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穀幽深,山巒起伏,連綿的群峰中一座山峰雄姿挺拔高聳入雲,一條羊腸小道順著流水清澈的山澗逶迤而上。
一家客店,一家青瓦屋麵帶有後院的客店就在山腳下,方圓數裏僅此一家。房屋,方圓數裏也僅此一處。
客店門首掛有一盞燈籠,燈籠在微風中搖曳,夜半,燈油已盡。天空懸著彎月,山影巍然,河水淙淙。四周無一人,月光映照,客店門上字跡可見:藍池子客店。
客店門廳內安放了四張飯桌,店內僅有一位客人,客人身著皂色對襟短衫,年紀已是六十有多,瘦削身形,花白胡須,麵相斯文。此時正就著一隻鹵鴨和一碗豆花下酒。店內隻有一個叫陳三的夥計在侍候這位客人,夥計用衣袖口抄著雙手依靠在櫃台上,眨巴著眼睛,又打了兩個嗬欠。他覺得這個客人吃喝得太慢,看他慢慢喝酒的架式,恐怕要喝到天亮去了!店堂內那盆炭火已近熄滅,當然不會去再添木炭。想到店主此時摟著老婆睡得正香,另一個夥計黃二也一定正做著美夢。陳三就越發感覺這個客人的羅嗦,他的眼中已露出了厭煩。
客入卻似乎絲毫不覺,喝得高興起來,便隨口吟道:“藍池飲美酒,川邊賞夜月;盛情小二哥,款待獨行客。來來來,能與我同飲幾杯麽?”
“不、不,客人請慢用,請慢用。”陳三有些不好意思,再說老板也從不許接受客人所請吃喝。說話間又瞥了瞥客人背負在背上的那把雨傘,還是有些納悶。
“你剛才說我明日非得登這座‘兩狼山’不可了?好玩!當年楊家將在北方的那座‘兩狼山’上,大傷了元氣,川邊這座‘兩狼山’不知又是如何?”
“不叫‘兩郎山’,叫‘二郎山’。”
“兩即是二,二即是兩嘛!有趣,有趣!”
“這……”陳三看他是喝多了,又瞧了一眼他背上那把雨傘,眼下是啥季節?心想真遇上個呆子!
“那麽山上可有些好景色?”
“有!當然是有羅,‘黑熊坡’‘冰簾洞’‘水晶林’……不過,還有-”
“有啥?請講。”
“講了你莫害怕。”
“講。”
“……”
“大聲點嘛!”
“一熊二豹五匹狼。”
“哈哈哈!”客人又一仰頭將一杯酒吞下,“幾個野物便把你嚇成這樣。”
“不不—不、不是—”陳三結巴起來,忽然定定的瞪著大門。
“又有客到了,看你小二哥似乎高興得連話都抖不順了。”客人淡淡地說道,又喝下一杯酒。
門被推開,一大股冷風撲來,五個漢子走進了客店,背上各插著一把砍刀,手中都握了根青杠木齊眉棒。進得店來隻顧揀張桌子坐下,把木棒往牆角一放,個個皆十分做大的樣子
“老規矩,快點。”
“是,是,五位爺!”陳三跳進跳出,一陣忙亂。
五隻鹵鴨,十隻燉豬蹄,五大碗豆花,一大壺燒酒。很快都上了桌。隻聽見一陣狼吞虎咽聲。半晌,有人開腔了。
“老大,那人真是甘洛的大莫呷?”
“是又咋個?老子就不信我們五個還鬥不過他!”
“老四莫提勁,先頭你乍個跑得比兔兒還快?”
“你不跑?你比哪一個都還怕得兇,你不怕那幾隻攆山獵狗!”
“他那幾條猛犬兇得很,聽人說他是從藏區朋友那裏弄來的。”
“哼,你還沒見識過他那副弓弩,看能不能跑脫?!”
“我看你才是,還幫別個提勁!下軟蛋。”
“你才下軟蛋!”
“…………”
“老三老四,吵個球吵!老五取銀子給陳三結帳,老大你看咋辦?你發話。”
老大開口道:“不想撞上個楞小子攪了水,也不知這個小子是從哪方冒出來的,聽口音簡直是四不象,北不北南不南,彝不彝漢不漢的。媽的!這趟生意先還以為順當——,明日另選落點。歇他媽幾天再說,頭筆生意放一放也飛不了,等熊爺迴來咱們接大貨。”
“我看甘洛莫呷的狗已將那個小子攆下了斧劈岩,多半已是長睡不醒了!”
