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今天早上,周文山周局長也來過一次!”,方伯說著,又道:“好像是關於佛山那些人的事情。”


    “好,你安排今天見一見他吧。”


    杜海生現在可是對佛山來的這些家夥非常感興趣,最關鍵的是,他對能夠掌控這麽多高手的背後主子很是好奇。


    既然周文山來找自己是關於那件事情,那就是說,事情可能又有些進展。倒是耽擱不得。


    想著,匆匆的吃了飯,便拿起桌子上的報紙看了起來。


    杜海生來到民國以後,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管再忙,總是要看一下各大報紙裏邊的內容。


    畢竟,像《大公報》之類的報紙還是有很多可取的有用信息,也能讓他對民國的整個局勢更加的了解和掌握。


    “老大!”


    正在這個時候,段天虎從外邊走了進來,麵色平靜,但從眼神中卻看出有一些不一樣,似乎有什麽事情。


    “上樓說吧!”


    杜海生點點頭,拿起報紙,起身上了二樓的書房。


    “有什麽事情?”


    杜海生親自給他倒了一杯水,道。


    “關於潛入到上海這些佛山高手的消息!”


    段天虎仍舊是一臉對策平靜,顯然跟以前嘻嘻哈哈有著明顯的區別。


    “說吧!”


    見狀,杜海生知道,段天虎的情報處肯定得到了什麽內幕,才會讓這家夥有這樣的表情。


    “我已經查清楚了,這些佛山高手能來上海,都是受一個人的指使。”


    “誰?”


    杜海生一驚,順口問道。


    “那個人你也認識!”,段天虎喝了一口茶,又道:“這個人此前是白龍會老大的公子,林天旭,跟他一起的還有黑虎幫的大公子王家棟!”


    “什麽,是這兩個混蛋小子?”


    杜海生聞聽,禁不住猛然一怔,他萬萬沒有想到,上海城湧入的這些佛山高手竟然是這兩個王八蛋指使的。


    不過,讓他想不明白的是,當年,這兩個家夥可是跟一條狗一樣,被馬永貞和元東山轟的滿世界的亂竄,最後逃跑的時候也沒落到什麽錢,倒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竟然能迅速積攢起來如此大的人氣和背景,能夠動用什麽四大金剛,八大鐵鷹,十三太保,倒是讓他小看了這二人的能耐。


    杜海生本來早就想除掉這兩個禍害,尤其是林天旭和王家棟暗中勾結,殺害自己的父親以後,杜海生對這兩人的道德品格早已是徹底失望,為了自己的欲望,不但殺了自己的父親,還跟日本人同流合汙,甘願當日本人的走狗,這樣的人,沒有骨氣,不配當中國人。


    可惜的是,那一次戰鬥中,馬永貞和元東山計劃如此周密,還是讓這兩個家夥逃出了上海城,沒想到,短短一年多,竟然再次東山再起。


    真是不死不休啊!


    杜海生想著,暗暗感歎,心中卻是一陣冷笑,要是有錢有勢了,就好好找個地方過自己的一輩子就算了,竟然還敢出來挑釁自己,那就不要怪我杜某人不客氣了,這一次,想要再跑,哼哼,簡直是異想天開。


    想著,又是一陣疑惑:“這兩個家夥,當年跟喪家之犬沒有什麽區別,倒是遇到了什麽奇遇,竟然能夠動用如此大的勢力。”


    這才是杜海生最為關心的一點。


    “林天旭和王家棟離開上海後南下廣東佛山,認識了當地幫會老大的女兒,從此以後才風生水起的。”


    “什麽?佛山老大的女兒,佛山老大是誰?”


