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萬第三次,成交!”


    拍賣錘敲在拍賣桌上,雕刻著杜海生性命的這把匕首最後以二百萬的天價被宋子文拍得,讓場下眾人禁不住唏噓不已。


    本來接下來是宴會和跳舞節目,因為中間出現了這麽一個小插曲,隻得一再推遲,大家隨便吃點點心,隨著大廳的彩燈亮起,隱約想起,舞會正式開始。


    “杜兄弟,可否進一步談談?”


    付紅和趙薇兒同時出現在杜海生麵前,俱是要邀請他共舞一曲,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他也是頗為尷尬和為難。


    正在這個時候陳光甫款款走了過來,來到他的跟前,滿臉微笑的詢問道。


    “當然可以,兄弟正好也有話要對你說。”


    杜海生見來了救兵,趕緊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拉著陳光甫的手逃也似的離開了這兩女的包圍。


    二女望著杜海生遠去的背影,鬱悶不已,嘟著小嘴一跺腳,悻悻的坐了下來,獨自喝著悶酒。


    兩人一路走來,順著樓梯上了二樓,進入了一個房間,杜海生打眼觀瞧,見這房間裝修的甚是闊氣豪華,一張寬大的桌子擺放在正中,後邊一個偌大的書櫃,書櫃上堆滿了各種書籍,在桌子上卻是放置著文房四寶,還有一支浸在瓶子中的鋼筆,很顯然,是他平日裏看書養性的書房。


    坐在沙發上,兩人彼此對望一眼,杜海生微微一笑,率先提出了心中的疑問:“陳大哥,你說的要分我這商業銀行百分之五十股份的事情可是真?”


    “這個自然,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豈能當兒戲?”


    陳光甫一怔,隨即一笑,反問道。


    “兄弟明白,不過這個大禮我萬萬不能接受,還請收迴。”


    “為何?”,陳光甫一臉不解,問道。


    “無功不受祿,我也沒對商業銀行的發展做過什麽貢獻,更沒有投資參股,若是應諾下來,豈不是給人落了把柄,讓人看了笑話。”


    杜海生雖然很希望能夠得到這股份,可他還是始終保持著冷靜的頭腦,好財卻不貪財,這是他的做事風格和基本原則。


    “嘿嘿,原來如此,難道杜兄弟救我一命還不值這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麽?莫說百分之五十,即便是整個商業銀行,隻要兄弟一句話,我也會毫不猶豫的全部贈送給你,沒有了這些我還可以靠腦子和雙手打拚出來,可沒了性命即便是有了一切又如何呢,所以,杜兄弟完全不必介懷。”


    陳光甫嘿嘿一笑,見杜海生還是猶豫不決,似有話要說,隨即一擺手,臉色一沉,態度堅決道:“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手續合同等下一並辦了,你要是認我這麽個朋友,一切都聽我的,再有說辭,就說明你看不起我陳光甫,不願意和我做朋友。”


    “這……”


    杜海生麵部微動兩下,見對方態度堅決,也不好拒絕,再推辭下去就顯得自己太過虛偽了,隨即道:“好,既然這樣,杜某我就不再推辭,答應便是。”


    “杜兄弟,你和那個年輕人有什麽過節,他竟然會如此咄咄逼人,抓著你不肯放手?”


    陳光甫滿意的點點頭,想了片刻,隨後又好奇的問道,他對那個小子的印象也是極差,也想知道自己這位兄弟是怎麽得罪那家夥的。


    “事情是這樣的……”


    杜海生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當然也有所隱瞞,陳光甫聽著也是連連點頭,雖然覺得這其中有很多蹊蹺之處,對方不說,他也不好點破。


    聽到最後,他的臉也是不由自主的耷拉了下來,一副冷森森的道:“沒想到這林家居然如此囂張,女孩子不喜歡不去找自身的原因,看看有什麽地方做的不足,竟然用如此心狠手辣下三濫的手段對付你,若是換做我,哼,哪怕是拚了身家性命也得跟他們同歸於盡,杜兄弟還是太過婦人之心了,殊不知眼下這社會,善良的人總是被人狠狠的踩在腳下,你這樣做純屬養虎為患,看今天這形勢,那家夥似乎仍舊不死心啊。”


