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孫兒的確不知。”
杜海生如實迴答道。
“這也怪不得你,這些事情,基本上除了曆任家主,其他人是無法得知的。”
杜韻之說著,站起了身,道:“自從甲午戰爭開始,我們杜家一直幫著朝廷抗擊外來侵略者,不單單是杜家,還有剩餘的九大家族,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援著,雖然世家不允許參政,但我們不參政,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扶持自己的政治朋友,那些義和團,北洋水師,很多人的功夫,也是十大世家的外圍弟子去幫忙教習,其他不說,光是我民國十大古武世家,所捐財務,更是無法估計。隻是可惜,那大清朝讓一女人掌控,眼界之低,比起武皇相差太多,泱泱大國,竟然被弄的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經濟落後,工業凋零,每每一仗都是敗得的徹底,贏得慘烈之極,這樣一來,誰還不寒心?”
說著,看了看正在認真聽的杜海生,又道:“現如今,雖然扶桑蠻子已經進駐東北,甚至控我山東,可你再看看國內的那些軍閥們,根本視而不見,他們日思夜想去琢磨的,是如何擴大自己的地盤,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又有誰去顧及天下百姓的安危疾苦。”
杜海生聞聽,不由得一怔,隨即道:“孫兒,孫兒也是如此。”
杜韻之也是一愣,隨即爽朗一笑,道:“你和他們雖然一樣,卻也不一樣。”
嗯,一番很有佛理的話,很哲學,“自從你在上海的拍賣會上展露頭角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關注你了。”
“什麽?”
杜海生禁不住驚詫連連,要知道,那時候的自己,還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在那些真正的大人物麵前,隻怕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沒想到,即便是那樣,自己還是受到了自己家族的關注,當然,那時候杜家也並不知道,他這個也姓杜的小子竟然是杜家後世的穿越者罷了。
“怎的?”,見杜海生吃驚,杜韻之微微一笑,道:“不光是我們杜家,其他九大古武世家也是同時一起關注的你,幾大家主與我交流的時候,還時常提起你,隻不過,一轉眼幾年過去,你卻已經有了如此建樹,而且,就連南京光頭都不敢得罪的人,你卻敢將他們一個憲兵隊都連根拔起。”
“孫兒,孫兒隻是瞎胡鬧罷了,膽子大而已。”
“哼,莫非你以為能瞞得住老夫的眼睛。”
見杜海生沒有說實話,一副裝傻充愣的樣子,杜韻之禁不住瞪了他一眼,道:“你如此做,無非是有所依仗,這民國的軍火武器銷售渠道,近九成掌控在你和那位嶽父大人手中,再則,你手中的武器更是先進,在軍閥們的口中擁有極高的口碑,扶桑蠻子想要動你,想要攻打上海,結果呢,不還是被頑強阻擊,最後沒辦法又退迴了各自的地盤,這一手,讓南京和武漢兩位大佬都很被動,也很生氣,老夫都能看透的事情,他蔣某人和汪某人會看不清楚麽?”
第五百九十七章:一樣亦不一樣!
杜海生微微一怔,隨即臉色尷尬的窘紅,也是,自己所做之事,看似天衣無縫,經杜韻之如此一講,倒是處處都有致命漏洞,幸好有些人看到了,並未講出來,尤其是那南京蔣某人,不但無法去責怪自己,還要裝出一副新感情幫助自己的模樣。
否則,將會失去天下百姓的心,這是每一個執政者都不願意看到的。
若是當時蔣某人暗中晚一些手段,讓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軍隊真阻擊,假開槍的話,隻怕對吳佩孚、唐生智、孫傳芳三人的軍隊將會造成巨大的壓力。
看來,自己做事還是顯得太過輕率和隨心所欲,日後定當多多思考才是。
杜韻之見杜海生不說話,又道:“好了,說了這麽多,老夫希望你以後凡是多想想,不能做一步想一步,要把後邊的幾步甚至是幾十步該如何做,如何應對突發事件都考慮清楚了,畢竟,防患於未然才好。不要做那無緣無故的愣頭青和冤大頭。”
