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阮玉斌與袁大哥作伴一路上少不得走走停停,那二郎山果然十分雄渾,山高路窄崎嶇道,一條羊腸小道蜿蜒而上。滿山是高大茂密的冷杉林,深色的枝葉上皆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雪。放眼四周,但見雲霧彌彌漫漫地升騰著,一抹陽光透過雲霧照射下來,煞是壯觀。
袁世雪惦記著店小二介紹的風景,東瞧西看,“黑熊坡、冰簾洞、水晶林……這水晶林倒有幾處。”
阮玉斌道:“我想山這般大又無向導帶路,袁大哥要尋的風景怕是不好找。”
袁世雪道:“小兄弟說得有理,不過依愚兄看來,這天下風景美妙之處固然是各不相同,風景名勝之稱唿取名,除有曆史淵源名人典故外,不少的乃是你看它象啥就稱其為啥。其實我們說不定已是沿途經過了不少呢!”
阮玉斌走在後麵正聽袁大哥講得津津有味,忽覺身後有異樣響動,忙將右腳後移一個偷步急轉身看時,大吃一驚,叫聲:“袁大哥當心!”
袁世雪道:“果然好個‘黑熊坡’!”
“熊!”阮玉斌隻見一個體形龐大黑乎乎的家夥正立在二人麵前,叫了一聲同時早已掏出懷中短劍直指那野獸。
“兄弟切莫妄動!”
這袁大哥真個是讀書人!阮玉斌就在一刹那間閃過這念頭時,大黑熊已被他手中短劍的寒光惹得發起怒來,張著一雙令人生畏的巨掌撲了過來!黑熊張開的血盆大口近在麵前,唿出一股腥臭的氣息直逼阮玉斌麵門。
阮玉斌身後退一步便是懸崖,哪裏還有退路?自小長大何時遇見過這等猛獸?隻得雙手握劍迎麵刺去……卻忽地雙腳一滑,感覺袁世雪把他一拉,短劍在黑熊胸前劃了個空,那黑熊咆哮著猛撲過來……,阮玉斌氣得兩眼發黑心想完了!咋把命搭在這個老書呆子身上!刹那間拚力舉劍之時,身子卻一下虛空倏地被袁世雪帶下了山穀……
兩人順著山體急速下滑,穀底似乎深不可測。阮玉斌本欲將手中的短劍插向山崖,卻怕折損了外祖父這麽重要的東西,印象中的短劍是那樣精美,隻怕不中用。
一瞬間的念頭如閃電而過,方感覺到那袁大哥的手正抓住他的腰帶,下滑得慢些了。不知袁大哥怎麽把他那把傘撐開了來,那傘被山腳處的一棵鬆枝稍稍掛了一下,他倆便緩緩地墜入了穀底。
“險哉險哉!阮玉斌兄弟,我二人險些成了熊家婆口中的美食。”
朝方才站立的崖頂望去,那頭黑熊也因撲了個空,卻跌在崖邊的一棵大樹丫上,掙紮了幾下便又竄了上去。刨下些沙石直往下掉。
阮玉斌心裏已有些不快,暗想方才實屬僥幸,聽他如此說也就勉強應了一聲。幸好身上的包袱拴捆得牢靠,不然就——
這穀底倒是有條小路,袁世雪笑道:“山景觀不成,反在穀底行。罷了,老袁改日再來登上山頂觀風景!”
兩人一前一後忙著趕路,雖是冬季的山穀中草木有些凋零,卻也不乏綠色,尤其一道清澈的山泉隨穀底淙淙流去,憑添了一派生機。
饑時吃些莫呷大哥相贈的野味,渴時捧起泉水便喝。行了一日,天色已暗,尚不見一戶人家。
袁世雪道:“我二人今夜隻得打野歇了,如運氣好還能尋上個山洞。”
阮玉斌道:“我沒啥,不知袁大哥……”心想自己雖從未在野外露宿過,但前日被困在半山腰時卻比打野歇還糟,忽又想到這袁大哥是四處遊曆之人,自然沒少經曆過。忙把後半句話咽下去。
走在前麵的袁世雪似乎沒聽他說什麽,隻見他正辯認著小路邊被行人走過的痕跡,朝阮玉斌一招手,二人便順著走入了一道狹窄的山隘,走不多時見有棵大樹立在一塊巨石旁,樹身有一窟窿足可容下兩三個人。
“今夜此地可棲身,無需掏付住店錢。妙哉!”