    “哼,不死心,那就打的他死心為止,不瞞大哥,我並不想一下就了解了對方的生命,我要慢慢的跟他玩,給他足夠的信心和希望,最後再讓他們一次次的絕望,反複幾次,我要讓他們的精神崩潰,嘿嘿,到時候感覺玩夠了,我自然會結果了這兩個王八蛋的性命。”


    “狠,你小子果然比我狠!”


    見杜海生冷哼一聲,講那番話時一臉的陰冷,就連見多識廣的陳光甫也忍不住暗自打了個哆嗦,一伸大拇指佩服不已道……


    第一百八十三章 促膝長談!


    “杜兄弟,你那糧食商行的生意如何?”


    陳光甫知道有些事情應該點到為止,並沒有在林天旭這件事情上做過多的討論,話題一轉,隨口問道。


    “還算不錯,最近收購了兩家同行,雖然規模不大,卻也夠吃喝了。”


    “嗬嗬,改天我給你介紹一下宋子文宋先生,他可是這上海灘最大的糧食商人了。”


    陳光甫微微一笑,隨即承諾道,說宋子文是上海灘最大的糧食商人,他絲毫沒有誇張的成分在裏邊。


    “恩,這個感情好,宋先生的名聲在外,小弟也算是如雷貫耳,今天一見果然氣度不凡,若是哪天大哥引薦,小弟倒是感激不盡。”


    說實話,杜海生對宋子文也是極為感興趣,且這宋子文在上海灘的糧食生意也算是一支獨大,還有一點他也沒有說明。


    如果自己的記憶不出錯的話,年入三十的宋美齡十二月份便要和蔣某人共結連理,自己也要把握住這次機會,從中好好為自己謀取一些利益來了。


    重生前作為一個軍人,杜海生始終保持著一貫的正派作風,不善於使用手段,雖然有一些匪氣,但還是太過呆板,變通極少。


    可在這個兵荒馬亂爾虞我詐的年代,他已經慢慢的讓自己適應這個社會,既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試著適應這個世界,這一點他也深知。


    “現在天下大亂,日本人蠢蠢欲動,更是借用此次失蹤人員的事情調兵遣將,眼看著一場戰爭必不可免,不知杜兄以後可有好的規劃?”


    杜海生明白,陳光甫問自己這番話,就是要試探自己的眼光和膽略,也不客氣,站起來反問道:“陳大哥也覺得這場戰爭不可避免麽?”


    “呃?難道杜兄弟認為這其中還會有變故不成?”


    現在的民國局勢陳光甫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雖然他沒有在政府裏麵供職,可他明白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一顆愛國之心,即便是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辭,聞聽麵前這年輕人一番言論,心頭不由得一緊,轉而一想又覺得自己太過小題大做,自己不知道的,對方又怎麽會清楚呢。


    “哈哈,這天底下的事本就變幻莫測,誰又能預測不可未知的將來。”


    杜海生站起來,爽朗一笑,模棱兩可的迴道。


    “那杜兄剛才那番話的意思是……”


    陳光甫自然閱人無數,看人精準,眼前這年輕人卻是虛虛實實,說話也是模棱兩可,一時之間倒也猜不透他究竟是何意,不禁疑惑起來。


    “正如小弟剛才說的,這天底下的事瞬息萬變,誰又能保證以後會發生什麽事,萬一日本國內出現什麽動亂,或者他們的天皇陛下一時又改變了主意,但想要指望咱們民國政府作出一點實質性的舉動來恐怕有些不現實,能在報紙上發表聲明譴責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杜兄這話未免說的太輕鬆,想的太過簡單,日本國內現在一片安定團結,他們的天皇陛下也是個眼光卓絕的人物,一直致力於工業的改革和升級,新興工業在國內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朝野上下在對外侵略的態度上也是保持了出奇的一致,想要指望他們出什麽狀況有些不現實吧。”