杜海生點點頭,沒有說話,卻將杜韻之的提醒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好了,現在我迴答你的問題,若是雄獅未醒,倭寇踐我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杜家將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哪怕是拚盡所有的人力財力,也定將犯我華夏大地者趕出去,不但是我杜家,相信其他九大家族的家主也跟我有同樣的想法。”
杜海生聞聽此言,重重的點點頭,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不錯,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這一點,他和這位太爺爺有著同樣的理念。
看來,杜家在抗日戰爭期間,不是自己所了解的沒有任何動作,隻是,他在後世的時候還不是家主,有些事情,爺爺斷然不會告訴自己。
“孫兒亦是如此。”
杜海生一拱手,畢恭畢敬的迴道。
“老夫自然明白。”,杜韻之點點頭,道:“你在上海,雖然殺伐過重,但殺的都是該殺之人,伐的都是不義之徒。而對老百姓,卻又是百般仁慈,關愛,抑製糧價,救濟逃難之民,老夫也知道的詳細,所以,老夫才說,你跟那些軍閥也一樣,也不一樣,更何況,你不過隻是江南鐵血軍團的副司令,真正掌權的是吳佩孚,那三軍對壘,我所收到的消息,確實迷惑了各大軍閥派係,甚至是南京蔣光頭和武漢汪政府,但你那幹打雷不下雨的三軍對壘,卻在數十天後就已經被有心人識破,你現在還如此繼續做,想必是迷惑日本人吧,這一點,老夫也能猜出個大概。”
“太爺爺說的極是。”
杜海生越聽越害怕,越聽越膽戰心驚,眼前這位老爺子,說起話來心平氣和,外表更是俊秀無比,卻沒想到,心思如此縝密,將自己所做原因全部猜了出來,而且,跟自己當時所想如出一轍,不愧是自己的太爺爺啊。杜海生想著,忍不住感慨道。
尤其是鐵血十八軍,和唐生智的第一軍,吳佩孚的第二軍暗中合並,成立江南鐵血軍團的事情,要知道,隻有他,唐生智、吳佩孚、薛嶽、孫傳芳等極少數軍方最高領導層知道,極其保密,卻沒想到,杜韻之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
看來,自己的實力跟經營了千百年的十大世家相比,還顯得太過渺小和脆弱了。
這種根基和實力,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和實現的。
“暫且不說這些,你可知道那些日本古老世家的高手,什麽時候出動?”
杜海生搖搖頭,道:“現在還不清楚,我來之前已經加派人手對上海以及日本國內的動向進行監控。”
“還不夠。”
杜韻之聞聽,禁不住眉頭緊皺的道:“雖然這些所謂的日本古老世家高手,在老夫眼中算不得什麽,但卻比一般的頂尖高手還要強上數倍,若是他們想來,斷然不會給你任何察覺的機會,哪怕是你派出去的那些手下,隻怕也是九死一生,白白送了性命而已。”
“這些扶桑蠻子,倒還真的夠厲害啊。”
杜海生接著杜韻之的話迴道。
“哼,厲害個屁。”
沒想到,剛才還溫文儒雅的杜韻之聞聽,禁不住麵色一沉,冷聲喝斥道,眼中充滿了不屑和輕蔑,“大唐時期,天下朝賀,古老世家也是疏於防範,很多武功秘籍也隨著交流被扶桑蠻子出重金收走,最後根據這些秘籍創造出了各種武功,發展出了不同的門派,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無論起的名字再過花哨,也無法抹去他們都是中華子孫的後代,所用秘籍,都是華夏產物的事實,卻是沒有想到,他們還想用學到的東西來對付咱們華夏子孫,當真是數典忘祖的典型,宋朝初年,倭寇在沿海一帶,大宋皇帝派兵接連鎮壓,卻收效甚微,而傷亡極其慘重,最後才得知,原來,是日本那些經過發展壯大的世家頂級高手混在其中,後來不得已,當時的幾大世家同時排出高手,在台州一代,雙方展開激戰,幾大世家的弟子共同進退,無一傷亡,而那些倭寇和日本世家的人,卻是傷亡慘重,說來這大日本武士道精神還真夠強大,除了一兩個意誌不堅定之人外,其餘無論是傷者還是活口,均采取了自盡的方法了結餘生,而當我們將生還的二人帶迴去,嚴刑審訊下,兩人頂不住酷刑,隻得招供,這一招供,卻讓所有人俱是震驚不已,扶桑蠻子一個驚天大陰謀隨之浮出水麵。”
杜海生聽的津津有味,趁著杜韻之停下來喝水的功夫,湊上前去,很是迫切的問道:“到底是什麽陰謀?”