“早曉得先就把小子身上的老串【15】洗白,免得大家都用不上。”
“老四莫再放狗屁,那小子要是沒下斧劈岩,才擔心他漏了那貨——把精神留起接大貨!”
“開溜。”老大一發話,眾人倒也利落,一忽兒便離開了客店。
陳三掩上門,見那個帶傘的客官依然端坐桌旁,桌上飯菜已所剩無幾,壺中酒也已飲盡,先前那夥人在店中鬧騰時,並不瞧他一眼,他也不發一言。
“客官歇息了麽?安排一間上房?”
“安排?好說好說。”點一點頭,接著道,“果然果然,‘藍池子,老客店;舊主人,久不見;迴想起,多年前;本不冷,屋卻燃;歎人世,命難算;五更夜,分外寒;”他低頭長歎一聲,其聲雖是極低,氣息載著聲音卻悠長而深透,竟讓這陳三的心兒都有些陣陣發緊的感覺。
看來這又是一個怪人,不是等閑之輩呢!陳三這兩年吃過點苦頭,算是見過些世麵了,他暗暗提醒自己要小心提防為妙。客官雙手伸開打個嗬欠,“本人白日是睡不落覺的,無論上房下房一慨皆免了吧!小二哥,你把方才灶房中的餘火弄來就蠻好!”
陳三裝作沒聽見,心裏嘀咕——你想得倒美,隻吃一頓飯省下了住店錢還要想向火?便宜都嚷你占盡啦!又打量他兩眼,越發看他是窮兮兮的。正想如何打發他,卻聽門外遠處響起一聲口哨,一忽兒便有人叫道:“李老板開門,快開門!”其聲響如炸雷。
陳三一驚,頓時呆若木雞。客官卻靠在桌邊打起盹來。屋內早響起腳步聲,矮胖胖的店主李財李老頭、粗壯如牛的夥計黃二,已慌忙披衣踏鞋地趕了出來。是熊爺到了?拉開店門忙迎上前去。
天邊微顯魚肚白,看清來人,李老板和夥計皆是一怔,來者並非熊爺。好一條黑大漢!
隻見他頭裹黑色頭巾,紮著‘英雄結’,身披羊毛披氈查爾瓦,寒冬臘月竟打著一雙赤腳!他腰下掛了把撲刀、左肩挎著弓弩,環眼獅鼻黑臉膛,左耳掛著隻不小的銀耳環,目光如炬。肩頭扛著獐兔野雉。再看他周圍更是熱鬧:七、八條兇猛的獵犬在他四周頗不耐煩地扭動身軀,身後跟著個十幾歲的少年。
“哈哈!不認得了?那年虧得那塊包穀饃咱才沒餓肚皮一直走到了跑馬山下的‘箭廬鎮’!多謝多謝!”
“啊呀!我說是哪位客人,想不到是莫呷莫大俠,怕是有十來年了吧?那年若不是大俠相助……快請進,請進!”
“嘿嘿!生意好哇!一早就有客人?”莫呷進門瞧見那位客官,便拱手行禮,對方忙起身還禮,兩人互通姓名。
“我叫莫呷。”
“在下袁世雪。”袁世雪早就十分熟悉川邊民風強捍,有藏、迴、彝、羌、漢等各族人聚居,且相處十分和睦。今見這位莫呷十分爽直,心想彝人中果然有如此人物,難怪近年來江湖上盛傳:中原多英傑,川邊出雄豪。
“嘿嘿,我早就聽到過,有不少行路者還特喜好這邊的景色,今日有幸逢著袁老先生,來,一塊兒喝個痛快!”