兩人在樹洞內安放好身子,袁世雪剛說完妙哉二字,身下猛地一晃便都跌了下去。黑暗中二人皆落入水中,所幸水僅齊腰深。再抬頭看上麵時,已無一絲光線。
隻得摸索著一步步朝前探去,地勢微微斜緩,走不多久拐過兩道彎,腳下已沒有了浸水,前麵有了微弱的光亮。
又拐過一道彎,眼前猛然一亮。不覺間已走到了大渡河畔的一條山道上,遠遠的,看見了一個不大的鎮子——索橋鎮。
“是索橋鎮。”
“袁大哥來過?”
“好些年前的事啦!”
“今夜在此投宿?”
袁士學搖搖頭:“我要順大渡河向上而行,你可從此鎮再去箭廬鎮。阮小兄弟,咱倆就此分手了,後會有期。”
阮玉斌行走在索橋鎮一條順河大街上,見小鎮雖地處川邊,在這深夜,幸好街邊上也還有點著燈籠做買賣的。看見有賣餛飩的,先叫上一大碗再說。見店家一時還未明白,便指指坐在一張桌上四個客人端著的大海碗。“有客到,要來碗‘抄手’。”一個客人將一隻空碗朝桌上一放,幫著朝店家解說道。
剛落坐,聽見有馬蹄聲響,奇怪,這深夜裏象我這般趕路的還有不少呢。正想間,就看見兩個少年跳下馬來,歡聲道,還有賣吃食的太好啦!將馬拴到過街的一棵樹上,又惋惜道,沒法喂馬了。一個道:“今晚沒喂草料明兒咋趕路?”另一個道:“咱兩個先吃點東西再說吧,老板,來兩碗抄手要紅油的。”兩人說話聲音頗秀氣,瞧那身上也都帶著刀劍。
這邊桌上有人插嘴道:“兩位何用招急?我們有地方幫你們照料馬匹。”其同桌另一人也笑道,“小事一樁。”
一個少年喜道:“哪好麻煩你呢?”另一少年忙給他遞眼色,看他渾作不知,忙道:“就不用麻煩各位朋友了。”
四人站起來,“真是小事一樁。”有人又重複道,指指前麵不遠處,果然有家象是馬店的地方,“我幫二位牽到那家馬店的馬廄裏去如何?”