他知道古武世家的很多事情,但像這種類似機密的,卻完全不清楚,而且後世的他,穿越前還沒有資格知道,卻沒有想到,華夏的古武世家竟然如此生猛,十大世家,經此一戰,竟然無一人傷亡,而對方卻是全軍覆滅,不得不說,當時那十大世家的實力之強悍,已經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侵占華夏。”
杜韻之放下水杯,不緊不慢的迴道。
“什麽,這幫狗日的。”
聞聽,杜海生頓時暴跳如雷,要知道,後世的他可是人民解放軍軍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國家榮辱感,忍不住就罵道。
“小日本的野心倒是不小,從宋朝都開始夢想著侵占我華夏大地。”
“這有什麽。”
杜韻之微微一笑,道:“扶桑蠻子從唐朝初年開始,便開始計劃如何分裂大唐,而當年新羅,百濟兩個小國大戰,其中也有這扶桑蠻子的功勞,當時的扶桑貧窮落後,不過,這些人玩陰的卻是一把好手,到處煽風點火,挑撥離間,而他們卻從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直到宋朝的時候,他們養精蓄銳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始窺覷華夏的土地,也正是那一次,兩人交代了全部,原來他們隨倭寇來到大宋的土地,一方麵是幫助倭寇襲擾大宋沿海的村鎮,另一方麵,就是暗殺大宋一些良臣名將,繼而擾亂整個大宋的民心,動搖大宋的百年基業,從而給倭寇全麵侵占大宋而奠定基礎。隻是可惜,他們遇到了我們。”
“那後來呢?”
杜海生在杜韻之麵前,仿若是一個聰明好學,善於提問的孩童一般,眨巴著眼睛問道。
“後來,哼,後來我們幾大世家將搜集到的情報以及那兩個扶桑高手交給了麵涅將軍狄青,可惜,那宋仁宗本事昏庸之輩,又值奸臣當道,範仲淹幾次進言,讓出兵扶桑,都被宋仁宗所拒,在他看來,扶桑不過一方蠻夷之地,百姓尚未開化,故而不予理睬。可我們卻不能眼見著老百姓受那倭寇的幹擾,不能讓這些扶桑蠻子饒的華夏民不聊生,最後不得已,幾大家族派出眾多高手悄悄潛入了扶桑之地,也學他們,進行暗殺等各種形式,鬧的整個扶桑人心惶惶,雞犬不寧,最後更是逼迫他們的古老世家出麵,雙方再次交鋒,這一次,更是重創那些世家的頂尖高手,一時間,整個扶桑之地都不願在當官,也正因此,當時的天皇最後做出讓步和承諾,在他有生之年,不再犯大宋分毫土地,而從那時候,中日古武家族達成協議,若無巨大變故,雙方不得不出手,不得輕易去對方的國土上滋事,否則,將會舉全國古武世家的高手前去報仇,這幾百年下來,大家也相安無事,尤其是沿海之地,更是過了幾十年的安靜日子,隻是可惜,元朝初期,政局很是動蕩,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倭寇再次猖獗起來,不過,倒是沒有古武家族的參與,將士們也能應付。”
“怪不得,我後世隻聽爺爺講過,兩國的古武世家不允許登到對方的國土上滋事,卻沒有想到這其中竟然還有如此精彩曲折的故事。”
杜海生長籲一口氣,點點頭道。
“嘿嘿,倒是沒有想到,扶桑蠻子還真是背信棄義的民族典型,竟然敢撕毀當年的約定,跑到我華夏民族撒野,當真以為我泱泱大國到了人盡可欺的地步了麽?哼,老夫倒要看看,幾百年過去,這些扶桑蠻子的能耐到底長了多少。”
杜韻之說著,一陣冷笑連連,另外兩人卻是冷不丁的渾身一哆嗦,很顯然是感覺到了現任家主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場。
杜海生更是一陣激動,甚至還在浮想聯翩,若是到時候其他九大世家一起聯合,那樣的效果會不會,嘿嘿——更加震撼!
第五百九十八章:杜付兩家!
“懷仁,你是否想要出去轉轉?”
杜韻之說著,一轉身看向自己的兒子,眼中盡是異樣的神色。
杜懷仁一怔,隨即嘿嘿一笑,道:“孩兒定不會丟我杜家的人,辱我家族之名聲,讓前來的扶桑高手永遠無法返迴自己的國度。”
“好,另外,我會和其他九大家族的家主聯係,告知他們我們的行動,若是他們有心,想必也會賣老夫一個臉麵,出手幫忙。至於此次前去的人數,十人足以,多了反倒降了我杜家的名頭,這十人,懷仁你且去挑選便是,對了,將杜軍帶上。”
最後,杜韻之又交代了一句。
無論怎樣,自己都不會坐視這些扶桑蠻子來到華夏肆意而為,更何況這次出手幫助的還是自己的世孫,是自己的後代,自然不遺餘力。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老夫且要和你小子商議。”
說完,轉身看向杜海生,眯著眼睛道。
杜海生一怔,不知道這位才華橫溢的家主又會怎樣,趕緊道:“有何吩咐,太爺爺說了便是,何談吩咐之說,倒是顯得生分了。”
“你這小子!”