    杜海生並不知道佛山還有什麽老大,在他看來,佛山都是練武的,黑幫想要站穩腳跟顯然不是那麽容易,但段天虎的情報肯定不會錯。


    而且,似乎這個黑幫的能量還相當的大,這倒是讓他有些好奇了。


    畢竟,能夠控製整個佛山,調動如此眾多高手的人物,肯定是有機極其強大的權利和勢力,這樣的人,不得不讓他重視。


    “佛山老大季銘義,佛山人,四十五歲,曾經是青幫弟子,後來脫離青幫成立青虎幫,此人不但有自己的幫會,產業更是遍布整個廣東,甚至東南亞,最近幾年對民國其他地方也是滲透兇猛,而且,此人還是佛山的市長,權勢極大,就連廣東省政府都奈何不得他。佛山的武術界,更是唯他馬首是瞻,這次行動,就是在季銘義的默許下,由林天旭,王家棟帶領一百多名佛山武術界的高手前來上海城,為的,就是報仇。”


    段天虎所掌握的信息,很是強大,對季銘義也是了若指掌,說到最後還是不忘補充了一句。


    “是麽,好啊,既然想要來對付我杜海生,我當然歡迎。”


    杜海生點點頭,季銘義,他沒有聽說過,而且,他不管對方是誰,既然敢來到上海,那就別想著再離開。


    這些佛山武術界的家夥現在還沒有鬧事,隻要敢有任何風吹草動,杜海生將會讓他們生不如死,從此以後,將上海當成佛山的地獄,永遠的禁區……


    第四百九十章:齊齊開花!


    杜海生怎麽也沒有想到,潛入到上海城的這批佛山武術界的高手竟然有一百多人,更讓他吃驚的是,背後主持竟然是自己的老相識——林天旭,王家棟!


    他本來以為,上次馬永貞等人已經將這兩個小子打疼,打的不敢再踏進上海城半步,卻沒有想到這兩個家夥在大海中竟然沒有白颶風巨浪拍死,而且還跑到了廣東,認識了那邊的佛山老大,做了別人的上門女婿,運氣倒是真的不錯。


    不過,段天虎所搜集的情報,上海城內並沒有發現林天旭和王家棟的蹤跡,凡是能夠有可能藏匿的地方,也都已經派了專人去監視。


    “哼,這兩個小子倒是學的聰明了!”


    送走段天虎,杜海生坐在藤椅上,看著外邊變的有些陰霾的天空,心中冷笑連連。


    現在的上海城固若金湯,林天旭和王家棟也知道,即便是現在的上海城好進,但絕對不好出。


    尤其是杜海生的勢力已經將整個上海城掌控,不要說一百多個人,即便是一千多個,也照樣不夠對方收拾的。


    這次一旦失敗,他們想要再從上海城逃出來根本不可能,段天虎說沒有發現兩人的蹤跡也是情有可原。


    但杜海生覺得,這兩人一定會現身,現在隻是躲在一個離上海城並不遠的地方在暗中關注著這邊的一舉一動。至於是哪裏倒是不好說。


    距離上海最近的地方,安徽、南京、餘杭!


    而安徽和南京都在上海城的北邊,佛山在上海城的南邊,兩人不可能再繞遠去這兩個地方,那麽唯一可能的地方便是餘杭。


    可問題的關鍵是,餘杭那邊的中央軍跟現在的十八軍已經水火難容,他在那邊的生意也不多,想要去查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最終的決定是,他讓段天虎找一個安全可靠的人親自去餘杭一趟,隻要能掌握林天旭和王家棟的蹤跡,饒是兩人來勢洶洶,對他而言也不再具備任何的威脅,上次打的他們跟喪家犬一樣,這一次,就連一條狗命都不準備給二人留下。


    至於佛山那些潛伏的武術高手,杜海生除了讓周文山和段天虎的情報處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監視以外,並沒有采取其他的行動。


    一切盡在掌握中,他也不擔心中間會出什麽岔子!


    而就在他部屬一切的時候,從五人軍械製造公司又傳來好消息,由約翰遜領銜公關的裝甲車係列已經攻克了鋼板,製動係統,駕駛室構架係統等一些列的問題,正在進行最後的總體結構設計,甚至,作為軍事戰略相對來說重要的裝甲運兵車和步兵裝甲戰車已經進入到最後的衝刺階段。


    作為一個熟悉曆史軍事的二十一世紀的特種兵王,杜海生對於裝甲車在一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揮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人最先研製出了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輸送車。車上有輕型裝甲和一挺機槍,可運載20名士兵。雖然車上的裝甲可使車內士兵免受槍彈的傷害,但習慣於徙步作戰的步兵仍把首批裝甲輸送車稱為“沙丁魚罐頭”和“帶輪的棺材”。