    陳光甫也不覺好笑,他認為杜海生講的有一定道理,可卻是脫離了現實,沒有看到眼下兩國國內的情況,日本國內穩定發展,民族團結,對外擴張的問題上也達成了一致,反觀國內局勢,軍閥盤踞,連年戰爭不斷,民不聊生,經濟發展滯後,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就連這小小的上海灘也是魚龍混雜,日本,美國,德國,英國,俄國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租借,整個一翻版的八國聯軍,民國的天空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一旦開戰,恐怕……”


    說到最後,陳光甫也是禁不住發出幾聲歎息,再也講不下去,民國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割據,戰火連天,使得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戰火所過之處,俱是橫屍遍野,烏鴉食肉,當地百姓背井離鄉,民不聊生,餓死者不計其數,他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可卻也無可奈何,今天這場慈善拍賣晚會也隻是想盡自己一份微薄力量給那些無父無母的兒童們,他雖然不了解眼前這年輕人的秉性,但從路見不平出手相救,今天又拒絕自己的“大禮”,隱隱中也揣摩出了這人的一些性格來,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此人剛正不阿,且頗有手段,若是不然,他的糧食生意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風生水起。


    他提出這些話題,正如杜海生所料的那樣,也正是想通過這些片麵來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性格和脾氣,以及眼光,好為兩人的深度合作做準備。


    “軍閥盤踞,彼此不服,連連挑起戰爭,偌大的中國,大小無數的軍隊卻是各自為戰,擁兵自重,一盤散沙,一旦戰爭爆發,這正是敵人樂意看到的,能拉攏的盡可能拉攏,不能拉攏的完全可以根據彼此不和的弱點個個擊破,整個中國也算是垂手可得了。”


    陳光甫點點頭,他也知道杜海生所說這番話並非危言聳聽,現在民國的情況也正是這樣,他蔣某人想要一統中國,將其他軍閥收為麾下,可那些軍閥頭子哪個又是吃素的,怎甘願當別人的一個手下,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幾千年來的俗話可是深深印在了他們心中,擁兵自重,占山為王也就不可避免了。


    可眼下國內國際局勢風雲突變,撲朔迷離,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都在養精蓄銳,大力發展國內經濟,唯獨中國,一直處於戰亂不斷的困境中,仿若一頭深陷泥潭中的野獸,雖然兇猛,也無法擺脫束手被他人宰殺的厄運,可惜這些家夥精明似鬼,卻在這件事情始終不開竅。


    “一旦開戰,恐怕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上海城了,可惜了這一世的繁華啊,在隆隆炮火中將再也不複存在。”


    陳光甫略顯傷感的歎息一聲,望著窗外大街上昏暗的燈光,大路兩邊讓人眼花繚亂不斷閃爍的霓虹燈,這冒險者的天堂有一天也將會變成死人的地獄啊。


    “陳大哥不必為此過多感傷,誰也不想這樣的局麵發生,可誰又能阻止得了呢,隻是希望一旦戰爭真的打響,也能將那些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閥頭頭們給徹底打醒,真正明白過來國之不存,何以為家的含義,團結起來一直對外,這才是中華崛起的最佳途徑。”


    杜海生知道這陳光甫本來就是一個愛國人士,曾經不遺餘力的幫助蔣某人湊錯軍餉,幫其度過難關,憂國憂民之心也讓他大為佩服,這才寬慰道。


    陳光甫點點頭,道:“杜兄弟說的不錯,可這些軍閥頭子們都顧著在自己那一個巴掌大的地盤上為非作歹當土皇帝,瀟灑自在,風花雪月,又有幾個有你這樣的認識,若是這些軍閥們都像你這般,還愁那蠻夷之徒也敢在泱泱華夏頭上作作威作福,指手畫腳。”


    “早晚他們都會明白!”