杜韻之嗬嗬一笑,道:“老夫想要跟你合作軍火生意。”
“呃?”,杜海生聞聽,不由得好奇,他之前好像並沒有聽過爺爺講過,杜家有跟軍火有關的生意,眼前這老太爺是怎麽了?
莫非,因為自己的出現,家主要改變自己的策略不成?
杜海生滿是疑惑。
“老夫知你心中困惑,你不知道,並不代表杜家沒有去做,整個民國,杜家生意遍地,即便是一個村鎮,指不定都有杜家的生意,而且還有很多隱形的生意更是除了家主等幾個少數人知道外,其他人無從知曉,這些事情,你爺爺也自然不會告知與你。”
杜韻之仿若看透了杜海生的心思一般,微微笑著解釋道。
“老太爺的意思是,我們杜家也有軍火方麵的產業?”
杜海生一怔,隨即求證。
“自然,可能你還不知道,那南京付家所做的軍火生意,還有我杜家四成的股份在裏邊。”
“什麽?”
吃驚,杜韻之這個消息一出口,杜海生整個人都被震驚在當場,畢竟,付子豪在整個民國的名聲,要比杜韻之,甚至整個杜家都要響亮的多,而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們所記住的便是四大家族,除外就是付子豪,畢竟,那民國首屈一指的富豪不是白白叫起來的。
倒是沒有想到,杜家不但參與了進來,竟然還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杜韻之的這條消息,足夠讓他一時間難以平複了。
“這有什麽大驚小怪。”
杜韻之依舊輕描淡寫,不過臉色卻有些不悅,嗔怒道:“作為杜家的子孫,當以麵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看看你,一驚一乍,成何體統。”
“是,是孫兒冒失。”
杜海生趕緊點頭認錯,他也知道,自己剛才的反應太過激烈,畢竟,知道如此真相,讓他無法不去動容,更何況,這兩家本就和自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付子豪,乃是自己的嶽父大人,自己的眾多產業也都有他的股份,會不會,杜家也在隱藏在其中的股份之中。
想至此,杜海生沒來由的打了個冷戰。
“在我們麵前倒是無礙,切勿在旁人麵前也是如此,要學會壓製自己的情感,否則,還不讓天下人所嘲笑。”
杜海生這一次沒有說話,很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作為付家老家主的救命恩人,杜家參股有什麽不妥麽?”
杜韻之反問一句,見杜海生一臉的困惑,便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述了一遍,原來當年杜韻之十七歲的時候,去外地曆練,當時正值天下大亂,以袁世凱為首的複辟黨野心勃勃,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也是當仁不讓,你今天複辟,明天就討伐你,你來我往,甚是熱鬧。
而且當時的地方軍閥更是多如牛毛,即便是一個縣令,到最後就能以各種口號扯起大旗,自封為大帥,招兵買馬,掌控一方。
當時的付家已經在民國頗有名望,雖然財富還無法和現在企及,卻也是富甲一方,老家主付世倫更是經商奇才,在商道一路順風順水,一時無兩,隻是中國有句古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付世倫在商業上的咄咄逼人,也讓很多商業對手寢食難安,最後一些陰小之人便買通了殺手,想要值他於死地。
便在濟南的時候采取了行動,在付世倫下車的時候,早已埋伏在車站裏的殺手突然開槍,猝不及防之下,付世倫身上三處被子彈打中,身受重傷,生命垂危,恰巧,被從上海趕到濟南的杜韻之碰到,當時的杜韻之也不過十七歲,但一身的功夫卻已經相當了得,將那些殺手全部擊殺之後,又將付世倫背到了杜家的商鋪之中,隨後出手治療,親自替他取出了身體內的三顆子彈,這才保住了付世倫的性命。
而後的數天,杜韻之害怕再有人前來尋他性命,便一直伺候在他的左右,直到付世倫傷愈,兩人攀談之下,這才算是知道彼此的身份。也正因如此,付家一直當杜家為他們的救命恩人,百般感激,甚至不惜重金相報,都被當時的家主暗中叮囑杜韻之拒絕。
後來付世倫看中了軍火生意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便想進駐其中,可他也知道,做軍火生意,風險極大,要跟民國各種各樣的狠角色打交道,雖然有些人遵守遊戲規則,但也不乏其中一些狠辣之人暗下黑手,黑吃黑的現象在那個年頭再正常不過。
最後,付世倫想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已經二十出頭的杜韻之,在稟報家主以後,決定涉足軍火生意,不過,按照付世倫的意思,杜家出人,幫他打理道上的朋友,解決各種麻煩,而他,專心經營軍火銷售,並且,願意無償拿出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給杜家。
杜家卻還是堅持出資,付世倫拗不過,這才答應下來。
杜海生如實迴答道。
“這也怪不得你,這些事情,基本上除了曆任家主,其他人是無法得知的。”
杜韻之說著,站起了身,道:“自從甲午戰爭開始,我們杜家一直幫著朝廷抗擊外來侵略者,不單單是杜家,還有剩餘的九大家族,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援著,雖然世家不允許參政,但我們不參政,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扶持自己的政治朋友,那些義和團,北洋水師,很多人的功夫,也是十大世家的外圍弟子去幫忙教習,其他不說,光是我民國十大古武世家,所捐財務,更是無法估計。隻是可惜,那大清朝讓一女人掌控,眼界之低,比起武皇相差太多,泱泱大國,竟然被弄的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經濟落後,工業凋零,每每一仗都是敗得的徹底,贏得慘烈之極,這樣一來,誰還不寒心?”