“不用不用,謝了謝了。”一位少年急急地謝絕。
阮玉斌看那四人與老板結帳說話的情形,看來多半是老主顧了。
有一人走到拴著的兩匹馬跟前,摸摸這匹又瞧瞧那匹,然後同那三人走了。
看那兩個少年隻顧埋頭吃著,也不再說話。阮玉斌也不多言,隻向店家打聽了一下住宿處,知道此時也隻能去那家馬店歇息了,也幸好有這麽一家開通夜的店子。
晨曦初現,阮玉斌起床洗漱後去店堂吃早飯,昨晚看見的兩個童生模樣的少年也早就在一張桌上喝豆漿了。
“都說這索橋鎮得名就因是有那道鐵索橋?”有客人詢問店家。“是這樣的。”店家就把這橋的事簡要地介紹了一番。
“那我們何不前去觀看一番呢?”孟小嵐說。
“二位要去索橋,在下可與二位同行麽?”阮玉斌招唿兩個與自已差不多大的少年。
“有何不可,說去就去吧。”
隻見波濤洶湧的大渡河上,十數根粗鐵鏈橫跨兩岸。一個個海碗般大的粗鐵環環環相扣,腳下的幾根鋪有木板。
“八百六十二!”孟小嵐在橋上走了個來迴。
阿依也走了迴來:“你數錯了,是九百九十七,少數了一百多!”兩人爭執起來,都在否定對方。
阮玉斌看罷橋頭的碑文,心中驚異,不曾想到這道鐵索橋還是康熙皇上欽定修造的,算來也有一百好幾十年了呢!又放眼看看那橋的兩端,這麽粗大的鐵鏈少說也有三四十餘丈長,那重量更是可想而之,略一俯麵,隻見水勢浩大洶湧澎湃,當年是如何弄到對岸的?終是不解。
看那兩個一同過來的夥伴,聽他二人還正爭辯著鐵環的數目,自然也挑起他的好奇,便一五一十地數著返迴來,立在這邊橋頭,也不對呀,我數的咋又與他兩人都不相同?立在橋頭再一細看,哦!恍然大悟。再看看他兩人也已停止了爭論,正想告訴他們自己看出的答案,就聽見“呀!”的一聲,正在其中一根鐵鏈上蕩著玩的一個掉了下去,另一個急探出身子伸手抓住了他的手。因是過急過猛,伸出援手的這個也被拖帶下了大半個身子,隻有一隻腿彎勾掛在鐵鏈上。
這一刹那間的變故,把個阮玉斌也驚得愣了一下,隨即兩個縱步便輕身躍至,也是急中生智,往前一蹲一探身,一個倒掛金鉤將身子掛在更低的一根鐵鏈上,伸出手去抓住橋下懸著的那位手腕,兩人同時搭力,橋下人也配合極巧,一順勢輕輕一收身子便迴到了橋上。
兩人的童生帽早也掉下大河順水漂去,都是一頭烏雲般的秀發散開來。原來這兩人卻都是女的?難怪——
“多謝相助!”兩人同時朝阮玉斌嘻嘻一笑。掉下橋的那個還笑道:“我說阿依,我就想下到這大渡河水去泅一泅,你咋就不放下我呢?”
“助了你你反還耍貧嘴,誰知你是隻水鴨子還是個旱鴨子?”
兩個就格格地笑,孟小嵐又看看阮玉斌:“不管咋說,都要向你這位雖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是個橋見有人下河,毫不遲疑就伸手的,再道一聲謝!”反把阮玉斌弄得有幾分不好意思來。
阿依就笑:“嘿,孟小嵐今天口才越是好呢!”見孟小嵐瞪她一眼,隻作不知,又故意道,“我說你為何抓住我手就是不上來,原來是等這位小哥哥來伸手的?”
“亂說亂說!”孟小嵐臉兒便有些泛紅,“那會兒我咋敢用力來個‘倒卷簾’?你一隻腳也掛得好懸,連你一起拖下了河才不好玩了呢!”
兩個又笑一陣,摸摸身上道,幸好包袱都還在店裏。相互通了姓名,三人就兩前一後地走迴店去。一路上阮玉斌心裏暗笑,這女娃兒們真是的,動不動就笑得格格格的,反倒比咱們男娃兒們快活。對了,平日裏哪裏看見過這樣的女娃兒象咱們一樣四處跑的?大多是一個個被關在家中,纏著小腳……
這兩個肯定不是小腳,看那鞋看那走路行步,兩眼不由自主地瞧著她二人的腳,聽得孟小嵐迴過頭來喊一聲:“是了,我們還得去買兩頂童生帽或是秀才頭巾,不然咋方便呢,這位阮小哥也幫我們挑一挑行麽?”還正盯著她兩人腳步的阮玉斌慌忙抬起頭來,急將目光移至別處,臉頰竟然有些兒發燙起來,其實孟小嵐並未注意到這點。
阿依就笑:“你叫他阮小哥,聽起來多象梁山好漢阮小二阮小七什麽的。”
“就象了又有何不可?未必就辱沒了他,除非是官家子弟。”
“小嵐,難道你不是——”
孟小嵐就去捂阿依的嘴。
這兩女娃兒還曉得這些人物?