    杜海生一臉的凝重,隨後又道:“一旦日本挑起戰爭,憑現在民國軍隊的裝備,想要抵抗怕是困難,上海城陷落恐怕也是遲早的事情,陳大哥難道就沒有想過離開這裏,尋得一個安身的地方,等時局平定下來再拋頭露麵麽,畢竟眼下的形勢,對於你這樣有身份的人來說可是風險不小。”


    “哼,我本是一介商人,即便是他日本人打進來又能拿我如何,再則,即便是死我也要跟這上海城同生死共存亡,人固有一死,我又何懼?”


    聞聽杜海生一句話,陳光甫高昂著頭顱,一副大義凜然的迴道,浩然正氣從身上散發出來,讓杜海生也不自覺的連連點頭,暗暗稱讚……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下套!


    兩人一番長談,杜海生已經多多少少掌握了眼前這個銀行家的一些性格,心中不住的點頭,看來是到該談正事的時候了。


    想至此,他眯著眼睛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問道:“陳大哥,你覺得民國跟日本相比,咱們缺的是什麽,有哪些不足,又有什麽值得我們學習和反省?”


    聞聽此言,陳光甫表情一怔,嘴巴動了動卻也沒有說出來,他猜不透自己這個兄弟為何冷不丁的提出這麽一個問題,禁不住蹙眉思索起來。


    是啊,泱泱華夏,源遠流長五千餘年,日本的建立也不過是從唐代開始,為何這文明之國卻一直在衰敗,雖然四大發明起源中國,卻多是沒了縱深的研究,火藥被他國拿來研製出來了大炮,軍火,印刷術被人家借鑒之後推出了更為精確清晰的印刷機,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局麵呢?


    想了想,麵色凝重的坐了下來,語重心長的道:“是啊,咱們缺的是什麽,有哪些不足,他人又有什麽值得我們借鑒和反省的,這一問,真是發人深省啊,為何我們中國自從明朝以後就一直開始逐漸衰敗,被周圍鄰邦紛紛趕超,難道是我們沒他們聰明,我想不是,咱們的祖先有那麽多的發明,傲世天下,明朝時期的閉關鎖國是受到一定的影響,經濟發展並不順利,那也是因為倭寇一直騷擾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明百姓苦不堪言。”


    “我想一切都是從大清朝開始的,大清入關以來,自認大清王朝穩如泰山,四方蠻夷朝貢,便目中無人,沾沾自酌,尤其是當火銃,大炮取代冷兵器的時候,當政者還沉浸在自我強大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不重視軍隊的訓練,軍火的研製,到了清末也隻能任人魚肉。”


    “民國以後,更是軍閥盤踞,人人自保,戰亂不斷也鬧得人心惶惶,經濟停滯不前,經濟發展不起來,財政入不敷出,連軍隊都無法養活的起,更不要說準備精良的軍火武器了,對於兵工廠的投入更是少的可憐,隻會一味的模仿,卻也是粗製濫造,上了戰場也不能發揮火力。”


    杜海生點點頭,笑容滿麵道:“陳大哥說的極是,軍事的推動是在經濟強有力的保證下才能完成的,現在的民國經濟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工業停滯不前,商業往來也因為戰火連年不斷而日漸萎靡,沒有強大的經濟,政府的財政收入就會大大縮水,沒有財政的投入,對軍事工業和軍隊的投入自然也就會大打折扣,這樣也直接陷入了一個怪圈,越是財政吃緊,政府便愈加對商人工廠加稅,稅收過重,商人老板苦不堪言,經濟便愈加衰退,惡性循環之下才造成了民國現在這個局麵,再加上那些政府的官員貪腐成性,效率低下,讓多數人已經心寒,民國不亂,倒是才讓人大怪。”


    杜海生一句話,直說的陳光甫連連點頭,心中佩服不已,自己這兄弟看似年紀輕輕,卻對眼下的時局分析起來頭頭是道,眼光精準無比,說的每一條每一句都是他心中所想,可以說直擊眼下民國政府的要害之處,也對對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甚至意識到,此字非凡人,有朝一日,定成大事。


    杜海生見陳光甫的表情陰晴不定,打量自己的眼光有些怪怪的,便知他已經被自己的話說動了心,隻要再添油加醋一把,恩,應該能成。


    想至此,他不等對方說話,繼而又問道:“陳大哥覺得,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是什麽?”