說著,看了看正在認真聽的杜海生,又道:“現如今,雖然扶桑蠻子已經進駐東北,甚至控我山東,可你再看看國內的那些軍閥們,根本視而不見,他們日思夜想去琢磨的,是如何擴大自己的地盤,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又有誰去顧及天下百姓的安危疾苦。”
杜海生聞聽,不由得一怔,隨即道:“孫兒,孫兒也是如此。”
杜韻之也是一愣,隨即爽朗一笑,道:“你和他們雖然一樣,卻也不一樣。”
嗯,一番很有佛理的話,很哲學,“自從你在上海的拍賣會上展露頭角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關注你了。”
“什麽?”
杜海生禁不住驚詫連連,要知道,那時候的自己,還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在那些真正的大人物麵前,隻怕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沒想到,即便是那樣,自己還是受到了自己家族的關注,當然,那時候杜家也並不知道,他這個也姓杜的小子竟然是杜家後世的穿越者罷了。
“怎的?”,見杜海生吃驚,杜韻之微微一笑,道:“不光是我們杜家,其他九大古武世家也是同時一起關注的你,幾大家主與我交流的時候,還時常提起你,隻不過,一轉眼幾年過去,你卻已經有了如此建樹,而且,就連南京光頭都不敢得罪的人,你卻敢將他們一個憲兵隊都連根拔起。”
“孫兒,孫兒隻是瞎胡鬧罷了,膽子大而已。”
“哼,莫非你以為能瞞得住老夫的眼睛。”
見杜海生沒有說實話,一副裝傻充愣的樣子,杜韻之禁不住瞪了他一眼,道:“你如此做,無非是有所依仗,這民國的軍火武器銷售渠道,近九成掌控在你和那位嶽父大人手中,再則,你手中的武器更是先進,在軍閥們的口中擁有極高的口碑,扶桑蠻子想要動你,想要攻打上海,結果呢,不還是被頑強阻擊,最後沒辦法又退迴了各自的地盤,這一手,讓南京和武漢兩位大佬都很被動,也很生氣,老夫都能看透的事情,他蔣某人和汪某人會看不清楚麽?”
第五百九十七章:一樣亦不一樣!
杜海生微微一怔,隨即臉色尷尬的窘紅,也是,自己所做之事,看似天衣無縫,經杜韻之如此一講,倒是處處都有致命漏洞,幸好有些人看到了,並未講出來,尤其是那南京蔣某人,不但無法去責怪自己,還要裝出一副新感情幫助自己的模樣。
否則,將會失去天下百姓的心,這是每一個執政者都不願意看到的。
若是當時蔣某人暗中晚一些手段,讓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軍隊真阻擊,假開槍的話,隻怕對吳佩孚、唐生智、孫傳芳三人的軍隊將會造成巨大的壓力。
看來,自己做事還是顯得太過輕率和隨心所欲,日後定當多多思考才是。
杜韻之見杜海生不說話,又道:“好了,說了這麽多,老夫希望你以後凡是多想想,不能做一步想一步,要把後邊的幾步甚至是幾十步該如何做,如何應對突發事件都考慮清楚了,畢竟,防患於未然才好。不要做那無緣無故的愣頭青和冤大頭。”
杜海生點點頭,沒有說話,卻將杜韻之的提醒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好了,現在我迴答你的問題,若是雄獅未醒,倭寇踐我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杜家將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哪怕是拚盡所有的人力財力,也定將犯我華夏大地者趕出去,不但是我杜家,相信其他九大家族的家主也跟我有同樣的想法。”
