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封二哥的兒子劉濞為吳王,以輔佑宗室,王三郡五十三城。封王之後,劉邦召見劉濞。一見麵,劉邦就有些後悔了——他覺得劉濞麵有反相,將來或許會對自己的嫡子嫡孫不利。但是皇帝金口玉言已出,斷沒有收迴的道理。他隻好拍著劉濞的背,說:“大漢建立五十年之後,東南地區會有叛亂,難道就是你嗎?希望你念在天下劉姓本一家的份上,好好做自己的吳王,不要做出對宗室、對你自己不利的事情。”
劉邦就像一位高明的先知,準確地預知到了未來。四十二年之後,東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曆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直接威脅到了大漢王朝的命運。而這場叛亂的始作俑者及領導者,正是當年那個在劉邦麵前誠惶誠恐的劉濞。劉邦那番懇求一般的忠告並沒有起到作用,劉濞到底造反了。
按理說,身為皇帝的叔父劉邦已經把話說到那份上了,劉濞就應該遵守他的承諾,畢竟自己這個吳王是叔父給的,而當今天子劉啟正是劉邦的親孫子,也是自己的侄子,他應該誓死效忠朝廷,以報答叔父才對,要知道,跟自己同樣是劉邦親侄子的劉信,不過封侯而已,相比之下,叔父對自己不可謂不厚,那麽他為什麽還要起兵造反呢?個種牽扯到了很多因素。
劉濞的封國吳國,東靠海,豫章郡中有銅山。吳王劉濞因地利,煮海水為鹽,取山鑄錢。鹽鐵是一國的大事,幾十年後,武帝時的搜粟都尉桑弘羊,正是憑借著鹽鐵之利,迅速給國家積累了大量財富,使得武帝可以盡心於滅胡、夷之事。劉濞依靠著鹽鐵,國家富饒,不用向百姓征收賦稅,同時他每年都會派人到民間去慰問鰥寡幼弱,廣征賢人,別國有罪人逃亡到吳國,他會予以保護,禁止官吏捕捉,因此深得民心。他最初或許並不是為造反做準備,他也想做一個好國君,受萬民擁戴,流芳百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國的富強,百姓的擁戴,朝廷的尊寵,漸漸讓劉濞萌生了野心。而且,文帝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更讓他對朝廷開始怨恨。
孝文帝時,吳太子來朝,跟時為太子的景帝劉啟下棋玩。兩人為爭一步棋爭吵起來。兩個都是年輕人,又都自小養尊處優慣了,再加上邊下棋邊喝酒,頭腦都有些熱,哪裏容得別人跟自己爭搶!很快就由文鬥發展為武鬥。劉啟一怒之下,掄起棋盤使勁兒砸向吳太子的腦袋,失手將吳太子給砸死了。劉啟不會想到,年輕時候的一時衝動,竟然會給自己日後帶來了怎樣的麻煩。
事情發生後,文帝硬著頭皮派人將吳太子的屍體送迴去。人家是豎著來的,卻這樣橫著被抬迴去。不知道吳王看到兒子的屍首,會有怎樣的反應。
很快,送喪的隊伍又迴來了,吳王簽了拒收單。送喪的人稟報道:“吳王說了,天下同姓是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一定要葬在吳國。”
說這樣的話,吳王的怨望何其深!又何其不敬!文帝也是一肚子的氣。但是畢竟這事怪劉啟,打死了人家兒子,總不能讓別人連難聽的話都不說吧。於是,文帝吩咐將吳太子好生安葬。來往幾十天,可憐的吳太子早就臭不可聞了這件事發生後,吳王開始對朝廷心存怨恨,也逐漸不遵守藩臣的禮節,到了該去朝請的時候就稱病不去,該盡的禮節也不盡。
文帝當然知道他的心思了,本來因為吳太子的事就對他不滿,年輕人衝動,失手誤傷人命,至於怒成這樣嗎?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誰敢對皇帝說個一二三!於是借此事要懲治吳王。吳王不朝,派使者來,於是朝廷就將使者扣押,嚴加審問,一連扣押了好幾撥使者。
吳王頓時恐懼了,開始陰謀造反。到了該秋請時(諸侯王春季來朝成為春請,秋季來朝成為秋請),吳王又是稱病,派了使者來。朝廷也不例外的將使者拘押,審訊。
這個使者倒明白,說:“吳王確實沒有病,朝廷拘禁懲治好幾個使者,因此就稱病不來。而且有這樣的話‘看得清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現今吳王開始假稱生病,等到被朝廷察覺,遭嚴厲地詰問,就越想隱瞞自己的行為,害怕皇帝殺他,稱病的計謀出於無可奈何。希望皇帝捐棄前嫌給吳王重新開始的機會。”