忙將獵得的獐兔野雉交與店家,分付安排好菜蔬。
袁世雪見他漢話十分流利,心下不由地暗暗稱讚。
店主又忙朝袁世雪應酬招唿,黃二和陳三兩個夥計知道今日有得口福享,早飛也似地忙去了。
“這位是?——”
“小兄弟你就說與袁老先生聽吧。”莫呷拍了拍坐在身旁的少年,又對袁世雪道,“這小兄弟還是我在路上撿來的呢!可惜昨天也是遇見一個卻不同路。今天碰上小阮兄弟,才曉得他們幾個是一起的。”“咱不但認得這兩位兄弟,而且——”
“?”莫呷望著他兩個。袁世雪一把抹下臉上的胡須。
阮玉斌眨巴著眼睛,笑著叫一聲:“原是袁大哥裝扮的!剛才咋一見,還以為碰上了袁大哥的老哥哥了呢!”
“嘿!袁老——袁先生有這樣的好本事?”莫呷也驚異道。
三人大笑,酒菜已擺上桌,三人開始吃喝,莫呷擺談起南宮旭還稱讚不已:“不曉得他的名子。”又細談了碰見阮玉斌的情形。
“看來阮兄弟是走來走去,又走到返迴去雅州的道上了。”袁世雪聽罷笑道。
莫呷道:“好比圍著磨子轉了個半圓形。哈哈!”
阮玉斌也無可奈何的笑起來:“不認得路,又遇不上一個人,天又hei,幸虧遇見了莫大哥。”
袁世雪道:“那日在二郎山見到你們後,我決定進入山下的另一條溝走一走,不想倒又遇上小兄弟了。小兄弟是去箭廬鎮尋親?”
見袁大哥動問,阮玉斌一時有些神色黯然,半晌不語。莫呷見狀,便端起酒杯說道:“小兄弟有難處,就不說好啦!”
袁世雪道:“阮兄弟若信得過我二人,但說不妨,或許有能幫上忙之處?”
阮玉斌忙道:“二位大哥說哪裏啦,雖是剛剛結識這位莫呷大哥,見兩位大哥是一文一武,皆一身豪氣。我能遇上真是歡喜,隻是想到家中事……眼下不能掃了兩位大哥的興。”
莫呷站了起來叫道:“見外!小兄弟你見外!”其聲響亮,慌得店家和兩個夥計忙跑過來,見那個舉止斯文的袁先生朝他們擺手,便又悄悄退了迴去。
阮玉斌請莫呷坐下,拱手向兩位施禮,道:“我也就說與兩位大哥聽了,我家在河南安陽—”
[15]注釋:土匪黑話:銀錢。
一家客店,一家青瓦屋麵帶有後院的客店就在山腳下,方圓數裏僅此一家。房屋,方圓數裏也僅此一處。
客店門首掛有一盞燈籠,燈籠在微風中搖曳,夜半,燈油已盡。天空懸著彎月,山影巍然,河水淙淙。四周無一人,月光映照,客店門上字跡可見:藍池子客店。
客店門廳內安放了四張飯桌,店內僅有一位客人,客人身著皂色對襟短衫,年紀已是六十有多,瘦削身形,花白胡須,麵相斯文。此時正就著一隻鹵鴨和一碗豆花下酒。店內隻有一個叫陳三的夥計在侍候這位客人,夥計用衣袖口抄著雙手依靠在櫃台上,眨巴著眼睛,又打了兩個嗬欠。他覺得這個客人吃喝得太慢,看他慢慢喝酒的架式,恐怕要喝到天亮去了!店堂內那盆炭火已近熄滅,當然不會去再添木炭。想到店主此時摟著老婆睡得正香,另一個夥計黃二也一定正做著美夢。陳三就越發感覺這個客人的羅嗦,他的眼中已露出了厭煩。
客入卻似乎絲毫不覺,喝得高興起來,便隨口吟道:“藍池飲美酒,川邊賞夜月;盛情小二哥,款待獨行客。來來來,能與我同飲幾杯麽?”
“不、不,客人請慢用,請慢用。”陳三有些不好意思,再說老板也從不許接受客人所請吃喝。說話間又瞥了瞥客人背負在背上的那把雨傘,還是有些納悶。
“你剛才說我明日非得登這座‘兩狼山’不可了?好玩!當年楊家將在北方的那座‘兩狼山’上,大傷了元氣,川邊這座‘兩狼山’不知又是如何?”
“不叫‘兩郎山’,叫‘二郎山’。”
“兩即是二,二即是兩嘛!有趣,有趣!”
“這……”陳三看他是喝多了,又瞧了一眼他背上那把雨傘,眼下是啥季節?心想真遇上個呆子!