杜海生聞聽此言,重重的點點頭,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不錯,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這一點,他和這位太爺爺有著同樣的理念。
看來,杜家在抗日戰爭期間,不是自己所了解的沒有任何動作,隻是,他在後世的時候還不是家主,有些事情,爺爺斷然不會告訴自己。
“孫兒亦是如此。”
杜海生一拱手,畢恭畢敬的迴道。
“老夫自然明白。”,杜韻之點點頭,道:“你在上海,雖然殺伐過重,但殺的都是該殺之人,伐的都是不義之徒。而對老百姓,卻又是百般仁慈,關愛,抑製糧價,救濟逃難之民,老夫也知道的詳細,所以,老夫才說,你跟那些軍閥也一樣,也不一樣,更何況,你不過隻是江南鐵血軍團的副司令,真正掌權的是吳佩孚,那三軍對壘,我所收到的消息,確實迷惑了各大軍閥派係,甚至是南京蔣光頭和武漢汪政府,但你那幹打雷不下雨的三軍對壘,卻在數十天後就已經被有心人識破,你現在還如此繼續做,想必是迷惑日本人吧,這一點,老夫也能猜出個大概。”
“太爺爺說的極是。”
杜海生越聽越害怕,越聽越膽戰心驚,眼前這位老爺子,說起話來心平氣和,外表更是俊秀無比,卻沒想到,心思如此縝密,將自己所做原因全部猜了出來,而且,跟自己當時所想如出一轍,不愧是自己的太爺爺啊。杜海生想著,忍不住感慨道。
尤其是鐵血十八軍,和唐生智的第一軍,吳佩孚的第二軍暗中合並,成立江南鐵血軍團的事情,要知道,隻有他,唐生智、吳佩孚、薛嶽、孫傳芳等極少數軍方最高領導層知道,極其保密,卻沒想到,杜韻之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
看來,自己的實力跟經營了千百年的十大世家相比,還顯得太過渺小和脆弱了。
這種根基和實力,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和實現的。
“暫且不說這些,你可知道那些日本古老世家的高手,什麽時候出動?”
杜海生搖搖頭,道:“現在還不清楚,我來之前已經加派人手對上海以及日本國內的動向進行監控。”
“還不夠。”
杜韻之聞聽,禁不住眉頭緊皺的道:“雖然這些所謂的日本古老世家高手,在老夫眼中算不得什麽,但卻比一般的頂尖高手還要強上數倍,若是他們想來,斷然不會給你任何察覺的機會,哪怕是你派出去的那些手下,隻怕也是九死一生,白白送了性命而已。”
“這些扶桑蠻子,倒還真的夠厲害啊。”
杜海生接著杜韻之的話迴道。
“哼,厲害個屁。”
沒想到,剛才還溫文儒雅的杜韻之聞聽,禁不住麵色一沉,冷聲喝斥道,眼中充滿了不屑和輕蔑,“大唐時期,天下朝賀,古老世家也是疏於防範,很多武功秘籍也隨著交流被扶桑蠻子出重金收走,最後根據這些秘籍創造出了各種武功,發展出了不同的門派,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無論起的名字再過花哨,也無法抹去他們都是中華子孫的後代,所用秘籍,都是華夏產物的事實,卻是沒有想到,他們還想用學到的東西來對付咱們華夏子孫,當真是數典忘祖的典型,宋朝初年,倭寇在沿海一帶,大宋皇帝派兵接連鎮壓,卻收效甚微,而傷亡極其慘重,最後才得知,原來,是日本那些經過發展壯大的世家頂級高手混在其中,後來不得已,當時的幾大世家同時排出高手,在台州一代,雙方展開激戰,幾大世家的弟子共同進退,無一傷亡,而那些倭寇和日本世家的人,卻是傷亡慘重,說來這大日本武士道精神還真夠強大,除了一兩個意誌不堅定之人外,其餘無論是傷者還是活口,均采取了自盡的方法了結餘生,而當我們將生還的二人帶迴去,嚴刑審訊下,兩人頂不住酷刑,隻得招供,這一招供,卻讓所有人俱是震驚不已,扶桑蠻子一個驚天大陰謀隨之浮出水麵。”
杜海生聽的津津有味,趁著杜韻之停下來喝水的功夫,湊上前去,很是迫切的問道:“到底是什麽陰謀?”