文帝想想也有道理,於是就將扣押的使者全部放迴。同時,派人賜給吳王幾、杖。吳王不是說自己年老多病嗎?算了,你就不用來朝請了,好好保重身體吧。
文帝的態度軟下來之後,劉濞也有所收斂了,就像叔父劉邦說的,天下劉姓是一家,再說,自己的富貴也是叔父給的,如今卻要去造堂弟的反,於情於理都有些不妥。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更盡心於國事,存問老弱,廣納賢才,撫養萬民,以待日後有所作為。這在漢文帝後期、景帝初年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袁盎被派去作吳國相國時,他的侄子袁種就告誡他說:“吳王驕橫日久,國中多奸人,如果您去了以後過於嚴厲的話,那麽他不上書告您,也會用刀劍刺殺您。南方天氣比較潮濕,您隻要日日飲酒,別的什麽也別做了,隻要能讓吳王不造反,就算您立功了。”可見,吳王所密謀的事情其實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是為孝景帝。景帝有一個心腹,被人們稱為“智囊”,他就是晁錯。晁錯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文帝在世的時候,他就數次上書,對匈奴用兵、守邊備塞、勸農諸事提出看法,多被文帝采納,他也因此成為太子劉啟的心腹。
景帝即位後,晁錯又提出,諸侯王的實力過於強大,應該改變這種局麵,以穩固朝廷的統治。這個建議當初他也對文帝提出過,但是文帝並沒有采納。晁錯認為,強大的諸侯已經成了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及早解決,遲早會釀出大禍。
這種思想在文帝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提出過,他就是賈誼。賈誼在那封著名的奏折中,提出了一件痛哭、二件流涕、六件歎息之事。其中最讓人擔憂的值得痛哭的事情就是諸侯過於強大。在研究了漢代建立之後的數次諸侯起兵造反的問題後,他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強大的諸侯總是首先早飯。從楚王韓信到梁王彭越,再到淮南王英布,莫不如此。但是那個時候的諸侯國怎麽能跟如今相比,經過建漢以來這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大量增加,各諸侯國少則十幾萬人,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諸侯們的後代跟朝廷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以疏遠的關係,在資與他們強大的實力,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待續)
【正文】
但是為什麽如今諸侯們跟朝廷一直相安無事呢?因為大國之王還小,朝廷派去輔佐他們的傅相還握著權利。等到幾年之後,傅相們年老了,諸侯王們血氣方剛了,事情就要糟糕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諸侯們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孫,這樣,大國就變小,也就無力跟中央抗衡了。這其實就是推恩令。推恩令在武帝的時候,由主父偃提出,並得以施行,但是這種思想在文帝的時候就已經有賈誼提出來了。
可惜賈誼的這番先見之明並沒有被文帝所理解、所采納。十幾年後,文帝去世了,景帝上台了,那些諸侯王們也都長大了,所有的問題都積壓到景帝手裏了。
景帝在聽取了晁錯的建議之後,覺得問題確實嚴重,是該解決問題了。晁錯提出解決諸侯國過於強大的問題的辦法是——削藩。就是通過縮小諸侯國封地的辦法來削弱諸侯們的實力。這個辦法顯然並沒有賈誼的那麽高明。一個普通人,你想要從他手裏奪取東西,他肯定都會拚力反抗,更何況那些素來尊貴驕橫的諸侯王呢!失去封地,就意味著失去尊貴的地位,失去無上的權利,他們怎麽可能乖乖就範呢?