“那麽山上可有些好景色?”
“有!當然是有羅,‘黑熊坡’‘冰簾洞’‘水晶林’……不過,還有-”
“有啥?請講。”
“講了你莫害怕。”
“講。”
“……”
“大聲點嘛!”
“一熊二豹五匹狼。”
“哈哈哈!”客人又一仰頭將一杯酒吞下,“幾個野物便把你嚇成這樣。”
“不不—不、不是—”陳三結巴起來,忽然定定的瞪著大門。
“又有客到了,看你小二哥似乎高興得連話都抖不順了。”客人淡淡地說道,又喝下一杯酒。
門被推開,一大股冷風撲來,五個漢子走進了客店,背上各插著一把砍刀,手中都握了根青杠木齊眉棒。進得店來隻顧揀張桌子坐下,把木棒往牆角一放,個個皆十分做大的樣子
“老規矩,快點。”
“是,是,五位爺!”陳三跳進跳出,一陣忙亂。
五隻鹵鴨,十隻燉豬蹄,五大碗豆花,一大壺燒酒。很快都上了桌。隻聽見一陣狼吞虎咽聲。半晌,有人開腔了。
“老大,那人真是甘洛的大莫呷?”
“是又咋個?老子就不信我們五個還鬥不過他!”
“老四莫提勁,先頭你乍個跑得比兔兒還快?”
“你不跑?你比哪一個都還怕得兇,你不怕那幾隻攆山獵狗!”
“他那幾條猛犬兇得很,聽人說他是從藏區朋友那裏弄來的。”
“哼,你還沒見識過他那副弓弩,看能不能跑脫?!”
“我看你才是,還幫別個提勁!下軟蛋。”
“你才下軟蛋!”
“…………”
“老三老四,吵個球吵!老五取銀子給陳三結帳,老大你看咋辦?你發話。”
老大開口道:“不想撞上個楞小子攪了水,也不知這個小子是從哪方冒出來的,聽口音簡直是四不象,北不北南不南,彝不彝漢不漢的。媽的!這趟生意先還以為順當——,明日另選落點。歇他媽幾天再說,頭筆生意放一放也飛不了,等熊爺迴來咱們接大貨。”
“我看甘洛莫呷的狗已將那個小子攆下了斧劈岩,多半已是長睡不醒了!”
“早曉得先就把小子身上的老串【15】洗白,免得大家都用不上。”
“老四莫再放狗屁,那小子要是沒下斧劈岩,才擔心他漏了那貨——把精神留起接大貨!”
“開溜。”老大一發話,眾人倒也利落,一忽兒便離開了客店。
陳三掩上門,見那個帶傘的客官依然端坐桌旁,桌上飯菜已所剩無幾,壺中酒也已飲盡,先前那夥人在店中鬧騰時,並不瞧他一眼,他也不發一言。
“客官歇息了麽?安排一間上房?”
“安排?好說好說。”點一點頭,接著道,“果然果然,‘藍池子,老客店;舊主人,久不見;迴想起,多年前;本不冷,屋卻燃;歎人世,命難算;五更夜,分外寒;”他低頭長歎一聲,其聲雖是極低,氣息載著聲音卻悠長而深透,竟讓這陳三的心兒都有些陣陣發緊的感覺。
看來這又是一個怪人,不是等閑之輩呢!陳三這兩年吃過點苦頭,算是見過些世麵了,他暗暗提醒自己要小心提防為妙。客官雙手伸開打個嗬欠,“本人白日是睡不落覺的,無論上房下房一慨皆免了吧!小二哥,你把方才灶房中的餘火弄來就蠻好!”
陳三裝作沒聽見,心裏嘀咕——你想得倒美,隻吃一頓飯省下了住店錢還要想向火?便宜都嚷你占盡啦!又打量他兩眼,越發看他是窮兮兮的。正想如何打發他,卻聽門外遠處響起一聲口哨,一忽兒便有人叫道:“李老板開門,快開門!”其聲響如炸雷。
陳三一驚,頓時呆若木雞。客官卻靠在桌邊打起盹來。屋內早響起腳步聲,矮胖胖的店主李財李老頭、粗壯如牛的夥計黃二,已慌忙披衣踏鞋地趕了出來。是熊爺到了?拉開店門忙迎上前去。
天邊微顯魚肚白,看清來人,李老板和夥計皆是一怔,來者並非熊爺。好一條黑大漢!