袁世雪惦記著店小二介紹的風景,東瞧西看,“黑熊坡、冰簾洞、水晶林……這水晶林倒有幾處。”
阮玉斌道:“我想山這般大又無向導帶路,袁大哥要尋的風景怕是不好找。”
袁世雪道:“小兄弟說得有理,不過依愚兄看來,這天下風景美妙之處固然是各不相同,風景名勝之稱唿取名,除有曆史淵源名人典故外,不少的乃是你看它象啥就稱其為啥。其實我們說不定已是沿途經過了不少呢!”
阮玉斌走在後麵正聽袁大哥講得津津有味,忽覺身後有異樣響動,忙將右腳後移一個偷步急轉身看時,大吃一驚,叫聲:“袁大哥當心!”
袁世雪道:“果然好個‘黑熊坡’!”
“熊!”阮玉斌隻見一個體形龐大黑乎乎的家夥正立在二人麵前,叫了一聲同時早已掏出懷中短劍直指那野獸。
“兄弟切莫妄動!”
這袁大哥真個是讀書人!阮玉斌就在一刹那間閃過這念頭時,大黑熊已被他手中短劍的寒光惹得發起怒來,張著一雙令人生畏的巨掌撲了過來!黑熊張開的血盆大口近在麵前,唿出一股腥臭的氣息直逼阮玉斌麵門。
阮玉斌身後退一步便是懸崖,哪裏還有退路?自小長大何時遇見過這等猛獸?隻得雙手握劍迎麵刺去……卻忽地雙腳一滑,感覺袁世雪把他一拉,短劍在黑熊胸前劃了個空,那黑熊咆哮著猛撲過來……,阮玉斌氣得兩眼發黑心想完了!咋把命搭在這個老書呆子身上!刹那間拚力舉劍之時,身子卻一下虛空倏地被袁世雪帶下了山穀……
兩人順著山體急速下滑,穀底似乎深不可測。阮玉斌本欲將手中的短劍插向山崖,卻怕折損了外祖父這麽重要的東西,印象中的短劍是那樣精美,隻怕不中用。
一瞬間的念頭如閃電而過,方感覺到那袁大哥的手正抓住他的腰帶,下滑得慢些了。不知袁大哥怎麽把他那把傘撐開了來,那傘被山腳處的一棵鬆枝稍稍掛了一下,他倆便緩緩地墜入了穀底。
“險哉險哉!阮玉斌兄弟,我二人險些成了熊家婆口中的美食。”
朝方才站立的崖頂望去,那頭黑熊也因撲了個空,卻跌在崖邊的一棵大樹丫上,掙紮了幾下便又竄了上去。刨下些沙石直往下掉。
阮玉斌心裏已有些不快,暗想方才實屬僥幸,聽他如此說也就勉強應了一聲。幸好身上的包袱拴捆得牢靠,不然就——
這穀底倒是有條小路,袁世雪笑道:“山景觀不成,反在穀底行。罷了,老袁改日再來登上山頂觀風景!”
兩人一前一後忙著趕路,雖是冬季的山穀中草木有些凋零,卻也不乏綠色,尤其一道清澈的山泉隨穀底淙淙流去,憑添了一派生機。
饑時吃些莫呷大哥相贈的野味,渴時捧起泉水便喝。行了一日,天色已暗,尚不見一戶人家。
袁世雪道:“我二人今夜隻得打野歇了,如運氣好還能尋上個山洞。”
阮玉斌道:“我沒啥,不知袁大哥……”心想自己雖從未在野外露宿過,但前日被困在半山腰時卻比打野歇還糟,忽又想到這袁大哥是四處遊曆之人,自然沒少經曆過。忙把後半句話咽下去。
走在前麵的袁世雪似乎沒聽他說什麽,隻見他正辯認著小路邊被行人走過的痕跡,朝阮玉斌一招手,二人便順著走入了一道狹窄的山隘,走不多時見有棵大樹立在一塊巨石旁,樹身有一窟窿足可容下兩三個人。
“今夜此地可棲身,無需掏付住店錢。妙哉!”