果然,削藩之事進行得並不順利,在三個諸侯國之行之後,就引起了諸侯王們的強烈不滿,當第四道命令剛剛頒布,叛亂就發生了。挑起叛亂的,正是吳王劉濞。
吳王劉濞的封地有三個郡五十三個城,從他征兵的情況來看,十四歲到六十二歲之間的男子有二十多萬人,那麽算上其他年齡段的男子,算上女子,他的吳國差不多有六七十萬人口,也算是一個大國了。論關係,他是當今皇上的堂叔,如今做侄子的卻要奪叔叔的權利。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跟當今皇帝有過節。當年就是這個皇帝打死自己兒子的,而且他肯定對自己當年堅持讓把兒子葬在長安心存不滿。所以,“削藩”的消息一傳出來,他就懷疑是皇帝存心要跟自己過不去。於是,他便加緊了謀反之事。
不過劉濞心中當然清楚,要想起兵,僅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是遠不能跟朝廷抗衡的,以前就有這樣的例子。還在漢文帝的時候,文帝的親弟弟、劉邦非常寵愛的少子淮南王劉長就企圖造反,結果還沒有形成規模,就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了。還有濟北王劉興居,趁文帝北上迎戰匈奴的機會起兵造反,結果短短三個月,朝廷僅派一個棘薄侯柴武率領十萬大軍前去,劉興居就被剿滅了。再往前數,英布、彭越、陳豨,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將,還不是被輕而易舉的平複了。所以,要想起兵,隻有一個辦法,組建同盟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整個天下動搖,使朝廷土崩瓦解。
漢景帝初,天下的諸侯王還有二十多個,除了吳王自己,齊悼王劉肥的後代七個王,淮南王長的後代三個王,孝文皇帝的兒子兩個王,燕王劉澤的孫子燕王定國,趙幽王友的後代趙王遂,楚元王的孫子楚王戊,景帝自己的兒子六個王,此外還有南粵王、閩越王、東甌王等。景帝的六個兒子看來不會跟自己站在一起,首先他們是父子,關係更親些,而且這些家夥現在還很小,大權都在相國跟太傅手裏,那些人可都是朝廷派來的,對朝廷忠心耿耿。這六個諸侯王被劉濞排除了,剩下的那些,可以試一下。
劉邦就像一位高明的先知,準確地預知到了未來。四十二年之後,東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曆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直接威脅到了大漢王朝的命運。而這場叛亂的始作俑者及領導者,正是當年那個在劉邦麵前誠惶誠恐的劉濞。劉邦那番懇求一般的忠告並沒有起到作用,劉濞到底造反了。
按理說,身為皇帝的叔父劉邦已經把話說到那份上了,劉濞就應該遵守他的承諾,畢竟自己這個吳王是叔父給的,而當今天子劉啟正是劉邦的親孫子,也是自己的侄子,他應該誓死效忠朝廷,以報答叔父才對,要知道,跟自己同樣是劉邦親侄子的劉信,不過封侯而已,相比之下,叔父對自己不可謂不厚,那麽他為什麽還要起兵造反呢?個種牽扯到了很多因素。
劉濞的封國吳國,東靠海,豫章郡中有銅山。吳王劉濞因地利,煮海水為鹽,取山鑄錢。鹽鐵是一國的大事,幾十年後,武帝時的搜粟都尉桑弘羊,正是憑借著鹽鐵之利,迅速給國家積累了大量財富,使得武帝可以盡心於滅胡、夷之事。劉濞依靠著鹽鐵,國家富饒,不用向百姓征收賦稅,同時他每年都會派人到民間去慰問鰥寡幼弱,廣征賢人,別國有罪人逃亡到吳國,他會予以保護,禁止官吏捕捉,因此深得民心。他最初或許並不是為造反做準備,他也想做一個好國君,受萬民擁戴,流芳百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國的富強,百姓的擁戴,朝廷的尊寵,漸漸讓劉濞萌生了野心。而且,文帝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更讓他對朝廷開始怨恨。
