兵權,看來大事可定矣!
第三一三章 【臨陣倒戈】
迴到家的多爾袞高興的雙手都沒地方放了,手舞足蹈道:“太好了,太好了,原本我還擔心出兵北上的事,如今阿濟格得到了兵權,一切就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阿濟格有些後怕道:“別提了,當時可是把我嚇壞了,我險些不打自招,這會身上的內衣還潮乎乎的呢!”
多爾袞和多鐸不由得點頭,當時把他們倆也嚇的夠嗆,那個忽高忽低的感覺實在太讓人難受了。
多爾袞看看果侖,道:“果侖,你覺得我們是維持原本的計劃不變呢?還是重新製定一個計劃來附和現在的情況?”
果侖道:“還是維持原來的計劃吧!如今兵權在握更能確保計劃順利實現,我唯一還擔心的是大汗會派誰一起北上,如果沈陽發生變故,兵權還能不能在手,這很關鍵。”
多爾袞點頭稱是,道:“你說的不錯,大汗素來多疑,絕對不會把兵權單獨交給阿濟格,大汗看中的也就是阿濟格能征慣戰的長處,肯定留有後招製約阿濟格,但是也不用太多慮了,隻要給我們一天的時間,等上三旗重新歸我指揮,我們就掌握了八旗中的六旗,實力足以震懾那些心懷異心的人。”
果侖迴到住處再次想起了李信的那個主意,李信讓他自己斟酌決定方向,不管他如何抉擇都會全力支持,麵對如此重大的選擇,他也沒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該做出什麽選擇,因為他和李信都不知道哪個選擇是對大明帝國最有利的,而時間緊迫又不容他們請示。
這一天是阿濟格出征的日子,皇太極任命阿濟格為大將軍,而且不出多爾袞所料任命了隨軍的參軍,是個叫圖海的名不見經傳的八旗子弟,讓王公貝勒很是驚訝了一番。
阿濟格早就得到了多爾袞的囑托,讓他出兵北上到鐵嶺後便按兵不動,聽候沈陽的消息,同時肅清軍隊中的異己,確保他們三兄弟對軍隊的控製權,圖海便在第一個被殺之列,因為像圖海這種被一下子提拔起來的八旗子弟對皇太極是最忠心不過。
多爾袞看到阿濟格領軍出了沈陽城,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對身邊的多鐸道:“按計劃行事,晚上我先去見大汗拖住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多鐸點頭道:“放心吧!一切都準備好了,有果侖在,必保萬無一失。”
皇太極派阿濟格和圖海走後,拿出了刺探出的明軍在大金國外圍的勢力分布圖,重點看了看袁崇煥和盧象升這南北兩條封鎖線,他不得不承認崇禎這一手水上包圍計劃太厲害,同時夾雜著關閉工商貿易的關口,更是讓大金國的實力下滑的很厲害,現在市麵上食鹽的價格已經比前幾年高了幾倍,其他的物資就更不用提了,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比軍事衝突更讓他頭痛。
皇太極絞盡腦汁不得其解的時候,內侍送來了一份折報,並不是王公大臣那種正式的折報,不禁問道:“哪一旗遞上來的?”皇太極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曾經下令凡是在八旗之中有中級以上職位的人都可以給他寫折子,所以他有時候一天能收到很多這樣的折子。
“是正白旗。”內侍放下折報沒有再多言就退下去了。
皇太極有些好奇,因為自從他發布這個命令以來,正白旗是最少有折報遞上來的一部,可以說屈指可數,所上也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知道這次又是哪一家的牛被人強占了。
皇太極打開折報看了沒幾行,臉色已經由正常轉為鐵青,又迅速的變的蒼白,他將折報放下後,語帶顫聲道:“來人……馬上讓上折報的這個人來……快……。”
果侖懷著複雜的心情走在前往崇德殿的路上,他昨晚想了一夜,最後做出的決定讓他都覺得難以相信,直到剛才接到李信的秘信,他才知道自己的決斷是正確的,符合大明帝國對韃子的的基本策略。
“罪臣正白旗副都統果侖參見大汗……。”果侖進來後沒敢看皇太極,先跪倒口稱有罪。
皇太極此時的臉色已經好多了,但是麵目表情卻有些不太自然,他看了看果侖,道:“你祖上是扈倫部的?”
果侖點頭道:“我的祖父是扈倫部的。”當初特務部給果侖捏造身份的時候刻意將果侖塑造為扈倫部的後人,為的就是讓多爾袞不太懷疑。
皇太極拿起果侖的折報,道:“就憑這份折報,你將被滅族,你不覺得害怕嗎?”
果侖仍舊沒有抬頭,道:“我之死,為的是大金國不亡,就算大汗殺了我,隻要大金國還在,那就是值得的。”
“多爾袞對你不薄,你從一個普通的八旗子弟晉升為正白旗的副都統,不過年餘時間,你這麽做不是出賣故主嗎?”皇太極放下折報道。
果侖這下抬起頭來看著皇太極道:“故主與故國相比,我隻能選擇後者,我不希望將來大金國成為我的故國,相信大汗也明白,即便事成,大金國成為故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皇太極狠狠的盯著果侖的眼睛,良久之後歎息一聲道:“八旗之中還有你這等好男兒,多爾袞比我有福氣呀!”