兩人在樹洞內安放好身子,袁世雪剛說完妙哉二字,身下猛地一晃便都跌了下去。黑暗中二人皆落入水中,所幸水僅齊腰深。再抬頭看上麵時,已無一絲光線。
隻得摸索著一步步朝前探去,地勢微微斜緩,走不多久拐過兩道彎,腳下已沒有了浸水,前麵有了微弱的光亮。
又拐過一道彎,眼前猛然一亮。不覺間已走到了大渡河畔的一條山道上,遠遠的,看見了一個不大的鎮子——索橋鎮。
“是索橋鎮。”
“袁大哥來過?”
“好些年前的事啦!”
“今夜在此投宿?”
袁士學搖搖頭:“我要順大渡河向上而行,你可從此鎮再去箭廬鎮。阮小兄弟,咱倆就此分手了,後會有期。”
阮玉斌行走在索橋鎮一條順河大街上,見小鎮雖地處川邊,在這深夜,幸好街邊上也還有點著燈籠做買賣的。看見有賣餛飩的,先叫上一大碗再說。見店家一時還未明白,便指指坐在一張桌上四個客人端著的大海碗。“有客到,要來碗‘抄手’。”一個客人將一隻空碗朝桌上一放,幫著朝店家解說道。
剛落坐,聽見有馬蹄聲響,奇怪,這深夜裏象我這般趕路的還有不少呢。正想間,就看見兩個少年跳下馬來,歡聲道,還有賣吃食的太好啦!將馬拴到過街的一棵樹上,又惋惜道,沒法喂馬了。一個道:“今晚沒喂草料明兒咋趕路?”另一個道:“咱兩個先吃點東西再說吧,老板,來兩碗抄手要紅油的。”兩人說話聲音頗秀氣,瞧那身上也都帶著刀劍。
這邊桌上有人插嘴道:“兩位何用招急?我們有地方幫你們照料馬匹。”其同桌另一人也笑道,“小事一樁。”
一個少年喜道:“哪好麻煩你呢?”另一少年忙給他遞眼色,看他渾作不知,忙道:“就不用麻煩各位朋友了。”
四人站起來,“真是小事一樁。”有人又重複道,指指前麵不遠處,果然有家象是馬店的地方,“我幫二位牽到那家馬店的馬廄裏去如何?”
“不用不用,謝了謝了。”一位少年急急地謝絕。
阮玉斌看那四人與老板結帳說話的情形,看來多半是老主顧了。
有一人走到拴著的兩匹馬跟前,摸摸這匹又瞧瞧那匹,然後同那三人走了。
看那兩個少年隻顧埋頭吃著,也不再說話。阮玉斌也不多言,隻向店家打聽了一下住宿處,知道此時也隻能去那家馬店歇息了,也幸好有這麽一家開通夜的店子。
晨曦初現,阮玉斌起床洗漱後去店堂吃早飯,昨晚看見的兩個童生模樣的少年也早就在一張桌上喝豆漿了。
“都說這索橋鎮得名就因是有那道鐵索橋?”有客人詢問店家。“是這樣的。”店家就把這橋的事簡要地介紹了一番。
“那我們何不前去觀看一番呢?”孟小嵐說。
“二位要去索橋,在下可與二位同行麽?”阮玉斌招唿兩個與自已差不多大的少年。
“有何不可,說去就去吧。”
隻見波濤洶湧的大渡河上,十數根粗鐵鏈橫跨兩岸。一個個海碗般大的粗鐵環環環相扣,腳下的幾根鋪有木板。
“八百六十二!”孟小嵐在橋上走了個來迴。
阿依也走了迴來:“你數錯了,是九百九十七,少數了一百多!”兩人爭執起來,都在否定對方。