    1918年8月,英軍第七集團軍的一個戰車營首次在華爾夫西使用裝甲輸送車,12輛裝甲輸送車吐著火舌向敵軍衝擊,德軍官兵極為驚恐,倉惶潰逃。英軍士兵隨即跳下車,占領了德軍陣地,其它國家軍隊也從引發現了裝甲輸送車的軍事價值。


    裝甲車按照不同的作用分類,有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裝甲指揮車、裝甲救護車、裝甲偵察車等。


    裝甲運兵車主要是在戰爭中運送士兵,並且關鍵時刻也能運送物資的車輛。


    而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大同小異,但火力比之更加兇猛,鋼板也厚上不少,防護能力相對而言更強,而且本身也配備了強大的火力,士兵坐在上邊也能展開作戰,配合其他步兵進行戰略打擊,其意義不言而喻。


    而裝甲救護車、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部隊的機械化和作戰的靈敏性。


    由於當下的技術有限,杜海生並沒有要求裝甲車能達到多高的水平,隻要能適應現在的戰爭,比現在強那麽一點就行。


    約翰遜本身在這方麵就是特長,而且在他的溝通下,又秘密從德國招來了十幾個這方麵的技術人才,所以裝甲車的研發速度進一步提升。


    既然裝甲運兵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那也就意味著,裝甲車的所有進展都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在二戰時期,民國在這方麵上幾乎是空白,所有的一切都是靠外國同盟的援助,而屬於自己的裝甲車根本沒有,甚至,在二戰前期,中國很多軍人還不知道這些大個子是什麽東西。


    杜海生的步兵戰車一共能承載三十人,比之一戰時期的二十人多了十人,這就讓他很是滿足和興奮了。


    約翰遜所帶來的這個消息,讓杜海生很是興奮了一把,隻要這種作戰車輛能夠研製生產,那對鐵血十八軍甚至對整個民國的作戰都將有極大的提升。


    不過,杜海生也知道,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將這些戰略裝備全部研製生產,似乎有些力所不及,畢竟這需要一個極其龐大的資金做支持,而自己終究是一個人,資金有限,哪怕他現在已經有了相當牛|逼的財產積累,也根本經不起如此的折騰。


    尤其是裝甲戰車的生產線,所需要的設備更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杜海生覺得,是有必要跟其他人商量一下共同開發了。


    與此同時,約翰遜還有一件讓杜海生很是振奮的消息,那就是坦克的研發也已經取得不小的進展。


    雖然坦克也屬於裝甲車的一種,但因為作戰意圖和戰略,被獨立了出來,坦克相對於裝甲車來說,防護效果更為強大,鋼板更為厚重,炮管有大小口徑兩種,而按照作戰的策略,又被分為輕型和重型坦克,火力上,裝甲車更是跟坦克不可同日而語。


    而世界上最重的便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建造的鼠式坦克。


    它比現代坦克重三、四倍,達188噸,車長9米,高3.66米,寬3.67米,正麵裝甲厚達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溝,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礙,並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員。坦克上裝有150毫米火炮和兩挺機槍。輕型坦克隻有10-20噸,多為水陸兩用坦克,裝有85毫米口徑的火炮,主要是用於空降或陸戰隊使用。


    目前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主要是80年代以後研製的,其代表有:蘇聯/俄羅斯的t-90、t—80、美國的m1a、m1a2、中國的99式、德國的豹2、日本的90式、英國的挑戰者2、法國的勒克萊爾、以色列的梅卡瓦4、意大利的公羊等。


    杜海生的裝甲坦克研發公司主要針對的是五十噸左右的重型坦克,使用110毫米大口徑炮筒,同期研製的還輕中型兩種,雖然依照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研製出中國99式坦克,但杜海生還是對其中的硬性指標做了規定,尤其是機動性能上,更是嚴格。


    整體來說五人軍械製造公司包括,重型武器、火藥、裝甲坦克等一係列研發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隻有軍艦和飛機兩塊進展緩慢,但杜海生也清楚,這兩塊飛機還比較好說,尤其是軍艦,係統之複雜,結構之繁瑣不亞於一項浩大的工程。


    而且,研發所需要的人才,各種材料,以及動力等係統都需要極其專業的公司來配合,而自己的五人軍械製造公司很顯然現在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更何況,建造一艘軍艦和一架飛機,所需要的成本更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完成。


    所以,杜海生也不著急,畢竟,在中國的戰場上打仗,還是地麵為王,比方說自己所研製的坦克,以及重型武器研製中心所研發的高射炮,都會對日本人的飛機造成極大的威脅和震懾,製空權上倒是不太迫切。


    隨著裝甲、坦克、火藥、重型武器研發和生產相繼取得進展,杜海生也知道,預示著自己心中的軍火帝國版圖將逐漸清晰起來……


    第四百九十一章:z12狙擊步槍!