“大汗謬讚了,如果我是八旗之中的好男兒,就不會到這個時候才出來檢舉多爾袞兄弟,我是看到事不可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為了保命才出首多爾袞……。”果侖還不想死,如果他事事表現的完美,做出一心為國的模樣,估計皇太極絕對會殺了他,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不是帝王可以控製的人,這是李信給他的金玉良言,不管是對崇禎皇帝還是對皇太極,都是管用的。
皇太極笑了幾聲道:“好,識時務的乃是俊傑,此事平定之後必當重用於你。”皇太極果然覺得果侖是個可以控製的人,果侖之所以會背叛多爾袞,源於多爾袞手中的籌碼不夠,他相信隻要給果侖這種人足夠的籌碼,絕對能讓其忠心一輩子。
第三一四章 【多爾袞客串葉孤城】
果侖見初步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接著道:“如果我想的不差的話,多爾袞會在晚上來見大汗,然後由多鐸發動兵變,之後便是阿濟格領兵進城幫助多爾袞威懾眾大臣,想要將此事壓製在最小的範圍內,首先就要解除多鐸的威脅,其後是將多爾袞扣在宮中,最後才去對付阿濟格。”
皇太極很慶幸多爾袞集團的核心成員臨陣倒戈,他剛才害怕了好一陣子,因為果侖給他提供的情報使他震驚,他事先一點都沒有察覺到,一旦多爾袞兵變,相信殺了他取而代之的可能性非常大,並不像果侖說的那麽小。而果侖鬼使神差的投靠於他,隻能說帝王之氣還在他身上,除此之外他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不管你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為了別的什麽,既然你決定為本汗效命,就要拿出使本汗滿意的成績來,多鐸的威脅就留給你解決,希望你不會讓本汗失望。”
果侖點頭道:“大汗放心,一切盡在果侖的安排之下,保證可以悄無聲息的消弭這場兵變禍事……。”
“誰在外麵?”皇太極突然打斷果侖的話,扭頭去看屏風後麵,當他看到大玉兒走出來的時候,眼角不由的抽動了幾下。
大玉兒花容慘淡的看著皇太極,她不小心聽到了不該聽到的一切,心此時亂成了一團麻。
皇太極對果侖道:“你下去安排把!嶽托會提供你想要的一切。”
果侖走後皇太極起身走到大玉兒身邊,道:“非是本汗無情,乃是他無義,這麽多年雖然沒有重用他,但是也使他生活的安逸,如今他想反轉一下大金國,那本汗就不得不使出雷霆手段……。”
大玉兒沒有說話,眼淚一串串的落下來,末了道:“你們兄弟最後還是刀兵相見……和十幾年前一樣……。”
皇太極看著大玉兒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十幾年前的往事,最後臉色一秉道:“兒女情長又怎麽能和國家大事相比,女真人能走到今天不容易,難道還要再做迴奴隸嗎?多爾袞,當年不殺你是念在手足之情,今日殺你是念在先祖創業不易,無論公私,你都必須死。”
時間竟然越來越慢了,皇太極在吃過晚飯之後才等到多爾袞前來覲見的消息,為了堵住旁人的嘴巴,在他身後的內室之中,代善、莽古爾泰等兄弟都被他請來了,為的就是日後不引起麻煩,當然也有警告的意味。
多爾袞臨來的時候,多鐸告訴他崇德殿附近的防衛都已經被果侖派人接管,因此多爾袞走起路來一步三搖,顯得很輕鬆。
“九弟,有什麽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皇太極明知故問,他很想看看多爾袞的表演,像是小醜的表演。
多爾袞哈哈一笑道:“沒什麽,隻是今年的雁子特別的肥,我的嘴比較饞,秋天的時候應該可以飽飽口福了。”
皇太極哦了一聲,道:“本汗倒是想起一個漢人的故事,講的是兄弟爭雁,最後拿定主意怎麽吃雁的時候,雁已經跑掉了,特別的好笑,有時間給你好好的說說。”皇太極忍不住拿話提點多爾袞。
多爾袞哪裏能聽出皇太極話裏的意思,道:“是嗎!那以後我可要聽聽,不過今天來見大汗,是想問大汗一件事。”
“問什麽?”皇太極很好奇的問道。
多爾袞突然正色道:“當年天命汗的遺囑中,到底有沒有留下讓我繼承汗位的遺囑?我希望大汗告訴我。”
多爾袞此言一出,後麵內室中的代善,莽古爾泰等人都伸出了脖子仔細聽,當年陪在努爾哈赤身邊的隻有皇太極一個人,他們也很想知道答案。
“事情過去了那麽久,沒想到九弟還耿耿於懷,既然九弟那麽想知道,本汗不妨告訴你,天命汗臨死的時候確實交代過要好好的照顧你們兄弟,但是遺囑中並沒有明確提出讓九弟你繼承汗位。”皇太極據實迴答。
多爾袞突然站起來道:“那你為什麽逼死我額娘?心中沒有鬼的話,就不應該對我額娘那麽逼迫,我當時年紀小,可是阿濟格把什麽都告訴我了。”
皇太極歎息一聲道:“九弟你不會明白,做一個可汗,做一個皇帝有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為了鞏固汗位,我不得不那麽做,否則大金國將會變成一盤散沙,這一點上確實虧欠於你。”
“那換我來做一下看看。”多爾袞問出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變臉道,“這個位置十幾年前就應該是我的了。”
皇太極一笑道:“九弟,你還是不夠成熟,當年天命汗沒有將汗位傳給你是英明決斷,你這些年變的越來越狹隘了。”
“那也是拜你所賜,就是我有再鋒利的銳氣,也被你這些年消磨光了,我不是一個急躁的人,我可以一直等下去,但是我不想等來一個空架子,不想等雁飛走了才確定烹調的方法。”多爾袞一邊說一邊走近皇太極。
皇太極點點頭,道:“這些年大金國確實國運不濟,身為大汗的我有領導責任,你是怕等我死後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大金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