阮玉斌看罷橋頭的碑文,心中驚異,不曾想到這道鐵索橋還是康熙皇上欽定修造的,算來也有一百好幾十年了呢!又放眼看看那橋的兩端,這麽粗大的鐵鏈少說也有三四十餘丈長,那重量更是可想而之,略一俯麵,隻見水勢浩大洶湧澎湃,當年是如何弄到對岸的?終是不解。
看那兩個一同過來的夥伴,聽他二人還正爭辯著鐵環的數目,自然也挑起他的好奇,便一五一十地數著返迴來,立在這邊橋頭,也不對呀,我數的咋又與他兩人都不相同?立在橋頭再一細看,哦!恍然大悟。再看看他兩人也已停止了爭論,正想告訴他們自己看出的答案,就聽見“呀!”的一聲,正在其中一根鐵鏈上蕩著玩的一個掉了下去,另一個急探出身子伸手抓住了他的手。因是過急過猛,伸出援手的這個也被拖帶下了大半個身子,隻有一隻腿彎勾掛在鐵鏈上。
這一刹那間的變故,把個阮玉斌也驚得愣了一下,隨即兩個縱步便輕身躍至,也是急中生智,往前一蹲一探身,一個倒掛金鉤將身子掛在更低的一根鐵鏈上,伸出手去抓住橋下懸著的那位手腕,兩人同時搭力,橋下人也配合極巧,一順勢輕輕一收身子便迴到了橋上。
兩人的童生帽早也掉下大河順水漂去,都是一頭烏雲般的秀發散開來。原來這兩人卻都是女的?難怪——
“多謝相助!”兩人同時朝阮玉斌嘻嘻一笑。掉下橋的那個還笑道:“我說阿依,我就想下到這大渡河水去泅一泅,你咋就不放下我呢?”
“助了你你反還耍貧嘴,誰知你是隻水鴨子還是個旱鴨子?”
兩個就格格地笑,孟小嵐又看看阮玉斌:“不管咋說,都要向你這位雖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是個橋見有人下河,毫不遲疑就伸手的,再道一聲謝!”反把阮玉斌弄得有幾分不好意思來。
阿依就笑:“嘿,孟小嵐今天口才越是好呢!”見孟小嵐瞪她一眼,隻作不知,又故意道,“我說你為何抓住我手就是不上來,原來是等這位小哥哥來伸手的?”
“亂說亂說!”孟小嵐臉兒便有些泛紅,“那會兒我咋敢用力來個‘倒卷簾’?你一隻腳也掛得好懸,連你一起拖下了河才不好玩了呢!”
兩個又笑一陣,摸摸身上道,幸好包袱都還在店裏。相互通了姓名,三人就兩前一後地走迴店去。一路上阮玉斌心裏暗笑,這女娃兒們真是的,動不動就笑得格格格的,反倒比咱們男娃兒們快活。對了,平日裏哪裏看見過這樣的女娃兒象咱們一樣四處跑的?大多是一個個被關在家中,纏著小腳……
這兩個肯定不是小腳,看那鞋看那走路行步,兩眼不由自主地瞧著她二人的腳,聽得孟小嵐迴過頭來喊一聲:“是了,我們還得去買兩頂童生帽或是秀才頭巾,不然咋方便呢,這位阮小哥也幫我們挑一挑行麽?”還正盯著她兩人腳步的阮玉斌慌忙抬起頭來,急將目光移至別處,臉頰竟然有些兒發燙起來,其實孟小嵐並未注意到這點。
阿依就笑:“你叫他阮小哥,聽起來多象梁山好漢阮小二阮小七什麽的。”
“就象了又有何不可?未必就辱沒了他,除非是官家子弟。”
“小嵐,難道你不是——”
孟小嵐就去捂阿依的嘴。
這兩女娃兒還曉得這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