    五人軍械製造公司的五個投資人中,真正和軍火有些關係的,也隻有杜海生和付子豪,像劉天禹、宋子文、陳光甫,對這方麵一竅不通,三人隻是處於對杜海生的信任將錢投了進來,至於產出,自然是希望能夠形成正比,但到目前為之,還是在不停的燒錢。


    仿若是一個無底洞一樣,扔進去一捆捆的鈔票,根本聽不到任何的聲響,但隨著高爆手雷,改良型的z12狙擊步槍,z122步槍,z35衝鋒槍的相繼研製成功生產,已經漸漸的扭轉了這樣的局麵。


    z12狙擊步槍的性能比之美國陸戰隊使用的m1903更為先進,雖然趕不上中國的85式,但在當下的世界,杜海生自認,z12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狙擊步槍,采用7.62mm毫米的機槍彈,有效射程七百米,九百米之內能穿透三毫米厚的鋼板,並且在z12身上,該槍的閉鎖結構為多齒閉鎖,增大槍機與節套的有效接觸麵積,使後坐力有效地分散在槍機的受力麵上,避免槍機及機匣受損,彌補了由於采用剛性閉鎖所帶來後坐力較大的缺點。


    z12的槍管外部沒有刻槽,槍管口部配有高效的膛口裝置。其瞄準裝置方麵則去掉了專用導軌,取而代之的是機匣上部的皮卡汀尼導軌。這種導軌已成為一種新的被多國認可的軍用標準,其優點是可快速安裝和拆除多種備有標準接口的瞄準鏡,並且每次安裝後隻需進行很小的零位調整。


    並且該槍還采用了高效穩定的緩衝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使用中出現高故障率的情況發生。


    可以說,z12的整體性能,杜海生還是綜合了中國生產的85式以及美國生產的m99式兩種狙擊步槍的性能構造,而且,更多的元素還是按照m99式融合,由於生產工藝方麵的問題,自然達不到m99式的水平,但相差也並不是太遠。


    這種狙擊步槍杜海生隻是裝備到了十八軍的狙擊大隊,畢竟因為是剛研發生產出來的,很多性能還並不穩定,需要不斷的實驗才能定性。


    而賣給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王家烈等軍閥頭子的,乃是之前生產的m112,這種狙擊步槍雖然性能不差,但相對於z12來說,相差不是一點半點,尤其是在性能上,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m112的有效射程為五百米,相對於z12來說,有著近二百米的差距。


    在戰場上,這二百米,足夠要了對手的性命。


    杜海生現在販賣軍火的原則是,將五人軍械製造公司,或者浩海軍械銷售公司的淘汰產品高價賣出去,而真正的性能以及威力大的武器,則留給自己在維耶裏那島培訓的那一萬名士兵,這一隻部隊,杜海生並沒有跟任何人提起。


    當然除了元東山等人,劉天禹等人也並不知道這樣一支部隊的存在,而且這支部隊所使用的訓練科目以及戰略都是杜海生一手編製完成。


    由馬永貞代為訓練!


    至於十八軍,基本上是維耶裏那那一萬名特遣大隊的隊員使用過後,經過無數次的改良後所生產出來的穩定型成品。


    即便是杜海生出售給馮玉祥等人的是自己淘汰的軍火武器,也讓這些家夥激動不已,畢竟價格不高,而且性能相對於他們手中的漢陽造來說有著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步槍這一方麵,漢陽造在閻錫山的一個精銳師裏邊基本上全部淘汰,而是購買了杜海生手中的m111式步槍,這種步槍的優點是性能更加穩定,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大,尤其是在穩定型上,更是之前的漢陽造所不能相提並論的,即便是中正式,都無法與之相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火商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徒並收藏民國軍火商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