孝文帝時,吳太子來朝,跟時為太子的景帝劉啟下棋玩。兩人為爭一步棋爭吵起來。兩個都是年輕人,又都自小養尊處優慣了,再加上邊下棋邊喝酒,頭腦都有些熱,哪裏容得別人跟自己爭搶!很快就由文鬥發展為武鬥。劉啟一怒之下,掄起棋盤使勁兒砸向吳太子的腦袋,失手將吳太子給砸死了。劉啟不會想到,年輕時候的一時衝動,竟然會給自己日後帶來了怎樣的麻煩。
事情發生後,文帝硬著頭皮派人將吳太子的屍體送迴去。人家是豎著來的,卻這樣橫著被抬迴去。不知道吳王看到兒子的屍首,會有怎樣的反應。
很快,送喪的隊伍又迴來了,吳王簽了拒收單。送喪的人稟報道:“吳王說了,天下同姓是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一定要葬在吳國。”
說這樣的話,吳王的怨望何其深!又何其不敬!文帝也是一肚子的氣。但是畢竟這事怪劉啟,打死了人家兒子,總不能讓別人連難聽的話都不說吧。於是,文帝吩咐將吳太子好生安葬。來往幾十天,可憐的吳太子早就臭不可聞了這件事發生後,吳王開始對朝廷心存怨恨,也逐漸不遵守藩臣的禮節,到了該去朝請的時候就稱病不去,該盡的禮節也不盡。
文帝當然知道他的心思了,本來因為吳太子的事就對他不滿,年輕人衝動,失手誤傷人命,至於怒成這樣嗎?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誰敢對皇帝說個一二三!於是借此事要懲治吳王。吳王不朝,派使者來,於是朝廷就將使者扣押,嚴加審問,一連扣押了好幾撥使者。
吳王頓時恐懼了,開始陰謀造反。到了該秋請時(諸侯王春季來朝成為春請,秋季來朝成為秋請),吳王又是稱病,派了使者來。朝廷也不例外的將使者拘押,審訊。
這個使者倒明白,說:“吳王確實沒有病,朝廷拘禁懲治好幾個使者,因此就稱病不來。而且有這樣的話‘看得清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現今吳王開始假稱生病,等到被朝廷察覺,遭嚴厲地詰問,就越想隱瞞自己的行為,害怕皇帝殺他,稱病的計謀出於無可奈何。希望皇帝捐棄前嫌給吳王重新開始的機會。”
文帝想想也有道理,於是就將扣押的使者全部放迴。同時,派人賜給吳王幾、杖。吳王不是說自己年老多病嗎?算了,你就不用來朝請了,好好保重身體吧。
文帝的態度軟下來之後,劉濞也有所收斂了,就像叔父劉邦說的,天下劉姓是一家,再說,自己的富貴也是叔父給的,如今卻要去造堂弟的反,於情於理都有些不妥。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更盡心於國事,存問老弱,廣納賢才,撫養萬民,以待日後有所作為。這在漢文帝後期、景帝初年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袁盎被派去作吳國相國時,他的侄子袁種就告誡他說:“吳王驕橫日久,國中多奸人,如果您去了以後過於嚴厲的話,那麽他不上書告您,也會用刀劍刺殺您。南方天氣比較潮濕,您隻要日日飲酒,別的什麽也別做了,隻要能讓吳王不造反,就算您立功了。”可見,吳王所密謀的事情其實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是為孝景帝。景帝有一個心腹,被人們稱為“智囊”,他就是晁錯。晁錯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文帝在世的時候,他就數次上書,對匈奴用兵、守邊備塞、勸農諸事提出看法,多被文帝采納,他也因此成為太子劉啟的心腹。
景帝即位後,晁錯又提出,諸侯王的實力過於強大,應該改變這種局麵,以穩固朝廷的統治。這個建議當初他也對文帝提出過,但是文帝並沒有采納。晁錯認為,強大的諸侯已經成了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及早解決,遲早會釀出大禍。