他知道古武世家的很多事情,但像這種類似機密的,卻完全不清楚,而且後世的他,穿越前還沒有資格知道,卻沒有想到,華夏的古武世家竟然如此生猛,十大世家,經此一戰,竟然無一人傷亡,而對方卻是全軍覆滅,不得不說,當時那十大世家的實力之強悍,已經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侵占華夏。”
杜韻之放下水杯,不緊不慢的迴道。
“什麽,這幫狗日的。”
聞聽,杜海生頓時暴跳如雷,要知道,後世的他可是人民解放軍軍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國家榮辱感,忍不住就罵道。
“小日本的野心倒是不小,從宋朝都開始夢想著侵占我華夏大地。”
“這有什麽。”
杜韻之微微一笑,道:“扶桑蠻子從唐朝初年開始,便開始計劃如何分裂大唐,而當年新羅,百濟兩個小國大戰,其中也有這扶桑蠻子的功勞,當時的扶桑貧窮落後,不過,這些人玩陰的卻是一把好手,到處煽風點火,挑撥離間,而他們卻從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直到宋朝的時候,他們養精蓄銳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始窺覷華夏的土地,也正是那一次,兩人交代了全部,原來他們隨倭寇來到大宋的土地,一方麵是幫助倭寇襲擾大宋沿海的村鎮,另一方麵,就是暗殺大宋一些良臣名將,繼而擾亂整個大宋的民心,動搖大宋的百年基業,從而給倭寇全麵侵占大宋而奠定基礎。隻是可惜,他們遇到了我們。”
“那後來呢?”
杜海生在杜韻之麵前,仿若是一個聰明好學,善於提問的孩童一般,眨巴著眼睛問道。
“後來,哼,後來我們幾大世家將搜集到的情報以及那兩個扶桑高手交給了麵涅將軍狄青,可惜,那宋仁宗本事昏庸之輩,又值奸臣當道,範仲淹幾次進言,讓出兵扶桑,都被宋仁宗所拒,在他看來,扶桑不過一方蠻夷之地,百姓尚未開化,故而不予理睬。可我們卻不能眼見著老百姓受那倭寇的幹擾,不能讓這些扶桑蠻子饒的華夏民不聊生,最後不得已,幾大家族派出眾多高手悄悄潛入了扶桑之地,也學他們,進行暗殺等各種形式,鬧的整個扶桑人心惶惶,雞犬不寧,最後更是逼迫他們的古老世家出麵,雙方再次交鋒,這一次,更是重創那些世家的頂尖高手,一時間,整個扶桑之地都不願在當官,也正因此,當時的天皇最後做出讓步和承諾,在他有生之年,不再犯大宋分毫土地,而從那時候,中日古武家族達成協議,若無巨大變故,雙方不得不出手,不得輕易去對方的國土上滋事,否則,將會舉全國古武世家的高手前去報仇,這幾百年下來,大家也相安無事,尤其是沿海之地,更是過了幾十年的安靜日子,隻是可惜,元朝初期,政局很是動蕩,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倭寇再次猖獗起來,不過,倒是沒有古武家族的參與,將士們也能應付。”
“怪不得,我後世隻聽爺爺講過,兩國的古武世家不允許登到對方的國土上滋事,卻沒有想到這其中竟然還有如此精彩曲折的故事。”
杜海生長籲一口氣,點點頭道。
“嘿嘿,倒是沒有想到,扶桑蠻子還真是背信棄義的民族典型,竟然敢撕毀當年的約定,跑到我華夏民族撒野,當真以為我泱泱大國到了人盡可欺的地步了麽?哼,老夫倒要看看,幾百年過去,這些扶桑蠻子的能耐到底長了多少。”
杜韻之說著,一陣冷笑連連,另外兩人卻是冷不丁的渾身一哆嗦,很顯然是感覺到了現任家主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場。
杜海生更是一陣激動,甚至還在浮想聯翩,若是到時候其他九大世家一起聯合,那樣的效果會不會,嘿嘿——更加震撼!
第五百九十八章:杜付兩家!
“懷仁,你是否想要出去轉轉?”
杜韻之說著,一轉身看向自己的兒子,眼中盡是異樣的神色。
杜懷仁一怔,隨即嘿嘿一笑,道:“孩兒定不會丟我杜家的人,辱我家族之名聲,讓前來的扶桑高手永遠無法返迴自己的國度。”
“好,另外,我會和其他九大家族的家主聯係,告知他們我們的行動,若是他們有心,想必也會賣老夫一個臉麵,出手幫忙。至於此次前去的人數,十人足以,多了反倒降了我杜家的名頭,這十人,懷仁你且去挑選便是,對了,將杜軍帶上。”
最後,杜韻之又交代了一句。
無論怎樣,自己都不會坐視這些扶桑蠻子來到華夏肆意而為,更何況這次出手幫助的還是自己的世孫,是自己的後代,自然不遺餘力。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老夫且要和你小子商議。”
說完,轉身看向杜海生,眯著眼睛道。
杜海生一怔,不知道這位才華橫溢的家主又會怎樣,趕緊道:“有何吩咐,太爺爺說了便是,何談吩咐之說,倒是顯得生分了。”
“你這小子!”