    “這……”


    陳光甫一怔,實話相告道:“不瞞兄弟,我乃是一介文人,對這軍事戰爭之類的也不懂,但也熟讀史書,這帶兵打仗,兩軍對壘,首先要的是一個頭腦清醒,沉著冷靜,善於變通和把握機會的將帥,其二便是自己手下的兵要訓練有素,士氣高昂,軍紀嚴明,狹路相逢勇者勝,便是如此,但總歸一句話,一切都無外乎一個人字,一方人數比對方多十倍二十倍,還怕不贏?大哥拙論,不知可對?”


    杜海生露出一絲善意的微笑:“陳大哥說的是冷兵器時代對兩軍的要求,現在兩軍對壘若是論人多,那八國聯軍侵略的時候清兵也不會兵敗如山倒了,再則,這曆史上幾次著名的戰役都是以少勝多,尤其是現代戰爭,人更不可排在第一位了,若是這樣,華夏人口數萬萬,日本人還敢如此叫囂麽?”


    “那杜兄的意思是……”


    關於戰爭和軍事,他確實不怎麽懂,當杜海生說起這件事情,他一時之間也沒反應過來,禁不住疑惑道。


    “我的意思很簡單,現代軍事戰爭,冷兵器時代已經結束,長矛長槍已經排不上用場,火銃火槍也已經過時。”


    “軍火!”


    陳光甫今經杜海生這麽一點撥,頓時茅塞頓開,一副恍然大悟的說出了對方想要的兩個字。


    “不錯,軍火!”


    杜海生點點頭,又深入講解道:“現代戰爭,無論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相對於以前來說都有了質的提升,武功已經漸漸的末了下流,即便是武功再好,對付七八個手持軍火武器的人不怵,那對付十個百個手拿衝鋒槍的人呢,那玩意可是比弓箭發射的速度快上不知多少倍,饒是他手段通天也必然在那些強大武器的火力掃射下成為馬蜂窩,為何一個小小的日本,彈丸之地,人口稀少,卻敢在我華夏大地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一切不都是因為對方有強大的軍事工業做支撐,相對於民國的軍隊,他們又飛機大炮,軍火武器更加精良,一個人能對付三個四個,甚至九個十個,所以現代戰爭隻憑人是不夠的。”


    頓了頓,又道:“所以現代戰爭拚的不單單是人,不錯,人固然重要,可在強大的軍火武器麵前也隻能當炮灰來用了。”


    “杜兄弟認為民國的軍隊現在根本不夠資格跟日本軍隊拚上一場?”


    “不是不夠,是無法!”


    杜海生眼睛眯成一條小縫,眼見著陳光甫一步步按照自己的套往裏邊跳,進一步煽風點火道。


    “呃,難道這民國的軍隊就這樣的弱不禁風,似乎薛嶽部配備的都是德國精良裝備。”


    陳光甫這一點不敢苟同杜海生的觀點,畢竟現在的民國軍隊所使用的武器相比於以前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駐紮在上海虹口的日本憲兵隊的武器他也見過,除了重機槍,衝鋒槍和一些步槍外也沒有什麽可以炫耀的地方,一旦國內的軍閥團結起來,那小日本也隻有被動挨打的份了。


    “薛嶽部?”


    杜海生一怔,道:“薛嶽是一個打仗的全才,手下也多是些能征善戰的軍人,但,陳大哥以為單憑一個薛嶽部能夠跟整個日本軍隊抗衡麽?”


    “這……”


    陳光甫似乎仍不死心,想了片刻,又道:“那不是還有民國其他的部隊麽?他們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胞跟日本人打仗自己坐視不理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火商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徒並收藏民國軍火商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