這種思想在文帝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提出過,他就是賈誼。賈誼在那封著名的奏折中,提出了一件痛哭、二件流涕、六件歎息之事。其中最讓人擔憂的值得痛哭的事情就是諸侯過於強大。在研究了漢代建立之後的數次諸侯起兵造反的問題後,他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強大的諸侯總是首先早飯。從楚王韓信到梁王彭越,再到淮南王英布,莫不如此。但是那個時候的諸侯國怎麽能跟如今相比,經過建漢以來這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大量增加,各諸侯國少則十幾萬人,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諸侯們的後代跟朝廷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以疏遠的關係,在資與他們強大的實力,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待續)
【正文】
但是為什麽如今諸侯們跟朝廷一直相安無事呢?因為大國之王還小,朝廷派去輔佐他們的傅相還握著權利。等到幾年之後,傅相們年老了,諸侯王們血氣方剛了,事情就要糟糕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諸侯們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孫,這樣,大國就變小,也就無力跟中央抗衡了。這其實就是推恩令。推恩令在武帝的時候,由主父偃提出,並得以施行,但是這種思想在文帝的時候就已經有賈誼提出來了。
可惜賈誼的這番先見之明並沒有被文帝所理解、所采納。十幾年後,文帝去世了,景帝上台了,那些諸侯王們也都長大了,所有的問題都積壓到景帝手裏了。
景帝在聽取了晁錯的建議之後,覺得問題確實嚴重,是該解決問題了。晁錯提出解決諸侯國過於強大的問題的辦法是——削藩。就是通過縮小諸侯國封地的辦法來削弱諸侯們的實力。這個辦法顯然並沒有賈誼的那麽高明。一個普通人,你想要從他手裏奪取東西,他肯定都會拚力反抗,更何況那些素來尊貴驕橫的諸侯王呢!失去封地,就意味著失去尊貴的地位,失去無上的權利,他們怎麽可能乖乖就範呢?
果然,削藩之事進行得並不順利,在三個諸侯國之行之後,就引起了諸侯王們的強烈不滿,當第四道命令剛剛頒布,叛亂就發生了。挑起叛亂的,正是吳王劉濞。
吳王劉濞的封地有三個郡五十三個城,從他征兵的情況來看,十四歲到六十二歲之間的男子有二十多萬人,那麽算上其他年齡段的男子,算上女子,他的吳國差不多有六七十萬人口,也算是一個大國了。論關係,他是當今皇上的堂叔,如今做侄子的卻要奪叔叔的權利。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跟當今皇帝有過節。當年就是這個皇帝打死自己兒子的,而且他肯定對自己當年堅持讓把兒子葬在長安心存不滿。所以,“削藩”的消息一傳出來,他就懷疑是皇帝存心要跟自己過不去。於是,他便加緊了謀反之事。
不過劉濞心中當然清楚,要想起兵,僅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是遠不能跟朝廷抗衡的,以前就有這樣的例子。還在漢文帝的時候,文帝的親弟弟、劉邦非常寵愛的少子淮南王劉長就企圖造反,結果還沒有形成規模,就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了。還有濟北王劉興居,趁文帝北上迎戰匈奴的機會起兵造反,結果短短三個月,朝廷僅派一個棘薄侯柴武率領十萬大軍前去,劉興居就被剿滅了。再往前數,英布、彭越、陳豨,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將,還不是被輕而易舉的平複了。所以,要想起兵,隻有一個辦法,組建同盟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整個天下動搖,使朝廷土崩瓦解。
漢景帝初,天下的諸侯王還有二十多個,除了吳王自己,齊悼王劉肥的後代七個王,淮南王長的後代三個王,孝文皇帝的兒子兩個王,燕王劉澤的孫子燕王定國,趙幽王友的後代趙王遂,楚元王的孫子楚王戊,景帝自己的兒子六個王,此外還有南粵王、閩越王、東甌王等。景帝的六個兒子看來不會跟自己站在一起,首先他們是父子,關係更親些,而且這些家夥現在還很小,大權都在相國跟太傅手裏,那些人可都是朝廷派來的,對朝廷忠心耿耿。這六個諸侯王被劉濞排除了,剩下的那些,可以試一下。