隻見他頭裹黑色頭巾,紮著‘英雄結’,身披羊毛披氈查爾瓦,寒冬臘月竟打著一雙赤腳!他腰下掛了把撲刀、左肩挎著弓弩,環眼獅鼻黑臉膛,左耳掛著隻不小的銀耳環,目光如炬。肩頭扛著獐兔野雉。再看他周圍更是熱鬧:七、八條兇猛的獵犬在他四周頗不耐煩地扭動身軀,身後跟著個十幾歲的少年。
“哈哈!不認得了?那年虧得那塊包穀饃咱才沒餓肚皮一直走到了跑馬山下的‘箭廬鎮’!多謝多謝!”
“啊呀!我說是哪位客人,想不到是莫呷莫大俠,怕是有十來年了吧?那年若不是大俠相助……快請進,請進!”
“嘿嘿!生意好哇!一早就有客人?”莫呷進門瞧見那位客官,便拱手行禮,對方忙起身還禮,兩人互通姓名。
“我叫莫呷。”
“在下袁世雪。”袁世雪早就十分熟悉川邊民風強捍,有藏、迴、彝、羌、漢等各族人聚居,且相處十分和睦。今見這位莫呷十分爽直,心想彝人中果然有如此人物,難怪近年來江湖上盛傳:中原多英傑,川邊出雄豪。
“嘿嘿,我早就聽到過,有不少行路者還特喜好這邊的景色,今日有幸逢著袁老先生,來,一塊兒喝個痛快!”
忙將獵得的獐兔野雉交與店家,分付安排好菜蔬。
袁世雪見他漢話十分流利,心下不由地暗暗稱讚。
店主又忙朝袁世雪應酬招唿,黃二和陳三兩個夥計知道今日有得口福享,早飛也似地忙去了。
“這位是?——”
“小兄弟你就說與袁老先生聽吧。”莫呷拍了拍坐在身旁的少年,又對袁世雪道,“這小兄弟還是我在路上撿來的呢!可惜昨天也是遇見一個卻不同路。今天碰上小阮兄弟,才曉得他們幾個是一起的。”“咱不但認得這兩位兄弟,而且——”
“?”莫呷望著他兩個。袁世雪一把抹下臉上的胡須。
阮玉斌眨巴著眼睛,笑著叫一聲:“原是袁大哥裝扮的!剛才咋一見,還以為碰上了袁大哥的老哥哥了呢!”
“嘿!袁老——袁先生有這樣的好本事?”莫呷也驚異道。
三人大笑,酒菜已擺上桌,三人開始吃喝,莫呷擺談起南宮旭還稱讚不已:“不曉得他的名子。”又細談了碰見阮玉斌的情形。
“看來阮兄弟是走來走去,又走到返迴去雅州的道上了。”袁世雪聽罷笑道。
莫呷道:“好比圍著磨子轉了個半圓形。哈哈!”
阮玉斌也無可奈何的笑起來:“不認得路,又遇不上一個人,天又hei,幸虧遇見了莫大哥。”
袁世雪道:“那日在二郎山見到你們後,我決定進入山下的另一條溝走一走,不想倒又遇上小兄弟了。小兄弟是去箭廬鎮尋親?”
見袁大哥動問,阮玉斌一時有些神色黯然,半晌不語。莫呷見狀,便端起酒杯說道:“小兄弟有難處,就不說好啦!”
袁世雪道:“阮兄弟若信得過我二人,但說不妨,或許有能幫上忙之處?”
阮玉斌忙道:“二位大哥說哪裏啦,雖是剛剛結識這位莫呷大哥,見兩位大哥是一文一武,皆一身豪氣。我能遇上真是歡喜,隻是想到家中事……眼下不能掃了兩位大哥的興。”
莫呷站了起來叫道:“見外!小兄弟你見外!”其聲響亮,慌得店家和兩個夥計忙跑過來,見那個舉止斯文的袁先生朝他們擺手,便又悄悄退了迴去。
阮玉斌請莫呷坐下,拱手向兩位施禮,道:“我也就說與兩位大哥聽了,我家在河南安陽—”
[15]注釋:土匪黑話: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