杜韻之嗬嗬一笑,道:“老夫想要跟你合作軍火生意。”
“呃?”,杜海生聞聽,不由得好奇,他之前好像並沒有聽過爺爺講過,杜家有跟軍火有關的生意,眼前這老太爺是怎麽了?
莫非,因為自己的出現,家主要改變自己的策略不成?
杜海生滿是疑惑。
“老夫知你心中困惑,你不知道,並不代表杜家沒有去做,整個民國,杜家生意遍地,即便是一個村鎮,指不定都有杜家的生意,而且還有很多隱形的生意更是除了家主等幾個少數人知道外,其他人無從知曉,這些事情,你爺爺也自然不會告知與你。”
杜韻之仿若看透了杜海生的心思一般,微微笑著解釋道。
“老太爺的意思是,我們杜家也有軍火方麵的產業?”
杜海生一怔,隨即求證。
“自然,可能你還不知道,那南京付家所做的軍火生意,還有我杜家四成的股份在裏邊。”
“什麽?”
吃驚,杜韻之這個消息一出口,杜海生整個人都被震驚在當場,畢竟,付子豪在整個民國的名聲,要比杜韻之,甚至整個杜家都要響亮的多,而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們所記住的便是四大家族,除外就是付子豪,畢竟,那民國首屈一指的富豪不是白白叫起來的。
倒是沒有想到,杜家不但參與了進來,竟然還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杜韻之的這條消息,足夠讓他一時間難以平複了。
“這有什麽大驚小怪。”
杜韻之依舊輕描淡寫,不過臉色卻有些不悅,嗔怒道:“作為杜家的子孫,當以麵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看看你,一驚一乍,成何體統。”
“是,是孫兒冒失。”
杜海生趕緊點頭認錯,他也知道,自己剛才的反應太過激烈,畢竟,知道如此真相,讓他無法不去動容,更何況,這兩家本就和自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付子豪,乃是自己的嶽父大人,自己的眾多產業也都有他的股份,會不會,杜家也在隱藏在其中的股份之中。
想至此,杜海生沒來由的打了個冷戰。
“在我們麵前倒是無礙,切勿在旁人麵前也是如此,要學會壓製自己的情感,否則,還不讓天下人所嘲笑。”
杜海生這一次沒有說話,很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作為付家老家主的救命恩人,杜家參股有什麽不妥麽?”
杜韻之反問一句,見杜海生一臉的困惑,便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述了一遍,原來當年杜韻之十七歲的時候,去外地曆練,當時正值天下大亂,以袁世凱為首的複辟黨野心勃勃,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也是當仁不讓,你今天複辟,明天就討伐你,你來我往,甚是熱鬧。
而且當時的地方軍閥更是多如牛毛,即便是一個縣令,到最後就能以各種口號扯起大旗,自封為大帥,招兵買馬,掌控一方。
當時的付家已經在民國頗有名望,雖然財富還無法和現在企及,卻也是富甲一方,老家主付世倫更是經商奇才,在商道一路順風順水,一時無兩,隻是中國有句古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付世倫在商業上的咄咄逼人,也讓很多商業對手寢食難安,最後一些陰小之人便買通了殺手,想要值他於死地。
便在濟南的時候采取了行動,在付世倫下車的時候,早已埋伏在車站裏的殺手突然開槍,猝不及防之下,付世倫身上三處被子彈打中,身受重傷,生命垂危,恰巧,被從上海趕到濟南的杜韻之碰到,當時的杜韻之也不過十七歲,但一身的功夫卻已經相當了得,將那些殺手全部擊殺之後,又將付世倫背到了杜家的商鋪之中,隨後出手治療,親自替他取出了身體內的三顆子彈,這才保住了付世倫的性命。
而後的數天,杜韻之害怕再有人前來尋他性命,便一直伺候在他的左右,直到付世倫傷愈,兩人攀談之下,這才算是知道彼此的身份。也正因如此,付家一直當杜家為他們的救命恩人,百般感激,甚至不惜重金相報,都被當時的家主暗中叮囑杜韻之拒絕。
後來付世倫看中了軍火生意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便想進駐其中,可他也知道,做軍火生意,風險極大,要跟民國各種各樣的狠角色打交道,雖然有些人遵守遊戲規則,但也不乏其中一些狠辣之人暗下黑手,黑吃黑的現象在那個年頭再正常不過。
最後,付世倫想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已經二十出頭的杜韻之,在稟報家主以後,決定涉足軍火生意,不過,按照付世倫的意思,杜家出人,幫他打理道上的朋友,解決各種麻煩,而他,專心經營軍火銷售,並且,願意無償拿出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給杜家。
杜家卻還是堅持出資,付世倫拗不過,這才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